建筑物理复习笔记,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建筑物理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建筑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理知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理。

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梁、柱、墙等承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建筑物理工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工程师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强度、刚度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各种外力的作用。

2.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材料。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的施工和检测,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3. 建筑热学建筑热学是建筑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热传导、传热和保温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热学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合理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建筑声学建筑声学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声音传播和噪音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声学设计,包括吸声材料的选择、隔音结构的设计等,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避免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结语建筑物理知识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和建筑声学等内容。

通过了解建筑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施工更加安全、绿色、舒适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本文介绍的建筑物理知识点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一、概述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环境中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建筑热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筑热学重点知识1. 传热方式:导热、对流、辐射是三种主要的传热方式。

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直接的热传递;对流是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过程中热量的传递;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

2.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表示材料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对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差。

3. 隔热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传递,需要进行隔热设计。

常见的隔热设计方法包括设置隔热层、采用高反射材料等。

三、建筑光学重点知识1. 光的性质:光具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性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光的性质对室内光线分布、采光效果等具有重要影响。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例如,利用镜面反射可以增强室内的光线效果,利用玻璃的折射可以创造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

3. 采光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室内光线的质量和舒适度。

常见的采光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天窗、利用窗户等。

四、建筑声学重点知识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的。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距离,以避免噪音干扰和回声等问题。

2.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吸声材料来改善室内音质和减少噪音干扰。

3. 隔声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室内外的声音传递,需要进行隔声设计。

常见的隔声设计方法包括设置隔声墙、采用隔声门窗等。

五、总结建筑物理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环境的各个方面。

掌握建筑物理的重点知识,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物理各章复习重点知识

建筑物理各章复习重点知识

第一章1.室外热湿作用:属于室外的因素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雨雪等,统称为室外热湿作用2.室内热湿作用:属于室内的因素如空气温度和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和水分等。

统称为室内热湿作用3.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温度。

4.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约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5.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内空气温度、有效温度ET、热感觉PWV-PPD指标6.7.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8. 相对湿度:在一定湿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气量fmax的百分比。

9.10.露点温度:在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1.气候要素: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积雪,日照以及冻土等都是组成室外热湿气候的要素。

12.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3.采暖期:某一地区建筑设计计算采暖天数,即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数。

14.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在采暖期的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15.采暖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c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

16.城市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1)高密度的建(构)筑物改变了地表(下垫面)的性态;a.由粗糙度改变所引起的,对地表大气层而言,城市是一体化的下垫面曾,他对太阳辐射的净吸收率,对地转风的摩擦系数增大,而对天空的长波辐射系数减少b.表面材料性质改变使得光合作用引起的自然能量固化过程停止,失去湿“呼吸”功能从而加大了固汽两相显热交换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与资源消费结构a.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增强城市区域的温室效应,b.向城市覆盖层内排放大量人为热量17.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法:导热、对流和辐射18.导热系数是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m2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热工部分一、基本概念1.导热系数(λ):反映了材料的导热能力。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厚度材料层两面温差为1K ,在1h 内通过1㎡截面积的热量。

单位:)/(K m W • (金属>非金属和液体>气体) 影响因素:1) 材质;2) 材料干密度(正);3)材料含湿量(正);4)温度(正)2.对流换热系数(c α):表示物体对流换热能力,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K ,在1h 内通过1㎡截面积的热量。

影响因素:气流状况(是自然对流还是受迫对流);构件位置(是处于垂直的、水平的或是倾斜的);壁面状况(是有利于气流流动还是不利于流动);传热方向(由下而上(快)或是由上而下(慢))等主要影响因素。

3.辐射换热系数(r α):表示物体辐射换热能力。

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K ,在1h 内通过1㎡截面积的热量。

影响因素:各物体的表面温度、发射和吸收辐射热的能力(ε、T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4.平壁的表面换热系数()e i αα、:是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辐射换热系数的和。

5.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反射系数 、黑度 00,I I r I I r h h ==αρ分别称为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

黑度(ε):灰体的全辐射本领与同温下绝对黑体的全辐射本领的比值。

对于任意特定波长,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在数值上与其黑度ε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物体辐射能力愈大,它对外来辐射的吸收能力也愈大;反之,若辐射能力愈,则吸收能力也愈小。

6.材料蓄热系数(S):半无限厚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qo A 与温度波动振幅f A 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单位为:W/(㎡·K ) 影响因素:谐波周期;材料基本物理指标0ρλ、、c 等。

物理意义:半无限厚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表面对谐波热作用的敏感程度。

7.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Y ):材料层表面的热流波动振幅q A 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f A 的比值。

8.热惰性指标:S R D x •=称为厚度为x 的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表示围护结构在谐波热作用下反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建筑物理课程知识点汇总()

建筑物理课程知识点汇总()

建筑物理课程知识点汇总
建筑物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究建筑物理特性,理解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提供遵守建筑法规和保持室内舒适度所必需的技能。

本文将汇总建筑物理课程的知识点。

热传导和保温性能
•热传导、导热系数、热阻抗及其计算方法
•材料的热性能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与施工
•建筑内部墙面和屋顶的保温设计与施工
空气动力学
•大气压力和风的形成机制
•建筑物在风压力下的响应及其计算
•气流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建筑物风阻系数计算方法
内部热环境控制
•冬季供暖设计与系统的运作原理
•夏季制冷设计及系统的运作原理
•空气净化设计及其相关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通风、烟气控制及火灾安全设计
声学
•声学基础知识
•噪声的种类和来源
•建筑物避免噪声污染的设计及其标准
•建筑物内部声学设计
光学
•光学基础知识
•光照和光电计算
•建筑中采光的计算和设计
•窗户的选择及其与环境的协调
防火
•建筑防火设计与防火材料
•建筑物内部消防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基础知识
•土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原理
•建筑物荷载计算及抗震设计
水力学
•建筑物给水系统设计
•建筑物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
•室内自来水和下水管道的安装标准
建筑物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能够常常用到,但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最新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建筑物理复习笔记

最新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建筑物理复习笔记

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建筑物理复习笔记简答题: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点。

答: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表面吸热——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冬季),或外表面从事外空间吸热(夏季)结构本身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表面放热——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 ,或内表面向室内散热(夏季) 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答:在空气间层中,其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

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a.增加间层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以增加对流换热热阻;b.或是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增加辐射换热热阻。

3.提高墙体保温能力的方法有哪些?a.增加墙体的厚度b.选用导热系数λ值较小的材料(多孔材料)c.组合墙体热阻定义:热阻是表征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在同样的温差条件下,热阻越大,通过材料的热量越小,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

4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能,试从传热机理上加以阐明。

答: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固体〉液体〉气体,当围护结构受潮后原来围护结构中的水蒸气就以液态凝结水的形式存在于围护结构中,使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增大,保温能力降低。

5.传热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导热对流辐射。

A. 导热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靠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自由电子等)的热运动引起的热能转移现象。

导热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生,但只有在密实的固体中才存在单纯的导热过程。

B.对流定义: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中,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 本来温度相同的流体,因其中某一部分受热(或冷却)而产生温度差,形成对流运动,称为“自然对流”(2). 因受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等)迫使流体产生对流,称为“受迫对流”。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归纳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归纳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归纳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需要艺术感和审美视角,还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支撑。

在建筑设计中,物理知识点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功能,还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就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热学知识点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传递,主要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温度差相关。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墙体、屋顶等结构的选择和建筑的保温措施,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传导的控制。

2.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辐射出的热能,与物体的表面特性和温度有关。

建筑设计中,对于玻璃幕墙、阳光房等需要保证室内热量平衡的场所,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合理选择材料和采取隔热措施。

3. 空气热力学空气热力学是指研究空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流通、通风和空调的设计,合理利用空气的流动特性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二、光学知识点1. 光线传播与折射光线传播是指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物立面的设计和采光设计,需要考虑光线的传播以及不同材质对光线的折射情况。

2. 光和色彩光和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视觉感受。

在设计室内照明时,需要考虑光的亮度、色温以及光源的位置和分布等因素,以创造出舒适、有色彩层次感的环境。

三、力学知识点1.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指研究结构体系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力学计算,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性能的学科。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力学测试和分析,了解其强度、刚度、韧性等性能,从而确保建筑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四、声学知识点1.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环境噪声对人的影响。

(NEW)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影响因素 ① 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 大气的对流作用 ③ 下垫面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④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对气温及其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3)变化 ① 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②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也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空气湿度 (1)定义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随海拔高 度增加而降低,通常以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表示。 (2)相对湿度(图1-2)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 影响,一般是大陆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相对湿度 日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 (3)绝对湿度 通常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大小和相对湿度相反,一年中最热月的绝对 湿度最大,最冷月的绝对湿度最小。
③ 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 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④ 在人体与周围空气的对流换热中,人体所着服装会有影响。衣服 的热阻越大,则对流换热量越小。
(3)辐射换热量qr 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并取决于两者温度、辐射系 数、相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① 当人体温度高于周围表面温度时,人体失热,qr为负值; ② 反之,人体得热,qr为正值。 (4)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是由无感蒸发散热量与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组成。
(1)定义 是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主要包括内蒙 古和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地区、西藏和青海北部地区。 (2)设计要求 该区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一 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 (1)定义 是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地 区、新疆和西藏南部地区及东北南部地区。 (2)设计要求 该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1、建筑物内部环境:室内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室内心理环境。

2、按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25%~30%,辐射散热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换热25%~30%。

3、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

·室内热环境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不能忍受的三种情况。

4、f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g/m³5、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气量的百分比。

6、td露点温度:在大气压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

(或相对湿度100%时的温度)·按照的风的行程机理,风可以分为大气环流和地方风。

地方风分为水陆风,山谷风,林原风。

·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1.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3.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4.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表现:1.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2.城市风和絮流3.气温和降水 4.太阳辐射和日照。

·城市气候的机制差异原因:1.高密度的建筑物改变了地表形态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资源消费结构。

7、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导热系数越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越强。

8、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

10、表面对流换热:空气沿维护结构表面流动时,与壁面之间所产生的热交换过程。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掌握单一材料层、组合材料层和封闭空气间热阻的求法。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导:热阻--R=d/λ,热流密度(热流强度):q λ=(θi -θe ) /R多层平壁的稳定热导:热阻--∑R=R1+R2+……+Rn ,热流密度:q λ=(θi -θe ) /∑R组合壁的热导:加权平均热导:R=∑h/∑(h/R)会求通过多层平壁的总热流密度和总传热阻。

传热阻R 0=R i +∑R+R e ,其中R i =1/αi ,∑R=R 1+R 2+……+R n , R e =1/αe热流密度q=(t i -t e ) /R 0*熟练掌握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计算;求室外综合温度最高值t sa,max 及出现时间τtsa,max 1室外综合平均值te =tsa +αs I/αe2太阳辐射热等效温度的振幅A ts =αs (I max -)/αe3室外气温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及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时间t sa,max =15h 。

τImax =8h (东墙),12h (屋顶)、16h (西墙) 4 I max 与t e,max 出现的时差:△τ=|τImax -τte,max |5室外综合温度的振幅及最大值At sa =(A te +A ts )β (时差修正系数β根据A ts / A te 及△τ查表得到) t sa,max =tsa +At sa 6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τtsa,max =τte,max ±AteAts Ats+×△τ (计算西墙取“+”,计算东墙或屋顶取“-”)了解窗口遮阳基本形式,重点计算水平式遮阳板的尺寸。

水平式:水平挑出长度L =H*ctgh s *cosγs,w ,两翼挑出长度D=H*ctgh s *sinγs,w 。

(γs,w =|As-Aw|)理解四个基本光度量的概念光通量Φ,lm 流明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各个方向发出的光能数量,说明光源的发光能力。

发光强度I ,cd 坎德拉 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表示光源在某个方向上发出的光通量的空间密度I=Φ/Ω, Ω=A/r 2照度E ,lx 勒克斯=lm/m 2被照面上单位面积接受的光通量,说明物体的被照射的程度E=Φ/A,照度可以直接相加E 总=E 1+E 2+…+E n 。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建筑物理是指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涉及到的物理理论和原理,它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力学、建筑材料与构件的物理性能、建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建筑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研究建筑物的静力学、动力学和变形分析的学科。

建筑物的结构力学分析通常包括荷载分析、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分析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并进行力学分析。

结构力学的知识点包括力的平衡、弹性力学、应力与应变、刚度与变形、力的传递与分配等。

2.建筑材料与构件:建筑材料是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砖块、钢筋、木材等。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刚度、耐久性、隔热性、防水性等。

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组合而成的各种部件,如墙体、楼板、梁柱等。

建筑材料与构件的知识点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构件的力学性能、材料与构件的相互作用等。

3.建筑环境工程:建筑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内外环境的热、湿、光、声、气体等因素对人体舒适性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建筑物内部环境条件,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环境工程的知识点包括热传导、空气传热、热辐射、建筑隔热、通风与空调、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噪声与隔声等。

4.建筑物节能技术:建筑物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建筑物节能技术的知识点包括建筑能量平衡、建筑外墙的保温与节能、建筑窗户的热工性能、建筑照明与采光、太阳能利用等。

5.建筑物防水技术:建筑物防水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防止水分渗透、渗漏到建筑物内部,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和耐久。

建筑物防水技术的知识点包括水的渗透与渗漏机理、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外墙防水等。

6.建筑物抗震技术:建筑物抗震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提高建筑物对地震力的抵抗能力和耐震性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理笔记整理

建筑物理笔记整理

建筑物理结课作业学院:建筑学院班级:城规132姓名:李明晓学号:201303108第1.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1.3.1建筑保温的途径1. 建筑体形设计,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总面积(体型系数0.3 0.35 0.4 体型系数超过规范值,要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加以弥补)一栋建筑物在温差条件一定时,总传热量的多少与建筑围护结构的总面积成正比。

减少外围护结构总面积也就能减少能耗,即可节省开支又节约了能源。

2.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保温性能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间距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尽可能避开迎风地段,减少门窗洞口,加强门窗的密闭性;在出入频繁的大门处设置门斗)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材料的含湿量增大而增大)1.3.2围护结构保温设计1.围护结构保温设计计算1)最小传热阻R0,min的计算建筑保温的最小传热阻:R0,min = (ti -te)·n ·Ri / [⊿t]2)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所谓的经济传热阻,是指围护结构单位面积的建造费用(初次投资的折旧费)与使用费用(由围护结构单位面积分摊的采暖运行费用和设备折旧费)之和达到最小值时的传热阻。

3)围护机构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KB3*FB3/(Fp+FB1+FB2+FB3)4)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计算qH=qH*T+qINF-qI*H2.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分为三种:1)保温、承重合二为一(自保温)构造2)保温层、结构层复合构造3)单一轻质保温构造。

保温构造优缺点适用范围保温、承重合二为一(自保温)构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保证保温构造与建筑同寿命,这类构造的传热阻不会很高,一般不适宜在保温构造性能要求很高的建筑中使用。

多用于低层或多层墙体承重的建筑保温层、结构层复合构造(内外夹芯)有效地增加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满足保温要求,也可减轻围护结构的自重,使承重结构更加经济合理。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

建筑设计物理知识点一、建筑设计中的热传导与热阻建筑设计中,热传导与热阻是十分关键的物理知识点。

在建筑中,热传导指的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而热阻则是指阻碍热量传递的程度。

了解热传导和热阻的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二、建筑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建筑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保温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的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玻璃棉等。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三、建筑的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也是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物理知识点。

隔热材料主要用于隔离建筑内外的热量传递。

常见的隔热材料包括遮阳板、空气层、夹层玻璃等。

通过使用有效的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内外热量的交换,提高建筑的节能性。

四、建筑的采光设计采光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物理知识点。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建筑内部的自然光照,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通过选择合适的窗户面积和位置,利用反射和透过的原理,可以实现良好的采光效果。

五、建筑的通风设计通风设计是保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的重要物理知识点。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潮湿和异味的存在。

通过设置风口、排气口以及合理的风道布局,可以实现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效果。

六、建筑的结构设计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物理知识点。

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能力、稳定性以及抗震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

七、建筑的声学设计声学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物理知识点之一。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室内噪音、改善声学环境,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通过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布局和设计吸音装置等手段,可以实现良好的声学效果。

总结:建筑设计中的物理知识点是建筑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热传导与热阻、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采光设计、通风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声学设计等物理知识的理解,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舒适、安全等设计目标。

《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和设备》考前必记知识点

《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和设备》考前必记知识点

《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和设备》考前必记知
识点
嘿,咱要准备考《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和设备》啦,这可得好好下
功夫!
先来说说建筑结构吧。

你想想,建筑结构就像是人的骨架,支撑着
整个身体,要是骨架不稳,那还不得摇摇欲坠?像框架结构,那就是
个灵活的“大力士”,能承受各种力的折腾。

剪力墙结构呢,就像是坚
固的堡垒,把风啊震啊都挡在外面。

还有钢结构,那可是轻巧又结实,像个轻盈的舞者在建筑舞台上大放异彩。

咱得记住不同结构的特点和
适用范围,这就好比你得清楚啥样的鞋子适合跑步,啥样的适合爬山。

建筑物理也不能马虎。

采光,这就好比给房子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让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

要是采光不好,那房子不就跟个小黑屋似的,多压抑呀!还有保温隔热,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这谁
受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就像给房子穿上合适的衣服,冬暖夏凉不是梦。

再讲讲设备。

给排水系统,那可是房子的“血液循环系统”,没了它,生活还不乱套啦?电气设备就像房子的“神经系统”,让一切都有条不
紊地运行。

暖通空调呢,就像是房子的“呼吸系统”,给咱送来新鲜的
空气,调节舒适的温度。

要记住这些知识点,咱可不能死记硬背。

得多做些题目,就像练武要多切磋一样。

把知识点融入到实际的案例中去理解,这就好比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地里,才能茁壮成长。

还有啊,和同学一起讨论也是个好办法。

大家头脑风暴一下,说不定别人的一个想法就能让你恍然大悟,这不比自己闷头苦想强多啦?
总之,这门考试可不容易,但只要咱们用心,把知识点都装进脑袋里,还怕考不好?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学考点整理

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学考点整理

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学考点整理建筑物理学是注册建筑师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设计出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对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学常见考点的整理。

一、建筑热工学1、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或接触的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对流是指流体(如空气、水)的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辐射则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能,不需要介质。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衡量围护结构传热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当室内外温差为 1 摄氏度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建筑师需要了解不同材料和构造的传热系数,以计算建筑的能耗。

3、保温与隔热保温是减少冬季室内热量向外散失,隔热是减少夏季室外热量向室内传递。

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有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玻璃棉等。

在设计中,要合理选择保温隔热材料和构造,以满足节能要求。

4、室内热环境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主要由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平均辐射温度等因素决定。

注册建筑师需要掌握人体热舒适的标准和评价方法,以便设计出适宜的室内环境。

二、建筑光学1、光的特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其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nm 至 780nm 之间。

2、天然采光天然采光的设计要考虑窗口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房间的进深和朝向。

采光系数是衡量天然采光效果的重要指标,建筑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房间确定合适的采光系数。

3、人工照明人工照明包括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等方式。

灯具的选择要考虑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等参数。

同时,要注意照明的均匀度和避免眩光。

4、色彩与视觉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有一定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运用色彩来营造舒适、愉悦的视觉环境。

三、建筑声学1、声音的物理性质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是声音的基本物理量。

声音的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声速在空气中约为 340 米/秒。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蒸发散热量占25%-30%3.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5.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 HSI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而提出的。

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环境概论:1人类影响环境的模式:人口数×人均使用资源的单位数×使用单位资源导致的环境恶化=对环境影响。

2城市区域是人工构筑的下垫面与天然下垫面得复杂组合,包括高低错落的房屋建筑,不同尺度的道路,广场,公园。

以及天然的地形、湖泊、河川、港湾等;建筑热工篇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得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3、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4、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5、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6、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7、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 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HSI 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而提出的。

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3)预测热感指数:PMV 人体蓄热量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4个环境参数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皮肤平均温度、肌体蒸发率、所着衣热阻的函数。

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1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原理:当太阳辐射热透过日光室玻璃照射到墙面上时,墙面吸收热能,温度升高,并通过对流方式将热量传给日光室内的空气,使之温度升高,由上部开口流入室内;室内的低温空气由下部开口流进日光室,不断循环流动的空气提高了室内气温,从而改善了室内热环境。

注意点:1)日光室的朝向应选择当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的方位,一般以东南、南、西南向为宜;2)日光室的玻璃应选择热光比大的玻璃,并应有较大的面积。

这是因为玻璃是短波热射线的透射体,而又是长波热射线的非透射体,能阻挡日光室的热量辐射外逸;3)墙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至关重要,表面一定要用对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大的材料;4)上下通风口尺寸应适当,过大、过小都会影响采暖效果5)在使用上,当一晚或无日辐射的时候,如日光室的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应关闭上下通风口,避免室内热量的损失。

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

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

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本领。

灰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与黑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相似,且单色辐射本领不仅小鱼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两者的比例为不大于1的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只能吸收和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并且其单色辐射本领总小于同温度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

4、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点铝箔贴在温度高的一侧的原因:减小间层表面的辐射系数,并防止间层内结露。

第三章建筑保温1、建筑保温的途径: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

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

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间距。

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

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2、围护结构最小阻热设计的依据:3、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形式:1)保温、承重合二为一;2)单设保温层;3)复合构造4、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某一状态下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湿度,称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由于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析出的现象称为冷凝。

当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不等时,在围护结构的两侧,就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水蒸气分子将从压力较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较低一侧渗透扩散,这种现象称为蒸汽渗透。

5、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1)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正常湿度的采暖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层宜采用蓄热系数较大的材料,利用它蓄存的热量起调节作用,减少出现周期性冷凝的可能。

高湿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采用不透水材料层,在构造上采取措施将表面冷凝睡滴导流,并有组织地排除。

南方地区:地面应具有一定的热阻,减少地面对土层的传热量;地面表层材料的虚热系数要小;表面材料有一定的吸湿作用。

2)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材料层次的布置应符合“难进易出”的原则;设置隔气层;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

第四章建筑防热1、建筑防热的途径:减弱室外热作用;窗口遮阳;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当量温度:3、围护结构隔热措施:1)屋顶隔热: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当量温度;增大热阻与热惰性;通风隔热屋顶;水隔热屋顶;种植隔热屋顶。

2)墙体隔热:砌块;钢筋混凝土大板,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复合大板;4、自然通风的组织:1)建筑朝向、间距及建筑群的布局:错列式、斜列式较行列式、周边式好2)建筑的平面布置与剖面设计:详见P106第五章建筑日照与遮阳1、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指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

太阳高度角: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2、遮阳形式及适用朝向水平式遮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适用于南向附近窗口;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既适用于南向窗口又可用于北向窗口。

垂直式遮阳:适用于北向、东北向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综合式遮阳:适用于东南向或西南向附近窗口,适应范围较大挡板式遮阳:适用于东向、西向附近窗口3、遮阳设施构造设计要点1)遮阳的板面组合与构造:用不同的板面组合以便选择对采光、通风、视野、立面造型和构造等要求都更加有利的形式。

2)遮阳板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对防热和通风的影响很大。

3)材料与颜色:多采用坚固耐久的轻质材料;轻便、灵活;外表面颜色宜浅,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内表面则应稍暗,以避免产生炫光,并希望材料的辐射系数较小。

建筑光学篇第一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1、能够引起人视觉感觉的电磁辐射波长范围为380-780nm2、光谱视效率:表示波长和波长的单色辐射,在特定光度条件下,获得相同视觉感觉时,该两个单色辐射通量之比。

3、视野范围(视场)水平面180°,垂直面130°,上方为60°,下方为70°4、普尔钦效应:在不同的光亮条件下,人眼感受性不同的现象。

5、光通量:人眼对光的感觉量公式:6、辐射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或在某种介质中单位时间传递的辐射能量。

7、发光效率:单位辐射通量产生的光通量。

8、发光强度:光源在空间的光通量分布状况,就是光通量的空间分布密度。

公式:9、照度:在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公式:10、距离平方反比定律:计算点光源产生照度的基本公式,某表面的照度E与点光源在这方向的发光强度I成正比,与它至光源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公式:11、亮度:视网膜上物像的照度是和发光体在视线方向的投影面积Acosα成反比,以发光体朝视线方向的发光强度成正比,公式:12、定向反射和透射定向反射: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表面的法线处于同一平面。

玻璃镜、很光滑的金属表面定向透射:如材料的两个表面彼此平行,则透过材料的光线方向和入射方向保持一致。

窗玻璃13、扩散反射和透射均匀扩散材料:将入射光想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反射或透射,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想同,看不见光源形象。

氧化镁、石膏、磨砂玻璃;完全均匀扩散透射材料:乳白玻璃、白纸、半透塑料;均匀漫反射材料:将反射光均匀分布在各个方向上,与入射方向无关,砖、混凝土、石膏定向扩散材料:在定向反射(透射)方向,具有最大的亮度,而在其他方向上也有一定亮度。

光滑的纸、较粗糙的金属表面、油漆表面、釉瓷砖。

14、视度:看物体的清楚程度,影响因素:适当的亮度、物件尺寸、对比、识别时间、避免炫光第二章天然采光1、采用天然采光的原因:人眼在天然光条件下比在人工光下具有更高的视觉功效;在天然光下感到舒适和有益于身心健康。

2、光气候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扩散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

3、地面反射光: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扩散光射到地面后,经地面反射,并在地面与天空之间产生多次反射,使地面的照度和天空的亮度都有所增加,这部分称为地面反射光。

4、全云天的地面照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云状、地面反射能力、大气透明度5、晴天的地面照度由太阳照度和天空扩散光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