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阻的测量》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教学课件

C.测量电阻的阻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课堂练习
4.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被测电阻约为80Ω选用的电源电压为1.5V,选用的
C
电流表量程为0~0.6A,对于电流表和电源电压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选择错误,因此会烧坏电源
探索新知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分析
1.每次实验计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
每次实验计算出的结果都不相同。
2.小灯泡灯丝阻值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电压表示数增加时,阻值变大。
3.小灯泡灯丝阻值变化时电压引起的吗?
不是,是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4.本实验可不可以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减小误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小灯泡灯丝阻值会随
A.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不同
B.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的作用仅是保护电路
C.两个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
D.两个实验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这是电学中常见的实验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不同的元件,可进
行对应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将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后闭合开关S、两表均无示数
课堂检测
2.某同学用如图来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源电压为4.5V。各元件完好,
且电路连接正确。当他刚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压表的读数为4.5V,则其中的原因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最小阻值
最有可能是
。
探索新知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物图
设
计
电
路
及
表
格
次数
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课堂练习
4.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被测电阻约为80Ω选用的电源电压为1.5V,选用的
C
电流表量程为0~0.6A,对于电流表和电源电压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选择错误,因此会烧坏电源
探索新知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分析
1.每次实验计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
每次实验计算出的结果都不相同。
2.小灯泡灯丝阻值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电压表示数增加时,阻值变大。
3.小灯泡灯丝阻值变化时电压引起的吗?
不是,是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4.本实验可不可以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减小误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小灯泡灯丝阻值会随
A.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不同
B.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的作用仅是保护电路
C.两个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
D.两个实验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这是电学中常见的实验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不同的元件,可进
行对应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将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后闭合开关S、两表均无示数
课堂检测
2.某同学用如图来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源电压为4.5V。各元件完好,
且电路连接正确。当他刚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压表的读数为4.5V,则其中的原因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最小阻值
最有可能是
。
探索新知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物图
设
计
电
路
及
表
格
次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课件(共14张PPT)

问题:没有电流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流=已知电阻电流 方案: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
课堂小结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
课外探讨
1.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 料,了解万用表能直接测量电阻 的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2.利用变阻箱既能改变电阻又能 直接读出电阻值的特点 ,加上一 块电流表,设计一个能测量出电 阻的电路图.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R的电流I
有电流 表可测
如果: 未知电阻的电压 = 已知电阻的电压
未知电 阻阻值
=
已知电阻的电压
未知电阻的电流
I可测,R已 知,U可求
未知电阻 与已知电 阻并联
安阻法实验电路图
表达式
安阻法测电阻小结
问题:没有电压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压=已知电阻电压 方案: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
√A.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XB.电流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2. 电压表应怎样连接?
XA电. 压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B.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X √ 3.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连接时极性上有什么要求?
A.负进正出
B. 正进负出
4.实验时电源电压是3V, 未知电阻5~10Ω滑动变阻器大约20Ω, 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
谢谢!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2:05:4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课堂小结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
课外探讨
1.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 料,了解万用表能直接测量电阻 的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2.利用变阻箱既能改变电阻又能 直接读出电阻值的特点 ,加上一 块电流表,设计一个能测量出电 阻的电路图.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R的电流I
有电流 表可测
如果: 未知电阻的电压 = 已知电阻的电压
未知电 阻阻值
=
已知电阻的电压
未知电阻的电流
I可测,R已 知,U可求
未知电阻 与已知电 阻并联
安阻法实验电路图
表达式
安阻法测电阻小结
问题:没有电压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压=已知电阻电压 方案: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
√A.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XB.电流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2. 电压表应怎样连接?
XA电. 压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B.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X √ 3.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连接时极性上有什么要求?
A.负进正出
B. 正进负出
4.实验时电源电压是3V, 未知电阻5~10Ω滑动变阻器大约20Ω, 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
谢谢!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2:05:4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阻的测量》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P 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判断: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 R x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5: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 - + 判断: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S ②接触不良或灯丝等断开 ③电源等原件可能损坏;
P 故障6: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Rx 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判断: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UX
R0 U· R0
IX
U- UX
6、现在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电 压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要求测出一 只未知电阻的阻值Rx,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过程,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表示出RX 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让RX与R0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 RX与R0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读出RX两端电压和R0两端的电压, 分别记为UX、U0 3、RX=UX/IX =UX/I0 =UX/U0/R0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自身电阻成反比。 U
练习: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 是2V时,电流表测得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0.2A,则 R的阻值为多少? U 2V = 10Ω R= = I 0.2A 讨论:根据上面结算,思考:如何测量一个定值 电阻的阻值?请画出测量的电路图。R R A A V V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 - + 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S 判断: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P 故障8:开关闭合,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法测电阻 ◎双安法测电阻 ◎双伏法测电阻 ◎安关法测电阻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9年级全一册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电压测量值准确,由I=U 可得,乙图中电阻测量值R乙= U
R
IR IV
< U ;显然甲电路的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乙电路的电阻测量值小于真
IR
实值,故C、D错误;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采用甲图,电流表分压很小,误 差较小;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采用乙图,电压表分流很小,误差较小,故 A正确,B错误。
5.(2020浙江湖州安吉期中)如图17-3-5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 亮,为了检查电路的故障,现通过多用电表的电压挡进行检测,测得UBC=0, UCD=0,UDE、UAE均不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灯泡L断路 C.开关S损坏 D.电阻R断路
图17-3-5
(4)②根据题意可知,应将滑片移到b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
Rx表达式的推导:
步骤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Rx被短路,只有滑动变
阻器工作,电流表示数为I2; 所以电源电压U=I2R0, 步骤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两电阻并联,总电流为 I1;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阻值不 变,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均为I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 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x=I1-I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U=I2R0,
9.(2020浙江台州中考,21,★★☆)图17-3-8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电路。
图17-3-8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欧。
(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
R
IR IV
< U ;显然甲电路的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乙电路的电阻测量值小于真
IR
实值,故C、D错误;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采用甲图,电流表分压很小,误 差较小;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采用乙图,电压表分流很小,误差较小,故 A正确,B错误。
5.(2020浙江湖州安吉期中)如图17-3-5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 亮,为了检查电路的故障,现通过多用电表的电压挡进行检测,测得UBC=0, UCD=0,UDE、UAE均不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灯泡L断路 C.开关S损坏 D.电阻R断路
图17-3-5
(4)②根据题意可知,应将滑片移到b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
Rx表达式的推导:
步骤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Rx被短路,只有滑动变
阻器工作,电流表示数为I2; 所以电源电压U=I2R0, 步骤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两电阻并联,总电流为 I1;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阻值不 变,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均为I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 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x=I1-I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U=I2R0,
9.(2020浙江台州中考,21,★★☆)图17-3-8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电路。
图17-3-8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欧。
(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17.3 电阻的测量一等奖优秀课件

(5)开关S闭合后,发现灯泡L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
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C (选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电流表断路
C.灯泡L断路
D.灯泡L短路
(6)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都比较小,灯泡L不发光。这时应该进行的操作 是 向右移动滑片 ,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
(1)实验原理是 R=U/I
,
(2)在左边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右图为吴晓尚未完成的实物图。请将电路连接完
整。
A
S
R
R' V
(4)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断__开____状态,在上图中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A____端(填“A或B”),主要是为了避
免电路中的电___流_____过大,以至于烧坏有关元件_小__灯__泡_______。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R=
U I
2.实验器材: 电源、导线、开关、待测电阻、电压表、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A
S
3.实验电路图:
R
R' V
实验实电验路电路图图和和实实物物图图
电路图
实物图
A
S
R
R' V
实验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 数分别为1V、2V、3V,读取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填入表 格中;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思考以下问题:
用电压表测得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 流表测得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 阻是多少?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比赛获奖课件

电阻R/Ω 3227 807 80.7 54 48.4
二、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导体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 关;还可
能与导线的长度、粗细有关;也许还与温度有关。
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往往受到两个或多个因素影响,为了 研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固定其它的一些因 素,只改变一个因素,依次进行实验研究——控制变量法。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
一段导体不论是否接入电路,都有电阻,且电阻大小不变。
5、用类比法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人走路情景
街道的长度 街道的宽度 不同的街道
天气
电荷运动情景
导体的长度 导体的粗细 导体的材料
温度
小资料
导体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毫米2的 不同材料的金属丝在20 ℃时的电阻值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
材料 镍铬合金
长度 (m)
1
镍铬合金
1
横截面积 (mm2)
0.05
0.02
电流 (A)
0.3
0.16
对电流阻碍作用 (电阻) 小
大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在材料、 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③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____长__度___和___横__截__面___积_不变,研
实验电路
选用长短不同的 两根镍铬合金
实验步骤
选用长的镍铬合金丝
选用短的镍铬合金丝
选用长的镍铬合金丝时,电流小;选用短的镍铬合金丝,电流大。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

请按电路图将元件实物连成电路.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断_ 开;
2. 闭 合 开 关 前 , 滑 动 变 阻 器 的 滑 片 应 移 到
电_阻___最___大__位置。
3 .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 ”+” 、 ”-” 接线柱.
分析与讨论
1.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你什 么新的发现?
定值电阻测量实验记录表
I
实验 电压 次序 U/V
(1)
电流 I/A
电阻 R/Ω
(2)
0
U
(3)
小灯泡电阻测量实验记录
表格
I
次 灯泡 电压 电流 电阻 数 亮度 U/v I/A R/Ω
1暗
2 较亮
3亮
0
U
进行实验
1.实验有哪些步骤?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为 一适当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上分别读出 I、U的值,做三次实验,得出三组数据。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算出电阻的 平均值.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设计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电路图 3. 实验器材 4.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原理
由欧姆定律 I =变U—R形得
R = U—I
根据这一公式知,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 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测出这个 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通常称做“伏安法”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 保护电路。 2、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 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2.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答案,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
实验结论
1. 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压和电 流大小无关,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可减小实验误差。
17.3 电阻的测量 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共12张PPT】

1.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 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2.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找到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
I=
U R
R=
U I
伏安法测电阻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出
A
S
R
V
电流,用电压表测量出电压,
再通过 R =
U I
算出电阻值的
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实际测量中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 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
5.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 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表格
测量 次数
1
2 3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电阻的平均值
R/Ω
R/Ω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想想做做
1.将定值电阻换成一个小灯泡,请同学们测量 一下小灯泡的电阻。
2.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 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U I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绘制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A
S
R
R' V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应调到最大阻值。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 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
3.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 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课件 17.3电阻的测量 16张PPT

实验电路图
S A
R R'
V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 值最大处,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检查电路连接情况,无误后闭合开关;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一组电压和
电流的数值并记录; (4)两次重复步骤(3),再得出两组电压和电
流的数值并记录; (5)计算电阻和电阻的平均值;
分析论证
1、你所测的三次电阻值分别是多少?当电 压值和电流值变化时,测得的电阻值有没有 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2、本实验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与“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的三次实验的电压表位置接 错了,结果会怎样?
触类旁通
如果将上面的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 泡,用同样的方法多测量几次,分别计算 出小灯泡的电阻,与定值电阻的计算结果 相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 不同?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学的基本仪器。
3、学习利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学 习测量电阻的方法。
❖重点难点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课前热身
动手做: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6)讨论、交流; (7)整理实验器材。
实实验记过录程表格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平均值/Ω 1 2 3
进行实验
友情提示: 1、连线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阻值最大 处。 3、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 联,且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4、电表都用小量程。
❖课堂小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三节-电阻的测量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6、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应 处于最大阻值位置
。
,滑动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旳作用:
A、 变化电路中旳电压或电流大小
;
B、 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
3)本试验中屡次测量旳目旳是: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 。
想想做做
1.将上述试验中旳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 用一样旳措施测定小灯泡旳电阻。
图3
电路故障分析
练习: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 合后,灯L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旳电压
为6V,这阐明:( B )
A、灯L和电阻R均完好 B、灯L完好而电阻R断了 C、灯L断路而电阻R完好 D、灯L和电阻R都断路
L
R
图4
S
并联电路旳计算
练习: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 ,
U I右 RX
电路图: RX
Rp
A
体现式:
RX
I左 I右 - I左
Rp
例题讲解:
例1、既有下列器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
变阻器(0-10欧 2A)、4V电源、待测电
阻旳小灯泡(正常发光旳电压为2.5V,电阻为6欧左右)、开关一只 、导线若干。要求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旳电阻,测量
1)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达数是多少?
R1
R3 S1
R2 A S2
因为: I2>2A
所以这电阻不能接在220V旳电路中使用。
答:略。
变化电路旳分析
练习: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 若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电流表达数旳变化分别为
17.3电阻的测量-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优质教学课件

引子
谁知道?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 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 段导体的电阻.
测伏电安压、法电-流---测--算电电阻阻
实验原理: R U
I
伏安法测电阻:
U
1、原理: R= I、 ;
2、电路图:
3、器材:
4、注意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灯发光正常(2.5V), 发光较暗(1.5V),发光较强(3V),读取电流 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入表格中。
3、分别计算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 记入表格,并分析其电阻不同的原因。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小灯泡电阻):
实验次数 U/ V I/A
1
1.5 0.38
在历年中考中,对“二力平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二力平衡的条件: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在中 考中占据很大的分量;(2)二力平衡的应用: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相结合,考查学生利用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或 者利用物体运动状态找出平衡力。
摆 连 调 检 测 算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
方法的拓展
双伏法测电阻
原理: U X R X
U0
R0
电路图:
RX
R0
V
V
表达式:
RX
UX U0
R0
RX
R0
V V
RX
UX U UX
R0
方法的拓展
伏关法测电阻
原理: U X R X
U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关法测电阻 ◎安滑法测电阻 ◎伏滑法测电阻
方法的拓展
等效法测电阻
RX
S1
RX
V
R0
S2
R0
S1 S2
A R R
步骤一:闭合S1,测出电流(电压)表示数I1(U1) 步骤二:断开S1,闭合S2,调节变阻箱,使I2(U2)=I1(U1) 步骤三:读出变阻箱阻值R0, RX=R0
方法的拓展
双伏法测电阻
。
,滑动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大小 A、
B、
; 。
保护电路
3)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 。
实验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进行实验
待测电阻大约10欧左右
实验1:测量定值电目的是什么? 这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间关 系的两次实验的目的有何不同? 2、此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这和研究电流与电 压、电阻间关系的两次实验的目的有何不同?
UX
R0 U· R0
IX
U- UX
6、现在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电 压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要求测出一 只未知电阻的阻值Rx,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过程,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表示出RX 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让RX与R0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 RX与R0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读出RX两端电压和R0两端的电压, 分别记为UX、U0 3、RX=UX/IX =UX/I0 =UX/U0/R0
三、巩固练习: 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10.2Ω 应为_________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U/V
2 2.5 3
电流I/A
0.2 0.25 0.28
电阻R/Ω
10 10 10.6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R一定时,I和U成正比。
2、某同学用如图来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 验,电源电压为6伏。各元件完好,且电路连 接正确。当他刚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压表的
第十七章
第3节、电阻的测量
复习: 1.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I = R 3. 变形公式是什么? U R= U=IR I 4. 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 ,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 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 关。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变化的 1)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值是_______ 2)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
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3)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例题分析
例3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S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V L 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 R 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 A 出现的现象是( C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读数为6伏,则其中的原因为 滑动变阻器的滑 。
片在最小值处
R0
V A
Rx
想想做做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 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 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 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 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R′
———伏安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U R= I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
实物图
A R
S
V
R'
一、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设计实验
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 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根据每次电压及 电流的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在伏安法 测电阻中, 常用滑动变 阻器来改变 待测电阻两 端的电压。
P 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判断: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 R x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5: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 - + 判断: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S ②接触不良或灯丝等断开 ③电源等原件可能损坏;
P 故障6: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Rx 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判断: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伏滑法测电阻
原理: 电路图:
UX R X U0 R0
RX V Rp
表达式:
UX R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双安法测电阻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
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
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
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两个实验的异同点: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小灯泡电阻随温度 变化的规律。 2.实验记录表格中不能出现求平均值一栏。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实验记录表格中没有小灯泡亮度一栏,有求平均值一栏。
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组对应的 电阻值,并比较不同电流下电阻是否相同。
实验记录表:
灯泡规格:2.5V,0.3A
实验次 灯泡亮 U/V I/A R/Ω 序 度
1 2 3
2.5 2 1.5
0.3 0.28 0.24
亮 较亮 暗
8.3
7.1
6.3
分析: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电阻越大。
2、短路:将灯泡两端用导线相连,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2、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为0);
二、例题分析
例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 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0.22 4.55
2
0.30
3 0.34 8.82
6.67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 - + 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S 判断: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P 故障8:开关闭合,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Rx 判断:灯泡短路
千方百计测电阻
◎等效法测电阻 ◎双安法测电阻 ◎双伏法测电阻 ◎安关法测电阻
RX
A
U
R0
RX =
IR0
I2-I1
5、若实验中电流表坏了呢?
V
1)把滑片滑到最小阻值处, 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所以: U = U总 2)把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 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X 所以: U0 = U总-UX =U-UX
IX = I0= U0
RX U R0
R0
=
=
U- UX
3)所以:
RX =
S
- + 故障1: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
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
P 故障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判断: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 R x ②电源电压可能过低。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S
故障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 - + 判断:①量程可能选择过小; ②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
4、实验记录: R1+R2+……Rn (1)如何减小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R = n
U I R R的平均值 次序 (伏 ) (安 ) (欧 ) (欧 ) 1 2 3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减小误差。 ②保护电路;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应 处于最大阻值位置 断开
原理: 电路图:
RX V
UX R X U0 R0
R0 V RX V R0
V
表达式:
UX RX R0 U0
UX R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伏关法测电阻
原理: 电路图:
UX R X U0 R0
RX V R0
表达式:
RX
U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练一练
2.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 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示数为电源电压。则 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 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 的原因。
(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2)小灯泡断路; (3)连接小灯泡两端的导线或接线柱断路。
4)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 值有何区别?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 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实验要求 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
中;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值;
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 样。
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 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 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 记录在表格中; U 3.根据公式 R=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 I 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 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方法的拓展
等效法测电阻
RX
S1
RX
V
R0
S2
R0
S1 S2
A R R
步骤一:闭合S1,测出电流(电压)表示数I1(U1) 步骤二:断开S1,闭合S2,调节变阻箱,使I2(U2)=I1(U1) 步骤三:读出变阻箱阻值R0, RX=R0
方法的拓展
双伏法测电阻
。
,滑动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大小 A、
B、
; 。
保护电路
3)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 。
实验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进行实验
待测电阻大约10欧左右
实验1:测量定值电目的是什么? 这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间关 系的两次实验的目的有何不同? 2、此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这和研究电流与电 压、电阻间关系的两次实验的目的有何不同?
UX
R0 U· R0
IX
U- UX
6、现在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电 压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要求测出一 只未知电阻的阻值Rx,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过程,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表示出RX 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让RX与R0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 RX与R0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读出RX两端电压和R0两端的电压, 分别记为UX、U0 3、RX=UX/IX =UX/I0 =UX/U0/R0
三、巩固练习: 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10.2Ω 应为_________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U/V
2 2.5 3
电流I/A
0.2 0.25 0.28
电阻R/Ω
10 10 10.6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R一定时,I和U成正比。
2、某同学用如图来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 验,电源电压为6伏。各元件完好,且电路连 接正确。当他刚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压表的
第十七章
第3节、电阻的测量
复习: 1.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I = R 3. 变形公式是什么? U R= U=IR I 4. 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 ,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 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 关。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变化的 1)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值是_______ 2)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
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3)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例题分析
例3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S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V L 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 R 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 A 出现的现象是( C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读数为6伏,则其中的原因为 滑动变阻器的滑 。
片在最小值处
R0
V A
Rx
想想做做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 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 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 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 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R′
———伏安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U R= I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
实物图
A R
S
V
R'
一、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设计实验
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 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根据每次电压及 电流的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在伏安法 测电阻中, 常用滑动变 阻器来改变 待测电阻两 端的电压。
P 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判断: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 R x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5: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 - + 判断: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S ②接触不良或灯丝等断开 ③电源等原件可能损坏;
P 故障6: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Rx 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判断: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伏滑法测电阻
原理: 电路图:
UX R X U0 R0
RX V Rp
表达式:
UX R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双安法测电阻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
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
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
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两个实验的异同点: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小灯泡电阻随温度 变化的规律。 2.实验记录表格中不能出现求平均值一栏。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实验记录表格中没有小灯泡亮度一栏,有求平均值一栏。
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组对应的 电阻值,并比较不同电流下电阻是否相同。
实验记录表:
灯泡规格:2.5V,0.3A
实验次 灯泡亮 U/V I/A R/Ω 序 度
1 2 3
2.5 2 1.5
0.3 0.28 0.24
亮 较亮 暗
8.3
7.1
6.3
分析: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电阻越大。
2、短路:将灯泡两端用导线相连,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2、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为0);
二、例题分析
例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 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0.22 4.55
2
0.30
3 0.34 8.82
6.67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故障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 - + 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S 判断: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P 故障8:开关闭合,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Rx 判断:灯泡短路
千方百计测电阻
◎等效法测电阻 ◎双安法测电阻 ◎双伏法测电阻 ◎安关法测电阻
RX
A
U
R0
RX =
IR0
I2-I1
5、若实验中电流表坏了呢?
V
1)把滑片滑到最小阻值处, 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所以: U = U总 2)把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 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X 所以: U0 = U总-UX =U-UX
IX = I0= U0
RX U R0
R0
=
=
U- UX
3)所以:
RX =
S
- + 故障1: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
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
P 故障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判断: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 R x ②电源电压可能过低。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检 调
S
故障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 - + 判断:①量程可能选择过小; ②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
4、实验记录: R1+R2+……Rn (1)如何减小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R = n
U I R R的平均值 次序 (伏 ) (安 ) (欧 ) (欧 ) 1 2 3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减小误差。 ②保护电路;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应 处于最大阻值位置 断开
原理: 电路图:
RX V
UX R X U0 R0
R0 V RX V R0
V
表达式:
UX RX R0 U0
UX R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伏关法测电阻
原理: 电路图:
UX R X U0 R0
RX V R0
表达式:
RX
UX R0 U U X
方法的拓展
练一练
2.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 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示数为电源电压。则 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 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 的原因。
(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2)小灯泡断路; (3)连接小灯泡两端的导线或接线柱断路。
4)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 值有何区别?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 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实验要求 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
中;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值;
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 样。
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 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 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 记录在表格中; U 3.根据公式 R=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 I 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 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