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精)
通风系统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部:高新彰通风系统的组成•常用的通风系统组成:风机、软连接、风管、风阀、风口•特殊使用要求下需要增加消声静压箱,过滤器,内外保温,导流弯头,诱导风机,热交换系统,穿墙套管通风系统的高低压区分•风压<=500pa---------低压通风系统•风压500pa<P<=1500pa---------中压通风系统•风压>1500pa---------高压通风系统风机的分类风机的分类•2、按气流运动方向:•分类离心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风机叶轮后,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压缩,主要沿径向流动。
•轴流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旋转叶片通道,由于叶片与气体相互作用,气体被压缩后近似在园柱型表面上沿轴线方向流动。
•混流式风机—---气体与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入旋转叶道,近似沿锥面流动。
•横流式风机—----气体横贯旋转叶道,而受到叶片作用升高压力。
风机的分类•3、按生产压力的高低分类(以绝对压力计算)大气压力101.3KPa •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112700Pa;•鼓风机—----排气压力在112700Pa~343000Pa之间;•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343000Pa以上;风机的分类•4、通风机高低压相应分类如下(在标准状态下)•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112700Pa;•鼓风机—---排气压力在112700Pa~343000Pa之间;•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343000Pa以上风机的分类•5、通风机高低压相应分类如下(在标准状态下)相对压力下•低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Pa•中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5000Pa•高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5000~30000Pa•低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Pa•高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5000Pa风机的优缺点分析•容积式风机中定容式风机•主要以罗茨风机为代表原理:利用两个叶形转子在气缸内作相对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
第十二章建筑通风

vw 2 Pf K w 2
12 14
室外气流与建筑相遇时,将发 生绕流,经过一段距离后才恢 复平行流动,受建筑物的阻挡, 建筑物四周室外气流的压力发 生变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 压降低,静压增高,与远处气 流相比形成正压,而侧面和背 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 降低,形成负压。
2.外部罩:设置在有害物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 在控制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 3.接受罩:利用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 产生或者诱导的有害物气流把有害物排掉。 4.吹吸罩:利用吹风口吹出的射流和吸风口前汇流的联 合作用捕集有害物的罩子。
二、除尘器
除尘器用于分离 机械排风系统所排 出的空气中的粉尘, 目的是防止大气污染 并回收空气中的有用 物质。
L 3600Fu
m / h
3
其中:F为罩口实际开启面积 m 2 u为罩口的吸风速度 m / s
可参考有关设计手册。
三、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1. 空气质量平衡 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 气质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质量(kg/s)要保持平 衡,这就是空气平衡。空气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 Gjj+Gzj =Gjp+Gzp
自然通风 (1)、风压作用下
自然通风 (2)、热压作用下
室内热源加热空气,密度降低,热空气自 然上浮,房间上部空气压力比房间外部的 大气压力大,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 在房间下部,室外空气不断流入,补充因 上部空
2.局部排风系统
二、全面通风:对整个建筑物或者整个房间 进行机械通风换气的通风方式。 1.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2.自然进风、机械排风 3.机械进风、机械排风 气流组织形式: ——送风系统中,送风口临近工作场所, ——排风系统中,吸风口设污染最严重处 ——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的存在, 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停留
《建筑设备》课件—第3章通风空调系统,53页.pptx

25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2
3.2.2 风管配件
2. 风管阀门
调节风量、打开或关断风系统。
(a)
(b)
图3-41 风管阀门
(a)风管蝶阀
(b)对开多叶调节阀
26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3
3.2.2 风管配件
(3) 防火阀
当火灾发生时,切断气流通路,防止火势沿风管蔓延。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 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易熔 片熔断,阀门在扭簧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 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阀门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
1
2
第三章 通风及空调工程
3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28
通风的概念
通风:室外空气置换室内空气
4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29
3.1.1 通风的分类
通风
自然通风
风压引起 热压引起 风压、热压共同引起
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
局部排风 局部送风
全面通风
全面排风 全面送风
5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4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6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15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7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图3-17 可调节圆环式散流器
图3-18 圆环式散流器(侧送风)细节图
16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7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a)圆盘形散流器结构图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目录
•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 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01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建筑通风系统是指为建筑物内部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的系统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程序或远程控制,实现 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和开关,提
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通 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 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
智能运维与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实现 通风系统的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 和远程管理。
能耗分析
评估通风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施智能控制等。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通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CHAPTER 04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01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
机械通风系统
1 2
机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过机械(如风扇、鼓风机等)产生空气流动, 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点
通风效果好,可调节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机械通风系统的局限性
耗能较高,存在机械噪音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CHAPTER 03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挑战
节能设计
通风系统、民用建筑及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3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4 局部送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5 全面机械排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6 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热压作用下的自然 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以及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 下的自然通风。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重力压差。
如图7-1所示。这种以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压力差为动力 的自然通风,称为热压差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它们是效果叠加的。设有一建筑,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 度。当只有热压作用时,室内空气流动如图7-1所示。 当 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时,在下层迎风侧进风量增加了, 下层的背风侧进风量减少了,甚至可能出现排风;上层 的迎风侧排风量减少了,甚至可能出现进风,上层的背 风侧排风量加大了;在中和面附近迎风面进风、背风面 排风。
热压作用产生的通风效应又称为“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的强度与建筑高度和室内外温差有关。一 般情况下,建筑物愈高,室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 愈强烈。
通风系统概述

通风系统概述引言通风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旨在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同时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
本文将概述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空气流动来实现室内和室外空气的交换。
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依靠自然力,如风力和温度差异,来实现空气的流动。
自然通风系统通常包括气窗、天窗、通风口等组件,它们能够利用风的压力差和温度差来推动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其效果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系统则通过电力设备,如风扇和通风机,来推动空气流动。
机械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扇、排风管道、通风装置等组件。
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室内的空气可以被强制循环和替换,从而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通风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组件的功能。
风扇风扇是通风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
它通过旋转产生气流,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以便新鲜空气能够进入室内。
风扇有不同的类型,如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可根据具体建筑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风扇类型。
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用于将空气从风扇或通风装置输送到室内各个区域或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
通风管道应具备一定的密封性,以确保空气能够准确流动到相应的区域。
通风装置通风装置用于调节通风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它通常包括开关、风速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等,以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
过滤器过滤器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
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清洁空气,提供更健康和清新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在建筑中的重要性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建筑中非常重要,它能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提供新鲜空气:通风系统能够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异味,为居住者提供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2.调节室内温度: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空气流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
简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是一种用于提供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的设备,它在建筑物、车辆和船只等封闭空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风系统基于一些基本原理来实现其功能。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通风系统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1. 空气流动通风系统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空气流动来实现新鲜空气的引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
空气流动是由压力差驱动的,即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流动。
在通风系统中,通过创建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力差,可以实现空气的流动。
2.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一种利用自然力(如风)推动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它依靠建筑物内外温度和压力差异来驱动空气流动。
2.1 温度驱动自然通风中最常见的驱动力是温度差异。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形成对流。
通过设置合适位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利用这种对流现象实现自然通风。
当热空气上升时,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建筑物,同时污浊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
2.2 风力驱动自然通风还可以利用外部风力来驱动空气流动。
当外部风速较高时,通过设置合适位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并排出污浊空气。
3.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如通风扇)来驱动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相比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更加可控和高效。
3.1 正压系统正压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通风系统。
它通过将新鲜空气从外部引入建筑物,并在内部产生正压,使污浊空气被迫排出。
正压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进风口:用于引入新鲜空气。
•进气管道:将进入建筑物的新鲜空气输送到需要通风的区域。
•通风扇: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气流,增加空气流动速度。
•排气口:用于排出污浊空气。
正压系统中,通风扇产生的正压力将新鲜空气推入建筑物,并迫使污浊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地提供新鲜空气,并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3.2 负压系统负压系统是另一种常见的机械通风系统。
它通过在建筑物内部产生负压,从外部吸入新鲜空气,并将污浊空气迫使排出。
负压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出风口:用于排出污浊空气。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1. 引言建筑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在建筑物内部提供新鲜空气和排除污浊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对建筑通风系统进行概述,包括其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常见的通风系统类型。
2. 基本原理建筑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气流的循环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通风系统通过室外气流或机械装置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这种气流循环有助于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三个关键组件:2.1 风口和接口风口是通风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用于引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
通常,室外风口位于建筑物的墙壁或屋顶上,而室内风口位于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上。
风口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开关,以控制气流的强度和方向。
2.2 送风系统送风系统是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内部的部分。
这包括风机、风管和过滤器。
风机通过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其推入风管,然后通过管道将空气传输到各个房间或区域。
过滤器用于清洁空气,去除悬浮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
2.3 排风系统排风系统负责将污浊空气排出建筑物外部。
它包括风机和排风管道。
风机通过排气管道将污浊空气推向室外。
排风系统通常安装在卫生间、厨房和其他产生污染物的区域。
3. 常见的通风系统类型建筑通风系统可以根据其实现方式和风力来源分类为以下几种类型:3.1 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依赖自然气流驱动,通过室外和室内温度压力差和风的作用来实现通风。
它通常使用开启的窗户、天窗和通风口来引入新鲜空气。
自然通风系统适用于温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物。
3.2 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使用风机和其他机械装置来实现通风。
它可以通过外部风口引入新鲜空气,并通过内部风口排出污浊空气。
机械通风系统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需要细致控制室内环境的场所。
3.3 混合通风系统混合通风系统综合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优点。
它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自然气流和机械装置来实现通风。
混合通风系统通常在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使用,以便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调整通风方式。
图说通风系统116页

三、室内送排风口
a)风管侧送风口
无法调节送风的流量和方向
b)插板式送、吸风口
不能改变和控制气流方向
三、室内送排风口
百叶式送风口 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气流速度,还可以调整气流的角度
三、室内送排风口
在工业厂房中,往往需要向某些工作地点 供应大量的空气,从较高的上部风道向上作区 送风,为了避免工作地点有“吹风”的感觉, 要求在送风口附近的风速迅速降低,能满足这 种要求的大型室内送风口,通常叫做空气分布 器。
自然通风影响因素
6)绿化的导风作用
有效利用自然通风的建筑措施
管 道 式
天窗的做法
纵向下沉式天窗
横向下沉式天窗
天井式天窗
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就是一种以自然通风为原理的较 先进的通风换气方式。置换通风是基于空气的 密度差而形成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的原理 实现通风换气,其送风分布器通常都是靠近地 板,送风口面积较大,因此出风速度较低,送 风的动量很低以至对室内主导气流无任何实际 的影响。
四种形式叶轮
后向型-直线
前向曲线叶型: 轻型构造 低速, 大容积 低压
翼型: 高压 高效率 重型构造
两种典型的风机叶轮
2) 轴流风机 轴流风机的构造如图所示。叶轮由轮毅和铆在其 上的叶片组成,叶片与轮毅平面安 装成—定的角度。 叶片的型式有机翼型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厚板型 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风压较低、风量较大, 多用于阻力较小的大风量系统。 轴 流 风 机 构 造 示 意 图
1、常见的通风系统类型
1) . 2) . 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
1.
全面通风
原理: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其基本原理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冲淡)室内 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 气排至室外,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 准。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
通风系统的任务与分类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置换室内的空气,改善室内的
空气品质,是以建筑物内的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的。根
据换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排风和送风Fra bibliotek排风是在局部地点
或整个房间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污染空气直接或经过处理
1.2
后排至室外;送风是把新鲜或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室内。
通
为排风和送风设置的管道及设备等装置分别称为排风系统
1.2
通
图5-3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图5-4 车间局部送风系统
1—工艺设备;2—排风罩;3—排气柜;4—风管;
风 系
5—空气净化设备;6—排风帽;7—通风机
统
的
分
类
2)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又称稀释通风,原理是向某一房间送入
清洁的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同
时把含污染物的空气排到室外,从而使室内空气中污
分
类
2.机械通风
1.2 通 风 系 统 的 分 类
机械通风通风的优点
(1)
送入车间或工作房间内的空气可以经过加热或冷 却、加湿或减湿的处理。从车间排除的空气,可以进 行净化除尘,保证工厂附近的空气不被污染。
能够按照卫生和生产上的要求在房间内人为地创
1.2 通
造气象条件,例如,可以将吸入的新鲜空气按照需要
风
(2) 送到车间或工作房间内的各个地点,同时也可以将室
系
内污浊的空气和有害气体从产生地点直接排除到室外
统 的
去。
分
类
(3)
通风量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保持平衡,不受外界 气候的影响,必要时,可根据车间或工作房间内的生 产与工作情况调节换气量。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
通风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设备、设施和工作流程,将新鲜的空气引入室内,排出受污染的室内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引入:通风系统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室外新鲜空气,例如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混合通风等。
其中,自然通风利用建筑的气流强度、温差等原理,以风的自然能量为驱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机械通风则利用风机等机械装置,通过正压或负压原理将新鲜空气强制引入室内。
2. 空气分布:通风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气流路径和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均匀分布到各个室内区域。
例如,可以通过风管系统将新鲜空气送至各个房间或区域,并通过通风口或气流调节装置调节流量和方向,以达到目标的通风效果。
3. 室内空气净化: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净化设备如过滤网、活性炭等可以过滤、吸附、分解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异味等污染物。
通过这些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4. 室内空气排出:通风系统将室内受污染的空气通过通风设施如排风扇、排风管等排出室外,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更新和净化。
排出的受污染空气可以通过排风管道被导出到室外,或者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通风系统可以不断引入新鲜空气,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浓度,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
在建筑、工业生产、汽车等领域都广泛应用通风系统,以满足人们对良好室内环境的需求。
建筑通风系统

建筑通风系统建筑通风系统在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调节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原理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建筑通风系统可以根据空气流动方式不同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利用自然气流或温度差异产生的对流来实现空气的流动。
这种系统不需要额外的机械设备,仅通过建筑的开窗和通风口等来实现空气的进出。
自然通风系统适用于气候条件宜人的地区,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机械通风系统则依靠电机驱动的风机或送风设备来实现空气的流动。
这种系统通常会结合空调系统使用,能够更精确地调节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适用于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二、建筑通风系统的原理建筑通风系统的原理包括自然冷却、自然换气和机械通风等。
自然冷却通过建筑外墙材料和窗户等装置来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同时,建筑的热量通过外墙和屋顶散发出去,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自然换气是指通过建筑内的通风口和排风设备等实现空气进出的过程。
它能够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同时引入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和更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机械通风系统则通过风机和排风设备等来增强空气流动效果。
机械通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量和风速,实现室内空气的强制流通,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建筑通风系统的优势建筑通风系统具有多重优势,使得它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建筑通风系统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和流通空气,它们可以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氛围,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其次,建筑通风系统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封闭建筑环境中,容易积累各类有害物质,如甲醛、二氧化碳等。
通过通风系统的使用,这些有害物质能够及时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洁净。
再次,建筑通风系统还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室内外温差,减少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新风及通风系统工作原理

新风及通风系统工作原理新风及通风系统为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具备重要作用。
新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外界引入新鲜空气,同时将室内的酸气、微生物、有害物质、异味等排出室外,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洁。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风及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新风系统是一种通过空气处理设备,将室外新鲜空气过滤、调节、加湿或除湿后送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空气处理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新风过滤、新风调节、新风供给和室内空气排出。
(1) 新风过滤:新风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器通过过滤作用,将室外空气中的粉尘、花粉、细菌、病毒等杂质、有害气体和异味过滤,确保送入室内的空气清洁。
(2) 新风调节:过滤后的空气会经过加热或降温、加湿或除湿等调节措施,以确保空气质量达标,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
(3) 新风供给:调节后的新鲜空气再由送风机通过风管输送到各个房间,确保房间内空气的流通,并满足室内新风的供给要求。
(4) 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室内空气中的废气、口臭、烟雾、有害气体等会通过室内排风管道排出室外,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室内环境健康、舒适。
通风系统是指通过良好的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环境卫生、保障人体健康的系统。
通风系统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无需电力驱动,通过房间之间的气流引入新鲜空气和排除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通风方式。
如窗户、透风管、天窗、通风口等。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运行效率高,同时具备良好的户外气流换热效应,缺点是受环境影响较大。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提供动力,利用排风机、送风机、管道等设备将室内外空气交换,保持室内环境质量的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要求设置空气交换频率,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排出和新鲜空气引入。
机械通风主要通过风机、风道和调节器等设备,将新风和室外污浊空气之间的流通进行协调。
简述通风的分类: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空气温度(tu 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W) 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而上 升,从上部窗孔排出。室外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则从下部窗孔 流入室内。室内外空气温差愈大(即密度差愈大) 、上下窗孔高差愈 大、窗孔面积愈大,则通风量也愈大。
�利用风压进行自然通风, 于风压的作用,室外风会从迎风面(风压 P1) 上的窗孔流入室 通风设备内(风压 P2) ,从背风面(或其他风压低
简述通风的分类: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一.通风按照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 它是对整个空间进行换气。 局部通风是在污 染物的产生地点直接把被污染的空气收集起来排至室外, 或者直接向 局部空间供给新鲜空气。 局部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 风量节省等优点。
二.通风按照空气流动所依靠的动力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通风的动力是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产生的 “热压” 和室外风的作 用所产生的“风压”。这两种因素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
本文出自锋速达通风降温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出自锋速达通风降温系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出自锋速达通风降温系统,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述通风的分类: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通风系统中常用的有害气体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和吸附法。 吸收法 是利用适当的液体作为吸收剂与含有害气体的空气相接触, 使有害气 体被吸收剂所吸收或者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变为无害物质。 吸附 法是利用某些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 活性炭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吸附剂。 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危害大 的低浓度有害气体,吸附效率可接近 100%。 某些有害气体由于目前还 缺乏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用高烟囱把未经 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空气能的前提下, 保证室内的温度和 风速分布比较均匀。送、排风量的大小和送、排风口的布置对通风房 间的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极大。合理地布 置送、排风口及分配送、排风量称为室内的气流组织。
通风课件.ppt

定期对通风系统的关键部件进 行润滑,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 保无泄漏或堵塞现象。
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除尘, 保证其高效的运行效果。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若通风系统出现噪音或振动,可能是 由于部件松动或损坏,需要进行检查 和更换。
若通风系统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 源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需要进行检 查和修复。
设计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 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图绘制等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 确使用场景、空气质量要 求、温度和湿度控制等需 求。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 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 通风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布 局。
在施工图绘制阶段,需要 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 施工图纸,以指导施工和 安装。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进 一步细化通风系统的各个 部件和设备,并进行详细 的计算和分析。
02
通风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将室内的污染空气排出,同时将新鲜的空 气引入室内。
通风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扇等组成,通过风扇的运转,使室内外 的空气形成压力差,从而实现空气的流动。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还包括空气的混合、分配和再循环等过程,以确保室内空气的 均匀分布和新鲜度。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包括室内空气的质量、 温度、湿度、气流组织、噪音等 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
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 功能和使用人群的特点,以及当
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等。
通风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能源 效率和环保要求,以实现节能减
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
新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境1 风机安装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建筑环境由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所组成。通 风与空气调节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 系统本身所产生噪声的控制。
一、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置换通风
当置换通风系统达到稳定时,室 内空气在流态上便形成了三个区域: 上部混合区,下部单向流动清洁区, 以及在两个区域中间的层流区域。
置换通风效果评价的方法很多,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置换通风特点: (1)置换通风热力分层; (2)置换通风室内温度和污染物浓 度呈现层状分布; (3)置换通风的原理特点,送风既 是动量源,又是浮力源; (4)置换通风的目标和结果特点。
气温度,以改善局部工作地点的环境。 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 风扇送风:适用于对空气处理要求不高,可采用室内再循环空气。 空气幕:是利用条状喷口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平面气流,用于隔断室
内外空气对流的送风装置。 空气幕作用:(1)减少或隔绝外界气流的侵入,维持室内或某一工作区
柜式排风罩 俗称通风柜
上部联合排风通风柜
送风式通风柜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外部吸气罩 为了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控制点上形成的气
流速度称为控制风速。
外部吸气罩的控制风速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排风罩口的流场分布:
仅适用于
x 1.5d
的场合
四周无边圆形的速度分布图
0 10x2 F
x
F
四周有边圆形的速度分布图
0 0.7510x 2 F
x
F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设计外部吸气罩时在结构上应注意的问题:
设有活动挡板的伞形罩
保证罩口气流均匀的措施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1.通风系统分类
根据通风服务对象不同分为民用建筑通风和工业建筑通风。 根据通风气流方向不同分为排风和进风。 根据通风控制空间区域范围不同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注:防止室内有害物污染空气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局部通风。 根据通风系统动力不同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通风:是指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对某一空 间进行换气,以造成安全、卫生等适宜空气环境技术。
主要功能:(1)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3)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4)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 (5)提供室内燃烧设备燃烧所需的空气。
(3)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空气,在排入大气之前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是否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一般不宜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 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的规定值。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事故通风(暖通新规范)
6.3.9 事故通风应满足以下规定: 1 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事故 通风。事故通风量宜根据放散物的种类、安全及卫生浓度要求,按 全面通风计算确定,且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 12 次。 2 事故通风应根据放散物的种类,设置相应的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 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 3 可能放散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设备或诱导式事 故通风系统; 4 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 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事故通风要求。
等温空气幕的空气未经处理直接送出,构造简单、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多用于非严寒地区隔断气味、昆虫,或用于夏季空调建筑的大门。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空气幕形式及代号
项目
代号
项目
非加热空气幕 空气幕名称
FM
热源种类
蒸汽
热空气幕 RM
电
安装型式
水平安装 垂直安装
—
贯流式
C 风机形式 离心式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事故通风(暖通新规范):
6.3.9 事故通风应满足以下规定: 6 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以及邻近窗 户、天窗、室门等设施的位置; 2) 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m;当水平距离不足 20m 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 不得小于 6m;排风口的高度应高于 20m 范围内最高建筑屋 面 3m 以上; 3) 当排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时,事故通风系统排风口应远离 火源 30m 以上,距可能火花溅落地点应大于 20m; 4)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置换通风(暖通老规范)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以及由室内外温差和高度差产生
的热压使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不消耗机械动力,比较经济,使用管理方便,对于产生大量余
热的车间,利用自然通风可以获得较大的换气量,但是自然通风易受室外气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影响空气幕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风量、风速和悬挂高度。 风量,在大门宽度和高度一定时,空气幕的风量愈大效果愈好; 风速,同等风量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送风速度愈高效果愈好,出口 风速一般为4~9m/s; 悬挂高度,一般的公共建筑将空气幕设在门洞的上方,悬挂的高度愈小, 则射程愈短,射流衰减愈小,其阻挡室外空气进入的能力愈强,因此适宜 的安装高度也有助于控制效果。
选用空气幕时,应注意出口风速及噪声两项指标。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1、有害物源; 2、排气罩; 3、净化装置; 4、排风机; 5、风帽; 6、风道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柜式排风罩 俗称通风柜来自上部排风通风柜下部排风通风柜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是对整个车间或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是将新
鲜的空气送入室内以改变室内的温、湿度和稀释有害物的浓度,同时把污浊 空气不断排至室外,使工作地带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在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的建筑内,当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采用局部 排风仍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可采用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方法 按照系统形式分类:全面送风、全面排风、全面送、排风; 按照通风动力不同分类: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自然与机械联合通风; 按照对有害物控制机理不同分类:稀释通风、单向流通风、均匀流通风、 置换通风。
3、下面送风易扬起衣裙,不 受欢迎,故目前已较少使用.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老规范):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老规范):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新规范): 5.8.1 对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经常开启的外门,当不 设门斗和前室时,宜设置热空气幕。 5.8.2 公共建筑空气幕送风方式宜采用由上向下送风。 5.8.3 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应根据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 筑的外门,不宜高于 50℃;对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 70℃。 5.8.4 热空气幕的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 筑的外门,不宜大于 6m/s;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宜大于 25m/s。
2.通风系统原理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Local Ventilation)是指为了改善室内局部空间的空气环境,
向该空间送入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的通风方式。 局部通风系统分为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两类。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局部送风是以一定速度将空气直接送到指定地点的通风方式。 局部送风分为系统式和分散式两种。 局部送风目的是增加局部工作地点的风速或同时降低局部工作地点的空
风机装配,水平安装,以热水为热源的热空气幕。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空气幕的送风形式 (1)上送式空气幕
学习情境1
送风速度控制在 4~6m/s范围之内。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2)单侧空气幕
1、适用于宽度小于4m的门 洞和车辆通过门洞时间较短的工 业厂房。
2、缺点是: 1)需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 2)为了不阻挡气流,侧送式 空气幕的大门严禁向内开启; 3)挡风效率不及下送式空气 幕。
学习情境1
根据空气幕送风温度不同可以分为:热空气幕(RM)、冷空气幕和等 温空气幕(FM)。
热空气幕是在空气幕内设有加热器,以热水、蒸汽或电为热媒,将空气 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适用于需要供热的建筑物,常用于寒冷地区隔断大门 的冷风侵入;
冷空气幕是在空气幕内设有冷却器,空气经冷却处理后送出,主要用于 炎热地区;
热源种类
热水
S
轴流式
代号 — D — L Z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空气幕形式及代号
学习情境1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举例: 1、FM-1509-C 叶轮名义直径150mm,出口气流名义宽度为900mm,用贯流
风机装置,垂直安装的非加热空气幕。 2、 RM-1512L-S 叶轮直径150mm,出口气流名义宽度为1200mm,用离心通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2)双侧空气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