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中心偏位超限

1、桩位偏位的原因主要有:

(1)设备就位是没有平衡,或机械基础没有填实或垫实造成设备倾斜造成桩位偏移;

(2)钻孔时遇到岩心的孤石使钻头偏移造成桩位偏移;

(3)测量定位出现的误差造成桩位偏移;

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值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加大承台截面的方法处理。至于加大多少?一般原则上是保证承台边距该桩心一倍桩径。

2 钻孔桩倾斜

主要原因:

1、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2、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沿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从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3、钻机、钻架本身不平衡。

4、处理方法:

(1)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情况,一般可在偏斜处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冲击钻进时,应回填砂砾石和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进,当孔偏斜严重无法校正时,则在开始偏斜处设置少量炸药(少于1㎏)爆破,然后用砂土和砂砾石回填到该位置以上1m左右,重新冲钻。

(2)当判定倾斜处属于倾斜的软、硬地层时,则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3 塌孔

1、坍孔

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故,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内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1)坍孔原因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机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过小;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提出钻锥钻进,转速太快,空转时间长;冲击(抓)锥或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或爆破处理孔内孤石、探头石、炸

药量过大,造成过大振动;水头过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后停顿时间过长;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等。

(2)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冲击钻孔时投入粘土,掺片,卵石,低冲程锤击,使粘土膏片,卵石挤入孔壁起护壁作用;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高水头,或用虹吸管,连通管等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稳定;发生孔口崩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

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严格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浆(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孔中,以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倍钻孔中水柱压力;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对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相对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对严重坍孔可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

4 基底沉淀过厚

造成沉淀过厚最主要还是施工过程中泥浆太稀,一清还没有清好,清孔最主要的还是靠第一次清孔而不是依靠第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换浆,

保证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保证。

5 混凝土离析

1、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导管进水,混凝土桩首次浇筑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口灌入导管中;浇筑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口涌入导管。导管进水,轻者会造成混凝土离析,轻度夹泥,重者会产生桩身混凝土夹层甚至发生断桩事故;

(1)、原因分析

A、首次浇筑混凝土时,由于灌满导管和导管下口至桩底部间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算不当,使首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口,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部进水事故

B、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未连续浇筑,在导管内产生气囊,当下次聚集大量混凝土拌合物猛灌

时,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至使导管接口漏空而进水;

C、导管拼装后,未进行水密实验,一旦接头不严,水就会从接口处漏入导管;

D、测深时,因为误判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至使导管底部脱离孔内的混凝土液面,使泥水进入;

(2)、预防措施

A、确保首批混凝土的总方量能满足填充导管下口与桩底间隙和使导管下口首灌时被埋没深度≥1000mm的需要,首次浇筑时到下口距孔底一般不超过400mm;

B、在提升导管时,用标准测探锤测好混凝土表面的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保持导管底口处于已经灌入混凝土液面下≥2000mm的位置;

C、下导管前应进行使拼,并进行导管的水密性、

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试验,还要检查带拼接导管其轴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周围方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向;

D、首次浇筑混凝土时要保持连续浇筑,尽量缩短时间间隔,当导管内混凝土还未饱满是应徐徐地浇筑,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3)、治理方法

一旦发生首次浇筑底口进水和浇筑中导管提升过量进水的情况,应停止浇筑,并利用导管做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经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吸出;针对发生原因并予以纠正后,要重新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原因引起混凝土离析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拌和质量差,产生离析、泌水;埋管深度不够,混入浮浆;导管进水使得混凝土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