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刘艳芳)-第1章绪论
《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Economic Geography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该课程能够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或参与各级各类地域和各种城市的规划或参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和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
(三)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知识点: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2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知识点: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知识点: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点: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本章小结重点: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分支学科难点: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两个阶段)(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一)史志描述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二)商业地理研究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商业地理著作的体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1.概念的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特点:强调对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4.结构主义分析代表学者:哈维(D.Harvey)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二版刘艳芳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1
5
§2 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 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是指资源、要素和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向和过程
实质上是顺应经济活动在技术上、生产上和经济上的 联系,包括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通 过缩短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优化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这些有关联的经济活动集中组 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它们 在技术上、生产上、经济上互补、共享,节约社会劳动 消耗,产生更大的效益(集聚效益)
6
根据集聚的经济活动体系不同,可区分出不 同类型的集聚,如工业集聚、农业集聚、商业集 聚、交通运输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综合经济体系 的集聚)等。
集聚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不 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
▪ 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 促进了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 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 ▪ 产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8
§3 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地区专业化: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 (产业)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它们的产品服务在 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无论品种、产量、质量、产 值都比较突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生产能 力的平均投资、基建投资回收期、劳动生产率、产 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和经常 性的货物周转等量比较优越。地区专业化的产品服 务具有区际意义,除供应本地需要外,主要是面向 区外、全国甚至面向国际。
▪ 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武大刘艳芳经济地理学经济活动PPT课件
第22页/共41页
§1 经济活动特征
❖ 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
由于经济活动自身生产和经营的特点以及对不同区位 条件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组织中 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具体表现为点、线、面等空间 形态。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经济活 动强度、联系与空间扩展特点。
第3页/共41页
§1 经济活动特征
1.2 经济活动过程
经济活动的 一般过程包 括四个阶段, 即生产、流 通、交换和 消费,四个 阶段相连接 构成完整的 经济循环
第4页/共41页
§1 经济活动特征
1.2 经济活动过程
线性经济活动形式 :其特征为“资源—生产— 流通—交换—消费—废弃物排放”,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资源的消费获得
合计 200 100 200 40
地域分工后小麦与布匹的生产效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加拿大 200 200
英国
200 80
合计 200 200 200 80
第15页/共41页
比较优势理论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美国和欧洲国际贸易前后以劳动时间计的比较利益
国际贸易前 国际贸易后 比较利益增加
• 管理不好,规模不可能做大。要想上规模,先得上管理。
中国的传媒、会展、文化教育、汽车、假日、手表、彩电 和新兴手机,由于规模肆意扩大,被称为“中国八大不经 济现象”
第19页/共41页
§1 经济活动特征
❖ 经济活动集聚与分散
经济活动的集聚特征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 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 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 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 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和咨询顾问 和客户通过增殖链相互联系的经济联系特征,即通过经 济活动的集聚促进集聚经济活动在技术上、生产上和经 济上的联系。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法研究。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产业部门与重⼤建设项⽬的区位研究。
6、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3、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
7、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4、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8、公司(企业)区位决策与空间扩张研究。
第⼆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1)⼟地的⾃然特性决定了⼟地利⽤的可能性;(2)⼟地利⽤可⾏性更多地取决于⼟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3)⼟地参与经济活动的⽅式:作为劳动对象时,⼟地的⾃然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常突出;作为活动的空间场所,则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地利⽤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4)不同⽣产部门的⼟地因⼦影响作⽤不同。
(图2.3——城市区位型⼯业,即那些不需要⼤量⼟地和建筑,即使地价⽐较⾼,但可以期望⾼额收⼊回报,⽽在城市内部布局的⼯业,如服装⼯业、出版、印刷⼯业等。
如果⽤图2—3来表⽰,城市区位型⼯业是那些空间收益随着距城市中⼼的距离增加,⽽急剧下降,因此只有在距城市中⼼⽐较近的区域布局才有可能获取收益的那些⼯业类型。
)⼆、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是经济活动尤其是⽣产活动所加⼯的对象。
原材料因⼦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可替代性、⾃⾝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区位施加影响。
(1)原材料分类:①初级与加⼯原料(从原料的来源看);②遍地与局部原料(从原料的分布来看);③纯与粗原料(从原料在产品加⼯过程中损失⽐率来看)。
经济地理学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演进机制:政府、市场 • 配第—克拉克定理 • 库兹涅茨法则 • 霍夫曼定理 • 雁行形态说: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区域空间结构 • 基本要素 • 模式: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区域城市对称 • 演变:弗里德曼、陆大道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 集聚与扩散机制 • 空间近邻效应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 企业增长动因:规模经济、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 竞争压力 • 战略与方法:横向、纵向、多样化 • 空间增长 三个阶段 • 企业空间扩散规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
• 二、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 沃茨 市场区扩大模式 • 泰勒 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 哈坎逊 全球扩张模式 • 迪肯 全球转移模式 • 三、公司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空间特征 • 功能部、产品部、区域部、顾客部、矩阵
• 二、区域经济联系 • 空间相互作用:前提条件、测度 •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要素禀赋、新贸易理论、竞 争优势理论 • 区域合作理论 原则
• 三、区域经济差异 • 影响 • 可控性分析:必然性、可调控性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途径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 • 科技进步 • 跨国公司 • 国家调节经济 • 国际经济协调
• 四、区位行为主义分析 • 史密斯 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 普雷德 行为矩阵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区位论
• 一、克里斯泰勒 中心地理论 • 中心地 • 中心性 C=B1-B2 • 货物供给范围:上限、下限 • 中心地等级
• 中心地三原则: 市场原则 交通原则 行政原则
• 二、零售业区位论 •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 零售业空间模型:核心部、边缘部 • 零售引力模型 概率引力模型 • 三、服务业区位理论 • 对象 • 区位选择:中心地理论、集聚理论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绪论一、预备知识: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地理学可划分为通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
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地理学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地理学的学科体系:1、通论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含部门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2、人文地理学(含人文地理学概论、部门人文地理学))3、区域地理学(含区域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4、应用地理学(地图、遥感、GIS、地理规划学、地理管理学)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一)欧美学者观点多数欧美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问题;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如工农业)、交换(商业)、消费(服务业、旅游)等各相关部分;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尺度,从小区域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
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经济地理学_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第一章 绪论
2019/12/11
39
公元9世纪之后,地方志开始盛行, 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地理资料。
2019/12/11
40
国外的经济地理研究
公元前后: 古希腊历史与地理学家斯特拉波 著《地理学》17卷
记述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些 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包括 了物产、风俗习惯等。
2019/12/11
41
公元9世纪: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地方志,记述 地中海和西方各地的物产、商业及交通情 况。
和世界尺度上的经济活动区位。研究
生产、交换和销售货物及服务在地球
表面的空间差异。
2019/12/11
4
THE GLOBAL ECONOMY: Resource Use, Locational Choic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93 By B. Berry, E. C. Conkling & D. M. Day
经及其发展, 以及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滥用。
2019/12/11
5
(二) 前苏联学者看法
(1)区域学派 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
什金。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
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 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 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019/12/11
37
公元前2-1世纪(西汉时期):
《史记》 “货殖列传” 章 作者:史学家司马迁
记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人口、物产、贸易和城市。
2019/12/11
38
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
《汉书》”地理志”、“食货志” 作者:史学家班固
对汉朝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作了 较详细地记载,包括户口、物产、城 镇、赋役、仓储、采矿、市场等。
经济地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2-2
么?•学术流派(1)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 自然学派* 应用学派么?•学术流派(2)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综合发展* 企业经营么?•区域各利益群体关系示意图利益个体(国民、企业)利益团体(行业协会、国民团体)利益国家(政府、议会等)么?•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图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管理学)经济活动空间单元(地理学)经济活动内部联系(经济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海地(左)的荒山与邻国多米尼加(右)的茂密森林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岛)•加勒比海中的第二大岛,仅次于古巴,面积76,480平方公里,分属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位于古巴以南,波多黎各以西。
•哥伦布建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
海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半部•1502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04年独立成为共和国•之后政局动荡数百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近千万•产业以小农经济为主•美国为最大援助国首都太子港的贫民区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1844年脱离海地统治•仍为第三世界国家•在拉美国家中排名靠前•人口近千万•多国在此设出口加工区•观光服务业兴起•对美经济依赖严重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人权发展指数显示,在接受排名的182个国家中,海地排在第149位,而其邻国多米尼加则排在第90位。
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跨过边境线,民众寿命预期马上就增加13岁,达到人均寿命74岁。
【课件】《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概述
李小建主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与相临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20世
纪前 1.史志描述
2.商业地理研究
3.经济地理研究
20世 纪以
来
1.研究区域 尺度变化
2.研究企业 组织变化
3.研究思维 方法变化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史志描述阶段(考试记忆点)
1.中国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 战国时代《山海经》 《禹贡》。
2.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 传”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 闻,包括人口、经济、贸易、城市等,是极其重要的 经济地理史料。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考试记忆点)
1.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 笔记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在德国地理学家葛茨的推动下,经济地理学正式从 地地理学发展概述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考试记忆点)
1.《商业地理手册》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坶编著,该教材 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作者认为地 理条件优势决定特定产品的生产,交通运输条件为生产 销售提供可能性。本教材至今仍为经济地理学的经典文 献之一。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就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她游历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与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她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与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与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课件第1章 经济地理学绪论
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
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
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1.2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 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 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 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 必由之路。
(2)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 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 开展相应的研究。
图7
世界人口增长
(3)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
思
考
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1 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
自然学派 应用学派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综合发展 企业经营
3.2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图4:区域各利益群体关系示意图
利益个体 (国民、企业)
利益团体 (行业协会、国 民团体)
利益国家 (政府、议会等)
图5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图6: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图
自然科学
经济活动空间单元 (地理学)
技术科学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内部联系 (经济学) (管理学)
社会科学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学
主要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针对旅游活 动供需特点,既研究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旅游点、旅游区的布局,居民旅游消费的空间行为, 也研究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
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条件和城镇的体系、 结构与布局的一门学科。
城市则是产业地理空间组织的形态。它是工业分布的集中点, 交通运输的集中点,工农业产品流通交换的集中点,是地域生产 综合体的核心。经济区域的象征与标志。因此,城市地理学作为 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理所当然的。
1.1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从经济活动组织过程角度:经济地理学也可表述为是研究经 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研究如何将经济活动组 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也就是确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 位置、强度和关系强调的是组织的原理、过程与方式。
1.1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其研究任务可概括为:
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
地理性的三个特性:空间性、地方性、尺度。 经济活动的区位(用地)选择、活动(功能) 分区、区域分工与协作、不平衡区域发展模式,都 是体现地域分异的,即体现地域性。
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图 3-10
社会经济的垂直地带性
自然环境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 行为的统一体。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 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运用相关自然科学,包括自然资源学,地质学、 气象学、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更好地把握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利于 和谐相宜地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去,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
技术条件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最积极 活跃的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经济活动布局演变的 直接动力之一。
第2篇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原理与方法,讨论经济活动最基
本单元—企业的地理空间组织问题; 第3篇 区域经济活动体系地理空间组织原理与方法,讨论区
域整体的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
第4篇 原理应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讨论经济地理学的 原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
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 第 一 篇
课程组织特点
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学观点去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整体观点、结构观点、状态观点、过程观点、环境 观点、功能观点、演变观点等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和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客观正确地把握实质的 能力
课程结构安排
第1篇 总论,讨论经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科
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而经济 地理学的研究,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 的一般规律。
故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重要意义。 反过来,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考虑经济活动与 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 把握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要求以及对地理环境利用方式、 强度等的变化,更好地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结合。
课程组织特点
注重反映经济地理学学科特性
瞄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系统,突 出经济地理学决策原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经 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系统状态与系统过程研 究并重的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原理应用的 方式方法,突出两大应用:经济活动个体地理空间组 织决策应用和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应用
交通运输地理学
既研究各类交通运输,各括铁路、公路、水运、 航运和管理运输的地理空间组织,也研究区域交通运 输空间格局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对交通运输,网络 及网络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给予特别的关注。
商业地理学
针对商业活动的供需特点,它主要研究商业网点 布局以及商品(物源)分布、商业流和居民购物的空 间行为等方面。
1.2 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指的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 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
地理性与系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属性,也是经 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
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离开了地域性 或地域性不强,实际上是失去了地理性,或是地理 性不强。
土 水 壤 文 学 学
植 物 地 理 学
动 物
人 口
政 治 地 理 学
经 济 地 理 学
聚
…
落 地 理 学
…
地 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实时快速获取空间目标 (实体)的空间特征信息
集成与融合
大地测量学GPS
摄影测量学RS 地图制图学GIS 地球空间 信息技术
实时快速获取大面积地表 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 理信息以及它们各种变化 对各种来源的时空信息进 行综合处理、分析与应用
概论
经济活动与区域经济系统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基本原理
课 程 内 容 结 构
第 二 篇 第 三 篇
经济活动(企业)区位选择原理与方法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
区域经济活动体系地理空间组织原理与方法
区域经济活动地 理空间组合方式
区域经济系统分析
区域经济活动地理 空间组织优化
农业地理学
主要是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也 研究区域为整体的农业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 侧重于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土地利用,农业经济生态 系统(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形成与发展、区域农 业经济结构和区域农业经济活动分区(功能分区)等 方面。
工业地理学
既研究工业经济活动,包括各类采掘工业、原材 料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等的地理空间组织,也研究区 域整体的工业布局,侧重于工业区位、工业成组布局 与工业区、区域工业生产综合体与区域工业发展和工 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活动的区位(用地)选择、活动(功能) 分区、区域分工与协作、不平衡区域发展模式,都 是体现地域分异的,即体现地域性
1.2 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集中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系 统性,即是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性、状 态性、过程性的集成
1.2 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
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 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 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 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 ,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 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 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 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系的科学。
1.1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经济地理学研究任务
从人地关系角度
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 组织决策角度
相 结 合 的 规 律 ( 原 则 )
相 结 合 的 状 态 特 征
相 结 合 的 过 程 与 方 法
决 策 背 景 分 析
决 策 方 案 的 排 列 组 合
决 策 方 案 的 优 化
…
…
1.1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从“人地关系”角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相结合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 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
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 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
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 特征),也研究它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 态、特征)规律
企业(公司)地理学
企业(公司)地理学是针对一类特殊的经济活动 体系与地理环境的结合来讨论的,它着重研究企业增 长与空间扩张、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与空间结构、企业 区位选择和区域企业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等问题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经济活动体 系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分支学科。包括:农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旅游地 理学等
存地 达储 球 、、 空 间 传处 信 输理 息 与、 分的 应析 获 用、 取 表、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经济地理学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从空间信息角度来看,经济地理学实质上是研究 根据经济活动、地理环境(空间)的数量、质量、空 间、时间特征(信息特征),将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相结合或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去的决策 过程。由此可见,决策所需信息的正确把握是关键, 是基础,是前提,决策结果(信息)的表达、存贮、 传输和运用对决策及决策实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 讲 人: 职 称: 联系方式 :
旅游休闲与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研室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 §2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4 本课程结构安排
1.1 研究对象
1.2 学科特性
1.1 研究对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 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
区域经济地理学
以明确的区域整体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 件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区域内 外的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 (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 面。
地理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系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 貌 学
气 候 学
人-地复合系统
物流
人类经济 活动系统
人流 信息流
地理环境 系统
元素(组成)
结构
状态
过程
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
企业(公司)地理学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