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民间舞蹈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风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风车》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民间舞蹈中的动作特点和舞蹈表达的情感,并能运用到活动中。
2.能够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力度。
3.能够与同伴一起跳舞,提高协作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音乐:民间舞曲《大风车》。
2.舞蹈动作:前进、后退、单脚跳、转身、手舞、伸展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播放《大风车》音乐,与孩子们一起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力度。
引导孩子们注意音乐中有哪些元素,例如快慢、高低、强弱等。
第二步:学习舞蹈动作1.前进和后退:教师示范前进和后退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模仿。
教师提醒孩子注意脚步的大小和力度。
2.单脚跳:教师示范单脚跳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模仿。
教师提醒孩子注意保持平衡。
3.转身:教师示范转身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模仿。
教师提醒孩子注意脚步和身体的转向。
4.手舞:教师示范手舞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模仿。
教师提醒孩子注意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5.伸展:教师示范伸展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模仿。
教师提醒孩子注意身体的伸展和柔韧性。
第三步:练习舞蹈1.教师将动作组合成一个舞蹈,孩子们跟随老师练习舞蹈。
教师提醒孩子们注意节奏和力度。
2.孩子们分成小组,在音乐伴奏下跳舞,体验舞蹈的乐趣。
3.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协作和合作能力。
第四步:拓展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运用舞蹈的动作和表现情感,创编一段属于自己的舞蹈。
2.孩子们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分享自己的舞蹈体验。
反思1.教学目标:该教案的教学目标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的针对性和难度,让孩子们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舞蹈技巧。
2.学习舞蹈动作:动作练习的时间较短,可以适当增加练习动作的次数和时间,让孩子们更熟练掌握舞蹈技巧。
3.练习舞蹈:可以适当增加舞蹈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舞蹈的乐趣和感受音乐的力量。
4.拓展:可以引入更多的创意元素,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完整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完整民族民间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掌握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舞蹈表演展现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理解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族舞蹈的情感表达和舞蹈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民族舞蹈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相关的音乐和舞蹈服装。
2.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或者室外场地。
3.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镜子、舞蹈地板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民族舞蹈的概念和特点,播放一些民族舞蹈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和艺术魅力。
第二步,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起舞姿势、手臂动作、脚步动作等。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镜子前模仿老师的动作,互相帮助和指导。
第三步,学习舞蹈技巧。
1.教师向学生介绍民族舞蹈的技巧和要领,如舞蹈的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表情等。
2.示范教学,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和技巧,让学生跟随学习,逐步掌握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力。
第四步,学习舞蹈曲目。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曲目,如《茉莉花》、《草原舞曲》等。
2.学习舞蹈曲目,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舞蹈曲目的舞蹈动作和表现要求,让学生熟悉舞蹈曲目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第五步,编排舞蹈动作。
1.分组编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自行编排舞蹈节目。
2.指导辅导,教师对学生的编排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完善舞蹈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第六步,排练舞蹈节目。
1.学生排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节目的排练和表演,不断完善和提高舞蹈的表现水平。
2.集体排练,将各小组编排的舞蹈节目进行集体排练,提高整体的舞蹈效果和表现力。
高一音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目标: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
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
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舞蹈道具(长袖)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生:答(播放课件)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
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生:藏族。
幼儿园艺术表演:民间舞蹈教案
幼儿园艺术表演:民间舞蹈教案教学主题:民间舞蹈表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民间舞蹈的起源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放松身体,尝试跳舞,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学生能够合作舞蹈,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制作表演。
教学材料:1. 民间舞蹈音乐、影片2. 学生自带的舞蹈服装教学步骤:1. 深入了解民间舞蹈导入:播放一段已知的民间舞蹈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所看到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舞蹈起源的地方和时间,并与学生建立联系。
2. 身体自发地感知音乐导入:近距离结合现场示范,我们试图让孩子们身体自发地感知音乐的节奏,并用身体语言对其进行描述。
3. 尝试简单的民间舞蹈动作导入:展示几个简单的民间舞蹈动作,让学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拿手臂、脚和身体尝试着配合音乐律动起来。
4. 团队合作制作舞蹈表演导入:我们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接着发现二种民间舞蹈音乐让集体表演。
这个过程使孩子们可以协同工作,共同制作表演。
此外,这可以让他们学会在音乐方面配合、稳定情绪和管理时间。
5. 展示舞蹈表演导入:最后一步,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舞蹈表演。
此时,在班级小组间选择一些裁判和评分方法,让每个小组的表演时得分,以激励孩子们进行更好的表演。
教学策略:1. 设计学习场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2. 以小组合作制作表演来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励每个孩子参与学习。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表演和参与,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进步。
此外,定期进行捐助并与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总结所学内容和发现改进的方法。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特征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 音乐与舞蹈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英歌舞授课教师:上课时间: 9:25-10:05上课地点:伟伦科学楼一楼导播室教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课型: 综合课教学年级:高一年级13班教学用具:英歌槌、鼓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极具岭南特色的潮汕英歌,使学生能够逐步产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喜爱,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民间文化艺术的学习中去。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展示英歌舞的风格特点,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和讨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3、知识与技能:了解英歌舞的起源,掌握英歌舞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初步把握英歌舞背后的文化意涵。
学情分析:纵观高中校园,街舞和嘻哈文化占据了整个校园,许多学生对于本民族舞蹈文化了解少之又少,秉承中国舞蹈先驱人物—戴爱莲先生倡导的“人人跳”思想,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中传播和推广本土民间舞,使民间舞回归质朴本真的同时,为张扬生命而服务,让当代学生都能享受民间舞蹈的快乐和美感。
因此,在众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中,选择了独具魅力又极具本土特色的岭南舞蹈代表—英歌舞作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英歌舞的基本特征,学习英歌舞的步伐、转槌动作。
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英歌舞基本动作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
导入问答法导入,引出具有岭南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英歌舞。
新课一、英歌舞简介1、流传于潮汕地区,以潮阳英歌和普宁英歌为代表。
2、历史起源:“及时雨说”、“秧歌说”、“傩舞说”。
二、欣赏英歌舞表演,各小组从英歌舞的道具应用;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三个方面探究英歌舞的风格特征。
A、英歌舞的道具应用——英歌槌学生自主探究英歌棒的使用技法,教师补充。
技法一:花槌;技法二:敲击。
B、造型舞姿特点1、角色扮演——按照梁山好汉的形象装扮。
2、武术套路——南拳动作。
3、动作起伏大、跳跃动作多。
学习基本步伐、跳跃步伐。
C、队形变化特点人数众多,一般分两列,队形复杂多变,有四虎并驱、孔雀开屏、蝴蝶采花、卍字阵等18种套式。
挪威民间音乐与舞蹈教学——森林的故事挪威舞曲教案
挪威民间音乐与舞蹈教学——森林的故事挪威舞曲教案森林的故事挪威民间音乐与舞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舞蹈之一。
它是挪威城市与乡村中的人们在丰收和庆祭时迎接来宾的方式之一,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挪威舞曲是挪威民间音乐与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挪威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挪威舞曲的历史悠久,它是由纯朴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演化而来。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700年前的挪威,随着时间的推移,挪威舞曲发展成为了多种形式,并且在挪威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高的欣赏度。
挪威舞曲在早期是由乐器和人物的舞蹈演奏组成,甚至在早期的音乐中可以找到某些舞蹈的字句。
在现代,舞蹈与音乐分离,但仍然有一些舞蹈和音乐是展现挪威文化特色的代表作品。
如果你去挪威旅游,你会发现,当地人对于舞蹈与音乐的热爱程度是非常高的。
挪威人喜欢通过舞蹈与音乐来表达生活中的欢乐和悲伤,甚至在一些婚礼、生日等重要的场合,舞蹈与音乐会成为庆祝的必要元素。
挪威人在教育子女时也非常重视舞蹈和音乐的教育,他们认为,通过学习舞蹈与音乐,可以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感和活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在挪威的学校中,舞蹈和音乐教育是必修课程之一,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习一定程度的舞蹈和音乐。
而在挪威的民间音乐与舞蹈教育中,挪威舞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挪威舞曲的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舞蹈能力,同时也需要老师具备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挪威舞曲的教学中,通常会以故事来展现舞蹈的意境。
其中,“森林的故事”是挪威中非常经典的一个舞蹈,它展现了挪威森林的自然景色和文化内涵。
学生们在舞蹈中,可以感受到挪威文化中的神秘与深邃。
具体来说,在挪威舞曲“森林的故事”教学中,老师首先会为学生介绍挪威的森林文化及其特点,以及森林文化在挪威文化中的地位。
随后,老师会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展现出挪威森林文化中的规律和规定,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挪威文化。
初中民间舞舞蹈教案
初中民间舞舞蹈教案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元素和动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2. 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节奏和舞步。
3. 民族民间舞蹈的排练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知和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的把握,舞蹈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摆动、旋转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舞蹈学习的效率。
2.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教授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步伐、手势、身姿等,并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观摩、交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组合教学(10分钟)根据基本动作,教授民族民间舞蹈的组合,如蒙族舞蹈、藏族舞蹈等,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排练与表演(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排练,最后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舞蹈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舞蹈水平。
同时,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
2. 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
2. 音乐素材:民族民间舞蹈音乐。
3. 舞蹈道具:如扇子、花环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结合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引导学生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知识 秧歌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英歌舞》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英歌舞,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体验英歌舞的热烈粗犷、威武雄壮的表演风格;
2.艺术表现:感受英歌舞的基本动作;
3.文化理解:从英歌舞表演风格中体会中华民族果敢坚韧、精诚团结、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分析
英歌舞是流行在广东潮汕、汕尾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
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巡游式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姿奔放,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通过欣赏英歌舞,了解英歌舞的由来、表现的内容、表演的器具、表演的风格特色以及现实意义。
本课介绍的是汕尾市甲子地区的英歌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子英歌舞的特色;
难点:甲子英歌舞基本动作。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课件、道具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1、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讲才能更吸引学生?
2、自身在舞蹈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想办法用其他的手段来补充,让学生了解英歌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一、教学内容:
《茉莉花》民族舞蹈。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茉莉花》的舞蹈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
3.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情感。
4.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1.《茉莉花》的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
2.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音乐,《茉莉花》的音乐。
2.舞蹈服装,民族舞蹈服装。
3.舞蹈道具,茉莉花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学习基本动作,教师示范《茉莉花》的基本舞蹈动作,如手臂的动作、脚步的步伐等。
3.练习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练习舞蹈动作,重点训练手臂和腰部的动作。
4.学习舞蹈技巧,教师讲解《茉莉花》舞蹈的技巧和要领,如舞姿的挺拔、舞
步的轻盈等。
5.培养表现力和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表现出《茉莉花》舞蹈所要表
达的情感和内涵。
6.整合舞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整合所学的舞蹈动作
和技巧,进行舞蹈表演。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茉莉花》的舞蹈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
舞蹈动作和技巧,培养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对于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培养还需要加强,下节课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表现力的培养。
《大红灯笼高高挂》-花城版音乐与舞蹈教案
大红灯笼高高挂-花城版音乐与舞蹈教案一、教案背景《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歌曲。
它始于民间、流传至今,经历了世代传承和民间艺人的演绎,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中,逐渐被大众所喜爱。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针对这首歌曲的演绎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例如舞蹈演绎、合唱、器乐演奏等等。
本教案旨在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背景,结合音乐、舞蹈的教学方法,展开一场由学生们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艺术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学习民间文化艺术的基本内涵和要素,了解《大红灯笼高高挂》歌曲的历史背景、演变历程及国内外的演绎形式。
2.通过练习歌唱和舞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同时加强合作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集体表演和欣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加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内容(一)歌曲学唱1.选择歌曲唱段,引导学生感受旋律、韵律的节奏感。
2.分组练习唱词和唱调,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互动和提问交流,形成良好的歌唱氛围。
(二)舞蹈编排1.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转身、跳跃、转圈等。
2.根据歌曲音乐和气氛,进行舞蹈编排,并调整步伐配合歌曲乐曲变换。
(三)舞台表演1.团队讨论,提高舞台表演的研究分析能力,进行剧情演绎、动作设计等演出策划。
2.进行小组和全班表演,形成一个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并进行欣赏点评。
四、教学过程(一)歌曲学唱1.学习歌词和曲调,每日进行课间音乐活动练习。
2.分成小组,进行组内唱领练习,并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
3.全班开展歌曲表演编排,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展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精神的好形象,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二)舞蹈编排1.了解形体运动和肢体协调训练基础,如手臂的自然借力、手型的变化等。
2.参与舞蹈编排基础课堂,进行单项训练,进行组内协作,以提高夏令营时的综合表现能力。
《摆手舞》音乐课教案设计
《摆手舞》音乐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四章《民族音乐》,主要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土家族的民间舞蹈——摆手舞。
教学内容包括摆手舞的历史背景、舞蹈动作、音乐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手舞的历史背景和土家族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2. 通过学习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感受摆手舞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特点。
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舞蹈视频资料、图片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摆手舞的图片和舞蹈视频,引发学生对摆手舞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摆手舞的历史背景、土家族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摆手舞的文化内涵。
3. 学舞:教师示范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教师学舞,注意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摆手舞,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音乐欣赏:播放摆手舞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6. 合舞:学生分组合舞,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摆手舞历史背景:土家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体现土家族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舞蹈动作:协调性、团队合作音乐特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摆手舞的历史背景和土家族文化。
答案:摆手舞是土家族民间舞蹈,起源于古代土家族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舞蹈。
土家族文化是指我国土家族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2. 请列举摆手舞的三个舞蹈动作,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案:摆手舞的三个舞蹈动作分别为:摆手、转身、跳跃。
特点是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富有活力。
3. 请分析摆手舞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答案:摆手舞音乐的节奏鲜明、强烈,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以syncopation 为主,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小学音乐土风舞教案
小学音乐土风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五章《民间舞蹈》,具体包括土风舞的基本步伐、节奏和简单组合。
重点章节为5.3节,详细内容涉及我国各地土风舞的特色和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的掌握,以及舞蹈组合的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教学光盘、舞蹈道具(如扇子、手绢等)。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手绢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土风舞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土风舞的基本步伐、节奏和舞蹈组合,结合教材5.3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土风舞的特色。
3. 示范:教师示范土风舞的基本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情景实践:设置一个民间舞蹈表演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准备下节课的展示。
2. 答案:基本步伐和组合的正确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关于土风舞的表演视频,了解民间舞蹈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1. 确保教学内容涵盖土风舞的基本步伐、节奏和简单组合,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 - 教案
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教案一、引言1.1教学背景与目的1.1.1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1.1.2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与欣赏1.1.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艺术创造力1.1.4强化学生对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认识1.2教学对象与预期成果1.2.2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与舞蹈1.2.3学生将学会分析民间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1.2.4鼓励学生创作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1.3教学方法与资源1.3.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现场示范1.3.2利用网络资源与图书馆资料进行深入学习1.3.3安排实地考察与专家讲座以增强体验1.3.4鼓励小组讨论与个人研究,促进互动学习二、知识点讲解2.1民间音乐概述2.1.1民间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2.1.2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1.3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2.1.4民间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2.2民间舞蹈艺术解析2.2.1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地域特色2.2.2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与风格2.2.3民间舞蹈的服饰与道具2.2.4民间舞蹈的现代发展与创新趋势2.3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3.1音乐与舞蹈在民间艺术中的相互依存2.3.2音乐对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影响2.3.3舞蹈在音乐演奏中的视觉呈现作用2.3.4音乐与舞蹈结合的艺术表现力与文化意义三、教学内容3.1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3.1.1不同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与代表作3.1.2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与训练方法3.1.3民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文化解读3.1.4现代音乐作品中民间元素的融合与应用3.2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3.2.1各地民间舞蹈的历史背景与风格特点3.2.2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组合训练3.2.3民间舞蹈的编排与创新实践3.2.4民间舞蹈在现代舞台艺术中的应用3.3综合实践与创作3.3.1创作融合民间音乐与舞蹈的现代作品3.3.2探索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播途径3.3.3分析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3.3.4评估民间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与价值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解4.1.1学生能够描述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基本特征4.1.2学生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4.1.3学生掌握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4.1.4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风格差异4.2技能目标4.2.1学生学会基本民间音乐演奏技巧和舞蹈动作4.2.2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作品4.2.3学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能够进行艺术批评4.2.4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创作展现民间艺术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4.3.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4.3.3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审美情感4.3.4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民间音乐的复杂节奏与旋律理解5.1.2民间舞蹈的精准动作与风格把握5.1.3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融合应用5.1.4民间艺术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与分析5.2教学重点5.2.1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基本形式与风格特点5.2.2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意义5.2.3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5.2.4民间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师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民间艺术视频与图片6.1.2音响设备:播放民间音乐,进行音乐欣赏与教学6.1.3民间乐器与舞蹈道具:用于示范与实践活动6.1.4教学资料:包括民间艺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资料6.2学生准备6.2.1笔记本与书写工具:记录重要信息与感想6.2.2民间舞蹈服装:参与舞蹈实践时穿着6.2.3民间音乐乐器(可选):用于音乐演奏练习6.2.4研究材料:收集与民间艺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七、教学过程7.1导入与兴趣激发7.1.1通过播放民间音乐与舞蹈视频引起学生兴趣7.1.2讨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初步认识与感受7.1.3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7.1.4分享民间艺术的趣味故事与历史典故7.2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7.2.1详细讲解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基本知识7.2.2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动作与演奏技巧练习7.2.3分析民间艺术作品,解读其文化内涵7.2.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民间艺术7.3实践活动与创作展示7.3.1学生分组进行民间音乐演奏与舞蹈表演练习7.3.2鼓励学生创作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7.3.3安排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进行互相评价7.3.4组织一次小型的民间艺术晚会,邀请其他班级参与八、板书设计8.1章节与核心概念8.1.1板书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8.1.2核心概念: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现代创新8.2知识框架与关键点8.2.1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历史发展8.2.2民间艺术的类型与特点8.2.3民间艺术在当代的应用与影响8.2.4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文化解读8.3实践活动与创作指导8.3.1民间音乐演奏技巧与训练方法8.3.2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组合8.3.3创作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作品8.3.4民间艺术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九、作业设计9.1知识巩固9.1.2分析两种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风格差异9.1.3选取一首民间音乐作品,解读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9.2实践与应用9.2.1创作一段融合民间音乐元素的现代音乐作品9.2.2编排一段融合传统舞蹈动作的现代舞蹈9.2.3设计一次小型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包括活动流程与宣传方案9.3深入研究9.3.1研究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途径9.3.2分析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与启示9.3.3探讨如何通过民间艺术增强文化自觉与民族自豪感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程度与参与度10.1.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效果评估10.1.3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是否恰当10.1.4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反馈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更多民间艺术类型,如民间戏剧、绘画等10.2.2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博物馆10.2.3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与工作坊10.2.4开展跨学科研究,如民间艺术与社会学、人类学的结合重点环节补充与说明:本教案以“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为主题,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特点,并能够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中。
民间舞《梦儿晾在绳绳上》-花城版音乐与舞蹈教案
民间舞《梦儿晾在绳绳上》-花城版音乐与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1.了解《梦儿晾在绳绳上》舞蹈背景和历史渊源;2.掌握《梦儿晾在绳绳上》的基本舞步动作和节奏;3.能够根据音乐和舞蹈特点,理解舞蹈的风格和表现技巧;4.提高全身肌肉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舞台表现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梦儿晾在绳绳上》,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倡导尊重和传承中华民间文化艺术;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力和感悟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现力;4.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舞蹈名称民间舞《梦儿晾在绳绳上》2.舞蹈背景《梦儿晾在绳绳上》原为民间婚礼舞蹈,流传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的潮汕大区。
传说,这个舞蹈源于明朝时期的东莞白马山村,“白马山脚下,春一枝三岁公的儿子梦儿,常常被太阳晒得又黑又瘦。
公心疼女婿,便在山下建了许多绳架,把小太阳晒在绳上……”因此,梦儿成为了广东“挂日子”(晾太阳)的一种习俗,而《梦儿晾在绳绳上》舞蹈就是这个习俗的文艺展现。
3.舞蹈节奏与风格《梦儿晾在绳绳上》舞蹈的音乐节奏以快板为主,具有浓厚的南音曲调特点,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舞蹈动作多为旋转、跳跃、跳绳等,具有明快欢快的民间风格。
整个舞蹈既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特色,又充满了儿童趣味。
4.基本舞步动作介绍4.1 走步双脚平行站在原地,向前迈一步,再向前迈另一个脚完成一次走步。
4.2 踏步右脚向前迈一步,将左脚跟往前挪揩过地面,同时双手向后挥动。
4.3 旋转步双手放松自然垂直,向后转三圈,右脚随之向后迈一步完成旋转步。
4.4 跳绳将绳子向上甩,右脚跃过绳子,接着左脚跃过绳子,然后双脚一跳,绳子再落下。
4.5 跳跃右脚跨出一步,接着用力跳跃起来,落地时左脚跨到右脚的前方。
5.舞蹈教学步骤5.1 节奏和音乐通过播放《梦儿晾在绳绳上》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音乐的氛围,调整好心态和情绪。
民间舞音乐鉴赏教案
民间舞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舞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如中国舞、印度舞、爵士舞等。
分析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理解舞蹈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意境。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间舞蹈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培养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民间舞蹈。
讲义或课件,介绍民间舞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相关音乐的音频或演奏视频。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对舞蹈的了解和感受。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民间舞?它与其他类型的舞蹈有什么区别?二、介绍民间舞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介绍民间舞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它与传统舞蹈和现代舞的关系。
分析民间舞的特点,如舞蹈动作的简洁、自然和富有节奏感,以及舞蹈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观赏不同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民间舞(15分钟)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重点展示蒙古舞、藏族舞等民族,观察他们的服饰特点,让学生观赏不同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民间舞蹈,如中国舞、印度舞、爵士舞等。
观看蒙古舞、傣族舞、藏族舞是哪个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舞蹈的特点,包括舞蹈动作、舞蹈形式和舞蹈服饰等方面。
四、分析舞蹈与音乐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舞蹈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意境。
播放相关音乐的音频或演奏视频,让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速度和情感,并将其与舞蹈相结合。
五、学生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15分钟)分组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民间舞蹈进行学习和表演。
学生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并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配合。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舞蹈排练,并展示给全班观看。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他们的舞蹈体验和感受。
总结民间舞的特点和与音乐的关系。
回顾教学目标,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民族民间舞蹈小丫丫教案
民族民间舞蹈小丫丫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小丫丫》,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及舞蹈表现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准备:1.《小丫丫》的音乐和舞蹈视频。
2.舞蹈教学用具:音乐播放器,舞蹈服装。
3.舞蹈教学辅助材料:舞蹈动作示意图、舞蹈步骤分解。
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以准备身体和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步骤二:介绍《小丫丫》舞蹈(5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小丫丫》舞蹈的背景和由来,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
步骤三:学习舞蹈动作(20分钟)1. 教师播放《小丫丫》音乐,让学生先听音乐,感受节奏和氛围。
2.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让学生跟着动作,逐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步骤。
可以根据舞蹈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教学。
3. 教师将舞蹈动作分解为简单的步伐,让学生逐步掌握。
步骤四: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互相观摩,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2. 教师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动作和步伐。
步骤五:表演与欣赏(10分钟)1. 学生进行整体排练,准备舞蹈表演。
2. 学生进行舞蹈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观赏和评价。
步骤六:总结与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表现力。
2. 学生发表感悟和体会,分享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舞蹈服装、编排新的舞蹈动作等方式,进行更深入的舞蹈创作和发展。
评估方式:教师可通过观摩学生的舞蹈表演、学生的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力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小学一年级音乐民间音乐与舞蹈初探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民间音乐与舞蹈初探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民间音乐与舞蹈初探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民间音乐与舞蹈,培养他们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通过活动的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民间音乐与舞蹈;2.感受民间音乐与舞蹈的节奏和表情;3.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兴趣。
教学准备:1.民间音乐与舞蹈的音频、视频材料;2.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乐器、舞蹈服装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通过展示一段具有明显音乐特点的民间音乐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出话题。
2.与学生们互动式讨论,了解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体验。
二、学习(约15分钟)1.引导学生看一段民间舞蹈的视频,观察舞蹈动作的形态与节奏。
2.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舞蹈动作的含义,注重图像化描述,让学生能够理解与感受。
三、合作探究(约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自由选择一首民间音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编舞蹈动作。
2.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舞蹈,其他同学通过鼓掌和欢呼来表达欣赏。
四、巩固(约10分钟)1.播放几首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2.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认识和感受。
五、结束(约5分钟)1.教师做简要总结,强调民间音乐与舞蹈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音乐与舞蹈的乐趣。
2.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并期待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民间音乐与舞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活动和互动,初步了解并感受了民间音乐与舞蹈的魅力。
通过观看视频、创编舞蹈动作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音乐与舞蹈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欣赏和舞蹈表达的培养,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内涵。
大学民间舞蹈教学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舞蹈表演、创编和鉴赏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舞蹈教室教学准备:1. 民间舞蹈音乐、视频资料;2. 舞蹈服装、道具;3. 教学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舞蹈的概念、历史和在我国舞蹈发展中的地位;2. 展示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
二、民间舞蹈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步伐、手位、身段等;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个别指导;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民间舞蹈组合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民间舞蹈组合,如《小放牛》、《采茶舞》等;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组合,教师个别指导;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基本动作和组合;2. 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点评。
二、民间舞蹈创编1. 教师讲解民间舞蹈创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学生分组进行民间舞蹈创编,教师个别指导;3. 学生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点评。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组合掌握程度;2. 学生在创编过程中的创意和表现能力;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民间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2. 邀请民间舞蹈传承人进校园,与学生交流学习;3. 鼓励学生参加民间舞蹈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民族舞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认识舞蹈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舞蹈因素,两者之间互为相应的人文现象,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2、判断舞蹈形式、风格;依据音乐中的节奏律动、音色等舞蹈因素,展开丰富的舞蹈场景的想象与联想,能描述或用动作表现。
(二)教学设想与思路:
1、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课教学试图以音乐和民族舞蹈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民族舞蹈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民族舞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体现音乐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观看影象资料,聆听音乐、模仿动作、讨论与交流等学习形式,使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并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形式。
以提高学习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舞蹈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舞蹈因素,两者
之间互为对应中的律动特征。
(四)教学方法:开放式实践课
(五)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1、课间播放舞蹈图片及音乐
2、欣赏舞蹈片段《奔腾》
提出问题:(1)欣赏的这段舞蹈什么类型的舞蹈?现代舞?古典舞?还是民族舞?【答:民族舞】
(2)你是根据什么方面来判断的?
【答:①肢体动作所产生的视觉感受②音乐的旋律、节奏、伴奏乐器所产生的听觉感受】
二、教学展开:
1、揭示课题
2、提问:什么叫民族舞?
【讲解:民族舞蹈作为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广义上讲,中国有56个民族,56
个民族是56朵绚丽的花,每朵花都绽放着独特的光彩,每朵花都有自己盛开的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古代舞蹈,宫廷舞蹈和其他的舞蹈形式,这种在自己民族当中流传和发展的舞蹈,就是民族舞蹈。
从狭义上讲,一个民族特有的或专有的舞蹈形式,就是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秉性和民族特质。
】
3、欣赏两个舞蹈片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与片段二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答:片段一没有音乐,片段二有音乐】
4、再次欣赏片段《洗衣歌》,小组讨论问题:
①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什么?【有机结合、密不可分】
②在民族舞蹈中音乐起了什么作用?【烘托、渲染】
③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是什么?【节奏律动】
5、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的其中两个片段
要求:根据音乐展开对舞蹈场景的想象
6、在音乐背景下介绍《北京喜讯传边寨》的背景及内容
《北京喜讯到边寨》作曲:郑路、马鸿业。
乐曲创作于1976年,生动地表达了"四人帮"被粉碎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南方边寨后,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庆祝场面和精神面貌。
乐曲采用中国苗族、彝族民歌的音调作素材,反映了喜讯传到边寨时苗族和彝族的人民欢心雀跃的心情。
在优美辽阔的旋律引导下,乐曲把我们带进中国南方边寨的一个华丽的舞蹈场面。
三、教学拓展:
1、欣赏舞蹈动作分析:应采用什么类型的音乐?
2、根据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3、创编成果展示
四、总结:音乐是看得见的舞蹈,舞蹈是听得见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