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是人们交流思念、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承载着文字的意义,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方式有着一定的规范,下面将介绍古代书信的格式,并给出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首先,古代书信的格式通常包括信头、称谓、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
信头即信函的标题,一般写在信的上方中央位置,用以概括信件的主题。
称谓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应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和关系来确定称呼的等级和用语。
正文是书信的主要内容,要表达清楚、流畅,语言要得体、真诚。
落款是写信人在信末署名的地方,一般包括署名、日期和地点。
下面是一封古代书信的范文:亲爱的朋友:寒来暑往,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
在这个充满思念的时刻,我写下这封信,想借文字表达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最近,我在家乡的田园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田间的麦浪随风起伏,沐浴着阳光,仿佛是大自然为我演奏的一曲美妙的乐章。
每当我在这片土地上徜徉,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一起奔跑、嬉笑的场景。
那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此时此刻,我真诚地希望你一切安好。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都请记得,我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旁,为你加油鼓劲。
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愿你的心中充满希望。
最后,我在这里预祝你一切顺利,期待着我们下次相见的日子。
愿我们的友谊能够像这封信一样永恒不变。
真诚的朋友XXXXXXX年X月X日这封书信是一个朋友向另一个朋友表达思念之情的范文。
在书信中,写信人用真诚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整封信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符合古代书信的格式和写作规范。
通过以上范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方式。
古代书信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希望大家在写古代书信时,能够用心书写,传递真挚的情感,让书信成为情感交流的桥梁,传承古代书信的美好传统。
新古代书信格式范文(精选九篇)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精选九篇)5古代书信格式范文(篇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
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
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
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书信有许多叫法,如书札、手札、书牍、尺牍、尺翰等。
对唐以前的名人书信,后人称之为帖,是重视它的书法。
故宫博物院曾为院庆80周年展出的镇院之宝《平复帖》,就是西晋陆机问候患病的朋友的书信,这9行84字的草书,是中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和名人手札。
古代书信的传递方式书信的传递,是人类交往的重要手段,古代书信的传送大体有以下方式: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
颜师古注解:“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
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急也。
”意思是古代战事紧急时,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
羽书: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
鸡毛信:古代羽书的一种,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因此又叫“鸡毛信”。
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
中国西南地区的佤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这种方式传信。
信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
这样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
始于宋代,元代称为“急脚铺”。
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宇牌急脚递。
书信的礼仪和格式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
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古代信件格式
古代信件格式
“古代信件格式”这句话指的是古代人们在写信时所遵循的格式和规范。
古代信件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信头:信件的第一行通常写明收信人的姓名、官职或称呼,以及写信人的
姓名、官职或称呼。
2.信正文:信件的正文部分是信的主要内容,包括问候、叙述事项、表达意
愿等。
3.结尾敬语:在信件的结尾部分,通常会使用一些敬语来表示对收信人的尊
重和敬意。
古代信件格式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不同的信件格式。
例如,古代的官府文书、民间书信、商业书信等都有各自独特的格式和用语。
总结来说,“古代信件格式”是指古代人们在写信时所遵循的格式和规范,包括信头、信正文和结尾敬语等部分。
这些格式和规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交往方式。
中国传统书信格式
中国传统书信格式1中国传统书信格式是中国古代书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传统书信格式的详细介绍。
一、信封格式中国传统书信的信封采用竖排方式,从右至左书写。
信封上方写有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中间写有收信人的尊称或职务,下方写有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的右下角,通常还会注明邮寄方式和邮寄日期。
二、信纸格式中国传统书信的信纸采用竖排方式,从右至左书写。
信纸的上方写有收信人的尊称或职务,中间是写信的正文,下方是写信人的署名和写信日期。
在写信的正文之前,通常会空出一两个字的空隙,写上“敬启者”或“谨启者”,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
在写信的正文之后,通常会空出一两个字的空隙,写上“此致”或“敬礼”,表示对收信人的敬意。
三、写信的语言和风格中国传统书信的语言和风格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在写信时,通常使用文言文或古诗词等文学形式,表达情感和意境。
同时,书信的语言也注重礼貌和委婉,避免直接冲突或不愉快的话题。
书信的风格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简洁明了,有的人喜欢华丽繁复,但总体上都要符合书信的规范和要求。
四、写信的注意事项中国传统书信在写信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写信人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用语,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或格式。
其次,写信人要注意书信的内容和目的,确保书信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最后,写信人要注意书信的保密和安全,避免书信泄露或被他人窃取。
五、中国传统书信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传统书信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特点。
其次,它是中国古代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最后,它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才华。
总之,中国传统书信格式是中国古代书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它不仅是当时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
古文书信格式范文(必备3篇)
古文书信格式范文(必备3篇)文言文书信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公道席、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二、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四、结语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
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等等。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
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
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之类。
其中,“即颂”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
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古代书信的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因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而略有不同,以下是中国古代书信常见的格式:
1. 开头礼辞:一般以“某某敬启”、“某某修安”等方式开头,表
示对收信人的尊敬或祝愿。
2. 自我介绍:写信人会在开头自我介绍身份和与收信人的关系,例如称呼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友”等。
3. 事由陈述:写信人会详细说明写信的目的、事情的经过或自己的要求,或者简要概括要谈论的主题。
4. 表达情感:写信人会在信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思念或祝福,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感情色彩。
5. 结束礼辞:在信末表达感谢、祝福或期待下一次见面,一般以“敬祝”、“谨启”等方式结尾。
6. 签名:写信人会署上自己的姓名,并可能加上身份、日期或地点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书信的格式并非严格规定,具体格式可能会因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等不同而有所变化。
古代书信格式内容
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1.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
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2.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3.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
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4.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5.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结尾语要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随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没有一种固定的格式。
但是,我们可以从史料中找到一些常见的古代书信格式。
在中国古代,常见的书信格式包括题跋、序言、正文和落款等部分。
题跋是指写在信封或信纸上的简短文句,用以概括书信内容或表示寄送人的意图。
序言是书信的引言,通常用于表示关心、问候或道歉等情感。
正文则是书信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问候、谈论、请求、反映情况等。
落款是指写在信末的署名、日期、地址等信息,用以表示寄信人的身份和时间。
此外,书信的格式还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在正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写上称呼和祝福语,以及要注意文辞的雅俗。
在古代欧洲,书信的格式也有所不同。
罗马人在书信中常使用的格式包括称呼、问候、正文和祝福等部分。
在中世纪,欧洲人通常在书信中使用礼节性的言辞,比如在称呼中使用尊称或荣誉头衔,并在结尾处使用祝福语。
此外,书信中也常使
用缩写和符号,以减少纸张使用量和便于写作。
总之,古代书信格式的变化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有关,但通常包括称呼、问候、正文和落款等部分。
此外,书信格式还受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有时还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古代书信格式,发图
古代书信格式,发图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举例: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
翘企示复。
伫候明教。
时候教言。
盼祷拔冗见告。
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
敢请便示一二。
尚祈便中见告。
如何之处,恭候卓裁。
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
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
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
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
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古代书信格式(精华)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2008-01-03 15:12:36 P(Mise) 这个东西长见识,我打印了
> 删除 2008-01-03 19:05:56 ce 辛苦LZ。。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古代的书信格式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
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
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
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
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
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
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
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
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
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
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
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
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
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
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古代的书信格式——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古代的书信格式——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古代的书信格式——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
中国古代写信的格式
中国古代写信的格式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写信的格式》,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写信的格式 ⼀、常⽤书信套语 提称语,⽤在对⽅称呼后⾯,表⽰尊敬—— ⽗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下、阁下、台鉴、⼤鉴、惠鉴 同学:砚右、⽂⼏、台鉴 晚辈:如晤、如⾯、如握、青览 ⼥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母:恭请福安叩请⾦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三、常⽤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称谓的语词,⽤以表达盼望受信⼈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对祖⽗母、⽗母亲⽤。
尊鉴对祖⽗母、⽗母亲辈的长辈⽤。
〈鉴,是看信的意思。
〉 道鉴对师长⽤。
赐鉴对普通长辈⽤。
⼤鉴对平辈⽤。
惠鉴对平辈⽤。
鉴对晚辈⽤。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书 对晚辈:字⽰⽩谕 书信上的称呼 四、书信⼀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时,⼜要称呼。
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家族称谓表 称⼈⾃称对他⼈称对他⼈⾃称 祖⽗ \ 母孙 \ 孙⼥令祖⽗ \ 母家祖⽗ \ 母 ⽗ \ 母亲⼉ \ ⼥令尊 \ 堂家⽗ \ 母 伯⽗ \ 伯母侄 \ 侄⼥令伯 \ 伯母家伯 \ 伯母 兄 \ 嫂弟 \ 妹令兄\嫂家兄\嫂 弟 \ 弟妇兄 \ 姊令弟 \ 弟妇舍弟 \ 弟妇 姊 \ 妹弟妹兄姊令姊 \ 妹家姊 \ 妹 吾夫妻尊夫外⼦ 贤妻夫尊 \ 嫂夫⼈内⼦ \ ⼈ 吾⼉ \ ⼥⽗ \ 母令郎 \ 媛⼩⼉ \ ⼥ 贤媳愚贤媳令媳⼩媳 贤侄 \ 侄⼥愚伯 \ 伯母令侄 \ 侄⼥舍侄 \ 侄⼥ 君舅 \ 姑媳令舅 \ 姑家舅 \ 姑 〈⼆〉亲戚称谓表 称⼈⾃称对他⼈称对他⼈⾃称 外祖⽗ \ 母外孙 \ ⼥令外祖⽗ \ 母家外祖⽗ \ 母 姑丈 \ 母内侄 \ 侄⼥令姑丈 \ 母家姑丈 \ 母 舅⽗ \ 母甥 \ 甥⼥令母舅 \ 舅母家母舅 \ 舅母 姨丈 \ 母姨甥 \ 甥⼥令姨丈 \ 母家姨丈 \ 母 岳⽗ \ 母⼦婿令岳 \ 岳母家岳 \ 岳母 姊丈内弟 \ 姨妹令姊丈家姊丈 妹丈内兄 \ 姨姊令妹丈舍妹丈 表兄 \ 嫂表弟 \ 妹令表兄 \ 嫂家表兄 \ 嫂 表弟 \ 弟妇表兄 \ 姊令表弟 \ 弟妇舍表弟 \ 弟妇 内兄 \ 弟妹 \ 姊婿令内兄 \ 弟敝内兄 \ 弟 襟兄 \ 弟襟弟 \ 兄令襟兄 \ 弟敝襟兄 \ 弟 贤甥 \ 甥⼥愚舅 \ 舅母令甥 \ 甥⼥舍甥 \ 甥⼥ 贤婿愚岳 \ 岳母令婿⼩婿 五、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古代书信范文欣赏
古代书信范文欣赏篇一:古代书信格式古代书信格式一、信封(一)信封格式范例一范例二(二)启封词1. 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2. 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3. 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4. 勋启: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5.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党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6. 台启:对平辈用7. 玉展:对年轻妇女用8. 芳启:对女士用9. 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10. 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11. 礼启、素启:对居丧者吊唁用12. 大启、启:对晚辈用。
(三)缄封词1. 谨缄:用于上行书信2. 缄:用于平行书信3. 手缄:用于下行书信二、正文结尾应酬语正文开头应酬语称谓结尾敬辞提称语:启事称语日期自称署名署名下敬辞1. 自称(1)自称或提到自己的名字时要侧书(2)提及自己的尊长时,要加“家”字,不必侧书(3)提及自己的卑幼亲属,要加“舍”,侧书(4)提及自己的儿孙,工友,店号,要加“小”字,侧书(5)提及自己的师友和处所,加“敝”字,侧书(6)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尊长,要加“先”(7)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卑幼亲属,加“亡”,不必侧书(8)提及自己父子,兄弟姐妹,夫妇,加“愚”字,侧书(9)如收信人是尊长,自称“晚”、“职”、“后学”等;若收信人是晚辈,自称“愚”、“鄙”等;如果写到自己的意见时,可用“鄙意”、“管见”、“拙著”等,以上都有侧书2. 称人:(1)提及收信人尊长,卑幼,亲友,加“令”,对于收信人尊长,也可以用“尊”,对收信人的朋友也可加“贵”(2)提及收信人妻子,要加“尊”,如与收信人交情深,直呼“嫂夫人”“大嫂”(3)称收信人父子,兄弟姐妹,夫妇,要加“贤”(4)收信人是卑幼,也可以加“贤”(5)收信人的处所,要加“贵”(6)收信人的宝眷或商店,要加“宝”(7)提及收信人的意见是,可用“尊意”、“卓见”、“大著”等传统寒暄用语人事叙别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模板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模板
古代书信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既有礼仪性又有实用性。
在古代,书信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形式,人们通过书信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下面是古代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一、信头
信头是书信的开头,包括发信人的姓名、称呼和日期。
通常写在书信的右上角,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书”。
二、日期
日期是书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在信头的下方,用汉字写出年、月、日,例如“某年某月某日”。
三、收信人姓名和称谓
收信人姓名和称谓应该写在书信的左上角,称谓应该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礼貌,比如“尊敬的某某先生/女士”。
四、开篇问候语
在书信的开头,应该有一个问候语,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关怀。
比如“某某先生/女士,您好”。
五、正文
正文是书信的核心部分,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书信的正文应该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应该有一个简短的概述,中间应该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结尾应该有一个总结。
六、结尾
书信的结尾应该表示对收信人的感谢和祝福,比如“此致,敬礼”
或“祝好”。
下面是一个古代书信的范文模板:
信头: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书
日期:某年某月某日
收信人姓名和称谓:尊敬的某某先生/女士
开篇问候语:某某先生/女士,您好。
正文:
开头:日前,我听说贵处发生了一些事情,特来信询问。
中间:我非常关心贵处的情况,希望您能够告诉我详情。
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
结尾:此致,敬礼。
古体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1提称语默认分类2010-07-21 20:36:57 阅读1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收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些提称词除提高称谓外,还有请收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的常用提称词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搭配。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词常常被省略。
省略提称词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这里对较常见的提称语做些解释。
足下古时最迟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即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的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于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意。
赐,上给予下叫赐。
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钧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同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的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朴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古代书信信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书信信封篇一:古代书信格式古代书信格式一、信封(一)信封格式范例一范例二(二)启封词1.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2.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3.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4.勋启: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5.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党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6.台启:对平辈用7.玉展:对年轻妇女用8.芳启:对女士用9.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10.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11.礼启、素启:对居丧者吊唁用12.大启、启:对晚辈用。
(三)缄封词1.谨缄:用于上行书信2.缄:用于平行书信3.手缄:用于下行书信二、正文结尾应酬语正文开头应酬语称谓结尾敬辞提称语:启事称语日期自称署名署名下敬辞1.自称(1)自称或提到自己的名字时要侧书(2)提及自己的尊长时,要加“家”字,不必侧书(3)提及自己的卑幼亲属,要加“舍”,侧书(4)提及自己的儿孙,工友,店号,要加“小”字,侧书(5)提及自己的师友和处所,加“敝”字,侧书(6)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尊长,要加“先”(7)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卑幼亲属,加“亡”,不必侧书(8)提及自己父子,兄弟姐妹,夫妇,加“愚”字,侧书(9)如收信人是尊长,自称“晚”、“职”、“后学”等;若收信人是晚辈,自称“愚”、“鄙”等;如果写到自己的意见时,可用“鄙意”、“管见”、“拙著”等,以上都有侧书2.称人:(1)提及收信人尊长,卑幼,亲友,加“令”,对于收信人尊长,也可以用“尊”,对收信人的朋友也可加“贵”(2)提及收信人妻子,要加“尊”,如与收信人交情深,直呼“嫂夫人”“大嫂”(3)称收信人父子,兄弟姐妹,夫妇,要加“贤”(4)收信人是卑幼,也可以加“贤”(5)收信人的处所,要加“贵”(6)收信人的宝眷或商店,要加“宝”(7)提及收信人的意见是,可用“尊意”、“卓见”、“大著”等传统寒暄用语人事叙别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
古人写得书信格式
古人写得书信格式
在古代,书信的格式是非常讲究的,充满了各种礼节和规矩。
以下是古人书信格式的基本步骤:
1.称谓:在信的开头,首先要对收信人进行适当的称谓。
这个称谓要与收信人的身份、地位相符合,表示尊敬。
例如,对长辈或上级,一般使用“尊前”、“拜启”等词;对平辈或同级,则使用“台启”、“大鉴”等词。
2.寒暄:在称谓之后,通常会有一段寒暄语,用来表达写信人的问候和关心。
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与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来写,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内容,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写信人的意图和信息。
在叙述事情或表达情感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4.结尾:在正文之后,通常会有一个结尾部分,用来表示敬意或请求。
例如,“敬礼”、“谨启”、“伏乞俯允”等词都是常见的结尾用语。
5.署名:最后,写信人需要在信的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
是正式的书信,可能还需要加盖印章。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那么,古代书信格式是怎么写呢?下面店铺整理了古代书信格式范文,供您参考! 【中国古代书信基本格式】一、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
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
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二、具体格式(一)提称语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
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其中比较常用的有: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古人 写信格式
古人写信格式在古代,书信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用于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传递问候等。
古人写信的格式相对固定,下面我将以下面为例,详细介绍一下古人写信的格式。
一、书信结构1.信头:信头包括写信人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等。
通常写在信纸的右上角,以便收信人了解发信人的身份。
2.称谓:称谓是对收信人的尊称,如“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称谓应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关系而定,以表示尊敬和礼貌。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内容,包括叙述事情、表达情感、提出请求等。
在写正文时,应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用词得当。
4.结尾:结尾部分包括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祝福语通常是一些表示祝愿和问候的话语,如“敬祝商祺”、“顺颂时祺”等。
署名是写信人的姓名或字号,日期则是写信的时间。
二、写信步骤1.准备材料:准备好信纸、笔、墨等书写工具。
信纸应选择质量好、格式规范的纸张,以示对收信人的尊重。
2.构思内容:在写信前,应先思考书信的主题和内容。
明确写信的目的和意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书写信封:在信封上写明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确保书信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
4.撰写正文:按照书信结构的要求,撰写正文内容。
在叙述事情时,应注意客观、真实、详细;在表达情感时,应真诚、自然、得体;在提出请求时,应明确、具体、合理。
5.检查修改:完成正文后,应仔细检查一遍,确保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格式规范。
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改。
6.书写结尾:在结尾部分写上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祝福语应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和关系而定,署名和日期应清晰易读。
7.装封信件:将写好的书信装入信封,封好口并贴上邮票。
确保信封上的信息准确无误,以便书信能够顺利送达。
三、注意事项1.用词得体:在写信时,应注意用词得当,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粗俗的语言。
使用敬语和谦词可以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礼貌。
2.格式规范:书信格式应规范整齐,避免出现错别字、格式混乱等问题。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表达更加清晰准确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
一、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
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
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二、具体格式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
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
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
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二)告辞或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三)正文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四)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五)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
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
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
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书信范文(一)
郭晶晶大姐姐:
你好!
自从在雅典奥运会看到你拼搏的身影,我感动万分。
你那矫健的身影、优雅的姿态、优美的弧线,令全世界震惊,你那成功的一跳,让时间定格在一瞬间。
终于,你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也圆了跳水梦之队的梦想,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可我知道,你的金牌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这枚沉甸甸的金牌里,包含着你四年来多少的汗水和泪水!1460多个日日夜夜,你和你的伙伴们努力地训练,每一跳都凝聚着你的心血。
当失败的时候,你从不灰心,向着心中的目标,一次又一次的跳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我是多么佩服你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郭晶晶大姐姐,我也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也得过跳高第二名,我也尝过失败的难过和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虽然还小,但我坚信,只要有信心,长大后我也能为祖国争光。
大姐姐,让我们一起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吧!
最后,祝大姐姐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再展英姿,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喜欢你的小朋友沈天莱
书信范文(二)
敬爱的老师:
您好!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我对您的悉心教诲充满了感激之情。
六年了,我们在您的教诲之下,渐渐成长。
您对我们的爱如同太阳一样温暖;春风一样和煦;清泉一样甘甜。
又似春天的脚步,走过一路便勃发红花绿草;又似美妙的琴音,在我们心中萦绕,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
老师,您教给了我们识别善恶好坏、还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您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的心灵开锁,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
老师,我们是一棵棵树苗,是您把我们培养成了参天大树!
老师,您是一把火,您点燃了我们,让我们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老师,我们是一张张琴,是您拨响了最响的音符!
四年之中,老师,从点横竖折到加减乘除、从天上星座到海底世界,从……到……您用教杆敲出了一个个定理,用粉笔描绘出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您就是培养花朵的园丁,默默无闻的粉笔,照亮人生的蜡烛,奉献一生的春蚕。
您给我们的印象是谦虚的、伟大的、温和的。
我们对您的回
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您的感激是真挚而无尽的。
老师,我们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您!
您的学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