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豆制品及其工业化对策

合集下载

豆制品生产国家政策

豆制品生产国家政策

豆制品生产国家政策
豆制品生产国家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扶持政策: 国家鼓励豆制品生产企业发展,提供贷款、
税收减免、技术支持等支持措施,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2. 质量监管政策: 国家对豆制品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加强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3. 环保政策: 国家对豆制品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要求,鼓
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源低碳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4. 市场准入政策: 国家对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进行管理,要求企业符合生产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 进口和出口政策: 国家对豆制品的进口和出口实行一定的管
理和控制,包括关税调整、配额管理、贸易壁垒等政策。

总体来说,豆制品生产国家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产业的发展,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市场管理。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豆制品产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豆制品生产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3

()中国传统豆制品生产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3
பைடு நூலகம்
The Problems in l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y Products
!" #$% !" !& ’ ()$ *&+$ ,-(./0&1
(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2.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
收稿日期:%&&% ; &< ; &6 作者简介:李博 ( , 女, 河北遵化市人, 副教授, 博士, 从 $<@& ; ) 事豆制品的加工和卫生安全方面的研究。
现,为传统大豆食品注入新的活力,国际上豆腐行 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 , % ? 。日本加工豆制品每
$
!"# $# %&&’
食品科技
23.(4-5(6 Chinese soy foods have long history, various kinds, special flavor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physiology functions. But man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y products had low -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low - grade quality and healthy quality.Modern food technolog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raditional soy foods.There were a lot of problems re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y foods in China.Such as, the products had low - grade healthy quality and short shelf life; the processing was not criterion; the equipment and tools were very simple; packaging was drop behind, and so on.It was necessary that the government, food company managers and food scientis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soy foods. 7)8 9$4:.6 traditional soy product; shecf life; HACCP

豆制品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豆制品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03
案例分析
成功解决行业痛点的企业案例
企业A
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能耗高、排放量大等问题。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了绿 色低碳生产,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企业B
该企业在豆制品保鲜方面遇到困难,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企业通过研发新型保鲜技术和设备,延长了豆制品的 保质期,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04
结论与展望
当前解决行业痛点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豆制品行业在生产 工艺、产品质量、环保处理等方面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新型的加工 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 时也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不足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当前豆制品 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如产品 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 开拓难度大等。
对未来豆制品行业的展望
趋势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品质等方 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豆制品行业将迎来更多 的发展机遇。例如,植物肉、植物奶等新型 豆制品将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挑战
同时,豆制品行业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环 保标准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等。企业需 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实力,以适应市场的 变化和需求。
生产效率低下
总结词
豆制品生产效率低下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生产周期长、能耗高、人工成本高等方面 。
详细描述
传统豆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长时间的加工,导致生产周期较长。同时,生产设备落 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能耗高、人工成本高,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
环境污染严重
总结词
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废水、废气和固体 废弃物等方面。

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优化措施

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优化措施

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优化措施发表时间:2018-12-26T11:54:24.8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贺书元[导读] 这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取得了迅猛进步,以大豆为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豆制品在我国历史悠久。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摘要:传统发酵豆制品是我国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流传下来的瑰宝,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备受好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其特殊的生产工艺,使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就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说明一下,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对该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豆制品;传统发酵;微生物;菌类1引言这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取得了迅猛进步,以大豆为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豆制品在我国历史悠久,风味多样,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发酵豆制品包括豆酱类、腐乳类、豆豉类和酱油等,生产发酵豆制品都要微生物的发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令这个制品能够有它特定的风味和形状,当代食品营养学和医学的研究表明:发酵豆制品不光有丰富的营养,还能够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糖、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非常优秀不可多得的食物。

而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公布,备受欢迎的传统发酵豆制品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2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发酵豆制品更多的是小作坊来生产和供应,主要的发酵过程也是按照传统方法来使其自然发酵,制曲工艺传统,杂菌的数量多,生产的周期也较长,产品的产出季节性强,制曲发酵的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原料质量的波动、环境因素和杂菌污染的影响,发酵的最终产品微生物杂菌多,如丙烯酰胺、生物胺、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内源性污染物,有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2.1传统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传统的发酵豆制品的生产过程,必然是需要微生物起作用的。

自然的发酵,独特的半开放式的多工序的生产方式,使得传统的发酵就是一个多菌种混合的发酵方式,多种菌类共同栖身在豆制品上,给醅料提供复杂而又完整的酶系,能够对糖类,蛋白质等有着极强的分解能力。

豆制品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豆制品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豆制品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目录一、前言概述 (2)二、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三、豆制品分类及主要产品 (5)四、豆制品市场需求概况 (7)五、豆制品生产技术革新 (9)六、豆制品定义与特性 (12)七、结语 (13)一、前言概述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豆制品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入现代检测手段,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研发新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豆制品因其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而备受青睐。

豆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也导致了企业数量和分布的多样化。

随着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豆制品企业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一些农业资源丰富、豆类种植基础好的地区,豆制品企业的增长更为显著。

中老年消费者注重养生和保健。

他们对传统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具有保健功能的豆制品如豆粉、大豆异黄酮等产品也有较高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饮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膳食平衡和营养健康,豆制品因其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豆制品在素食、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等饮食趋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豆制品市场的需求的增长。

二、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一)提升豆制品行业整体竞争力1、标准化建设有助于统一行业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规范豆制品行业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确保行业内的竞争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豆制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豆制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豆制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豆制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霍达非【摘要】传统豆制品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商和消费者的喜爱,但主要占据低端市场,在中、高端市场缺少竞争优势.为寻求更好地发展,在传统豆制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建立豆制品品牌,推进豆制品行业高速发展.【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豆制品;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方向【作者】霍达非【作者单位】辽宁豆华天宝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 11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4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畅通,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我国食品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大豆起源于我国,古称菽,在我国被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的历史有 5 000 a 之久,并直接或间接被世界其他各国家栽植和食用。

大豆作为廉价、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丰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因此豆制品发展势头强劲。

大豆及豆制品在我国健康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种类丰富多样。

按照产品形态,豆制品可以分为水豆腐(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干、千叶)、油炸豆制品(油豆腐)、卤味豆制品(卤制豆干)、熏制豆制品(熏制豆干)、烘干制品(腐竹)、发酵豆制品(纳豆、腐乳、酱油、大酱)等。

2.1 普遍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是逐步机械化、工厂化、规模化。

大豆中含有优质的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及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和大豆多肽等营养成分,是大众青睐的健康食品原料。

近年来,我国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部分豆制品加工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快工业化进程,占领部分大中城市的主流市场。

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传统豆制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设备较为简单、非智能化、技术含量低,产品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整体行业处在低端混乱状态。

2.2 卫生质量差,产品标准化低我国约有 10万家豆制品企业,豆制品年总产值过千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024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范文____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豆制品消费的增长,豆制品生产作坊数量激增,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豆制品生产作坊普遍存在使用劣质原料、生产环境脏乱差、工艺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豆制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对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整顿和规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提升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2)规范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3)推动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依法治理,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2)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3)科学规划,系统整合,综合施策;(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

三、治理策略基于对当前豆制品生产作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制定以下治理策略:1. 完善立法和政策支持(1)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生产要求和责任义务;(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作坊的巡查和日常管理;(2)严厉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的豆制品生产作坊,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加大处罚力度。

3. 推行质量安全认证(1)建立豆制品生产作坊的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明确认证标准和流程;(2)鼓励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质量安全认证,提高作坊产品的合格率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4.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1)组织开展豆制品生产作坊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活动,提高作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2)引导作坊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提供金融支持(1)设立豆制品生产作坊发展基金,为作坊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支持其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2)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作坊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豆制品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
①原料验收:精选优质大豆,检测蛋白质、水分、杂质等指标;
②预处理:大豆去石、磁选、清洗、浸泡,调节水温、时间以控制吸水率;
③磨浆:采用高效磨浆机,按比例加水,调节磨浆细度与温度;
④分离:浆渣分离,提取纯净豆浆,废弃豆渣或用于副产品开发;
⑤煮浆:豆浆升温至90-100℃,保持一定时间灭酶、杀菌;
⑥点卤凝固:添加凝固剂(如石膏、卤水),控制pH、温度,形成豆花;
⑦成型:豆花经压榨、切块、包布、压制等步骤,制成豆腐、豆腐干等形态;
⑧熟化:部分产品需进一步蒸煮、熏烤、卤制,赋予风味与色泽;
⑨冷却:迅速冷却至适宜储存温度,防止微生物滋生;
⑩包装:自动化称重、封装、贴标,进行保鲜处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⑪检验:抽取样品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⑫储运:按温度要求存放、配送,确保全程冷链,维持产品新鲜度。

豆制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豆制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豆制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豆制品是一类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包括豆浆、豆腐、豆干等多种形态,是我国人们饮食中常见的食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豆制品作为一种低脂、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在国内,豆制品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从古代开始,豆制品就被广泛使用于我国的饮食中,被誉为我国饮食文化的瑰宝。

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离不开美味的豆制品。

豆腐和豆浆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豆制品,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受喜爱。

而在国外,豆制品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豆制品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关注。

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逐渐为国外消费者所认可,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未来,豆制品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提高,豆制品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消费。

其次,豆制品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品质的改进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通过研究改进豆制品的口感、营养成分和储存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此外,豆制品的创新和多样化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的来说,豆制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广泛而深远。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豆制品作为一种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将继续为人们所喜爱和选择。

未来,豆制品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美味和多样化的选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本文的章节和内容安排,以及各章节的主题和目标。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如下:在本文中,将对豆制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以对豆制品的概述为入口,简要介绍豆制品的定义、种类及其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接着,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整体的框架和预期。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豆制品在国内和国外的现状。

豆制品车间实施方案

豆制品车间实施方案

豆制品车间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豆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豆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豆制品车间的建设和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任务。

1. 目标,建设一座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良的豆制品车间。

2. 任务,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豆制品的生产过程安全、卫生,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场地选择,选择空气流通良好、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的场地,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 设备采购,采购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豆制品生产设备,确保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

3.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食品生产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原料采购,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豆类原料,确保产品质量。

5. 生产工艺,制定科学的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豆制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四、实施步骤。

1. 场地选择,对几个场地进行考察和评估,选择符合要求的场地。

2. 设备采购,根据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

3. 人员培训,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卫生知识培训。

4. 原料采购,与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料质量。

5. 生产工艺,制定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试生产。

6. 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

五、预期效果。

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产品质量优良,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3. 市场竞争力增强,生产的豆制品质量优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六、风险和对策。

1. 原料供应风险,建立多渠道的原料采购渠道,确保原料供应充足。

2. 生产安全风险,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3. 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畅销。

提高豆腐产量和质量新生产工艺

提高豆腐产量和质量新生产工艺

提高豆腐产量和质量的新生产工艺【摘要】豆腐是中国的传统豆制品。

本文主要利用刚发出芽勾的大豆可大大降低大豆中植酸含量,有利于钙、锌、维生素c等营养因子吸收这一因素,选择较为优化的加工工艺生产豆腐,该工艺可保持豆腐营养价值,提高豆腐出品率与感官质量。

【关键词】提高;豆腐;产量;质量;工艺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豆腐加工者为了多出豆腐,往往采用各种方法甚至掺假的手段,虽然产量提高了,但是降低了质量,影响风味和口味。

下面介绍的这种豆腐生产工艺,既可提高豆腐的产量,又可提高豆腐品质,为工业化的豆腐生产提供参考。

一、原料和设备(一)原料大豆:市售东北大豆。

凝固剂:d-葡萄糖酸-δ-内酯(gdl),硫酸钙、盐卤(氯化镁)复合消泡剂:成分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吐温、轻质碳酸钙(二)生产设备浆渣分离磨浆机:为bjyf-dlmj型,北京意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煮浆桶:不锈钢材质,规格为[直径80cm,高120cm]。

二、工艺流程大豆原料→预处理(选豆、浸泡、清洗去杂)→制浆(磨浆、浆渣分离、煮浆、滤浆)→点浆→凝固→成型→压制→切块→成品三、操作要点(一)预处理1、选料与除杂。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颗粒饱满、表面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除去虫蛀、霉变、异色颗粒,尤其是未熟颗粒,防止浸泡后没有吸水膨胀而无法捣碎影响产品质量。

2、浸泡。

这是本工艺与目前制作豆腐工艺不同的关键环节。

为了防止酸败和浸泡不透,浸泡水温一以10℃~15℃为宜,浸泡用水量一般为原料的3倍。

先用水泡豆2小时,这时大豆略微泡开,清洗大豆去除杂质与没有吸水膨胀的死粒。

第一次洗豆后换水浸泡4小时,第二次洗豆,再换水浸泡约6小时以上,直至大豆芽胚刚刚冒出时为最佳时间点,去水沥干。

泡豆期间应确保每3~4小时换一次水。

(二)磨浆浸泡后的原料用磨浆机磨碎,用8倍于大豆重量的水分次循环磨浆,粗磨、细磨共3遍,所得豆浆用120目滤布进行过滤,豆浆要求达到细腻、无渣、均一状态。

达州市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达州市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达州市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在达州市,豆制品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因其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豆制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豆制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达州市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产业现状1、产业规模小目前,达州市的豆制品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规模化生产较少,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也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品牌效应不足达州市的豆制品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品牌知名度也比较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明显的优势,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缺乏品牌效应的支撑。

3、产品品质不高由于豆制品生产过程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一些达州的豆制品企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口感和质量不够稳定,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豆制品品质的要求。

4、市场营销能力弱豆制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很多达州的豆制品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不够,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和营销手段,导致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二、对策建议1、加强创新豆制品产业作为传统的食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豆制品品质和口感,增加消费者的吸引力。

企业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对产品品质的控制和质量检验,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效益。

2、建立品牌在豆制品市场竞争中,品牌效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企业可以从品牌理念和产品特性入手,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售后服务和品牌营销,扩大市场份额。

3、发展规模化规模化生产是提高豆制品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考虑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应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扩大市场渠道,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竞争力,建立销售网络和经销商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提高企业的市场预判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国豆制品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中国豆制品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原 来落后 的生产 方式和生 产环境 ,生产 出 “ 放心 豆
制品” 。这 些都 为 推动 中 国豆制 品 的产 品升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到 了积极 推动 作用 。
( )规 模企业数量 增多 ,工业化速度加快 ,品 3 牌意 识 增强 。 规模化、品牌化企业迅速崛起 。年投料 3 0 t 0 0 大 豆以上的企业 已发展到4 多家 ,比 20 年增加 3 %, 0 06 0 并逐 渐形 成 了全 国品牌和 地方知 名品牌相 互争妍 的 局 势 ,如 :上海 的 “ 美”在满 足上海和 南方市场 清 的同时 ,在 北京建 厂扩大生 产能 力 ;杭 州的 “ 光 鸿
浪花 ”和 “ 明”两个知 名品牌形 成 国营 与民营共 祖 同繁 荣的新格 局 ;还 有 “ 张小 宝” 金菜地 ” 汉 、“ 、“
4 5
维普资讯
一产 经 济 业
I d ty Ec o y n usr on m
3 2 0 年 中国豆制品产业发展依然健康 08
2 0 年 中国豆 制品产 业将进 入一个更健康的发 08 展 阶段 ,主 要的趋 势和 特 点有如 下几 点 :
( )大 中城 市规 模 化 豆制 品 企业 将更 多地 出 1 现 ,占领城市 市场 的主流 。豆制 品企业 的品牌建设 将 有 较 快 发 展 , 已有部 分 品牌 企业 开 始 以异 地 建 厂 、合 作建厂等方式 实现 品牌扩张 ,适应不 断扩大
餐摊 点 自制走 向工业化 、包 装化 ,并 出现 了一 系列 品 安 全 。 些 城市如深 圳 、大连等 ,政 府支持建立 了豆 的调 味豆浆 、强化营养 豆浆等 新品种 ,消费量增 长

迅速 。在一 些地 区 ,豆花 、豆 腐脑也 以新 的包装形 制品生 产基地 ,出现 了许 多规 模化 、品牌化 、标 准 态 ,走上 了超 市货架 和食 品柜 台。休 闲豆 制品 由于 化的豆 制品生产企 业 ,生产面 貌得到改 善 。还 有一 包装改进 ,货架期延长 ,成为全国销售的 “ 新秀”品 些地方建 立 了豆 制品生 产 园区,把分散 的小型 豆制 品生产业 户集 中到 园区 ,实行 了统一管 理 ,改 变 了

豆制品整治方案

豆制品整治方案

豆制品整治方案
豆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经济实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食品加工等领域。

但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食品产业的壮大,豆制品市场也面临诸多问题,如
质量不稳定、健康风险增加等。

因此,整治豆制品行业,提高产品
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
豆制品行业应该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建立完善的生产管
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制定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生产安全规范:制定厂房、设备、原料的标准和要求,实施
生产环境标准化,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无公害。

2.产品质量规范: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产品品质标准,包括感官性质、保质期、营养成分等,确保产品稳定、可控、
可追溯。

3.质量检验规范:建立正规的检验机构,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
和流程,确保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符合相关要求。

二、推进产业升级
随着食品市场的变化,豆制品行业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提高竞争力和消费体验。

推进产业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几年前,豆制品加工企业的销售额能有几千万就很了不得了,没有人认为豆制品企业的销售额会上亿。

但是近几年来,豆制品行业的发展很快,到去年(2008年),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

”说到中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如此说。

近日,针对豆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以及行业的未来发展,慧聪食品工业网与卫会长进行了交流。

据卫会长介绍,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所指的豆制品共有五种,包括传统的豆腐;传统的豆制品,如素鸡、素肉、腐乳等;现代豆制品,即休闲豆制品,如豆腐干等;豆浆、豆奶;干发豆制品,如腐竹,以及用于餐饮行业可直接制作菜肴的豆制品。

“这些都是消费者直接食用的产品,不包括医药用、保健品用蛋白质,不包括油脂、饲料等。

”行业迅速提升从近几年我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整个行业仍然处于迅速提升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1.投豆量和销售额均有显著增长。

经过全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的初步统计,我国上规模豆制品企业(投豆量在1800吨以上),2008年的总投豆量为28.44万吨,比2007年的23.72万吨增长了19.9%;2008年销售额为40.43亿元,比2007年的32.39亿元增长了24.8%。

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2007年为13家。

2.产品品种日益繁多,尤其是休闲豆腐干的生产增长很快,市场潜力巨大,部分产品和地区出现需大于求的现象。

3.豆制品工业化速度加快,企业品牌意识加强。

如北京的“白玉”、“香香唯一”、河北“豆豆”、重庆的“奇爽”等,这些品牌迅速占据了部分大中城市的主流市场,对全国豆制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4.我国豆制品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外领先水平的距离不断缩小。

5.相关食品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逐渐进入豆制品行业,我国豆制品生产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与国外相比的差距就目前我国豆制品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卫会长解释到:“豆浆和豆腐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唐朝传入日本,但豆浆、豆腐的工业化生产却是日本后来居上。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及其工业化开发关键技术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及其工业化开发关键技术
2 0 1 3年 第 CoNDI M ENT
中 国 调 味 品
专 论 综 述
传 统 大 豆发酵 食 品及 其工 业化 开 发 关键 技 术
杨福 明, 赵 阳, 侯静 , 薛宝 臣, 史永革
( 九三集 团 哈尔滨 惠康食 品有 限公 司 , 哈尔滨 1 5 0 0 6 0 )
和 品质 也在 不 断地 丰富 和提高 。尤其 近代工业 科技 的
发展 , 作 为 我 国传统 豆制 品的 豆腐 、 豆 浆实现 了工业 化
自动 生产 , 传统 的大 豆发 酵食 品 中的酱 油 、 豆酱 、 豆豉 、
豆炒 熟 、 磨碎 后经发 酵 、 晒制 、 蒸 汽 杀菌 等 多 道 工 序 精 制而 成 。豆酱 色泽 金黄 , 质醇 味香 , 营养 丰富 。 1 . 1 . 2 酱油 传统 的酱油 是从豆 酱演变 和发 展而 成 的 , 以大 豆 、
小 麦为原 料 , 经 过微生 物天然 发酵 制成 的具有 特殊 色 、 香、 味 的液体调 味 品。
1 . 1 . 3 豆豉
腐 乳 也全 部或 部分 实现 了工业 化 。但 传统 豆制 品的工
业 化 在关 键技 术 、 生产 标准化 、 质量 安全控 制等 方面还 存 在 一定 的问题 , 需要 进一步 的研究 与 开发 。
a r e d i s c us s e d .
Ke y wo r d s :s o y b e a n;f e r me n t a t i o n f o o d;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0 n
大豆起 源 于 中国 , 是 世界 上 栽 培最 为 广 泛 的作 物
YANG Fu - mi n g,ZHA0 Ya n g ,HOU J i n g ,XUE Ba o - c h e n,S HI Yo n g - g e

解析豆干制品生产注意事项以及微生物控制要点

解析豆干制品生产注意事项以及微生物控制要点

解析豆干制品生产注意事项以及微生物控制要点中国传统豆制品的加工,是作为一种民间手艺,工艺和配方因人而异,为经验性积累,加工设备和工具十分简陋,导致加工工艺不规范,工艺参数模糊,产量、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虽然豆腐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尚未理论化,好多现象还没有理论解释,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指导机械化生产。

作为传统食品,目前很少有人进行基础性研究,工厂的技术力量普遍很薄弱,很多是工人的经验积累。

按中国传统豆制品的品质特点与发展前景要求,必须加大中国传统豆制品加工的科研力度,传统工艺必须与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攻关。

研制先进的加工设备与工艺,以适应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采访了从事豆制品行业的周立法先生,他提出了研究新工艺和新设备,从而提高豆腐干的质量,延长产品货架期的建议。

豆干制作流程:豆胚验收→豆胚暂存→切胚→浸泡消毒→卤制→油炸→拌料→装袋密封→杀菌→甩水→风干→计量装箱→入库→抽检合格→出库→售后服务。

一、泡豆池清洗消毒泡豆池每次在浸泡大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浸泡完毕后需对泡豆池进行清洗。

二、用水量水:黄豆量=3:2,即泡豆用水量是黄豆量的1.5倍,浸泡大豆时须将所有大豆浸泡完。

除杂浸泡大豆时,用露丝瓢打去浮在水面上的草屑和虫蚀粒等相对较轻的杂质;浸泡完毕后,用溜槽和振动筛除去石头、泥块等相对较重的杂质。

三、磨浆1、大豆浸泡完毕后,用水冲洗大豆,沥干水分。

(水洗作用:降低浸泡后大豆的酸度,提高产品卫生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

)2、采用三级浆渣过滤法磨浆:磨浆时须随料加水,加水时水压要恒定,大豆:水=1:2。

3、成品豆浆液要求无渣、细腻,浆渣用手捏无浆汁、不粘手。

豆渣的蛋白质含量小于2.6%。

四、煮浆、煮熟磨浆后须立即煮浆、煮熟。

煮浆、煮熟目的: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同时破坏原料中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消除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去除豆醒味,也起到了杀菌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2月第20卷第1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 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Vol.20,No.1Feb.2005中国传统豆制品及其工业化对策励建荣(杭州商学院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杭州 310035)摘 要 豆制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食品,加工历史悠久,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豆制品的种类繁多,然而许多传统豆制品的生产工业化程度低,保质期短、卫生质量差,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质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豆制品的发展。

豆制品生产工业化、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传统豆制品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我国传统豆制品工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传统豆制品 工业化对策0 前言大豆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2560年的黄帝时期就已种植,与黍、稷、麦、稻一起被称为“五谷”。

种子因种皮颜色不同,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根据食物营养分析,大豆为豆科之冠,因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35%左右),矿物质(钙、磷、铁、钾等)和维生素(胡萝卜素、B1、B2、B3和C等)。

在祖国医学上,豆制品具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生津润燥、补气养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赤眼、消渴止痢、解硫磺、烧酒毒等。

我国是利用大豆制作豆制品历史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传统豆制品发源地,豆腐、豆酱、豆豉的记载历史已有二千多年。

大豆及其制品是中国传统食品的“瑰宝”,东方食品的精华,中国传统大豆食品在东方健康饮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功不可没。

1 我国传统豆制品的分类我国传统豆制品品种非常丰富,主要有水豆腐(嫩、老豆腐,南、北豆腐);半脱水制品(豆腐干、百叶、千张);油炸制品(油豆腐、炸丸子);卤制品(卤豆干、五香豆干);炸卤制品(花干、素鸡等);熏制品(熏干、熏肠);烘干制品(腐竹、竹片);酱类(甜面酱、酱油);豆浆、豆奶等。

从有无微生物作用来看可大致分为发酵豆制品与非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有微生物作用,包括收稿日期:2004-03-01励建荣:男,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导,食品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食物资源和保健食品开发的教学和科研豆豉、豆酱、豆腐乳、酱油等;非发酵豆制品无微生物作用,包括浸渍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乳、豆腐干、百叶、素鸡等和家常大豆制品,如豆芽、煮豆、炒豆等。

2 我国主要传统豆制品的现状2.1 豆腐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5%,制成豆浆后其消化率为84.9%,制成豆腐则可达到96%。

民间常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可见,豆腐在中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及健康饮食中居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豆腐加工厂生产规模普遍较小,90%都是小型手工作坊,设备简陋。

在农村,加工操作时,手过滤、搬石头压豆腐,体力劳动繁重。

目前,磨浆都已采用电动砂轮磨,而且小部分是浆渣自动离心分离,这是我国豆腐制造业所发生的最大的变化,而其他加工工序的机械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参差不齐、极不平衡〔1〕。

内酯豆腐是替代传统豆腐的新一代产品,产出率高,产品细腻,光亮洁白,保水性好,不苦不涩,用无毒高压聚乙烯薄膜封闭包装,营养价值、卫生指标均高于传统豆腐,而且储存期长,便于运输销售和携带,使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飞跃到自动化大工业的生产,是豆腐生产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经有内酯豆腐生产线。

2.2 腐竹腐竹,亦称腐皮、豆腐皮、豆腐衣、豆笋等,是由豆浆加热,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分子表现出的疏水特性及豆浆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使豆浆表面的蛋白中国粮油学报2005年第1期质浓度及脂肪浓度相应增加,蛋白质分子之间互相碰撞发生聚合反应,逐渐扩大形成薄膜(大豆蛋白与脂肪组合成一定结构的产物),挑起干燥即为豆腐皮(中国南方叫法);豆腐皮干燥前卷成卷,而后烘干,其形类似竹竿,称为腐竹(中国北方叫法);腐竹蛋白质含量达50%左右。

腐竹多以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在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2〕:(1)豆腐衣品质不均一;(2)大豆利用率低,只有50%左右的蛋白质、50%左右的脂肪和2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被利用;(3)豆腐衣得率低、产量小;(4)全凭经验制作,没有明确的品质测定手段及质量指标。

2.3 腐乳腐乳又称豆腐乳,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发酵大豆食品,风味独特、口味鲜美、质地细腻、营养丰富。

据史料记载,中国明朝已大量制作腐乳,明朝李日华的《蓬栊夜话》和王士桢的《食宪鸿秘》两书均详细记载了腐乳的制法。

自明清以来,中国腐乳的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特产品。

中国腐乳产品遍及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口味不一,制作方法各异,因而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按产品的颜色和风味可分为红腐乳、青腐乳、白腐乳、酱腐乳、糟腐乳、风味腐乳等等。

近年来,虽然我国腐乳生产在吸收传统工艺精华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3〕:(1)腐乳生产周期过长,特别是一些传统产品,由于生产周期过长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仍是腐乳生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生产用菌大多数是毛霉菌,受其生理特性的限制,许多腐乳生产厂家不得不在夏季停产。

而且由于环境理化因子的影响,生产菌株还随时可能发生变异和衰退。

(3)腐乳生产的工艺复杂,多数工艺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使产品的品质、风味及产品的稳定性、均匀性难以控制。

(4)为保证其风味和质量,腐乳中食盐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0%左右,大大局限了腐乳的食用范围和数量。

(5)传统的腐乳包装多采用瓶、罐装或散装零卖。

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标准、卫生的要求越来越趋于高档,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也逐渐向小型化、透明化、方便化发展,腐乳的传统包装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4 豆豉、酱油和酱豆豉具有营养丰富、易于保存等特点。

豆豉是整粒大豆(一般用黑大豆)经蒸煮、发酵而制成的调味豆制品。

一般为黑褐色,油润有光泽,完整的大豆颗粒,有酱油香、醇香味,味道鲜美、回甜。

豆豉与酱油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酱油就是将发酵好的豆豉加水,将可溶性成分溶出,得到的黑色汁液叫“豉汁”、“豉油”、“酱油”等。

豆豉不仅是中国四大菜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佐餐之佳品。

酱油是中国传统调味品,又称清酱或酱汁,是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发酵水解成多种氨基酸及各种糖类,并以这些物质为基础,再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具有特殊色泽、香气、滋味和体态的调味液。

酱油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压、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及其它多种保健功能〔5〕。

酱是以麦类和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半固体粘稠状的调味品。

酱的品种很多,主要有豆酱和面酱两类。

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6〕。

2.5 豆奶和豆浆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或强化其它营养成份,其组分模拟牛奶的饮料。

由于豆乳花色品种多,风味较好,可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要求,有着广阔前景的蛋白饮料和营养食品。

豆奶生产工艺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效益高,回收快,发展豆乳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城乡居民蛋白饮料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改善人民体质、方便人民生活的重点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豆奶年产量近30万吨,尚具很大潜力。

此外发酵豆奶(酸豆奶)的开发也是一个方向。

目前,发酵豆奶的生产有了新发展,例如,重庆海浪科技实业集团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奶粉,研制并大规模生产双歧杆菌发酵豆奶;陕西省宴友思集团采用西北轻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开发了酵母菌发酵的豆奶。

乐百氏集团以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粉为原料配制豆奶,现已大规模生产,从而为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开拓了新方向。

豆奶粉是近20年兴起的一种大豆新加工产品,目前我国生产豆奶粉的企业已在百家以上。

豆奶粉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蛋白质食品,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豆奶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新加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豆奶粉的速溶性能,高频电场处理可增强大豆蛋白分子表面极化作用与改变大豆蛋白分子结构,改善亲水、亲油“双溶性”,是提高市售速溶豆奶粉的分散功能、防止结团、减少泡沫的重要措施。

细胞粉24第20卷第1期励建荣 中国传统豆制品及其工业化对策碎技术和粉粒重组技术控制豆奶粉粒度的大小,有利于提高豆奶粉的速溶性。

豆浆是把大豆加水浸泡、磨浆、取汁、煮沸后,再加入调味品调味而成的一种街头热饮,一般作为早餐食品,消耗量很大,但不够卫生。

笔者最近正在开发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咸豆浆食品,可以达到方便、卫生、营养、美味的要求。

3 中国传统豆制品工业存在的问题3.1 保质期短、卫生质量差对于豆腐、豆皮、豆丝、豆干、素鸡、腐竹这些豆制品,人们习惯于直接使用,根据北京密云县卫生防疫站的检验报告,1996年至2001年豆制品细菌指标阳性率多在20%~50%之间,豆制品卫生问题已经严重制约豆制品的商品流通,制约着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导致豆制品保质期短、卫生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豆原料中微生物污染严重;(2)加工敷料带入安全隐患;(3)加工设备落后(4)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二次污染严重;(5)杀菌强度不高;(6)包装落后,产品货架期短;(7)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落后。

3.2 加工工艺不规范,工艺参数模糊中国传统豆制品的加工,是作为一种民间手艺的,工艺和配方因人而异,为经验性积累,导致加工工艺不规范,工艺参数模糊,产量、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3.3 加工设备和工具十分简陋加工设备和工具十分简陋,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很多豆制品生产仅局限于小规模作坊式或前店后厂式生产,产量低,质量差,阻碍了工业化生产的步伐。

3.4 产品技术含量低,缺少基础性研究我国豆制品加工机械化、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管理体制、市场营销方面的因素外,技术力量薄弱、缺少基础性研究是一个主要障碍。

虽然豆腐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尚未理论化,好多现象还没有理论解释,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指导机械化生产。

特别是点浆操作机械化、自动化问题。

目前,自动化点浆操作生产的豆腐,其品质和得率不及手工制品,导致点浆工序上仍然采用手工操作。

我国从日本进口了多条传统豆腐(石膏、卤水豆腐)生产线,目前大多数都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在传统豆制品实现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保持传统豆制品的特色基础上采用高新技术实现传统豆制品的现代化生产。

此外,大豆中尚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凝血素、大豆致甲状腺肿素等,我国传统豆制品生产工艺不够科学,今后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在工艺中考虑去除这些成分〔7-10〕。

4 我国传统豆制品工业发展的对策〔11〕4.1 政府应提倡、引导、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基地豆制品的质量与大豆本身的品质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