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学时:36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生必修一、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内容的确定上力求实践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既强调职业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全面的择业与创业方法,促使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将西方经典生涯规划理论和本土化学生发展规律有机融合,以人本化、实践性、发展性为导向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课程。
人本化是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充分认识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力量。
实践性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树立和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在理论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同时,加大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比重,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好效果。
发展性是指课程不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而设的,而是以关注学生长期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生涯幸福感为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强化三部分组成,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专门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均实现发展。
1.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积极的努力。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形势与政策掌握国际国内形势,识别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2法律基础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序号后期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1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通用能力、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2策、就业信息准备等(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 学时。
《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创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涵盖了创业与就业的关键要素和实践方法。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获得全面的创业与就业指导知识,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和就业前景。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创业与就业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职业规划和创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机会的能力;4. 增强就业竞争力,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5. 掌握求职技巧和成功面试的策略;6. 学会规划个人品牌和职业形象,提升个人市场价值;7.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创业导论1.1 创业与创新的概念和关系1.2 创业的特点和优势1.3 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分析1.4 创业风险与机遇的把握2. 职业规划2.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原则2.2 自我认知和职业兴趣测试2.3 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规划2.4 职业发展路径和策略3. 创意与创新3.1 创意的概念和来源3.2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方法3.3 创新案例分析和启示3.4 创新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4. 就业市场认知4.1 就业形势和动态4.2 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4.3 就业和职业发展资源的获取4.4 制定个人就业策略和方案5.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5.1 编写简历和求职信的要点5.2 求职技巧和网络求职5.3 面试技巧和策略5.4 面试模拟与实践6. 个人品牌与职业形象塑造6.1 个人品牌的意义和构建6.2 个人形象与职业形象的管理6.3 社交媒体和个人品牌的整合6.4 跨文化沟通与职场礼仪7.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7.1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7.2 职场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7.3 建立职业人格和职业声誉7.4 创业梦想与社会责任四、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个人项目、小组合作等。
(完整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2 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学期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 方法 教学目标 第 一 学 期 (18学时) (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 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2 学 时 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关系。 (二)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 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 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 2 学 时 课堂讲授、调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 (三)认识自我 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4 学 时 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四)了解职业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2 学 时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优秀毕业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就业指导课是中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属于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课程学时:34学时三、课程学分:2分四、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1、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2、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3、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4、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5、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6、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
(二)方法能力1、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2、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3、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4、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三)社会能力(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合理制定个人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六、学习情景设计(一)学习情景设计总体框架(二)学习情景描述七、教学建议(一)课程教学方法建议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能力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提高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职业规划指导、求职技巧培训等。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掌握有效的求职方法,提高面试和求职成功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理解就业政策,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教学安排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包括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
学时分配应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成绩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模拟面试表现等来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笔试或面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评分标准应公正、客观,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七、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应具备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服务。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就业指导案例库等,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八、课程更新与改进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需求,本课程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改进课程质量。
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反馈、开展教学评估、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改进。
九、课程衔接与配合本课程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相衔接,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各专业学时:20学时开课学期:一般在第5学期,也可根据各专业需求作相应调整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用能力》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专业公选课,结合各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进行实践活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代码: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所有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素质拓展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基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兼顾就业岗位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的一门素质拓展必修课。
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特性、专业要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职业意识的训练与指导,掌握求职择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系统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能够自我教育的“参与者”。
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
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市场调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接触并接受的知识、能力真正源于实践。
2、贴近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应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并以年级为划分单元,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
(1)内容选取“模块化的系统知识+全程化的分段指导”。
本课程针对学生特点,系统设计了四个教学模块:“认识大学生就业→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准备求职面试”,共计十三个教学项目32学时;把系统化的职业生涯知识与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有机结合,使内容的选取针对性强、实用性好。
(2)内容组织“理性的规划设计+自主的实践体验”。
本课程通过模块化的专项教学,唤醒学生理性规划职业和生活的意识,同时,针对每一个教学模块,设计了相应专项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强化自我规划设计的素质与能力,使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3)内容呈现“主编出版规划教材+自编校本经典案例”:课程团队主编出版了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为推广全程化指导、模块化教学的做法提供依据,同时,为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唤起学生的亲切感,课程团队还征集整理了历届学生求职就业的成功案例,自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典案例》,共享课程资源。
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合用全日制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中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与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与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1、职业道德要求:能按照职业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2、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3、职业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4、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5、求职就业能力要求:掌握搜集就业信息的能力,面试技巧、礼仪,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签订劳 动合同,了解五险一金.6、创业能力要求:掌握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方法、需要做的准备以与开设公司的手续,残疾人 享有的优惠政策,初步具有创业能力.五、教学内容总课时 36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教学目标方法课堂讲使学生正确掌握职业与专业的授、 典型内涵,认识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案例分的关系,了解职业素质与其构析、 小组成,对职业与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讨论课堂讲授、调 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 查、案例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初步进行分析、 小职业生涯规划. 组讨论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的关系第三节第四节第二章第一节 的关系教学内容职业与专业认识职业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专业与职业资格职业素质与其构成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第二节 决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课时2学时1学时第三章职业道德与其行为养成第一节了解职业道德第二节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三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与其作用第四章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个性第一节兴趣与职业兴趣第二节性格与职业性格第三节能力与职业能力第五章充分认识就业第一节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第二节做好就业前的准备第六章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节提高专业技能第二节提高通用技能第三节提高个人素质第七章搜集就业信息第八章求职面试第一节学会撰写简历第二节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1学时3学时1学时3学时2学时4学时课堂讲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授、小组积极探索职业道德,使学生培养讨论自己的职业道德.课堂讲授、分组使学生了解职业个性,能根据职调查、课业需要培养更适合的职业个性.堂讨论.课堂活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与动、典型相关政策,并能自觉地做好就业案例、小前的准备.组讨论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课堂活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动、典型与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案例、小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组讨论技能.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与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小组讨息,了解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论、典型正确筛选与运用信息.案例.课堂讲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的授、经验撰写技巧,并正确的书写简历.分享、小能做好求职面试的心理准备、会组讨论在面试时正确的回答问题,掌握面试礼仪,了解面试取得成功的第三节第四节学会面试时回答问题了解面试礼仪技巧,顺利地通过面试.第五节功的技巧了解如何使面试取得成第九章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第一节学校和职场的差别第二节积极准备,做好职业人的角色第十章职业意识的培养第一节培养社会责任意第二节培养服务意识第三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第十一章社交礼仪第一节礼仪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坐姿、站姿、走姿第三节见面礼仪第四节公共礼仪第十二章职业选择第一节职业选择的市场意识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第三节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讨论会1学时2学时2学时1学时1课堂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授、经验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分享、优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秀毕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生报告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课堂讲授、小组使学生能自觉得培养社会责任讨论、职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业心理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意识上分析与的转变.调试课堂讲使学生能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授、小组势,能得体的使用见面礼仪,在讨论、模公共场所中运用礼仪展示自己拟训练良好的形象.课堂讲授、典型使学生了解职业选择的市场意案例分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在将析、情景来的职业选择中做好充足的准摹拟训.练、小组讨论优秀毕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业生、企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备第十三章中第一节的人第二节第三节第十四章第一节权、 ##行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如何快速的融到新单位适应环境,做个受欢迎学会与同事相处学会与上司相处就业权益保护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实习与实习协议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第十五章培养创业能力第一节创业的有关知识第二节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三节创业风险防范第四节创办企业须知创业报告会机动课时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3学时业人员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做报告课堂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的授、案例融到新单位中,得体的与同事、分析、报领导相处,做个受欢迎的人.告会课堂讲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授、案例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分析、情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景摹拟的合法权益.课堂讲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授、走访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考察、经高创业素质与能力.验分享优秀毕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对业生、企创业有深刻的认识,以与初步积业人员累创业经验.做报告考核2学时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摹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 1/3 学时缺课,即取销考试资格;2、过程细则:过程考核分四部份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与结业测试.平时出勤情况, 占总成绩的 15%;课上项目活动表现, 占总成绩的 20%;课堂作业, 占总成绩的 15%;结业测试, 占总成绩的 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与格、不与格四个档次.得分在 80 分以上,为优秀,79 至 61 为良,60 为与格,59 以下为不与格.1、本课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2、课程由任课老师统一实施与安排,由教务处全程检查与督导.3、本课程考核在学期末根据教务处的安排,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 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一〕学生评价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与实际形成的职业能力两慷慨面进行评价.职业能力是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包括对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公共礼仪等.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与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二〕教师评价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与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3、教务处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3、根据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就业指导教程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教程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就业指导教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知识,帮助他们顺利进入职场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 课程内容就业指导教程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2.1 职业意识培养a) 介绍不同行业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b) 分析就业市场和职场的现状,了解就业形势和需求;c)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个人优势,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
2.2 职业规划a) 教授职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SWOT分析、目标设定等;b)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包括长期目标和目标的分解步骤;c)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阶段的发展要求,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巧。
2.3 求职技巧培训a) 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包括格式、内容和语言的要求;b) 面试的准备和技巧,如面试礼仪、常见问题的回答等;c) 掌握求职渠道和资源的利用方法,如招聘网站、人际关系网络等。
2.4 职业发展素养培养a)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技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c) 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3. 课程组织和实施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和内容,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以下所示:3.1 理论讲授a)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职业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b)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c)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实践训练a)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面试、简历撰写、职业规划等实践活动;b) 安排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项目,如社会实践、实习或志愿者工作;c) 提供实际案例和真实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的要求和挑战。
3.3 个性化指导a) 设立个人咨询时间,以便学生可以与教师讨论个人职业发展问题;b)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求职困惑和难题;c)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发展相关的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形势与政策掌握国际国内形势,识别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2法律基础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序号后期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1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通用能力、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2策、就业信息准备等(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 学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各专业学时:20学时开课学期: 一般在第5学期~也可根据各专业需求作相应调整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用能力》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必修课—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
总学时:15
学分:1
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与形势政策、体育与健康
@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就业指导课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属于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文化基础素质平台”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准备了基础知识条件。
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授课时间是第四学期,学生已经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系统有了系统性的学习,面临顶岗实习任务。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上遵循职业性原则,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实施。
以企业实际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即经过信息收集、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课程考核遵循过程性持续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就业指导》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应灵活多样,以下是本课程可以采取的教学手段:
,
(一)授课形式采取集中讲座与分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由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和各院系共同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二)本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力求科学、精要,应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师应明确每一个章节的教学目的,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知识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空间,例如,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作个人求职材料、参与模拟面试等等。
(四)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增大授课容量,提高授课效果。
(五)注重学以致用,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的职业适应能力;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亲临招聘现场,提高应聘技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
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和能力。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
】
(4)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
(5)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
(6)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7)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
(8)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
(9)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
(10)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2、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合理制定个人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
(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
(2)热爱该专业领域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3)具有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
(4)具有与客户进行交流及协商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理论知识点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视频教学和分组现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7-10个学生,学生分组基本控制在5个组左右;
3、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教学辅助设备;
4、根据现有的条件来看,与真正的一体化教学还是存在差距,比如工具的缺乏;学生多老师少的情况;场地资源的限制,都是比较制约本课程发展的因素。
以后可以从这些方面多加努力,从而为本课程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三、教学评价建议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方式如下:
(一)技能测试(占60%)(由各院系负责)
1、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占20%)
2、书写求职信、简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占30%)
3、模拟招聘、面试(占10%)
(二)综合考核(占40%)(由相关系部教师负责)
学生根据授课要点,结合专业及个人实际撰写小论文(占40%)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新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张晖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教学参考书: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吴余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胡志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类信息系统开展教学,网络教学分三个层次:
1、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在线
、校级就业网站
提供各类网上职业测评,就业信息,就业知识问答,个人简历,就业指导资料、校园招聘会信息、以及丰富的就业政策信息和就业服务。
3、院系专题网站
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设立的职业发展主题网站,将课件和更多个性化的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上,方便为学生下载,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