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之朱自清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之朱自清》教学设计

理工大附中群文阅读课题组执教:常雪萍

选文:《匆匆》、《温州的踪迹》、《荷塘月色》、《春》、《背影》

教学目标:

1、体会朱自清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凝炼之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园中独放异彩,其魅力令读者久久不能释怀。下面我们再品读几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个方面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二、了解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文学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

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生自学,感悟

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方面对文本进行阅读,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且进行赏析。

四、交流研读:

1、小组交流自学内容从三方面汇总本组自学成果。

2、全班交流研读美文,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小结:音乐美

(一)句式整齐却不呆板不雷同

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荷塘月色》作者描写天上的满月,由于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而不能“朗照”的夜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如果仅把淡云遮月描写成“小睡”,而不用“酣眠”与之相对,其艺术效果就不会这样强烈。

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荷塘月色》作者十分巧妙地把四个排比分成两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雷同。第三句中没用“我”字,使句子精炼而不杂沓,匀称而不呆板。

(二)长短句相间如音乐之节奏变化

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的句子搭配形式,也可以构成抑扬的美。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

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绿》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

《春》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排比的修辞手法,长短句相间与整齐中又有变化,不仅是得文字有了节奏感,也突出了作者想要描写的对象的特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匆匆》在长短句的变化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色彩美

(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

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

《春》的色彩虽鲜艳但却不奢华:“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二)在色彩的描写上,运用对比的手法。

朱自清对散文的色彩描写表现在写景状物之时,常常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捕捉独特的瞬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色彩描写,给人以新奇之美感。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如: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都是深而冷的,隐隐地露出了当时的悲伤,惨淡之情。接着,

作者在全文中安排了一个唯一的亮色“朱红”。在对比中,红红的桔子异常突出,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心。在家遭不幸,祸不单行,父子离别之际,这红色的反衬,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潸然泪下。

修辞美

辞格的使用

1.比喻的大量使用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一组新奇的比喻,把荷花描绘得圆润有光泽,显得那么娇美、洁白。一个平凡而荒凉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笔下就被描画成一个令人目眩神摇的境界,显得那么秀丽迷人。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作者在写荷叶时,把“高出水面田田的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不仅写出了荷叶之“态”、之“色”,也赋予荷叶以情,似乎荷叶就要翩翩起舞了。

2.通感和联想的连用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表面上看,这些比喻都没有合常理。“清香”怎么会像“歌声”呢?月光下的“荷塘”像一“梦”,也令人惊讶。把“光与影”比喻成“名曲”,更使人觉新奇。但读者如果仔细揣度一番,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生妙笔的神奇之处。以第一句为例:“清香”是断断续续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隐隐约约的,这两者都有幽雅迷离、疏忽飘渺的韵致,作者抓住的正是两者的神似之处。因此,这些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无理”之中蕴涵着者匠心独运的精妙。作者是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造成感觉的转化,创造出鲜明的形象美。但感觉的移动是联想所起的作用,正是联想把沁人心脾的荷香同悠扬飘渺的歌声联系起来;把光影朦胧的月色与小提琴的美妙琴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