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之朱自清教案设计
朱自清散文一组 群文阅读设计
怎一个“美”字了得——《朱自清散文一组》教学设计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詹智梅执教年级:六年级群文篇目:《匆匆》《春》《绿》《荷塘月色》阅读目标:(一)共读《匆匆》,学习运用四步品读法品味语言,初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二)选读组文,通过听读欣赏、品读体会等方法,进一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三)尝试运用学到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运用。
阅读过程:一、出示名家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初步了解其散文的语言美。
1、我们初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回顾一下,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作者能把无形的时间有形化,这的确要归功于他的语言魅力。
对于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人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出示:(1)朱自清的散文满贮着一种诗意,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2)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
——朱德熙二、共读《匆匆》,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1.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感受他的语言之美。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特别优美的的语句,仔细体会,美在哪里?2.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预设如下: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b.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d.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3、小结品读方法。
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难点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释词、熟读课文、初步分析与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作者林徽因,通过对北京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讲述了作者与地坛公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并分析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比阅读三篇文章,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与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分组阅读,要求学生找出每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对比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现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5. 分享与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分享和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收获,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三篇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对比讨论中是否能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3.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朱自清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集。
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阅读。
3.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朱自清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的兴趣。
2.阅读教学(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如《匆匆》。
教师可以通过分段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对散文的整体理解。
3.讨论分析(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散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4.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范文,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实践。
5.写作实践(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选择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可以以读后感、散文赏析或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6.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者展示在课堂上。
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朱自清的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继续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并撰写读后感。
2.准备下一节课的课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朱自清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朱自清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时间:2个课时适用年级:初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要介绍他的身份和成就,引起学生对朱自清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章导读(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朱自清的文章,并解释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引导学生预先了解文章背景。
教师讲解(10分钟):老师详细讲解文章的背景、作者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学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阅读提醒(5分钟):老师提醒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要注意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朱自清的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注或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合作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鼓励彼此分享观点和感受,以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个人思考(5分钟):学生个人思考并记录下本文对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备后续课堂分享。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课时:学生分享(10分钟):学生逐个分享在第一课时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互相倾听和交流,拓宽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名著链接(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将朱自清的文章与其他名著或经典作品进行联系,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和阅读广度。
学生根据朱自清的文章或他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议论文、日记、写景诗等形式。
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文学讲座(15分钟):老师进行关于朱自清的更深入的讲座,包括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两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朱自清的文章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更多文学作品。
本阶段任务完成,学生将通过朱自清阅读教学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朱自清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简介: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以情感淳朴、文字优美而著称。
通过对朱自清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认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培养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阅读兴趣,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3.通过朱自清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2.选取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如《荷塘月色》、《背影》等;3.分析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4.学生自主创作仿朱自清风格的短文。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或音频等方式引入朱自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朱自清及其作品的兴趣。
2.讲解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集体阅读朱自清的作品选取朱自清的经典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主题和情感表达,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义。
4.小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适时予以点评和引导,扩展学生的思维。
5.学习朱自清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朱自清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技巧的作用和美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6.学生创作仿朱自清风格的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主题创作短文。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或者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品。
7.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伴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阅读反应,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2.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3.通过小测验或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测试法:通过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 综合评价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Part Five
案例来源:选择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 案例分析: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特点 案例应用:探讨如何将朱自清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案例效果:评估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案例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通 过选取多篇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的特点包括:选文多样性、阅读 整体性、教学互动性、思维开放性等。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有效的阅 读方法,如略读、精读、跳读等, 并指导他们如何从多篇文章中获取 信息、比较异同、归纳总结等。
促进课堂互动:鼓励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评估教学效果: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如观察、测试、学生自评等,对群 文阅读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根 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视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结合群文阅读特点,设计多样化的 阅读活动
教材内资源的整 合:对教材中的 文本进行分类、 整合,形成群文 阅读材料。
教材外资源的引 入:引入与主题 相关的课外读物、 网络资源等,丰 富群文阅读内容。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前言群文阅读是指阅读具有代表性、经典性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内容,本文将结合朱自清匆匆的故事,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套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朱自清匆匆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内容1. 朱自清匆匆的背景介绍:介绍朱自清匆匆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2. 朱自清匆匆的文学作品欣赏:选取朱自清匆匆的代表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和鉴赏;3. 朱自清匆匆的文学思想解析:分析朱自清匆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态度;4. 朱自清匆匆与当代文学的联系:探讨朱自清匆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一位著名作家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朱自清匆匆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匆匆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3. 文学作品欣赏:选择一篇朱自清匆匆的作品进行朗读和解析,引导学生认识其特点和意义;4. 文学作品赏析:共同阅读朱自清匆匆的代表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5. 文学思想解析:引导学生思考朱自清匆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比如对生活的态度、人生的意义等;6. 与当代文学的联系:探讨朱自清匆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的传承和变革;7. 总结归纳: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对朱自清匆匆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集体导读法:通过集体朗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交流和合作;3. 问题导引法:通过设问和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朱自清匆匆的生平和作品;5.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朱自清匆匆作品的写作训练,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程设计模板朱自清
课程设计模板朱自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其语言的清新脱俗、情感的真挚自然;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朱自清散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解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和风格、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以及散文的评价和解读。
首先,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语言的清新脱俗、情感的真挚自然等;其次,将通过具体文章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最后,我们将学生进行散文的评价和解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和风格、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其次,将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再次,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最后,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散文的评价和解读,提高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朱自清散文选集》等相关书籍;参考书方面,将推荐《朱自清散文赏析》、《朱自清散文研究》等;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朱自清散文的朗读音频、视频等,以及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将通过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其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发言、讨论、提问等;其次,将布置适量的作业,如作文、练习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以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最后,将一次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特点、风格、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朱自清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添加标题
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添加标题
写作特点:语言优美、细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和氛围。 同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掌握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了解群文阅读的概 念和特点
反馈与改进:根 据评价结果,及 时向学生提供反 馈,指导其改进 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果。
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 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水平。
群文阅读的特点:注重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群文阅读的方法:包括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跨学科阅读等多种形式,可根据不 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群文阅读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习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朱自清春群文 阅读教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步骤 05 教学重点与难点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XXX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XXX
PART TWO
教学目标
理解朱自清的《春》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文本研读:分析《春》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语言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朱自清群文阅读设计育才二小杜宇俊教学目标:1.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体会作者情感,探究写法。
2.默读散文,学会思考,动笔写阅读感受。
3.明白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进行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更好理解文本。
4.激发阅读《朱自清经典散文》一书的兴趣,扩充阅读量。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本。
2.感悟朱自清散文特点,探究写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匆匆》,回顾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朱自清先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指名说。
板书《匆匆》惆怅朱自清先生因时光飞逝,无法挽留而感觉碌碌无为,郁闷惆怅。
那么,朱先生为什么会郁闷惆怅呢?我们来看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师:这篇文章写作于1922年3月。
当时朱自清先生正在浙江一所师范学校当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他,有着24岁的大好年华,一心想报效祖国。
但是面对当时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社会黑暗。
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建设国家,却又担心青春逝去对国家无所作为,于是,提笔写下了《匆匆》。
时间匆匆,人生短暂,面对短暂的人生是得过且过还是努力有为呢?朱自清先生真的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吗?让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来寻找答案。
二.阅读思考教师下发三份阅读材料《白种人》、《背影》、《春》。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阅读材料,读完思考,文章中的朱自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的心情如何?用横线画出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读后的感受。
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白种人》愤怒《背影》伤感《春》高兴教师:同学们默读很认真,体会谈得具体,通过语言文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
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写作动机是什么呢?我们不可能直接问朱自清,有什么方法可以知晓吗?出示背景。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写作目的。
以后我们在阅读名家名篇时,可以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来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部分近年来,朱自清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备受瞩目。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作品,并且更好地理解其内涵,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探讨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朱自清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之能感受到朱自清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选择经典作品:选择一些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这些作品体现了朱自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2)群体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朱自清作品的群体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来提升对作品的深度理解。
(3)文学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朱自清作品的文学特点,如运用比喻手法、描写细腻而真实等。
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朱自清作品的艺术之美。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将朱自清作品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朱自清作品的影视改编、音频朗读等,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激发兴趣(1)通过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对他作品的好奇心。
(2)使用短视频或音频片段,呈现朱自清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群体阅读和讨论(1)分小组进行朱自清作品的阅读。
(2)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作品,并进行深入讨论,包括作品的主题、表达方式、情感传递等。
(3)组内学生共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扩展对作品的理解。
3. 个人思考和表达(1)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对朱自清作品的理解,可以以写作、绘画、朗诵等形式呈现。
《朱 自清》教学设计
《朱自清》教学设计《<朱自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主要作品。
掌握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朱自清的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学习其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朱自清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社会的关注。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朱自清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
学习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朱自清作品中深层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朱自清的生平背景、文学地位和作品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朱自清散文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朗读法通过朗读朱自清的散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的表达。
4、赏析法对朱自清散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散文朗诵音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朱自清。
然后提问学生对朱自清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介绍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
重点介绍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3、作品赏析(1)选取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进行详细赏析。
让学生自主阅读《背影》,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和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重点赏析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段落,体会朱自清细腻的语言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自己与亲人之间有没有类似的感人瞬间。
(2)赏析《荷塘月色》教师配乐朗读《荷塘月色》,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荷塘景色的描写,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朱自清散文一组群文阅读设计
朱自清散文一组群文阅读设计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自然、真挚、细腻深入人心。
以下是针对朱自清散文一组的群文阅读设计,旨在通过阅读和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使读者能够理解他的写作风格、思想内涵以及传达的主题。
一.散文选读1.选取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背影》、《雨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3.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篇散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组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对散文的理解,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4.各组代表向其他组介绍所选散文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并分享自己对这篇散文的个人感悟和体会。
二.朱自清的写作风格1.向读者介绍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如细腻、真实、朴素,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写。
2.针对篇散文,引导读者找出能够体现朱自清写作风格的特点,并与其他篇章进行比较和对照。
例如,《背影》中对父爱的描写,或者《雨巷》中对城市生活的细腻描写。
3.引导读者思考朱自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风格,以及这样的写作风格对他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的作用。
三.朱自清的写作主题1.向读者介绍朱自清的写作主题,如亲情、友情、回忆、自然与人的关系等。
2.针对篇散文,引导读者找出朱自清写作主题的核心思想,并与其他篇章进行比较和对照。
例如,《背影》中对父爱的描写,或者《匆匆》中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3.引导读者思考朱自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主题,以及这样的写作主题对他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的作用。
四.朱自清的思想内涵1.向读者介绍朱自清的思想内涵,如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2.针对篇散文,引导读者找出朱自清思想内涵的体现,并与其他篇章进行比较和对照。
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古老文化的敬仰,或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3.引导读者思考朱自清的思想内涵对他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写作主题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启示和影响。
1.引导读者分析朱自清的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如他对家庭、社会、文化的反思和观察。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选文解析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三篇选文来自部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均为描写自然景物的现当代散文名作,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传统经典课文,历来占据初中语文教材的显要位置。
它写得像童话一样优美,又像诗一样有意境。
《济南的冬天》也是经典课文,展示了济南冬天富有特征的山水景物;与《春》不同的是,它的抒情性更强,读者很容易感受到一个热情、爽朗的作家的情怀。
《雨的四季》是新课文,情感、意境和言辞俱美,适合学生接受、品赏。
作者是诗人,此文写得像诗一样优美,其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现象更加丰富。
二、教学目标1.想象领略画面之美,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重点)2.品读欣赏语言之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难点)3.朗读体会声韵之美,培养审美朗读能力。
4.学会运用语言描绘景色,激发热爱生活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内容:任务一、想象领略画面之美任务二、品读体会语言之美任务三、朗读感受声韵之美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为迎接学校读书月活动,701班组织开展散文诵读比赛,相关筹备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为了参加诵读活动,同学们准备选取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作为朗读脚本。
春风拂柳花满园,秋雨清凉硕果香,冬阳晴暖山水秀,四季美景永流长。
三篇美文,各美其美。
任务一、想象领略画面之美子任务1:初读课文,阅读三篇文章,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子任务2:在三位作者笔下,每一个季节就像一幅画。
请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片段,读一读,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示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话描写了春花竞相开放,蜂飞蝶舞,野花遍地的烂漫春花图,红、粉、白色,色彩斑斓,有名字、没名字,种类繁多,花间蜜蜂蝴蝶飞舞,这是视觉的盛宴;花里带着甜味儿,仿佛满树的桃杏梨,让人口舌生津。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济南的冬天》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雨的四季》刘湛秋设计意图本组“群文阅读”是针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三篇现代文进行的整合,这三篇文章语言优美,大量运用修辞方法,生动形象,让学生读之神往,但自己却无法通过运用修辞描绘出像课文中一样的美景。
这时,给学生上一堂巧用修辞绘美景,应了学生的迫切需要。
教学目标1、品关键语句,体会修辞的运用。
2、掌握通过综合运用修辞方法来绘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多种方式阅读文本,通过品关键语句,体会修辞的运用。
2.掌握通过综合运用修辞方法来绘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自然在孕育了我们人类的同时,也创造了美丽的世间万物,我们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的馈赠。
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图,让学生在美丽图片的欣赏中,回忆起生活中的美景,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美景。
导入新课: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
如何才能作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巧用修辞绘美景。
大屏幕显示:教学重点、难点二读中思跳读文本,找出这三篇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描写景色的语句。
明确:例1:《春》朱自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例2:《春》朱自清“‘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例3:《春》朱自清“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例4:《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例5:《济南的冬天》老舍“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例6:《四季的雨》刘湛秋“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朱自清
拓展延伸环节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尝试创作类似的文章。
课外阅读:推荐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其他优秀作品,开拓学生的阅读视 野。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 社会调查等。
小结作业环节
布置作业:阅读朱自清其他作 品,加深对作者的理解
朱自清的代表作品介绍
《背影》:以父 亲送别儿子上车 为主题,展现父 子间的深厚感情
《荷塘月色》: 描绘月光下的荷 塘景色,表达作 者内心的苦闷与 追求自由的情感
《春》:通过对 春天景物的描写 ,表达作者对自 然的热爱和对生 命的珍视
《绿》:以绿色 为主题,展现作 者对自然的崇敬 与向往
群文阅读选文的选择标准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 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课后反思:学生和老师共同反 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 及时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继 续努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章节副标题
学生阅读成果的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问 答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注 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 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和感悟
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 解学生对朱自清专题阅读的学习 需求和反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试法:通过测试题或测验,检 测学生对朱自清专题阅读的理解 和掌握程度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 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相互学 习和交流
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收集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课堂 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 信息。
反馈内容:学生对朱自清专题阅 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 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处理方式: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找出共 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反馈意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 质量。
语言优美:朱自清的文字流畅,用词精准,给人以美的享受。 情感真挚: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结构严谨:朱自清的作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使得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说意义。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朱自清生平与创作背景介绍 朱自清代表作品的选取与编排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
朱自清作品特点
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朱自清的 文字流畅自然,用词 简练,给人以清新脱 俗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之朱自清》教学设计
理工大附中群文阅读课题组执教:常雪萍
选文:《匆匆》、《温州的踪迹》、《荷塘月色》、《春》、《背影》
教学目标:
1、体会朱自清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凝炼之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园中独放异彩,其魅力令读者久久不能释怀。
下面我们再品读几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个方面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二、了解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文学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
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
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生自学,感悟
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方面对文本进行阅读,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且进行赏析。
四、交流研读:
1、小组交流自学内容从三方面汇总本组自学成果。
2、全班交流研读美文,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小结:音乐美
(一)句式整齐却不呆板不雷同
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荷塘月色》作者描写天上的满月,由于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而不能“朗照”的夜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如果仅把淡云遮月描写成“小睡”,而不用“酣眠”与之相对,其艺术效果就不会这样强烈。
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荷塘月色》作者十分巧妙地把四个排比分成两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雷同。
第三句中没用“我”字,使句子精炼而不杂沓,匀称而不呆板。
(二)长短句相间如音乐之节奏变化
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的句子搭配形式,也可以构成抑扬的美。
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
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绿》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
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
《春》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排比的修辞手法,长短句相间与整齐中又有变化,不仅是得文字有了节奏感,也突出了作者想要描写的对象的特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匆匆》在长短句的变化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色彩美
(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
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
《春》的色彩虽鲜艳但却不奢华:“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
(二)在色彩的描写上,运用对比的手法。
朱自清对散文的色彩描写表现在写景状物之时,常常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捕捉独特的瞬间。
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色彩描写,给人以新奇之美感。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
如: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都是深而冷的,隐隐地露出了当时的悲伤,惨淡之情。
接着,
作者在全文中安排了一个唯一的亮色“朱红”。
在对比中,红红的桔子异常突出,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心。
在家遭不幸,祸不单行,父子离别之际,这红色的反衬,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潸然泪下。
修辞美
辞格的使用
1.比喻的大量使用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一组新奇的比喻,把荷花描绘得圆润有光泽,显得那么娇美、洁白。
一个平凡而荒凉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笔下就被描画成一个令人目眩神摇的境界,显得那么秀丽迷人。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塘月色》作者在写荷叶时,把“高出水面田田的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不仅写出了荷叶之“态”、之“色”,也赋予荷叶以情,似乎荷叶就要翩翩起舞了。
2.通感和联想的连用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从表面上看,这些比喻都没有合常理。
“清香”怎么会像“歌声”呢?月光下的“荷塘”像一“梦”,也令人惊讶。
把“光与影”比喻成“名曲”,更使人觉新奇。
但读者如果仔细揣度一番,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生妙笔的神奇之处。
以第一句为例:“清香”是断断续续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隐隐约约的,这两者都有幽雅迷离、疏忽飘渺的韵致,作者抓住的正是两者的神似之处。
因此,这些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无理”之中蕴涵着者匠心独运的精妙。
作者是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造成感觉的转化,创造出鲜明的形象美。
但感觉的移动是联想所起的作用,正是联想把沁人心脾的荷香同悠扬飘渺的歌声联系起来;把光影朦胧的月色与小提琴的美妙琴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阅读,我们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了他作为语言大师的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文学作品讲究音乐美的传统,每一篇散文,都是优美的乐曲,诵读起来都如行云流水一般,或一咏三叹,或回环往复,或一泻千里,每一个字、词、语句,都是跳宕的充满灵性的音符。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的搭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他的修辞艺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出神入化。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朱自清散文,领略大师的风采。
六、推荐文本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重庆行记》
《房东太太》
《论青年》
《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