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2-0-8

合集下载

解读少阳病

解读少阳病

(5)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症状者。 (6)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7)呕而发热者。 (8)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9)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 (10)诸黄腹痛而呕者。 (11)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附:常用的加味方 (1)小柴胡加生石膏汤 (2)小柴胡加桔梗汤 (3)小柴胡加陈皮汤 (4)小胡加芍药汤 (5)小柴胡加吴茱萸汤 (6)小柴胡加苓术汤 (7)小柴胡加丹参茵陈汤
解读少阳病
目录
壹 什么叫少阳病 贰 怎么判定少阳病 叁 少阳病病机与治则 肆 少阳病传变合并证 伍 少阳病的治疗概述

什么叫少阳病
1、少阳病是属经方六经证之一
《伤寒论》以六经名篇(即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少阳 病篇、太阴病篇、少阴病篇、厥阴病篇),只是分论六种 类型的证,而不是经络、脏腑发出来的病,因王叔和以 《内经》释《伤寒论》,造成误读传统,认为六者是《内经》 的六条经络,是经络发的病,实属大错。
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2.阴阳转变:属于病情、病性的变化。 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
谓为阴阳转变。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 附子汤主之。
本是表阳证因发汗太多而转变为表阴证少阴病。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 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 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 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第七章八纲辨证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出自()A.《内经》B.《伤寒杂病论》C.《医学六要》D.《伤寒质难》E.《景岳全书·传忠录》2.最早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医家是()A.张三锡B.祝味菊C.张景岳D.张仲景E.王执中3.八纲辨证是()A.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B.其他辨证方法的延伸C.外感病的辨证方法D.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E.以上都不是4.表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外邪直中B.劳倦内伤C.虫兽所伤D.六淫袭表E.里邪出表5.不属于寒证病因的是()A.阴液亏虚B.阴邪致病C.寒邪直中D.阳气不足E.饮食生冷6.不属于热证病因的是()A.风热侵袭B.阳邪亢盛C.阴液不足D.阳气亏损E.以上都不是7.虚证的病理特点是()A.邪气亢盛B.正气不足C.正虚邪盛D.正邪相持E.正邪相争8.病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善太息,脉弦,常见于()A.表寒证B.真寒假热证C.半表半里证D.表寒里热证E.表热里寒证9.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阳气暴脱B.阴盛阳虚C.阴盛格阳D.阴阳俱虚E.以上都不是10.病人手足厥冷,烦渴喜冷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干,脉沉数有力,证属()A.里寒证B.真热假寒证C.真寒假热证D.里实热证E.阴虚内热证11.病人腹部胀痛时作时止,按之痛减,脉弦硬者,证属()A.实证挟虚B.真虚假实C.虚证挟实D.真实假虚E.虚实并重12.病人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A.表寒里热B.表实里虚C.上热下寒D.上虚下实E.虚实真假13.病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苔白干糙,证属()A.上热下寒B.表寒里热C.表实里虚D.表热里寒E.表里俱热14.病人先见高热口渴,汗出,后出现消瘦,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脉细无力,证属()A.实证转虚B.真寒假热C.表寒里热D.虚实夹杂E.热证化寒15.表证发热的特点是()A.寒热往来B.壮热C.恶寒发热D.身热不扬E.但热不寒16.病人自觉身热烦躁,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触之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口渴但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应属于()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上热下寒证D.上寒下热证E.表热里寒证17.表证恶寒的病机是()A.阳气不足B.肺卫不固C.外邪束表,卫阳被郁D.风性开泄,腠理疏松E.肺气不足18.对里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内伤杂病B.里证一般不见于外感病C.可由外邪直中脏腑而成D.情志为病多属里证E.饮食劳倦所伤为里证19.属于亡阳证的舌脉是()A.舌淡胖嫩,脉象沉迟B.舌淡而润,脉象虚细C.舌淡而润,脉微欲绝D.舌红津干,脉细数疾E.舌红少苔,脉象细数20.属于亡阴证的舌脉是()A.舌红津干,脉细数疾B.舌红苔黄,脉细有力C.舌红少苔,脉象细数D.舌淡胖嫩,脉象沉迟E.舌淡而润,脉微欲绝21.辨别表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A.寒热往来B.恶寒发热C.头身疼痛D.脉数E.壮热22.不属于里证表现的是()A.壮热B.恶寒发热C.五心烦热D.口渴E.苔黄23.病人胃痛数年,遇寒则剧,近日小便热、急、痛、色黄量少。

少阳病篇习题

少阳病篇习题

少阳病篇习题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伤寒习题集/ 少阳病篇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少阳经系的组成部分:A.手足少阳经脉B.腠理C.手足厥阴经D.三焦腑E.胆腑2.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A.表寒里热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热郁表里之间E.表热里寒3.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A.弦細B.弦大C.浮大D.沉紧E.滑数4.头痛发热者,不属以下病证:A.阳明B.太阳C.太阴D.三阳E.少阳5.小柴胡汤原方中,重用达半斤的药是:A.柴胡 B.黃芩 C.柴胡、黃芩 D.半夏 E. 柴胡、半夏6.柴胡证往來寒热,休作有時的产生机制主要是:A.血弱氣盡,腠理開B.藏府相連,邪高痛下C.邪氣与正氣相搏於胁下E.正邪分爭于表里之间7.阳微結与純阴結鉴别的要点是:A.头汗出B.大便鞕C.发热微惡寒D.心下满,按之痛E.手足冷,不恶寒8.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A.伴脉弦细者B.伴大便干结者C.伴小便不利者D.伴汗出短气者E.伴汗出恶风者9.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发黄A.伴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者B.伴腹微胀满,口渴,小便不利者C.伴胁腹不满,发热无汗者D.伴胁下满痛,心烦喜呕者E.伴心中懊(恼),小便不利者10.下列诸症,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D.太阳病转人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11.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于姜B.去半夏、生姜,加五味子、于姜C.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D.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于姜E.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12.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应为A.去半夏加重人参、麦冬B.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括萎根四两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括蒌实D.去半夏、黄芩,加括篓根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括篓根13.柴胡桂枝汤证的病机不宜表述为:A.太阳少阳合病B.少阳夹表证C.少阳兼外寒证D.太阳少阳并病E.太阳未罢,始入少阳14.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A.湿热下注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C.胆气下迫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1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而渴的原因是:A.上热下寒B.上火下水C.胃热脾寒D.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结E.膀胱气化不利16.柴胡加龍骨牡蠣汤证出现胸满烦驚、讝語的原因与下列那项机制无关?A.胃热上蒸B.心阳不宣C.胃热上蒸D.热扰心包E.热郁少阳17.热入血室证出现谵语的特点是:A.入暮乃作B.入夜益甚C.高热谵语D.神昏谵语E.动血谵语18.头汗出,大便硬,心下满,手足冷者,宜用:A.大陷胸汤B.柴胡桂枝干姜汤C.栀子豉汤D.小柴胡汤E.茵陈蒿汤19.心烦呕吐,发热下利,口苦咽干者,宜用:A.吴茱萸汤B.理中汤C.黄芩加半夏汤D.大柴胡汤E.小柴胡汤20.大柴胡汤的组成为:A.小柴胡汤去人参加大黄、枳实B.小柴胡汤去甘草加大黄、芍药C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D小柴胡汤去生姜、甘草,加大黄、枳实E.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芍药、枳实21.经文(271)条曰“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其意是指:A.脉象由弦变为小,为病欲愈B.脉象由大变为小,为病欲愈C.脉象由弦大变为小,为病欲愈D.脉象由弦大变为弦小,为病欲愈E.脉象由弦变为不弦而小,为病欲愈22.经文(272)条曰“少阳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其意是指:A.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将自愈B.A.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易自愈C.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易愈D.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才能愈E.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本易解,此时药物更易于取效23.以下各种发热,不适合用小柴胡汤的是A.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者B.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C.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D.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E.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二)A2型题1.患者,男,35岁,因酒后当风,次日出现发热,口苦,目赤肿痛,心胸烦闷,舌边红苔稍黄,脉浮弦。

江西省2015年上半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知识:少阳病证模拟试题

江西省2015年上半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知识:少阳病证模拟试题

江西省2015年上半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知识:少阳病证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医学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不是A.只存在于从事医生职业活动的人们中间B.在内容上具有稳定性、连续性C.在形式上比较具体、生动D.医务人员容易理解、接受E.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2、患者,女,40岁。

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列缺、尺泽B.膻中、丰隆C.曲池、外关D.风池、尺泽E.列缺、合谷3、外科病疼痛辨证,下列哪一项是属于由痰而引起的____A.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B.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C.痛而酸胀,肢体困重,按之凹陷D.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E.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受盛B.传化糟粕C.化物D.泌别清浊E.通行元气5、医德关系的哪一方面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____A.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B.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C.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D.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E.以上都不是6、患者久病湿疹,面垢多眵,大便溏泄,时发下痢脓血,小溲浑浊不清,湿疹浸淫流水,舌苔白厚腻,脉濡滑。

病属湿邪为患,此证反映了湿邪的哪种性质A.重着B.粘腻C.趋下D.秽浊E.类水7、宋某,女,60岁。

患子宫脱垂多年,平素微觉腰痠,余无不适。

针灸治疗应以A.取肾经、肝经为主B.取肝经、脾经为主C.取脾经、肾经为主D.取任脉、督脉为主E.取肾经、带脉为主8、气滞型子肿,治宜A.化气行水B.理气行滞,佐以健脾化湿C.健脾疏肝行水D.理气化瘀行水E.活血健脾9、小儿患感冒与成人的相同之处是A.易见夹痰兼证B.易见夹滞兼证C.易见夹惊兼证D.平素体弱者病情多较重E.年龄较长者病情多较重10、首选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阴虚火旺证的方剂是A.肾气丸B.右归丸C.大补阴丸D.酸枣仁汤E.天王补心丹11、三品一条枪可用于治疗A.早期宫颈癌B.子宫肌瘤C.阴道炎D.外阴炎E.宫颈结核12、对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的病人,首先进行简便而又十分重要的检查是A.直肠指诊B.乙状结肠检查C.纤维结肠镜检查D.钡剂灌肠透视E.超声波检查13、同病异治的实质是A.证同治异B.证异治异C.病同治异D.证异治同E.病同治同14、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泉B.少冲C.中冲D.少府E.天池15、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A.大横B.章门C.期门D.梁门E.带脉16、奇经八脉中既称“血海”又称“经脉之海”的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维脉17、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呻B.筋、咏、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18、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A.主气的升发B.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C.通行三气D.原气之别使E.以上都不是19、下列无收涩敛浯功效的药物是A.孩儿茶B.乌贼骨C.乳香D.炉甘石E.龙骨20、合谷穴()A.以治疗大肠的疾病见长B.在第2掌骨尺侧的中点处C.是输穴D.是八脉交会穴E.以治疗头面五官的疾病见长21、身目俱黄而晦暗,胁下块,刺痛而拒按,为气滞血瘀,湿浊残留所致者,宣道遥散的同时,加服A.硝石矾石散B.鳖甲煎丸C.桃红四物汤D.茵陈五苓散E.茵陈术附汤二、多项选择题1、患者,男,45岁。

少阳病辨证论治

少阳病辨证论治

少阳病辨证论治一、A1型题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应先与A.小柴胡汤B.桂枝加芍药汤C.大建中汤D.小建中汤E.桂枝加大黄汤∙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正确答案:D2.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A.渴而不呕B.小便不利C.但头汗出D.胸胁满微痛E.烦躁不得眠∙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3.哪项不属于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A.往来寒热B.口苦咽干C.胸胁苦满D.心烦喜呕E.嘿嘿不欲饮食∙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4.柴胡桂枝汤的组成是A.小柴胡汤加桂枝B.桂枝汤加柴胡C.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D.柴胡与桂枝组成E.以上均不是∙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二、A2型题5.患者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剧烈疼痛,微呕,胸胁心下微满,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治宜A.麻黄汤B.柴胡桂枝汤C.小柴胡汤D.桂枝汤E.附子汤∙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6.患者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口渴,但头汗出,治宜A.麻黄汤B.桂枝汤C.小柴胡汤D.柴胡桂枝干姜汤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正确答案:D三、A3/A4型题(7-9题共用题干)李某,女,50岁。

一周前右胁疼痛,旁及胃脘,痛势剧烈难忍,口苦泛恶,不能饮食,午后发热,大便四五日未解,小便黄赤涩痛。

舌体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7.其病机属于A.水热互结B.痰热互结C.阳明腑实D.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E.以上均不是8.其治法是A.和解少阳,通下里实B.清热涤痰C.泄热通腑D.泄热逐水E.以上均不是9.治疗应首选A.大陷胸汤B.小陷胸汤C.大柴胡汤D.大承气汤E.以上均不是∙显示答案∙收藏本题∙错题反馈正确答案:7.D;8.A;9.C。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伤寒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孙思邈答案:A2. 《伤寒论》主要论述了哪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A. 感冒B. 伤寒C. 疟疾D. 肺结核答案:B3. 《伤寒论》中提到的“六经辨证”是指哪六经?A.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B. 手太阴心经、手阳明小肠经、足太阴肾经、足阳明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C.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肝经、足太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D. 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脾经答案:A4. 《伤寒论》中“太阳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B. 头痛C. 咳嗽D. 腹痛答案:A5. 《伤寒论》中“阳明病”的主要表现是?A. 汗出恶风B. 口渴欲饮C. 腹痛便秘D. 呕吐答案:B6. 《伤寒论》中“少阳病”的症状特点是什么?A. 口苦咽干B. 恶寒发热C. 头痛身痛D. 腹痛腹泻答案:A7. 《伤寒论》中“太阴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A. 腹痛腹泻B. 口干舌燥C. 四肢厥冷D. 头痛发热答案:A8. 《伤寒论》中“少阴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A. 手足心热B. 口干舌燥C. 四肢厥冷答案:C9. 《伤寒论》中“厥阴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A. 口苦咽干B. 四肢厥冷C. 腹痛腹泻D. 头痛发热答案:B10. 《伤寒论》中“和解法”主要针对哪种类型的疾病?A. 太阳病B. 阳明病C. 少阳病D. 少阴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伤寒论》中提到的“三阳合病”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发热恶寒B. 口渴欲饮C. 腹痛便秘D. 口苦咽干答案:ABC2. 《伤寒论》中提到的“三阴合病”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腹痛腹泻B. 四肢厥冷C. 口干舌燥D. 头痛发热答案:ABD3. 《伤寒论》中“汗法”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太阳病B. 阳明病C. 少阳病D. 少阴病答案:AC4. 《伤寒论》中“下法”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阳明病B. 少阳病C. 太阴病D. 少阴病答案:AC5. 《伤寒论》中“和法”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太阳病B. 阳明病C. 少阳病D. 少阴病答案: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主要论述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三基医师伤寒论

中医三基医师伤寒论

中医三基医师伤寒论1考试时间:4分钟总分:0分一.单选题(共27题,每题0分)1.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的不同点是( )A.有桂枝无人参B.有桂枝无干姜C.有桂枝无半夏D.有桂枝无黄芩E.有桂枝无大枣2.以下何项不属于厥阴病提纲( )A.饥不欲食B.消渴C.下利不止D.气上撞心,心中疼热E.食则吐蛔3.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的鉴别要点是前者何项症状更突出( )A.身热B.汗出C.心烦D.口渴E.脉洪大4.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阴病提纲证( )A.胸下结硬B.食不下C.时腹自痛D.腹满而吐E.自利益甚5.太阳蓄水证“消渴”的病机是( )A.阴虚有热,水热互结B.饮停气阻,气不化津C.水饮内停,阳虚不化D.发汗太过,损伤津液E.里热伤津,津液不足6.以温中解表为主要功效的方剂是( )A.桂枝加附子汤B.小建中汤C.桂枝人参汤D.麻黄细辛附子汤E.桂枝新加汤7.蛔厥证与脏厥证的鉴别要点是( )A.腹痛的轻重B.呕吐的有无C.下利的有无D.厥逆的甚微E.烦躁的阵发性与持续性8.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脉证特点是( )A.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B.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C.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D.心下痞,按之濡,寸脉浮E.心下痞,按之痛,关脉沉9.少阳病的病机是( )A.邪犯少阳,胆腑不利B.邪犯少阳,三焦壅滞C.邪犯少阳,枢机不利D.邪犯少阳,胆火内郁E.邪犯少阳,胆热犯胃10.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方法是( )A.通便泻热B.消滞除满C.和胃通腑D.急下存阴E.攻下实热11.苓桂术甘汤证的证候特点是( )A.微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B.脐下悸、欲作奔豚C.心下悸,口不渴,小便自利D.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E.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12.阳明证,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色黑,适宜用( )A.调胃承气汤B.小承气汤C.大承气汤D.桃核承气汤E.抵当汤13.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14.旋覆代赭汤的功效是( )A.和胃化痰,降逆消痞B.和胃补中,化痰消痞C.益气补中,平肝降逆D.和中化痰,平肝消痞E.和胃化痰,镇肝降逆15.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B.痰热互结C.水寒互结D.瘀热互结E.燥热互结16.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是( )A.大黄黄连泻心汤B.小陷胸汤C.栀子豉汤D.黄连阿胶汤E.麻杏石甘汤17.以下何证不属于少阴寒化证( )A.桃花汤证B.附子汤证C.真武汤证D.四逆散证E.白通汤证18.当归四逆汤证的脉证特点是( )A.手足厥寒,脉细欲绝B.手足厥寒,脉微欲绝C.手足厥寒,脉沉而紧D.手足厥寒,脉微而细E.手足厥寒,脉沉而细19.清热止利,表里双解的主方是( )A.葛根汤B.葛根芩连汤C.黄芩汤D.白头翁汤E.黄连汤20.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脾气亏虚,运化失职B.脾阳不足,寒湿困滞C.湿邪内盛,脾胃不和D.脾运失职,清阳不升E.中虚不运,饮食停滞21.以下哪项不是猪苓汤证的主症( )A.发热B.渴欲饮水C.脉浮D.小便不利E.心下悸22.以下哪项不是白虎汤证的症状表现( )A.腹满B.身重,难以转侧C.面垢D.谵语,遗尿E.潮热23.小建中汤证的主症是( )A.心下悸,欲得按B.心中烦,不得卧C.心中悸而烦D.虚烦不得眠E.心动悸,脉结代24.以下何方无大黄与芒硝的配伍( )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桃核承气汤E.大陷胸汤25.太阳病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卫外失职B.风寒束表,营卫不和C.风寒束表,肺气上逆D.风寒束表,经脉不利E.风寒束表,肺气不宣26.阳明病外证不包括下列何项( )A.不恶寒B.身热C.汗自出D.反恶热E.腹满27.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恶寒B.头痛C.发热D.项强E.脉浮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0分)1.以下哪些方剂可以主治呕吐( )A.干姜芩连人参汤B.吴茱萸汤C.小柴胡汤D.大柴胡汤E.栀子豉汤2.以下哪些方证可以出现喘( )A.小青龙汤证B.麻黄汤证C.麻杏石甘汤证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E.葛根芩连汤证3.猪苓汤证与真武汤证的共有症状是( )A.咳、喘B.渴欲饮水C.下利D.小便不利E.心烦不得眠4.以下哪些方证可见身痛的表现( )A.桂枝加附子汤证B.附子汤证C.麻黄汤证D.桂枝新加汤证E.大青龙汤证5.太阳蓄血证包括( )A.五苓散B.抵当汤证C.猪苓汤证D.抵当丸证E.桃核承气汤证6.以下哪些方证可以出现烦躁( )A.茯苓四逆汤证B.大青龙汤证C.栀子豉汤证D.干姜附子汤证E.桂甘龙牡汤证7.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鉴别要点是( )A.恶风与恶寒B.发热高与低C.汗出有无D.身痛有无E.脉浮缓与浮紧8.猪苓汤与五苓散共有的药物是( )A.桂枝B.茯苓C.猪苓D.泽泻E.滑石9.以下哪些方证属于表里同病( )A.柴胡桂枝汤证B.桂枝人参汤证C.五苓散证D.葛根芩连汤证E.麻黄细辛附子汤证10.以下哪些方证可见下利的表现( )A.大柴胡汤B.黄芩汤证C.四逆汤证D.大承气汤证E.桂枝人参汤证11.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是( ) A.心下痞B.恶心呕吐C.干噫食臭D.肠鸣下利E.谷不化12.以下哪些方证可见小便不利( )A.真武汤证B.猪苓汤证C.五苓散证D.茵陈蒿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3.以下哪些方证属于寒热错杂证( )A.半夏泻心汤证B.乌梅丸证C.大青龙汤证D.黄连汤证E.附子泻心汤证14.太阴病兼表证的治疗用方有( )A.麻黄汤B.桂枝汤C.桂枝加附子汤D.小建中汤E.桂枝人参汤15.以下属于结胸证的方证是( )A.三物白散证B.大柴胡汤证C.大陷胸汤证D.大陷胸丸证E.小陷胸汤证三.是非题(共10题,每题0分)1.寒、热、痰、水、蛔、瘀都能导致厥证的发生。

中医八法3--和法

中医八法3--和法

中医八法3--和法一、和法:就是用和解的方法来调和人体内阴阳气血偏盛或偏衰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少阳病:少阳病:介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的病。

太阳病:感冒初期,症状:头痛、发烧、咳嗽等。

少阳病症状:寒热往来、口苦、胸肋苦满等。

阳明病:风寒邪气侵入到胃时就称阳明病。

症状:身体发热、燥屎便秘。

和法主要是治疗少阳病的。

三、少阳病的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四、和法的特点:(1)功补兼施;药物包含补益药与祛邪药。

祛邪常用药:清热药:黄连、黄苓等。

解表药:柴胡、生姜、薄荷等。

化痰药:陈皮、半夏等。

理气药:厚朴、香附等。

补益常用药:补气药:人参、茯苓、甘草等。

补血药:当归、白芍等。

滋阴药:生地、熟地、山萸肉等。

(2)寒热并用:和法方剂由补益药(药性偏热),同祛邪药(药性偏寒),共同使用。

(3)作用和缓(4)综上所述,和法具有:功补兼施、寒热并用、作用和缓的作用。

五、合法药物的配伍原则:1、和法具有寒药以热药、补药以泻药并用的特点。

2、部分药物配伍比例:(1)5克大黄配15克人参。

(2)5克黄连配15克人参。

(3)5克黄连配15克茯苓。

(4)10克麻黄配15克白芍。

综上所述:泻下清热药同补益药的配伍按1:3进行,发汗药以补益药按1:1.5进行。

(5)和法副作用小,但是不能长期服用。

(6)气血虚弱兼有便秘的患者,服用和法的药物后,当便秘消失后,应该减少或停用和法中的泻下药的成份。

同时加强补气的药物。

六、感冒引起的腹泻的治疗:(1)属于表、里皆病。

(体表风寒邪气、体内有寒邪)。

(2)治疗时先判断表、里两证谁严重。

(3)表、里两证都严重时用和法。

(4)用药:发汗药去表邪、健脾益气药或泻下药来治疗肠胃疾病。

二者同用。

七、老人患心脏病的和法治疗。

彩用补气的药物加上行气和血的药物(和血化瘀药)配合进行治疗。

八、肝脾不和的和法治疗:1、肝脾不和:患者忧伤愤怒→损肝脏→疏泄功能异常→侵犯脾胃→食欲不佳、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伤寒论 少阳病辨证论治练习题

伤寒论 少阳病辨证论治练习题

伤寒论少阳病辨证论治练习题
一、A1
1、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为
A、胆热内郁
B、枢机不利
C、三焦失畅
D、脾胃失和
E、以上都是
2、太阳表证已罢,邪入少阳的表现不包括
A、嘿嘿不欲饮食
B、往来寒热
C、心烦喜呕
D、呕不止
E、胸胁苦满
3、大柴胡汤证的变证表现为
A、由喜呕变为“呕不止”
B、由心烦而变为“郁郁微烦”
C、由胸胁苦满变为“心下急”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
4、下列各经病证中,可用大柴胡汤治疗的是
A、少阳、太阳
B、少阳、阳明
C、少阳、太阴
D、少阴、太阴
E、阳明、少阴
5、大柴胡汤的组成为
A、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枳实、芍药
B、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枳实、大黄
C、小柴胡汤去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
D、小柴胡汤去甘草、人参,加枳实、大黄、芍药
E、小柴胡汤去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人参
6、小柴胡汤的功用不包括的是
A、疏利三焦
B、宣通内外
C、调达上下
D、和畅气机
E、通下里实
7、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宜选用
A、小柴胡汤
B、调胃承气汤
C、大承气汤
D、大柴胡汤
E、炙甘草汤。

少阳病篇2013520

少阳病篇2013520
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 //假令纯阴结,不得复 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 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 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8)
少阳阳微结与少阴纯阴结的鉴别
少阳病辨证论治
熊学军 副研究员
复习已经学习的内容 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
复习太阳、太阳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复习阳明、阳明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案1:李某某,女,76岁,右侧牙痛4天,加重1天。牙 齿将近脱落,进食水果后出现疼痛,昨日因与孙女生 气,继之右侧头痛、耳痛、面肿。舌尖边红,苔薄黄, 脉细弦。
——少阳为主,脾虚次之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 本条腹痛:土虚木乘 ——中虚为主,少阳之邪次之 ——先宜小建中汤,再投小柴胡汤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 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 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辨柴胡汤的使用法及误下后复与柴胡汤的机转 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大主证之一)——说明证情的不典型性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病程的曲折性 复与柴胡汤——再与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战汗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64) 少阳中风证治及禁忌与误治后的变证 耳聋、目赤-----风火循经上扰,清窍不利 胸中满而烦-----邪郁少阳,经气被阻;郁火循经上扰
心神 禁治:不可吐下 误治变证:心悸、惊惕-----心虚则悸,胆虚则惊。气

伤寒论(4.1.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例题

伤寒论(4.1.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例题

伤寒论第四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例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小柴胡汤原方中,重用达半斤的药是:A.柴胡 B.黃芩 C.柴胡、黃芩 D.半夏 E. 柴胡、半夏答案:E。

答案分析:此题审察对小柴胡湯组方特点的掌握。

(二)A2型题1.患者,女,42岁。

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惡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項强连頸,胁下微胀满,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选择是:A.桂枝加葛根汤 B.五苓散 C.桂枝汤加柴胡 D.小柴胡汤 E.先与桂枝汤,后与小柴胡汤答案:D。

答案分析:此题描述与第(99)条吻合,属三阳兼证,故用小柴胡汤,中取少阳和解、以兼顾表里之法。

(三)B型题A.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B.真武汤 C.白虎汤 D.小柴胡汤 E.大青龙汤1.身重,发热烦渴,汗出腹满者,宜用:2.身重,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者,宜用:答案1:C。

答案2:A。

分析:此题审察对不同汤证身重辨证的掌握。

(四)X型题1.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反映其水饮内停的主要表现有:A.胸胁满微结 B.往来寒热 C.小便不利而渴 D.不呕 E.但头汗出答案: ABCDE。

答案分析:此题考察对原文(147)条少阳兼饮结证基本证候的掌握。

二.非选择题(一)名词解释题1.往来寒热。

答案: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二)填空题1.婦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______有时,______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疟狀,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4)答案:發作,經水。

(三)判断说明题1.大柴胡汤证既可有大便难,也可有下利。

答案:正确。

大柴胡汤证大便异常的机理是少阳阳明并病,气滞而热壅肠间,若少阳热气壅阻较甚,影响阳明腑气不降则大便难,若少阳热气下迫肠间,以致迫津下泄,则反下利,但其利必污浊臭秽,下利不爽。

(四)简答题1.少阳病坏病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处理原则如何?答案:少阳病误用汗、吐、下、温针之法,导致正虚邪犯所致。

由于少阳病机复杂,故变证变化多端,然仍应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的原则处理。

辨少阳病脉诊并治.

辨少阳病脉诊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Shaoyang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概说Introduction一少阳的生理少阳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

胆与肝相表里,共主疏泄,参与脾胃的运化,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输布。

三焦为水谷与气机升降的通道,并与厥阴心包经相表里。

《难经》“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以始也”。

故三焦功能正常,气机得以升降,水道得以通调,于是周身安适,内外俱和。

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为人体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职司升降和运转,故有“少阳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之说。

二少阳病的病理(一)少阳病的成因太阳表邪内传胆火上炎,经脉壅滞少阳本经受邪少阳病即可从太阳转入,也可有本经受邪直接发病。

又因与厥阴相表里,当厥阴阳复,也可转出少阳。

邪在少阳,胆火上炎,所以有口苦,胸满,寒热往来等证。

(二)少阳病的病位——“半表半里”。

(三)少阳病的病性——郁热三少阳与其他脏腑经络的关系少阳居太阳与阳明之间,外邻太阳,内连阳明,所以少阳病大多见于太阳传阳明的过渡阶段,也正是这个缘故,少阳病常可外兼太阳,或内兼阳明。

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少阳病容易传入厥阴,反之,厥阴明复,又能转出少阳,因此有“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之说。

胆与肝一脏一府,肝胆与脾胃关系十分密切,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脾胃运化,有赖于肝木的疏泻、条达,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四少阳病的治法少阳病不是表病,故禁用汗法;又不是里实证,故禁用下法;也非胸膈实邪,吐法亦禁用。

只宜和解枢机法。

何谓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

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

”戴北山:“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和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所以我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有“助正达邪”之意。

现在所谓的“和法”包括和解少阳――小柴胡,蒿芩清胆汤,达原汤,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少阳病的证治法为和解法,代表方是小柴胡汤。

少阳病辨证论治.ppt

少阳病辨证论治.ppt
▪ 一、小柴胡汤证 ▪ 二、小柴胡汤禁例 ▪ 三、《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相关原文
小柴胡汤证
▪ [原文] 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 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提要] 小柴胡汤证的证候表现及治疗 ▪ [讲析]
▪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 指次指之端,……布膻中, 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 焦;
▪ 其支者,……侠耳后直上, 出耳上角,……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 交颊,至目锐眦。
▪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 嗌肿喉痹。
▪ 胆:
贮存胆汁和排泄胆汁(胆者,中精之府) 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头痛发热:胆火上扰,清窍不利故头痛发热。 ▪ 禁忌:误汗则津液外泄,化燥伤津,胃中干燥,
促使邪气内传阳明,胃中燥热上扰心神则谵语。
少阳本经受邪
▪ 表现:口苦,咽干,目眩 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头痛发热,脉弦细
▪ 病机:胆气内郁,胆火上炎 ▪ 治法:清泻胆火,和解枢机 ▪ 方药: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四、少阳病分类及治则:
▪ 1.少阳病本证:和解少阳 ▪ 2.少阳病兼变证:和解少阳为主
兼表邪未解者 兼化燥成实者 兼三焦气化不利,水饮内停
五、少阳病转归
▪ 1.痊愈: ▪ 2.传经:阳明、太阴、厥阴 ▪ 3.变证:结胸、痞证、惊悸、谵语……
少阳病
▪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
▪ 咽干: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则咽干;《灵枢·奇病 篇》“咽为胆之使。”

18面)伤寒论考试(终极版本)总结

18面)伤寒论考试(终极版本)总结

伤寒论考试终极总结一,问答: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

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

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

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

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

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4、结胸三症?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少阳病辨证论治

少阳病辨证论治
⑥不渴,身有微热:表邪未解,津液未伤——去 人参壅补,加桂枝以解外。
⑦咳:水饮犯肺,肺气上逆则咳——去人参、大 枣甘温壅气及生姜辛散之品,加干姜温中化饮, 加五味子敛肺止咳。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原文] 97条: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舆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 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 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 属阳明,以法治之。 [讲析]
案二
按:根据《伤寒论》所言:“伤寒中风,有柴 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临 床辨证使用该方时,抓住能反映少阳经病的病 因病机的两三个主证,即投小柴胡汤,随证出 入,效如桴鼓。
出处:李巨琪,陈文敏.小柴胡汤儿科应用举隅. 陕西中医,2019,23(6);556
头痛发热:胆火上扰,清窍不利故头痛发热。 禁忌:误汗则津液外泄,化燥伤津,胃中干燥,
促使邪气内传阳明,胃中燥热上扰心神则谵语。
少阳本经受邪
表现:口苦,咽干,目眩 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头痛发热,脉弦细
病机:胆气内郁,胆火上炎 治法:清泻胆火,和解枢机 方药: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实邪阻滞,而用吐下之法,势必耗伤气血,导致 胆气内虚,心失所养,而出现心悸、惊惕等变证。
二、少阳病治禁
[原文] 265条: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
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 不和,烦而悸。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阳伤寒表现及禁忌。 [讲析]
脉弦细:邪犯少阳,胆热内郁,疏泄不利则脉弦; 细为正气不足,抗邪乏力之象。
三焦:
通行元气(三焦者,元气之别使 ) 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A.弦细B.弦大C.浮大D.沉紧E.滑数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A.血弱气弱,腠理开B.藏府相连,邪高痛下C.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D.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E.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诸证,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D.太阳病转入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真人斗牛游戏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A.柴胡、黄连、半夏、人参、大枣B.柴胡、黄柏、半夏、人参、甘草、大枣C.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甘草、大枣、生姜D.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干姜E.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B.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C.去半夏,加五味子D.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E.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A.伴脉弦细者B.伴汗出短气者C.伴汗出恶风者D.伴小便不利者E.伴大便硬结者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A.去半夏,加重人参,加麦冬B.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楼实D.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楼根。

《伤寒论》和方之四:炙甘草汤

《伤寒论》和方之四:炙甘草汤
2.厥阴病寒证(当归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1
3.厥阴热利(白头翁汤证)1
七、霍乱病辨证论治霍乱病辨治霍乱病辨治(理中丸证)1
八、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瘥后劳复证瘥后劳复证(竹叶石膏汤证)1
主治医师金匮要略大纲
一痉湿暍病篇
(一)痉病证治柔痉证治(瓜蒌桂枝汤证)1
(二)湿病证治1.风湿在表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12.风湿兼气虚证(防己黄芪汤证)1
1.白虎汤, 燥热
2.桅豉汤, 郁热
3.承气汤, 结热
4.大黄黄连泻心,湿热
5.抵当汤, 血热
5.大陷胸汤, 湿热与燥结
6.桃核承气汤, 血热与燥结
7.茵陈蒿汤, 郁热与燥结
..0...
四,解读太阴:
1.四逆汤: 里寒
一。解读太阳:
1.桂枝汤, 表热有汗
2.麻 黄, 表热无汗
3.葛根汤类,表热有汗/无汗 (有汗去麻黄)
4.麻杏石甘,表热里燥热有汗(太阳阳明合病)
5.大青龙, 表热里燥热无汗(太阳阳明合病)
8.葛根芩连,表热里湿热 (太阳阳明合病)
9.麻连赤, 表热里郁热 (太阳阳明合病)
二、中风历节病篇历节病证治1.风湿历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1
2.寒湿历节证(乌头汤证)1
三、血痹虚劳病篇
(一)血痹证治血痹重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1
(二)虚劳病证治1.虚劳失精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12.虚劳腰痛证(肾气丸证)1
3.虚劳不寐证(酸枣仁汤证)1
(一)肺痿证治1.虚热肺痿(麦门冬汤证)1四、肺痿肺痈2.虚寒肺痿(甘草干姜汤证)1
阳者,其性为热,其形为火(或日风)。---同理不一定要发热才叫有热,目赤,舌红苔黄,尿黄等都是热。

足少阳胆经、穴题库2-2-10

足少阳胆经、穴题库2-2-10

足少阳胆经、穴题库
2-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日月穴,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期门穴下1肋
B.在第7肋间
C.在前正中线旁开3寸
D.平刺0.5~0.8寸,可灸
E.主治黄疸、呕吐、吞酸等胆府病证
问题:
[单选,B1型题]八会穴中筋会是()。

A.阳陵泉
B.环跳
C.委中
D.阴陵泉
E.悬钟
问题:
[单选,B1型题]八会穴中髓会是()。

A.阳陵泉
B.环跳
C.委中
D.阴陵泉
E.悬钟
(11选5 )
问题:
[单选,B1型题]委中穴常用来治疗()。

A.痴呆,中风
B.目痛,夜盲
C.乳痈,瘰疬
D.痔疾,便秘
E.呕吐,呃逆
问题:
[单选,B1型题]足临泣穴常用来治疗()。

A.痴呆,中风
B.目痛,夜盲
C.乳痈,瘰疬
D.痔疾,便秘
E.呕吐,呃逆
问题:
[单选,B1型题]主治耳疾的穴位是()。

A.日月
B.瞳子髎
C.听会
D.完骨
E.本神
问题:
[单选,B1型题]位于第12肋端下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京门
D.章门
E.带脉
问题:
[单选,B1型题]位于第7肋间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京门
D.章门
E.带脉。

2020中医内科中级-伤寒论

2020中医内科中级-伤寒论

第一单元太阳病辨证论治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二、伤寒表实证1. 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大青龙汤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三、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四、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五、热证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六、脾虚证小建中汤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八、热实结胸证小陷胸汤证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第二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医伤寒论-少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伤寒论-少阳病辨证论治

少阳病辨证论治1.患者,女,38岁。

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胁下微胀满,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剂是A.大柴胡汤B.小柴胡汤C.桂枝汤加柴胡D.桂枝加葛根汤E.桂枝汤答案:B2.黎某,51岁。

失眠1年余,头晕两个月。

诊见:口干,疲乏,眩晕,时有惊悸,盗汗,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应首选的方剂是A.桂枝芍药知母汤B.桂枝加龙骨牡蛎汤C.酸枣仁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小建中汤答案:C3.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br> 其病机属于A.胆热犯胃,胃失和降B.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C.痰热互结D.阳明腑实E.水热互结答案:B4.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br> 其治法是A.和解少阳,内泻热结B.和解少阳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攻下通便,补气养血E.攻逐水饮答案:A5.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br> 治疗应首选A.十枣汤B.小柴胡汤C.大柴胡汤D.蒿芩清胆汤E.痛泻要方答案:C6.柴胡证时,若胁下硬满,宜原方去大枣,加A.芍药B.附子C.牡蛎D.人参E.干姜答案:C7.柴胡证时,若腹中痛,宜原方去黄芩,加A.芍药B.附子C.牡蛎D.人参E.干姜答案:A8.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B.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C.去半夏,加五味子D.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E.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答案:B9.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A.去半夏,加重人参,加麦冬B.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楼实D.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楼根答案:D10.下列诸症,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D.太阳病转入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答案:E11.大柴胡汤的组成为A.小柴胡汤去人参,加大黄、枳实B.小柴胡汤去甘草,加大黄、芍药C.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D.小柴胡汤去生姜、甘草,加大黄、枳实E.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芍药、枳实答案:E12.患者,男,近两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
2-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
A.湿热下注
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
C.胆气下迫
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近两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治宜()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小承气汤
D.大承气汤
E.以上都不宜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38岁。

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胁下微胀满,脉弦。

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剂是()
A.五苓散
B.小柴胡汤
C.桂枝汤加柴胡
D.桂枝加葛根汤
E.桂枝汤
(篮球教学 /)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于某,男性,43岁。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而痛,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其治法是()
A.A.辛凉解表
B.辛温解表
C.益气解表
D.滋阴解表
E.清暑祛湿解表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其病机属于()
A.A.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B.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C.痰热互结
D.阳明腑实
E.水热互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疗应首选()
A.A.十枣汤
B.小柴胡汤
C.大柴胡汤
D.蒿芩清胆汤
E.痛泻要方
问题:
[单选,B1型题]头眩,口苦,胁下满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苓桂术甘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
问题:
[单选,B1型题]头眩,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苓桂术甘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