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1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画出各种大小的角。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还不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量各种大小的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画出各种大小的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角的度量产生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画出各种大小的角。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观察法: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画出各种大小的角。
4.交流讨论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角,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
然后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2. 角的分类3. 角的度量方法4. 直角、锐角、钝角的判断5. 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
2. 教学难点:角度的度量及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教具演示角的度量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
2. 讲解角的定义(1)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3. 讲解角的分类(1)直角:角度为90°。
(2)锐角:角度小于90°。
(3)钝角: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4.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1)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5. 演示角的度量方法通过教具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过程。
6. 练习角的度量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7. 判断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8. 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制图等。
9.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和应用。
10.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角及其度量的概念;2.能够学会使用度和度分秒度量角;3.能够掌握与直线或平面有关的角度常识;4.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2.角的度量;3.角的大小比较;4.直线或平面上的角度常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角的度量;2.角的大小比较。
难点1.识别角的类型;2.掌握度和度分秒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2.任务型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4.示教法;5.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带领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并了解与角有关的平面图形。
2. 角的度量(25分钟)1.角的度量是什么意思?2.角的划分和角的单位;3.度和弧度的换算;4.度分秒和度的换算。
3. 角的大小比较(20分钟)1.角度大小的比较;2.角的大小与所在直线或平面的关系;3.角的补角、邻角、对顶角和同位角。
4. 直线或平面上的角度常识(30分钟)1.平行线间的角的性质;2.相交线间的角的性质;3.圆或弧上的角。
5. 实验探究(20分钟)1.学生自行探究角度的变化对图形的影响;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角的度量公式。
6. 课堂讨论(10分钟)1.学生就教师提议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2.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解释。
六、教学评估通过教师日常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验检查等方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七、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自行设计并完成1个与角度度量相关的实验;3.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写一份角度度量的个人总结。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但是,部分同学在实际操作时难以准确地识别角的类型,对度量单位的换算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加强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17篇)《角的度量》篇1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
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一)导入教师:昨天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1、认识量角器教师: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板书:量角器)出示一个量角器。
教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度量角的方法,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角的认知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度量角的方法,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准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教学工具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称。
2.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为学习度量角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1.讲解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了解量角器的组成部分。
2.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强调注意事项:a.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对齐。
b.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对齐。
c.读取量角器上与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角的度数。
3.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检查并指导。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巩固提高1.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内的角度、设计角图案等。
2.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较慢,导致课堂时间紧张。
3.在巩固提高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量角器。
2.合理安排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3.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同学们,当我们度量一个角的时候,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放在角的顶点上,就像这样。
”(演示动作)“我们要确保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完全对齐。
你们看,这里就是这样做的。
角的度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掌握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能够通过画图、活动等方式感受角的概念和度量。
•能够通过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3.在绘图和活动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角的绘制和度量。
2.能够通过比较角的大小进行角度的估计和度量。
3.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角度计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
2.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演示法。
3.组织活动法。
4.问答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概念。
2. 角的概念(10分钟)讲解角的概念,分类方法,并请学生画出不同的角。
3. 角度的度量(20分钟)•通过给出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度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
•组织学生参加角度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角度的度量。
4. 角度的计算(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和练习计算角度,让学生掌握角度的计算方法。
5. 总结(5分钟)通过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和单位,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技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了解了角的分类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度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掌握了角度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是在进行活动时,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改善。
另外,在进行角度计算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良好的复习巩固。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角的度量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角的度量。
我们将从第四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认识角》开始。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角的定义,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对角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难点是让同学们理解角的分类,并能根据角的大小进行正确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演示和练习,我已经准备好了量角器和三角板等教具,同时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练习本和尺子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例如:“如果你要制作一个正方形,你应该如何测量它的四个角?”3. 练习与讨论: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和同桌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角的定义、度的概念、角的度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等内容,以便同学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大小,并将其分类。
1. 30°的角2. 90°的角3. 45°的角4. 120°的角答案:1. 30°的角2. 90°的角3. 45°的角4. 120°的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角的度量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角的分类方面还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一些实例和练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角的定义和度量方法角的定义是基础,理解角的概念对于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至关重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角,感知角的大小,并学习用量角器量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的大小,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角的大小,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2.难点:用量角器准确地量角,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角,感知角的大小,并学习用量角器量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找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角的大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势表示这些角的大小,从而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量角器和三角板,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讲解量角器的结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量的操作,体会量角器的作用。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量的比较。
角的度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并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度”2.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 角的分类及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度”,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分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角的初步知识,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提出问题: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1)角的度量单位“度”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度量单位“度”。
② 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结构。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①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强调量角器的放置、读数等注意事项。
② 学生分组实践,互相测量角的大小,巩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角的分类及特点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角,引导学生总结各类角的特点。
②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及特点。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角的度量单位和分类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度量单位和分类知识。
(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角的度量2. 板书内容:(1)角的度量单位“度”(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角的分类及特点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并且对角的大小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角的度量,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角的度量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航海航空等领域都需要对角的大小进行精确测量。
教材内容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需求,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度。
接着,教材介绍了1°角的概念,并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认识到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
然后,教材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尺上的角来估计其他角的度数,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度量单位的认识和对角的度数的估测能力。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认识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且能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学生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如用尺子测量长度等,但角的度量与长度测量有所不同,需要学生建立新的测量观念和方法。
认知能力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理解角的度量单位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等。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和探究问题。
角的度量(一)(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一)(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概念及单位2. 角的度量方法3. 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概念及单位,角的度量方法。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角的度量工具,了解角的度量概念及单位。
2. 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引出角的度量概念。
2. 探究新知(1)角的度量概念及单位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是度(°),1度等于圆周的1/360。
(2)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测量一些常见的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2)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窗户玻璃的角度?如何测量桌面平整度?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角的度量概念、单位和方法。
(2)拓展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制作家具等。
六、课后作业1. 测量家中或教室中的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2. 思考角的度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角的度量(一)2. 板书内容:(1)角的度量概念及单位(2)角的度量方法(3)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概念、单位和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下面是分享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欢迎参阅。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数学《角的度量》星期三第二节授课人:李润国班级:《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25 ~29页,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情境导人,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和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到工地去参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施工场面。
)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师:铲斗臂形成的角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画着这个角的纸。
(课件抽象出铲斗臂组成的角,课前发给每人一张画着这个角的纸。
)师: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测量一下吧!学生动手实践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用三角板上的一号角去量有3个那么大。
用三角板上的二号角去量有2个多一些。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5个那么大。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4个那么大。
??师: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生:因为每个人的测量标准不一样。
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师:怎样在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生:用相同的角去测量。
生:像度量长度那样,设计一把专门的尺子生:??师:对,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去测量,你知道是什么工具吗?生:量角器。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评析: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或自己折的角去量同一个角,从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由此产生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6 角的度量 教案
角的度量(二)。
(教材第26~27页)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比较角大小的教学过程,了解角的度量的产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活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3.在学习角的度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模型源于生活的需要。
重点:认识量角器,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在运用量角器的过程中感知角。
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
量角器。
出示红领巾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哪几个角吗?哪个角最大?你们想知道大角比其他两个小角大多少吗?如果不知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借助熟悉的红领巾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角的度量。
】1.讨论交流。
师:我们以前学习线段时,通常用cm、dm、m等长度单位的工具来度量,大家想不想知道一种合适的量角单位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组汇报并展示发明。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讨论,角越小测量的结果越精确,这个角到底有多小呢?现在来介绍一下,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同学们闭眼想象一下,1°的角有多小。
师:10份这样的角是10°,那么40份,90份,130份,180份……是多少度呢?2.认识量角器。
①找宝游戏。
师:大家的想法与科学家的想法一致,他们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发明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同学们,拿出你们手中的量角器,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学生:城堡)这小小的城堡里宝藏可多了!想不想找一找?学生观察量角器,找出中心点、内外刻度、零刻度;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
②认识量角器。
牢记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③你们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140°的角吗?分别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以及学会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对图形的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角吗?”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你们能用量角器量出这个三角形的角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量角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量角器量出给定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描述角的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正确读取度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度数读取。
2.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准备1. 量角器每人一个。
2. 角的度量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角的分类和性质。
2.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窗户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角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角的度量单位:介绍度、分、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1度等于多少分、多少秒。
2. 量角器的使用:讲解量角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互相交流使用心得。
三、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测量角的度数: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量角器,测量教师提供的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2. 角的度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让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拓展:提出一些思考题,如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的角度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够正确读取度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思考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在以上的教案中,量角器的使用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是学生能否准确测量角的大小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量角器的使用1. 量角器的介绍(5分钟)在介绍量角器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尝试自己发现量角器的特点。
《角的度量》教案10篇
《角的度量》教案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角的度量》教案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一(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两组角(如图)。
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2、想一想: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角的大小呢?(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一认(1)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观察。
通过观察你发现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小结: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半圆边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
(3)介绍周角、平角及1°。
2、试一试(1)量一量p27∠a∠b各是几度,说一说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质疑:量角器上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3)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与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
(三)练一练: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2、p28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判断谁说得正确?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教会学生先估计是锐角还是钝角)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标的分类,《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测量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而且还把量角与建立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主要包括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度量,需要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及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各种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量角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量角器、练习题、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已知角度的角,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的大小,并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量出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度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度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度量角?度量角有哪些应用?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课前慎思】
1、学生测量了各种各样的角,感受到量角的用处了吗?
2、这一课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
一、创设怎样的情境
搜寻生活中的角,大多数都不要量,因为大多数是直角。
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终于找到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情境。
二、认识量角器
1、先在量角器上画角;
2、介绍“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
3、先量开口向右的角,再量开口向左的角;
三、渗透度量意识
在一个长方形上做文章,从长度、面积、角度等维度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建立度量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活动:分别出示三个倾斜度越来越大的滑梯。
提问:1、想玩哪个?
2、这三个滑梯的不同之处在哪?
(过渡)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那需要有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得出来。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教学活动1:试着量∠1.教师下发工作纸,学生尝试使用量角器,并展示学生错误的测量方法。
提问:1、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2、先来试试看,好不好?(学生尝试使用量角器)
3、(错误方法展示)那这个角多大呢?
4、我们在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教学活动2:寻找量角器上的角,介绍量角器,提问:
1、量角器上有没有角?在哪?
2、这是角吗?
3、这个角多大呢?(90度)
4、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顺势介绍量角器)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这条边上有一个“0”,所以这条线叫做0度刻度线。
她刚才指的另一条边就是90度刻度线。
教学活动3:在纸量角器上画角(90度、60度、1度、157度)
提问:1、这两个角的不同之处在哪?(开口方向不同)
2、这里不是标着“60”吗?(揭示里圈外圈的不同)
3、有人上来指一指1度在哪?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教学活动1:不同的角
(过渡)请大家看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中心、0度刻度线。
刚才画了个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角了?哈哈,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你认识;他把马甲脱了,你就不认识了。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1、怎么用量角器量角呢?
2、刚才她放量角器的时候注意了什么?(师总结: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相重合。
)
3、应该先重合哪个呢?
4、“50度”还有一个很有数学味道的写法,有没有人会?
5、哪个小圆圈应该怎么写?
教学活动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提问:先不量,估一估,哪个角大?(∠1和∠2开口不同,边长短不同,但角度相同。
)
(提示:当角的边画得不够长,不好量时,我们可以把边延长后再量。
)
四、体会量角的用处
教学活动:介绍量角在生活中的用处
1、风筝比赛
把风筝线放到地上,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
2、椅子
椅子的靠背总是向后倾的。
用于学习的椅子的靠背向后倾斜8度,吃饭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9度,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
3、滑梯
滑梯的角度应该是40°--56°
五、总结
教学活动:用长方形渗透测量
提问:1、想知道它的长,怎么办?
2、要知道它的面积呢?
3、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呢?
(师总结)量角的大小是要量两边张开的大小。
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
要量得准,就要重合得准。
4、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