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的风暴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历史上的风暴潮

我国古代对风暴潮没有统一的定性,人们通常把海上刮来的大风称为“飓风”,称风暴潮引起的增水为“海溢”,亦称“大风海啸”。如乾隆二十五年《潍县志稿》卷2称:“海潮溢,名为海啸。”民国《潍县志》卷3有“大风海啸,淹四十余里”的记录。此外,风暴潮亦有其它称谓,如风潮、海沸、海涨、海变、海决、海翻等,均从外在形态上对风暴潮进行描述。《唐国史补》卷下说:“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田家五行》卷中说:“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飓风。风具四方之风,故名飓风,有此风必有霖霪大雨同作,甚则拔木偃禾,坏房舍,决堤堰。”《升庵全集》卷74说:“飓音具,凡海潮溢,皆此风为之。”人们在风暴潮判断方面,依据的都是自然形态。

风暴潮受地理位置和海域地形的影响非常明显。渤海是超浅海,有利于风暴潮的发育,尤其莱州湾地势低洼平坦,潮间带广阔,因而成为风暴潮的多发区。只要有较强的东南风,把黄海水送进渤海,然后转成较强的东北风,莱州湾及其偏西海域必定发生增水。所以山东先民对风暴及其灾情的记录,便首先从这片区域开始。

据《汉书》卷26《天文志》记载,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五月,渤海水大溢”。这是渤海及莱州湾风暴潮的有文字可查的最早记录。山东地方志对此亦有记载,如万历《莱州府志》卷6记述说:“初元元年癸酉,北海溢流,杀人民。”这场风暴潮的第二年,莱州湾又发生了更大的海溢灾害,其起因则是地震所致。《汉书》卷9《元帝纪》有云:“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康熙六十年《青州府志》卷21对此记述是:“汉元帝初元二年正月,齐地震,北海水溢。”

从西汉时起,每逢山东出现较大风暴潮并造成灾害,人们总会记录在案,只有战乱动荡时期无人整理记录。如东汉时期莱州湾及其西偏发生的风暴潮,有史可查者为4起,分别发生在本初元年(146年)、永康元年(167)、建宁四年(171年)、熹平二年(173年),其中熹平二年这次风暴潮,《后汉书》卷8《灵帝纪》专门强调了发生地点:“东莱、北海海水溢”。此后,晋代记录1次,北魏记录2次,唐代记录2次,宋代2次,元代1次。其中唐代那次风暴潮横溢无棣,所剩地面物仅有一座雄固的佛塔和一棵粗壮的枣树。据无棣县信阳乡奇楼村矗立的那块《唐枣树碑》揭示:“唐元和八年,大风海啸,潮溢,棣城百里顿成泽国,田园禾稼皆毁,村屯树木尽杀。唯此树大难不殁,独与唐贞观时所建大觉寺塔比邻,昭示唐风,称奇于世。”

明清两代,由于地方志修撰频繁,沿海各州县都将风暴潮视为重点记录对象,因而渤海风暴潮的确发日期均被记录下来。当时,人们还仔细测量了潮溢面积。如康熙《济南府志》卷11《灾祥》记载明嘉靖三十六年七月初八日:“海潮南溢八十余里。”又记明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初五日:“海潮南溢六十里。”乾隆二十四年《武定府志》卷14《祥异》记载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七月:“青城、蒲台、沾化大水,海丰海潮南溢八十余里,坏庐舍禾稼。”嘉庆四年《寿光县志》卷9《食货》载:“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海水溢,潮逾百里,坏民产无算。”咸丰九年《武定府志》卷39《祥异》记载康熙七年三月:“利津、沾化海溢数十里,人畜多伤。海丰潮水南溢八十里,溺死者无算。”《羊角沟咫见录》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五日,大潮汹涌,直至海南四十余里,单南、宅科等庄水势汪汪”。象这样的详细记录,方志中应载尽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