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试题答案第一篇: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试题答案1、下面哪个不属于张志伟总结的康德哲学问题?(B)(2.40分)A.理性的危机• B.自由的失落• C.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D.独断主义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0分)A.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B.时间和空间是知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理性的先天直观形式•3、休谟问题也被称为什么?(A)(2.40分)A.归纳问题• B.演绎问题• C.推理问题• D.进化问题•4、对于一栋房子,什么是它的动力因?(C)(2.40分)A.砖石• B.建筑师• C.居住• D.房子的样式•5、对话方式写哲学著作的顶峰是谁?(B)(2.40分)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6、莱布尼茨的哲学学说又称为:(C)(2.40分)A.光照说• B.自因说• C.单子论•7、谁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B)(2.40分)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 C.毕达哥拉斯•• D.巴门尼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2.40分)A.马其顿王国吞并希腊之后,希腊人的文化都被消灭了•B.城邦制和公民民主使得语言和论辩的作用变得显著,哲学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 C.希腊人之所以研究哲学,是为了学科建制完备这一需要•9、五证论证明上帝存在的是谁?(C)(2.40分)A.奥古斯丁• B.安瑟尔谟• C.托马斯·阿奎那• D.奥托•10、康德认为感性与理性的沟通工具是什么?(D)(2.40分)A.自我• B.想象力• C.范畴• D.直观•11、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启者是:(B)(2.40分)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12、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是哪个因?(A)(2.40分)A.质料因• B.形式因• C.动力因• D.目的因•13、德国的著名唯理论者,斯宾诺莎的同时代人,发明了微积分的哲学家与科学家是:(A)(2.40分)A.牛顿• B.康德• C.莱布尼茨•14、下列不属于西方哲学的两大源头是:(C)(2.40分)• A.希腊文明B.罗马文明• C.希伯来文明•15、康德第一部代表他思想的著作是哪个?(D)(2.40分)A.《纯粹理性批判》• B.《论人种概念的确定》• C.《论人的劣根性》• D.《道德形而上学》•16、“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提的?(B)(2.40分)A.泰勒斯•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巴门尼德•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0分)A.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B.笛卡尔是近代经验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C.笛卡尔的二元论孤立、静止、片面,不利于科学的发展•18、下列不属于17、18世纪社会政治思想核心概念的是:(B)(2.40分)A.社会契约• B.自然状态• C.民主法治•19、不属于巴门尼德在哲学上的贡献的是?(C)(2.40分)A.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B.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C.在哲学中开始了推理论证• D.运用象征和比喻论证哲学问题•20、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B)(2.40分)A.名词• B.判断• C.选择• D.经验•21、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谁?(C)(2.40分)A.君王• B.自身• C.整体• D.机构•22、对康德影响很深的人是:(C)(2.40分)A.贝克莱• B.洛克• C.卢梭•23、经验论者的大本营是:(A)(2.40分)A.英国• B.法国• C.德国•24、使经验论理论化体系化的是谁?(D)(2.40分)A.培根• B.笛卡尔• C.莱布尼茨• D.洛克•25、下列不属于柏拉图解释理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的是:(B)(2.40分)A.分有说• B.光照说• C.摹仿说•判断题(40分)1、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和事物自身的概念是一体的,不可分离。

吉林师大 2021年(下)期末考《西方哲学史答案》

吉林师大 2021年(下)期末考《西方哲学史答案》

2021吉林师范大学网路学院西方哲学史期末试卷答案一、单选题(题数:30,共 60.0 分)1苏格拉底的对话中,他总是不断地追问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而他的对手常常用什么来做回答?(2.0分)2.0 分A、抽象概念B、不知道C、具体事物D、模糊定义正确答案:C2司各脱试图从上帝作为()的概念中分析地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

A、最完满的存在B、第一动力因C、无限存在D、第一推动者正确答案:C3巴门尼德()出发去追问事物的本质?A、从时间上追求关于事物的知识B、从构成事物的材料上追求关于事物的知识C、从概念的角度追求关于事物的知识D、从事物的外观上追求关于事物的知识正确答案:C4洛色林和阿伯拉尔分别是一位()(2.0分)A、温和唯名论者、极端唯名论者B、温和实在论者、极端实在论者C、极端唯名论者、温和唯名论者D、极端实在论者、温和实在论者正确答案:C5柏拉图认为在可感事物组成的可感领域之外,还存在一个由真实的理念组成的()。

(2.0分)A、未知领域B、可知领域C、知识领域D、艺术领域正确答案:B6早期的斯多葛学派认为()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

(2.0分)A、自然哲学B、本体论C、逻辑学D、伦理学正确答案:D7下列哪项不是基督教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2.0分)A、柏拉图主义B、亚里士多德主义C、新柏拉图主义D、怀疑主义正确答案:D8在希腊语中,“哲学”(φιλόσοφια)一词的本义是?A、形而上学B、哲人的学问C、爱智慧D、无所不包的学问正确答案:C9下列最符合怀疑主义基本思想的是()(2.0分)2.0 分A、感觉、经验的不可靠容易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B、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容易使我们陷入独断论的困境。

C、感觉、理性都不能使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应当保持中立,不做任何决定。

D、感觉或者理性,二者之中任何一方在认识论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二者不可偏废。

正确答案:C10柏拉图关于理念的学说在哲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因为它是强调()这一问题的最早的理论。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就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 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赫拉克利特就是“火本原论”者,她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

“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

”在经验中她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

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她物。

那么在现在的这一刻瞧来,它有它本身的这一面,也有已经转化为她物的那一面,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某物确实既就是又不就是它本身,既存在着又不存在。

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在这里,她并不否认变化中“河流”自身性质的保留,也就就是说,她就是主张当我踏进河流的时候,这条河流既就是又不就是这条河流,有“就是”的一面也有“不就是”的一面,两者皆有。

巴门尼德第一个把“就是者”提升为真理的对象,提出“就是者”(存在)就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与统一性。

她指出“所就是的东西不能不就是,不就是的东西必定不就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原因就是:“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就是同一的。

”既然“存在者”与被思想与表达的东西同一,“不存在者”不能被思想与表达,那么这两者就截然的分开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

在她瞧来,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存在就就是存在,不存在就就是不存在”,绝不就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既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合理性赫拉克利特基于变化阐明“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这就是很好理解的。

变化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对于此刻的某物,它既保存着自身的本性,又包含着转变为她物的趋势,因此它存在又不存在。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思想家中,不属于经验论阵营的是B 。

A洛克B莱布尼茨C贝克莱2、“我必须限制知识,以便为信仰保留地盘”是 A 的名言。

A康德B黑格尔C洛克3、《第一哲学沉思集》是 B 的著作。

A贝克莱B笛卡尔C休谟4、《人是机器》的作者是C 。

A笛卡尔B培根C拉美特利5、属于百科全书派的是 C 。

A笛卡尔B卢梭C狄德罗6、黑格尔的著作是 B 。

A《实践理性批判》B《小逻辑》C《全部知识学的基础》7、提出“人是环境产物”的哲学家是 A .A 爱尔维修B孔狄亚克C沃尔夫8、 C 是近代欧洲经验论哲学家的基本概念。

A 实践B天赋观念C感觉印象9、 A 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的重要思想。

A 法的精神B对因果关系的怀疑C良心论10、 A 是对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进一步发展.A 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B贝尔的怀疑论C霍尔巴赫的机械决定论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单子莱布尼茨的独有概念,单子是精神性的颗粒(2分),是无限的(1分),不可分的,具有不可入性(1分),永恒性,为上帝所创造(1分),有等级,单子的关系是前定和谐的2、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命题。

他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对外物的存在不做断定,认为存在就是观念的存在(2分),而观念的存在,就是观念的感知和被感知(2分),即使没有人感知事物的存在,上帝的心灵也会感知它。

从而否认了物质概念的实在性,承认了上帝的存在.3、唯理论近代欧洲从17世纪以来兴起的哲学流派,主张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是天赋观念(2分),主要的认识方法是演绎法(2分),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4、启蒙运动17世纪以来在欧洲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特点是理性至上(2分),批判宗教迷信(1分),主张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笛卡尔如何利用“我思故我在"建构出自己的哲学体系2、简述休谟的怀疑论与古希腊怀疑论的区别四、论述(30分)结合康德的感性和知性学说,试论其“人为自然立法”思想的理论意义.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综合判断。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赫拉克利特是“火本原论”者,他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

“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

”在经验中他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他物.那么在现在的这一刻看来,它有它本身的这一面,也有已经转化为他物的那一面,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某物确实既是又不是它本身,既存在着又不存在。

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在这里,他并不否认变化中“河流”自身性质的保留,也就是说,他是主张当我踏进河流的时候,这条河流既是又不是这条河流,有“是”的一面也有“不是”的一面,两者皆有。

巴门尼德第一个把“是者”提升为真理的对象,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他指出“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原因是:“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既然“存在者”与被思想和表达的东西同一,“不存在者”不能被思想和表达,那么这两者就截然的分开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

在他看来,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绝不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既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向自己对立面转化.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合理性赫拉克利特基于变化阐明“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这是很好理解的。

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对于此刻的某物,它既保存着自身的本性,又包含着转变为他物的趋势,因此它存在又不存在。

局限性: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万物都变化,事物存在而又不存在。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A. 水B. 气C. 火D. 土答案:B。

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本原,他认为气通过稀薄和凝聚的变化过程,能转化成不同形态,进而生成世间万物,相较于前人观点,更动态地解释了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2. 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助产术D. 类比论证答案:C。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叫辩证法,他佯装无知,与他人对话,通过不断追问、引导,促使对话者自行反思、修正观点,最终“生出”真理,借此挖掘事物本质定义。

3.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理想城邦的统治者应是()。

A. 武士B. 生产者C. 哲学家D. 祭司答案:C。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凭借智慧、对理念的深刻洞察以及超脱私欲的特质,最有资格统治城邦,引导城邦走向正义与至善,武士负责保卫,生产者提供物资。

4.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重点探讨的是()。

A. 个人如何获得幸福B. 城邦的最佳政体C. 逻辑推理的规则D. 自然事物的原理答案:A。

该书聚焦个体道德实践与幸福追求,亚里士多德剖析美德种类、形成方式,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贯穿一生,还讨论了节制、勇敢等具体美德。

5.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其核心思想受哪种哲学影响较大?()A. 斯多葛学派B. 伊壁鸠鲁学派C. 柏拉图主义D. 亚里士多德主义答案:C。

奥古斯丁吸纳诸多柏拉图主义元素,借柏拉图理念论架构上帝观念,用洞穴比喻阐释尘世与天国差别,强调灵魂不朽、上帝恩典救赎,奠定教父哲学基调。

6. 经院哲学中,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方法是()。

A. 宇宙论证明B. 目的论证明C. 本体论证明D. 经验论证明答案:C。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从上帝的概念出发,认为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既然人心中有这一概念,且现实存在比仅存于观念中更伟大,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属先验论证。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1、单选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可以计数的运动。

A、空间B、时间C、本质正确答案:B2、单选在中世纪期间,即大约公元()年起到公元()年为止,教会使哲学信念与社会的、政治的事务较(江南博哥)前后期结成更为密切的联系。

A、300,1300B、400,1400C、500,1500 正确答案:B3、名词解释两种“自我”(柏格森)正确答案: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这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互相弥漫的东西,作为永远生成着、延续着而不分离的东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

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前者是一般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空间里的自我;后者就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也即绵延。

4、单选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体现了当时有教养的()共同偏见。

A、希腊人B、罗马人C、雅典人正确答案:A5、单选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的人,他认为哲学的首要对象是()A.原子B.真理C.无定D.数正确答案:D6、单选在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创建了多种不同的流派B、构建了哲学的体系C、强硬地回击了神学D、与近代自然科学共同发展正确答案:B7、单选斯巴达人的法律和习惯认为()是可耻的事。

A、剥削B、劳动C、战争正确答案:B8、填空题逍遥学派是由()创立的。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9、填空题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正确答案:判断10、填空题被恩格斯称为“充满辩证法的杰作”的著作,也是卢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正确答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1、单选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在()里提出的。

A、《蒂迈欧篇》B、《论天篇》C、《巴门尼德篇》正确答案:A12、填空题培根崇尚科学知识,注重经验归纳法,这一新方法主要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

正确答案:新工具13、单选休谟提出了休谟的法则,认为在()作出区分。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贡献是什么?A. 理性主义B. 存在主义C. 怀疑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A2.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存在于哪里?A. 物质世界B. 理念世界C. 感官世界D. 抽象世界答案:B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形式因B. 质料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D二、填空题4.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________哲学的代表思想。

答案:理性主义5.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先验6. 黑格尔的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否定、否定之否定。

答案:肯定三、简答题7. 简述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观点。

答案:斯宾诺莎认为神与自然是同一实体的两个不同名称,神即自然,自然即神。

他否定了超自然神的存在,主张自然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形式。

8. 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什么?答案: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思想,他认为“超人”是能够创造新价值观、超越旧有道德束缚的人。

四、论述题9. 论述康德的“先验”与“后验”概念及其在认识论中的意义。

答案:康德的“先验”是指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它是认识的基础,不依赖于具体的经验。

而“后验”则是基于经验的知识,依赖于感官知觉。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先验知识为认识提供了结构和范畴,而后验知识则是对这些结构和范畴的具体填充。

康德通过区分先验与后验,试图解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为认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10. 分析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答案: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存在先于本质”和“人是自由的”。

他认为人的存在没有预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的。

萨特的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的讨论上。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1、单选人生意义是和人的什么密切相关()。

A、无限时B、有限时C、物质D、理想正确答案:C2、单选在经济方面柏拉图提出卫国者应该实行一种彻底的()。

A、资本主义B、共产(江南博哥)主义C、利己主义正确答案:B3、问答题简述霍尔巴赫的宗教观。

正确答案:霍尔巴赫根本否定上帝的存在。

他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全面地深入地批判了种种宗教教条,特别是关于上帝存在这个最根本的宗教教条。

按霍尔巴赫的观点,超自然的上帝并没有客观实在性,只不过是“人的想象创造的虚构物”。

因此,崇拜上帝无异于崇拜子虚乌有的东西。

霍尔巴赫批判君权神学论,揭露了教会和专制君主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罪恶行径。

霍尔巴赫坚决反对宗教道德,反复强调宗教和道德的对立。

他认为,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不能使人为善,反而使人为恶,使人变得贪婪、凶残、愚蠢和卑怯。

宗教道德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说,目的就是要人甘心忍受现实的苦难,放弃对现实人间幸福的追求。

霍尔巴赫明确表示,宗教和道德是对立的。

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建立在行为有益于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而不必以宗教信仰为前提。

使人成为善良的是良好的教育、高尚的习惯、贤明的制度和公正的法律,而不是宗教信仰。

霍尔巴赫反对宗教蒙昧主义,谴责宗教抬高信仰,贬低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

神学是科学的大敌,不打倒神学,科学就无法进步。

宗教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和无知。

霍尔巴赫对宗教的根源进行分析,渗透着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看到无知和欺骗在宗教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霍尔巴赫还寻求消灭宗教的途径是发展教育,发展科学,宣扬无神论,以启发人的理性。

4、填空题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正确答案:水5、单选古代希腊语世界的历史的罗马帝国时期的特点是()。

A、屈服与秩序B、领导与法律C、自由与秩序正确答案:A6、单选以下哪本著作是康德的认识论著代()?A、《判断力批判》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论永久和平》正确答案:B7、单选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也是参与生活体组成的实质,他把它们和死的物质区别开来。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提出的哲学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不完美的现象,而真正的完美形式或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领域。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事物,最后只剩下“我在怀疑”这个事实无法被怀疑,因此“我思故我在”。

3. 康德的先验知识: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是人类理性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知识。

4. 尼采的超人理论:尼采提出的哲学观点,主张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人力量和自我实现的最大化,以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个体的存在状态和对存在的理解构成了人的本质。

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答案:苏格拉底2. _______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神学大全》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托马斯·阿奎那3. _______的“Cogito, ergo sum”是我思故我在的拉丁文表述。

答案:笛卡尔4. 德国哲学家______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点。

答案:黑格尔5. _______的《存在与时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

答案:海德格尔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答案:D. 笛卡尔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先验知识B. 绝对命令C. 理性主义D. 实践理性答案:C. 理性主义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伊壁鸠鲁C. 斯多葛派D. 康德答案:B. 伊壁鸠鲁4. 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A. 笛卡尔B. 莱布尼茨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 笛卡尔5. 下列哪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存在与时间》C. 《纯粹理性批判》D. 《资本论》答案:A. 《梦的解析》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E. 康德答案:A、B、C2.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希特D. 谢林E. 尼采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加缪D. 尼采E. 康德答案:A、B、C4. 下列哪些哲学家提出了关于伦理道德的重要理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尼采D. 黑格尔E. 笛卡尔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哲学家对现代科学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A. 笛卡尔B. 康德C. 黑格尔D. 休谟E. 培根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旨在说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区别。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得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得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得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得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赫拉克利特典型得观点就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 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得东西”;赫拉克利特就是“火本原论”者,她第一个提出“逻各斯”得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

“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

”在经验中她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

对于一个特定得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她物。

那么在现在得这一刻瞧来,它有它本身得这一面,也有已经转化为她物得那一面,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某物确实既就是又不就是它本身,既存在着又不存在。

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在这里,她并不否认变化中“河流”自身性质得保留,也就就是说,她就是主张当我踏进河流得时候,这条河流既就是又不就是这条河流,有“就是”得一面也有“不就是”得一面,两者皆有。

巴门尼德第一个把“就是者”提升为真理得对象,提出“就是者”(存在)就是世界得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得概括性与统一性。

她指出“所就是得东西不能不就是,不就是得东西必定不就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得东西。

原因就是:“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就是同一得。

”既然“存在者”与被思想与表达得东西同一,“不存在者”不能被思想与表达,那么这两者就截然得分开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得联系。

在她瞧来,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存在就就是存在,不存在就就是不存在”,绝不就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既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两种存在观得局限性与合理性合理性赫拉克利特基于变化阐明“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这就是很好理解得。

变化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得,对于此刻得某物,它既保存着自身得本性,又包含着转变为她物得趋势,因此它存在又不存在。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是哪位哲学家?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部作品是柏拉图所著?A. 《理想国》B. 《形而上学》C. 《尼各马科伦理学》D. 《政治学》答案:A3.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讨论了以下哪个问题?A. 存在的本质B. 知识的起源C. 道德的基本原则D. 美的判断标准答案:B#### 二、简答题1.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形式因、物质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指的是事物的形态或结构;物质因是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是导致事物变化或运动的原因;目的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或目标。

2. 请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表达了怀疑一切后唯一不可怀疑的事实——思考本身。

他认为,即使怀疑一切,怀疑者本身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怀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活动。

#### 三、论述题1.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是其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

超人不是某种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理想状态,代表着力量、自由和创造力的极致。

超人不受传统道德束缚,能够自我超越,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尼采认为,只有成为超人,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

2. 分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考方法,它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变化的驱动力是矛盾。

辩证法包括三个阶段:论题、反论题和合题。

论题是某种观点或现象,反论题是与之对立的观点或现象,合题则是两者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

#### 四、案例分析题1. 以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为例,分析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义利二元论”?A.孟子B.荀子C.庄子D.墨子答案:B2.以下哪位哲学家是伦理学的代表人物?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休谟D.尼采答案:B3.哲学的本质是A.追求真理B.探求现实C.寻求精神存在的本质D.探索人类思维的本质答案:A4.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A.笛卡尔B.休谟C.洛克D.康德答案:A5.以下哪位哲学家是“三位一体”的创立者?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圣奥古斯丁D.阿奎那答案:C二、简答题1.请简述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答案: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两种本质不同的存在所组成的,一种是永恒而不变的真实世界,另一种则是变幻无常的物质世界。

柏拉图将真实世界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是理念世界,中层是智慧之地,下层是物质世界。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理性部分、意志部分和欲望部分,其中理性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联系到理念世界并获得真理。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重视理性,追求人类的精神层面,主张人类应该追寻真理和美德。

2.请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答案: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形式两个方面构成的,物质是实在的,而形式是物质的表现形式,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实体。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四因素”理论,即物质因素、形式因素、目的因素和动因因素,这一理论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通过理性行动和实践可以实现的,他认为幸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完善和达到最高的思维活动水平。

三、论述题1.请论述康德的哲学思想。

答案:康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影响很大。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理性哲学”和“道德哲学”两个方面。

在理性哲学方面,康德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主观的和合乎规律的,是由人类自身条件和先验概念所构成的。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感官世界是虚幻的。

()A. 正确B. 错误2.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的目的或终极因是()。

A. 形式B. 物质C. 动力D. 目的3.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代表思想。

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经验主义D. 理性主义4.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的概念。

A. 先验B. 经验C. 现象D. 物自体5.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意在表达()。

A. 宗教信仰的衰落B. 道德价值的崩溃C. 理性的终结D. 形而上学的终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哲学家属于存在主义()。

A. 萨特B. 尼采C. 柏拉图D. 海德格尔2. 以下哪些是柏拉图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A. 理念B. 形式C. 物质D. 灵魂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

A. 形式因B. 物质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4. 以下哪些是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主要特点()。

A. 先验性B. 经验性C. 理性主义D. 道德哲学5. 以下哪些是尼采的哲学观点()。

A. 上帝已死B. 超人理论C. 永恒回归D. 道德相对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什么?3. 康德的“先验”概念是如何定义的?4. 尼采的“超人”理论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2. 分析康德的“道德哲学”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 结合康德的道德哲学,分析以下情境: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谎,但撒谎的结果却帮助了他人。

请讨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这种行为是否可接受,并给出理由。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D4. A5. B二、多项选择题1. AD2. AD3. ABCD4. AD5. ABC三、简答题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不变的存在,而感官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模仿。

西方哲学史(期末)

西方哲学史(期末)

西方哲学史一、伊奥尼亚学派(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原因:①传统神话水神波塞冬的崇拜,海神夫妇是万物之父;②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③生命本身是潮湿的,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④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图式,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

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

他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

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无定”,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状态。

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他提出“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因。

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米尼提出的“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阿那克西曼德不承认一种性质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这就是气的性质。

气的形状是这样:当它处于最平稳的状态时,不为视力所见。

但加热、变冷、潮湿及运动时就呈现出来。

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它通过浓聚和稀散表现出区别:当它发散而稀疏时,便生成了火。

再者,风是浓聚起来的气;通过凝结,气就变成了云;凝结的程度再高一些,便成为水;更高些则形成大地;当气浓聚到最密集的程度时即成石头。

这样看来,对立,即热和冷是生存的最有力的因素。

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关,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裂生成观有所不同。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爱菲斯学派)著作《论自然》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变","变"却是永恒不变的。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种族假相正确答案:培根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一些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

并概括为四种。

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思维主(江南博哥)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问答题利科的“文本理论”。

正确答案:利科认为,“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但,文本不是写下的零散的词句,它可以被看作是言语的作品,即它是一个构造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能还原为他的句子。

利科认为,写和说都是实现言语的合理形式,但是通过写而实现的言语具有一系列的特征,使得文本完全不同于说的言语。

利科的文本概念并只限于文学的,写下的文本,他有一种普遍性,任何具有文本的性质,可以以一种“文本”的形式用符号记下的活动,也都是文本。

如:历史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文本。

实际上“文本”成了任何释义学探讨的对象,它规定了释义学的领域。

正因为利科对“文本”作了这样重要的规定,所以文本理论在其哲学释义学中占中心的地位。

他的哲学释义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文本解释理论。

利科认为,“存在”体现在文本中。

文本或语言也由此而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分析、解释文本,就是通过方法论的手段来达到本体论。

利科的文本理论起着沟通本体论释义学与方法论、认识论释义学的中介作用。

文本解释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文本解释的目的是要突破文本语言通常意义的层次,揭示文本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在世”之“世”。

利科的文本理论充分体现了他寓本体论与方法论之中的意图。

3、名词解释“奥康姆剃刀”正确答案:由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康姆提出。

它的基本命题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可以用少数几个原理或原则来说明事物的时候,却用了许多的原理或原则,那就是浪费。

4、问答题试论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的转向”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内容:从弗雷格、罗素和摩尔等人的分析哲学来看,他们的思想在“语言的转向”过程中还属于酝酿阶段。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哲学命题是由()提出的。

A. 泰勒斯B. 阿那克西曼德C. 阿那克西美尼D. 赫拉克利特答案:A。

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开创性地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试图从具体物质中找寻世界统一性根基,打破神话对世界解释的垄断。

2. 柏拉图理念论中,认为最高的理念是()。

A. 善B. 美C. 正义D. 智慧答案:A。

在柏拉图庞大理念体系里,“善”处于顶点,如同太阳般赋予其他理念存在与可知性,是认识、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统摄万事万物理念。

3.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种类型,负责理性思维的是()。

A. 营养灵魂B. 感觉灵魂C. 理性灵魂D. 生殖灵魂答案:C。

亚里士多德将灵魂三分,营养灵魂主生长、繁殖等生理机能;感觉灵魂管感知;理性灵魂专属人类,司职思考、认知与智慧追求,是人类学习、哲理探索的内在动力。

4. 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的是()。

A. 奥古斯丁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B。

波爱修身处古罗马向中世纪过渡关键期,翻译、注释古希腊经典,糅合逻辑与神学,为中世纪哲学搭建基础框架,启迪后续经院哲学诸多论题。

5. 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 上帝是否存在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D. 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关系答案:B。

唯名论主张个别事物真实,一般概念只是名称;唯实论坚信一般共相是实在,个别事物分有共相。

二者围绕此激烈交锋,贯穿经院哲学全程,关联教义阐释、认知途径。

6.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旨在()。

A. 证明思维比肉体更重要B. 为知识确立绝对可靠的起点C. 反驳宗教神学对思想的禁锢D. 倡导个人主义精神答案:B。

笛卡尔身处怀疑论盛行时代,怀疑一切既有知识、感知,“我思故我在”成为破局关键,借思维的不可怀疑性,锚定确定性基点,重建知识大厦。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认为万物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这四种元素不包括()。

A. 水B. 火C. 以太D. 土答案:C。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主张万物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分离而成,借此解释事物多样与变化,“以太”不在其列。

2.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描述的终极追求是()。

A. 美本身B. 爱欲的满足C. 物质的享乐D. 权力的掌控答案:A。

在《会饮篇》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层层递进剖析,指出尘世诸般美是阶梯,终极指向是超脱具象、永恒纯粹的“美本身”,象征至高精神境界与真理。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phronesis)主要应用于()。

A. 理论科学研究B. 技艺制作C. 伦理与政治实践D. 宗教祭祀活动答案:C。

亚里士多德区分理论、实践、制作三类知识,实践智慧旨在指导个体日常伦理抉择、权衡道德行为,以及服务城邦政治治理,促人行事合宜、达幸福。

4. 被尊为“奥古斯丁主义”开创者的是()。

A. 奥古斯丁本人B. 波爱修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A。

奥古斯丁凭系列神学、哲学著作奠定“奥古斯丁主义”,糅合柏拉图思想与基督教教义,探究上帝、原罪、救赎诸多论题,深远影响中世纪神学走向。

5. 经院哲学中,用逻辑三段论证明上帝存在的神学家是()。

A. 安瑟伦B. 阿伯拉尔C. 罗吉尔·培根D. 司各脱答案:A。

安瑟伦提出“本体论证明”,借由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概念,经三段论逻辑推导:上帝观念存于人脑;现实存在比仅观念存在更伟大;所以上帝必然现实存在。

6. 近代哲学开端标志性人物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思”指的是()。

A. 感官经验层面的思考B. 纯粹理性的思维活动C. 潜意识的心理活动D. 基于信仰的冥想答案:B。

笛卡尔为寻知识确定性,排除感官不确定性,“我思”是剥离感官干扰、直抵本质的纯粹理性思维,借其不可怀疑性确证“我在”,奠定认知根基。

西方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西方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西方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哪一点?A. 知识即美德B. 存在即合理C. 我思故我在D. 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A2.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A. 物质世界B. 感官世界C. 理念世界D. 情感世界答案:C3.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三段论包括哪些部分?A.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B. 假设、推论、证明C. 问题、解答、反驳D. 定义、分类、属性答案:A4. 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伊壁鸠鲁B. 芝诺C. 奥古斯丁D. 尼采答案:B5.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哪种哲学思想的体现?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怀疑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B6. 康德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界限是什么?A. 感觉经验B. 纯粹理性C. 先验范畴D. 实践理性答案:C7.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哪两个概念是相互对立的?A. 存在与非存在B. 同一与差异C. 肯定与否定D. 必然与偶然答案:C8. 尼采的“超人”概念是对其哪个哲学观点的阐述?A. 永恒回归B. 上帝已死C. 权力意志D. 道德相对论答案:C9.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什么?A. 先于存在B. 存在先于本质C. 社会关系D. 自我实现答案:B10.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A. 索绪尔B. 弗洛伊德C. 马克思D. 萨特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哲学家属于启蒙运动时期?A. 伏尔泰B. 卢梭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现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A. 胡塞尔B. 海德格尔C. 萨特D. 尼采答案:A、B4. 以下哪些是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A. 罗素B. 维特根斯坦C. 卡尔纳普D. 黑格尔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点?A. 反基础主义B. 反本质主义C. 反宏大叙事D. 反理性主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认为万物本原是“无定”的是()。

A. 泰勒斯B. 阿那克西曼德C. 阿那克西美尼D. 赫拉克利特答案:B。

阿那克西曼德不满泰勒斯将水视作万物本原,他提出“无定”,因其认为本原应是混沌、无限,没有固定形态与性质,能衍生出多样事物,蕴含无限变化可能。

2. 柏拉图《美诺篇》中提及的“学习即回忆”,这一观点基于的假设是()。

A. 灵魂不朽且知晓一切知识B. 知识通过后天经验逐步积累C. 人类大脑有先天知识结构D. 神赋予人类学习的本能答案:A。

柏拉图秉持灵魂不朽说,认为灵魂在投身尘世前,于理念世界洞悉所有知识;人学习新知识,实则是在外界刺激下,唤醒灵魂沉睡记忆,回忆起理念世界旧知。

3.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里着重阐述的是()。

A. 伦理道德规范B. 政治治理原则C. 逻辑思维方法D. 物理运动规律答案:C。

《工具论》是亚氏逻辑学集大成之作,涵盖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等,详述命题、推理、三段论诸多逻辑形式与规则,为学术论证、知识探究夯实逻辑根基。

4. 在教父哲学阶段,哪位教父凭借《忏悔录》深刻剖析自我灵魂,影响深远()。

A. 奥古斯丁B. 波爱修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A。

奥古斯丁《忏悔录》不仅是个人心路忏悔,更是神学、哲学沉思录,剖析原罪、救赎、上帝恩典,融合柏拉图思想,成教父哲学经典,引无数后人反思信仰与人生。

5. 经院哲学唯实论主张,共相()。

A. 仅是人类思维虚构,无真实存在B. 作为独立实体,先于个别事物C. 是上帝赋予个别事物的临时属性D. 等同于个别事物,无本质区别答案:B。

唯实论坚信共相是实在,是独立实体,先于且高于个别具体事物,个别事物通过分有共相获得自身特性与本质,借此阐释教义普遍性与神圣性。

6. 近代哲学起始标志通常认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论断旨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赫拉克利特是“火本原论”者,他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

“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

”在经验中他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

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他物。

那么在现在的这一刻看来,它有它本身的这一面,也有已经转化为他物的那一面,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某物确实既是又不是它本身,既存在着又不存在。

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在这里,他并不否认变化中“河流”自身性质的保留,也就是说,他是主张当我踏进河流的时候,这条河流既是又不是这条河流,有“是”的一面也有“不是”的一面,两者皆有。

巴门尼德第一个把“是者”提升为真理的对象,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他指出“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原因是:“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既然“存在者”与被思想和表达的东西同一,“不存在者”不能被思想和表达,那么这两者就截然的分开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

在他看来,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绝不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既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合理性赫拉克利特基于变化阐明“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这是很好理解的。

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对于此刻的某物,它既保存着自身的本性,又包含着转变为他物的趋势,因此它存在又不存在。

局限性: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万物都变化,事物存在而又不存在。

这怎么可能?如果说能,那就是说某种东西存在和某种东西不存在,无能生有,有能变无。

或者,如果存在有变化,它一定产生于非存在或产生于存在。

如果产生于非存在,它产生于无,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产生于存在,那么它是产生于自身,这就等于说,它同它自身是同一的,过去一直是同一的,没有变化。

巴门尼德受到经验的局限,巴门尼德认为“能被思维者和存在者是同一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而不是感官的对象。

如果没有存在作为对象,思想是不可能的。

但有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空想”。

2、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的关系,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批判理念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和缜密论证创立的。

实体论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的错误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叫做“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或相,转义为心灵、灵魂可以看见的东西。

柏拉图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

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是在现象界之外的,决定现象接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柏拉图关于理念可以完全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看法和观点。

亚里士多德指出: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他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比如:你能说人只是人(抽象共性)而不是动物(可感共性)吗?因为人类是从动物界演化而来。

所以,在批评自己老师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缜密的论证创立了他的实体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

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

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是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质料是没有规定的潜能,因而不能独立存在,不是“是其所是”意义上的实体;形式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所以是实体。

比较它们的异同首先,柏拉图主张“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存在。

而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界定是建立在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之上的,他也从与质料相统一的角度来界定“实体”。

所以亚里士多德就使作为事物本质的形式不是游离于个别事物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之中。

这也就从理论上改变了柏拉图把一般与个别相割裂的错误,也使得“形式”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了特殊性,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体现了辩证统一性。

基本思路的不同。

两者对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归结为理念论和实体论这两种学说的差别。

理念论的对象是绝对的、不变的。

无形的型相,“是者”仅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却专以“是者”为研究对象。

实体论把“是者”归结为实体,导致了一种强调个体存在高于和先于普通型相、型相只是个别存在的一个构成方面的观点,但是,另一方面,当“实体”被归结为“本质”时,亚里士多德虽然试图把本质与个别存在相等同,避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

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

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

他与相位因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

柏拉图使用“分有”、“摹仿”等概念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原则是潜在与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

最后,理念论与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

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爱猫扑.爱生活}忍理念论要求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相统一,这不但是关于本质或本体的学说,而且把宇宙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和艺术观都统一在这一学说之中。

亚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实体是神,这主要是一个思维实体,在价值上是中性的。

他还在形而上学之外建立以善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和与美相关的艺术科学,构成了以爱猫扑.爱生活}忍的科学传统。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学说上的差异。

1、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①柏拉图认为,起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就需要农民、牧人、各类工匠等,而后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等,他们构成了生产者等级。

后来有了战争,需要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即“护国者“或军人等级。

最后就是统治者等级,主要是精心培养的哲学家来执掌国家的权利,管理国家。

至此国家正式形成。

所以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

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这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

然后,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

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

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对于国家阶级的构成。

柏拉图认为国家分为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才能组成这样的政治团体,也就是说他认为一旦城邦建立,人是同等的。

但是除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民主观念是比较狭隘的。

3、对于国家城邦政制的分类:柏拉图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而这几个政体一个比一个坏,所以在他看来“哲学家”执政,也就是“贤人政治”是最理想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根据柏拉图的分类分成了6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他主张混合政体。

①柏拉图认为划分的四种政体是一个比一个更差,也就是僭主政体最坏。

而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把这种哲学家是为城邦的“拯救者”。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合多种政体的思想应该是比较切合事理。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寡头制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

4、柏拉图奉行公有制,认为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亚里士多德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

①柏拉图坚持认为财产共有制,他认为,国家产生纷争的和灾难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私有制使人们有了私心,因为私利而斗。

他甚至提出家庭也要废除。

②相反,亚里士多德主张财产公有而私用,他觉得人间的一切罪恶的源于人的罪恶的本性,共有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应该在财产公有的基础上私用来满足人的私利和私心。

5、柏拉图认为法律是蹩脚的工具,他把法律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建设中,他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

①在柏拉图看来,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是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

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些缺陷。

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是最好的统治手段而不是法治。

②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一般来说,多数人的智慧比少数人或一个人的更高明。

所以亚里士多德宣称: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4、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与德谟克利特有何差异,在道德观念上与斯多亚派有何相似与不同。

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

并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加以修正和发展,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除了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直线下落和互相排斥运动外,原子还有偏斜运动——有的原子因其内部原因而自动地脱离其原来的直线运动轨迹,向旁边倾斜出去。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之所以在关于原子运动上会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他们的“原子论”对于原子理解有不同的出发点。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运动、排斥运动只是产生在原子间的外在的、强制性的运动,并没有办法解释产生于原子本身的概念规定的、自为的运动是什么,可见,德谟克利特并没有从原子本身来研究原子特性,忽略了原子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原子内部的矛盾。

而伊壁鸠鲁的偏斜说形象的实现了原子内部包含的矛盾,正是因为原子的偏斜,原子间才有了冲击和碰撞,世界才得以形成。

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成为了世界多样性的最原始论证。

德谟克利特通过世界的多样性来界定原子,可见他对世界的理解有些单一和片面,认为只有必然性统治着世界,人一定要受到必然性规则的支配。

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理论肯定了偶然性的存在,他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原子偏斜运动中同时产生,那么人本身就是自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