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开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C大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降B 大调第四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一、继承先师传统——第一交响曲
顾名思义,"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
二、摆脱死亡的阴影——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维也纳,并马上创作了"第二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
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展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直到第三、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的旋律,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但无论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
"第一交响曲",他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海顿时期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了。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后,作曲家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所以在独创性方面也显得越加个性化和大胆。总之我觉得,"第二交响曲"虽无知名的乐章和段落,也没有很大名气,但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很能表达贝多芬坚韧的个性风*!
三、属于英雄的时代强音——第三"英雄〞交响曲
1803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开场正式写作这部筹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葡萄园,在一间农舍中开场了创作。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就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最终长度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此时,发生了一个变故——拿破仑背叛了革命。
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而是重新恢复帝制,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的是,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所以也就耽误了"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806年总谱,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
贝多芬曾经说过,"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们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英雄"的与众不同!正是在这部大作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群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展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成认"第三"英雄〞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场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的轨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个里程碑!
四、青春的礼赞、生命的高歌——第四交响曲
如果说,"第一交响曲"表达了贝多芬无与伦比的天分、对前辈传统的良好继承;"第二交响曲"表现出作曲家内心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历程;"英雄交响曲"将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高尚精神洋溢的淋漓尽致,则"第四交响曲"则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表达,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是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此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
我个人非常喜欢"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漫长、忧郁,甚至有些阴暗的引子局部长达两分钟。但突然,这令人感觉迷惘的旋律,在两个剧烈的和弦中被冲破!然后剧烈、澎湃、热烈的音符被彻底解放出来。有人因此评价,这个乐章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中最"热闹〞的一章!其实在这热烈背后,隐藏了作曲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美好爱情的歌颂。其后的三个乐章无论是慢版、快板,都表达出两个字——"欢快〞。再者,这部作品是用"降B大调〞写成的,德国人将"降B大调〞比较为"最和谐的音调〞,足可见这部作品的总体风格。在贝多芬的前三部交响曲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斗争性、革命性、处处洋溢着奋进向上的作风。但在"第四交响曲"中,这些激昂的主题被一扫而空,贝多芬在旋律中享受着自己美满的爱情生活,而美好的爱情也赋予了这部充满情趣的作品更多浪漫、温馨、愉悦的赞美。贝多芬在这时候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第四交响曲"无愧于"青春赞歌〞的美誉。
五、冲破命运的枷锁——第五"命运〞交响曲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承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场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此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