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主流媒体不再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代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在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牵连广等特征。根据人民网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2年微博用户数量超过2

亿个,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工具,即时性、便捷性、原创性等诸多优势已经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地显现出来,但是微博的困境也日益突出而窘迫起来。

快速直播事故动态,成为最早的信息源

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成为最早发布事故现场状况的信息源,相关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事故发生后,微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乃至成为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动车事故发生前7分钟,一名叫为“Smm_苗”的网友发出动车行驶缓慢的“预警”微博,实时直播动车行驶信息。“Smm_苗”在微博中这样写到:“ 7月23日19时55分:今天这样的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真是好久没有过的情景了……

7月23日20时27分: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据官方通报,7月23日20时38分,即“Smm_苗”发表上述微博的11分钟后,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7月23日20时54分,“Smm_苗”继续更新微博:

“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那些救火车估计是冲那边去的。”

该条微博的转发数超过了2000条。此后,她又陆续发表了数条在事故现场的目击图文记录。此时,微博上的网民——包括动车上被困群众,摄影爱好者,周围市民,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了事故现场的报道,“Smm_苗”的微博是迄今能找到的关于事故现场的最早的图文记录。

然而,传统媒体的反应却较为迟缓:事故发生5小时后,人民网、新华网首页仍无反应。中央电视台坚持以滚动字幕和官方口径进行播报,直至事发后第4天才有新闻主播评论。7月24日,“7·23”事故甚至未能登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与《解放军报》4大报的头条。

发挥强大沟通作用,为救援提供多方援助

微博是一个信息聚合分享的大平台,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在这个大平台上,关注决定信息量,被关注决定传播效果。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决定了微博在传递信息、沟通受众方面具有强大的作用。正如经济学中的“池塘效应”原理:池塘里的荷叶在第1天长出1片,第2天长出2片,第3天新长出4片,直到第48天,池塘还有一半是空的,但到了第49天,仅仅用了1天时间,荷叶就覆盖了整个池塘。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池塘效应”形象地说明了微博在信息流动、社会行动等领域造成了深刻影响。

“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浙江温州全城动员紧急抢救、寻亲,微博平台发挥了强大沟通作用。

第一,成为救助性命的线索。当“Smm_苗”发微博传播事故现场情况时,网友“羊圈圈羊”正利用微博求助:“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

这条发于23日20时47分的微博,是事故发生后由乘客最早发出的求助微博。截至24日22时,该微博被转发11万多次,评论达两万余条,两小时后该名网友获救。此外,多名网友也以同样的方式获救。

第二,成为发布寻亲信息中心。尽管大多数被围困在两列事发动车上的乘客被成功转移,但仍有一部分乘客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开辟专门的栏目进行“微博寻亲”。

7月23日22时48分,网友“爱啃肉的徐小呆”起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帮助事故动车乘客张冰莲寻找女儿小雨淳,此举引发众多网友参与到寻亲活动中来,数几个小时后,小雨淳被找到。此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加入了寻亲信息发布的行列。当寻亲信息在微博上不断接力的同时,网友们还在微博上大量转发已公布的乘客名单和在各医院救治的伤员名单。上述名单在微博相关话题的页面上被持续更新,每知道某位乘客或伤员的下落,便会用粗体标注出来。

第三,成为发布献血倡议信息平台。为救治伤员,温州血库告急。有网友通过微博发出了求助信息,许多温州市民迅速进行爱心接力,并连夜赶到温州血站进行献血,上演了令人感动的全城联动的一幕。24日0时7分,网民@yaoyaosz 发出信息:“队伍排到门口,温州深夜团结,感动”,他还配了图片,立即引来了超过12万的转发。事故发生后的20多个小时里,超过1700人来到温州中心血站献血,血库的冰箱装得满满的。

信息汇聚产生话语权,事故初期引导舆论

虽然微博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但是,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信息制造者就成为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思想流,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另外,微博的这种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中大多数都包含着用户的附

带的情感元素,可以被提取出来并加以聚合,就某一话题进行跟踪,有时还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话题的整体情绪。

从7月23日晚8点38分左右发生动车追尾前后开始,12小时内,新浪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即达到110万左右,24小时内新浪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即达到40 0万左右。另外,其他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等微博也紧跟其后,产生了大量的话题。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沿用了传统的事故处置方式——即抢险救援与恢复生产同步进行。24日下午,数辆挖土机抵达事故现场,在坠落的几节动车车厢旁挖了几个直径约10米的大坑,将车厢碎片推入坑中进行现场掩埋。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关图文在微博上流传后,许多网友纷纷发微博,认为有关方将掩埋拆卸的车厢。

随后,有记者在采访参与现场清理工作的中铁三局人士了解到,挖坑并不是为了掩埋拆卸车厢,而是在为接下来进行的吊卸做准备。将事故动车组的其余车厢吊下桥,需要用300吨的大吊车,而吊车进场首先得腾出空间。随即,此消息在微博上传播,关于“掩埋被拆卸车厢”的传言得到澄清。

与此同时,由于铁道部相关政策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公开不透明等做法激怒了网民,造成了如质疑、猜测和责难等负面的情绪扩散。新浪微博上关于对事故处理情况满意度调查显示:1万2105名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处理得差劲,占到了全部投票人数的93%。据北京艾利艾网络口碑咨询有限公司统计,截至8月3日,网上关于主流媒体事后反应不力的微博1万5748条。

微博之困

“7·23”动车事故发引起全国仍至世界的高度关注,当人们通过微博在急切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抢救过程和善后的时候,诸多谣言也随之而来,“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坚持救人特警支队长被处分”等谣言和一些情绪性评论,都是通过微博得以滋生和传播。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微博传播的海量信息难辨真伪。由于网友素质层次不一,发布的信息中充斥着假象、流言,造成微博上有谣言被讹传、小道消息被扩散。7月29日,经过实名认证的腾讯用户郭瑶发微博,称其丈夫在事故中受重伤,只有100天大的孩子失踪,寻求网友帮助。这条微博几天内被转发数十万次,不少好心的网友为郭瑶汇去了慰问金。经过深入调查,郭瑶的身份造假,其所发内容并不属实。“微博在充当突发事件公开的助推器、突发事件的社会监督者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平台的同时,由于缺乏引导和监管,又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工具和不满情绪导火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孟令俊如是说。

其次,微博只能承载碎片化信息,无法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解剖,容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另外,微博中的“舆论领袖”往往是将其社会中的影响力直接转为网络影响力。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曾说:“就信息或言论扩散的特征而言,微博呈现出塔形结构。处于塔尖的是传统概念中的‘舆论领袖’。”由于“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