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_《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进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2.难点(1)学会科学归纳。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演示实验:铁架台、两根磁棒、细线、绸布、玻璃棒、小纸屑、铁块、磁块、表面涂有一层蜡的两个软木塞、水槽学生分组实验:橡皮筋。

教学过程1力是什么课题引入多媒体展示:嫦娥一号卫星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太空,实现我国几千年的登月梦想。

玉兔的月球车。

火箭升空时以及升空后速度及方向的变化都用到了哪些基本的力学知识?由此得出本节的课题第一节力接下来请看大屏幕小组完成1.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直接碰触小球;2.请说出每种方法中是什么力量让小球动起来?请学生演示?接下来请学生看看大屏幕并讨论?并回答?物体之间的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副板书)请学生给力下个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板书)符号 F请学生回顾刚才的现象,他们要发生力的作用设计到几个物体?请学生回答?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 力的作用效果接下来请看大屏幕静止的小球运动(静止到运动),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我们就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小组完成。

请小组说出你的实验现象,(副板书)运动状态的改变:有静到动、有动到静、以及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总结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动动脑筋:用力捏矿泉水瓶,我们看到瓶子形状发生变化。

用力捏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吗?请学生回答?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屏幕进行体验活动1.依次完成每个活动;2.说出每个活动过程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体验活动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请学生回答?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五章力小测试

第五章力小测试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小测试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离墙而去,这说明_______与_____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果以墙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

2.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3.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

4.质量是指物体_________________,重力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5.在排球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6.雨天,在泥路上洒上一些炭渣可以防止滑倒,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___。

7.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钢轨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__而极大地提高行驶速度,矿泉水的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方便打开。

8.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衣、食、行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举两例:例:人将拿不住筷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于一个鸡蛋来说,下列情况下属于力所引起的变化的是()A.放久了的蛋变臭 B.碰破了C.孵出小鸡 D.煮熟了2.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A.手对球的推力 B.重力C.不受力 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3.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A.手握鱼竿的人 B.钓竿 C.拉住鱼的鱼钩 D.鱼4.鸡蛋去碰石头,鸡蛋反而破了,说明()A.鸡蛋是一个不好的蛋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D.以上说明都不对5.如果没有重力,就不会出现下列哪个现象()A.河水不能流动 B.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人无法握住鸡蛋6.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它的运动状态()A.始终不变 B.不断改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变 D.无法判定7.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测正确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C.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120N D.一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60N8.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思维导图 课件(13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思维导图 课件(13张)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 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 关。
2.含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 大小。
3.公式:F浮=G排=p液gv排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主要取 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滑轮及其运用 1.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机械与人
3.做功了吗
1.含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功=力*距离=W=Fs(W:功。F:力。s:距离。)
4.做功的快慢
1.含义: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叫做 功率。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小粒子与大宇宙
1.走进微观
1.分子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看不见的运动 2.气体和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3.物体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 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的时候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3.探索宇宙
2.怎样描述力
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 素。
2.力的单位
3.力的示意图
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
4.来自地球的力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公式:G/m或G=m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2.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____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检测111

沪科版____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检测111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 地球B. 水桶C. 绳子D. 手2.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3.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的是()A. 蚂蚁的拉力B. 提起一只鸡的力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D. 马拉车时用的力4. 对于力的示意图()A. 只能表示力的方向B. 只能表示力的大小C. 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D. 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B. 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C. 使用前应校零D.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6. 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A. 量程10N,分度值0.2NB. 量程5N,分度值0.1NC. 量程15N,分度值0.5N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7. 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A. 只受到手的推力B. 受到重力和推力C. 只受到重力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8. 重490N的物体可能是()A. 一只兔子B. 一个学生C. 一只大象D. 一艘轮船9. 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A.物体将没有质量B.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C.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D.各种球类活动将无法进行10. 下列实验中,属于减少有害摩擦的是()A.路面结冰后,常常在冰面上撒些渣土,以免发生交通事故B.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镁粉C. 为车轴加润滑油D. 在鞋底上制出凹凸不平的花纹11. 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A.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B.手拿不住写字的笔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D. 用吹灰之力可以推动火车沿轨道运动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的作用点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B. 由g=9.8N/kg可知1kg等于9.8NC.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3. 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C. 水作用于船体的力D. 浆作用于水上的力14. 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称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称的示数是5.0N,则该物体的重()A. 一定等于5.0NB. 一定大于5.0NC. 一定小于5.0ND. 一定不小于5.0N15.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与斜面垂直B. 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 竖直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D.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1.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脚感到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1

物理八年级上册(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明白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力的大体概念。

2、明白力的作用效果。

3、明白力的作用是彼此的。

进程与方式:一、通度日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效果。

二、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熟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会物理就在咱们身旁,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讨热情和思索的兴趣。

二、具有将自己的观点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熟悉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育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

3、培育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大体理念。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三、教学难点力的作用的彼此性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对于力,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必然的生活经验,但仍是比较模糊。

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从头安排和适当的补充,从学生的体验入手,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存在,从人的肌肉紧张熟悉力,了解了当人使劲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

通过实验演示了物体与物体间也会发觉类似的效果,熟悉到物体间也存在力的作用,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通度日动、实验,感知物体间力的彼此作用。

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选择了边教边学边实验、多媒体、启发和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利用大量的随堂小实验、演示实验、图片、录相片和视频片段等增加学习动力。

通过激趣、提问、讨论、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讨,使学生在引导探讨中取得全面进展的机缘,表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具体的教学思路如下:创设情景、体验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效果→力→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识归纳、练习创新。

五、教学器材教师:多媒体课件、臂力器、玻璃瓶(装满水)、弹簧、小车、磁铁、气球。

学生:橡皮筋、握力器、装满水的饮料瓶、小车(各若干)。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市级优质课课件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市级优质课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力;
采用目标导学法,使学生能 够明确目标知道这节课要研 究那些问题。以致于在听课 过程中能够把握好重、难点 有的放矢。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 3.了解力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78几幅表现力 的图片: (1)有哪些物体?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你能找出它们当中有哪些共同的 地方吗?
自学指导2: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80的文字和图片,认识力的作用可以产生 哪些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的例子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活动或实验, 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以及法学社的探索欲望。帮 助学生理解知识。
第一节 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学生活动一:请一位同学把 一桶矿泉水拿到讲台桌上
提问:有什么感觉?
人将矿泉水拿到桌子上感觉很费劲,从 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这是人对力最早 的认识。
通过提起重物要费很大的力气、双手互拍, 创设情 景教学,调动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从简单现象 出发把学生引入探究情景,引起思考,激发兴趣, 从而进入新课讲解。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 过来了,为整节课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然后填写P79图5-2(a)(b)中的空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成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研究方法的活动。科学探究既是 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索,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 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 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物理科的科学探究应该分组进行,组内的角色分工要 明确,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既能使每个学生读得到机会均 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初二(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初二(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主要贡献: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即:惯性定律实验(证明了运动着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主要贡献: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现象。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重点掌握:1m2=102dm2=104cm2 1cm2=10-2dm2=10-4m2 1m3=103dm3=10-6m31mL=1cm3 1L=1dm3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进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2.难点(1)学会科学归纳。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铁架台、两根磁棒、细线、绸布、玻璃棒、小纸屑、铁块、磁块、表面涂有一层蜡的两个软木塞、水槽学生分组实验: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我们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

你能说出多少个关于力的词语?生甲:力量、力气、身强力壮、力争、力行、说服力、生产力、力图……师:说服力、生产力、战斗力,这里的力是表示事物的效能;力争、力行、力图,这里的力是表示尽力;身强力壮、这里的力是表示力量……可见,力这个问含义丰富。

在物理学中研究的力含义要狭窄得多,但有确切的含义,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

概括出来的。

板书: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二、新课教学1.力是什么?师: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

生甲: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

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生丁:渔民捕鱼拉起鱼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

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

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76交流与讨论。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

5.科学探究:摩擦力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 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
力 与 运 动
2.力的合成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 个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个力。
3.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 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就处于平衡状态。两个 力互称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意物体上 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光的色散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眼睛的视物原理
6.神奇的眼睛
2.视力的矫正(1):在近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 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2):在远 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能改善物体在物体在 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3.透镜的应用
1.质量使物体的基本属性。
1.质量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 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 体和液体中传播。
声 的 世 界
2.声音的特性
1.响度,音调,音色:(1):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动 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音调 与发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 高。
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3.力的示意图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来自地球的力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公式:G/m或G=m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3.重力的作用点-----中心 1.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接触面积 (2):压力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2013年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

2013年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答案] (1)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 动,不容易。乙方案,只需要拉动木板运动就行,不需要保 持匀速运动。 (2)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动中读 数,不容易读得准确。乙方案中,弹簧秤是静止的,读数容 易读得准确。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实战演习成高手
[解析] D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 改变,②中篮球弹回方向改变;④中灰尘漫天飞舞,运动方 向也在改变。而①③中是物体发生了形变。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实战演习成高手
5.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弹力的探究方法——图像坐标
例2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
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 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 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 线如图6-2所示。
图6-2
物理.沪科版(HK)

沪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九年级

沪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九年级

沪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九年级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乐音与噪音第三节超声与意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第七节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滑轮的应用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三节家庭用电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节半导体第三节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能源与社会第三节开发新能。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 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A.作用点B.方向C.作用时间D.大小1题图2题图3题图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 N B.2 N C.4 N D.8 N3.如图是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顶球5.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6.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7.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

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A.邓卓翔和地球B.足球和空气C.守门员和地球D.地球和空气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住小皮球,皮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A.作用点B.大小C.方向D.都相同10.弹簧测力计与刻度尺在使用方法上的区别是()A.弹簧测力计没有量程的限制B.弹簧测力计不需要观察分度值C .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要调零D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1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三、作图题 1、图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 (对静止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 所示。请画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对匀速运动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如右图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 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 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对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物体进 行受力分析)

拓展:小明在超市购物时,用10N水平力推 着购物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N。突然发现前面 有位老人,于是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后拉 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小车所受的合力是____N。
例3如图所示

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 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 合力为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弹簧测力计受的 合力为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弹簧测力计受的 合力为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 合力为0N。
0
100
. . .
200
300
400
. .
500 m/g

2、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 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小明认为橡皮筋 伸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小丽认为橡皮筋的 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他们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 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 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 (2)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6.1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2)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从肌肉的紧张引出力的概念。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力的概念教师给学生要探究的下列几个问题: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其他物体对物体是否施加力?两物体之间不相互接触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作用应怎样理解?教师要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师生评估、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找出其共同点。

教师点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创设情景:用一个皮球去挤压另一个皮球。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2、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可参照教材p77图5-2所示进行,也可用别的物体来做。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演示实验:请一位穿溜冰鞋的同学推墙。

让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5、让学生列举生活及生产中人们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6、让学生列举力的作用相互的危害性。

三、力的作用效果提出问题: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1、学生拉弹簧。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

新课标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 声音的特性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 声的利用第二章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颜色二. 光的反射三. 平面镜成像四. 光的折射五. 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 透镜二. 生活中的透镜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 眼睛和眼镜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 温度计二. 熔化和凝固三. 汽化和液化四. 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 电流和电路二. 串联和并联三. 电流的强弱四.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 家庭电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一. 电压二.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 电阻四. 欧姆定律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七章电功率一. 电能二. 电功率三.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 电和热五.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与磁一. 磁场三.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 电动机五. 磁生电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一. 现代顺风耳---电话二. 电磁波的海洋三.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人教九年级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二. 质量三. 密度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十一章运动和力一. 运动的描述二. 运动的快慢三.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 力五. 牛顿第一定律六. 二力平衡第十二章力和机械一. 弹力弹簧测力计三. 摩擦力四. 杠杆五. 其他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压强和压力一. 压强二. 液体的压强三. 大气压强四.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 浮力六. 浮力的应用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 功二. 机械效率三. 功率四. 动能和势能五.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五章热和能一. 分子热运动二. 内能三. 比热容四. 热机五.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 能源家族二. 核能三. 太阳能四. 能源革命五.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沪科版八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乐音与噪音第三节超声与意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第七节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滑轮的应用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沪科版九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三节家庭用电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节半导体第三节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能源与社会第三节开发新能源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 物质的状态二.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四. 汽化和液化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 运动的描述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三. 乐音与噪声四. 超声波第五章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二. 光的反射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 光的折射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 生活中的透镜四. 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二. 力的测量三. 重力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压强和压力一. 压强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三. 连通器四. 大气压强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目录页码人与物理——利用机和能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2)二、滑轮 (6)三、功 (10)四、功率 (12)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14)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18)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 (22)二、内能 (25)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28)四、热机 (30)五、火箭 (33)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35)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 (39)二、组装电路 (44)三、电流 (47)四、电压 (51)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57)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62)七、变阻器 (67)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73)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78)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80)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83)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 (87)二、电功率 (92)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5)四、电流的热效应 (97)五、家庭电路 (100)六、安全用电 (103)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磁现象 (109)二、磁场 (112)三、电流的磁场 (115)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17)五、电磁铁的应用 (119)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23)七、直流电动机 (125)八、电磁感应发电机 (128)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 (133)二、广播和电视 (137)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144)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49)二、浩瀚的宇宙 (155)三、能源:危机与希望 (160)附录一、本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162)二、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 (1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学习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用大小不同的力向里压气球,观察两种情况下力产生了什么效果?产生的效果一样吗?
再将两个气球对起头来,双手向里压,观察两个气球接触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这个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力是什么
活动1:观察以下各图,思考讨论后面的问题:
说明
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运动员用力拉绳
推土机用力推土挖掘机用力挖土
1.以上每个力现象中,总会涉及到几个物体?哪个物体用了力?哪个物体受了力? 在课本图5-1的其他几幅图里,你能指出谁是施力物,谁是受力物吗?
2.这些现象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3.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举例说明。

4.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请举例说明。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2:实验探究力的作用特点
(1)手拍桌子
(2)两只手互拍
(3)手拉弹簧
思考:1.说出你进行以上活动时的感受。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力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2.日常生活中你还有类似的感受吗?举例说明
要让学生经历、体验从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科学归纳出力的概念的过程,并多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巩固所形成的力概念。

填一填
力是对的作用
..。

活动3:解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向后划水,人反而可以向前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对人也,所以人可以向前进。

三.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4:
1.用手分别拉弹簧、压直尺,观察它们受力时产生了什么效果?举出生活中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例子。

2.阅读课本P80图5-4,思考力的作用效果又是什么?
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有哪些情况?
3.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运动状态还会改变吗?请写出你的猜想。

分开来让学生举例,减轻了负担,能让全体学生的参与不易混淆,加深了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体现出物理来源于生活。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怎样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力的三要素
活动1: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让一个同学上来,尝试用大小不同或方向不同或作用在距离门轴不同位置上的力拉门,观察产生的效果是否相同?用控制变量法说明:
(1)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不变,而力的发生变化时,力产生的效果不同。

(2)力的大小不变、力的作用位置不变、力的改变,力产生的效果不同。

(3)力的作用位置不变、力的方向不变,而力的改变,力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说明
可让学生到门前演示
引导学生多举一些例子来丰富力的三要素的认识,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

2. 你还能说出哪些力的三要素影响作用效果的例子?
二、力的单位 活动2:阅读课本P83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2.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N 。

你还知道哪些力的大小? 3.
托起你的物理课本,估测一下这个力约为_____N 。

托起一瓶矿泉水的力大约为_____N 。

三、力的示意图 活动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向右移动,拉力的大小是 2 N ,怎样用图简单地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请尝试画一画并思考问题。

1.怎样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应该标在施力物体上还是受力物体上? 2.怎样表示力的方向? 3.怎样表示力的大小?
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力的三要素,教师点评,给出规范的力的示意
图的画法,并进行强化练习。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课前准备
自带物品:橡皮筋、硬纸板(或木板)、图钉等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弹力
活动1:1.观察课本P85图5-14,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
2.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哪些不能?
二、弹簧测力计
活动2:认识弹簧测力计
观察图5-15及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活动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 参考课本P86内容,给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是指针到1N、2N、3N,
说明
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图5-14及阅读教材内容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结合生活经验,尽可能多的举出实例,加深理解弹力。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让学生通过编写说明书,了解弹簧测力计
填一填
这种因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是从力产生的效
果而加以区分的,从实质上说,其实质就是弹力。

填一填
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填一填
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测量前应先校零。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3.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4.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动手做一做
根据教材P86“迷你实验室”,利用自带材料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和你的同学比比看,谁做的既美观又准确。

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学生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用法并理解“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 g = 9.8N/kg 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课前准备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重力的产生
活动1:观察下列三幅图,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重力的大小
说 明:
结合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生活中经验,体会物体的重力。

填一填 重力是 受到的力,它
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落下 抛出的物
体会落回地面
水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
活动2:实验探究: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课本P88-P89)。

1.知识准备:物体叫质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符号为:,此外还有、
等单位,换算关系为
1Kg = g 1t = Kg 2.观察你身边的物体,它们受重力吗?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和什么因素有关?
3.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质量为50g的钩码若干
实验过程:分别把1只、2只、3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填在下表中:
思考:除了探究中利用重力跟质量之比为定值的方法判断重力与质量的比例关系,你还能有其他的方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吗?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明确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并学会在试验探究中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常数g的物理意义是学生较难把握的,这里通过填一填使学生明确化。

活动3: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阅读教材P89例题,并根据例题估算你自己受到的重力。

已知:
求:重力G=?
解:
答:
三、重力的方向
活动3:阅读教材P90“重力的方向”
1.列举生活中物体受重力的现象,体会重力的方向。

2.生活中重垂线有哪些应用?。

3.自己制作一个重垂线,结合其它物品,检验你的课桌的桌面、教室的窗台是否水平?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活动4:阅读教材P90回答:
(1)重心是。

(2)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

活动5:阅读教材P90【信息窗】提高稳度的诀窍,你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感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同时享受知识应用的乐趣。

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