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摊余成本

合集下载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单选题】20×8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一项债券,剩余年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债券在第5年末兑付可得到本金110万元,不得提前兑付。

债券实际利率为6.96%。

该债券20×9年末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94.68B.97.61C.92.26D.100.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2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贷:银行存款9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20×8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贷:投资收益 6.6120×8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5+2.61=97.61(万元)20×9年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贷:投资收益 6.79(97.61×6.96%)20×9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7.61+2.79=100.40(万元)【单选题】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期限为5年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年初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总额为1 043.27万元,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为5%。

2009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做账实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pptx

做账实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pptx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X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X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怎么算
应付债券是怎样的科目?
应付债券在会计实务中也指"应付债券"会计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 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书面承诺,属于长期负债.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即面值X票面利率)+实际利息 (即期初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二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X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 余成本X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发行债券,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科目(面值).存在 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科目(利息调整).
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面 值,贷记"应付债券"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才安其 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科目(利息调整).
做账实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做账实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
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有个公式二期初摊余成本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单选题】20×8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一项债券,剩余年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债券在第5年末兑付可得到本金110万元,不得提前兑付。

债券实际利率为6.96%。

该债券20×9年末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94.68B.97.61C.92.26D.100.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2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贷:银行存款9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20×8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贷:投资收益 6.6120×8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5+2.61=97.61(万元)20×9年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贷:投资收益 6.79(97.61×6.96%)20×9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7.61+2.79=100.40(万元)【单选题】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期限为5年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年初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总额为1 043.27万元,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为5%。

2009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计算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计算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一开始我面对这个应收账款摊余成本计算的时候,那可真是瞎摸索。

最开始我就只是简单地把应收账款的本金当作摊余成本,觉得这多简单啊,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后来我就开始看书查资料,发现事情比我想的复杂多了。

这应收账款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啊,得考虑到实际利率这些东西。

我就拿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阿,比如说公司卖给客户一批货,价值1000块钱,客户分期付,分三年,年利率是5%,这就涉及到摊余成本计算了。

最开始我想当然地以为每年的摊余成本就是应收账款余额,结果算出的利息收入就错得离谱。

再后来我学到要用上一个公式,摊余成本等于初始的应收账款金额,减去本金的偿还金额,再加上或减去用这个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算出的利息调整。

就那刚刚那个例子来说,刚开局摊余成本是1000块钱。

第一年结束,如果客户还了300块钱本金,那本金偿还金额就是300块。

可利息这块得按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算,比如说经过计算当年的利息是40块(假设啊,实际数字要根据具体的摊余成本和利率来)。

那这一年末的摊余成本就是1000 - 300+40 = 740块。

我还试过按照直线法去理解这个摊余成本的计算。

我心想,既然是分期收款,那我平均一下不就行了嘛,结果发现这种方法不对。

因为实际上每一期的利息计算是基于上一期的摊余成本的,是和实际利率挂钩,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如果有减值的问题,那摊余成本也得跟着调整。

比如说如果发现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一部分,有减值迹象,那这时候在计算摊余成本的时候就得把减值损失扣除掉。

要是不扣除的话,那就会导致计算出来的财务数据完全不对头。

我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能想当然,遇到这种牵扯到时间价值计算的东西,一定要把实际利率、本金偿还、利息调整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计算应收账款的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计算

摊余成本计算
2、不可转回
权益法
同上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
---------
转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债券
同上
“利息调整”
同上
计入
资本公积
1、计提时要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额
2、在原计提的范围内转回(注:股票投资不是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而是贷记“资本公积”
股票
同上“成本”
宣告的现金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成本

同上(计入成本
税金+手续费
宣告的现金股利
----------
1、直接计提
各类投资资产核算的比较(二)
取得
持有期
资产负债日(期未)
税、手续费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
变动
减值
交易性投资收益
宣告的现金股利
和面值计算的利

计入当期
损益
------------------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
计入成本
按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计算
-----------
1、直接计提
2、在原计提的范围内
核算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
近期内出售
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持有,有时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的债券[不涉及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持有,无意图持有至到期
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公开报价,上海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
权益性投资
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没有公开报价的权益性投资(不涉及债券)
摊余成本计算
年度或半年度
年初摊余成本(1)

ac以摊余成本

ac以摊余成本

ac以摊余成本
摘要:
1.介绍摊余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阐述摊余成本在企业中的应用
3.分析摊余成本的优势和局限性
4.结论:总结摊余成本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摊余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又称已摊销成本,是指企业为购买、生产或改良一项资产而发生的全部支出,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的成本。

其计算方法通常是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即将资产原值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折旧分摊,每年分摊的成本即为当年的摊余成本。

二、摊余成本在企业中的应用
摊余成本在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管理:通过计算摊余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各项资产的价值变化,为资产管理提供依据。

2.成本核算:摊余成本是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分析成本结构和进行成本控制时的重要依据。

3.财务报告: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摊余成本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净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摊余成本的优势和局限性
1.优势:摊余成本能够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计算成
本和利润,有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2.局限性: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但忽略了资产价值的波动和无形损耗,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的不准确。

此外,摊余成本并不能反映资产的未来收益和风险。

四、结论
摊余成本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成本核算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

一、摊余成本的概念(一)摊余成本概念的准则界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最先提出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以数量计算的方式给出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下简称金融资产(负债))定义。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

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

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取得时,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债券摊余成本是指将一笔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财务成本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以准确反映债券的实际成本。

下面是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的解释:
1. 计算债券净值
债券净值是指债券的实际价值,其计算方式为债券面值减去折扣或加上溢价。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原始发行价值,折扣是指债券的市场价值低于面值,溢价是指债券的市场价值高于面值。

2. 计算债券利息支出
债券利息支出是指债券期间内的利息支出,其计算方式为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3. 计算债券摊余成本
债券摊余成本是指将债券净值与债券利息支出之间的差额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以准确反映债券的实际成本。

其计算方式为每期的债券利息支出减去债券实际支付的利息,并将差额加上上期债券摊余成本。

公式:债券摊余成本= 上期债券摊余成本+ 当期债券利息支出- 当期实际支
付利息
4. 计算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公司应支付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其计算方式为债券净值加上债券摊余成本。

公式:应付债券= 债券净值+ 债券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应该如何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应该如何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推荐阅读:
·应发小计的工资项目的解释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计分录处理流程 ·分享会计工作处理的“杀手锏”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关于小税种知识点的完美总结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应该如何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应该如何计算? 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 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 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 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 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 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 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 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的计算

摊余成本的计算

一、摊余成本的概念(一)摊余成本概念的准则界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最先提出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以数量计算的方式给出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下简称金融资产(负债))定义。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

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

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取得时,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摊余成本是指在资产或负债的整个使用寿命或清偿期内,按照与该资产或负债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分配方法进行摊销或摊支的成本。

在会计原则中,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通过该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衡量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地反映其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摊销法、按工作量单位摊销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组合摊销法等。

不同的公司和行业,在选择摊余成本的方法时,需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

直线摊销法是计算摊余成本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它是指在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内,按照相同的比例逐年摊销资产的成本。

假设一家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总价值为10万,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每年就可摊销2万。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对稳定且价值递减较平缓的情况。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按照上一期余额的两倍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的递减速度较快的情况。

组合摊销法是指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

比如在资产初期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后期采用直线摊销法。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会计处理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至关重要。

企业在选择方法时,需考虑资产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文章至此结束。

第二篇示例:计算摊余成本是一种财务会计中常见的方法,用来确定长期资产的实际成本。

通过摊余成本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长期资产的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以下是关于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的详细介绍。

计算摊余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简单摊销法。

简单摊销法是将长期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每一个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损和价值减少。

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上期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计算)-现金流入(按票面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的算法,就是要根据票面利率、面值和实际支付款算。

比如1000块买了面值1250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4.72%,那么假设实际利率r,我们列出等式(括号后面的-1-2-3-4-5是次方,不是减一。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然后用插值法带,试试那个是就行了。

插值法,就是把一个一个值往里面插,试着来,看哪个是正确的,说白了就是试算法,但是有一定技巧,一般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会给一个,实际支付款与面值都会给,这时候看实际支付价款比面值低还是高,比如给了票面利率,求实际利率,要是实际支付比面值高,说明是溢价发行,那么实际利率肯定比票面利率低,那么插值的时候就找比票面利率低的往里试,能省一半时间一般在利率、年数、年金或复利系数三者中已知两个求第三个。

假设求利率i,则根据利率i下的系数,找出其临近的大小系数各一个,用这两系数对应的利率求出i的方法。

给你道例题看看吧59*(P/A,I,5)+1250*(P/F,I,5)=1000第一个(P/A,I,5)是年金现值系数第二个(P/F,I,5)是复利现值系数一般是通过插值测出来比如:设I=9%(查表可知它所对应的系数)会得一个答案A,大于1000;设I=11%(查表可知它所对应的系数)会得另一个答案B,小于1000则会有(1000-A)/(B-A)=(X-9%)/(11%-9%)解方程可得X(A、B都以求出),即为所求的实际利率当然这种方法求出来的数值是一个近似值插值法的意思是求近似值。

在一条曲线上描出两个点,连接这两个点的是一条曲线。

这时,假设这条曲线是一条线段。

比如地球是圆的,则地面肯定是有弧度的,但量取10米时,你可以假定两点间是近似是一条线段。

拿平面解析几何来讲,一条曲线上取两点。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

不同类别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单选题】20×8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一项债券,剩余年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债券在第5年末兑付可得到本金110万元,不得提前兑付。

债券实际利率为6.96%。

该债券20×9年末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2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贷:银行存款9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20×8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贷:投资收益 6.6120×8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5+2.61=97.61(万元)20×9年年末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贷:投资收益 6.79(97.61×6.96%)20×9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7.61+2.79=100.40(万元)【单选题】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期限为5年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年初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总额为1 043.27万元,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为5%。

2009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不同类别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

不同类别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

不同类别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摊余成本计算汇总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

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xx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不计提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持有至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可以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摊余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可以计提减值准备。

1.股票投资:不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

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减值准备。

2.债券投资:由于溢价、折价或者交易费用计入了“成本”明细科目,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是不影响摊余成本的,但影响账面价值。

简单的说,如有分录中“资本公积”数还有差额,那么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就不等,差额就是资本公积的数,如果资本公积都转出了,余额为0了,那么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就会相等了。

祝学习顺利!成本=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计提的减值准备。

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

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

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债券类涉及到摊余成本的问题,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的差异主要在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数),因其他资产应付债券(负债)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哎呀,这摊余成本到底是咋算的呀?”我一边嘀咕着,一边坐在书桌前挠着头。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天。

那天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我们身上,很是惬意。

我们聊起了各自工作中的一些事儿,其中一个朋友就提到了摊余成本。

我当时就懵了,完全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儿。

“啥是摊余成本啊?”我疑惑地问。

朋友笑了笑说:“就是一种计算方法啦,在金融领域经常用到的。

”我还是一头雾水,“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具体给我讲讲呗。

”朋友便开始给我解释:“你看啊,比如说你买了个债券,它的票面价值和你实际付出的价格可能不一样,然后通过一系列计算,就能得出摊余成本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这计算过程复杂不?”朋友耸耸肩,“嗯,怎么说呢,也不算特别简单啦。

”从那以后,我就对摊余成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算的。

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

慢慢地,我对摊余成本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摊余成本啊,就好像是一个神秘的盒子,你需要用特定的钥匙去打开它。

它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有着一套复杂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这就好比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搭出完美的造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疑惑。

有时候我会想,这玩意儿怎么这么难理解啊!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要坚持下去。

我不断地思考、分析,和朋友们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对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我发现,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关键要点,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这就好像是爬山,一开始觉得山好高好难爬,但当你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到达山顶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我觉得吧,学习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项知识技能,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难道不是吗?。

ac以摊余成本

ac以摊余成本

ac以摊余成本(实用版)目录1.介绍摊余成本法2.解释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法3.探讨摊余成本法的优缺点4.实例分析正文一、介绍摊余成本法摊余成本法,全称“摊余成本法核算”,是一种常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它是以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成本作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方法将其成本分摊到各个计息周期,以计算各期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

二、解释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总成本。

这包括购买价格、交易费用等。

2.将总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计息周期,即每个周期的利息费用。

如果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利率是固定的,那么每个周期的利息费用就是总成本除以计息周期数。

3.在每个计息周期结束时,将该周期的利息费用加上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总成本,得到该周期的摊余成本。

4.下一个计息周期的利息费用就是上一个计息周期的摊余成本乘以利率。

三、探讨摊余成本法的优缺点摊余成本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

其缺点是,由于它假设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利率是固定的,因此在实际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收益或费用存在偏差。

四、实例分析以购买一张面值为 1000 元,年利率为 5% 的债券为例。

假设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共付息 5 年。

1.确定总成本:购买价格为 1000 元,交易费用为 0,总成本为 1000 元。

2.计算每个计息周期的利息费用:总成本为 1000 元,计息周期为 5 年,每年利息费用为 1000/5=200 元。

3.计算每个计息周期的摊余成本:第一年摊余成本为 1000 元,第二年为 1200 元,第三年为 1400 元,第四年为 1600 元,第五年为 1800 元。

4.计算每个计息周期的利息收入:第一年利息收入为 200 元,第二年为 210 元,第三年为 220 元,第四年为 230 元,第五年为 240 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摊余成本
(一)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联系
摊余成本的概念应用于金融资产(负债),在金额上等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或账面价值均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范的5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一。

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在于:摊余成本运用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体现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动态过程,表示在每期摊销后的余额;账面价值注重各资产或负债相关账户与备抵账户在某一时点的数量关系。

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

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

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取得时,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此时,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即实际利率。

在持有投资期间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利息调整”明细账户金额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

可见,摊余成本的第一项调整是对“成本”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二项调整是对“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三项调整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调整,摊余成本在数量上等于账面价值。

(二)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若将摊余成本的概念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扩展到其他资产(负债)的计量过程,那么上述分录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无形资产以及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核算。

例如,在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中,“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累计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账户余额经
过“未确认融资费用”费用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摊余成本不是一个账户,也不是一个科目,它就像加减乘除,是一个计算方法,账上是找不到的。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