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竖式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
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规则。
2.教学难点: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规则,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或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
(4)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法则,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于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进行计算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 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应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总结:本课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7、回想一下,在竖式计算中,他是从哪位加起的?
师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35+23= 43+26=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针对易错的地方着重练习: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小马虎做的题,你们谁能帮他找找错。
四、综合练习:
二、新授
1、探究例一和第一种方案。
2、你是怎么想的?(生答师板书: 35+32= )
3、说说口算时你是怎么想的?(生说师摆小棒演示)
4.学习列竖式计算。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
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也有些同学可能是从十位开始加的。)
2、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1、引出问题。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想去吗?(出示主题图)
2、你们看,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4、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小组交流)
5、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主备人:参与人: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 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不进位加法,即两个数相加时,相加的结果不超过10。
我们将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加法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在一起的过程。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不进位加法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强调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和特点。
3.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4. 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不进位加法练习题。
2. 尝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2.1.1 不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2.1.1 不进位加(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不进位加。
”2. 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我们怎样计算不进位加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就是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不满十,直接写下来。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并提醒注意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2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避免混淆。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环节,特别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环节中,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计算不进位加呢?”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因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还要开始探索不进位加的特殊规则。
为了帮助学生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步骤:1.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例如数位的对齐和从个位开始相加的规则。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不进位加法。
本课时《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因为对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出本课时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课时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35+47。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不满10,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释原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人教版数学2 电子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2课时 不进位加 (优质) 教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课时不进位加(2)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 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 不进位加(2)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不进位加(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运用教具和游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教学辅助工具。
2.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3.课堂练习题及讲解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不进位加法,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第二步:引入1.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步:讲解与练习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例题。
2.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第四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第五步:课堂讨论1.收集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
第六步:课堂练习1.通过课堂练习,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练习、小组活动等,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复习。
下节课将重点关注这一部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本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进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运算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准备练习题,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和不进位的题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份,每份有多少个?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如23 + 15。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交流分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注意选取不进位的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如何按照竖式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难点:1.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有关不进位加法计算的案例和练习题。
2.教学用具:白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先针对不进位加法给出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10分钟)•让学生从简单的示例开始学习,引导他们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
•通过板书和举例的方式,逐步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不进位加法知识。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与应用(10分钟)通过更复杂的练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检测(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简单的检测。
五、课堂点评针对学生在学习不进位加法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六、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不进位加》的教案内容,希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
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情境图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2、3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概念。
2.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相加的算数题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分析问题,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第2单元。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磁贴。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的认识和相加的方法。
2.新知讲解
–通过实际例子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相加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意义。
3.示范操作请学生观察示范,然后跟着老师一起进行两位数不进位相
加的练习。
4.练习巩固
–让学生小组合作,在黑板上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练习。
–老师进行抽点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延伸
–给学生提供更多复杂一些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
6.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不进位加法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题目。
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结。
本教案依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不进位加(2)》说课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初步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但面对更复杂或特殊情况的题目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算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检查习惯的培养,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四)回顾全课,进行小结
一、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
67
39
78
98
79
96
板书设计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本节课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交流、整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知识点全面,并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比知识的学习显得更重要,本节课学习列竖式计算,在教学中应始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并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
35+32=_____
35
32
67(名)
5+2=7
30+30=60
60+7=67
合作交流
个
3 5
+ 3 2
十
合作交流
35+32=_____
67(名)
合作交流
35+32=_____
十
个
十
67(名)
3 5
+ 3 2
个
5
2
6
6
十
3 5
+ 3 2
二年级上册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人教版2025版
45
23
3
4
+ 2 + 6 +6 3 +1 2
47
29
66
16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个位与个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写在得数 的个位上。 十位上的数移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探究新知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4 0 )
(8 5)
(7 5)
(7 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材第13页“做一做”
课堂练习
1.看竖式补上小棒图。
56 + 23
79
35 + 32
67
2.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 +4 4
58
54 +3 2
86
43 +5 4
97
拓展提升
算一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3
21
53
43
2 100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二)
1.加法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 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 法的过程,会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计算两 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3.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 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课堂导入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板书: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题目。
2.教具:计算器、黑板、彩色粉笔。
3.课件:展示相关的图表和示例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不进位加法”,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的方法。
2. 学习
1.第一组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示范。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3. 操练
1.让学生进行快速计算练习。
2.师生互动,共同解决一些难题。
4. 拓展
1.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题,并设计自己的一道“不进位加法”题目,交给老师。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2)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2)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探索,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需要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21+7= 42+5=整十数加整十数。
20+50= 30+60=2.列竖式计算。
你是怎样计算的。
34+3= 6+23= 52+4=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要知道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算式?学生:35+32。
师: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也是我们今天继续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不进位加法(2)2.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1)交流口算方法。
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说一说,你是如何口算的。
学生:先将个位上的数5与个位上的数2相加得7,再将十位上的数3个十与十位上的数3个十相加得60,最后将两部分数相加。
5+2=7,30+30=60,7+60=67。
(2)探究笔算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如何计算吗?(学生用小棒摆,师巡视。
)摆一摆: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2个一和5个一合在一起是7个一。
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67。
师:你能借助小棒图写出竖式吗?学生结合课件试着写竖式,师课件演示。
师: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说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没有注意运算顺序。
是要加以引导。
师:强调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3)师: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合作归纳,师补充。
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3.小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相加时不涉及进位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算式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培养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道具和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2.教师准备课件,包括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物品来引入题目,比如用水果或小玩具来示范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规则。
2.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规则,强调十位和个位相加时不能
进位。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口算、书写算式等方式进行练习。
4. 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不进位加法规则,确保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上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和示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
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和表现,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相加时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不进位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不进位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2、第15页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关心学生把握笔算方法,培养动手、摸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
2.笔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预备】小棒。
【复习导入】1.做一做26+3= 8+31=2.说一说:列竖式运算应注意什么?(突出相同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3.情形导入:出示第11页主题图。
提问: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进行新课】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1.出示教材第13页例2图。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2.让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运算。
3.探究列竖式运算的方法。
师:如何样列竖式运算35+32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先竖着摆出35+3 2。
看谁摆的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用小棒摆竖式。
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究35+32的运算方法,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指导,对摆放有错误的学生,教师进行指导,重点让学生明白得在摆放过程中,整十根与整十根合并。
摆法:讨论:什么缘故要如此摆,它有什么好处?小结:整捆的小棒和整捆的小棒上下对齐,也确实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也确实是个位数和个位数对齐。
即相同数位对齐。
提问:依照用小棒摆的竖式,能够如何样算,有几种算法?小结:有两种算法。
一种是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5个一加2个一是7;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0,60加7是67。
另一种是从十位加起,3个十加3个十是60,5个一和2个一是7,60加7是67。
教师引导学生边看小棒摆法,边板书竖式的正确格式及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差不多上正确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从个位算起会更方便,建议同学们从个位算起。
4.讨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运算顺序是如何样的?5.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能够先从个位加起,也能够先从十位加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课时不进位加(2)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 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 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