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民族民俗(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民俗风情
四川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其中极具特色的是羌族风情。四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羌族集中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
羌族宗教信仰的最大特色是从先秦延续至今的白石崇拜。在羌族诸多祭神仪式中,最为经常的是祭天神,最隆重的是祭山神。
羌族服饰特色鲜明,服饰款式不分男女,在装饰上加以区分。穿自织的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头帕,裹绑腿,束腰带。妇女衣服绣花边,镶银饰,穿勾尖绣花鞋,俗称“云云鞋”。
三四怪: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
五六怪: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
七八怪: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
九十怪: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
十一十二怪: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
十三十四怪: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
十五十六怪:公交车上摆擂台,宝气处处都存在;
十七十八怪: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二、四川省
1.民族与宗教
四川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羌族、苗族、回族、土家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第三章-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民族民俗(一)
第六节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民族民俗
一、重庆市
二、四川省
三、贵州省
四、云南省
五、西藏自治区
一、重庆市
1.民族与宗教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重庆市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93.71万。重庆市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14个民族乡。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是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
巴人神话的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巴人葬俗颇具神秘色彩,巴人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等。当然,“重庆十八怪”较能全面反映重庆民俗风情。
2.民俗风情
“重庆十八怪”较能全面反映重庆民俗风情。
一二怪: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
2.民俗风情
重庆独特的地理与文化环境形成了川剧、川江号子、乡间吹打、铜梁龙灯、秀山花灯戏、九龙楹联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巴渝舞、巴人神话、巴人葬俗。
古代巴渝舞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刚劲有力、富有气势,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廷舞蹈。《巴渝舞》不断演变,其分支为僚人的《羽人舞》、江南的《盾牌舞》、川东的《踢踏舞》。
彝族简介
节日:彝族民间节日很多,主要有彝族年、火把节及祭祀活动。彝族的年节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日举行,节期5至6天。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要欢庆三天。
彝族简介
服饰:男女都穿右襟窄袖贴身镶边上衣,男子下着长裤,女子下着不同色彩布料联结成的多层次的大褶长裙(百褶裙)。男子头顶留一撮头发称为“子尔”(汉称“天菩萨”),头上扎成细长尖锥状的“子贴”(汉称“英雄结”)。外出时,男女都穿披风,彝语称“察尔瓦”。
饮食:彝族的主食有玉米、荞麦、大麦、小麦、洋芋等,稻米很少。喜食酸、辣,酒为各种场合必不可少之物,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喜欢饮转转酒,托托肉是彝族的特色菜肴、忌吃蒜。
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部两种不同的民俗风情:东部的农耕民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民俗。前者主要体现在节庆、婚丧、信仰、传说、建筑以及独具特色的四川客家习俗等方面,如成都每年正月、二月在青羊宫的灯会和花会,三月龙泉的桃花会,四月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仲春之月新都的木兰会,九月新都的桂花会等;以及正月初七游草堂,正月初九登高,广元女儿节、游百病、保保节等则体现出四川节庆浓郁的人文特色。
宗教资源极为丰富。四川是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四川在明代万历年间佛教开始盛行,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四川还拥有众多的石窟造像、摩崖石刻与绘画艺术,如广元千佛崖、安岳石窟、乐山大佛等石刻造像,以及成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蓬溪宝梵寺的古代壁画等。
2.民俗风情
重庆宗教资源较为丰富。佛教于东汉末期传入重庆。现有罗汉寺等全国重点寺庙。大足石刻承载千年佛教文化。道教于东汉末年传入重庆。黄角垭老君洞为全真道龙门派丛林道观。万州太白岩有晋代道教遗迹“绝尘龛”,为唐代李白访道之处。隋朝时潼南大佛附近的定明山石刻道教人物造像,是重庆区域最早的道教摩崖石刻。伊斯兰教在元代传入重庆。元末奉节已建清真寺。基督教(天主教)于清康熙年间传入重庆,1856年成立川东南代牧区(即重庆教区)。1930年,从重庆教区划分出万县教区。
羌族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年节,过节要祭祀,邀请亲友跳“锅庄”,饮咂酒。还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成人礼、五月五妇女节等。
彝族简介
族源:彝族是为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成的民族。旧称“夷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称“彝族”。
分布: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现有人口约871.4万。
彝族简介
文化艺术: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阿诗玛》是彝族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享有盛誉的云南白药是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所创。彝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阿诗玛、火把节。彝族的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舞蹈有阿细跳月、锅庄舞。
有“抢婚”的习俗。
民居:彝族的住房形式因地而异。土掌房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房内一般隔为三间,中间为堂屋,内用三块石头支成火塘,称“锅庄”,是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经济:彝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副业,手工业制作也较为发达。
彝族简介
语言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彝族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1957年经整理规范的彝文已正式使用。
宗教信仰:彝族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奉行多神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迷信鬼怪是彝族的主要信仰。祭司称“毕摩”。佛教传入彝族地区历史悠久,清初道教也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也于十九世纪末先后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