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课堂实录完美版
《三峡》教学实录完美版
![《三峡》教学实录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a43092d1f34693daef3e87.png)
《三峡》教学实录2007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杨丽红执教(课前配乐播放与三峡有关的诗文图片,让学生在休息之外,伴着美妙的音乐欣赏有关三峡的美景、美文,为《三峡》的课堂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让我们见字知意。
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
)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
)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
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仅要品它的山,还要读它的水。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作者:三峡郦道元。
)师:滚滚东逝的长江犹如一条艺术的长廊,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换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无不激发着诗人、画家的情思与灵感。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三峡吧。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
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请齐读。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反复朗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
3.掌握方法,轻松背诵。
(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在欣赏旖旎的三峡风光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者郦道元及其作品《水经注》。
(师投影展示。
)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是为河流水道专著《水经》作的注释,它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生齐读。
)师:同学们,郦道元因一部《水经注》而出名,《水经注》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地理价值而被后人称颂。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特征,还要欣赏课文《三峡》语言的魅力。
(投影显示。
)一读课文,正字音。
师:一、三、五列的同学一起朗读从题目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四、六列的同学接读一直到课文的结尾。
要求:读要读得准,听要听得清。
在别人读的时候,你要认真听,听出同学朗读中的错误,读完之后,帮他指出来。
(生按要求分别朗读课文。
)师:你听出旁边同学朗读中的字音错误了吗?生(众)没有。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5f126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4.png)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三峡》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德州市第十中学宋彦琳/执教师:上课!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生:三峡。
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
请大家看屏幕。
(cai 显示三峡风光)师: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板书课题、作者)师: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
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
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cai 显示练习)师: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师:看来大家对语句含义理解得不错。
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生:先写三峡的山,然后写三峡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
师: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生: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色,所以先写。
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写。
秋天的水很凄凉,所以最后写。
师: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
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分别来说一说。
生:三峡的山非常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说明山非常高。
生: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
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
从“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秋天十分凄凉。
从“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树是茂盛的,山是险峻的。
师: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
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5091132647d27284b73519b.png)
也 会发 现
。
他 的 作 品 有 时难 免热 情 大 于 形 象
, ,
议 论 偶而
。
耐 人 咀 嚼 的 东西 稍 少 了 一 些
。
上述
可 谓 刘 自羽 散 文 创 作 上 的 不 足 之 处
这 种 立 足 于 提 高学 生 阅 读 能 力
、
扩大 学 生 阅 读 视 野 的介 绍
效果 较好
,
。
课 堂 气 氛 也 渐 次活 跃 细讨论 之列 教师
:
。
至 于 教 师 对 刘 白 羽 诸家 散 文 特 点 的 概括 是 否 完 全 精 当
,
则不 在 详
)
在 对 刘 白 羽 散 文 创 作有个 初 步 了 解 后
现 在我 们 回 到 课 文 上 来
。
板 书: 教 师:
二
,
关于课 文
,
:
同学 们 注 意
:
文 章写 的 什 么 地 方 ?
众 同学
长江 三 峡
,
。
,
共 收 有 二 十 八篇 课 文
,
。
其中
,
标 明 为 阅读课 文
,
,
几 乎 占一 半 的 比 例
。
因此
怎 样搞 好 阅 读 课 文 的 教 学
,
确 乎是 一 个 十
笔 者最 近 有机 会听 了 两 节 语 文 课
。
讲 的 是 刘 白羽 的 散 文 名 篇 《长 江 三
、
有所 收 益
, :
现 将 听课情 况 实录 于 后
。
。
:
对的
与 朱 自清 先生 的 散 文 二 篇 一 样
(八年级语文教案)《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八年级语文教案)《三峡》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64623420b4c2e3f572763c8.png)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八年级语文教案____(省、市、区、县)第十中学宋彦琳/执教师:上课!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生:三峡。
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
请大家看屏幕。
(cai显示三峡风光)师: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板书课题、作者)师: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
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
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cai显示练习)师: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师:看来大家对语句含义理解得不错。
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生:先写三峡的山,然后写三峡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
师: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生: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色,所以先写。
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写。
秋天的水很凄凉,所以最后写。
师: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
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分别来说一说。
生:三峡的山非常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说明山非常高。
生: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
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
从“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秋天十分凄凉。
从“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树是茂盛的,山是险峻的。
师: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
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2024年度名师余映潮《三峡》课堂实录
![2024年度名师余映潮《三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ff7e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8.png)
相关诗词歌赋欣赏
1 2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
描述三峡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 畏之情。
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
描绘了夜晚进入瞿塘峡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三峡 的神秘之美。
3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
以民歌的形式描述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风情。
2024/3/23
14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展示
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2024/3/23
三峡的工程建设和影响
三峡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对长江 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4
相关资源推荐及拓展阅读
《三峡人家》
一部反映三峡地区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纪 录片,通过影像展现三峡的美丽风光和人文 特色。
12
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讲解
01
02
03
三峡的历史沿革
自古以来,三峡就是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地区,经历 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2024/3/23
三峡的文化内涵
三峡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 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三峡的诗词歌赋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 都曾在三峡留下不朽的诗 篇,如李白的《早发白帝 城》等。
工程主要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
建设历程与成就
历经多年规划与建设,三峡工程在技术创新、工程 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3/23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三峡工程的基本概念、建 设背景、主要功能及重要意义 。
2024/3/23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acbaaf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2.png)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师生问好。
师:相声大师马三立曾经说过一个段子《买猴》,不知道大家都听过没?生:没有师:讲的是一个人接到领导通知要去买50只猴,而传达这个消息的是公司的一位同志,名叫“马大哈”,就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意思,这个称呼也就是从这个段子里来的。
生(津津有味)。
师:这马大哈接到了消息赶紧通知了别人,可把马三立给急的,上哪儿买猴去呢?后来到了某个乡村好不容易花钱买了2只老得牙都快掉的猴,回来尽脱毛,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拍大腿终于马三立想起了一句诗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上哪儿买猴呀?上四川呗,四川那猴多,终于买了50只猴子,任务完成了,到了公司才知道,原来领导要买的是50箱猴牌洗衣粉,是马大哈搞错了。
这马三立在最后十分庆幸:幸亏是买猴牌洗衣粉,要是买北极熊香皂,那还不跑北极去了?!生:(大笑)师:所以做事可千万不能马虎了,尤其是在给别人传达意思的时候。
师:我们来看马三立先生想起的那句诗。
打来课件出示全诗,一起朗读一下。
生:(读)师:白帝城在哪?生有人:四川师:不错,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历史很悠久,其实它还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长江三峡的起始处。
师:有人去过三峡吗?生:没有师:不会吧?没有一个同学去过三峡?其实为师也没去过。
生(笑)师:不过今天为师就带你们去走一遭,不过待会儿要记得回来。
生(大笑)师:出示PPT,介绍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师:既然三峡原来就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那么这就提示我们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局部呢?生:三局部!师:三局部?不对。
生(笑):四局部师:刚刚你们把哪一段给漏了?生:第一段师:请告诉我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生:总领全文师:正确,但凡考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十有八九是总领全文,请记下生:记(总领全文)师:那么这第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呢?生(稀疏地几个同学低声答复,但不清楚)师:为师提醒下,抒发感情要往大里说,别忘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土”生恍然大悟:是抒发了对长江三峡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峡》课堂实录
![《三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3630a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f.png)
《三峡》课堂实录【我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头,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三峡》课堂实录,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祝大家学习开心。
《三峡》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远写的《三峡》。
一、整体感知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读一遍课文。
(老师领读,同学跟读;留意节奏和停顿。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节奏大声的朗读课文三遍。
3、请两位同学读课文。
(有读错的地方师生一起订正)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疏通理解课文。
第一段:1、同学齐读第一段。
2、第一段重点写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突出群山连绵不断的特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突出山势的险拔,3、同学齐读第一段,想象群山连绵、高耸如云的三峡美景。
其次段:1、同学齐读其次段。
2、、其次段写夏季三峡的情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突出大水猛涨。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3、同学齐读课文其次段,想象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1、同学齐读课文第三段。
2、第三段写三峡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的风光。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立超脱的画面。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用极为精炼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3、同学齐读第三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立,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1、同学齐读第四段。
2、第四段写三峡秋景。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寒冷安静的景象。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凉怪异。
2024最新-《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
![2024最新-《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a526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c.png)
《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峡》课堂实录篇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教学步骤(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设计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设计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设计说明】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设计说明】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
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帮助,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峡》课堂实录
![《三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c9f42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e.png)
《三峡》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呀?生 1:我去过黄山,那里的风景特别美!生 2:我去过海边,大海一望无际,让人心旷神怡。
师:大家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
那今天呢,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三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郦道元的《三峡》,去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
师:首先,老师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课文,大家认真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师朗读课文)师:好了,现在大家自己来朗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师:大家读得都很认真。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
请看大屏幕,“略无阙处”中的“阙”,读“quē”,意思是“缺口、空隙”。
“重岩叠嶂”,“嶂”是“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思,这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师:理解了字词,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内容。
谁能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方面?生 3:写了三峡的山、水还有四季的景色。
师:非常好!那我们先来看三峡的山。
文中是怎么描写山的呢?生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师:对,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生 5:山很多,连绵不断。
生 6:山非常高,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那这样高大连绵的山,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生 7:很雄伟,很壮观。
师:没错,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就把三峡山的雄伟壮观展现了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三峡的水。
文中写水的句子有哪些?生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了解到夏天三峡水的什么特点?生 9:水涨得很高,水流很急。
师:很好。
那大家想想,作者是怎么突出水流之急的?生 10:通过和“乘奔御风”作对比,说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水流快。
第10课《三峡》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738537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d.png)
《三峡》课堂实录学习目标1. 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感受文章画面美,品味语言美。
3.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趣味”的内涵,体悟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教学思路任务一:读三峡,读出节奏美任务二:理三峡,知山水顺序任务三:研三峡,析山水特点任务四:游三峡,传承文化美课堂实录一、视频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安静地邂逅郦道元的《三峡》,让三峡二字柔软地落在我们的心头。
先来看一段视频。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二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品味语言美。
三体悟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本节课有四项任务,一、读三峡,读出节奏美;二、理三峡,知山水顺序;三、研三峡,析山水特点;四、游三峡,传承文化美。
二、课程任务任务一:读三峡,读出节奏美请大家听一段朗读。
听了刚才的范读,用红色标注的四字词语,均为两字一顿,读出节拍感。
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注意拖音,如,则/素湍绿潭。
顿音,如,清/荣/峻/茂。
请大家比对一下学习任务单,上课前任务中的词语梳理。
特别注意,“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在这两段的翻译中,请特别注意,“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句的翻译有互文。
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任务二:理三峡,知山水顺序本文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打开学习任务单,通过自行判断的方法,为下面的四字词语分类发现一类山字旁,一类水字旁。
可见文中所写的景物可分山、水两类。
从分类中二者的比重可看出,本文的重点写山,还是写水呢?显然写水,但是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这很不合常理。
我们来看水这一类红色的词语,水“沿溯”“湍”“潭”“涧”江水啊。
从夏天暴涨,江面宽阔,到春、冬激流或平静的潭水,再到秋天小小的山涧,四次变化即可知,本文按照水势盛枯来写四季的水。
既然重点写三峡的水,是否可以把第一段放到最后一段,甚至有点画蛇添足,是否可以删掉呢?我们来看学习任务单上“峡”的字源,两山夹水是为峡,这就是三峡的地理特征。
《三峡》课堂实录(精选17篇)
![《三峡》课堂实录(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d156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三峡》课堂实录(精选17篇)《三峡》课堂实录篇1师:我想和大家谈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我最近去了一趟三峡。
生:啊!(惊异)师:不信任啊!似乎每天和你们在一起,也没有去成。
但事实上到一个地方不肯定非要亲身去的。
我是从网上去的,你们也应当去了,是不是啊?生:是!(恍然大悟)师:要大家回家找一些关于三峡的资料,大家都拿出来沟通沟通。
(同学举手踊跃,似都有备而来,课堂气氛活跃。
)生:我找到一份关于课文、及《水经注》的资料。
生:介绍三峡中的三个峡的资料。
师:请你顺着从上游到下游的挨次说说看是哪三峡。
生:依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生:我找到的是正在建筑中的三峡大坝的资料生:我找到的是一些自古到今写三峡的诗。
师:其中有一些闻名的,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同学大声背诵诗歌)师:非常好,大家都查到了关于三峡的各种资料,我们来评价一下谁找的资料更好一些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看法:或认为新奇的,或认为丰富的,或进行补充的……)师:刚才大家找的资料真是丰富啊。
其实,我们说的书本、电视、电脑,还有大家手上拿的这些材料以及大家的发言都是获得信息的各种渠道,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要了解它的相关状况,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先查查资料,这个就是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猎取大量的信息,关心我们更好的学习。
刚才大家通过沟通初步了解了三峡,下面我们来进一步领会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风采。
(同学自由朗读,相互沟通,自己正音。
)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大家看看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
(一生朗读,沟通评价,明确读音,全班齐读课文,这一遍朗读的要求是读准字音。
)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留意朗读的节奏——读顺课文,哪位同学来试试?(根据课文的自然分段,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老师直接在power point 上用“/”划出文章的节奏,沟通评价,明确重点、难点。
全班再读课文,这一遍朗读的要求是读顺节奏。
)师:大家刚才读得又准又顺,现在老师对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参照解释,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那么几处自己处理一下,试着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意韵来。
《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
![《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6726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c.png)
《三峡》课堂实录优秀4篇《三峡》课堂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1. 强调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感悟作者的欣赏之情。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释疑。
3. 课内安排一课时4.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5. 学法指导:①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想象导入发挥想象力,描述心中的三峡情景。
引入课题,组织学生交流。
“联系学生的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听教师范读课文,把握文章朗读方法,试读,评价,修正,感知课文内容。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对作品中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疏通文意词汇积累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归纳总结文言词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理解成诵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力争当堂成诵。
鼓励学生背诵文言名篇。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课外作业搜集阅读三峡相关资料。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三峡》课堂实录篇二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三峡》。
我制作的《三峡》课件发表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x 年第1期上,我执教的《三峡》荣获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
《长江三峡》教学实录(高二必修课堂实录)
![《长江三峡》教学实录(高二必修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f6db89ebceb19e8b8f6bad1.png)
长江三峡是一篇的传统的篇目,有一段时间销声匿迹,如今卷土重来,正可谓种桃道士何处去,前度刘郎今又来。
师:旅游完毕后,需要写一则游记。
你会从哪些角度来组织材料。
生:按照时间顺序,第一天,第二天,依次写,在一天内,可以再按时间顺序写。
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写,到哪个景点写一些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师:时间和空间交织是写游记的常规写法,长江三峡也是用时空交织的手法来组织材料的。
我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生依次找出时空的词语,此问较容易,无非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而已)师:请同学们确定这是三峡中的名称。
从书本中找真局生找蛰居,生:第一张图片是去躺峡,而不是巫峡。
图片中的山崖特高,高入云霄,课文中说秒年百毫秒年连绵悬崖绝壁,江水比转,生:杜甫的亏周歌说,白地、高为。
也说明许躺的雄伟,生:两买内拘押、岛屿应如墨,师:写躯体青年感峡的时候卖座者有目的的从不同的决度来描绘,说说不同的决度。
生:从视觉,比如一派内灰蒙蒙的轮廓,像横着一条竟带,生:从听觉写,比如你可以乡下雷霆万钧,套如雷鸣,只听的哗啦拉的水声,写出了水的气势,师:除了从性扎,身应,来写,还有吗,生:从色彩,来描绘。
师:动破的赤比回顾的写法也是如此忙乱市穿孔,惊涛怕岸,生:官气千碓雪,江山如话。
师:这也是从想状,声音,颜色来写,我们找出销毁长江的颜色。
(学生寻找)生:无成出翁蓝天,浮着堇色的浮云生:白云像饮片,忽然出现一谈红雾,还有绛紫色的山峰。
生:红宝石的色彩,碧绿如翡翠,等等。
师:这样不厌起反的写色彩有什么作用?生:写出了去躺峡的美丽和色呆板蓝。
生:其实谢谢出了先滚的变幻无穷。
生:去躺峡峡像一道杂口。
师:你认为这个比喻的秒出在那里。
师;因为躯体青年感峡是三夏的开始,所以像个杂口,更写出了雄伟的气势师:从想状的决度来描绘,第二张图片是生:巫峡师:何以见得?生:因为折帐图片中的云彩特别多,都被厌恶龙早,而巫峡的云雾是他的鲜明特征。
文字学红不是说,下面浓舞滚涌上来,云钲霞薇,颇为壮观。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2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2](https://img.taocdn.com/s3/m/86641acc7fd5360cbb1adb86.png)
《长江三峡》课堂教学实录2《长江三峡》教学实录师生问好。
师:相声大师马三立曾经说过一个段子《买猴》,不知道大家都听过没?生:没有师:讲的是一个人接到领导通知要去买50 只猴,而传达这个消息的是公司的一位同志,名叫“马大哈”,就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意思,这个称呼也就是从这个段子里来的。
生(津津有味)。
师:这马大哈接到了消息赶紧通知了别人,可把马三立给急的,上哪儿买猴去呢?后来到了某个乡村好不容易花钱买了2 只老得牙都快掉的猴,回来尽脱毛,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拍大腿终于马三立想起了一句诗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上哪儿买猴呀?上四川呗,四川那猴多,终于买了50 只猴子,任务完成了,到了公司才知道,原来领导要买的是50 箱猴牌洗衣粉,是马大哈搞错了。
这马三立在最后十分庆幸:幸亏是买猴牌洗衣粉,要是买北极熊香皂,那还不跑北极去了?!生:(大笑)师:所以做事可千万不能马虎了,尤其是在给别人传达意思的时候。
师:我们来看马三立先生想起的那句诗。
打来课件出示全诗,一起朗读一下。
生:(读)师:白帝城在哪?生有人:四川师:不错,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历史很悠久,其实它还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长江三峡的起始处。
师:有人去过三峡吗?生:没有师:不会吧?没有一个同学去过三峡?其实为师也没去过。
生(笑)师:不过今天为师就带你们去走一遭,不过待会儿要记得回来。
生(大笑)师:出示PPT介绍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 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师:既然三峡原来就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那么这就提示我们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呢?生:三部分!师:三部分?不对。
生(笑):四部分师:刚才你们把哪一段给漏了?生:第一段师:请告诉我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生:总领全文师:正确,凡是考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十有八九是总领全文,请记下生:记(总领全文)师:那么这第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呢?生(稀疏地几个同学低声回答,但不清楚)师:为师提醒下,抒发感情要往大里说,别忘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土” 生恍然大悟:是抒发了对长江三峡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第一课时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006fdda580216fc710afd6d.png)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导入师:长江风景,三峡最美,但是,我国最早引见水系的天文著作«水经»中关于三峡的只要十五个字:〝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意思是长江之水向东流过巫县南边,盐水从县西北流注入其中。
北魏天文学家郦道远以为这样过于复杂,特别〝践跻此境〞,也就是实地调查,写成«三峡»一文〔板书课题〕。
二、听读美文师:让我们先来观其美景,听其美读。
〔CAL播放配乐视频朗诵〕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读起来真是豪情满怀,回肠荡气啊!请同窗们自己也试着读读«三峡»,碰到难认的字作一记号。
生自在读,边读边标出难认的字。
师:哪些字比拟难认?生:阙,曦,襄,溯, *,漱。
〔师逐一指正其读音〕师:联络词语来看法它们会更好,请看教员事前找好的〔CAL显示〕:略无阙〔quē〕处不见曦〔xī〕月夏水襄〔xiàng〕陵沿溯〔sù〕阻绝乘奔〔bēn〕御风绝*〔yǎn〕怪柏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jùn〕茂属〔zh〕引凄异〔生读〕师:有没有发现此白话语上的一大特点?生:有很多四字短语。
师:是呀,这些四字短语读的时分,普通用二二节拍,比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如今我们把下面的四字短语读一读。
〔CAL显〕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生读师:要读好此文,除了要读好节拍外,还有两个要留意的中央,一是读好领起词的拖音,二是读好特殊中央的顿音。
比如〝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一句中,要在〝至于〞后有持久拖音,以示领起。
大家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领起词呢?生: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那么/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师:哪些中央要有顿音呢?比如〝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四样事物。
_三峡_课堂教学实录_李月
![_三峡_课堂教学实录_李月](https://img.taocdn.com/s3/m/8917dca169dc5022aaea00fb.png)
读。目的不同, “ 读 ” 的方式就不 同。 〕 生 : 我 认为这篇课文分两部 写出了三峡 分, 第一部分为第 ! 段, 山的特点,其余 ’ 段为文章的第二 部分, 写出了三峡四季水的特点。 生: 我同意他的分法, 但不同意 他的观点, 文章的第 ’、 绝 献 ( 段写 “ “ 多生怪柏” 、 高猿长啸” 等, 就不是 〔 写水。 引导学生思考、 质疑, 重在培 养分析、 概括能力。〕 生: 我认为第 ! 段总写了三峡 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师:那么,同学们同意哪种观 点呢? 生: 第二种观点。 ( 板书文章结构 ) 师: 那么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 貌特征呢? 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 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 ! 段, 生: 我认为三峡的地貌特征是 连绵不断, 我是从 “ 两岸连山, 略无 阙处 ” 一句看出来的。 师:很好。那么,如果我们把 “ 略” 字换成 “ 俱” 字可以吗? 生: 不可以。 “ 略” 字准确地突 出了山的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如 换成 “ 俱” , 就使人感到不是山, 而 是一面墙了, 表意不准确。 〔 抓住重点词语,突出语言教 学, 通过比较、 品味, 加深对语意的 理解, 培养准确用词的能力。 〕 ( 师: 赞许地 ) 那么谁能说说三 峡还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 生: 我认为三峡的地貌特征还 有山的高耸入云,我是从 “ 重岩叠 嶂、 隐天蔽日” 一句总结出来的。 师: 可是老师对第 ! 段中最后 什么关系? ( 作思考状 ) 如果山不高、 山不连, 都不会形成这
春冬、 生 ” 的地貌特征, 其余 ’ 段以夏、 ,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
!"
!""!・ ##
它和这段文字有 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 一句还不太理解,
生: 亭午、 夜分才能见到日月, 险, 也要冒险行船。
《三峡》课堂实录8
![《三峡》课堂实录8](https://img.taocdn.com/s3/m/3f1f4af49ec3d5bbfd0a7448.png)
《三峡》课堂实录8
[实录展播]
师:同学们,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画廊”的美称,它的风光究竟有多美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三峡风光图片去感受一下吧:
(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师:同学们,三峡风光令人陶醉,大家是否也想去游览一下长江三峡呢?
生:想!
师:那幺,走,到三峡去!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三峡之旅吧!
(屏幕显示课题及作者)
师:这次旅行,我们的旅行背包里不带饼干、矿泉水,老师提议里面装以下东西:
(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课堂实录记录:沈丽君教师:刘建松长江三峡是一篇的传统的篇目,有一段时间销声匿迹,如今卷土重来,正可谓种桃道士何处去,前度刘郎今又来。
师先出示长江三峡的图片,这三组图片是本人从网上经细心挑选,重新组合而成,极具实战功能。
师:这些图片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最想旅游的地方之一?WHERE?(生笑)假如有朝一日,老师拥有一艘豪华油轮比如泰坦尼克,邀请大家去三峡旅游,高兴吧?(当然高兴)师:旅游完毕后,需要写一则游记。
你会从哪些角度来组织材料。
生:按照时间顺序,第一天,第二天,依次写,在一天内,可以再按时间顺序写。
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写,到哪个景点写一些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师:时间和空间交织是写游记的常规写法,长江三峡也是用时空交织的手法来组织材料的。
我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生依次找出时空的词语,此问较容易,无非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而已)师:请同学们确定这三组图片的名称。
从书本中找证据,对号入座,切忌张冠李戴。
比较谁的证据充实有效)(生热烈的找证据,讨论)生:第一张图片是衢塘峡,而不是巫峡。
图片中的山崖很高,高入云霄,课文中说前边两面悬崖绝壁,江水壁转,很符合。
生:杜甫的诗歌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也说明瞿塘峡的雄伟,生:你望过去,两面巨崖,倒影如画。
中间一道闪光的道路,和图片一模一样。
师:对,写瞿塘峡的时候,作者有目的的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生:从视觉,比如一派灰蒙蒙的轮廓,像横着一条金带,生:从听觉写,比如你可以想象雷霆万钧,涛如雷鸣,只听的哗啦拉的水声,写出了水的气势和浩大。
师:除了从形状、声音外,还有吗?生:从色彩来描绘。
师:东坡先生的赤壁怀古的中有这样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怕岸,生:卷气千碓雪,江山如画。
师:这也是从形状,声音,颜色来写,长江三峡中是怎样描绘色彩的?(学生寻找)生:乌沉沉的云雾,蓝天,浮着金色的浮云生:白云像银片,忽然出现一团红雾,还有绛紫色的山峰。
生:红宝石的色彩,碧绿如翡翠,等等。
师:这样不厌其烦的写色彩有什么作用?生:写出了瞿塘峡的美丽和色彩斑斓。
生:也写出峡中的变幻无穷。
师:所以作者说,想进入一个神话境界。
好,说一说瞿塘峡像什么生:瞿塘峡峡像一道闸口。
师:你认为这个比喻的妙处在哪里。
生:因为瞿塘峡是三峡的开始,所以像个闸口,形状像,更写出了雄伟的气势,闸口是很雄伟的。
师:从形状的角度来描绘,我们来看第二组图片是——生:巫峡师:何以见得?生:因为这组图片中的云雾特别多,整张图片烟雾腾腾,而巫峡的云雾是他的鲜明特征,好象有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下面浓雾滚涌上来,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看起来很有动感。
生:阳光和云雾交织在一起,真实神妙莫测。
也是巫峡的特征。
生:图片上有美女峰,师:你啊,一见美女就发疯,其实不是美女,而是神女峰,由男生读读神女峰吧,好吧,巫峡像什么?,生:像画廊,师:注意前面的形容词。
生: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师:你参观过画展吗。
两者有何相似点?生:就像苏州园林一样,曲曲折折,意味无穷。
师:书上有几则比喻句写巫峡,别有意味的,读一读。
生:突然是深灰色的岩石。
探索、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直充满幽情的歌。
师:如何理解惊叹号和乐曲。
生:是说高空楼下的石头像惊叹号,生:也写出了进入江心的石头的令人惊叹的,人的惊讶之情。
师:巫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这一段峡谷是“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
巫峡的特征就是秀美。
那第三组图片是——生;西陵峡。
师:这下地球人全知道。
说说图片的一些特征。
生:西陵峡是巨浪滚滚,到处是怒涛。
生:文中说江水至此边的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生:那么西陵像什么?生:像飘带,师:太温柔了。
生:象盘山公路,师:没抓住特征。
生:像鬼门关,书上也是这样说,这样才写出他的凶险的特征,师:这才对头,在西陵峡上航行是小心翼翼,文中也有着这样的表达。
(生找出朗读)师:我们这节课通过图片文字的对照,初步的明白了三峡的特征。
长江三峡以其奇山秀水,展现出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魔力。
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
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好,我们第一课时就到此结束。
第二课时师:请同学们写出三峡的名称,从西到东。
(两个学生上台板演)师:依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谁告诉我三峡的总长度?(学生开始乱猜,这只是调节一下气氛而已,不期望学生答对)师:(出示投影)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
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
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哦,我的解说水平过关吧。
师:现在如果要浏览三峡,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生:我可以选择轮船,生;我弄一个竹伐。
慢慢的漂流。
师:电影《闪闪的红星》有,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
就跟你一样。
生:我选择飞机。
这样省时,且有总体的感觉。
师:书上提到的交通工具是——生:一艘船,叫江津号师:这是一艘很大的轮船,我们有些同学中有晕车的,也有同学要晕机的,我是要晕船的。
为什么文中有几次提到这艘船?怎样写的?生:江津号启碇续航,第一次提到,师:还有吗?生: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下口,还有江津号急流稳度,穿过了巫峡,师:哦,你对江津号这三字情有独钟,你是专门找这个标记的,师:江津号用劲全副尽力,江津号抛锚停泊,师:终于抛锚了,停泊了,当然,有好些地方用船来代替江津号(生能快速的找出有关的词句)师:在江津号上,作者这一天的总体的感觉是——(生讨论确立答案)生: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师:这是一句很特殊的句子。
特殊在哪里?生:用了比喻手法,也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是文章的总起句。
师:,表达很准确,景物的关键字是——生:雄伟而瑰丽。
师:雄伟和瑰丽是怎样在文中体现的??生:雄伟体现在两边的悬崖绝壁,两面巨崖,倒影如墨,生:江水莽莽苍苍,浩浩荡荡,就是雄伟。
生;写激流,还有险滩,都写了雄伟,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威力。
师:瑰丽体现在——生:云霞尤其是巫山的云霞和浓雾。
也有些花花草草。
(生找出一些典型句子品味)师:这些都是瑰丽的景物,当然还有,为了扣住瑰丽的特点,有意识的插入了一些生:神话和传说。
师:我们上虞也有许多神话和传说。
生:比如梁祝和孝女曹娥师:这样也可以说明我们上虞是有丰富的人文积淀的,抹上一丝美丽的色调。
文中的传说和神话有哪些?生:神女峰的来历,爱国诗人屈原生:还有王昭君,师:神女峰的故事,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她依然不顾晨昏,在那里等待,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生:对人民的同情就是对祖国的热爱,有爱国思想。
师:当代女诗人舒婷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这首诗象一支忧伤而又悠扬的调子,能洗涤人的心灵,激发人的顿悟,正是瑰丽的体现。
师:我们发现选择的人物其实有讲究的,生:屈原,昭君,杜甫有共同点的——生:都是爱国的比如屈原是我国的第一位爱国诗人,最后投江而亡生:王昭君为了两国的和平,远嫁荒凉的草原,一个弱女子的牺牲换来了民族的和解。
很了不起。
生:杜甫也是有名的爱国诗人,师:民谣和古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美感,同时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师:为什么多次要写到这艘船,并且说在我在飞翔。
你如何理解飞翔的词语。
生:飞翔是写出了三峡的水流湍急,流速快,船在飞翔师:李白有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生: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生:是作者的思想在飞翔。
写出了他的激动的心田,我心飞翔嘛。
师:那么这艘船有特殊的意义了。
——生:这艘船象征着中国社会之船,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80年,正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这条改革航船正在启动,生:文中多次提到这艘船行驶在崇山峻岭,可能与中国变革时遇到的困难有关。
生:长江三峡中急流澎湃,江浪汹涌,有千万个旋涡,也暗示中国前进中艰难险阻。
师:这样看来,似乎大家对当时的改革很担忧,甚至有失望。
我们的船要不要急流勇进呢生:要生:多次写到江津号急流稳度,穿过了巫峡,摇摆着前进,尤其在穿越西陵峡的时候,江津号好象用尽全力,战斗着前进。
这是改革者的风采。
生:比如最后一段,船只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批开,旋卷着浪花在一起,写出我们的气魄和胆量。
我们不怕。
师:人生应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插入了一段领航人的感悟。
(集体朗读“长江航船很多的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每只船要想度过青滩,都得请这儿的人引领过去)生:这里的船可以看作是改革之船,也可以看作是生活之船,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克服艰难险阻。
一条大海里航行的航船,经过了无数颠簸,最后到达了成功的港口。
然而这时,我们发现,因为坚持不懈地奔向未来,狂风暴雨、暗礁险滩在船的身上刻遍了伤口。
就是这样一艘带伤的船,因为伤痕累累,才更见出成功的价值。
师:太精彩了,妙隅绘壮图,巧譬抒豪情。
刘白羽作为一位军旅作家,怀着对祖国民族热爱之情,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
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
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课文的第8自然段结尾,作者又用点睛之笔,揭示了革命就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
集体朗读(出示三峡中抒情段落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胸中。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在和江流搏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