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0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如厘米和米。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尺寸。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测量课桌的长度,我们可以使用米或者厘米作为单位。这个案例展示了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展示1米和100厘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直观感受换算关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单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长度单位:厘米、米
2.长度单位的换算:1米=100厘米
3.解决问题:利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比较物体长短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在问题分析上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经验。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米作为单位更合适?”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主要涉及长度单位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计算物体的长度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特别是厘米和米之间的转换。

2. 学生可能会对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长度感到困惑,需要耐心引导和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用于演示和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

2. 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和一张纸,用于进行测量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练习:学生使用直尺和纸进行测量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知识进行解决。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长度单位的应用和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完成一些关于长度单位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演示、练习和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度单位》10-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度单位》10-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度单位》1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辨认并使用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2. 掌握不同长度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难点: 1. 灵活使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 对不同长度单位间的转换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尺子、厘米纸带、米尺等)。

2.学生准备:活动本、尺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内容,询问他们所掌握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新知讲解1.讲解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对不同长度单位有直观的感受。

2.指导学生学习不同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并进行示范讲解。

第三步:活动实践1.让学生分组使用尺子测量教室中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在活动本上。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思考使用何种长度单位更方便。

第四步:讨论分享组织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并让学生交流使用不同长度单位时的体会和感受。

第五步: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厘米(cm)•分米(dm)•米(m)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转换关系,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

2.找出身边的物品,并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记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本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好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判断方法。

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

【复习导入】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

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片。

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1.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生:长颈鹿比我高。

2.议一议。

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准备。

3.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可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

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

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可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

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该是5米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学具。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

)2、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3、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

(一)教学例8。

1、教师谈话:欢迎大家来到动物王国,这里有几种动物,你觉得哪种动物最高?2、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3、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谁高?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4、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我给大家提个问题:长颈鹿的高度是5厘米还是5米?同桌互相说说想法。

5、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5厘米就只有这么长,长颈鹿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是5米。

方法二:推算法。

把长颈鹿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长颈鹿的这个高度,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

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0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0

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教案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老师要求每个人都带一把直尺,都带了吗?知道直尺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生:划线,量长度)2.今天我么就来学习和长度有关的知识(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1.孩子们,知道吗,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通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2.步:两脚间的距离庹: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3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这样的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吧。

(每组测一样填答题卡老师巡视)4、带孩子一起用庹测量黑板,用拃测量桌面长:5.教师提出疑问:我测量的数据和你们的都不一样,比如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6.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7.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8.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各不一样。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都有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2)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细想一想等活动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导学用小棒量一量一支新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再用硬币量一量。

想一想,为什么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案

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你能举出例子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教师可以说:“老师的食指(伸出来给学生看)宽是1厘米;咱们的课桌长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一、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三、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四、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在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知识。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3、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4、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

(很不方便)5、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

认识厘米(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

(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

用厘米量(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

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第2题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

第3题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反思第三课时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教学内容: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篇1[设计理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

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思考、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

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数学书第3页例2和练习1的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教具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

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长度单位的意义和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绳子、标杆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尺子、绳子、标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长度单位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度单位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布置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长度单位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长度单位的意义和转换。

在课后作业布置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0)

1长度单位◎教学笔记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科书P2~3例1、例2、例3,完成教科书P4上面“做一做”和P8“练习一”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在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5厘米长的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选出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画一下。

你们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用手比画高多少或矮多少,也有的学生能说出具体高几厘米或矮几厘米,只要学生说的在合理范围内就行。

师:“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的身高,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来看看古代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1的情境图)◎教学笔记师:观察这些情境图,同学们能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量石头的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用脚长量竹竿的长度。

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1拃、1脚长等都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师:现在我们就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师:课桌的长是几拃?【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量出有4拃、5拃。

师:老师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学情预设】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1拃的长度不同,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一第8题。

例8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前面例1~例5的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这些都为例8尝试估测物体长度打好了基础。

通过例8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初步建立的1厘米和1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提高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和估测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做好铺垫。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要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长度单位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类比、观察,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感受长度的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长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学习重点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五)学习难点有逻辑地表达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想法。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测量自己的一拃有多长。

借助自己的身体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想一想在学习长度单位“米”时,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还记得自己的身高有多高吗(二)课堂设计1.检测预习,新知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比一比的游戏。

要求:我说你比,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2米。

昨天在家大家都已经量过自己的1拃的长度了,谁来说一说你的一拃有多长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身高厘米和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唤醒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表象,为新授课做准备。

】2.问题探究生活中到处都有长度需要测量,瞧:这是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场景。

&思考1:旗杆有多高呢请自己结合生活经来想一想,用你脑中的尺子量一量。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1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1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内容数学书第7页例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判断方法。

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卷尺、皮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谈话引入,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二、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2.问: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全班交流学生1:用直尺量一量,在我们的直尺上,可以找到13厘米,只有我们使用过的一支铅笔的长度,不可能。

学生2: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

4.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5.小结正确使用长度单位的方法。

(1)排除法(2)推算法(3)类比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

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

二、活动:量一量认识生活中其它常见的测量工具:软尺、卷尺、皮尺。

1.小裁缝:用软尺测量人体的胸围,腰围,腿长等。

2.用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课本第9页第8题。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五、板书设计正确使用长度单位(一)排除法(二)推算法(三)类比法《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给不同的物品找合适的长度单位,选用的结果不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如何给不同物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我为孩子们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们在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软尺测量不同的学生的胸围,腰围,腿长,接着又用直尺,卷尺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案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出示教材第7页例8的情境图: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①学生比画13厘米,如果13厘米就这么长,旗杆不可能就这么矮。

②我有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③10个小朋友的高度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④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像旗杆这样比较高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2)使用交流。

你还能举出用“米”作单位的物体吗?小组讨论,汇报。

交流后小结;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二、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

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

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的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长度单位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

他们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能够认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距离、面积等单位的换算尚未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高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生活动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应用拓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运用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总结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厘米、米的概念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能够使用最简单的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3.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二、教学重点:1.理解厘米、米的概念。

2.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尺子、物体、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其长短,并引入厘米与米的概念。

2. 学习(15分钟)•通过教学PPT介绍厘米、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大小关系。

•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录入观测数据。

3. 操练(20分钟)•学生自行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

•教师出示关于长度单位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引导学生用厘米、米进行计算。

4. 提高(10分钟)•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设计长度单位相关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解决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相关题目。

2.在家中自行测量3个物体的长度,用厘米、米两种单位表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发现,部分学生在长度单位的转换和应用上存在困难,下节课需要更多实例演练。

同时,学生对于长度测量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鼓励他们勇敢发言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上为本节课《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优质课教案,请老师们认真备课,确保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并且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尺子,知道用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但这些孩子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表象也没有建立。

学生不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厘米为单位)来测量。

3重点难点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学会使用尺子来测量实物,注意从0刻度开始。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发现问题2、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师:为了保护课桌,请每一位小朋友买块布来做桌布,我们该事先了解些什么呢?2、师:请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借助身边的物品选择自己的方法来试一试,比划出桌面有多长。

3、你用了什么工具,比划出的结果是多少?在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划的?4、师:为什么比划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呢?5. 如果要选择一种描述出的结果来买桌布,你觉得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些?2【讲授】出示直尺,介绍尺子的来历。

1、出示直尺,介绍尺子的来历。

2、师:你们认识直尺吗?观察一下,向同学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有关直尺的知识。

3、师:你们能介绍一下尺子上的1厘米吗?1厘米4、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你能不用尺子上的刻度画出1厘米吗?请同桌帮助检查一下,你的同桌画的是1厘米长吗?6.师:你们是怎么量的?请同学演示测量方法。

1、师:请你估计一下你的手掌宽、铅笔的长,橡皮的长分别是多少?并量一量。

2、师:现在你知道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吗?3、师:你们能不用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多少,测出你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吗?到底有多长?请你指一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际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2、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对比、推想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合适的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长度观念,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想一想,比一比。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同时,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也已经基本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本节课再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做参照物,运用合适的方法,更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等。

学生:学具袋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说说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2、对于这两个长度单位你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知识,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160()。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探究旗杆的高度。

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长度知识来解决一个生活中问题。

(课件定格:旗杆图片,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板书问题)(1)说说看,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

生1:(用手比划)1厘米这么长,13厘米就这么一点高,旗杆不可能是13厘米这么矮,所以,一根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2:我们自己有1米多高,旗杆比我们高很多,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类确定长度单位的问题时,首先脑海中要想一想自己见过或了解的物体的样子(板书: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熟悉的物体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跟他比较或推测(板书:比较、推测),最后得出结论----(板书:得出结论)。

(3)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学生说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小结:得出结论后,我们再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充分交流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和发展合情的推理推测能力。


咱们用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已比较出旗杆的高度,其实啊,我们还能用工具准确测量出它的长度,那就是尺子。

(课件出示)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卷尺、测量轮、皮尺、软尺)你们真棒。

继续帮小美说出她床的长度(课件出示)。

是200CM还是200M?
小结:得出结论后,我们再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充分交流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和发展合情的推理推测能力。


三、运用新知
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你能根据刚才的解答过程,思考下这些物体的长度是用厘米还是米作单位呢?(课件出示)
课桌高60()
小鸟的脚印长3()
篮球场长()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再次回顾解答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再次回顾解答过程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数学书长20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

字典厚6米。

大树高8米。

教室长10厘米
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地选择长度单位,不然不但会闹出笑话,而且会影响我们测量的结果。

(渗透认真完成作业,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四、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师:小明学习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后,在生活中对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而
且还写了一篇数学日记。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这些物体的长度单位补充完整吧!
今天放学后我自己走回家,我家住的楼房可高了,大约高30()。

回到家,走进卧室,就看到我的新床,长2(),宽150(),躺在上面可舒服呢!床边放着我的新书桌,坐在这个高85()的书桌前,我从书包里拿出长25()的新铅笔盒,厚2()的语文书,开始写我的作业啦!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渗透每天回到家要先完成作业,再出去活动的思想。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些跟长度单位有关的问题,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全班再次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