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_壮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_柔__美
赏西湖之“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波光闪动的样子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雅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想象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 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 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从 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 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从中间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它 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三年级(上)古诗三首ppt
残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您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状元成才路明而富有生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辽阔深远
驻足观赏
枫林晚 霜叶红
秋比春美
美丽秋景 无比热爱
主旨归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山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
状元成才路
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状幅元成才路 动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与父苏洵 (xún)、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念奴娇·赤壁 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 赋》等都是他广为流传的名篇。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 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 思考: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的景色?分别描写了怎样 的景色?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山行 唐 杜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9张PPT)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共60张PPT)
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
出一种甘甜的味道。……(只要能体现秋天的特征就可)
第三课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走进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
见录》等。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
因为。 深秋时节的山。 石子小路。
【生】
【坐】
我会写
hán
寒冷
结构:上下
寒
书写指导:上下宽 中间窄,中间是三 横两竖,下边的撇 和捺要舒展。
音序:H 部首:宀
组词:严寒
寒冬腊月
jìng
石径
结构:左右
径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左边是彳,右上边第二 笔点在撇的下边中间位 置、上边不交叉。
音序:J 部首:彳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
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
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 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远”字,写出
阅读方法解密
七言诗的朗读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在诗句中适当的停顿,这样有节奏读, 听起来才会有美感。不同字数(五言诗、七言诗)的诗有 不同的节奏。 七言诗的诵读节奏基本句式应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
下三。一般七言诗我们都是后三字和前面的四字分为两个
大节奏来读,也就是上四下三读法。 试试用上四下三的停顿节奏读本课的三首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课件(3课时共54张PPT)
句段导读
夜夜书书所所见见
shào
xiāo [[宋宋]]叶叶绍绍翁翁
萧萧萧萧/梧梧叶叶/送送寒寒声声,,
江江上上/秋秋风风/动动客客情情。。
tiǎo cù
知知有有/儿儿lí 童童/挑挑促促织织,, 夜夜深深/篱篱落落/一一灯灯明明。。
tiǎo(挑战) 挑 tiāo(挑水)
句段导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课后习题
(5)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6)课后整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并与同学们分享。
写景
品诗意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
品诗意 晚:
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 格外美丽。
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爱 好之极。
④因为停车甚久,视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课后习题 (3)辨字组词。
桃( 挑(
) 橙( ) 瞪(
) 姜( ) 盖(
) 增( ) ) 赠( )
【参考答案】桃李 挑灯;橙黄 瞪眼;姜汤 盖住;增加 赠送
课后习题
(4)根据古诗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我)停下车来,是因为爱好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 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___停__车___坐__爱__枫__林___晚__,__霜__叶___红__于__二__月___花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尽 无叶 菊残 枝傲 橙子 金黄 橘子 青绿
凋落 成熟
色彩明艳 富有生机
第三课时
静夜思
思乡
[唐]李白
床前光,
疑是地上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 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镜子。
课外拓展
有关洞庭湖的诗词
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7、古诗三首
李白(701一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 称,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 有《李太白集》传 世 。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 , 享年61岁 。 其墓在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 、 湖 北安陆有纪念馆。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束缚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迹 。
语段分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句承 接 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 “出” 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 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 好像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 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语段分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 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 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课件(共36张ppt)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jìnɡ
wèi
mó
yáo
镜未磨遥
yín
pán
银盘
望:从远处看。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照物时显得模 模糊糊。这里比喻洞庭湖湖面平静,湖中景物迷漫。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澈的洞庭湖面。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 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 旋的水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山 [唐]李白 ———————,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诗人。宇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寂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 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 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 生活多所体验。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 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到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古诗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艳、充满生气描写和赞
美深秋山林风景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
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技能:“文”点画居中,横画宜短,撇与点交叉处正对上点。“刂”竖
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间距适中。
学写字
书写技能:“”点撇间距适中;三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皿”呈扁
形,竖向笔画间距均匀,两边竖向中稍斜,底横宜长。
学写字
书写技能:“艹”横画稍长,两竖居中,稍向中斜。“匊”撇短,横折钩下
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
爱好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
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是
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
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
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
tiǎo 挑战、挑灯
朗读古诗
在山中行走
题目
这首诗写的
是诗人在山
中行走时所
看到的风景。
借
助
图
片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古诗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艳、充满生气描写和赞
美深秋山林风景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
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技能:“文”点画居中,横画宜短,撇与点交叉处正对上点。“刂”竖
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间距适中。
学写字
书写技能:“”点撇间距适中;三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皿”呈扁
形,竖向笔画间距均匀,两边竖向中稍斜,底横宜长。
学写字
书写技能:“艹”横画稍长,两竖居中,稍向中斜。“匊”撇短,横折钩下
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
爱好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
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是
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
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
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
tiǎo 挑战、挑灯
朗读古诗
在山中行走
题目
这首诗写的
是诗人在山
中行走时所
看到的风景。
借
助
图
片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共29张PPT)
请你和刘禹锡一起遥望洞庭,你能看到“白银盘”里 有一个“青螺”吗?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 洞庭湖
比喻
青螺 白银盘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里面 盛放着青螺一样的君山。
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了吗?
《望洞庭》通过丰 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 描绘了一个色调和谐、 淡雅无比的洞庭湖,表 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 爱和赞美。
yì
mǒ
yí
亦抹宜
亦是 涂抹 适宜
mǒ (涂抹) (抹黑)
抹 mā (抹布) (抹桌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读准节奏哦! [宋] 苏轼
水 光 /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 浓 抹 /总 相 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天气先晴后雨
湖水
湖光秋月两相和,和谐
诗意: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
铜镜
比作
比喻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 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 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诗人遥望到了什么? “山”“水”分别指什么?
君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远远望去
洞庭湖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都是翠绿的。
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究竟 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理解 诗意,诗句里不懂的字词可以 借助注释,可以查字典,也可 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理解。理 解后和同学交流。
说一说:诗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望天门山
断:断开。
天门山 [唐]李 白 中断:从中间断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ppt课件
这下你了解我了吧?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词诠释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诗词诠释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挑:捉。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诗词诠释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 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 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 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句解: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 了,停下车来观赏。
诗句解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 远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 景
们在捉蟋蟀。
诗词诠释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默写《夜书所见》
叁
赠刘景文
诗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刘景文
北宋时,河南开封人。苏轼在杭州当知府时,认识了刘景文, 因为他很有才气,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十分投缘,经 常在一起饮酒品诗,苏轼很佩服刘景文大方豪爽的个性,坚强 不屈的品格,称刘景文是个“慷慨奇士”。苏轼写这首诗给刘 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已经58岁了, 到了人 生暮年,可是还没有受到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词诠释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诗词诠释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挑:捉。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诗词诠释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 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 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 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句解: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 了,停下车来观赏。
诗句解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 远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 景
们在捉蟋蟀。
诗词诠释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默写《夜书所见》
叁
赠刘景文
诗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刘景文
北宋时,河南开封人。苏轼在杭州当知府时,认识了刘景文, 因为他很有才气,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十分投缘,经 常在一起饮酒品诗,苏轼很佩服刘景文大方豪爽的个性,坚强 不屈的品格,称刘景文是个“慷慨奇士”。苏轼写这首诗给刘 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已经58岁了, 到了人 生暮年,可是还没有受到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
统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PPT课件
4 古诗三首
xíng
4 古诗三首
杜牧(803-853),晚唐 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
4 古诗三朗首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山行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整首诗什么意思呢? 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理解词语或诗 句?
4 古诗三首
作者: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
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父苏洵,弟 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4 古诗三首
残败
雨伞 傲人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 色?你从哪儿看出?请边读边圈出相关景物。
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触动了什么情?
请你也用“
动客情”来描述。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回。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4 古诗三首
联系旧知 借助插图
结合注释 联系生活经验
查字典
④ 晚:傍晚。
4 古诗三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曲 的小路蜿蜒伸向充 满秋意的山顶,在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4 古诗三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 这深秋枫林晚景,经 霜的枫叶比江南二月 春花还要红。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我们结合诗句想象一下这壮丽的画面。
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长江水势的浩荡
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 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 两座山。长江啊,如此的波澜壮阔。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之下, 微风徐徐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游人的脸,灿烂的 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
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 青山如仙境一般。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该如何做
古诗词的阅读中有一 道常考的题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 面。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请你展开想象,把诗中xxx句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面对这种题该如何做 1 明确考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西子:即西施,春秋 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 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_课件(34张PPT)
湖上,真是 就是诗中写到的“
的阳光照耀在西 。这 ”。
的雨水洒满在西 。这 ”。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 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 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风景也是 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 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 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把三首古诗背诵给家人听 (2)课下阅读《望庐山瀑布》《望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______,________至此回。 ______________,孤帆__________。
的阳光照耀在西 。这 ”。
的雨水洒满在西 。这 ”。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 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 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风景也是 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 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 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把三首古诗背诵给家人听 (2)课下阅读《望庐山瀑布》《望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______,________至此回。 ______________,孤帆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25张PPT)
你知道下列事物在古诗中的文化意蕴吗? 菊花 橘树 竹子 梅花
清高、 坚强
美满、 坚贞
正直、 坚韧
你还知道哪些?
高洁、 坚强
热
喜
烈
悦
凄
悠
凉
远
夜书所见
晚上写。 书,写。
[宋]叶绍翁
叶绍翁 字嗣(sì)宗,号
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 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 品有《游园不值》《嘉兴界》 《四朝闻见录》等。
对照课文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 哪些景物?
荷尽
橙黄
菊残
橘绿
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
生机勃勃
了无生机
凋谢。
荷尽已无擎雨盖
撑起的雨伞。
凄清
比喻 悲伤
菊残犹有傲霜枝
争奇斗艳 迎风傲立
赞美
残败;枯萎。 还,尚且。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顽强不屈
萧瑟
荷尽已无擎雨盖, 对比
菊残犹有傲霜枝。
突出菊花_傲__霜__斗__寒__的形象,表 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__佩__、__赞__美__之情。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称杜甫 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主 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 《过华清宫》等。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xínɡ
山行
xié
歪斜
hán
寒山
fēnɡ
枫林
jìnɡ
石径
shuānɡ
霜叶
寒径斜霜
上下结构:__寒__、__霜___ 左右结构:__径__、__斜___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读诗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课件(共三课时,77张PPT)
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 都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描写祖国景色的 诗句。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天门 山》,领略了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西湖的美 景。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赞美西湖吗?
风景如画、如诗如画、 山清水秀、风光秀美 ……
事件 地点
时间
他们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 起初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这是怎样 的一番景象呢?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 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同学们细细欣赏,哪种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晴天的西湖真美啊,苏轼 也陶醉其中,他是怎样赞美 西湖的呢?
是一幅怎样 的画面?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波光粼粼、水波相连、 波光闪动的样子……
抓住“断” 和“开”两字。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句诗中有两个字特别形象地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和 楚江水的气势。你找到了吗?
金小楷 文篆书
小篆的“断”,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剪断, 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
根据这个“断”字, 你能想象天门山是怎样 分开的吗?
江水像斧子,将天门山给劈开了。
诵读想象
波涛汹涌的长江居然把天门山给劈开了,再读 这句诗,体会诗中的“断”和“开”,你仿佛看到 了怎样的画面?
试着说一说诗题的 意思。
一首诗犹如 一幅画,诗人笔下 的这首诗出现了哪些景物?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把你们的回答连 起来就成了一幅绚丽 多彩的山水画。
天门中断楚江开,
传说中这天门山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 可阻挡之势将它劈开。再读这句诗,你找到这把利剑 了吗?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PPT课件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 对, 想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奇妙,立意清晰。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pán
wèi mó
我会认
tíng
wèi
mó
pán
庭未磨盘
解读课文 互相映衬。
湖光 相和 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yì
mǒ
yí
亦
抹
宜
解读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
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
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
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解读课文
波光闪动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
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 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 来。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 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 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 对, 想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奇妙,立意清晰。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pán
wèi mó
我会认
tíng
wèi
mó
pán
庭未磨盘
解读课文 互相映衬。
湖光 相和 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yì
mǒ
yí
亦
抹
宜
解读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
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
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
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解读课文
波光闪动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
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 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 来。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 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 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58张PPT)
板书设计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
远处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思乡怀亲
知识拓展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古体诗
近体诗 (格律诗)
词 (长短句)
曲
乐府诗 律诗
诗无固定句 句无固定字 五言
唐以前 唐以后
绝句 七言
小令 中调 长调 杂剧
散曲
小令 套数
随堂练
一、解释词语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晴明:晴朗明和。 花堤:鲜花盛开的堤岸。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 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中,诗人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 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 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 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 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 何等惊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红于:比……还红。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诗意: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爱好傍晚时分 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 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三、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夜书】 【萧萧】 【梧】 【客情】 【知】 【挑】 【促织】 【篱落】
风声。 晚上写。 旅客思乡之情。 梧桐树。 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篱笆。 猜想。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è ng liú
赠 刘景文
苏轼
qí ng jú cán yǒu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 残 犹 有傲霜枝 。
ché ng jú jūn xū 一年好景君 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2)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 中表达了怎样的情趣和情感?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借菊花 和荷花这两种品性高洁的代表,赞 美刘景文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 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同时也勉 励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时光、乐观向 上。
1.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答案:荷.菊.橙.橘。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
一年中的好景你必须记住, 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1)《赠刘景文》这诗写的是什么 时候的景色?哪几句是景物描写,描 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赠刘景文》一诗中,“荷尽已无擎雨 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景物描写。描 写的是“荷尽”、“菊残”的萧瑟景象。
yuè huā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 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 )之情。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 思是:(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 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屡屡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 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 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 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课文朗读.sw f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感情?
3. 掌握本诗中的7个生字。
我会写
给下列生字标拼音
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zèng liú gài jú cán jūn chéng
赠送 刘海 掩盖 菊花 残阳 君子 橙子
赠品 姓刘 盖子 秋菊 残废 残渣 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 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返回
山行
[唐]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借景来歌颂刘景文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 对秋天的思乡之情。
3. 掌握本诗中的2个生字。
我会写
给下列生字标拼音
送 挑
sòng
tiāo宋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叶绍 翁,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 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 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 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 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 诵。这下你了解我了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想一想这些是什么意思
于
寒山
坐
山行
径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 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 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 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 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答案: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赠”,也就是?的意思。 类似的赠写诗还学过什么? 《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 送给谁的呢?
(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
刘景文是苏轼的朋友,与苏轼 友谊很深。有一天,他们在一起饮酒 赋诗,苏轼写下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看了《赠刘景文》这个诗题后, 你想知道些什么?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 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 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拓展练习:连一连
正月初一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吃元宵,闹花
贴春联,拜年 吃粽子,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插茱萸,登高
灯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正月十五
山
行
山 行
唐-杜牧
跟我学生字
径
斜 霜 jì ng xié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双人旁 余字旁 雨字头
shuāng 上下结构 hán
寒
上下结构 宝盖头
我会认
径 斜 枫 于 jì ng xié fēng yú
新课导入
课文解析
理解字词
课文朗读
课后练习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精通兵法,有 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 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 称“小李杜”。
喜欢我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孤独 寂寞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念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为什么赠?赠什么?为什么只赠刘景文?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 任知州时作的。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 物,没有一字涉及刘景文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 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 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 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 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 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尽 :完,指败尽。 擎 :举,往上托 。 擎雨盖 : 指荷叶(比喻)。 残 :枯萎、残败 。 犹:依然,还。 傲: 坚强不屈的样子。 傲霜:不畏寒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 荷叶败尽了,已经看不见能像雨伞一样撑 起的荷叶,只剩下了枯枝败叶。 菊花也已枯萎,但还有枝条傲然挺立着, 不怕风吹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