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协调措施(2)
【监理】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

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一、组织协调目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与本工程建设相关各方和谐一致,社会各界对本工程建设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协同实现本工程建设目标。
二、组织协调工作的任务组织协调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实现施工全过程中各方关系处于合理、科学、和谐,达到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团结合作、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三、组织协调方法组织协调是一种管理艺术和技巧,主要监理人员尤其需要掌握领导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激励、交际、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开会的艺术、谈话的艺术、谈判的技巧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
根据本工程特点、难点和监理工作重点,拟使用以下组织协调方法。
1、会议组织协调法根据本工程情况,你利用会议进行组织协调的会议主要包括: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例会、专题或专业性工程会议等。
(1)第一次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是工程开工前,履约各方相互认识、确定联络方式的会议,也是检查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并明确监理程序的会议。
第一次工地会议将在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之前举行,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总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的授权代表参加,也可邀请分包商参加,必要时邀请有关设计单位人员参加。
(2)工地例会①工地例会是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与主持,按一定程序召开的,研究施工中出现的计划、进度、质量及工程款支付等问题的工地会议。
监理机构将会议讨论的问题和决定记录下来,形成会议纪要,供与会者确认和落实。
②工地例会一般每周召开一次。
参加人包括:总监理工程师和其他有关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单位其他有关人员。
必要时邀请其他有关单位代表参加。
③会议议题主要包括:对上次会议存在问题的解决和纪要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对下周的进度预测;施工单位投入的人力、设备情况;施工质量、加工订货、材料的质量与供应情况;有关技术问题;索赔工程款支付;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违约罚款要求等。
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项目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一)、项目监理组织协调的内容l、内部协调监理组织内部机构人员的协调,即部门之间、监理部人员之间、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监理员与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承包人、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
协调任务是确保内部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配合,以实现共同的监理目标。
2、外部协调监理部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近外层协调”。
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工程毗邻单位等之间的“远外层协调”。
协调的任务是在这些结合部上做好调合、联合和联结的工作,以使大家在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上做到步调一致。
(二)、组织协调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协调工作,公平维护各参建单位的合法权利。
(2)主动服务原则:外层关系是协调的主要范畴,监理机构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文优势,协助业主协调这些关系。
(3)协调的基础是沟通:监理机构在协调中,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经常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
(三)、组织协调的方法(1)利用行政手段的协调:利用行政部门的激励(奖、罚、表彰、批评)、监督督促等方式协调各方关系。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2)利用技术手段协调:利用监理机构的技术优势,为协调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各方解决问题,达到协调的目的.(3)利用人际关系的协调:监理公司长期从事监理工作,与工程相关的各部门(包括施工单位、外部关系等)都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便于搞好协调工作。
(四)、组织协调措施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要不断地进行组织协调,它是实现项目目标不成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组织协调与目标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协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
在监理过程中,当变更设计超过投资估算时,监理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协调,既要满足业主对项目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又要力求使费用不超过限定的投资额度;当施工进度影响到项目交工时,监理就要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或改变投入,或修改计划或调整目标,直至拿出一个能理想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止;当发现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不称职,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时,监理要与承包单位进行协调,以便更换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监理】工程组织协调各方关系的方法及措施(范本)

工程组织协调各方关系的方法及措施本工程项目组织关系是由业主、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组成。
由于工程各方的分工任务不同和相互利益制约关系,在实施过程难免产生分歧和合同纠纷。
从项目外部关系来看,由于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存在管线与障碍物、交通疏导等问题,因此与上级政府主管监督部门、规划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市政部门以及周边相邻单位存在着协调控制、监督、支持和帮助的关系。
监理项目部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协调工作,主要是指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各个施工阶段以及在各个专业之间出现各种矛盾时,还有当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以及与工程外部相关单位出现矛盾时,主持或协助业主进行各种各样的协调工作,以保障工程能按照合同规定顺利竣工。
一、组织协调的方法由于在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协调工作内容贯穿于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和各个系统,且有的无章可循,这就使监理工程师在协调的方法上要因人、因地、因条件等不同因素采用不同的协调方法。
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一)会议协调法会议协调法是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协调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凡涉及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在一起开会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一致,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这种方法应提高会议的效率,善于化解阻碍会议成功的行为,调动促进会议成功的因素。
一旦形成协调结果,大家彼此互为监督,协调效果明显。
协调监理部内部关系,总监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解决交叉问题和相互矛盾是有效的办法。
一个较大项目的监理机构往往由数十名人员组成,且每个人专业、年龄、性格、经历、习惯均不相同,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尺度掌握上也不一样,且很多是专业交叉作业,这就要求监理内部首先要统一、要协调,否则会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同时也损害监理单位的形象。
如每天班前或班后会,解决难点问题,每周监理例会前召开准备会,交流情况,布置工作,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统一内部意见和认识,向有关单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意见,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会议程序。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一)监理组织内部协调措施1.项目监理内部的协调:工作安排上职责明确,注意监理人员之间的工作相互支持和衔接,对工作中的矛盾要及时调解消除,提高工效。
对工作中的成绩应充分肯定,对其错误,实事求是的指出并帮助改正。
2.与公司各部门、公司其他监理部之间协调: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协调需求关系,如增派人员、借仪器、资料等,使项目监理部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监理与项目业主、建管单位、施工、设计等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协调措施1.与建设单位的协调:要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1)我公司加强与业主、建管单位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充分熟悉和了解业主的建设意图和目标要求,增进其对我公司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听取他们对监理工作的意见,使我公司项目监理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将严格按合同约定全面、按时向业主、建管报告,使业主充分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共同融入相应的管理工作中。
同时尊重业主、建管意见,根据业主、建管单位要求改进的项目管理工作和人员要求应及时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换。
2)举行工期延长、费用索赔、支付工程款、处理工程质量事故、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时,完成征得业主赞成。
3)注意工作方法,不采用硬顶或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必要时可发备忘录。
4)坚持原则,灵活地应用监理协调工作的主动权。
业主对工程的一切意见和决策必须通过监理单位后实施。
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措施:原则上应互相理解与密切配合。
主要方式为:1)充分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认识设计的重要性,参加图纸会审,并要求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对其设计施工图进行充分、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图的差错予以理解,并严格按施工图组织施工。
设计单位应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有关设计问题。
施工中的任何技术经济变更必须经业主、建管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双重认可方可实施。
适当邀请他们参加会议,发生事故或进行地基验槽、主体验收、工程验收、竣工验收时,邀请设计单位参加。
2)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度情况,理解业主、设计单位对本工程的意图,并促进圆满实现。
(报告)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报告)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报告:
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组织协调,是指在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通过协调和沟通,协
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组织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的过程。
组织协
调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组织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
为实现组织协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组织目标和任务。
确立组织目标和任务,使各项工作有
明确的任务和工作重点,保证协调的顺利进行。
2.优化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调整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使组
织内部和外部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工作有序、高效。
3.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建立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共享和
沟通机制,实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和变化,便于及时协调和处理各
种问题。
4.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
注重团队建设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
和素质,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推动组织协调的推进。
5.制定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组织协调,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推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监理】组织协调的措施(范本)

组织协调的措施(一)、与业主之间的协调工程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进行监理,因此要维护业主的法定权益,尽一切努力促使工程按期、保质、尽可能低的造价建成,尽早使业主受益。
因此总监理工程师及全体监理人员应充分尊重业主,加强与业主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听取他们对监理工作的意见。
在召开监理工作会议、延长工期、费用索赔、处理工程事故、支付工程款、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的签认等监理活动之前,应征求业主的同意。
当业主不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或坚持不正当的行为时,监理工程师应采取说服与劝阻的方式,不可采取硬顶与对抗的态度,必要时可发出备忘录,以记录在案并明确责任。
但应坚持原则,业主对工程的一切意见和决策必须通过监理单位后再实施。
否则监理单位将失去监理协调工作的主动权。
监理单位以自己的工作及成果赢得业主的支持和信任。
(二)、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程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在技术上、业务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工程师与监理工程师之间,总监理工程师与工程项目设计主持人之间,应互相理解与密切配合。
监理工程师应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充分理解业主、设计单位对本工程的设计意图,并促其圆满地实现,如监理工程师认为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应在取得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设计工程师参考,但监理工程师无权修改设计,而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同时监理工程师应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工作。
(三)、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协调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监理单位按照有关法令、法规及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权利,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履行施工委托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圆满地实现施工合同中规定的目标任务;在涉及承包单位的权益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维护承包单位的正当权益。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有关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理解承包单位的困难,使承包单位能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要维护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加强与承包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对施工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监理工作,对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同时要求承包单位遵守合同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3)对承包单位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及时协调解决,如增加施工人员、调整施工进度等。
4)在工程质量和进度方面,加强监理工作,对承包单位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施工。
5)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对承包单位的工作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其成绩,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改正。
4.与其他有关单位的协调措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程进展顺利。
1)加强与其他有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要求,协调需求关系,如借用设备、资料等。
2)在工程竣工验收时,邀请其他有关单位参加,共同评价工程质量和进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3)在工程中发生争议时,采取合理、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对抗和硬顶。
4)在工程中发生事故时,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协调处理,保证工程安全和进度。
5)在工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时,要求业主、建管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双重认可,并及时通知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和处理。
As the n unit。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depends on the XXX。
our XXX。
both part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XXX and follow the contract as the standard。
Work should be XXX encountering problems。
XXX principles of quality。
progress。
and investment.1) XXX.2) When it comes to the contractor's rights and interests。
(标书)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项目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一)、项目监理组织协调的内容l 、内部协调监理组织内部机构人员的协调,即部门之间、监理部人员之间、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监理员与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承包人、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
协调任务是确保内部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配合,以实现共同的监理目标。
2、外部协调监理部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近外层协调”。
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工程毗邻单位等之间的“远外层协调”。
协调的任务是在这些结合部上做好调合、联合和联结的工作,以使大家在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上做到步调一致。
(二)、组织协调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协调工作,公平维护各参建单位的合法权利。
(2)主动服务原则:外层关系是协调的主要范畴,监理机构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文优势,协助业主协调这些关系。
(3)协调的基础是沟通:监理机构在协调中,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经常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
(三)、组织协调的方法(1)利用行政手段的协调:利用行政部门的激励(奖、罚、表彰、批评)、监督督促等方式协调各方关系。
(2)利用技术手段协调:利用监理机构的技术优势,为协调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各方解决问题,达到协调的目的.(3)利用人际关系的协调:监理公司长期从事监理工作,与工程相关的各部门(包括施工单位、外部关系等)都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便于搞好协调工作。
(四)、组织协调措施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要不断地进行组织协调,它是实现项目目标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组织协调与目标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协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
在监理过程中,当变更设计超过投资估算时,监理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协调,既要满足业主对项目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又要力求使费用不超过限定的投资额度;当施工进度影响到项目交工时,监理就要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或改变投入,或修改计划或调整目标,直至拿出一个能理想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止;当发现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不称职,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时,监理要与承包单位进行协调,以便更换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一)监理组织内部协调措施1.项目监理内部的协调:工作安排上职责明确,注意监理人员之间的工作相互支持和衔接,对工作中的矛盾要及时调解消除,提高工效。
对工作中的成绩应充分肯定,对其错误,实事求是的指出并帮助改正。
2.与公司各部门、公司其他监理部之间协调: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协调需求关系,如增派人员、借仪器、资料等,使项目监理部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监理与项目业主、建管单位、施工、设计等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协调措施1.与建设单位的协调:要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1)我公司加强与业主、建管单位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充分熟悉和了解业主的建设意图和目标要求,增进其对我公司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听取他们对监理工作的意见,使我公司项目监理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将严格按合同约定全面、按时向业主、建管报告,使业主充分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共同融入相应的管理工作中。
同时尊重业主、建管意见,根据业主、建管单位要求改进的项目管理工作和人员要求应及时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换。
2)进行工期延长、费用索赔、支付工程款、处理工程质量事故、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时,实现征得业主同意。
3)注意工作方法,不采用硬顶或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必要时可发备忘录。
4)坚持原则,灵活地应用监理协调工作的主动权。
业主对工程的一切意见和决策必须通过监理单位后实施。
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措施:原则上应互相理解与密切配合。
主要方式为:1)充分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认识设计的重要性,参加图纸会审,并要求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对其设计施工图进行充分、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图的差错予以理解,并严格按施工图组织施工。
设计单位应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有关设计问题。
施工中的任何技术经济变更必须经业主、建管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双重认可方可实施。
适当邀请他们参加会议,发生事故或进行地基验槽、主体验收、工程验收、竣工验收时,邀请设计单位参加。
2)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度情况,理解业主、设计单位对本工程的意图,并促进圆满实现。
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一、组织协调的内容1.目标设定和计划制定:组织协调的第一步是明确共同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每个人都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使整个团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2.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分配和管理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要根据各个环节的需求和紧迫程度,做出科学的资源配置决策,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3.沟通与协作:组织内外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实现组织协调的关键。
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和共享信息。
4.决策与冲突管理:在组织协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要培养决策意识,善于运用有效的冲突管理技巧,处理各方的不同利益和观点,达到最大程度的协商和磋商。
5.绩效评估和改进:组织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组织的良好运转和绩效提升。
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跟踪和评估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组织协调的措施1.领导者的角色:组织协调的第一责任人是领导者。
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向团队明确传达。
同时,领导者还应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为团队提供支持和引导。
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保证信息的流通和共享,组织应该建立起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报告和邮件等形式,及时传递重要信息和决策,并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反馈。
3.设立合理的目标和绩效指标:明确的目标和绩效指标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提供衡量工作绩效的准则。
组织应该制定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达成有效、相关和时间限制)的目标,并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
4.培养和发展团队的能力:组织应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培养团队的能力,可以增强协调的效果,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5.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组织协调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涉及到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协作、资源的分配和决策的制定。
在组织内部,可能会面临各种障碍和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资源限制等,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组织顺利运行。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组织协调的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避免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为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交流平台,如团队会议、工作群组等,定期开展交流,分享最新进展和问题。
2.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各级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流动,降低信息的滞后性。
3.倡导开放式沟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建议,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应。
二、明确责任和权限明确责任和权限是协调组织中各部门和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明确责任和权限:1.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
2.建立权责清单,明确每个岗位的权限和责任,避免权限的重叠和责任的缺失。
3.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励他们积极承担责任,增强归属感和自觉性。
三、制定资源分配计划资源的分配是组织协调的重点内容,有效的资源分配能够平衡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需求,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资源分配的措施:1.充分了解各部门和个人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资源的分配方式和优先级。
2.合理规划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避免浪费和闲置。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和互助,充分利用资源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四、建立决策机制有效的决策机制是组织协调的保障,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立决策机制的措施:1.明确决策流程,制定明确的决策程序和方法,确保决策的公正和有效。
2.优化决策流程,减少决策的复杂性和周期,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3.鼓励参与决策的多样性,倾听不同声音,增加决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五、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团队建设和培训是组织协调的基础,强化团队建设能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性。
(完整版)现场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现场施工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由于本工程建设体量大,造价高,工期紧,各工序、工种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为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必须将现场各施工单位、协作单位周边合作单位的活动进行有机协调,因此现场组织协调工作非常重要。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与协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建设项目绩效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参与项目各方各自的项目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各方之间的有机协调和配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各方配合的好坏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
现实中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致使各参与单位之间不配合、不协调,而导致项目陷于困境的例子并不少见。
在工程监理的基本职能“三控三管一协调”中,三控三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具体的工作要求,而协调却是贯穿于三控三管之中,通过监理的组织协调,使项目参与各方彼此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在项目总目标和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达到统一思想与行动,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通过业主与监理的总体协调作用,联合各参与单位的力量,实现项目总体目标。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业主与监理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配合度”,从而提高项目的绩效。
为此,我们特地针对本工程提出以下组织协调管理方案:一、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因与协调原则(一)协调的原因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来自人为干扰、材料干扰、机械设备、工艺及技术干扰、资金方面干扰、环境方面干扰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只有通过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排除这些不断变化的干扰带来的影响,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我们常把建设工程的实施监理归纳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三控制三管理”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具体的工作要求、无论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哪一方都会按照标准实施,而协调贯穿于“三控制三管理”工作之中,融会在控制的工作过程之中。
可以说,协调是控制的润滑剂,协调是控制的推进器。
协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大目标的实现。
完整版)现场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

完整版)现场组织协调方案及措施在项目组织协调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领导,明确职责。
各方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在项目领导下进行协调和配合。
2.充分沟通,加强合作。
各方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共同解决问题。
3.精细管理,科学决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精细管理,科学决策,避免盲目行动和决策失误。
4.风险控制,安全第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风险控制,确保安全第一。
5.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环保节能,追求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了确保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成立项目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方的工作,解决问题。
2.制定项目计划和进度表,明确各方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3.加强沟通和交流,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问题。
4.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各方的情况和问题。
5.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6.加强环保和节能管理,追求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方的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涉及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服务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周边群众等。
为确保工程建设实现目标,各种关系的协调应遵守守法、公正、一致和动态原则。
守法原则是组织与协调工作的第一原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工程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合同为准绳。
公正原则要维护监理企业的基本要求,监理人要公平处理纠纷,维护双方利益,确保工程建设实现目标。
一致原则要注意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的统一,不能有所偏废。
动态原则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及时有效地沟通关系,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效益。
协调的作用包括纠偏和预控错位,控制进度,平衡各类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队伍间相互协作问题。
协调是平衡的手段,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确保工程建设实现目标。
(标书)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

项目组织协调的内容和措施(一)、项目监理组织协调的内容l 、内部协调监理组织内部机构人员的协调,即部门之间、监理部人员之间、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监理员与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承包人、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
协调任务是确保内部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配合,以实现共同的监理目标。
2、外部协调监理部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近外层协调”。
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工程毗邻单位等之间的“远外层协调”。
协调的任务是在这些结合部上做好调合、联合和联结的工作,以使大家在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上做到步调一致。
(二)、组织协调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协调工作,公平维护各参建单位的合法权利。
(2)主动服务原则:外层关系是协调的主要范畴,监理机构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文优势,协助业主协调这些关系。
(3)协调的基础是沟通:监理机构在协调中,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经常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
(三)、组织协调的方法( 1)利用行政手段的协调:利用行政部门的激励(奖、罚、表彰、批评)、监督督促等方式协调各方关系。
(2)利用技术手段协调:利用监理机构的技术优势,为协调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各方解决问题,达到协调的目的.(3)利用人际关系的协调:监理公司长期从事监理工作,与工程相关的各部门(包括施工单位、外部关系等)都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便于搞好协调工作。
(四)、组织协调措施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要不断地进行组织协调,它是实现项目目标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组织协调与目标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协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
在监理过程中,当变更设计超过投资估算时,监理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协调,既要满足业主对项目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又要力求使费用不超过限定的投资额度;当施工进度影响到项目交工时,监理就要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或改变投入,或修改计划或调整目标,直至拿出一个能理想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止;当发现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不称职,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时,监理要与承包单位进行协调,以便更换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组织协调的内容、手段和措施

组织协调的内容、手段和措施本工程组织协调的内容包括协调委托人、承包人、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及安装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相关协调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同时对于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不断地进行组织协调,它是实现项目目标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协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标。
特别是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面大,参与本工程的单位种类也会较多。
现场监理项目部将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尽量实施预控;协调施工总包单位,要求加强对各分包单位及材料、构配件供应商等单位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与设计、勘察、质监、安监等部门的关系协助业主做好本职工作。
1工程监理组织协调概念和层次1.1组织协调的概念协调就是联结、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使各方配合得适当,其目的是促使各方协同一致,以实现预定工程建设目标。
协调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实施及其管理过程中。
建设工程系统就是一个由人员、物质、信息等构成的人为组织系统。
用系统方法分析,建设工程的协调一般有三大类:一是“人员/人员界面”;二是“系统/系统界面'三是“系统/环境界面”。
1.2组织协调的范围和层次从系统方法的角度看,项目监理机构协调的范围分为系统内部的协调和系统外部的协调,系统外部协调又分为近外层协调和远外层协调,近外层和远外层的主要区别是,建设工程与近外层关联单位一般有合同关系,与远外层关联单位一般没有合同关系。
2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协调的工作内容2.1项目监理机构内部的协调1、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1)在人员安排上要量才录用。
(2)在工作委任上要职责分明。
(3)在成绩评价上要实事求是。
(4)在矛盾调解上要恰到好处。
2、项目监理机构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项目监理机构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在职能划分的基础上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工程对象及委托监理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确定职能划分,并相应设置配套的组织机构。
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

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一)组织协调的工作目标及程序1、工作目标:建立和谐可靠的协调机制,处理好各方协调工作。
通过监理单位积极努力的协调工作,使整个建设体系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形成团结协作、效率优先、和谐共赢的体系,推进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组织协调工作程序实施要点:工地例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程序、内容应在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
工地例会和现场协调会不限于解决协调事宜,同时处理工程质量、费用、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等事项。
协调事宜处理涉及合同变更或工期、费用索赔,详见有关工作程序。
总监理工程师应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协调事宜调查和取证工作,并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
在协调期间内,合同只要未放弃或结束,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继续施工。
(二)组织协调的监理工作方法1、开工前工作协调的监理工作方法(1)在组织协调项目参建各方的工作时,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监理推动运作的协调工作体系,以明确项目参建各方的工作职责、协调关系与联系方法,使项目所有的参建者按照组织一体化原则参与工程建设。
(2)参加由业主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请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参加会议。
(3)协调管理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第一次会议记录并起草会议纪要,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2、施工过程中工作协调的监理工作方法(1)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的问题,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整理,记入个人监理日记,并及时处理。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先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决定采用何种形式便于问题的解决。
(2)施工过程中处理协调问题的原则见前述。
(3)项目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主持每周的工地例会,起草会议纪要,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工地例会就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检查分析工种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检查分析工种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其他有关事宜。
现场组织协调措施 (2)

现场组织协调措施1、项目工作协调的工作内容、原则和程序工作内容⑴协调工程建设各参加单位之间的关系。
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等。
⑵协助建设单位协调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外部关系。
包括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与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关系;与当地市政、煤气、热力、给排水、电力、电信、消防、公安人防、规划等部门的关系,与工程规划、设计部门的关系,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其他外部部门的关系。
工作原则⑴公平合理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协调工作,公平维护各参建单位的合法权利。
⑵主动服务原则。
外层关系是业主协调的范畴;监理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文优势;协助业主协调这些关系。
⑶协调的基础是沟通。
监理在协调中,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并把自己的想法、打算,要经常主动和业主、相关单位沟通。
工作程序项目外部协调管理程序项目内部协调管理程序2、项目协调的工作方法和措施⑴用行政手段的协调。
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城市面貌的璀璨明珠,为郑州市的城市功能增辉,相关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比较重视,利用行政部门的激励(奖、罚、表彰、批评)监督、督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组、勘查设计单位、市建委监理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办公室、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方式协调各方关系。
⑵利用技术手段的协调。
利用监理的技术优势,为协调单位出注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到协调的目的。
⑶利用关系的协调。
监理公司长期从事监理工作,与工程相关的各部门(包括施工单位、外部关系等)都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便于搞好协调工作。
3、技术、组织、经济及合同措施技术措施⑴树立主动协调的意识:监理工程师树立主动协调的意识,总监是各方协调的核心。
⑵协调的基础是沟通;首先是和业主代表的沟通;工地发生的情况;监理的想法、打算,要经常主动和业主沟通,同时虚心听取各单位的意见、每周例会前可和业主先开协调会预备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协调措施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协调工作,主要是指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各个施工阶段以及在各个专业之间出现各种矛盾时,还有当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以及与工程外部相关单位出现矛盾时,主持或协助业主进行各种各样的协调工作,以保障工程能按照合同规定顺利竣工。
施工阶段的组织协调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主要任务是在施工合同的基础上,通过协调,解决矛盾,达到相到配合,切实履行合同义务,实现合同目标。
同时应协调进行工程建设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一般为非合同关系的合同外协调),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工程协调的目标和内容一、监理项目组织协调的目标:监理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采用相应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对监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进行疏导,对产生的干扰和障碍予以排除,以便理顺各种关系,使监理的全过程处于良好、顺畅的运行状态,其目的是排除障碍,解决矛盾,处理争端,实现所监理的项目质量好、投资省、工期短,确保监理总目标的实现。
二、监理项目组织协调的内容:监理项目的组织协调,主要是协调参建各方与工程建设有关单位或人员的人际关系,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供求关系、协作关系、法律关系以及其它可能发生的关系。
需要协调的关系涉及面广,层次多,关系繁杂;协调起来最棘手,困难多,扯皮多,不确定因素多,而且在监理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协调来解决。
第二节工程协调的要求和措施由于在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协调工作内容贯穿于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和各个系统,且有的无章可循,这就使监理工程师在协调的方法上要因人、因地、因条件等不同因素采用不同的协调方法。
一般常用的措施有下列几种:一、召开会议召开会议是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协调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凡涉及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在一起开会共同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一致,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这种方法应提高会议的效率,善于化解阻碍会议成功的行为,调动促进会议成功的因素。
一旦形成协调结果,大家彼此互为监督,协调效果明显。
协调监理部内部关系,由总监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解决交叉问题和相互矛盾是有效的办法。
在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关系上,可视不同工程、不同进展情况促成相关单位间的协调会,应于会前明确主持单位和主持人,若与会各方均要求监理方主持,总监应掌握各方的期望目标,预期其成果,明确自己被授权和认可的范围。
监理项目部在本工程建设监理中,将积极协助业主建立例会制度, 及时召开工程会议,协助业主协调好工程建设各方关系,解决建设中各种问题,使工程建设能顺利进行。
二、沟通信息信息的沟通是监理工程师实现有效协调的必备方法。
信息沟通是传递、接收和解释信息的过程。
信息沟通工作可以通过各单位不同层次之间以不同形式进行接触和交流。
如监理工程师与业主各专业人员之间、与设计工程师之间、与承包单位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监理工程师与业主驻工地代表之间、与设计单位项目主持人之间的沟通可通过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工程简报、备忘录、录像或照片、一次会议等形式传递信息。
可以将监理单位的有关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主动沟通,增加名方对监理单位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对方信息,便于顺利有效地开展协调工作。
三、运用信息,加强协商监理工程师掌握各方信息后,要合理运用,其运用主要方式就是协商。
信息是协商的基础,协商是减少矛盾,统一意见共同作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这是召开会议方式的补充和取得好的会议效果的前期工作。
在协调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时,与业主、设计、承包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个别协商是工作重点,在做重大决定如停工、撤换分包单位等事宜时更应了解业主意见,加强协商工作。
四、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监理工程师应主动利用各种条件与各有关单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层人员交流思想、联系感情、邀请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等参加监理单位的各种活动,相互沟通思想。
五、抓主要矛盾,分析矛盾主因,并全力予以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职责分工、工作衔接、利益分配以及来源上的差异和认识水平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不协调,即各种矛盾。
如处理不当,矛盾往往会激化,为此,应抓住主要矛盾,公正、合理的进行处理。
六、合同签订职责清楚,协调程序化要想防止大量不协调的出现,且当其出现后能有效解决,在签订各种合同过程中,应仔细分清各方的责、权、利,了解各方目标,并经各方认可,这是最好的预控不协调、减少协调工作量的方法。
在合同签订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并组织制定有效的协调程序。
无论合同怎样严谨,因为工程建设系统的开放性,合同执行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协调不可避免,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根据实施目标计划做好可能出现偏差的预防措施,随时准备进行。
第三节专业协调方法和措施一、专业协调的内容专业协调主要是围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而进行的系列协调工作,包括对工程各分项施工质量的管理协调,以及对各专业所需的工艺、工序先后次序的合理安排协调。
专业协调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由监理方组织与主持,主要研究专业性较强的需要解决的工程质量问题,或是专门研究某一技术专题内容。
二、专业协调的方法和措施1、每月召开一次工程质量协调会质量协调会议应有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商和业主代表参加,工程质量协调会确定的事项视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各有关单位必须执行。
质量协调是多专业的,共同的目的是围绕工程质量问题协调有关单位予以积极配合。
工程质量协调会应本着高效、合理、优质、低耗的宗旨进行协调。
2、根据工程需要不定期召开质量专题协调会当工程图纸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监理单位必须首先分析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涉及的专业,然后通过质量专题协调会与设计单位联系沟通,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专业监理再协调施工单位予以落实解决。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某些复杂性技术难题,监理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召集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商讨对策,甚至不惜动用本单位技术专家,直到得到有效解决方案并切实落实为止。
3、注意提前协调好各施工专业间的技术配合问题。
第四节项目内部关系的协调措施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合同赋予监理单位的权限,全面负责被委托的监理工作。
总监应充分了解所在项目监理机构每个监理人员的经历、能力、工作特点,量才使用,使其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发挥特长。
在工作安排上职责分明,对工作中的成绩予以肯定,对其工作中的差误,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并帮助改正。
要注意监理人员之间工作的相互支持和衔接,对工作中的矛盾要及时调解消除。
总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各层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实际是组织关系的协调。
处理好这种关系,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系统处于无序的功能失调状 ^态。
项目监理部是监理公司派驻施工现场进行监理工作的执行机构,除应执行监理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外,还应与监理单位和各其它监理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接受监理单位的领导,取得单位最大限度的支持,执行单位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调度,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监理中的问题。
如需要单位增派人员,向其它项目监理机构借仪器、车辆等。
处理好这种关系,将使项目监理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本公司内部关系的协调1、在本项目人员安排上,根据工程人员的专长进行选派,做到人尽其才,人员搭配上注意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
2、明确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各岗位职责分明,对每一个岗位都订立明确的目标和岗位责任。
使管理职能不重不漏,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要明确岗位职权。
3、定期对每个监理人员绩效要实事求是评价,成绩要肯定,不足要指出,以免无功自傲、有功受屈,使每个人热爱本职工作,并对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
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解决矛盾时要恰到好处,出现矛盾应及时进行调解,调解一是要掌握原则,二是要注意方法,如通过及时沟通,个别谈话,必要的批评,无法解决的矛盾应采取必要的岗位调动措施。
矛盾要区别对待,是上级的问题,应作自我批评,是下级的问题应启发诱导,对无原则纷争,应当批评制止,使监理班子始终处于团结、和谐、热情的气氛中。
5、建立信息制度,采用工作例会、业务碰头会,发会议纪要及月报,采用工作流程图等方式沟通信息,使局部了解全局,服从并适应全局的需要,服务于建设单位。
6、用灵活的方法消除监理工作中的矛盾冲突,配合不佳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配合关系入手来消除;争功诿过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入手来消除;奖罚不公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奖罚原则入手来消除;过高要求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入手来消除。
二、本工程项目内部需求关系协调1、监理过程中抓计划环节,平衡人员、材料、设备、能源动力的需求,要注意抓住期限的及时性,规格上的明确性,数量上的准确性,质量上的规定性,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发挥指导作用。
2、指导施工单位对施工力量的平衡,要抓住瓶颈环节,发现瓶颈环节,要通过资源力量的调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抓关键、抓主要矛盾、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关键线路法是有效的工具。
3、对专业工种配合,要抓住调度环节,项目施工中专业工种交替配合进行,交替进行抓好衔接问题,配合进行抓好步调问题,就是抓好调度协调工作。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协调作好施工准备是顺利组织施工的先决条件。
满足开工的条件是:有完善有效的施工图纸;有政府管理部门签发的施工许可证;财务和材料渠道已落实,能按工程进度需要拨款、供料;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批准;加工订货和设备已基本落实;施工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场已“五通一平”。
监理工程师应协助落实上述开工条件,保持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信息沟通,协商办事,督促双方严格按合同执行。
建设单位和承建双方对施工准备工作应有明确的约定和分工,以便协调C四、施工阶段的协调包括解决进度、质量、中间计量与支付签证、合同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1、进度问题协调工作较为复杂。
有两项有效协调工作应作好,一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一级网络计划,并双方负责人在上面签字,作为工程承包合同附件;二是设立提前竣工奖,按一级网络计划节点考核,分期预付,承建方设立进度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不能保证工期,建设单位扣回工期奖并罚款。
2、质量问题的协调:实行监理工程师质量签字认可,对没有出厂证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原材料、设备和构件,不准使用,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不予验收签证,也不予计算工程量,不予支付进度款。
3、签证的协调:对设计变更、工程项目增减,在合同签订时无法预料和未明确规定,对此,监理工程师要仔细研究,合理计价,与有关各方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完善签证制度。
4、合同争议的协调:合同纠纷,应协调解决,不能协调解决时再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一般合同争议切忌诉讼,尽量协商解决,否则,会伤害感情,贻误时间,甚至“两败俱伤”。
5、交工验收阶段的协调:对交工验收中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应根据技术文件、合同、中间验收签证及验收规范作出解释,对不符合要求应督促其采取补救措施,使其达到设计、合同、规范要求,而后办理竣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