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教程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教案)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实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社会成员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心理健康问题现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普遍化的热点问题,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焦点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会如此突显出来呢?主要是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剧,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心理承受力、人格健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加剧。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方面:最低层次是心理冲突,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诸如忧郁、焦虑、猜忌、愤怒、烦恼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引发一些神经症。比这高一层次的是精神困惑,是指由价值冲突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引起的问题。最高层次或者说更本源的问题是实存问题,比如我们人人都要面对死亡,在死亡面前我们都很无奈,但有的人很坦然,有的人很恐惧;我们要面对自己的良知和良心,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我欺没欺骗自己,欺没欺骗别人,这是有良知的人的一种反思;另外我们有美好的人生企划、目标,但常常会受到许多障碍,不能很好的实现。相对于心理与人生的三大问题,有三种对应的咨询:一是心理咨询;二是价值咨询;三是哲学咨询。由此可见,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已不是单一学科在关注它、研究它,而是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都在关注和研究它。我认为,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个人的生存样态、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个体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潜能,能不能成人、成才;能不能创造幸福的人生;甚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核心人文指标和目的本身。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的发展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造而已。丹尼尔•贝尔说,今天世界上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在经济领域里面关于经济利益的问题,也不是在政治领域里面关于权利平等的问题,而是在文化领域里面人们要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的问题。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的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美国心理学家陆哥•赫胥勒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如果让我撰写人类20世纪的历史,我将这样写道,人类在20世纪最大的悲哀不是水灾、不是地震,甚至不是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琦上空的爆炸,而是芸芸众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能;人们只知道玩耍卡通片的刺激,却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许多人生理上已经衰老但心理上还没有满月;许多人躯体已经接近坟墓,但人格还没有健全。”所以,心理健康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不能光靠心理咨询大夫,还要靠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理性而自觉地来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要靠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整个社会,大家共同来努力维护心理健康,来健全我们的人格,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生徐力为什么杀害自己的母亲?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徐力的母亲非常关爱徐力,她对他有一个要求,每个学期的考试,务必要考到班级的前十名,徐力不堪重负,他达不到这个目标,母亲总是唠唠叨叨,不是指责,就是批评,这在心理学上叫“超限效应”,导致徐力用木把锤子砸死自己至爱的母亲。在一所普通高中有一位非常敬业的班主任,她带领高一学生一入学第三天就让学生规划三年后的宏伟蓝图,结果五十名同学中就有20名同学三年后的目标是清华和复旦,其中一人不会写复旦,写成了负担。这是教育领域里出现的“超限效应”。所以,努力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诠释及其成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由社会适应不良引起的负性情绪,其中有一种是成长中的困惑,即由对自己的评价与从实践中或他人的评价的反差所引发的心理体验叫不愉快,这是一种深刻的不愉快,不象丢钱的不愉快,它会引起自卑感,这既是奋发向上的动力,又是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是亚建康状态,如灰色心理状态,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情感挫折心理状态,过敏性认知反应心理状态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第四个层次是精神分裂症。怎样来判定心理健康不建康呢?大致有六个标准:一是个人经验标准,即心理医生或本人凭个人知识和经验来测定;二是统计学标准,以心理特征的偏离正常值来测定;三是医学标准,即把心理疾病当成躯体疾病来看待,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生物学指标来测定;四是社会适应标准,即看个体的行为是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五是发展的标准,即看个体以往心理健康的状况,再看今后发展的趋势;六是哲学伦理学标准,看个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己的内心是否和谐。无论那一种标准,人格障碍是最难测定的。九十年代教育部曾经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搞过一个大调查,结论是有百分之二十点二三的学生有心理障碍。最近六位心理学专家热论《如何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人民日报》2004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利洛认为,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人格的自我中心,容易变得孤僻、内向和脱离群体,易于沉迷网络、录像等,这种人格禁不起挫折,报复心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蒋奖认为,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爆发率,每个班都有一两名学生存在人格缺失,2001年有资料显示中度症状者占大学生人数的10%以上,但象马家爵那样指向外部的还是极少数,更多地会指向内部,如自杀、自残等。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泓则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比其它群体更严重。虽然有些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为数极少,整体上并不比社会其他人群问题更多。媒体不应不负责任地炒作。我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中的困惑和亚健康状态,真正属于心理障碍者还是少数。心理障碍中神经症容易测定,人格障碍不易确症。人格障碍也叫病态人格。1806年法国有一个农民因为暴怒把一个与他无冤无仇的中年女子扔到井里,后来医学界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精神病理性卑劣。后来这个词改为病态人格。病态人格的人做事的动机和目的很不明确,他们缺乏自制力,容易产生不正常的意向活动,往往害人害己。他们智能无改变,完全与正常人一样,但情感肤浅,甚至冷酷无情。人格障碍的患病原因很复杂,家庭环境中缺乏爱或曾经受到重大的精神创伤是重要原因。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当然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仍然可以在动态中通过修养改变自己的人格健全水平。马家爵不是精神病,但是有人格障碍的人,下面我想对马家爵杀人原因作一分析:我认为马家爵案件的原因与十二个缺乏有关。一、马家爵缺乏和父母、同学、老师的沟通,这一点他父母是这样认为的:“这些年缺少和孩子的沟通。”我认为如果有一条渠道畅通,这场悲剧有可能不会发生。二、有媒体报道说,马家爵小时候因父亲对母亲不好,在日记中曾动过要杀父亲的念头,这是马家爵小时候因父母感情不和引起的精神创伤。三、是生存资源的贫乏。同学们都反映说马家爵四年当中就这么几件衣服,常常是两个馒头、一杯水就是一顿饭。有一次助学金贷款没下来,马家爵好多天待在寝室里没有出屋,原因是买不起鞋,可见经济压力对他不小。这不能不说是引起他自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许多同学经济上也很有压力,都没象马家爵那样杀人,这和思想素质、人格的健全程度相联系。许多同学经济贫困穷则思变,历史上有多少人逆境成才,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可见,贫穷不是主要原因,但是引起自卑的一方面原因。四、马家爵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缺乏,不善与人相处。他说自己努力想和周围的同学处好关系但多遭嘲笑和冷漠。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行为容易冲动。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