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论文: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
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
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作者:李兴平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6期【摘要】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
本人从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入手,揭示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和方法,旨在推广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参与式教学法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国际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国际援助项目取得成功。
后来引入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现在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
我国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
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的参与者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随着参与式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以小组成员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获得自主性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组织形式的为课堂教学改革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但是,在具体实施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偏颇,成为流于形式的花架子。
究其原因,实质上是一些老师并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小组讨论这个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小组讨论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
浅议参与式教学
浅议参与式教学内容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须尽快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实施参与式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行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参与式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
二、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感悟。
三、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反思。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认识感悟反思参与式教学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出的。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等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成分。
参与式教学加强了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方法应用的生活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
一、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理论关系。
它们之间的理论关系是:(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当事者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
(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挑战性。
(3)当内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
(4)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激力的外偿。
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是将学生引入了以学习活动为主的交流、互动式教学活动。
它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设计的导入、流程以及最后的小结,一切都以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为目标。
让学生完全做到自己想学、懂学、乐学、善学,最终真正达到以教为不教的目的。
参与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不同于探究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强调儿童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全员性和合作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平等参与为中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说说笔者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
1、从观念层次出发,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种以学生参与活动促进教学的新型教学观。
“参与式”教学与学习论文
浅谈“参与式”教学与探究学习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参与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探究学习一、“参与式”教学与探究学习的内涵“参与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是共同投入、互相交流、互相思维、互相碰撞、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得到调节,形成和谐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及个人环境间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如何实现“参与式”教学与探究学习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根据认知理论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直观教学入手,采用灵活组合、循环操作、螺旋推进的方法。
通过高密度、快节奏、广包含的训练,使知识点更快地为学生所掌握,从而使外语学习更具有吸引性和实效性。
在起始阶段,学生受到表达水平的限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解惑,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只需作必要的指导就可以了。
2.分层次教学。
参与式教学按照认知规律需要逐步开展,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按其规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
三个层次依次递进,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学生的创造由小到大,教师的控制由强到弱,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逐渐平衡。
因此这三个层次的活动都不可偏废,不能只停留在形式的操练上,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基础训练而空谈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浅谈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旨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设
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应与教学目的紧密关联,以确
保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学到什么。
2. 制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包括
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既
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3. 确定教学材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准备相应的教学
材料,可包括文本资料、图表、影片、音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题。
4. 确定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应考虑课堂活动的目的、学生群体、课程难度等多方面因素。
评价方式不同会对学生成长起到不同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多维度的评价。
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
浅谈参与式教学
、
创 设和 谐 学 习环 境 , 发兴 趣 。 学 生在 愉 悦 中学 习 激 使
前 满 四人 一 小 教 学实 践 告 诉 我 们 : 生 如果 在轻 松 、 跃 、 洽 的 民 组 讨 论 。 排 学 生 刷 地 回头 , 教室 都 是 嗡嗡 声 , 学 活 融 主气 氛 中勇 于 发 现 自我 、 现 自我 、 于 发表 自己 的 观 点 、 组 , 个 人 都 在 张 嘴 , 也听 不 清谁 在 说 什 么 。几 分钟 过 去 表 敢 每 谁
果。 二、 自主 探 究 。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使
头禅 “ 个学 生愿 意说 一 说 ” 成 “ 哪 变 那个 小组 愿 意说 一说 ” 小 。 组讨 论 的 时候 , 师是 引 导者 , 深 人 到小 组讨 论 中 , 教 要 了解学
自主 探究 是 实施 “ 主题 式 ” 堂 教 学 的 核 心 。 学生 在 教 生合 作 的效 果 , 论 的 焦 点 , 知 的进 程 等 , 助 学 生 把合 课 讨 认 帮 师 指导 下 的 主动 探究 的学 习 过 程 , 既是 教 学 的 基 础 . 是 培 又 养学 生 自主学 习 能力 的 过 程 , 调教 学 中 以学 生 为 主体 , 强 把 主 动权 还 给学 生 。 结合 学 生 实 际 . 学生 亲 自动脑 、 维 . 使 思 亲 作学 习做 实 , 学 生 真 正体 验 到 自己是 学 习 的主 人 。 使 四、 创设 合 作 学 习 的时 空 。 学 生在 合 作 中学 习 使 讨 论 能集 思 广 益 . 有 利 于学 生 参 与 . 有 利 于学 生 问 既 又 的多 项交 流 , 习别人 的长 处 、 点 , 相 取 长 补短 , 养 学 学 优 互 培
践谈 参 与 式教 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有效办法论文
参与式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的有效办法在推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力图构建新的学业观、学习观,于是课堂教学的结构也逐渐呈现向传统告别的态势,凸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特质,课堂小组讨论,也成了一种比较活跃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
但是,现实教学中那种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还屡见不鲜,透过小组讨论轰轰烈烈的表面,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无计划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经过学生的体验、理解、讨论、交流,架设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桥梁,在充分的对话、碰撞和反思中,让学习主体体悟到文本的韵味,享受其独特的体验,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命题。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联片教研时的见闻,谈几个组织小组讨论时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小组讨论的组织原则。
1、自愿性原则。
从性别、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让学生自愿组合,如果需要平衡,教师和学生商量协调,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
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互动合作的心理保证。
2、互补性原则。
从学生总体水平,考虑互补组合,人员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作互动合作的能力保证,有助于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3、可变性原则。
从动态方面考虑可变组合,表现优异的人员可以适当流动,体现动态的自主,推动互动与合作的发展。
4、激励性原则。
小组讨论推出初期,很受学生的欢迎,神圣的课堂任由我自由述说,感觉极妙,但是,时间一长,新鲜感消失,厌倦心理滋生,自然不想说,不愿说。
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可推出”星级制度”,建立小组考核卡片,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评分,根据得分评定星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一个月评定一次,学期结束,计入学期考核成绩,优秀的小组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二、小组讨论的活动原则1、限时适量。
小组活动并不是多多益善,一节课一般安排一到两次。
教师提出讨论题的同时,必须明确讨论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六至八分钟:太短,学生不能很好地阐述;太长,容易滋生废话。
浅议“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技能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技能课教学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8-09T14:38:22.12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作者:岳威谢庙均[导读] 技能课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岳威谢庙均武警警官学院【摘要】技能课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如何让受训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员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
通过问题牵引、思维参与,以情唤情、情感参与,调控过程、行为参与,因人施教、差异参与的方式,激发受训者“内在学习”动力,努力提高技能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技能课;教学;模式;浅议“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启发受训者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受训者主观能动性,激发受训者“内在学习”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技能课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牵引,思维参与受训者参与教学过程,首先应是思维的参与。
在技能课的教学中,教员应想法设法激活受训者的思维,这样受训者的潜能和个性才可能得以显现。
一是通过设疑,引发受训者动脑。
苏霍姆斯林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技能训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外在表现、结合思维活动参与并带有一定心理体验的活动过程。
教员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再引导受训者积极思考。
教学中,教员不能“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观点全盘托出,而应提出问题,让受训者去回答。
同时,对受训者的不同意见,即使与教员自己观点相差甚远,也应耐心听其陈述理由,鼓励其“发放思维”。
二是通过质疑,激发受训者思索。
受训者个体能力差异很大,能力较好的受训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类受训者是令人放心,值得称道的;能力较弱的受训者,尽管他们的学习训练能够按要求完成,但局限于生搬硬套,机械地接受,而不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
浅谈“参与式”的教与学
浅谈“参与式”的教与学针对参与式教学设计,提交的反思报告我学习了这一模块,使我深深地感动:王老师、徐老师的‘预习、展示、反馈’的精辟性。
记得我在上小学数学期间,曾参加过县级、地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也或得了结业证书,在教学上也算得上有点得意,可是当我来到中学上课,面对的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基础差,不论你老师怎么的教,了办法,总是得不到老师的想要的希望。
在教学中又何常不想做到“先学后教”(预习、展示、反馈)三部曲呢。
在这里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参与式教学设计吧。
《配方法》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课前预习。
预习前的要求:1自学用配方法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2、把你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号。
3、你预习后想到些什么问题,想在课堂上提点什么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解方程X2+4X+2=0呢?三、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用预习的知识解决X2+4X+2=0(叫一个学生板书在黑板上)2、同学们对学生的板书学生置凝3、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4、师生共同归纳配方法的方法。
四、讲解例题1教学例1 2、教学例2 3、归纳方法。
五、应用新知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见小黑板报)2、课本P.12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思考与拓展八、作业教学反思:从这一教学教案来说带有预习环节,学生对预习知识进行应用,有学生活动,生生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这节课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双边关系处理得当,学生能以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做到了教与学的互动作用。
教学效果不很满意。
可是因学生基础差,总是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杖,学生的学习不够主动、积极。
不能大胆提出置凝。
其二、教学质量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留有较多的课后作业,通过教学的反馈,教学效果不很满意。
其三、教师对学生有制约性、束缚性。
从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方面的优缺点来看:1、落实了预习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关注数学教学的思想3、数学课的课后留有一定的作业4、关注了教学反馈,关注了弱势学生的学习。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课堂中的使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知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使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协助,从而互相促动,达到交流与提升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呢?一、合理分组,人人参与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行分组,在分组时,教师应将学生分类,优、良、中、差要合理搭配,男生女生要合理搭配,回答问题积极者与不积极者要合理搭配。
这样的搭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协助学困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水平的锻炼,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气氛,确保每位学生真正参与,以提升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多留给学生一些感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把获取知识的权力还给学生。
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
凡是到学习场地的都是参与者,参与者分为组织者(教师)和学习者(学生);为了便于展开活动,小组成员可轮流担任一定的角色,如主持人(主持小组活动工作),记录员(记录本组的活动情况)、汇报员(向全班汇报本组的活动结果),材料员(发放、保存本组活动时使用的材料)。
为了注重弱势群体,组织者在大家讨论最热烈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满腔热忱地鼓励不善言谈者参与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织者要鼓励学习者相互交谈,学会合作,合作顺利,合作成功,教学才能有收获,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协助,交流,讨论,解决问题,自主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愉快。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山草香整理分享了9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一、确定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探究问题合理确定会直接影响探究效果,一般来说,问题越具体学生的探究活动越容易深入,倘若探究的课题过于宽泛,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浮于表面,无法出成果。
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中,笔者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探究课题是农业在古代中国中的地位及其具体表现,这个探究问题相对来说提得较具体,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会更有针对性,从而不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二、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发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潜力,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如果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往往会更好地强化合作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个框题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从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然后综合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
这样把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明确探究的方向,还可以在小组之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提高学生探究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三、注意合作学习过后的总结归纳和难点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活动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系统化、逻辑化,相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显得比较杂乱。
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习活动的成果进行点拨总结归纳,就会使合作学习成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合作学习过后,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
除此以外,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些难点内容,这些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难以有效突破,这时候,教师要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和突破。
浅谈参与式教学之小组讨论法(李怡)
浅谈参与式教学之小组讨论法李怡【摘要】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
小组讨论法是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组,教师分配给每组问题或任务,小组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讨论和交流融为一体,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小组讨论法分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
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动作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等等。
小组讨论法是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组,教师分配给每组问题或任务,小组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讨论和交流融为一体,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一、充分准备,保证小组任务的顺利进行在实施小组讨论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1、分组分组一般以4~6个学生为一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组内异质就是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带动中等的学生,中等的学生带动差一点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
组间同质为各组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对学生学
习效果的影响。
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一个话题或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
相互交流想法,开展合作学习,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
效果。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参与式教学法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
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商务谈判、旅游问路、电话预订等情境,让学生在实践
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
身临其境地体验语言使用的场景,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
习更加活泼生动。
三、任务驱动
四、游戏竞赛
五、互动讲授
互动讲授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
和反馈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互动讲授,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与老
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互动讲授,学生的学习效
果得到了提高,学生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合作和互动。
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下面将介绍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一个常用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或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参与式教学法的另一种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的小组,让他们扮演一些实际情境中的角色,例如在旅游中与旅游咨询员交流、在饭店中点餐、在商店中购物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把拥有彼此相关的话题的所有学生分为一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拥有彼此相关的话题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背景分组探讨相似之处。
这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方,从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
四、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用单词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或让学生玩词汇接龙等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在游戏中加深自己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
总之,参与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参与式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近年来,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角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一、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指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课堂讨论。
老师可以在课前制定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展示与分享法展示与分享法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展示与分享法进行深入学习的课堂活动。
例如,让学生制作海报或PPT,展示自己对某一生物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展示实验结果等等。
三、角色扮演法四、问题引导法问题引导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引导法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让学生针对某一生物现象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该生物现象的原理。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法、展示与分享法、角色扮演法和问题引导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参与式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的参与式教学”从江西山中学黄海辉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
就我觉得课上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已接近极限,但是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仍未有明显提高,其原因之一在于教学中被动的管理方式。
如果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授课艺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变的越发重要,这也决定着一个教师能不能在授课上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最重要。
1.我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而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而新的教育模式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1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主动、探究、合作”为其主要特征;1.2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都有学生感兴趣乐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学设计中要非常重视活动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1.3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得为辅的课堂;1.4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学得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身积极探究所得。
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正是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5构建广泛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平台,以便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2.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和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浅谈“参与式”政治课教学法
浅谈“参与式”政治课教学法新课标强调,政治课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说,政治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全方位参与的课堂。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首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和预习参与、课中的学习参与、课后的作业参与和评价参与),教师的参与和学生参与真正体现“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尤其对学生参与更为详细具体,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次,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为重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光是要传授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接受和掌握文本知识。
因此,“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就是教师重在参与“导”,学生重在参与“学”。
再次,“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过程及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理解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内化中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从而终生受益。
最后,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师生参与互动,教师以“知”促“能”,学生以“智”提“能”。
在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势必带动学生的“情、意、行”。
这样,以本导情,以智力因素带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用新课标的话说,就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课前学生准备的参与从心理学角度看,有意注意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集中思想,专注注意点,效率一般比较高。
为此,在教学某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导学提纲,有时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有时要进行小品的演练等。
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纲可依,有事可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否则学生在预习时只能浏览一下课文,不作深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环节比较重要,它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深度,教师除了要作好指导外,还要花时间强化的行为训练,使学生知行统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1.1 特点参与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1.2 优势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法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高中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和交流,从而深入理解知识,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是参与式教学法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某一实际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案例分析法2.4 课堂互动法课堂互动是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之一,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高中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浅 谈 参 与 式 教 学
浅谈参与式教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从教育家们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意识到参与式学习过程在孩子学习当中重要作用,而这种认识却并没有在以前教育当中得到更高的重视与实践。
一、参与式教学理论观点:1、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
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
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2、理论原型:参与式最初是英国的一套社会学理论,目的是吸引受国际援助的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使国际援助获得成功。
后来被引进教学领域,形成了现在的一种教学法。
它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使每个不同(背景、个性、经验、智能类型)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建构知识系统,体验丰富的情感形成能力。
这种先进的理念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是兼容的。
其主体性、互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激励性、发展性、反思性的特征和多样性、主动性、公平性的原则更能满足不同背景、不同智能的参与者的多种需求,让所有学习者都积极充分地参与,使教学过程呈现公平性,最终达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
二、参与式教学的概念或含义:1、参与式是现代理念和精神、是科学方法、是过程、是目的、是通过使用特定方法和工具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
强调协作者(教师)与参与者(学生)平等、合作、信任、尊重,以参与者为主体和中心,由协作者引导参与者根据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生发成新的知识和体验。
浅谈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
浅谈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参与式教学走进我校仅一年有余,但是却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参与式教学也有了些浅显的认识,下面我就对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基础、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参与式教学具有主体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激励性、发展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它颠覆了传统教学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模式,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导”的作用,所谓“导”就是导教、导学、导检测。
在教学中设置适合学生参与的、有目的的、可检测的活动是每个教师实践“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和基本方式。
我认为,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方法。
一、活动要注重教师的“导”虽说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将学习主动权交予学生,但是,教学活动还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督促、激励和评价下才能完成的。
教师不能再一手“操控”教学活动,而是要在提出活动要求和程序之后,从旁辅导,以达到活动目的,这就是教师在活动中“导”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观察者和设计者,要在课前策划活动方案、课中布置活动要求,控制活动节奏、对活动结果予以评价、课后还需要及时反思总结等等,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完全放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摆正自身位置,不断进行调试,才能发挥出教师应有的作用。
二、活动要关注学生既然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在日常学习中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学习能力,以便于能设置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其次要和善、公平地对待学生,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学习就能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
浅谈“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力
浅谈“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力作者:马文能“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力在整个小学课阶段中极为重要,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主导思想,变革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而引发教学要素的组合、教学形态的发展等各方面彻底变化。
怎样体现“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活力呢?我认为课堂教学活力都应以“活”的管理。
“活”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应让他们主动、合作地探索研究学习,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好“参与式”的课堂活力。
一、从静态性转向动态性的课堂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以书本知识为主体,从教师主观判断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特别是课堂细节性变化的准备,是一个倾向于静态课堂的设计教案。
然而学生的认知是动态性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学习本身就是丰富和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另一方面认知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动态性的“参与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再是机械的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了,而是要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环境下,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适时的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地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从预设性走向形成性的课堂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如何教,怎样教。
教学中的教师往往把知识分割为若干个小要点,那么这种教学方式的处理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公式上、法则上,以及定理的记忆上,对于与教材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学生能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理解分析解决。
但是对那些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情况中的“非常规特性”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了,这里,教师就要强调教材知识的绝对权威性。
过分强调预设性,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教学成了知识的搬运过程,对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十分不利,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在“参与式”的教学就要精心组织参与讨论。
但是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评价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论文: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小组
讨论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
本人从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入手,揭示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和方法,旨在推广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
参与式教学法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国际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国际援助项目取得成功。
后来引入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现在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
我国21
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
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的参与者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
的价值观。
随着参与式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以小组成员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获得自主性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组织形式的为课堂教学改革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但是,在具体实施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偏颇,成为流于形式的花架子。
究其原因,实质上是一些老师并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小组讨论这个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小组讨论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
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使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促使小组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促使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形成集体意见,使大家的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分享,学习在合作中获得成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实施。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在参与式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主动探究
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它是在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后,并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出来的。
要使反馈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有讨论的价值,要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因此,在设计讨论提纲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广度;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学生容易出现认识或理解偏差的地方设问;从课文中重点语句引起等等。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检验假设、然后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二、小组讨论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
在教学实践中,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的教学环节,布置了学生按要求讨论,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结果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
究其原因,实质上教师只是将小组讨论的设置作为形式上的东西去模仿。
小组讨论的时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学生自学,产生自己见解的时间;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形成代表性意见的时间;小组代表陈述观点的时间等。
如果教师不给足够的时间,小组讨论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训练交往技能,提高小组讨论质量
小组讨论不是把学生面对面地安排在一起就能如愿以
偿的。
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师组织的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虽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但他们各看各的书,各做各的事,小组讨论形同虚设,这就涉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技能。
因此,要使小组讨论富有成效,教师必须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能。
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推选代表在大组内交流。
这样做可以克服小组讨论中由几个学习好的或是喜欢出风头的组员一手包办
的现象,让学困生和不喜欢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讨论时都受到尊重,都有事可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共同成功。
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还要及时了解情况,予以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 补充式:由小组长指定一名组员作中心发言人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补充,得出完善的答案,再由小组长归纳;2. 辩论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由组长综合归纳;3. 连锁式:小组成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的见解,由小组长归纳。
四、灵活分组、明确分工、拓宽师生活动空间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和讨论内容很多,而目前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分组基本上按座位次序就近搭配,这种分组方法在班额过大或教室狭小的条件下也是可行的,但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方法是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也是不符合新教材理念的。
为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拓展师
生互动空间,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教师要灵活分组。
课前或课上,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
分组的方式主要有:1. 合作讨论小组:一般由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2. 班级排位法:以优等生为中心或以后进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3. 自由组合法: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小组。
全班讨论的时候,也可以按课堂教学的空间构成由“秧田形”改为“马蹄形”、“回字形”、“正圆形”等,这种多元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相互交往,增加了师生讨论的自由度。
讨论小组分好后,还要明确分工。
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可以临时安排记录员、操音控制员等,同时按小组学习的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
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小组讨论顺利进行
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讨论不但不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小组讨论必须有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保障,并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
一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核心进行讨论,避免讨论的随意性;二是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浓
厚的学习兴趣,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三是要加强巡回指导,适时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使群体教学和个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要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的信息,对教学过程适当进行调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要对小组讨论的结果恰当地给予点拨和评价,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争论是必要的。
教师要在全班讨论前,根据分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好讨论的内容和形式,采用汇报、交流、辩论等形式交流。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尽力做好引导、沟通工作,善于捕捉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感情,激发学生交流、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得到知识水平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