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最新编写)

合集下载

2023年新版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

2023年新版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

第二章审计计划(五)第三节审计重要性【考点二】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一)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旳总体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方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以便可以评价财务报表整体与否公允反应。

(二)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旳含义假如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也许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旳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旳。

教材P34图2-2计划旳重要性与实际执行旳重要性【解读】如图2-2所示,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相称于“杯子”左边旳“A”,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过程中,应当首先评估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杯子”中旳“A”)。

(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旳措施1.基本措施注册会计师一般先选定一种基准,再乘以某一比例作为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

如图2-2所示:图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2.选择基准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如下原因:(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2)与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旳财务报表使用者尤其关注旳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也许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3)被审计单位旳性质、所处旳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4)被审计单位旳所有权构造和融资方式(例如,假如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也许更关注资产及资产旳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旳收益);(5)基准旳相对波动性。

3.审计实务中较为常用旳基准举例(教材P32新增表2-1)4.审计实务中确定比例时应考虑旳原因(教材P32新增)在确定比例时,除了考虑被审计单位与否为上市企业或公众利益实体外,其他原因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比例旳选择,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财务报表使用者旳范围;(2)被审计单位与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与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债券或银行贷款);(3)财务报表使用者与否对基准数据尤其敏感(如抱有特殊目旳财务报表旳使用者)。

经典考题回忆【例1•2023(卷I)•单项选择题】(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基准确实定)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一般选定一种基准。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第1章:审计基本理论
1.1 审计的定义和基本任务
•定义:审计是通过收集和评估证据,对会计报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

•基本任务:核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1.2 审计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审计人员必须采用独立、诚实和专业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配比原则:审计工作必须以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和深度。

第2章:审计程序与方法
2.1 审计程序的设计
•设计步骤:审计程序的设计包括计划阶段、风险评估、控制评估和报告阶段。

•目的: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完成。

2.2 审计方法的选择
•方法种类:审计方法包括实地检查、文件检查、询问、计算等。

•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第3章:内部控制评价
3.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对其资产、财务报告的保护和管理的整体体系。

•作用:减少错误、防止欺诈、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2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监控五大要素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件检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第4章:审计报告编制
4.1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审计报告一般包括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和意见等。

•内容:根据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6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6

第一章审计概述(六)本章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第二节审计要素第三节审计目标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第五节审计风险第六节审计过程第三节审计目标【考点一】审计的总体目标(一)审计的总体目标(二)审计准则(一)审计的总体目标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提示】“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属于审计准则原文,要求精准掌握。

(二)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

1.审计准则的内容每项审计准则通常由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五章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目标”和“要求”。

2.目标(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三章)每项审计准则规定目标的作用在于,使注册会计师关注每项审计准则预期实现的结果。

这些目标足够具体,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1)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使用的恰当手段;(2)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

3.要求(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四章)(1)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表述。

(2)在某些情况下,某项审计准则可能与业务的具体情况不相关。

(3)在相关的某项审计准则中,有些要求可能存在适用条件。

(4)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准则的某项要求可能以适用的法律法规为条件。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规定了在注册会计师偏离某项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的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6)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是否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以实现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进行评价。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10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10

第一章审计概述(十)本章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第二节审计要素第三节审计目标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第五节审计风险第六节审计过程第五节审计风险【考点一】重大错报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义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二)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理解要点)(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

(2)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萧条。

(3)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难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认定;相反,此类风险增大了任何数目的不同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考虑由舞弊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

2.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理解要点)(1)注册会计师应当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注册会计师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获取审计证据,以便能够在审计工作完成时,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三)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理解要点)1.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或者说,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均属于认定层次,不属于财务报表层次。

y=k/x2.某些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及其认定,固有风险较高。

例如:(1)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可能出错;(2)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的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大;(3)产生经营风险的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固有风险,比如,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陈旧,进而导致存货易于发生高估错报(计价认定);(4)维持经营的流动资金匮乏、被审计单位处于夕阳行业,可能影响多个认定的固有风险。

3.控制风险(1)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

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

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一、确定主题本文将聚焦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要点,以便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学习与记忆。

主题涉及审计的基础知识、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舞弊发现与防范等内容。

二、编写引言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审计的主体,在审计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简要介绍审计的基础知识,并阐述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可能要点。

三、审计过程1、审计计划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目标与时间安排。

2、审计实施阶段:根据审计计划,执行各项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报告阶段: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四、关键发现1、审计证据的获取: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如监盘、函证、分析程序等,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2、内部控制的评估: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其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降低财务风险。

3、风险评估的应用: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状况,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以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

4、舞弊的发现与防范: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等方法,发现并防范舞弊现象。

五、结论和建议根据对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要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视审计证据的获取,采用多种方法获取证据,确保证据充分、适当,以支持审计结论。

3、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估,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降低财务风险。

4、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

5、关注舞弊现象,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等方法,发现并防范舞弊行为。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注册会计师业务种类鉴证业务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税务代理、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用户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目的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审计定义保证程度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独立性和专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审计报告审计概念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目标和对象不同;审计标准不同;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取证权限不同;发现问题处理方式不同;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审当事人(责任)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计(三方关系)概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的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审计要素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预期使用者就是同一方(对象)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对象(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被审计单位雇佣或聘请的专家编制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评判依据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审计证据)相矛盾的信息结论(审计报告)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审计目标审计基本要求审计风险审计过程第一章审计概述审计概念审计要素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2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2

第一章审计概述(二)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一)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比较【补充】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如图:【补充】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专业服务”划分为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如图:【补充】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具体内容,如图:(一)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为了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准则对其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检查风险水平、财务报表可信性以及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结论的方式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提示】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举例,请见2015年教材P416(19.3)参考格式19-1的“审计意见段”。

2.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提示】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请见2015年教材P46(3.2)“审计程序”。

3.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只有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形成结论。

【提示】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请见2015年教材P42(3.1)“审计证据的性质”。

4.检查风险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从而确保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提示】检查风险的确定与控制,请见2015年教材P17(1.5)“审计风险”。

5.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6.财务报表审计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举例如下: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7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7

第一章审计概述(七)第三节审计目标【考点二】认定(二)以存货为例说明认定的含义假设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所列示的期末存货项目(金额)1000万元,根据认定的含义,存货1000万元包括四种含义:1.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是存在的。

言外之意,不是“虚假的”。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2.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0万元,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3.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有应当记录的10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

言外之意,没有少记一分。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4.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均由甲公司拥有或控制。

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三)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四)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五)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最详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4

最详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4

第一章审计概述(四)第二节审计要素【考点二】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审计五要素之一)(一)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1.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如图1-2。

2.审计业务三方之间的关系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中”)对由责任方(“左”)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右”)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解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包括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主观上为这些预期使用者服务),不是主要向管理层提供。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可能对管理层有用,管理层也是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客观上也为管理层这个预期使用者服务)。

3.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解读】例如,某公司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需要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虽然来自同一企业,但不是同一方。

例如,一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预期使用者)可能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管理层(责任方)直接负责的特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但高层管理人员对全资子公司承担最终责任。

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是同一方。

(二)注册会计师(三方关系人之一)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确认其责任的方式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3.注册会计师利用专家协助其工作如果审计业务涉及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专家协助执行审计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信包括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整体己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充分参与该项审计业务和了解专家所承担的工作。

(三)责任方(三方关系人之二)1.责任方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2.与责任方(管理层和治理层)相关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应当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提示】请见2015年教材P23(2.1)第10行。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5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5

第一章审计概述(五)第二节审计要素【考点三】财务报表(审计五要素之二)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表即为鉴证对象信息。

2.鉴证对象是否适当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将一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予以承接的前提条件。

3.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鉴证对象可以识别;(2)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3)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4.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3)在财务报表中对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说明。

编制财务报表要求管理层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运用判断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考点四】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五要素之三)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标准即为“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针对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适当的标准”是指企业会计准则。

3.针对财务报表审计,“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1)相关性:相关的标准有助于得出结论,便于预期使用者作出决策;(2)完整性:完整的标准不应忽略业务环境中可能影响得出结论的相关因素,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3)可靠性:可靠的标准能够使能力相近的注册会计师在相似的业务环境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4)中立性:中立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5)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

【考点五】审计证据(审计五要素之四)(一)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是建立在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的。

审计证据(3.1),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1.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审计)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审计)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审计)CPA考试《审计》篇一、科目特点:审计学在我国形成的时间不长,并且我国《审计》教材的编写借鉴了很多西方教材的内容,直译内容占了较大比重,所以有些语言表达不太符合汉语习惯,也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学审计很累,累就累在咬文嚼字上。

这一点与学习法律知识类似,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是在玩文字游戏,要仔细揣摩、分析其中的意思才会真正理解。

另外,教材所讲解的内容只注重了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对整个审计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

又由于《审计》科目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理论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故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合理、准确地判断。

对于《审计》一科问题的解答在其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考生大多数都没有从事审计工作的执业经验或是对审计缺乏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容易致使绝大多数的考生盲目进行机械式的学习,答题过程中漫无目的,很难准确分析到题目的中心要点。

由于以上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众多考生朋友感觉《审计》一科难度很大。

不过,只要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那样就会感觉轻松许多了。

二、报考建议:会计、审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的难度较高些,如果没有通过,也为第二年通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会计、财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三、学习方法:1.熟悉教材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比较多,但是应当说大部分考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得到,其他部分需要一些发挥,教材上找不到,所以一定要熟悉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考点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应用(三)根据审计目标设计控制测试的程序(第三步)【解读】对所测试的样本实施审计程序的知识点,建议链接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控制测试”。

(四)确定样本规模(解决“抽多少”的问题)(第四步)依据教材P79表4-4中,假设存在以下情形:(1)信赖过度风险为10%;(2)可容忍偏差率7%;(3)预计总体偏差率 1.75%;查表得到样本规模n=55(1)。

(五)选取样本方法(解决“怎么抽”的问题)(第五步)1.依据教材P70表4-2,随机数表选取样本;2.依据教材P71举例,系统选样选取样本。

(六)评价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第六步)依据教材举例,同时结合教材表4-4:1.如果注册会计师测试55个样本,发现0个偏差,则总体偏差率上限(MDR)=??/??=风险系数/样本量=2.3/55=4.18%总体实际偏差率上限( 4.18%)小于可容忍偏差率(7%)(教材P81倒数第1段):(1)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 4.18%的风险为10%,即有90%的把握保证总体实际偏差率不超过4.18%。

(2)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小,总体可以接受;(3)证实了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和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无需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无需修改审计计划)。

y=k/x【解读】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某项控制活动的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根据本例的结论( 4.18%﹤7%),注册会计师可以形成以下判断,包括:(1)所测试的该项控制运行是有效的;(2)计划审计工作中所设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恰当的,无需修改审计计划。

2.如果注册会计师测试55个样本,发现2个偏差,则总体偏差率上限(MDR)=??/??=风险系数/样本量=5.3/55=9.64%注册会计师根据以上公式的计算结果(9.64%﹥7%)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9.64%的风险为10%;(2)在可容忍偏差率7%的情况下,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大,总体不能接受;(3)样本结果(9.64%﹥7%)不支持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了解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不是适当的,注册会计师需要扩大原拟定的实质性程序范围,修改审计计划。

y=k/x【解读】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某项控制活动的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根据本例的结论(9.64%﹥7%),注册会计师可以形成以下判断,包括:(1)所测试的该项控制运行是无效的;(2)计划审计工作中所设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不恰当的,注册会计师需要修改审计计划。

注册会计师有两种修改审计计划的处理办法(教材P84):其一,认为控制没有有效运行,控制测试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因而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其二,再测试25个样本,如果其中没有再发现偏差,也可以得出样本结果支持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结果,反之则证明控制运行无效。

经典例题回顾【例1? 2013?单选题】(评估控制测试的结果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如果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没有为得出有关测试总体的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测试替代控制B.修改相关实质性程序C.扩大样本规模D.提高可容忍偏差率【答案】D【解析】选项D错误。

如果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没有为得出有关测试总体的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可能扩大样本规模,测试替代控制或修改相关实质性程序。

【例2? 2009?新制度?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

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

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

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14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2)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

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3)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5)假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

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

当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 3.9”。

要求:(1)计算确定总体规模,并简要回答在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某项手工执行的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时,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

(2)针对事项(1)至(4),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针对事项(5),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

【答案】针对要求(1):(1)总体规模720个(60个账户×12个月)。

当总体规模较小时,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同向变动;当总体规模超过一定数量时,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要求(2):事项(1),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A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控制测试样本规模时,不需要计算受影响账户余额的标准差。

事项(2),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A注册会计师不应随意更换样本项目,否则会破坏样本的随机性,不符合统计抽样的原理。

事项(3),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银行存款出纳I不能同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符合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A注册会计师应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事项(4),正确。

(3)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3.9÷45=8.67%。

【例3? 2009?原制度?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

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1)为测试2014年度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1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14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

在此情况下,推断2014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

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针对上述第(1)项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不正确,信用审核控制测试总体的确定不完整。

理由: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证据表明甲公司2014年信用审核控制运行有效,应当将该公司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所有开具的销售单作为测试的总体。

(2)A注册会计师关于偏差的定义正确。

(3)注册会计师直接另选1张凭证代替丢失凭证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丢失凭证原因,除非有足够证据证明已经恰当执行控制,否则应视为控制偏差。

(4)注册会计师推断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正确。

(5)注册会计师认定存货验收控制运行有效不正确。

理由: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抽样风险,总体偏差率上限为7.8÷60=13%,超出了可容忍偏差率,说明总体不能接受,该项控制运行无效。

【考点二】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步骤内容A 确定测试的目标B 定义总体、抽样单元、误差与测试期间C 根据审计目标设计控制测试的程序D 确定样本规模(解决“抽多少”的问题)E 选取样本方法(解决“怎么抽”的问题)F 评价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解读】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抽样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与使用统计抽样时相同,只是在确定样本规模(D)、选取样本(E)和推断总体(F)的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别。

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也应当考虑可接受抽样风险、可容忍偏差率、预计总体偏差率以及总体规模等,但可以不对其量化,而只进行定性的估计。

1.确定样本规模(D)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教材P83表4-7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

例如,对全年共发生500次的采购订单授权审批控制,如果初步评估控制运行有效,注册会计师至少要测试25个样本。

教材P83表4-7人工控制最低样本规模表控制执行频率控制发生次数最低样本数量1次/年度1次 11次/季度4次 21次/月度12次 21次/周52次 51次/日250次20每日数次大于250次252.选取样本在非统计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也可以使用随意选样。

非统计抽样只要求选出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并不要求必须是随机样本。

3.推断总体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同样将样本的偏差率作为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样本偏差率(即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教材P83举例】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

在对采购业务流程了解后初步评估采购交易控制运行有效,甲公司2014年度共发生了500笔采购交易(采购订单授权审批控制,人工控制),注册会计师拟采用非统计抽样测试该项控制。

(根据教材P83表4-7)假设注册会计师对25笔采购订单逐笔检查,发现以下情形:(1)检查25个样本中发现0偏差;(2)检查25个样本中发现1个偏差;要求:(1)针对第(1)种情形,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是否需要修改审计计划?如何修改?(2)针对第(2)种情形,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是否需要修改审计计划?如何修改?【答案】针对要求(1):测试25个样本,发现0偏差时,样本结果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无需修改审计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