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黄河归故”之争

合集下载

《国共两党第二次内战揭幕式》第十一章

《国共两党第二次内战揭幕式》第十一章

共十一章·第十一章(全文完):《艰苦的南下北上流产的两军会合——1945年八路军第359旅南下/华南抗日武装部队北上》)11·跋:“南下北上”和“北返北撤”落幕之后1)南下支队北返之后南下支队第一梯队返回延安后,于1946年11月在山西省离石地区,与吕梁军区机关一部、独立第4旅组成“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绍辉、马佩勋任副司令员,罗贵波任副政治委员,张希钦任参谋长,王恩茂任政治部主任,共有官兵8600余人。

1947年3月中旬,“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由晋中经永和关西渡黄河,执行保卫陕甘宁解放区的作战任务。

至7月下旬,先后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边、榆林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400余人,并收复三边。

1947年7月31日,“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编入西北野战军。

8月下旬,参加沙家店战役,会同第一和第三纵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36师。

接着沿成榆公路追击南撤之国民党军,攻占九里山、骆驼铺、大小劳山等据点。

10月初,出击黄龙山区,会同第四纵队,攻克石堡(今黄龙)、韩城、宜川,俘宜川河防中将指挥官许用修。

下旬,东渡黄河至晋南,解放吉县,尔后进到河津、闻喜地区休整。

1947年12月中旬,以第359旅部分干部和部队在山东省渤海地区扩建之教导旅(这个教导旅的军官与两广纵队军官在山东有惊喜相遇)回到山西省,划归第二纵队,改称独立第六旅。

下旬,第二纵队会同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和第3纵队独立第3旅,解放运城、安邑。

1948年初,“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在山西省曲沃地区,开展了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

2月下旬,经禹门口再次西渡黄河,参加宜川战役。

3月初,挺进渭北,收复石堡、白水、韩城,并一度攻克合阳、澄城。

4月中旬出击西府,攻克扶风、岐山,于26日会同第1纵队攻占宝鸡。

之后,在凤翔西北地区抗击国民党援军,掩护主力向北转进。

继而转战陇东,又在荔镇、肖金镇抗击国民党军的反扑,掩护主力向东转进。

穿越70年的回忆——访黄河老战士郭国材

穿越70年的回忆——访黄河老战士郭国材

微风,花香,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如约来到郑州市顺河路一座普通的黄河职工家属院,采访一位耄耋老人———郭国材。

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的人民治黄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代表黄委会老同志发言,声音高亢,激情满怀,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充满深情的回忆中,这位黄河老战士讲述的一件件艰苦卓绝的治河往事,如同一朵朵激流翻卷的浪花,把人们带回到了曾经那波澜壮阔的流金岁月。

战火中的青春岁月郭国材于1928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临濮集。

1946年春,黄河归故,国共两党围绕堵口复堤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为防范可能突然到来的黄河洪水,保卫在黄河故道内居住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家园,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由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序幕。

这一新生的治河机构驻地就在郭国材的家乡———鄄城县临濮集。

当时,18岁的郭国材与陈汉武、陈心章、许兆瞻3位同学被学校推荐到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参加工作。

这些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成了人民治黄事业初创时期的第一批新生力量。

新成立的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王化云,机构内设工务、秘书、材料、财务4个处,全部工作人员共40余人。

郭国材等被分配在工务处测量队,他们一边学习测量技术,一边学习文化知识。

测量培训结束后,郭国材留在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工务处工作。

当时正值内战爆发,由国民党政府主持的黄河花园口堵复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上下思想发动,统筹部署,明确责任,组织沿河群众与治河员工迅速投入复堤整险的战斗中。

在炮火纷飞的环境中,郭国材和年轻的战友们每天步行上百里,沿河查看堤防,调查河床居民状况,参与编制复堤概算等工作。

上至河南封丘贯台,下至山东齐河红庙,他们的脚步踏遍了这一区域黄河沿岸的险工、险点,熟悉了这一带的河势变化情况,为此后完成更加艰巨的黄河防汛抢险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此期间,郭国材还被抽调到冀鲁豫总兵站参加支前工作,在晁八寨总兵站报到后,他被分配到动员科担任军事和通信联络组长,主要任务是将地方组织的担架、粮食等军需物资押送到部队,保障前线供给。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

1 / 24……装…………○: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装…………○…【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

《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 .重视选贤任能 B .尊重个性自由 C .强调多元互鉴D .注重仁义道德2. “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

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

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

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

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2 / 24…………订…………○…………………订…………○………装※※订※※线※※内※※答※※题※※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4. 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

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 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

1946年“黄河归故”之争始末

1946年“黄河归故”之争始末

1946年“黄河归故”之争始末1946年3月1日,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开工典礼举行,国民党政府以“拯救黄泛区人民”为名,暗藏“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的祸心。

从1946年初到1947年初,周恩来作为中共驻重庆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围绕黄河归故问题进行反复斡旋与艰苦谈判,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保护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

1946年7月,周恩来与国民政府代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代表商谈黄河归故。

黄河改道与黄河归故1938年5月,侵华日军攻陷徐州,沿陇海线西犯,并于6月初占领开封,郑州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蒋介石采用“以水代兵”之策,下令在郑州以北的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企图利用泛滥的黄河水阻挡日军西进。

6月9日,黄河水由花园口冲出,经河南、安徽、江苏夺淮入海。

人为制造黄河决口,虽然延缓了日军西进的速度,却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84万公顷土地变为泽国,形成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的黄泛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积极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准备。

此时,蒋介石下令堵住花园口黄河决口,让黄河水回归花园口决堤以前的故道,把自己打扮成黄泛区人民的“救星”。

然而,在黄河故道无水的7年中,两岸老百姓逐渐从岸上迁徙到这条长600余公里、宽约6公里的河床上,垦荒耕种,黄河故道渐渐形成了1700多个村庄,生活着40多万人口。

从河南省考城以下至山东省垦利县的黄河大堤,除齐河县至济南间的60多公里为国民党军队的防区外,其余大多在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境内。

蒋介石此举,名义上是“拯救黄泛区人民”,实则是“以水代兵”,企图水淹解放区。

1946年2月,国民党政府组建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并向中国共产党提出黄河归故问题,要求位于黄河下游的中共管辖区予以合作。

当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共提出黄河归故问题时,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他们的险恶用心。

周恩来反复思考权衡:旧河床上有解放区1000多个村庄,要为重新回来的河水让道,无疑将面临大规模的搬迁和安置,解放区需要支付巨额的搬迁费用。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破产始末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破产始末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破产始末作者:王贞勤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8年第06期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其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三省44县(市)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抗战胜利后,尝到“以水代军”甜头的蒋介石,故技重演,精心设计了一个“黄河战略”:将黄河水道归故,水淹并割裂黄河故道两岸的广大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识破了蒋介石的这个二次“水兵计”,围绕黄河归故同国民党方面展开激烈斗争,最终使归故后的黄河安然入海,保卫了沿黄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粉碎了蒋介石的“黄河战略”。

蒋介石欲故技重演中华儿女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抗日战争终于在1945年8月取得彻底胜利。

举国欢庆之时,蒋介石的脸上却难见笑容。

原来,他正在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迅速发展壮大而忧心忡忡。

由于坚持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5个解放区。

这些解放区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们基本上连成一片,横亘在华北、华东大地上,切断了南京与华北、东北等地的陆路联系,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展开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一向视中国共产党为真正心腹之患的蒋介石,在日本投降后不久,就调集重兵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磨刀霍霍”,并一手策划了多起对华北、华东等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武装挑衅事件。

然而,国民党军队不仅在战场上没有占到便宜,还受到国内外爱好和平人民的一致声讨,蒋介石被弄得灰头土脸,心情更加焦躁。

1945年入冬后的一天,蒋介石在军用地图前发现这么一个现象:中国共产党的几个主要解放区几乎均在郑州花园口以下的黄河故道两岸范围内。

蒋介石又想起抗战胜利后黄泛区一带民众有让花园口下游的黄河重归故道的呼声,“联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也有让黄河重归故道并给予资助的建议,他心中一亮,想出一个“以水代军”的计策。

花园口_见证黄河变迁

花园口_见证黄河变迁

黄河报/2006年/10月/19日/第006版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花园口:见证黄河变迁祖士保引言说起中国的抗战进程,必须提及花园口。

一个原本寂寂无名的黄河小渡口、小村落花园口,因1938年决口事件而震惊中外。

黄河花园口记载着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空前浩劫,留下一段灾难和屈辱的记忆,成为中国历史史册上一道永久的伤痕。

谈起人民治黄的光辉历程,必须提及花园口。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国民党当局提出堵复花园口黄河口门,使黄河归故,实则阴谋再次“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

严峻的黄河归故形势,于1946年2月22日催生了人民治黄机构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从而拉开了人民治黄的序幕。

讲起人民治黄60年的光辉成就,必须提及花园口。

作为宣传人民治黄成就的一处窗口,它从历史的废墟上崛起。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的防洪工程,拥有黄河流域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第一座全数字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成为展示人民治黄辉煌成就的一处窗口。

在人民治黄60年的今天,我们踏上这片曾经遭受过巨大灾难的土地,希望尽可能如实地记录花园口的历史变迁,献给时代大潮中日新月异的黄河。

历史风云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2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吏部尚书许瓒在此修建了一座方圆540余亩的花园,种植花木,终年盛开不谢,人们争往游览,渡船频繁,遂成渡口,称之为花园口。

花园口虽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的名气并不大。

花园口一夜成名,是因为一场大悲剧。

1938年6月,中国军事统帅部为阻止日本侵略军沿陇海路西犯,相继实施了黄河赵口、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使日军改由山路和沿长江逆流进攻武汉,但同时也造成豫、皖、苏3省44县被淹,89万人死亡,391万人逃离,1250多万人受灾的大浩劫。

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黄河花园口在特定的战争逻辑下,谱写下了一阙惊天悲歌。

如今,68年过去了,在黄河花园口事件的发生地,人民治黄工作者在此建起了一处扒口堵口纪事广场,《黄河花园口扒口堵口纪事》巨型浮雕,再现了因日寇侵华造成的花园口历史事件全过程。

1946年周恩来南京谈判始末

1946年周恩来南京谈判始末

■沈利成1946年周恩来南京谈判始末1946年5月,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也由重庆抵达南京,进行和平谈判。

南京、上海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著名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居住于此,因而,这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政策与主张、争取国内外人士肯定与支持的重要阵地。

◇梅园新村30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旧址THE LIGHT OF HONGYAN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

国民党为了限制中共的影响力,禁止《新华日报》在南京、上海出版。

中共代表团为打破国民党的阴谋,除了分销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向记者提供新华社通讯稿外,还经常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向国统区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平、民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分裂、独裁、内战的本质。

同年11月15日,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

次日,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举行了具有告别性质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邓颖超、李维汉等十余人返回延安,标志着自重庆谈判以来一年多和谈的破裂。

为了和平,继续南京谈判根据孙中山的建国思想,中华民国建国要经过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阶段。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形式上逐渐完成统一,军政结束,开始启动由训政到宪政的过渡阶段。

1935年12月4日,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做出决议,决定1936年5月5日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同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1936年5月5日,《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如期公布,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国民大会的召开日期一再推迟。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战后国家各项问题。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飞赴重庆。

经过43天的艰难谈判,国共两党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致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确定结束训政、开启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国民大会等协议。

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真相

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真相

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真相作者:齐得平来源:《档案天地》2011年第04期1936年10月,张国焘命令四方面军西渡黄河,这是清清楚楚的历史事实。

1981年竹郁撰文却说“红四方面军两万多人西渡黄河……完全是根据党的《十月份作战纲领》的要求和中央军委、红军总部的命令行事的。

”欺上骗下,影响很坏。

经竹郁这么一折腾,是非颠倒,且不许反驳,使不明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根据周恩来总理要我们用档案印证历史事实的指示,现将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后,红四方面军部队西渡黄河的一些档案文献资料摆出来,请领导和同志们明断。

193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贺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境内会合。

193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下达《十月份作战纲领》。

《纲领》明确规定:“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部迅速进至靖远、中卫地段,……加速的努力造船,11月10号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

四方面军主力在通马会静地区就粮休整……”。

“11月10号前各部注重休息、补充、扩大,尤特别注意训练,以便有力的执行新任务。

”。

《纲领》说的是做准备,而且是11月10号以前都是做准备,何时渡河没有说,更没有说要急急忙忙去渡河。

10月13日17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请按照十月作战纲领准备,作出宁夏战役计划纲要,与朱张面商后提出于军委”。

要“充分注意个别同志之可能的动摇性。

”10月14日,朱张致电党中央及军委称:“对十月份作战纲领和军事、政治、外交指示,我们及徐、陈完全同意。

”10月16日15时,朱张致彭、贺任关并毛周电提出:要一方面军在打拉池之七十三师“协助三十军渡河”,“四方面军于三十军渡河成功后,九军即速跟进”。

10月16日22日时,毛周致任贺关刘并致朱张电指出:“我三个方面军目前应以休息整理蓄积锐气准备执行新的战略任务为基本方针,对敌采迟滞其前进方针。

……坚持此方针,方于尔后行动有更大利益。

黄河战役——精选推荐

黄河战役——精选推荐

与黄河有关的战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的军事中心。

黄河流域五千年来发生的战役太多了。

中国的战争绝大部分是在黄河流域打的。

黄河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重大的战役有:炎黄之战、黄蚩之战、黄刑之战、牧野之战、昆阳大战、九里山大战、荥阳大战、潼关大战、官度之战、巨鹿之战,最后一次战役是淮海大战。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典型战役:一、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商朝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

由于商纣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战争缘起商朝后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27年或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时纣王正派大军远征东夷之际,周武王姬发见机不可失,在吕望等人辅佐下,以兵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东进突袭商,总兵力史称有士甲四万五千人,此说夸大。

临行前,鱼辛谏阻,《尸子》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

同月二十一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国”(商为王畿,臣属为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

二十八日周军由孟津冒雨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而东行,每天近三十公里的速度急行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

纣王得知消息,只得仓促部署军队,但此时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

只好武装大量奴隶迎战周师,《诗经》上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史称有七十万之众,较夸张,但兵力肯定较周武王多许多。

二十七日清晨,周军庄严誓师,历数了商纣王的种种暴行,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战争经过誓师结束,武王下令发起总攻击,先遣吕尚以数百名精锐部队出击,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掉转戈矛,周军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大破商军,商朝大军顷刻瓦解。

纣王见大势已去,仓惶逃回朝歌,登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史称“牧野之战”。

保卫黄河河防作战历史过程

保卫黄河河防作战历史过程

保卫黄河河防作战历史过程保卫黄河河防作战是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那么你知道保卫黄河河防作战的经过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保卫黄河河防作战过程吧!保卫黄河河防作战过程日军为切断晋西北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配合其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摧毁陕甘宁边区,1938年初开始调集重兵,向黄河河防发动大规模进攻。

日军进攻河防以第一一○师团为主,配合以第一○九师团、第二十六师团和独立第二、第四混成旅团等部,沿汾(阳)离(石)公路西犯,攻击宋家川等渡口。

陕甘宁边区仅有部队15000余人,不仅要守卫千里河防,阻止日军进攻,而且还要防守两千余里漫长的边防线,以防止国民党部队的进攻。

陕甘宁边区军民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与日军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从1938年3月至1939年底,日伪军先后向陕甘宁边区河防发动大小进攻23次,其中较大的进攻达7次之多,每次使用兵力少则2000人,多则1万余人,在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先后进行大小战斗78次,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彻底粉碎敌人西渡的阴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国共内战时间国共内战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国共内战时间是从1927年开始,一直到1937年这场内战才结束。

之所以在1927年爆发国共内战是有具体因素的,在内战前期原本共产党和国民党是合作的,一同打击军阀势力,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可是这场合作最终没有完成,在合作中途国民党就对共产党叛乱了,这主要是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在国民党发起叛变后,便开始对共产党军队实施一系列残暴的手段,杀害了多位共产党人士以及普通革命群众。

事情发展成这样是共产党所没有预料到的,为了阻止这场叛乱继续恶化下去,共产党领导人便紧急制定战略路线,最终确定了南昌起义为起始点。

于是,共产党为了自保便在1927年掀起了国共内战,在国共内战的这段时间里,共产党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起来,即便经历了重重困境,最终共产党还是成立了工农政府。

红色历史:黄河回归故道谈判

红色历史:黄河回归故道谈判

红色历史:黄河回归故道谈判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在进攻中原解放区前夕,单方决定从郑州花园口堵塞黄河,让河水回归故道,妄图分割和淹没冀鲁豫、苏北、淮北三个解放区,构筑“黄河防线”,阻挡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南下。

对此,中共中央一方面以大局为重,同意黄河堵口归故计划,以便拯救饱受黄水泛滥之苦的豫皖苏人民;另一方面提出了先复堤、迁移河床居民而后堵口的合理主张。

虽然国民党政府一再推翻协议,推延支付复堤公款和河床居民救济费,但由于中共代表周恩来坚持有理有节的斗争,终于推迟了堵口,赢得了复堤时间,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原载于2008年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红色郑州》)。

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郑旭
【期刊名称】《中考历史》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三国以前,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地区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但也出现过几次短期的统一。

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就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郑旭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5
【相关文献】
1.新时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爱国统一战线政权 [J], 张成明
2.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读刘少奇同志《论抗日民主政权》 [J], 张传贤
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2020年本)和取消、调整部
分行政权力事项目录的通知赣府发[2020]20号 [J],
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论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牢牢把握“统一”和“实践”两个关键词 [J], 雷云
5.抗战时期国共两个政权的关系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启示 [J], 赵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共在黄河归故中的斗争

中共在黄河归故中的斗争

中共在黄河归故中的斗争
龚喜林
【期刊名称】《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1938年6月9日,随着花园口的一声巨响,黄河大堤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滔滔黄河水,夺口奔泻而下,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瞬间淹没在滚滚洪流之中。

这是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挡日军西进,不顾人民的死活所精心导演的一幕。

肆虐的洪水从此离开了故道,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广阔的黄淮平原上纵横驰骋,形成了面积达2.9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据事后的调查统计,这次决口直接导致89万人死亡,豫皖苏3省64县市受灾。

其中灾情最严重的有44个县,被淹耕地1400多万亩,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龚喜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中共在黄河归故中的斗争 [J], 龚喜林
2.中共在1949年北平谈判中的斗争方略 [J], 张小满
3.从中央苏区抗日救国宣传看中共在抗日斗争中的前期贡献 [J], 彭志中;
4.美共在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中的斗争策略厘析 [J], 刘力波; 黄炜熔
5.试析中共在黄河归故斗争中的策略 [J], 王延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共两党“黄河归故”之争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11期
1946年3月1日,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开工典礼举行,国民党政府以“拯救黄泛区人民”为名,暗藏“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的祸心。

从1946年初到1947年初,周恩来作为中共驻重庆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围绕黄河归故问题进行反复斡旋与艰苦谈判,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保护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

黄河改道与黄河归故
1938年5月,侵华日军攻陷徐州,沿陇海线西犯,并于6月初占领开封,郑州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蒋介石采用“以水代兵”之策,下令在郑州以北的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企图利用泛滥的黄河水阻挡日军西进。

6月9日,黄河水由花园口冲出,经河南、安徽、江苏夺淮入海。

人为制造黄河决口,虽然延缓了日军西进的速度,却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84万公顷土地变为泽国,形成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的黄泛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积极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准备。

此时,蒋介石下令堵住花园口黄河决口,让黄河水回归花园口决堤以前的故道,把自己打扮成黄泛区人民的“救星”。

然而,在黄河故道无水的7年中,两岸老百姓逐渐从岸上迁徙到这条长600余公里、宽约6公里的河床上,垦荒耕种,黄河故道渐渐形成了1700多个村庄,生活着40多万人口。

且大多在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境内。

蒋介石此举,名义上是“拯救黄泛区人民”,实则是“以水代兵”,企图水淹解放区。

《开封协议》与《菏泽协议》
1946年4月7日,鉴于黄河故道人民的强烈呼声和舆论压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和共产党走到谈判桌前,共商黄河归故实施方案。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各方秉承合作、友善的主旨,取得谅解,达成《开封协议》。

这份协议将与复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提到了和堵口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了黄河下游解放区的安全。

此后,国民党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代表在中共代表陪同下,沿黄河故道直至入海口,进行实地勘察。

4月15日,勘察团返回山东菏泽,举行了黄河问题的第二次谈判。

在周恩来倡导的抛弃一党私利、化干戈为玉帛精神感召下,各方代表達成《菏泽协议》,决定“复堤、修河、裁弯取直、整理险工等工程完成后,再行合龙放水”,“新建村由黄委会呈请行政院每人发给10万元(法币)迁移费”。

最终签订《上海协议》
此时,国内局势风云突变,内战的阴霾向全国蔓延。

蒋介石大规模围攻中原解放区,花园口堵口工程快速推进,水淹解放区的意图暴露无遗,但由于黄河水位暴涨,堵口失败。

周恩来抓住有利时机,6月29日、7月8日、7月10日先后三次向美国特别代表马歇尔致送备忘录,希望他出面阻止。

经过周恩来一系列的斡旋,7月18日,各方代表齐聚上海,就黄河归故问题进行谈判。

7月22日,经过激烈论争、反复交锋,各方终于达成了《上海协议》。

协议对联合国和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区复堤工程应支付的物资、粮食、工款及交付日期等进行了具体化的规定。

《上海协议》签订后,周恩来为使其中规定的工款、工粮、救济款按时到位,继续协调各方,奔走呼号,呕心沥血。

解放区人民一手拿枪、一手握锨,加紧整修,复堤工程顺利进行。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合龙,滔滔黄河水奔向故道,安然入海。

(摘自《中国档案报》江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