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能够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解决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1)教师通过提出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思考,如:小明借给小红3块钱,后来又借给小红7块钱,小明与小红的账户上的钱发生了什么变化?(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分析可知,小红的账户上的钱增加了10块钱。

(3)教师以此引入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概念,即有理数的减法是指在数轴上从原数的右边向左边移动一定距离。

2. 规则讲解与示例演示(1)教师提供一个简单的有理数减法的例子,如:计算7-3,引导学生通过在数轴上展示这个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相加的结果的相反数,即a-b=a+(-b)。

(3)教师通过提供多个例子,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解答,加深对有理数减法规则的理解。

3. 训练与实践(1)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5公里,小红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8公里,两人相距多远?等。

(2)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归纳与概括(1)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和运算方法。

(2)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巳学的知识。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交流讨论答案和解题过程。

5. 拓展与延伸(1)教师提供一些扩展性的问题,如:如果有理数的减法中有括号,我们应该如何处理?(2)让学生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研究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有理数减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概念复:回顾正数、负数和零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 有理数的相反数和数轴上的对称性。

3. 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4. 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 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减法运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有理数减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10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有理数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

- 引导学生回顾正数、负数和零在数轴上的位置。

2. 知识讲解和示范 (20分钟)- 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和负数减负数的情况。

- 示范几个例子,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合作探究 (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 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需要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地方。

-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思考不同解决方法,并记录下他们的思路和答案。

4. 学生展示和总结 (15分钟)-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的优劣,总结有理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5. 练巩固 (15分钟)- 发放练题,让学生个别完成。

- 查看和讨论答案,解决学生在解题中遇到的问题。

6. 作业布置 (5分钟)- 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和拓展有理数减法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 实物或图片2. 数轴模板3. 有理数减法的示例题目4. 合作探究问题的实际情境5. 练题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合作探究和解题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有理数的减法的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的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的说课稿魏永林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在小学算术运算和刚学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种运算,并且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

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方程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再用减法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法则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即把不熟悉的有理数减法问题化归为比较熟悉的有理数加法来解决,从而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决新问题。

同时让学生尝试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主要是理解减法法则,熟练运用法则计算。

法则的探究——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得出减法法则。

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有理数的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是: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正确完成有理数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2)、理解通过化减法为加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渗透化归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减法为加法进行有理数运算的教学,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观三.教法分析: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进行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减法定义和运算规则;•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定义和运算规则;•解决有理数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有理数减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你能简单回顾一下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吗?•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和总结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并强调加法和减法是有联系的。

2. 引入减法的概念•探究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相减的情况,例如购物时找零、计算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入减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实际问题中的减法操作。

3. 有理数的减法定义•定义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减,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理数。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展示有理数的减法过程,让学生理解减法定义。

4.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规则解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与正数和负数的减法规则类似,相同符号的数相减得到的差的符号不变,不同符号的数相减得到的差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教师通过多个实例演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并引导学生总结减法运算规则。

5. 实际问题运用•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运算,并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练习和巩固•针对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完成。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有理数减法运算规则。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和合作的表现。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减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问题解决评价: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简约版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简约版

__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_简约版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打算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仅供参考,。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今日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属课前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____。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化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我准备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在____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学问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干脆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探讨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逻辑思维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以及让学生依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索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肯定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____: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学问,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XX的德育目标是:(1)XX由特别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育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但对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步骤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直观地展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解决简单的有理数减法问题,体会减法运算的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第3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包括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相反数和绝对值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如整数、分数、相反数和绝对值等,也对算术运算的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然而,对于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直观的理解,如“减去一个数”在他们脑海中可能还停留在数轴上的移动,而减去一个有理数实际上是在数轴上向左移动这个数的绝对值。

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接受减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减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计算3 - 2,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本质是什么。

2.讲解与演示:讲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并通过数轴演示来说明。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例子,如5 - 3、7 - (-2)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减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在教材中,有理数的减法是通过实例引入的。

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教材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将减法理解为加法的相反操作,认为减法就是加上一个数的相反数。

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容易混淆减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在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时。

3.对于一些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本质,能够正确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解决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实数运算的重要铺垫。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承上启下: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加法的逆运算,通过对减法法则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乘法、除法等运算奠定基础。

2、培养运算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解决实际问题:有理数的减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温度的变化、海拔高度的差异、盈利与亏损等,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2、认知水平:初一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

3、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2)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试验教科书七班级上册其次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

本课的学习远接学校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同学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熟悉和理解,为后继诸照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熟悉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目标:经受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娴熟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力量目标:经受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量及表达力量;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同学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商量、沟通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肯定学问储备和肯定认知力量的独特鲜亮的同学,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同学的状况对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同学常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同学对减法运算并不生疏,但这种熟悉经常流于阅历的层面;在学校阶段同学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同学对此缺乏理性的熟悉,许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学问储备作为学问生长的"最近进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详细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同学体会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介绍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有理数相减得到差值。

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利用数轴和数线图解释有理数减法的规则。

- 解释有理数减法中正数相减、负数相减以及正数和负数相减的规则。

3.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授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按照规则进行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和技巧。

4.实际问题的解决-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理数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和方法1. 引入:通过提问和举例子引起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解释:解释有理数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利用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和演示。

3. 计算: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巩固和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实践: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理数减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复重点,强化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课堂观察,检查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检查其运用有理数减法的能力。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 课件:包含有理数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的图示和示例。

- 黑板和彩色粉笔:用于演示计算步骤和解题方法。

- 题册和讲义:提供例题和练题供学生巩固和练。

七、拓展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理数减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绝对值、乘法和除法等。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有理数的减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理念八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启下:为后继诸如实数减法、整式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西校区7年级4班的全体同学;2、学生对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理性的认识;3、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分析: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

2、学法指导: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采取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熟练地按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并能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七、板书设计八、教学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如下:1、紧扣教材和珊瑚学路。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所讲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__内容是有理数及其运算,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全新的,但必须充分认识到它是小学所学的四则运算的继承和发展,就本节内容来看,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建立在刚刚学过的有理数加法运算基础上的,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有理数的减法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特别容易和前面的加法混淆。

初学时,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所以要通过对法则的透彻理解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地步。

这节课首先从某一天的温差出发,引入有理数减法,使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得出答案。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然后根据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又以两个实际问题进行运用,使数学计算变得生活化,数学课变得活泼一些,没有这么枯燥无味。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以及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3、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其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及熟练运用法则计算。

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正确完成减法与加法的转化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

由于刚升入初中,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习惯都有较大的差异,很多同学会出现符号处理有误,法则选择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目标的调控作用,随时收集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矫正加强交流与合作。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注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得到新的结论。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五节的内容.“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学生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并且刚刚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初二学习实数减法运算、高中学习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等。

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运用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辅助教学工具:卡片、温度计、、多媒体三、过程分析:全班同学齐读口号:减法运算并不难,变成加法来运算。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范文一、课程概述本次课程是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内容。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将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规则,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2.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和运用场景;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2.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和运用场景。

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应用有理数减法。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程的内容,例如:小明有5元钱,他花掉2元,问他还剩下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求解方式。

2. 概念解释和示例演示首先,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原理。

有理数减法在数轴上表示为向左移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然后,通过具体的算式示例演示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过程。

例如:计算7 - 3的过程为:从7出发向左移3个单位,得到4。

3. 性质总结和归纳总结和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包括交换律和结合律。

通过具体的算式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运算规律。

例如:a -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4. 实际问题解决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跑步训练,第一天跑了1.5公里,第二天跑了2.3公里,连续跑了3天,计算三天内小明总共跑了多少公里。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答案。

5. 小结和巩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提醒学生注意有理数减法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关联性,以及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8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8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附教学工具: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一)引入课题环节: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是针对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内容进行详细概述和分析。

本单元主要涵盖了有理数的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应用等内容。

2. 教材特点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有理数的减法》是从深入浅出的角度出发,以生活实例和图像为载体,重点讲解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材设计突出以下特点:•强调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有理数的概念解决现实问题。

•步骤清晰明确,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法则。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步骤和技巧。

•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背后的逻辑。

•通过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逻辑。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

•板书设计(示意图、运算法则等)。

2. 教学资源准备•《有理数的减法》教材与参考书。

•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题目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启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的减法。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数的差值?有什么规律?2. 理论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通过讲解运算法则和示例计算,让学生逐步了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5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5篇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5篇《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 、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一些提高性的挑战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主要知识点有:
1.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和法则;
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3.有理数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则,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借位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面对人教版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科抱有恐惧心理或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引导他们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我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

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如:12-5+7 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备注:教学过程我主要说第一小节---去括号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1、前提诊测,复习提问
(1)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3),+(-2)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表示一个数的本身;
(2)绝对值检测:随机出五六道小题即可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把以下数相加、相减1、+4,-5,+3,-6,-7,3,-2.5 2、-3.2,-2.6,+5,+6,-4 在黑板上写五六个正负数请同学们把他们加在一起再减在一起。

不要怕学生写错,让学生自己体会书写的繁琐计算的困难,继而想出解决办法。

(可以多给学生时间。


2、尝试指导,实施目标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引导学生先填括号,在想法去括号,通过小组探究得出去括号法则。

,掌握计算方法。

(5-10分钟即可)
3、题型训练,巩固目标1、两数加减:+3+(-4);(-5)+(-6);(-8)-(+4);(+5)-(-6) 2、多数加减:(-12)-(+23)+(-7)-(-2);-(-4)+(+5)-(-6);+(+6)-(-5)+(-9);0-(-3)+(+6)-(+0.1)+(-0.25); -(-7)+(-2.3)-(-5.1)+(-3) 此处要反复练习,并使学生明白去括号后的是省略加号的和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4、形成性测试,检测目标1、做书18、20、23、24页练习题(只去括号)2、利用书上习题1.3复习巩固1、2题的双数题进检测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进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以消除错误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5、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去掉括号后所得结果仍是括号内的数;-(),去掉括号后所得结果是括号内数的相反数。

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书24页习题1.3 1.(1)、(3)、(5)、(7);2.(1)、(3)要求:小组长及时检查力争人人掌握去括号方法,会省略括号。

利用课堂检测及时反馈本课重、难点。

利用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