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
神奇的爆米花教案
神奇的爆米花教案教案:神奇的爆米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爆米花的历史和制作方法;-掌握使用爆米花机的方法;-理解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食物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和物质变化过程;-学会使用爆米花机。
三、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或实物引入爆米花的话题,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你们知道爆米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吗?2.知识点讲解(20分钟):-分享爆米花的历史:爆米花起源于美洲土著民族,早在几百年前他们就发现,当玉米粒接触到高温时,粒内的水分蒸发,玉米粒壳破裂,使其内部未变化的淀粉迅速膨胀扩大,形成了爆米花。
-爆米花的制作原理:爆米花的制作利用了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化。
当玉米粒加热后,粒内的水分蒸发形成高压蒸汽,蒸汽带动了粒内的淀粉颗粒迅速膨胀,形成了爆米花。
3.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爆米花机:打开机器,将适量的玉米粒倒入机器中,关上盖子,按下启动按钮,等待数分钟,爆米花就会自动出来。
-强调使用爆米花机的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过高过低的温度导致无法爆开或者过烧的情况。
4.学生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台爆米花机和适量的玉米粒。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操作演示,自己动手使用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体验与分享(10分钟):-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爆米花,发现有哪些味道和口感的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爆米花的体验和感受。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爆米花制作的步骤和原理。
-检测学生对爆米花制作方法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7.拓展延伸(20分钟):-提出问题:为什么爆米花只能用玉米粒制作?其他种类的谷物能制作成爆米花吗?-学生小组讨论并查询相关资料,得出结论。
2024年爆米花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爆米花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2024年爆米花中班科学教案”。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爆米花,了解其制作过程及科学原理;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爆米花的制作过程,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爆米花制作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爆米花原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爆米花机,讨论爆米花是如何制作的,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3. 实验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理解科学原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爆米花中班科学教案2. 制作过程:玉米粒→ 加热→ 爆炸→ 爆米花3. 科学原理:玉米粒内水分蒸发,压力增大,爆炸成爆米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爆米花制作过程。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包括制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爆米花制作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如煮熟的鸡蛋为什么会变硬?为什么肥皂水能吹泡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验操作的过程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让幼儿了解日常食物的制作过程,探索食物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爆米花制作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爆米花制作过程的视频,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玉米粒会变成爆米花。
3. 动手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的制作原理2. 观察记录表3. 爆米花制作过程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爆米花制作原理,并画出制作过程。
答案:爆米花制作原理是利用高温使玉米粒内部的水分迅速蒸发,形成蒸汽压力,使玉米粒爆裂成爆米花。
2.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制作爆米花,记录制作过程和家人品尝的感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爆米花制作原理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讨其他食物的制作过程,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爆米花制作原理的理解。
2.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设置,确保幼儿能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探讨其他食物制作过程,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
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教学主题:神奇的爆米花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珍惜食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爆米花的历史和起源2. 爆米花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4. 食物的珍贵性和珍惜食物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1. 爆米花机和玉米粒2. 安全手套和护目镜3. 教学视频和图片4. 爆米花的故事书或者绘本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讲述关于爆米花的故事或者展示爆米花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知识: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幼儿介绍爆米花的历史、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制作过程和原理。
3. 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戴上安全手套和护目镜,亲自操作爆米花机,体验制作爆米花的过程。
4. 分享体验: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食物的珍贵性。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爆米花艺术创作,如用爆米花制作图画或者手工艺品。
2. 在家与父母一起尝试制作不同口味的爆米花,增强亲子互动。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强调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和食物的珍贵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珍惜食物。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问答或者小测试,检查幼儿对爆米花制作过程和食物珍贵性的认知。
3. 收集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实践情况和变化,以此评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神奇的爆米花”主题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2024年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范文
2024年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爆米花的制作”。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物理解释,如加热膨胀现象,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理解加热膨胀的科学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安全使用简单的厨房工具。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热膨胀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爆米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锅、电磁炉、铲子、手套、护目镜等。
学具:每组一份玉米粒、油、糖、盐,以及相应的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爆米花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爆米花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爆米花是怎么来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讲解加热膨胀的科学原理。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戴手套、护目镜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思考加热膨胀的原理。
各组展示制作的爆米花,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
教师点评,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的制作步骤2. 加热膨胀的科学原理3. 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长一起制作爆米花,记录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2. 答案:根据实际操作,描述玉米粒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释加热膨胀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爆米花的制作兴趣浓厚,团队合作意识较强。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安全注意事项不够重视,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融化、水沸腾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爆米花的来历和制作方法;2.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爆米花的变化和特性;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团队协作。
二、教学准备1.爆米花机;2.玉米;3.纸杯、勺子等教具;4.PPT及投影仪。
三、教学流程1. 热身环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等形式,介绍爆米花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初步了解爆米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使用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并让学生一起观察和听取操作步骤,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分组,每组1-2人,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提供玉米、纸杯、勺子等物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爆米花的变化和特性。
4. 回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制作爆米花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要点1.确保教学安全。
爆米花机属于有一定危险性的机器,教师在操作演示时务必注意安全问题,学生在操作时也要注意安全。
2.演示和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再进行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制作爆米花的过程和特点。
3.注重团队协作。
实践操作需要学生互相协作,合理分配任务和角色,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变化特性,并进行了实践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实践操作的时间比较短,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入,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弥补。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措施,确保教学安全。
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
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爆米花”。
通过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认识到加热时玉米粒内部水分蒸发产生蒸汽,导致玉米粒爆炸的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爆米花制作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食用油、糖、实验操作台、护目镜、手套等。
学具:每组一份玉米粒、食用油、糖,以及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爆米花机,邀请幼儿观看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是怎么制作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引导幼儿了解加热时玉米粒内部水分蒸发产生蒸汽,导致玉米粒爆炸的过程。
3. 实验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由一名幼儿负责操作爆米花机,其他幼儿协助。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观察玉米粒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束后,各组分享实验成果,交流心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玉米粒加热后会爆炸?”(2)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的制作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 幼儿实验记录表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
2. 答案: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爆米花机中加入适量玉米粒、食用油和糖。
(2)将爆米花机放在热源上加热。
(3)观察玉米粒的变化,当第一个玉米粒爆炸时,立即关火。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爆米花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大碗、漏勺、计时器。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提前制作好爆米花,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爆米花的外观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爆米花制作过程,讲解玉米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
3. 制作爆米花(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观察、记录玉米粒变化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顾制作过程,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制作过程:玉米粒加热→ 变成爆米花2. 科学原理: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内部气体膨胀,突破表面形成爆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变化,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冰块融化成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分享给家人和同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爆米花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3. 制作爆米花环节: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参与实践活动。
4. 作业设计: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爆米花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爆米花:《探究爆米花原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2节“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爆米花的制作过程,理解爆米花膨胀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爆米花膨胀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爆米花制作过程的观察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安全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爆米花制作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膨胀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3.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爆米花制作过程和膨胀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制作过程2. 爆米花膨胀原理3. 实验结果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爆米花,记录过程并解释膨胀原理。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爆米花膨胀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但在讲解膨胀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膨胀食品的制作原理,如面包、蛋糕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爆米花膨胀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爆米花制作过程和膨胀现象。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一、教学难点解析:爆米花膨胀原理的理解1. 利用生动的动画或实物模型,展示玉米粒内部结构,讲解在加热过程中,玉米粒内部的淀粉如何转化为气体,导致爆米花膨胀。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主题活动,涉及教材《幼儿生活体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体验爆米花制作过程,使其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基本制作过程,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其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爆米花制作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体验爆米花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糖、油、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安全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爆米花,让幼儿观察和品尝,引导幼儿讨论爆米花的制作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爆米花制作的原理,让幼儿了解玉米粒在高温高压下如何变成爆米花。
3. 实验操作(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使用爆米花机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爆米花制作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记录本和画笔,让幼儿画出爆米花制作过程,并进行分享。
6.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爆米花接力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爆米花2. 内容:爆米花制作过程科学原理:高温高压使玉米粒内部水分蒸发,体积膨胀注意事项:观察、记录、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爆米花制作过程,并简要说明原理。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电影院,了解爆米花在电影院的销售情况。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共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幼儿的参与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在本次教学中,理解爆米花制作的科学原理是难点,而观察和体验爆米花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是重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及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爆米花制作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方法。
重点: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实验器材等。
学具:安全操作手册、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爆米花机,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是怎么制作的呢?”2. 爆米花制作原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科学知识。
3. 例题讲解与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讲解并演示如何安全操作爆米花机,制作出美味的爆米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操作安全。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制作原理及过程2. 内容:(1)爆米花制作原理(2)安全操作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向家长介绍爆米花的制作原理及过程。
2. 答案:(1)爆米花制作原理:玉米粒在高温高压下,水分瞬间蒸发,使玉米粒内部压力增大,从而爆裂成爆米花。
(2)安全操作步骤:洗净双手,打开爆米花机,加入适量玉米粒、油和糖,加热至听到“砰砰”声,关火,取出爆米花。
(3)注意事项:不要触摸正在加热的爆米花机,避免烫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对爆米花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安全。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冰块会融化?为什么热水会冒烟?等。
【中班主题教案】中班主题活动:神奇的爆米花
【中班主题教案】中班主题活动:神奇的爆米花设计思路: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小吃零食都是让人难以拒绝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喜欢吃东西是他们的天性。
时值冬季,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又出现了爆米花,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围在“哈立克”机器前久久不愿离去,不愿离去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个机器很神奇:小小的玉米粒怎么会变成爆米花的呢?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求知欲。
最近我们的主题就是“美味的食物”,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辨认出孩子更乐意更感兴趣的就是亲手制作自己讨厌喝或者他们深感疑惑的食物。
依据以上这些在主题的大背景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目标:1、能够谈谈议议认知故事内容,愿和大家一起互动美味的食物。
2、尝试制作爆米花,了解玉米粒遇热(膨胀)变成爆米花。
准备工作:自造爆米花机、动物头饰若干、微波炉、玉米粒、大小教具若干两位老师排演的情景剧过程:一、创设情景饰演长颈鹿教师发推着爆米花机器发生在孩子面前,向大家了解机器。
二、观看表演,感受讨论鼓励孩子谈谈议议认知故事内容。
提问:猜猜爆米花机器会爆出什么来?探讨:帮忙长颈鹿想一想存有什么不好办法可以对付狗熊?提问:爆米花机器神奇在哪里?三、制作爆米花1、感知玉米粒2、尝试制作爆米花:辨认出玉米粒受热变为爆米花3、品尝爆米花附于故事:神奇的爆米花树林里住着大长颈鹿甯宁,他存有一架奇妙的爆米花机。
甯宁整天东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用爆米花机给小动物们自爆各种各样的东西。
小鸡捧着一把米来了,对甯宁说:“给我爆一爆吧,这些米不够我吃。
”甯宁说:“好的!”他把米倒进了爆米花机,“砰”的一声,爆出了一大袋米花。
小鸡乐得叽叽直叫,拖着满满的一袋米花回家了。
小兔抱着一个红萝卜去了,对甯宁说道:“给我也自爆一爆吧,这只萝卜太小了。
”甯宁忙碌说道:“没用没用,萝卜无法自爆的。
”小兔劝告说道:“试一试吧,小萝卜比较喝。
”“不好吧!”甯宁把萝卜放入爆米花机,“砰”的一声,曝出一个比西瓜还小的萝卜,小兔暗自直挥动,咳哟咳哟地抱着回家了。
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范文
科学活动爆米花教案中班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使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基本原理,知道爆米花是如何制成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爆米花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保鲜袋、实验操作台、计时器等。
2. 学具:安全剪刀、小勺、小碗、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爆米花,引导幼儿观察和品尝,激发幼儿兴趣。
2. 爆米花原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演示,讲解爆米花的基本原理。
3. 制作爆米花(20分钟)a.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b.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c. 幼儿分享制作经验,交流心得。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关于爆米花的思考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实验记录本,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b. 幼儿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原理图2. 制作爆米花步骤图3. 思考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并记录爆米花制作过程中的变化。
b. 思考:为什么玉米粒会变成爆米花?2. 答案:a. 爆米花制作过程中,玉米粒受热膨胀,水分蒸发,最终爆裂成爆米花。
b. 玉米粒变成爆米花的原因是热量使内部压力增大,水分蒸发导致压力超过玉米粒壳的承受能力,从而爆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爆米花工厂,了解爆米花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爆米花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爆米花的制作过程,了解物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知道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爆米花制作过程,了解物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难点:理解加热过程中物体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爆米花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看爆米花制作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讨论爆米花制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爆米花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关注加热过程中物体变化。
分析加热过程中物体变化的原因。
3. 制作爆米花(10分钟)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观察并记录过程。
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实验器材进行加热实验,观察物体变化。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热过程中物体变化的原因。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制作步骤2. 加热过程中物体变化3. 变化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篇关于爆米花制作过程的观察记录。
2. 答案:观察记录应包括制作步骤、物体变化、变化原因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其他物体加热实验,观察并记录变化,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物体变化原因分析3. 制作爆米花的分组操作和观察记录4. 随堂练习的实验设计与讨论5. 作业设计的观察记录内容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科学探究活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述爆米花制作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活动主题为“爆米花”。
活动内容包括:1. 认识爆米花的制作过程;2. 了解爆米花的变化原理;3. 探究爆米花的不同口味和颜色;4.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变化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变化原理。
难点:爆米花的不同口味和颜色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器、玉米、食用油、糖等制作爆米花的材料;不同口味和颜色的爆米花。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观看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爆米花的成长之旅。
2.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不同口味和颜色的爆米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口味或颜色的爆米花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分享与交流:各小组轮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变化原理。
六、板书设计爆米花的制作过程:1. 玉米 + 食用油 + 糖→ 爆米花机器2. 加热→ 爆米花膨胀、变色3. 冷却→ 完成爆米花爆米花的口味和颜色:1. 甜味:加入糖2. 咸味:加入盐3. 多彩:加入食用色素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家里或幼儿园的爆米花是怎么样制作的,味道和颜色有哪些种类?答案:家里的爆米花是用玉米、食用油和糖等材料制作的,味道有甜味和咸味,颜色有黄色和多彩的。
2. 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爆米花,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思考、合作、分享等方式,完成了对爆米花制作过程和变化原理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作业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科学活动爆米花优质教案中班范文
科学活动爆米花优质教案中班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爆米花”。
通过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探索其变化原理,使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爆米花的变化原理。
重点: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小锅、电磁炉、铲子、碗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爆米花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爆米花机,引导幼儿猜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对爆米花的兴趣。
2. 爆米花制作过程展示(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观察并记录下来。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爆米花为例,讲解其变化原理,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玉米粒会变成爆米花呢?”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理解爆米花的变化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爆米花模具和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动手制作爆米花,并记录下制作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爆米花2. 内容:(1)爆米花的制作过程(2)爆米花的变化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爆米花,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2. 答案:(1)制作过程:将玉米粒倒入爆米花机,加入适量的油、糖、盐,加热至玉米粒爆开。
(2)观察结果:玉米粒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硬,爆开成爆米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爆米花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面包会膨胀、为什么冰块会融化等,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神奇的爆米花-幼儿园主题教案
神奇的爆米花-幼儿园主题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由来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听说、亲手制作等方式,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呼吁幼儿尊重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他人友好分享。
教学内容1.爆米花的由来和种类2.爆米花的制作方法3.观察爆米花的变化4.制作爆米花手工艺品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5分钟)1.根据主题,教师引导幼儿谈论“爆米花”这个词,看谁曾经吃过,有没有在电影院等场合看过,提问相关问题。
2.介绍爆米花的由来和种类,并演示爆米花的制作方法。
观察实验(20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爆米花谷物和助爆剂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幼儿分别放入适量芒果味、奶油味、番茄味、巧克力味等爆米花,观察其变化。
3.让幼儿谈论观察结果,了解爆米花的原理。
制作活动(30分钟)1.小组活动。
组长给每个小组发放爆米花机、糖浆、色素等材料,并告诉幼儿如何制作。
2.让幼儿兴奋地享受制作爆米花的过程和喜悦,自由表达(例如任意选择口味等)。
3.鼓励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爆米花与他人分享。
手工艺活动(20分钟)1.让幼儿制作以爆米花为材料手工艺品,例如:爆米花花环、爆米花人等。
2.将自己制作的艺品放到展示柜中。
结束活动(5分钟)1.教师请幼儿讨论这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如何尊重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与他人友好分享。
2.活动结束,告诉幼儿们下次活动的主题,并告诉他们答案将随后揭晓。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情绪反应,评估幼儿的探索欲、学习兴趣、语言表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
2.在制作手工艺品环节,检查幼儿是否遵守了安全规则,是否合理使用材料,表现出分享精神。
教学延伸1.介绍各种谷物,比较其不同特点,引发幼儿的思考。
2.可以以爆米花为素材做课外活动。
例如:制作爆米花书签、制作美味的爆米花蛋糕等。
总结此次教学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感知爆米花的由来和制作方法,让幼儿在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和手工艺等环节充分锻炼七大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标准教案爆米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标准教案爆米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具体内容为“爆米花”。
通过观察爆米花制作过程,让幼儿解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以及简单事物关联性。
二、教学目标1. 解爆米花制作过程,知道加热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化。
2. 观察并描述加热过程中物体形态、颜色等方面变化。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生变化原因。
2.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加热过程中物体形态、颜色等方面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爆米花机、玉米粒、油、糖、盐、小袋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爆米花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爆米花机,讨论爆米花是如何制作,激发幼儿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爆米花制作过程,演示加热玉米粒使其爆开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加热过程中物体形态、颜色等方面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爆米花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生变化情况。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观察结果,讨论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生变化原因。
5. 拓展延伸(5分钟)讲解爆米花在生活中应用,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体加热后会发生什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爆米花制作过程图解。
2. 加热过程中物体形态、颜色变化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加热食物过程,记录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变化。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发生类似变化。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爆米花制作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观察和记录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生变化原因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加热食物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生活中科学现象。
同时,鼓励幼儿探索其他物体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神奇的爆米花(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神奇的爆米花(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爆米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爆米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3. 爆米花的种类和口味。
4. 爆米花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爆米花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2. 教学难点:爆米花的制作原理,爆米花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爆米花制作工具和材料,爆米花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制作爆米花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爆米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讲解:讲解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爆米花的科学原理。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爆米花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爆米花,讨论爆米花的种类和口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爆米花的历史、文化、制作过程和原理,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爆米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爆米花制作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在分享与讨论中的表现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制作爆米花,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让学生收集关于爆米花的其他资料,如爆米花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等,进行深入研究。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爆米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分享与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展示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爆米花
设计思路: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小吃零食都是让人难以拒绝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喜欢吃东西是他们的天性。
时值冬季,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又出现了爆米花,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围在“哈立克”机器前久久不愿离去,不愿离去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个机器很神奇:小小的玉米粒怎么会变成爆米花的呢?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求知欲。
最近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食物”,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更乐意更感兴趣的是亲手制作自己喜欢吃或者他们感到好奇的食物。
依据以上这些在主题的大背景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目标:1、能讲讲议议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
2、尝试制作爆米花,了解玉米粒遇热(膨胀)变成爆米花。
准备:自制爆米花机、动物头饰若干、微波炉、玉米粒、大小教具若干两位老师排演的情景剧过程:一、创设情景扮演长颈鹿教师推着爆米花机器出现在孩子面前,向大家介绍机器。
二、观看表演,感受讨论引导孩子讲讲议议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猜猜爆米花机器会爆出什么来?讨论:帮长颈鹿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付狗熊?提问:爆米花机器神奇在哪里?三、制作爆米花1、感知玉米粒2、尝试制作爆米花:发现玉米粒遇热变成爆米花3、品尝爆米花附故事:神奇的爆米花树林里住着小长颈鹿甯宁,他有一架神奇的爆米花机。
甯宁整天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用爆米花机给小动物们爆各种各样的东西。
小鸡捧着一把米来了,对甯宁说:“给我爆一爆吧,这些米不够我吃。
”甯宁说:“好的!”他把米倒进了爆米花机,“砰”的一声,爆出了一大袋米花。
小鸡乐得叽叽直叫,拖着满满的一袋米花回家了。
小兔抱着一个红萝卜来了,对甯宁说:“给我也爆一爆吧,这只萝卜太小了。
” 甯宁忙说:“不行不行,萝卜不能爆的。
” 小兔恳求说:“试试看吧,小萝卜不够吃。
”“好吧!”甯宁把萝卜放进爆米花机,“砰”的一声,爆出一个比西瓜还大的萝卜,小兔乐得直蹦跳,咳哟咳哟地抱着回家了。
小狗妈妈拖着一座小房子,带着小狗们也来了。
她对甯宁说:“给这个玩具也爆爆吧!”小狗妈妈指着自己的孩子说:“我有那么多的孩子,房自太挤,试一下吧!”好心的甯甯把小房子塞进爆米花,“砰”的一声,爆出一座比大象还高大的房子,把小狗妈妈和狗娃娃们高兴得“汪汪”直叫。
拖着大房子回家了。
躺在大榕树后的棕熊看见了,拿出一块金币放在甯宁面前说:“请给我爆一爆。
” 甯宁把金币放在爆米花机,立即爆出一块盘子般的大金币。
棕熊的眼睛都红了,盯着爆米花机喊道:“金币归你,爆米花机归我,我要用它发大财!甯甯看看又高又壮的棕熊,知道自己惹不起他,眨眨眼皮说:“等一等,里面还有一块金币。
”说着他钻进爆米花机,说:“棕熊先生,麻烦你转一下手轮,拉一下风箱。
” 棕熊刚按他的要求做完,只听“砰”一声巨响,爆出一只高大过大榕熊的大长颈鹿,叉着巨腿站在棕熊面前,棕熊吓得转身就跑,连金币也顾不上拿了。
从此,世界上最高大的长颈鹿甯宁站在大榕树下继续给树林里的小动物们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东西。
大家都说:“甯甯的爆米花机好神奇哟!”
主题:在动物园里
内容与要求:
1、在观察了解动物基础上,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2、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示动物的特征和本领,乐意这样参加动物的聚会;
3、体验聚会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资料。
(教师将喜欢的动物制作成T课件、搜集各种动物图片)
2、音乐:“老虎是tiger”和“把舞跳起来”。
3、动物卡片和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师:小朋友好!我听说你们本领很大,就赶过来看看。
我是车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给你带了一份礼物,就是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不过,听完后我要考考你们哦。
我要考你们的问题就是:歌曲里有哪些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二、欣赏歌曲:老虎是tiger
1、欣赏歌曲(师出示课件),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2、自由交流:在所有动物里,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他有什么本领?
3、游戏:
一幼儿用动作或其他方法表示自己喜欢的动物,请其他幼儿猜,
猜中有奖。
表现好的幼儿也有奖品。
4、幼儿想办法让喜欢的动物知道自己喜欢它。
师: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可是它们知道你喜欢它们吗?能想个办法让它们知道吗?他们就在那边!
5、幼儿在集体前表达对某动物的喜爱。
三、参加动物聚会。
师:动物们知道你们喜欢它们,它们可开心了!它们邀请我们参加它们的聚会,你们愿意吗?但有个条件,我们必须想办法把自己扮成喜欢的动物的样子。
1、幼儿边说边扮成动物进入会场;
2、音乐“把舞跳起来”响起,幼儿律动。
四、活动延伸:怎样运动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