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思维,点亮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活思维,点亮智慧
———与当代学子话“弃妇”
王连弟莆田学院中文系福建莆田 351100
陈钦莆田学院中文系福建莆田 351100
许碧煌莆田学院中文系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以学子一员的身份与当代学子一起探讨古老的《诗经》中《卫风·氓》所塑造的弃妇形象。
此文中所记是学子们关于“弃妇”的深刻思考,是大学课堂教学中“弃妇”形象的激烈论争。
关键词:“弃妇”专一成熟道德警世
《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不幸的具有极浓厚的抒情色彩的叙事诗。
此诗以情感为线索,叙述了“弃妇”“相识—恋爱—被弃—决绝”的全过程,将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逼真地展示出来,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又夹有慨叹式的议论。
本诗充分反映了早期封建社会妇女的痛苦,不仅是对那薄幸的男子,而且是对男权社会的强烈的控诉。
全诗共六章:第一章采用“赋”的手法追溯与氓相识和定婚的过程。
第二章也采用“赋”的手法追忆女主人公的真诚相思和等待嫁娶的急切心情。
三、四两章抒写主人公悔恨交加的复杂心情和对负心汉的愤慨与谴责,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是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
第五章是采用赋的手法补叙婚后无辜被弃和自悲不幸,末章运用赋比兴手法从回想少年与氓的友谊和誓约,回返到被弃的现实,表明与氓决绝的态度。
学子们在阅读原诗的基础上,与教者一起探讨关于“弃妇”及“氓”的形象。
下文所记便是学子们七嘴八舌话“弃妇”。
七嘴八舌篇
黄静:“《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对爱情专一、任劳任怨、有智慧、有胆识、大义凛然的女子。
她对自主婚姻的追求,对纯真爱情,对理想家庭的向往,被欺骗的悔恨,对人格尊严被践踏的愤慨,对社会女子的告诫,对“男尊女卑,封建妇道”的控诉,充斥于全诗的字里行间。
氓则是一个彻底的伪君子,是一个负心汉,在未得到女主人公前百般讨好,得到之后,便惭渐冷却,曾听人说过:“男人在追女人时就像一条狗。
”我觉得这是对氓最好的概括”。
余建萍:“时间夺走了弃妇的美貌,留给了她色衰之后的痛苦,
弃妇也正是在痛苦中走向成熟的,中年的弃妇一样美丽,因为她有一
种成熟美。
”
郑信心:“弃妇她重情重义,敢爱敢恨。
面对爱情时,她纯真,热情。
被弃时,悲凄,愤怒。
当所有的梦想破灭时,她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
“算了吧!”简单的三个字包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从容地说声“算了吧!”?这三个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氓无疑是做为反面人物出现的,一开始他对弃妇花言巧语,信誓旦旦;得到少女的芳心后,耍心机,玩手段;等到女子年老色衰就无情的抛弃她,由此可知,氓是一个不知廉耻,无情无义,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郭彩月:“弃妇虽然敢与面对被弃的现实和拥有公开谴责的勇气,但更多地体现了无可奈何的悲哀。
”
黄清娟:“弃妇在婚前没有识破氓的花言巧语,这说明她的纯真和善良,同时也表明她的思想不够成熟,为悲剧埋下伏笔。
”
郭鲤红:“文中的弃妇只是很悲切的抱怨负心汉,却没有勇气去抗争这一切不平等的思想观念,更没有勇气批判这种不和合理的制度。
没有意识到造成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
”
吴惠珍认为:“弃妇被弃原因有两种,一是他们都各自忙自己的事,彼此之间缺少感情的沟通,乃至心灵上的交流,再深的感情,也会趋于平淡,甚至消失。
而结婚后,生活趋于现实,面对的是柴米油盐而不是甜言蜜语,他们已失去了爱情的土壤;二是男子薄情寡义,喜新厌旧,不负责任,说抛弃就抛弃,置他多年妻子的生死于不顾,这种男子这不值得她去爱,也不值得为他付出的。
然而,封建礼教下,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观念已扼杀了她反抗的意识,只能听凭摆布,自己从未做错什么,却无缘无故被弃,十分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只有自悲不幸。
“
陈钦:“敢问各位,哪个男人承认自己是天生的负心汉?估计没人承认这一点。
就象文中的男主人翁,当他向女主人翁示爱时,他应该是真心爱着她的,并不是完全的欺骗。
假如是完全的欺骗,那倒要怪女主人翁自己被爱情蒙蔽了双眼,没看清那男人是狼还是羊,就把自己匆匆忙忙给嫁掉了。
嫁入婆家后,女主人翁日夜操持家务,恪守妇道,自认没犯过一
点小错,为何男主人翁会在外面包二奶,最后落得被休的下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就是典型的代表,男人在外难免涉及社交场所,花花草草自然是少看不了,回到家里看到的是首如飞蓬,不加修饰的糟糠之妻,实在是有天渊之别。
所谓:“食色性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不难解释男主人翁为何多次出轨了。
男尊女卑成为女子走向社会,获得与男子平等权利的裹脚布,是女子获得经济权力的绊脚石;经济无法独立也就造成女子在社会,家庭地位低下,如此恶性循环了几千年。
其次是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古时男子可凭借“七出之条”休掉结发之妻,却没有一条法律规定女子可休夫,这是古代女子成为男子附属品的又一原因。
再次是道德缺损,如果说婚前的男女之情只是一种相互爱慕的感觉,那么婚后的夫妻之爱还包括夫妻双方对婚姻应承担的责任。
当然,对古代的男子谈责任那是对牛弹琴。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很明显,文中的“弃妇”由于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以我们今天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古人是苛刻的。
欣慰的是文中的女主人翁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个人不幸婚姻带来的痛苦中,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以血一般的人生经历,告诫所有情窦初开的后来人。
希望所有的女同胞吸取古人的前车之鉴,在爱情面前保持冷静,在婚姻面前,握好手中的经济权力,自立,自强,善待自己。
”
感悟篇
邓婧婷:“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应从弃妇身上吸取教训,在处理婚姻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不能被人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所蒙蔽,应该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不可为爱情所迷惑,。
”
黄秀云:“爱情不仅要有一见钟情的激动,而且应该有长期了解和两情相悦,知己默契的基础。
婚姻关系建立在这基础上才会美满和谐,要有一份责任,在责任中融入一份甜蜜,温馨的心境,一种浪漫的情调,只有这样爱情才能处于和谐境地。
这反映了爱情和道德,伦理意识的相互冲突和相互矛盾、相互消溶。
”
吴惠珍:“不要轻信男子。
很多时候,誓言只是男子骗取女子博得女子欢心的一种手段,所以俗语谓之“花言巧语”。
”
林华双:“反观当今社会,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但女性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站在女性角度审视社会和婚姻,多角度地完成了对女性本质的体认,解构爱情话语,颠覆以男性为主要内容的话语系统,充分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打破男性世界的价值标准与主流话语,从而逐步实现两性平等”。
警世篇
王瑛:“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女主人公心酸经历的总结,意思是告诫所有女性不可为爱情蒙蔽了双眼。
只是我有一疑惑:难道女子为所爱的人无私奉献不对吗?如果爱情需要控制情感的波澜才能长久,那么爱情还是真正的爱情吗?何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何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又何以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绝唱呢?
课堂上这种开放的民主的研讨方式为学子们提供了体验学习经历的新时空,让学子们真正体验学而思之的快乐,使学子们在参与中激活思维,在研讨中点亮智慧。
也使教者真正跳出传统教学方式的窠臼,与学子站在一个层面上探究研讨学问,而不是唯我独尊地传授“知识”,凸现学子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子们演好主角,在演好主角的经历中学习,不亦乐乎?
(以上研讨资料由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02级学生提供)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新版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3.《研究性学习:姓“学”不姓“研”》,方展画,《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连弟,女,1953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县,现执教于福建省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