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风俗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俗习惯
土地信仰
俗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取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就促使人们感谢它;但有时它又像是在发怒,不愿负载,把地上的东西震倒、震毁,使人害怕它。所以汉族民间自古以来便崇拜土地,尊称土地为“后土”或称为”土地公”,建立庙宇,按时祭拜,以表其内心崇敬报功的心意。
汉族民间对土地神的崇拜,经历一个从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的崇拜到对土地神的管理土地权威的崇拜的漫长过程。开始,人们把土地当作自然神,崇拜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并向土地直接献祭,礼拜。《白虎通义》载:“地载万物者,山地所以得神之由也。”《礼记·郊特牲》也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从这些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族先民崇拜土地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看到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取用,人们要依赖它才能生存,所以才要“亲地”,即崇敬土地,才要“美报”,即酬劳其功,进行献祭。
殷商的时候,土地崇拜就开始由自然崇拜转化为崇拜拟人化的土地神了。如殷时就有将土地神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面进行条记的现象。而到了周代,管理东西南北的土地神,变成了五位之神,完全摆脱了土地的自然外壳,并且将传说中的人物或历史人物封奉为各方土地的主管神。《淮南子,时则训》说:“东方之极…大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南方之极……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西方之极—…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北方之极……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五位之神,本质上已不是土地自然神了,而是五个地区的土地掌管神。
随着西周分封制的建立,土地神还出现了等级分划。当时人们把土地神称社神或社主,有时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叫做社。《礼记·祭法》中就记载着各阶层立社之事:“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礼记·郊特牲》中也说;“天子之社,祭畿内之地祗也。诸侯之社,祭一国之地祗也。州社,祭一州地之祗也。大夫以下,成群立社,亦各视其所居之地,以为神之所生而祭之者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的时候,由土地自然崇拜发展起来的社神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在汉族民间已有广泛的基础.而且地神崇拜也带有了地方性,并
也和王侯大夫分成等级一样,也存在着大小社神。
春秋战国以后,上地崇拜又有所发展.这时的土地神已经不单是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神灵.而变成了国、州、郡、县、乡、里各级的社会保护神了,所以人们在农业方面的事务要求助于社神.免除灾祸要举行社祭,打仗出征或凯旋归来也要举行社祭,甚至连天子践位,分封诸侯,互相誓约,有重要的事,都要祭社。这就说明,这时人们崇拜的已经不是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是异己的社会力量,是人们把某些异己的社会力量集中于社神身上而加以崇拜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出于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的建立,中间层次(诸侯、大夫)的社神随着它所依附的阶层的消亡而消亡,盛行起来的是国家祭扫的后土和各乡里村社祭扫的较小地区的社神。这一历史时期,由于传统的土地崇拜观念在汉族民间得到普遍的信仰,因而关于土地爷的传说也就相当多,其人格化现象也就更加明显。有的布衫革履,如农夫状;有的苍髯赤面,似武大形;有的家室齐全,老稚满堂。并且常有某人死后受天帝任命为某地土地神的传说,而切土地神也与阳世的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如黄斐默在《集说诠真》中摘录了《瑯琊代醉编》中的一则有关土地神的故事后说:
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问其所塑为准,有答以不知为何许人者,有答以已故之正人某者,姓张姓李,或老或壮,言人人殊,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烛、焚褚帛;纷纷膜拜,必敬必成。
《古今图书集成》所引的《驹阴冗记》中也有这样一则关于土地夫人嫁庙神生子的有趣故事:
中丞车桥顾公璘,正德间知台州府,有土地祠设夫人像。公曰:“土地岂有夫人!”命撤去之。郡人告曰;“府前庙神缺夫人,请移土地夫人配之。”公令卜于神,许,遂移夫人像入庙。时为语曰:“土地夫人嫁庙神,庙神欢喜土地嗔、”既期年,郡人曰:“夫人入配一年,当有子。”复卜于神,神许,遂设太子像。
《夷坚支志》癸卷四“画眉山土地”条中也有关于杨某死后被任命接替郑某为画眉山土地神的记载:
候官县市井小民杨文昌,以造扇为业,为人朴实安分。每售扇皆有定价,虽村人及过往收市,未尝妄有增加。稍积余钱,则专用养母,自奉甚薄,闾井颇推重之。一日出街,焱闪仆于地,若气厥。少顷复苏,语路人曰:“适间逢黄衣人,持文碟在手。外题云:‘拜呈交代。’接而视之,云:'杨文昌可作画眉山土地,
替郑大良。’我应之曰:‘喏。’逐豁然而寤,此必不佳,吾甚以为优。”有与之喜者,掖以还家。明日,刘母与妻子,沐浴而逝。时庆元元年春也。岁晚,客至闽,杨之子因其来买扇,从客话及前事。客言:“画眉山者,正在西川嘉州。郡人尽谈今年二月内,多梦新土地上任。今比之昔时,顿觉灵显,一邦奉事甚谨。”杨子乃知父为神云。福州医李翼说亲睹其事。
需要说明的是,在唐代,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唐王朝崇奉城市的守护神城王爷,城市中以供奉城隍为主,于是在城里土地神的辖区缩小,成为城隍的下属神,即后来所谓的“当坊土地”。但由于比起身着官服,仪表威严的城隍神像来,土他神则是右手拿手杖。左手执元宝的老人福像,为广大民间百姓十分信赖,颇为亲近,所以土地崇拜在汉族民间仍然十分盛行。可以说凡有人烟处,都敬土地,有些地方还为土地老爷配了一位女人,在土地庙中合并祭祀他们两口子。人们凡有不幸、灾难、苦恼,都要前往土地庙烧香祭拜,祈求保佑。
从汉族民间对土地的祭拜的演变过程,我们清楚地看到,汉族民间完全是根据人世的机关制度、伦理道德来塑造土地神像的。所以才给土地神配了夫人,把上地神看作是与阳世的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而当城市迅速发展,城市里崇拜城隍爷的时候,土地爷又变成城隍爷的下属神,这在土地崇拜的这一演变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 成年礼仪 ]
成年礼之桥
中国岭南一些地方,除了周岁时的过关礼外,还有所谓“种花求真子”,即在少年十五岁时,或至迟在结婚前必须举办的一种仪式,其仪式上也有象征性的桥出现。应该说这样的仪式,实际上就是成年礼的一种类型。
中国古代有被称为“冠礼”的成年礼,但现在人们只能通过文献去了解当时的情形了。不过,在一些地方的汉族民间,却还存在着民俗形态的成年礼。例如在湖南石门一带地方,除前述的渡花树关之外,又有“渡童子关”的礼俗。“渡童子关”便是一种成年礼。
大凡男孩子(女孩无此礼仪)满十二岁,就要请巫师渡关,当地又叫做“打童关醮”或“还傩愿”,这表明这种法事的道教色彩较浓。渡童子关亦要搭桥。渡童子关的仪式,通常要连续举行三天,其中在第二天,就有造桥、过桥过关等节目。
其具体程序是:先要讨来“百家米”,缝好“百家衣”;接着设供桌、搭桥。搭桥即是在大门外朝东方铺两块门板,使之首尾相衔:门板上再铺以三段黄、白、黑三种颜色的布,每段长约四五尺;三段布也要首尾相连,
分别表示“金桥”、“银桥”、“铁桥”。在佚桥上再铺两行青瓦,每行六块,瓦片朝下覆盖;并在桥尾一张桌上,横置一个大饭甑,两头贴有关煞符,是为“置关煞”。接着便是“过桥过关”:过关的孩子身着白色和尚衣(即所谓百家衣),脚穿旧鞋,身背一个大包袱,包袱里面装着新衣裤和新鞋袜。过桥时,孩子左手牵一百根“讨米线”,法师一手提着一只开叫了的公鸡,一手牵着那一百根讨米线的另一端,并在桥下引导孩子过桥。法师同时口里吟唱道:
一座金桥金造成,
桥公桥母前面引,
父母双双来迎接,
渡过金桥保长生。
然后,便是渡银桥、铁桥,依次类推。唯在过铁桥时,每走一步,都要踩在瓦片之上,而且必须踩碎,据说这样才算吉利。想必那十二块瓦,可能正是过桥者十二岁年龄的象征,也未可知。孩子过桥过关后,下地由父母接住;再请人为他理发。通常在十二岁以前,男孩都是剃光头的,这次是第一次留发,所以,当地又称渡童子关为“脱白关”。理完发后,则换上新的衣裤鞋袜,脱去和尚衣,表示“还俗”,从此便成为一个新人,亦即一个成年人了。
男孩子一旦渡过童子关,就算成年了。因此,他也就可以享有如下权利:参加宗族词堂活动,有权继承宗族财产;父亲不在时,渡关后的长子有当家权;可以娶妻;可参与讨论家庭大事;可自己结拜兄弟;可与宾客共桌吃饭;别人结婚时,可参与“陪十兄弟”等活动。应该说,石门渡童子关的成年礼,与桑植一带白族在孩子十二岁时举行的“脱白穿青”礼,当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随便提及,湖南省的澧县、临 县、石门县,在男童十二岁时的渡关仪式结束后,还要唱傩戏。主要节目内容是“姜女下池”,当地民间有“姜女不到愿不了”之说。?说起来它主要是托辞孟姜女故事,却着意渲染戏谑煽情之词,特别重点地对孟姜女池中裸浴及与范喜良露骨调情之类场景做了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对过关者进行一番乡土社会式的性启蒙和性教育。
[ 民间艺术 ]
中华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其历史至少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最初,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中的装饰和造型艺术方面,但现在,剪纸已经被用于节庆的装饰、气氛渲染等方面,而且仅存在于部分农村之中。
剪纸是用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
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 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可粗分为南北两大流派,每派又可再细分为若干支派。北派以晋冀鲁豫为代表的中原风格和以陕西、甘肃为代表的西北风格等,以气势宏大、豪放、想象丰富为著名;南派可再细分为吴派、楚派、闽台派三大类,吴派以江苏、浙江为代表,楚派以湖广为代表,闽台派则以福建、台湾为代表,均以贴近生活为主。
中华版画: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民间巧动玩具
民间巧动玩具的历史很悠久,春秋时期的许多文献都记载了有关资料。《墨子·鲁问》中记载鲁班“削竹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比下。”1972年,山东莱西县西汉墓中出土了肩、肘、膝都能活动的木偶,可见在当时巧动玩具的制作,并非难事。
巧动玩具在中国各地都有传承,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我们经常看到的有“不倒翁”、“摇头张口狮子”、北京鬃人、竹龙、将军骑马、拉大锯等。
杨柳青年画
起源
杨柳青年画(木刻年画),创始于明代末期。最早开业的画铺为崇祯年代(1628----1644)的戴家(戴廉增)。至清雍正、乾隆繁荣。初期年画保存下的很少,现在多见的是明末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优秀作品。 风格 杨柳青年画大部分是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有情节,易于理解。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吸取人物、世界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
分类
年画的分类:以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来区别。整张纸大的叫“宫尖”,一纸三裁的叫“三才”,加工多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从颜色上说,用金粉描绘的叫“金宫尖”、“金三才”。从印制的时间上说,六月以前的产品叫“春版”,七、八月以后的叫“秋版”
制作 杨柳青木刻年画,在制作方法上主要特点是采用木版印刷(即木版水印套色),又采用人工填色重绘的方法(即加工描绘)。年画制作过程: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
环境
杨柳青自然环境和优美,当地居民“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源远流长,影响深广。许多年画艺人大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他们把美好的理想愿望,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以及艺术的欣赏趣味,反映于年画作品之中。
[ 生育礼仪 ]
1、孕妇忌嘴何其多
姑娘结婚后,做母亲的和做公婆的最关心女儿和媳妇何时“有喜”。一旦怀了孕.他们就会喜上眉梢,心头乐滋滋的,这是因为不愁无后代了。为了安全、可靠、理想地生个漂亮孩子,母亲和婆婆总要千叮万嘱女儿(媳妇)这不能吃那不能食。妊娠期的忌嘴禁食有的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有的是根据医学而来。像孕妇吃了某种食品不易消化或患了病,就列为禁忌,但不少出于附会.纯属无稽之谈,不过从中却也反映了人们一种优生的意愿。
孕妇忌吃兔肉(或说免嘴子肉),若吃了,产下的孩子会长个三瓣嘴,即兔唇。这一说法流传范围极广,流传年代也颇为久远。西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甚至古代像《产宝》(唐代咎段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宋代朱瑞章著)这类妇产科的专著里都写有“母食兔肉胎儿发生兔唇”字样。这是否科学,可惜至今研究者尚未能定论。
各地其他孕妇忌嘴的习俗极多,现择其要者记录如下。
不能吃狗肉,吃了狗肉的话,将来孩子爱咬人,吃奶时也爱咬奶头。
不能吃驴肉,吃了,将来孩子“驴性”,不听话。
要忌吃公鸡,这样生下的孩子夜里才不啼哭。
忌吃螃蟹,这样生下的孩子才不咂泡沫流口水,又说吃螃蟹令胎横难产。而台湾民俗则以为吃了蟹,生出来的孩子像蟹那样抓扭别人的手脚。
忌吃河蚌肉,生下孩子才不滋舌头。
忌吃猎头肉,这样生下的孩子才不生疮生疖子。
忌食生姜,以防生下婴儿有六指。
妊娠食鳖会令子项颈过短。
忌食鸭子,认为吃了鸭子,孩子要生摇头病。
2、 妊娠期的禁视
妇女妊娠期除有种种的忌嘴禁食之外,还有各类禁视的规矩,即规定不少物品和事物不能看,否则要生怪胎或难产。
孕妇不能看产妇分娩,不然自己将来要难产。这条禁忌颇有点科学根据,因孕妇看到正在分娩的产妇的痛苦表情,听到产妇的叫喊声,容易造成一种
精神压力,到自己分娩时可能会神经紧张,以致引起难产。
江西叫小孩缺唇为缺子,民间以为小孩缺唇是他的娘怀孕时,看了人家挖沟的关系,所以禁止孕妇看挖沟一类的事情.以免影响胎儿的雏形。台湾民间孕妇忌见月蚀,以为见了月蚀所生子女身体不全,也是出于同类心理。
各地孕妇禁视的习俗还有不少,如:
孕妇不能看蛇,看了蛇,产下的婴儿要伸舌头。忌见猴、虎等不常见的动物和丑陋的人,怕受惊吓,冲犯胎神。
忌看傀儡戏,不然将生无骨的孩子。浙江丽水一带至今还有孕妇忌看电影、电视和看花脸戏的习俗。忌看戏中花脸,是为将来生出的小孩不会面花。
孕妇不能进入新房看新娘,因为她是“双身人”,“四眼相”,看了新房,新娘日后不是克夫守寡,就是丧子绝后。这说的是“四眼人”(这作孕妇的代号何其形象)不洁,会冲克人。可是在鄂西北,流行“四眼人”动动眼睛、动动手还能治些小症候,不管灵不灵,街坊邻居一定要登门相请。特别是那些同辈的男子汉或小伙子,眼里落进点灰尘,要请四眼人用嘴吹吹;胳膊拧了,要请四眼人摇摇;头痛感冒的要请四眼人摸摸等。这种习尚可谓奇特。
3、孕期的保健与其他忌讳
对孕妇的诸多避讳与禁忌,不能一律视之为无稽之谈。上述禁食、禁视有的就与孕期保健有关。而像孕后夫妇分床的习俗,则完全符合科学道理。
《胎产护生篇》“产前十忌”记载;孕后“第一最忌共夫寝,……善坠胎者更慎之……·”《达生篇》云:“得孕后即宜绝欲,若再扰子宫,其胎或一月、三、五月必堕。”张曜孙提出;“怀孕之后首忌交合。……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而夭”民间生育习俗中有的就很注意这点。
上海郊区,流行有女儿孕后,娘家送分床铺的习俗。妇女婚后第一次怀孕,孕妇的娘家闻讯后,一般在孕妇怀孕三个月左右,送一张单人床到女婿家,称为“送分床铺”。显然,送铺暗指夫妇从此以后该分铺而居,以利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何况,此举也为婴儿降生后准备了床位,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送分床铺”之俗限于女儿第一次怀孕,以后就不再也不必重复了。
我国医学对妇女孕期还有怡情养性、实行胎教的规定。《妇人良方大全》曰:“自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温和,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讲读诗书,陈礼,说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视恶事。”
《正俗方》云:“怀孕妇人性宜宽厚,神全气和,不惟安胎,生子必温厚,古所谓胎教也。”现代医学证明,要求孕妇孕期行坐端正,怡情养性,
多听美言,乃至令人诵读诗书,陈以礼乐的习俗是合乎科学的良风美俗。
不过,在旧社会,民间对孕妇流产、难产及生残缺儿和怪胎难以作出完全科学的解释,这就捏造附会出种种迷信说法以警示一般村妇,这样,除禁食、禁视之外,在行动举止方面也出现极多的清规戒律。这里,对孕妇行动举止上的避讳与禁忌.再略作记述.
海南琼崖的禁忌习俗有:不可在孕妇房中的任何一处(如墙、门、床板、器具)钉钉等物,犯之,将来生出的孩子四肢不全;不可置刀于灶上,因孩子投胎时,须经灶君菩萨的允许、怀孕后,置刀于灶,那就是对灶君不满,灶神会将原答允送子的主意打消,因此产下的孩子多死婴或造成流产;孕妇不可进入邻村.小得已;先备祭品祭扫该村之土地神,不然,该村的殇鬼妖魔会附上身,将难产;孕妇忌人未过五七的死人家中,违者,亡魂会令其难产、浙江各地流行的孕妇禁忌有:不能跨越绳索,认为绳索像胎儿脐带.跨后要缠身难产;不能满屁股坐板登,否则胎位后坠形成难产;不能抱别人的孩子,说是抱过的孩子要生病,俗称“替胎”。
普宁习俗,孕妇不应到神庙去,俗以为神灵是至高无上的,洁白无私,福佑下民,理应虔诚尊敬。而受胎是亵渎的结晶,倘到神灵之前,是大不敬的事。,孕妇不宜攀登果树,仰高取物和荷负重物。俗说经孕妇攀登的果树第二年不结果;吊在屋梁上或其他较高的东西,孕妇染手,以后就常为描鼠所窃。这种禁忌无非是怕孕妇嗜酸,到处攀高觅食而带来流产等的不测。
其他,各地民间有孕妇床头挂有他项物件,将生孩子必骈指(四川);家有孕妇而补窗,将生瞎子(湖南湘潭);孕妇床头置刀剑,所生子多缺唇;新夫妇交拜时,堂屋侧置秤,生子驼背(四川),等等。做孕妇的言行举止真是要慎之又慎,防之又防。
古时候生孩子有些什么礼俗?
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即孔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孩子也就成为每个家族的重大事情。古时候在这方面就有许多繁文缛节。据《礼记·内则》记载:先秦时代妇女临产前要迁入侧屋去居住,丈夫每天两次派人去问候。阵痛发生后,丈夫才亲自去问候,但不能直接与妻子见面,必须通过接生妇来传话。
新生儿出生,如果是男孩,应在门左挂一张木弓,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如果是女孩,则在门右挂一块手帕,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
孩子出生三天后,家人才可去抱他(她)。如果是男孩,还要举行射“天地四方”之礼,预示男孩将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
为已任。孩子出生满三月后,便择一吉日,为孩子行剪发礼。同时由父亲为孩子命名(乳名)。后世新生儿出生前后的礼俗大多脱胎于先秦的礼仪。不过也有许多增删变化。比如:
宋代流行产后三天为婴儿举行“落脐炙囟”的仪式,称为“洗三”,其含义是表示新生儿完全脱离了胎儿期,从此正式踏上了人生的旅途。唐代以后民间还有给新生儿做满月酒的习俗。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皇子李旭满月,赐铺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后来才推广到民间,唐代诗人张籍就有“幼子始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成人”的诗句。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在孩子诞生时以羊酒相贺。如《汉书·高祖纪》载:汉高祖刘邦和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作生日的风俗。据《颜氏家训》记载:最初只是在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裳。然后在孩子面前放置弓箭、纸笔、饮食、珍宝、玩具等,女孩子面前还加上刀尺针钱。看孩子抓取什么东西,预言他将来的贪廉愚知和兴趣爱好。当时称之为“试儿”或“抓周”。此后,只要双亲健在,每年生日都要设酒庆贺。到后来即使父母亡故,作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特别是唐代作生日之风渐盛。诗人李郢有《为妻作生日诗》,可见唐人对生日的重视。
选自魏承思著《风物话源》,特此鸣谢!
[ 丧葬礼仪 ]
1、桥与鬼魂、死亡及其他
桥可通神、通仙、通天国,也可以通鬼、通冥府、通地狱。从民间文化的层面看来,桥梁及其象征性甚至更多地被人们用来在人与鬼、生与死之间建立联系或形成过渡与中介。
鬼话中的桥
与“神话”与“仙话”相映成趣的是,中国民间口碑文学中,另有一类独特的“鬼话”。虽然我们常用“鬼话连篇”,来形容某人所言荒诞不经或不足为信,可是在民间“鬼话”里反复出现的“桥”,却不是偶然的,在我们看来,它并不荒诞。在中国民间信仰里,“鬼”是由于死亡而产生的一类消极的超自然存在。中国各地流传的许多鬼话中,桥梁往往是鬼,尤其是溺死者的鬼魂出没之所。
那些水死或从桥上跌落水中而死者的鬼魂,总是在桥梁上下或左右桥头,为自己寻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够托生而转世。?在这个意义上,桥梁既是死者的鬼魂脱离阴间,转生到阳世的所在,又是新的死者不断续出,由阳间去冥途的所在,生命与死亡的交替和转化,是以桥为中介而实现的。在日本,也有冤死者的鬼魂或者怨灵,徘徊于桥上,常在“桥普请”时,弄歪桥板使人落水的说法。
一些心地善良,不忍拖人落水做替身的水鬼,在鬼话中虽然不能马上托身转世为人,却往往能够在冥府升官,或最终总能感动冥府阎王,甚至得到阎王的特许转生为人。
有一则题为“陆阿唐”的鬼话,说宝山境内练祁河上原本有座陆家桥,桥南为陆家宅,桥北为唐家宅,两姓人共利此桥,故双方协议于每年的三月份要轮流维修此桥。有一年,陆家修桥时,不幸有一人落水成了水鬼。第二年三月,这个水鬼拖唐家修桥者落水为替身,使自己转世回到了阳间。从此,每年三月修桥时,总要有人落水死亡,人们害怕,遂不敢再修,致使该桥沦于荒废。后来,有一个从唐家入赘陆家,名叫陆阿唐的人,自愿成为替死鬼,让大家放心去修桥。陆阿唐成了水鬼后,不仅不忍心拖他人落水,还在桥下保佑修桥者。于是,他备受陆、唐两姓的奠祭与供性。后来,凡路过此桥者,均要先在桥头拱手,表示对陆阿唐的尊敬,然后才过桥。每年一度到三月修桥时,人们供奉给陆阿唐的香火便更加兴盛,最后终于惊动了陆、唐两家的“土地”。
土地公上天廷告玉帝后,玉帝封陆阿唐为陆桥的桥神,并赐给他一根打鬼棒。从此以后,陆家桥就更加安全了,即使有落水者也不会被淹死,因为陆阿唐受封为桥神以后,一心为民除害。有时候,有人被鬼驱赶,但只要跑到桥上,就会受到桥神陆阿唐的保护。?
从这则鬼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生与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看到玉帝与阎王之间的联系、“人柱”与桥神之间的联系,以及桥在两姓人之间形成的联系等等。
有趣的是,有一些关于桥的鬼话里,还常有女鬼在阴间生子,又为婴孩求食于桥上或桥头的情节。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婴孩被命名为桥,后来还中了头名状元。此外,甚至还有阎王命令他的心腹助手阴才,治理水鬼之患,命他为人们搭架浮桥,从而将功赎罪的鬼话。?
2、丰都鬼府里的奈何桥
奈何桥的民间信仰在中国由来甚久。唐人张读所撰《宣室志》上曾提到,奈河出自地府。中国古代向来就有地府与阳间有河流相隔,亡魂须过渡以桥的观念。唐人段成式撰《酉阳杂徂》上提到冥途,便说“……有水东西流,……一桥饰以金碧,过桥北,入一城,……疑即冥司。”传统中国的地府观念,后来与佛教的地狱阎王、来世轮回等观念发生了契合,于是便逐渐形成了现在民间十分普及的奈何及奈何桥的俗信。约到南宋时,民间的地府传说,逐渐将冥府鬼都确定在四川省的丰都县。此后,历代在丰都鬼府均有营建,其中包括人们常说的阴阳界与奈何桥。?丰都鬼府的奈何桥,大概算得上是
中国最有名的一座了。
根据人类学家卫惠林先生于1935年刊行的《丰都宗教习俗调查》的记载,在丰都鬼府,通过山门即为大雄殿,殿前有一座石拱桥称作奈何桥,桥下一个石池即为血河池。此奈何桥东首为地藏殿,西首为血河将军殿,相传奈河是鬼魂要过的第一道关。为了附会这一类的“鬼话”,明代蜀献王朱椿曾在丰都平都山,建造过三座连拱石桥,并称之为奈何桥。据说,旧时香客在渡过这里的奈何桥之前,必先燃香、化纸,求神保佑:而庙内的僧人,又常常故意在其青石桥面涂以桐油,使过桥者经常滑倒,吓个半死,从而可获得更多的香火之钱。
关于四川丰都的奈何桥,有两幅桥联分别为:
积德修行,奈何桥易过
贪心造孽,尖刀山难逃
三步跨过奈何桥,知尔是善是恶
一气走通金银道,赐汝发福发财
在有关鬼府丰都的文学描写中,除了梦笔生的《金瓶梅》之外,另一则关于明代名士王世贞游地府的鬼话说,阴府的茶亭王婆,只给出鬼城过桥的人喝茶,而不给过桥进鬼城的人喝。王世贞来到桥上,但见桥下泛着七色浪花,变幻莫测,他想这大概就是情欲祸水了。王婆以桥下之水煮茶,让投胎之鬼吃了,就会使之情欲迷心,良知顿失。…这则鬼话中的“桥”,或者就是奈何桥的另外一种说法吧。
中国各地关于奈何桥的说法,有很多异传。或说阴间有奈河,河上有桥为奈河桥;或说在去阴间的途中有“血水池”、“血污池”、或“血河池”,池上有桥名为奈何桥。据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讲,人们甚至把奈何及奈何桥附会确指为山东泰安附近的一条实在的河流。
[ 中国民居 ]
1、 中国民居艺术馆-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晋中地区灵石县静升村腹部,北距省城太原150公里。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向游人开放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静升王氏,源出太原,元朝皇庆年间。一位名叫王实的人定居静升。在事耕的同时,王实兼做豆腐;王实被尊为静升王姓始祖。王家官高位显者达42人,到清代中叶,王家不惜之本,大肆修建宅院,总共建成面积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落。成为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落,是晋商大院的典型,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
整体建筑由高家屋、红门堡两组建筑群组成,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查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具的砖
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最值得称道的是三雕艺术(木雕、石雕、砖雕),可以说是清代"纤细繁密"风格的集大成者。其石雕、木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廊心、柱础石、墙基石、匾额、帘架、门罩、屋顶等,且雕刻的题材丰富。技法多样。岁寒三友、四季花卉、莲生贵子、二十四孝、吴牛喘月、麒麟送子、飞马流云、一路连科、佛家八宝、民业四业、才子四亚等题材,令人目不暇接。置身王家大院,无处不见精美的三雕艺术品,可谓片瓦有致,寸石生情,外立于象,内凝于神,精美的艺术留下的是醉心的愉悦,宏伟的气势引发的是豪壮的气概,广博的文化牵连的是无尽的遐想,"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是对王家大院的真实写照。
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目前已广泛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史学界、影视界等多方面的热切关注。我国老一辈建筑学权威郑孝燮先生两次专程考察王家大院后深为赞叹地题词:"国家、人类之宝,无价之宝,百看不厌,更上一层楼"。王家大院作为唯一人选《中国民居建筑集·北方汉民居》的民居建筑,由此可见她在山西民居中所占比例。
王家大院既是王家人的生活家园,又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王家人由经商到入仕,其特殊的二元文化决定其建筑不仅仅有商家的奢侈,体现得更多的是主人的高雅情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一点在其建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王家大院自1997年开放以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人们深深为这里博大精深的建筑所陶醉。截止目前,已接待中外游客上百万人次。
2、 四合院里的传统文化
幽深的胡同实际是由两旁相联的院墙组成的。墙里面是什么呢?是北京人的传统住宅“四合院”。顾名思义,四合院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除大门外,没有窗户或通道与胡同相联,关上大门,就是一个宁静、封闭的小天地。 院内坐北朝南的房子叫正房,东西两边为厢房,坐南朝北的称倒座。谁住哪间房也有规矩:正房高大,采光、通风好,是家长的住处;子女晚辈住厢房;倒座多做客厅或书房。
四合院一般是坐北朝南,院门都开在东南角,而不开在正中。这样设计据说是八卦方位,即所谓的“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房子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现在,由于人口激增,昔日四合院
已逐渐为高楼大厦取代。在二环路内还保存着两片四合院区 些独门的四合院,有机会的话,你不妨去探访一下,体验旧日北京人的起居生活。
3、反映北京人生活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呢?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最近的统计显示,北京的街、巷胡同(即广义上的胡同)超过6000条(个),直接称为胡同的超过1300条。把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连起来,那又是一条万里长城了。
在众多的胡同中,谁是辈份最长的老太爷呢?从宣武门向西,穿喧闹的国华商场,你会看到一条毫不起眼的胡同——三庙街。三庙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的名字叫“檀州街”。北 京 城 址 几 经 变 迁 , 街 巷 易 位 也 是 数 度 沧 海 , 而 它 却 始 终是一条胡同,历经荣哀,渐趋平淡。
熟悉元杂剧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沙门岛张生煮海》戏中的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这砖塔胡同已叫了700多年,今天还在西四南大街。胡同得名的那座青砖塔,依然站在路口,成了熙攘街头的一景。
北京的胡同宽窄不一,宽的敞亮,窄的幽深。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中间最窄处仅40厘米,是最窄的胡同。胖子朋友到此最好绕路而行, 因为不论正行还是侧身,都有可能被卡在那里,动弹不得。胡同多是直来直去,但也有弯曲迂徊的。北新桥附近有个九道湾胡同(现已分为五巷),拐了二十多个弯,走在里面忽左转忽右拐,能从那里面绕出来,你在北京胡同里就不会迷路了 。
胡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是老北京人生活历史的象征。今天占据着市中心的主要面积,居住着市区内的三分之一的人口,胡同内的居民们仍保留着许多旧有的生活方式。
今天,北京已在传统民居保存完好,民风民情古朴丰富的什刹海地区开辟了胡同游览专线,旅游者可以坐着旧式三轮车游览胡同,并且到普通百姓家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