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理解及答案_苏州园林阅读理解及答案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予。
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2.本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3.本段的结构形式是:总——分4.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5.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显示了艺术美。
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点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
7.“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复制。
8.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同时又不否认这是一项技术。
这句话既突出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又赞颂了园林工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9.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10. 池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池沼宽敞,处理方法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是成河道模样,处理方法是往往安排桥梁,绝不雷同。
本段介绍池沼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11.突出池沼自然之趣的一句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2.“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与本段中“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相呼应。
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
13.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和池沼配合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活14.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段文字中“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与“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照应了这一总体特征。
15.本段从假山的堆叠,池沼的灵活;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两个方面说明了假山、池沼在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答案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答案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首先,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基础,追求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苏州园林多山水园林,在有限的空间里塑造出自然山水的景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园林中布局各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浓郁,形成一幅幅美景。
苏州园林注重景线的延伸和变化,使人在园林中游览时,可以不断地发现新的景点和美景。
园林中的建筑设计也非常精巧,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材质都经过精心的考量,以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合。
设计师常常运用水景、石景、树木等元素来打造独特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舒畅。
其次,苏州园林的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的建筑主要是以木材和竹子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加工,呈现出精美的建筑形式。
在苏州园林中,可以看到各种巧妙的木制门窗、楼梯、廊道等建筑构件,都以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雕刻铭刻出独特的样式。
同时,园林中各种精美的花木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设计师常常运用植物的色彩和形态来丰富园林的景观,给人以美的眩目。
另外,苏州园林中的水景也非常精心设计,通过流水、池塘等水景来装点园林,形成更加幽静和动人的景色。
最后,苏州园林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重,还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布局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
例如,园林中常常出现的中轴线,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外,园林中的石景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坚韧不拔和永恒不变。
苏州园林中的石景常常以山水、亭台楼阁等形式呈现,给园林增添了独特的视觉魅力。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重,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舒畅,还代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阅读理解答案-word课件

《苏州园林》阅读理解答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园林》阅读理解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2.本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3.本段的结构形式是:总——分4.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5.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显示了艺术美。
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点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
7.“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复制。
8.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同时又不否认这是一项技术。
这句话既突出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又赞颂了园林工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9.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10. 池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池沼宽敞,处理方法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是成河道模样,处理方法是往往安排桥梁,绝不雷同。
本段介绍池沼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11.突出池沼自然之趣的一句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2.“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与本段中“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相呼应。
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
13.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和池沼配合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活14.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段文字中“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与“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照应了这一总体特征。
15.本段从假山的堆叠,池沼的灵活;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两个方面说明了假山、池沼在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苏州园林共同特点是根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以自然之趣为美,注重对称美,力求构成完美的图画,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标本”在句中的含义是“典范、样本”,指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典范和样本。
败笔”在句中的含义是“不足、缺陷”,指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缺陷存在,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表达意思是,强调假山的堆叠不仅是简单的技术性堆叠,更是一种园林艺术,旨在给人以美的愉悦,达到使游览者忘却城市,身临山间的效果。
苏州园林以树木和花树的画意为重,高矮错落,常绿与落叶相间,季节不同的花树交相辉映,四季景色丰富多彩。
园林中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也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这样的树木不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园林中的古老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在游览苏州园林时,花墙和廊子是不可忽视的景观。
墙壁隔着,廊子界看,层次更丰富,景致更深邃。
墙壁上的砖砌图案和廊子两边的空旷,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些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安装了大镜子,进一步增加了层次感。
第三段通过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第五段则举例说明,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都着眼于画意。
这样的写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苏州园林每个季节的景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园林的美丽。
在第六段中,作者通过描述城墙上的镂空图案和廊子的特点,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
这样的写法既突出了墙壁和廊子的存在,又强调了它们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景致更加自然。
根据审美感受,第一段着重于描述园林中的景致,而第二段则强调园林中的层次丰富和幽深景致。
在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是常见的景观元素。
每座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决不雷同。
池沼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游客可以欣赏到“鱼戏莲叶间”这样的画面。
作者使用“大多”这个词非常准确。
《苏州园林》(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9课苏州园林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颐和园林徽因①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在著名的圆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毁了以后,是中国四千年封建历史里保存到今天的最后的一个大“御苑”。
颐和园周围十三华里,园内有山有湖。
倚山临湖的建筑单位大小数百,最有名的长廊,东西就长达一千几百尺,共计二百七十三间。
②颐和园的湖、山基础,是经过金、元、明三朝所建设的。
清朝规模最大的修建开始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当时本名清漪园,山名万寿,湖名昆明。
一八六0年,清漪园和圆明园同遭英法联军毒辣的破坏。
前山和西部大半被毁,只有山巅琉璃砖造的建筑和“铜亭”得免。
③前山湖岸全部是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所重建。
那时西太后那拉氏专政,为自己做寿,竟挪用了海军造船费来修建,改名颐和园。
④颐和园规模宏大,布置错杂,我们可以分成后山、前山、东宫门、南湖和西堤等四大部分来了解它的。
⑤第一部后山,是清漪园所遗留下的艺术面貌,精华在万寿山的北坡和坡下的苏州河。
东自“赤城霞起”关口起,山势起伏,石路回转,一路在半山经“景福阁”到“智慧海”,再向西到“画中游”。
一路沿山下河岸,处处苍松深郁或桃树错落,是初春清明前后游园最好的地方。
山下小河(或称后湖)曲折,忽狭忽阔;沿岸摹仿江南风景,故称“苏州街”,河也名“苏州河”。
正中北宫门入园后,有大石桥跨苏州河上,向南上坡是“后大庙”旧址,今称“须弥灵境”。
这些地方,今天虽已剥落荒凉,但环境幽静,仍是颐和园最可爱的一部。
东边“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园的风格,当中荷花池,四周有水殿曲廊,极为别致。
西面通到前湖的小苏州河,岸上东有“买卖街”,俨如江南小镇(现已不存)。
更西的长堤垂柳和六桥是仿杭州西湖六桥建设的。
这些都是摹仿江南山水的一个系统的造园手法。
⑥第二部前山湖岸上的布局,主要是排云殿、长廊和石舫。
排云殿在南北中轴线上。
这一组由临湖一座牌坊起,上到排云殿,再上到佛香阁;倚山建筑,巍然耸起,是前山的重点。
《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doc

《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
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亦即三皇五帝时代反映对神的图腾崇拜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景墙、长廊、园桥、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
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②园林建筑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的确非同一般。
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园林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美化环境和提高游人的审美情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态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幅动人的立体面,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吸引至园内。
可以说园林建筑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
总结起来,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③园林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辅以成功的布置,其自身往往就是园林的一景,倘能匠心独运,辄有画龙点睛之妙。
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忘了去过的景区的名称,而它里面经典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却久久地印在脑海里。
④我国园林空间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有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空间中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不仅具有导向的功能,而且具有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功能,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
如园林景墙穿插园中,主要功能就是造景,或者分隔大空间,化大为小,或者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显深邃。
⑤除具有观赏、组景作用外,还把桌椅、地坪、园灯等实用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园林建筑小品如果能够艺术化、景致化,可以渲染周围的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共8分)
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
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亦即三皇五帝时代反映对神的图腾崇拜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景墙、长廊、园桥、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
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②园林建筑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的确非同一般。
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园林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美化环境和提高游人的审美情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态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幅动人的立体面,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吸引至园内。
可以说园林建筑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
总结起来,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③园林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辅以成功的布置,其自身往往就是园林的一景,倘能匠心独运,辄有画龙点睛之妙。
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忘了去过的景区的名称,而它里面经典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却久久地印在脑海里。
④我国园林空间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有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空间中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不仅具有导向的功能,而且具有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功能,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
如园林景墙穿插园中,主要功能就是造景,或者分隔大空间,化大为小,或者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显深邃。
⑤除具有观赏、组景作用外,还把桌椅、地坪、园灯等实用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园林建筑小品如果能够艺术化、景致化,可以渲染周围的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
即使只是一块标示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构思独特的园林建筑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很好的渲染了园林的意境。
18.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园林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
(3分)
19.根据第③—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材料介绍的园林建筑小品起到了什么作用,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5分)
【材料】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景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
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才豁然开朗。
答案:
18.如果删去这句话,其一,就不知道是什么使园林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
性与美感了;其二,下文中的“园林这个躯干”得不到呼应,显得突兀了;其三,不能生动地表现出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了。
(共3分。
共3条理由,每条1分)
19.答案示例:留园入口处设计的两道景墙和中间曲折的走道,不仅能够引导游人进入园内,起着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很好地发挥造景的功能,充分利用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意趣;分隔空间,使景观的层次更深邃。
(共5分。
“导向”1分;“造景”1分;“增添意趣”1分;“层次深邃”1分;语言表达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