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品)

合集下载

矛和盾的集合2 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2 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2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过程。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认识矛和盾。

2、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发明家在和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板书:矛进攻坦克盾自卫)2、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大显神威”。

①找出形容坦克威力大的词语。

(大显神威)(板书)②读课文描写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③齐读。

3、学习1—4自然段,了解坦克发明的过程。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②轻声读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发明家思考过程的词语和句子。

③交流、发言(比赛—难以招架—盾太小—铁屋子—开小洞—装上轮子、履带—坦克)(板书)④根据所画的词语复述坦克发明的过程。

⑤朗读。

4、句式练习①出示例句: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

②仿写:如般。

5、学习第六自然段,明白道理。

①从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对你有哪些启发?②齐读。

三、作业1、阅读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搜集其他发明家的故事。

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坦克大显神威盾自卫比赛—难以招架—盾太小—铁屋子—开小洞—装上轮子、履带—坦克。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目标预设:1.正确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2.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1、搜集说明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2、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1.(出示童话王国图片)创设情境导入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指名朗读3.故事大王在这张字条后面还送给我们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句话。

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动画演示,教师范读,整体感知1.动画演示,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说如何理解那句话。

3.默读课文,思考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要把矛和盾集合,动笔用()在文中画一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一)学习2-4自然段1.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指名读)a.抓住“如雨点般”进行感知理解。

b.动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感受激烈的斗争场面。

引导学生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

(指名读、齐读等)c.抓住标点理解发明家的感情,指导朗读发明家的想法。

(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等)d.思考:发明家是个怎样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动脑、临危不惧)2.学习第三自然段a.通过分析利与弊体会“固然”的用法。

b.抓住标点“!”号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a.指名读这一段b.理解引号、波折号的用法c.通过图片形象感知坦克的样子。

(出示坦克图片)4.整体回顾1-4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一下坦克发明的过程。

总结板书(二)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坦克被发明出来,并被人们所利用,开上了战场。

教案设计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苏利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理解文中关键句,能用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矛和盾的集合》,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而且也读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提出并解决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与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打个招呼吧。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

请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二、学习第5自然段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件):矛和盾集合变成了什么?矛和盾的集合,厉害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2.对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

(板书:坦克)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盾自卫、矛进攻合二为一)3.课件出示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

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4.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课件)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坦克的“大显神威”?请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再读读!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师: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哦。

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看出来的。

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师:听你朗读,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

谁来朗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师: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我们一起读读。

(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矛和盾相碰撞的过程,理解矛盾规律。

2.理解并掌握矛盾的本质、类型、特点和基本法则,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多样性和特殊性。

3.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矛和盾的本质和类型
2.矛和盾碰撞的过程和本质
3.矛盾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矛盾是什么?你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2.知识讲解(20分钟):
分析矛和盾的本质和类型,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多样性等知识点。

3.案例分析(25分钟):
从生活实际案例出发,让学生进行分析,探讨矛盾的本质和类型,运用思维工具分析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20分钟):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们就矛盾的处理方式、解决方案等进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不断提高。

5.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矛盾的本质和类型,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发表观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矛盾的本质和类型的情况。

2.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矛盾规律的掌握情况,并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和巩固。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

25、《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银泉小学杨婵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同学们,古代人战斗用的是什么武器?(生答:矛和盾,)相机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和简介。

现代的人更厉害,他们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一种更厉害的武器,那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

2、板书题目。

指导书写“矛”和“盾”。

二、学习课文1—4自然段1、默读课文1—4段,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并回答)2、他们是怎样比赛的?师生合作表演体会句子,理解词语,并有感情朗读句子。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4段,完成表格,明白科学家发明坦克的思路4、检查自学,理解重点句二、抓住“大显神威”理解课文1、导入: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场战斗。

(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2、在这场战争中,哪个国家失败了?你从哪里看出坦克的“大显神威”来?(出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重点理解:哇哇直叫、乱成一团3、哪个国家胜利了?靠的是什么?(生答坦克)4、指导朗读。

同学们,1916年那一战呀,当时的德军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说是所向无敌。

而当他们遇到坦克竟然被吓成这样,你说坦克厉害吗?你能读出坦克的大显神威吗?(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学生齐读三、洞察发明之思1、多么厉害的坦克呀!发明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4段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是怎样比赛的?(根据回答,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于招架。

)2、让我们来演演那紧张危急的时刻吧!师生合作比赛过程(老师拿着矛,学生用双手当作盾):对方的矛刺向发明家的上方,发明家马上用盾(学生:抵挡),刺向他的下方,他马上用盾(学生:抵挡),刺向他的左方,他马上用盾(学生:抵挡),刺向他的右方,他马上(学生;抵挡)。

矛和盾的集合课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课教案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片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矛和盾实物、纸箱子、字帖、坦克模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课件展示古代打仗的图片,引矛、盾二字,抽学生回答“矛、盾”两个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矛、盾”二字),再接着板书“和、的、集、合”。

教师:同学们课题中的“和”、“集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抽学生回答:1学生回答;2学生接着发表观点…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这里的“和”字可以理解成数学中的“+”“集合”是“=”,接着老师贴画及板书课题:25 矛和盾的集合(二)复习词语,并进入新课教学:教师:首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我们把课文中的新生字、词以及生字的笔画笔顺都详细地学习了一遍,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呐?(展示生字课件)集招架龟攻炮坦战神威乱胜学生:开火车学生读词语。

教师:这一轮你们都是胜利者,读的非常棒!那么下面我们带着课题中的问号,认真地听一遍课文录音,找出答案。

(1)矛与盾结合得出了什么结果?(2)矛和盾作用分别是什么?(3)课文分了几个自然段?教师:(展示课件)发明家和朋友比赛的场景。

(1)出示课件“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2)表演并理解“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请全班学生演示动作,每个学生手上拿着书,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喊:“左右上下,左左左右右上左…”同学们挡住了如雨点般的矛吗?教师对他们的表演加以鼓励。

(3)“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学生表演(4)“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出示图片蜗牛和乌龟,加以解释。

《矛和盾的集合》第2课时活动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2课时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
第七组第二十五课《矛和盾的集合》第2课时活动设计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请你把读懂的内容和同学一起
原来,发明家是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具体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
原来,“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自卫和进攻的集合,既能很好的自卫,又能更好的进攻,这可是“大显神威”。

读了第5
么大显神威的吧!请看这个短片。

看完这个短片,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
)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一篇练习,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吧。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矛和盾的概念及其定义。

2.能够掌握矛和盾的特点及其联系。

3.能够利用矛和盾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加深对矛和盾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矛和盾的定义与特点。

2.矛和盾的联系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
1.矛和盾的联系与应用的解析及案例分析。

2.手工制作模型的指导。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篮球、网球和排球等球类及相关装备。

3.丙烯颜料、画笔、木棍、泡沫板等制作模型的工具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知识讲解
通过PPT介绍矛和盾的概念和定义,向学生解释矛和盾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列举一些生活案例,例如:篮球比赛、商场促销等。

2. 实践操作
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实践操作模型,利用矛和盾的特点,制作出不同球类的模型,例如:篮球、网球和排球等。

3. 学生互动
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何利用矛和盾的特点解决问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以大球挤小球为例,让学生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感受矛和盾的作用,并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4. 辅助练习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中相关练习,并巡回辅导,逐一纠正。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矛和盾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七、教学延申
引导学生到社区活动中心或孔子学院等地学习围棋、国际象棋等游戏,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矛与盾的运用及思维的拓展。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2.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文本1.听写重点句: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反馈:打开书本,校对订正。

(二)抓住重点,感悟课文1.出示听写的句子,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

(自卫——进攻;盾——矛)2.出示听写的句子,圈出能解释课题中“集合”的一个词。

(合二为一)3.提出问题:把“矛”和“盾”合二为一,怎样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问题1:矛和盾怎么集合?(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1)指名回答。

(2)适时板书:集合优点(3)出示坦克的图片,简单介绍,加强理解。

问题2: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既能很好的自卫,又能更好的进攻。

)(1)指名回答。

(2)适时板书:坦克大显神通5.理解重点词:大显神威。

(1)用“——”画出能说明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2)指导读。

(3)结合生活,说说你还有知道哪些大显神威的人或事。

6.师小结,初步引导感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三)结合生活,揭示道理1.出示句子,齐读: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反复默读,思考,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还有哪些你觉得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可以怎样改进,使之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教师鼓励有创意的想法。

3.师小结社会在迅速的发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板书设计:29、矛和盾的集合→(集合优点)矛进攻坦克大显神威盾自卫六、作业布置1.记下自己或身边的人留心周围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事例。

抓住重点 放飞思维--《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抓住重点 放飞思维--《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国兵 是 非 常 厉害 的 , 以说 是 所 向 无敌 。而 当 他们 遇 到 可 坦 克竞 被 吓 成 了这 样 , 说 坦 克 厉 害 吗 ? 能 读 出坦 克 你 你 的 大显 神 威 吗 ?

在战场 上大 显神威 ”读 懂本课 内容 ; 合生 活经 , 结
验 , 解 “ 善 于 把 别 人 的长 处 集 于 一 身 , 就 会 是 胜 理 谁 谁
公里 ” 又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②你能用些成语形容德
教 学 目标
1 . 理解 “ 显神 威 、 大 庞然 大 物 、 抵 右挡 、 以 招 架 ” 左 难 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 确 、 . 流利 、 感情 地 朗 读 课 文 。 有 3抓 住 重 点 旬 “ 克 把 盾 的 自卫 、 的 进 攻 合 二 为 . 坦 矛
“ 然 大 物 ” 个 词 让 你 感 受 到 了 什 么 ? 能 读 出 庞 这 你 这 个词 的 庞 大 气 势 吗 ? 哇 哇 直 叫 ” 的 “ ” “ 中 直 是什 么 意 思 ? 们 在不 停 地 叫什 么 呢 ?乱 成 一 团 , 下 子 退 了+ 他 “ 一
于 把 别 人 的 长 处 集 于 一 身 , 就 会 是 胜 利 者 ” 道 理 中 谁 的 得 到 启 发 , 养 学 生 良好 的 思 维 品 质 。 培
教学设计
抓 住 重 点 放 飞 思 维
— —
《 矛和盾的集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浙 江 台州临海哲 商现代 实验 小学( 1 0 0 陈雪芬 370 )
设计 理念
《 矛和盾 的集合》 讲述了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
合 在 一 起 而 发 明 了 坦 克 的 经 过 。 本 设 计 旨 在 通 过 对 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矛和盾的集合》其次课时教案篇1本篇课文编排在五册以思想方法为专题的第七单元。

同学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边读边思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连续培育同学积累语言的习惯。

这篇课文叙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特长集合在一起而创造了坦克的经过。

文章共6个自然段,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创造家手持矛和盾,与伴侣进行对打竞赛的过程中,为了爱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他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了坦克。

其次部分讲英军把坦克投入战场,战胜了敌军。

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创造引出“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一道理。

对于同学来说,他们已有肯定的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且由于同学已经学了一个课时,需要熟悉的生字已经熟悉,需要学会写的生字也已经学写了,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设想以同学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附之以老师准时、适时的调配课堂教学资源,启发同学的探究内容和方法,尽量完成本堂课的“目标”。

目标:1、知道词语“集合、招架、当然、防卫、履带、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等的意思;2、用另一组表示打比方的词语改写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3、连续练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4、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阅历理解“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5、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初步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

重、难点:了解创造家把矛和盾的优势合二为一的过程;理解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思索。

过程:一、同学自由读(或看)课文,找疑问和意见。

同学自由读(或看)课文,边读边思索,在文中找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的意见),并在文中相应的地方做上标记,写上疑问的内容(或不同意见)。

二、探究文本。

1、老师了解全班同学疑问的多少,并准时夸奖、鼓舞。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个成语故事。

今天 呀,老师给大家看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后)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讲的是个什么成语故 事?生:自相矛盾。

师:完全正确。

矛和盾都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矛和 盾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师:声音真响亮。

谁会写矛和盾这两个字呢? 【让2名学生上来操作】 师:其他同学要仔细看他们写得对不对。

师:谢谢这两位小老师——写后,让学生来评价后,再确定标准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跟它读一读,写一写。

师:同学们,矛是进攻的武器,锋利无比,【板书】盾是自卫的武器, 坚固无比。

它们是相互对立的,那它们是怎么集合的呢?学了课文之后, 我们就会明白了。

师: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师: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

师:学会倾听,才知道怎样学习。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旅程。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1页,都翻到了吗?生:翻到了。

师:好,请端正读书姿势:把书立起来,腰直起来。

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生齐读课文——生读后师出示师:你记性真好,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么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听一听小喇叭给大家提出的学习要求师: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

师:(生没读,师提示)自由地朗读就是自己小声地读,开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

师:谁找到那个令人紧张的画面了?生: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拍照上传】师:你真会读书,老师送你一个笑脸。

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师:你的声音真好听。

全班同学也一起读读吧。

师:同学们,左抵右挡是什么意思?【一边说左抵右挡一边画红线】生:左边挡了右边挡。

师:是这个意思吗?现在咱们就来情景再现一下。

老师就是发明家的朋友,手持的是锋利的矛(出示矛),这是坚固的盾(出示盾),谁愿意上来和老师比一下赛?指名学生上来。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从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领会到正确的思想是发明的前提。

2.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如果能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三、教学难点坦克的发明是缘于发明家与众不同的思维。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研读坦克发明过程,体悟发明家独特思维。

1.抓住“左抵右挡”,体会形势危急。

请同学们找出写发明家难以招架的词句。

并指导朗读。

2.情境体验,体会不同的思想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如果当时招架不住的是你。

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是啊!你们的想法和做法错了吗?没有!可是那样的结果只是保护了自己。

让我们看看发明家是怎样想的吧。

读写发明家想法的一段话。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多么了不起的想法啊!要是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保住自己的命再说。

哪里还会想到进攻呢?指导读。

3.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有发明)(二)研读课文,再悟集合。

矛和长处是什么?盾的优点又是什么?1.自读第五自然段,说说坦克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从“大显神威”和“乱成一团”体会它巨大的威力?2.引疑:矛只是能进攻,盾只是能防守,为什么坦克却有这么大的威力?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语言训练:串进“如果…那么”“因为…所以…”再读上面的话。

4.指导朗读。

(三)体会道理,联系实际.1.从这件事情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以关联词:“如果…那么”“因为…所以…”变读这句话。

加深体会。

3.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让我们回想一下,你所知道的这方面的例子。

师生交流搜集到的例子,还可以一边听一边谈谈自己的感受。

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联兴小学王木水一、概述:《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灵活用字,学习矛和盾合二为一后如何大显神威;第二课时以读为主,理解科学家如何发明坦克的过程,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

2、过程与方法(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

(2)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坦克的发明过程;2、理解“谁善于将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这句话的含义,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问题、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识字量比较大,教学先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标出不认识的字,凭借字典,读准字音,感知字义。

文中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弄懂词语,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再指导学习和讨论,着重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部分四、教学策略: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

解决坦克是怎么发明出来的这个问题,并用表格进行梳理概括。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图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轻启学生心扉二、聚焦文眼,集中阅读心向三、深掘文本,磨砺儿童语言(一)感悟发明过程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请大家放声朗读这四个自然段,想一想: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请大家再默读1-4自然段,一边默默地读,一边细细地想,一边轻轻地画,思考这个问题。

3、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个问题。

其余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他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4、剖析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带“然”字的词语,把它画出来。

请大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这三个然字词在这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知道什么?出示:忽然……固然……当然……从这三个带“然”字的词语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是:产生想法——修正想法——延伸想法。

你能用上这三个关键词语,说说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吗?请和同桌相互说说。

5、谁来对全班同学说说?(二)活化坦克神威1、课文第5自然段写了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2、教师出示战场上的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用笔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再读读!(教师出示课文片段,学生朗读)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轻启学生心扉
二、聚焦文眼,集中阅读心向
三、深掘文本,磨砺儿童语言
(一)感悟发明过程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请大家放声朗读这四个自然段,想一想: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请大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这三个然字词在这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出示:
忽然……固然……当然……
从这三个带“然”字的词语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是:产生想法--修正想法--延伸想法。你能用上这三个关键词语,说说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吗?请和同桌相互说说。
3、“集合”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了。看看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集合别人优点的产物?
4、这个“谁”除了指这些物体外,还可以指什么?小组讨论讨论:如果可能,你希望将哪些长处集于一身?小组讨论后进行学习汇报。
5、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善于集合别人的优势,就能成为强者,胜利者。祝大家梦想成真!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吧--
设计特色:
以读书为本,自读、自悟、自得总结收获;以体验为主导,促进个性化阅读;以人文熏陶,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为此,本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把学生的自主体验、个性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师生共同运用教材,占有、整合、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人文熏陶中成长。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五课,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课文由三部分组成,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
(教师出示课文片段,学生朗读)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4、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5、学生自由练习朗读、齐读。
(三)感悟表达方法
1、出示阅读材料,请学生自由读一读--
1916年9月15日早晨,在法国的索马河畔(pàn),大雾弥漫,英国军队将一种钢铁“怪物”投入战场,只见它大摇大摆向德军铁丝网和战壕(áo)密布的阵地冲去,德军慌忙集中大量的机枪向它射击,可是枪弹都从钢铁装甲上纷纷滑落,德国兵吓得屁(pì)滚尿(niào)流,纷纷逃窜(táo cuàn),英军乘势占领了德军的阵地。这种大显神威的武器就是首次在战场上使用的坦克。
2、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请大家再默读1-4自然段,一边默默地读,一边细细地想,一边轻轻地画,思考这个问题。
3、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个问题。其余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他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4、剖析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
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带“然”字的词语,把它画出来。
2、学生交流读这段话的感受。
3、这一段话写得很具体、生动、形象!可是,为什么课文不这样写,而只是用了短短的47个字来写?
(四)品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道理
1、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围绕题目写了什么?请齐读--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这里的“谁”可以指哪些?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除了课文中的坦克,还可以指什么?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四、积累言语,存盘所需养料
板书:
矛 和 盾 的集合
进攻 自卫 合二为一
枪炮 铁屋子 坦克
5、谁来对全班同学说说?
(二)活化坦克神威
1、课文第5自然段写了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2、教师出示战场上的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
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用笔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再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