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防雷保护装置之一,只有正确地选择避雷器,方能发挥其应有的防雷保护作用。
1、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选择的一般要求如下:(1)、应按照使用地区的气温、海拔、风速、污秽以及地震等条件确定避雷器使用环境条件,并按系统的标称电压、系统最高电压、额定频率、中性点接地方式,短路电流值以及接地故障持续时间等条件确定避雷器的系统运行条件。
(2)、按照被保护的对象确定避雷器的类型。
(3)、按长期作用于避雷器上的最高电压确定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4)、按避雷器安装地点的暂时过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5)、估算通过避雷器的放电电流幅值,选择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
(6)、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按绝缘配合的要求,确定避雷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和操作过电压保护水平。
(7)、估算通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和能量,选择避雷器的试验电流幅值,线路放电耐受试验等级及能量吸收能力。
(8)、按避雷器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避雷器的压力释放等级。
(9)、按避雷器安装处环境污染程度,选择避雷器瓷套的泄漏比距。
(10)、按避雷器安装的引线拉力、风速和地震等条件,选择它的机械强度。
(11)、当避雷器不满足绝缘配合要求时,可采取适当降低其额定电压或标称放电电流等级或提高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等补救措施。
2、主要特性参数选择(1)、持续运行电压Uc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相对地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Uc可按不低于系统最高相电压选取。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如单相接地故障能在10s以内切除,其Uc仍可按不低于选取,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2h以上,因此Uc可按以下原则选取:10s及以内切除故障二;「三2h及以上切除故障3〜10kV 1.0〜1.1U L, 35〜66kV Uc》U L至于10s〜2h之间,可按2h以上选取,也可参照避雷器的工频电压耐受特性曲线选取。
避雷器如何正确选择适合的避雷器

避雷器如何正确选择适合的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力设备,它可用于保护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中的电路。
在选择适合的避雷器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电气参数、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选择适合的避雷器。
一、避雷器的分类按照使用场合的不同,避雷器可以分为低压避雷器、中压避雷器和高压避雷器,其中低压避雷器用于家庭电路和小型工商业用电,中压避雷器用于中压电力线路,而高压避雷器则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
按照动作原理的不同,避雷器可以分为气体放电避雷器和压敏电阻避雷器两种类型。
气体放电避雷器是应用气体放电原理制作而成,内部充填着惰性气体。
当系统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避雷器内的气氛会被激发成等离子体,以达到放电保护的作用。
压敏电阻避雷器是应用陶瓷材料的电学特性制作而成,当系统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避雷器内的压敏电阻将发生负阻特性,起到消耗过电压的能量的作用。
二、避雷器的参数选择适合的避雷器,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避雷器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值,必须与电力系统中的额定电压匹配。
2.击穿电压:击穿电压是避雷器放电的电压值,也就是保护作用启动的电压值。
3.额定放电电流:额定放电电流是避雷器在击穿电压作用下的放电电流值。
4.容量:容量是避雷器所能承受的过电压的能量大小,必须与所保护的设备或电路的容量匹配。
三、选择适合的避雷器选择适合的避雷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电气参数的匹配:必须满足避雷器的电气参数与实际使用环境的需求相匹配。
2.环境条件的考虑:根据实际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避雷器,如避雷器应采用防水、防尘等防护措施,以便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使用寿命的要求:不同种类的避雷器有不同的使用寿命,应根据实际使用寿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避雷器。
4.价格和性价比: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预算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避雷器产品。
四、安装和使用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是保证避雷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在安装时,必须遵循厂家的安装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接线。
避雷器选择

型 号 安装地点 额定电压(KV) 灭弧电压(KV) 工频放电电压
(KV) 冲击放电电压(KV)不大于
不小于 不大于
FCZ-110 110KV侧 110 126 255 290 365
FZ-35 35KV侧 35 41 84 104 148
FZ-110J 变压器110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性点 110 100 224 268 364
采用避雷器来防止雷电侵入波对电器设备绝缘造成危害。避雷器的选择,考虑到氧化锌避雷器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优越于碳化硅避雷器(磁吹避雷器),且没有串联间隙,保护特性好,没有工频续流、灭弧等问题,所以本工程110KV和35KV系统中,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由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没有串联间隙,正常工频相电压要长期施加在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上,为了保证使用寿命,长期施加于避雷器上的运行电压不可超过避雷器允许的持续运行电压。避雷器选择情况见下表:
七、 避雷器选择:
根据避雷器配置原则,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一般应装设避雷器;变压器中心点接地必须装设避雷器,并应接在变压器与断路器之间;110、35KV线路侧一般不装设避雷器。
本工程采用110KV、35KV配电装置构架上设避雷针;10KV配电装置设独立避雷针进行直接雷保护。
为了防止反击,主变构架上不设置避雷针。
FZ-40 变压器35KV中性点 40 50 98 121 154
FZ-10 10KV母线 10 12.7 26 31 45
FS-10 10KV出线 10 12.7 26 31 45
防雷设备常用的选择方法

防雷设备常用的选择方法防雷设备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雷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防雷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雷设备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以防雷设备常用的选择方法。
一、了解防雷设备的种类防雷设备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器等。
避雷针是一种尖锐的金属杆,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用于吸引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避雷带是一种金属带,安装在建筑物的周围,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网是一种金属网,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周围,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器是一种电气设备,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
了解防雷设备的种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雷设备。
二、了解防雷设备的性能防雷设备的性能是选择防雷设备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防雷设备性能包括耐压、耐电流、放电能力、防腐性能等。
耐压是指防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耐电流是指防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放电能力是指防雷设备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的能力。
防腐性能是指防雷设备能够抵抗腐蚀的能力。
了解防雷设备的性能,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雷设备。
三、了解防雷设备的适用范围防雷设备的适用范围是选择防雷设备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防雷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如,避雷针适用于高层建筑物、电视塔等高耸建筑物;避雷带适用于低层建筑物、工厂、仓库等建筑物;避雷网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避雷器适用于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等。
了解防雷设备的适用范围,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雷设备。
四、了解防雷设备的安装要求防雷设备的安装要求是选择防雷设备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防雷设备有不同的安装要求。
例如,避雷针的安装高度、数量、间距等要求;避雷带的安装位置、长度、宽度等要求;避雷网的安装高度、网孔大小、网线直径等要求;避雷器的安装位置、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等要求。
了解防雷设备的安装要求,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雷设备。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 民熔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如何选择避雷器(1)按额定电压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系统的额定电压一致。
(2)检查最大允许电压:检查避雷器安装处导线对地的最高电压是否不超过避雷器的最高工作电压。
导线对地最高电压与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和系统参数有关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导体对地最高电压为系统电压的1.1倍,一般不存在问题。
②一般情况下,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线路电压。
③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国内避雷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最大工作电压为系统电压的0.8倍,按额定电压选择无问题。
(3)检查工频放电电压:①在中性点绝缘或阻抗接地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5倍。
中性点的放电电压应大于中性点电压的3倍。
②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最大工作电压的1.8倍。
避雷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
防雷装置通过现代电气等技术,可以防止雷电对设备的损坏。
避雷器中雷电的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1.在防雷装置保护达到理想效果的基础上,要注意“在正确的地方合理安装合适的避雷器”,避雷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2.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之间的雷电流分配情况如下:约有50%的雷电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泄放入地,另有50%的雷电流将在整个系统的金属物质内进行分配。
这个*估模式用于估算在LPAOA区、LPZOB区和LPZ1区交界处作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和金属导线的规格。
该处的雷电流为10/35μs电流波形。
3.在各金属物质中雷电流的分配情况下:各部分雷电流幅值取决于各分配通道有的阻抗与感抗,分配通道是指可能被分配到雷电流的金属物质,如电力线、信号线、自来水管、金属构架等金属管级及其它接地,一般仅以各自的接地电阻值就可以大致估算。
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接是电阻相等,即各金属管线平均分配电流。
2.在电力线架空引入,并且电力线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时,进入建筑物内保护区的雷电流取决于外引线路、防雷器放电支路和用户侧线路的阻抗和感抗。
避雷器主要特性及参数选择 图文 民熔

避雷器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防雷保护装置之一,只有正确地选择避雷器,方能发挥其应有的防雷保护作用。
1、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选择的一般要求如下:(1)、应按照使用地区的气温、海拔、风速、污秽以及地震等条件确定避雷器使用环境条件,并按系统的标称电压、系统最高电压、额定频率、中性点接地方式,短路电流值以及接地故障持续时间等条件确定避雷器的系统运行条件。
(2)、按照被保护的对象确定避雷器的类型。
(3)、按长期作用于避雷器上的最高电压确定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4)、按避雷器安装地点的暂时过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5)、估算通过避雷器的放电电流幅值,选择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
(6)、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按绝缘配合的要求,确定避雷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和操作过电压保护水平。
(7)、估算通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和能量,选择避雷器的试验电流幅值, 线路放电耐受试验等级及能量吸收能力。
(8)、按避雷器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避雷器的压力释放等级。
(9)、按避雷器安装处环境污染程度,选择避雷器瓷套的泄漏比距。
(10)、按避雷器安装的引线拉力、风速和地震等条件,选择它的机械强度。
(11)、当避雷器不满足绝缘配合要求时,可采取适当降低其额定电压或标称放电电流等级或提高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等补救措施。
2.主要特性参数选择(1)、持续运行电压Uc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相对地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Uc可按不低于系统最高相电压选取。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如单相接地故障能在10s以内切除,其Uc 何按不低于选取,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2h以上,因此Uc可按以下原则选取:10s及以内切除故障U。
2U132h及以上切除故障3~ 10kV 1.0~ 1.1UL, 35~ 66kV Uc2UL至于10s~2h之间,可按2h以上选取,也可参照避雷器的工频电压耐受特性曲线选取。
避雷器选择

一、选用避雷器必须满足的要求是:避雷器的VS特性、V A特性要分别与被保护设备的VS 特性和V A特性正确配合;避雷器的灭弧电压与安装地点的最高工频相电压应正确配合。
这样,即使在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避雷器也能可*地熄灭工频续流电弧,避免避雷器发生爆炸。
二、选择管型避雷器时应注意管型避雷器不能用作有绕组的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而只用于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进线的保护;管型避雷器遮断电流的上限应不小于安装处短路电流的最大值,下限不大于安装处短路电流的最小值。
三、阀型避雷器分普通型和磁吹型两大类,选择时应注意避雷器的保护比Kb数值大小要按照额定电压的大小来选择。
要注意校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工频放电电压、冲击放电电压及残压,要注意与被保护电气设备的距离。
四、选择氧化锌避雷器时,要计算或实测避雷器安装处长期的最大工作电压。
应使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避雷器安装点的暂态工频过电压幅值。
注意残压与被保护设备绝缘水平的配合。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避雷器如何选择1按额定电压选择:要求避雷器额定电压与系统额定电压一致;2校验最大允许电压:核对避雷器安装地点可能出现的导线对地最大电压,是否不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与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及系统参数有关: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为系统电压的1.1倍,所以一般没有问题;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系统:一般选择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线电压;③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国产避雷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其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系统电压的0.8倍,所以按额定电压选择是没有问题的;3校验工频放电电压:①在中性点绝缘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5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倍;②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最大工作电压的1.8倍防雷器 ,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基于防雷器的防护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应注重“在合适的地方合理地装设合适的防雷器”,防雷器的选择十分重要;⒈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之间的雷电流分配情况如下:约有50%的雷电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泄放入地,另有50%的雷电流将在整个系统的金属物质内进行分配;这个估模式用于估算在LPAOA区、LPZOB区和LPZ1区交界处作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和金属导线的规格;该处的雷电流为10/35μs电流波形;在各金属物质中雷电流的分配情况下:各部分雷电流幅值取决于各分配通道有的阻抗与感抗,分配通道是指可能被分配到雷电流的金属物质,如电力线、信号线、自来水管、金属构架等金属管级及其它接地,一般仅以各自的接地电阻值就可以大致估算;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接是电阻相等,即各金属管线平均分配电流;⒉在电力线架空引入,并且电力线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时,进入建筑物内保护区的雷电流取决于外引线路、防雷器放电支路和用户侧线路的阻抗和感抗;如内外两端阻抗一致,则电力线被分配到一半的直击雷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具有防直击雷功能的防雷器;⒊后续的估模式用于估LPZ1区以后防护区交界处的雷电流分配情况;由于用户侧绝缘阻抗远远大于防雷器放电支路与外引线路的阻抗,进入后续防雷区的雷电流将减少,在数值上不需特别估算;一般要求用于后续防雷区的电源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在20kA8/20μs以下,不需采用大通流能力的防雷器;后续防雷区防雷器的选择应考虑各级之间的能量分配和电压配合,在许多因素难以确定时,采用串并式电源防雷器是个好的选择;串并式是根据现代雷电防护中许多应用场合、保护范围层次区分等特点提出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并式防雷器而言;其实质是经能量配合和电压分配的多级放电器与滤波器技术的有效结合;串并式防雷有如下特点:应用广泛;不但可以按常规进行应用,也适合保护区难以区别的场所;感生退耦器件在瞬态过电压下的分压、延迟作用,以帮助实现能量配合;减缓瞬态干扰的上升速率,以实现低残压与长寿命以及极快的响应时间;⒋防雷器的其它参数选择取决于各个被保护物所在防雷区的级别,其工作电压以安装在引电路中所有部件的额定电压为准;串并式防雷器还需注意其额定电流;⒌影响电子线雷电流分配的其它因素:变压器端接地电阻降低将使电子线中分配电流增大;供电线缆的长度的增加将使电力线中分配电流减少,并使几要导线中有平衡的电流分配;过短的电缆长度和过低的中性线阻抗将使电流不平衡,从而引起差模干扰;供电线缆并接多用户将降低有效阻抗,导致分配电流增大,在连成网状的供电状态下,雷临时性流主要流入电力线,这是多数雷损发生在电力线处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避雷器如何选择
(1)按额定电压选择:要求避雷器额定电压与系统额定电压一致。
(2)校验最大允许电压:核对避雷器安装地点可能出现的导线对地最大电压,是否不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
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与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及系统参数有关:
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为系统电压的1.1倍,所以一般没有问题。
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系统:一般选择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线电压。
③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国产避雷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其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系统电压的0.8倍,所以按额定电压选择是没有问题的。
(3)校验工频放电电压:
①在中性点绝缘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5倍。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倍。
②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最大工作电压的1.8倍
防雷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
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基于防雷器的防护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应注重“在合适的地方合理地装设合适的防雷器”,防雷器的选择十分重要。
⒈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之间的雷电流分配情况如下:约有50%的雷电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泄放入地,另有50%的雷电流将在整个系统的金属物质内进行分配。
这个*估模式用于估算在LPAOA区、LPZOB区和LPZ1区交界处作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和金属导线的规格。
该处的雷电流为10/35μs电流波形。
在各金属物质中雷电流的分配情况下:各部分雷电流幅值取决于各分配通道有的阻抗与感抗,分配通道是指可能被分配到雷电流的金属物质,如电力线、信号线、自来水管、金属构架等金属管级及其它接地,一般仅以各自的接地电阻值就可以大致估算。
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接是电阻相等,即各金属管线平均分配电流。
⒉在电力线架空引入,并且电力线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时,进入建筑物内保护区的雷电流取决于外引线路、防雷器放电支路和用户侧线路的阻抗和感抗。
如内外两端阻抗一致,则电力线被分配到一半的直击雷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具有防直击雷功能的防雷器。
⒊后续的*估模式用于*估LPZ1区以后防护区交界处的雷电流分配情况。
由于用户侧绝缘阻抗远远大于防雷器放电支路与外引线路的阻抗,进入后续防雷区的雷电流将减少,在数值上不需特别估算。
一般要求用于后续防雷区的电源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在20kA(8/20μs)以下,不需采用大通流能力的防雷器。
后续防雷区防雷器的选择应考虑各级之间的能量分配和电压配合,在许多因素难以确定时,采用串并式电源防雷器是个好的选择。
串并式是根据现代雷电防护中许多应用场合、保护范围层次区分等特点提出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并式防雷器而言)。
其实质是经能量配合和电压分配的多级放电器与滤波器技术的有效结合。
串并式防雷有如下特点:应用广泛。
不但可
以按常规进行应用,也适合保护区难以区别的场所。
感生退耦器件在瞬态过电压下的分压、延迟作用,以帮助实现能量配合。
减缓瞬态干扰的上升速率,以实现低残压与长寿命以及极快的响应时间。
⒋防雷器的其它参数选择取决于各个被保护物所在防雷区的级别,其工作电压以安装在引电路中所有部件的额定电压为准。
串并式防雷器还需注意其额定电流。
⒌影响电子线雷电流分配的其它因素:变压器端接地电阻降低将使电子线中分配电流增大。
供电线缆的长度的增加将使电力线中分配电流减少,并使几要导线中有平衡的电流分配。
过短的电缆长度和过低的中性线阻抗将使电流不平衡,从而引起差模干扰。
供电线缆并接多用户将降低有效阻抗,导致分配电流增大,在连成网状的供电状态下,雷临时性流主要流入电力线,这是多数雷损发生在电力线处的原因。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