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1.市场风险。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营销策略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风险。

2.技术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如果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就会面临技术风险。

3.合同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可能存在风险,如合同条款不清晰、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等。

4.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弱,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财务风险。

5.管理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管理风险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四、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提高全员、全方位参与的意识。

2.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明确风险管理职能,建立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和协调。

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问责制、考核制和奖惩制度,加强对内部人员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4.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

5.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降低技术风险。

6.加强合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款,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控制,降低合同风险。

7.加强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8.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风险控制能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和有关风险防范一直是承发包双方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事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关注的主要法律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大型项目采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99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1999-0201),该文本亦被大家称作示范文本。

笔者从事建设工程及房地产开发法律服务已有数年,对于承发包人双方就建设工程合同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风险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拟结合有关案例情况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进行适当分析,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以飨读者,并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考虑到保密要求,本文有关案例隐去了当事人的名称并作了适当调整。

一、基本案情2007年6月1日,甲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双方在合同第一部分协议书第二条中约定工程承包范围为:预算报价中所含的宾馆土建及室内装饰装修项目工程(具体范围见预算书、有关投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双方在第三条中约定,合同工期为280天(日历天数),其中土建140天,装饰装修140天,开工日期为乙方提交施工组织计划后7天,具体时间由甲方书面予以通知.协议书第五条约定合同价款为5000万元,其中土建部分3500万元,装饰装修部分1500万元。

合同专用条款第10。

1中约定,承包人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时间为进场后三天内.工程师确认的时间为乙方按要求提交后三天内。

合同专用条款13.1约定双方约定工期顺延的其他情况包括白天连续5小时停电,土建期间连续3日下雨或其他自然灾害等。

合同专用条款23.2约定,本合同采用可调价格,合同价款调整的方法为根据承包人编制的预算综合报价文件明确的单价,在施工中发生经业主认可的增减变更工程,其价款予以调整。

合同专用条款24条约定预付款为500万元,此款在开工次月起所完成的工程量中按20%的比例逐月予以扣回,直至扣完.合同专用条款26条约定工程进度款支付的方式和时间为:按甲方核实的工程量支付工程进度款,乙方于每月25日前提交工程量及申请结款报告,甲方于次月2日前按照经审核确认后的实际金额支付给乙方,工程预付款将在每月结算款项中逐月按比例扣回.工程款支付到工程总价的90%后,甲方不再支付,余款(除保修金)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十日内支付。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类行业都相继获得较大市场空间,从而行业规模扩大,企业间竞争加剧,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

基于建筑行业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并不完善,多数企业都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经济目标,没有将消费者权益予以重视,导致诸多法律问题在建筑施工企业频繁出现。

只能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现状的分析,研究相关的法律事务问题,以此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更好发展,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引言建设工程企业的项目一般都是建设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众多,导致在建设期间易产生纠纷问题。

建筑企业基本都意识到法务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行业没有相关的法务管理经验可借鉴。

因此,面对建设工程企业的特点和现状来看,逐步完善建筑企业法务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发展。

1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界定合同管理在建筑施工中会涉及不同的领域,而且管理的流程相对复杂,要规避风险,风险管控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签订合同是否具有合法性、有效性,风险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都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做出判断,并对管理中的漏洞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或防范措施。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风险2.1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在签订合同以前,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能力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当事人可能不按事先约定履行,最终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无论合同金额大小,必须要对合同相对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尤其涉及金额较大的合同,除了要全方面了解合同方的经营实力外,还应该在工商局查询合作方的内档,或在天眼查、企查查等专业App上查询其有无诉讼或行政处罚案件、抵押贷款等。

这样可以避免合同相对方因经营不善而被注销、破产,甚至直接人去楼空,导致公司的债权难以追讨。

在合作事项涉及金额较大的情况下,应该让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以加大日后债权实现的可能性。

施工中的风险和责任分析

施工中的风险和责任分析

施工中的风险和责任分析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具有一定风险的过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还需要合理分配责任,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

本文将对施工中的风险和责任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施工中的风险1. 人身安全风险: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电击、机械伤害等危险,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2. 环境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如噪音、振动、粉尘等,需要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和区域,采用环境保护措施,如噪音隔离、粉尘防护等。

3. 施工质量风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等都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和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进度控制风险:不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或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需要合理评估施工进度,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

5. 法律合规风险:施工项目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等,以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施工中的责任分析1. 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全面负责,需建立完善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并落实责任到相关岗位和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监理单位责任: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负责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需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全程监测和记录,并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业主责任:作为项目的委托方,业主需要合理选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同时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4. 设计单位责任:设计单位在施工前要对工程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设计,并提供完整准确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以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质量。

三、风险和责任的应对方案1. 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如安全教育培训、完善施工计划、加强现场管理等。

建筑施工企业最常见风险及应对

建筑施工企业最常见风险及应对

建筑施工企业最常见风险及应对一、承包人垫资施工、融资风险承包人垫资施工实际是穷帮富.建议:现实中很多项目需垫资施工、已无法避免,此类情况应对业主方的信誉、偿债能力、项目资金来源、到位情况等进行全面考察后再决定是否垫资;签合同时对垫资条款约定好还款时间及支付保障。

最高法院研究室有关人士在接受《建筑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垫资是否属于可以优先受偿的工程价款时解释说:承包人垫付的资金确实已经物化到建设工程中的部分,“应该纳入《合同法》286条所称的‘工程价款'的范围,并且应该优先受偿.因此,承包人应注意付款的时间不要约定为超过竣工以后的6个月,以免丧失优先受偿权;此外,还应督促业主方按月形象进度支付工程款.二、施工、业主、监理关系不稳定,业主变脸,口头承诺经常变有一对小两口都是干土木施工行当的,自己的小孩也就耳濡目染,一天小孩问妈妈: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安监站、监理都是干什么的?其母回答:业主就象你爹,什么也不干,整天背着个手光知道训人。

设计院就象你爷爷,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提着个鸟笼子瞎晃悠,到处指指点点其实啥事也不管。

施工单位就象你妈,整天傻干活,忙里忙外,有时还要挨你爹、你爷的训。

安监站就象你奶奶,处处看你妈不顺眼,整天唠唠叨叨,但谁也不听她的。

小孩又问:还有一个监理单位是什么呢?其母说,监理就像你,说是监督爸、妈的,但又吃爸妈的饭、穿爸妈的衣、花爸妈的钱,只能装装样子监督一下爸妈,不过有时耍起小脾气来,老妈还得还哄着你.实际上,业主和施工单位关系就如同时下离婚率高的婚姻关系,并不稳定.业主经常口头痛快承诺但事后拒不认帐:先干后谈,前后判若二人,防范这种风险的办法,我觉得应该“小事糊涂,大事要聪明”。

尤其是对于业主方的口头承诺,涉及数额较大的变化,项目经理要有签证意识和习惯,要趁大家关系尚好时及时签下书面凭据。

三、建筑企业以欠条换工程款当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依照合同分批向发包方要钱时,必须先给发包方打欠条才能得到。

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与风险防范

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与风险防范

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与风险防范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迅猛,工程施工项目的履约风险和风险防范成为了一个关键议题。

无论是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是私营企业的商业建筑工程,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介绍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1. 技术风险: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风险是一项重要的履约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技术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或者施工质量不达标。

2. 供应链风险: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因此供应链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履约风险。

如果供应商出现货物延误、质量问题或者价格波动等情况,都会对施工进度和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3.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风险之一。

施工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施工无法继续进行或者质量得不到保障。

4. 法律风险: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纠纷、土地产权问题和法律法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工程履约的风险点。

合同纠纷可能导致工程延误或者追加额外费用,而法律法规变化可能使得原本合法合规的项目面临合规难题。

二、风险防范措施1. 加强项目管理: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和规避工程施工的履约风险。

确保项目有专业的项目经理和技术团队,加强施工计划的制定与监控,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控性。

2. 多方合作:与供应商、承包商和监理机构等相关方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权责,明确履约标准和期限,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3. 风险评估与控制: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或者降低风险对工程的影响。

4. 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调度,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同时,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5. 法律合规: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合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摘要:合同管理不善带来的法律风险是现代建筑公司在建设项目中提起诉讼或者是被诉讼的主要来源。

因此,系统分析施工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采取一些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对施工企业施工合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阐明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引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加快,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建筑行业的法律制度得到有效优化。

施工企业建设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的法律保障.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条约和协议,对其行为进行法律限制和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法律风险的可能相对来说较高.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的内涵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包括企业建设合同签订、履行和变更以及履行过程中违反合同的责任分担和相应的监督管理。

建筑相关法律问题在无论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是建筑工程的合同当中都较为常见。

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建立坚固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保障,从而促使建筑项目的顺利完成。

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建设,切实发现合同管理当中存在的各种隐形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

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促使企业提高行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并有效的避免各类合同纠纷的发生。

二、施工合同管理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分析1、合同签订阶段检查准备不足是组装合同签订中的常见问题。

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承包商没有对合作伙伴进行充分审查和准备,这导致了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的不断递增。

另一方面,建筑公司在签订合同之前很容易忽视施工项目本身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此,承包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签订的施工合同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的风险提示(3篇)

建设工程施工的风险提示(3篇)

第1篇一、合同签订风险1. 合同文本不完善:部分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文本不完善,存在漏洞,可能导致争议。

建议采用国家工商总局和建设部制定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确保合同条款全面、规范。

2. 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当事人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否则,合同可能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

3. 违反招投标规定:未依法进行招投标或违反建设工程法定程序所签订的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合同。

二、工程质量风险1. 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建设单位应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材料不合格:使用不合格材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材料的采购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三、安全管理风险1. 安全意识不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安全设施不完善: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如防护措施不到位、警示标志不明显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如现场秩序混乱、材料堆放不规范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四、工期延误风险1. 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工期延误。

2. 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可能导致施工方案调整,进而影响工期。

3. 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低下,可能导致工期延误。

1. 不可抗力费用索赔: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

2. 设计变更费用索赔: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

3. 工程质量问题费用索赔: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返工、维修等,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

为防范和降低建设工程施工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完善、合法。

2.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工程中,做好合同风险防范十分重要,有利于帮助企业控制损失,对于工程顺利实施也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进行研究中,主要针对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针对施工合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方(又称:施工方)与建设方在达成施工意愿一致后,签订的正式并具有法律效应的承包合同文书。

合同签订后代表双方责任明确,一旦出现违约行为需要按照合同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各自责任。

双方签订合同是工程施工前的关键环节。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做好防范工作,保证合同签订公平公正,为工程的良好开展也打好基础。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的全面解析通过对诸多合同纠纷案例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合同主体异常风险、阴阳合同风险、合同不平等条约风险、合同履行风险,以下是对不同的合同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一)合同主体异常风险该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签订后发现实际施工方与工程签订合同主体有所不同,签订合同的主体根本没有参与施工、或没有施工资质,又或者企业为“皮包公司”,如此一来,建设方与承包方的法律关系非常微弱,许多工作难以继续,甚至施工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另外,合同主体异常风险也表现为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属于法律上的异常状态,如当事人不具备民事权利和责任或者当事人不是企业法人等。

合同主体异常风险比较重要,关系到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关系到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否能够找到责任人。

(二)阴阳合同风险阴阳合同方法是真假合同的另一个名称。

所谓真假合同是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某一方与对方签订合同并不是真合同。

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另一份合同中包含了许多法律规范之外的合同内容,也是为了逃避国家税收的一种行为。

但是,签订阴阳合同,另一份合同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应,并且大部分另一份合同均为口头协议等内容,一旦双方出现利益纠纷,很容易给双方造成风险问题。

工程施工风险清单(3篇)

工程施工风险清单(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阶段风险1. 设计风险:设计不合理、设计变更频繁、设计遗漏等问题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 投标风险:投标报价不合理、投标文件不完善、投标过程中出现失误等可能导致项目中标困难或合同纠纷。

3. 施工许可风险: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施工,产生延误或罚款。

4. 人员风险: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善、技能不足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

5. 材料风险: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供应不及时、材料价格波动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工程质量受损。

6. 施工设备风险: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二、施工过程风险1. 土方工程风险:地基基础处理不当、土方开挖不稳定、边坡坍塌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2. 混凝土工程风险:混凝土强度不足、浇筑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

3. 钢筋工程风险:钢筋焊接质量差、绑扎不规范、间距过大等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安全隐患。

4. 脚手架工程风险: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支撑不牢固、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

5. 电气工程风险:电线敷设不规范、电气设备老化、漏电保护装置失效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6. 机械设备风险: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7. 施工用水、用电风险:供水、供电不稳定、管道泄漏、电气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8. 施工环境风险:恶劣天气、地质灾害、周边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三、施工后期风险1. 质量验收风险: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验收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 工程结算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结算依据不充分、结算争议等可能导致工程款纠纷。

3. 工程移交风险:移交手续不完善、移交资料不齐全、移交过程中出现纠纷等可能导致工程移交困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普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企业应该优化其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来控制风险,最大化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面对可控的法律风险,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企业施工合同管理以及监督机制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面对不可控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向责任方索赔或是保险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转移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见的法律风险1.施工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风险考虑到建筑工程的较强技术性以及较广的牵涉范围,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关乎众多人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受到许多法律法规的制约与约束,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也受着许多政府机构的监管。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合法经营,坚决履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

施工合同中由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的规定而涉及的风险的情况较多。

依据2004年最高法颁布的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关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对的解释文件,下列五种情况中施工合同认定无效,情形严重者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是相关承包单位不具有足够的施工资质,二是无资质施工人假借有资质施工企业,三是要求招标的建筑工程没有进行招标或者是招标无效的,四是承包人违法进行工程的转包,五是承包人非法分包建筑工程。

2缺乏公平性的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由于施工合同的初稿往往是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往往会处于不利的地位,由此会产生较大的法律风险。

倘若在施工单位接收到发包方提供的施工合同拟稿后,不经详细审阅与严谨的审查后就进行签约,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例如合同条款中缺少转移风险的内容、缺少由于第三方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的损失规定条款,甚至是对承包方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而导致的合约双方权利义务失衡的情况。

承包商管控法律风险案例(3篇)

承包商管控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承包商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包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承包商在工程建设中如何管控法律风险。

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区计划建设一座大型住宅小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

该小区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负责投资建设,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承包商”)负责施工建设。

双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承包商负责该小区的土建、安装、装饰等工程施工。

二、法律风险1. 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纠纷。

例如,合同中对工期、质量、价款等关键条款规定不明确,容易引发争议。

2. 工程质量风险:施工过程中,若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返工、索赔等法律风险。

3. 安全生产风险:施工现场若发生安全事故,承包商可能因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而承担法律责任。

4. 环境保护风险:施工过程中,若违反环保法规,承包商可能面临罚款、责令整改等法律风险。

5. 知识产权风险:施工过程中,若使用他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承包商可能面临侵权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合同风险管控: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

针对本案例,承包商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工期:明确约定开工、竣工时间,以及工期延误的处理方式。

- 质量:明确约定工程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不合格的处理措施。

- 价款:明确约定工程价款支付方式、时间及违约责任。

- 争议解决: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2. 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承包商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承包商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环境保护风险管控:承包商应遵守环保法规,采取以下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等污染。

施工中的风险及风险分担方式

施工中的风险及风险分担方式

施工中的风险及风险分担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其他类型的工程,都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施工中的风险及其分担方式。

一、施工中的风险在施工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工程造成损失、延误工期或其他不良后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中的风险:1. 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都可能对施工工地造成破坏。

2. 技术风险:施工工艺、材料性能、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可能引发风险。

3. 经济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或者预算超支。

4. 管理风险:施工项目管理不善、合同违约等问题可能影响工程进展和成果。

5. 安全风险: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工人职业健康等安全问题都是施工中的常见风险。

二、风险分担方式为了合理而公正地处理施工中的风险,各方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分担方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风险分担方式:1. 合同约定:在施工合同中,各方可以明确约定各自对特定风险的责任和分担方式。

例如,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可以约定由承包商负责修复费用,而业主负责保险费用。

2. 保险投保:各方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来分担施工中的风险。

例如,承包商可以购买意外事故保险来保障工人的安全,业主可以购买工程一切险来保障工程的完工和质量。

3. 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些风险可能由特定方承担。

例如,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一般由施工方负责施工质量,由业主负责支付工程款项等。

三、风险评估和管理为了更好地应对施工中的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采取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和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对潜在风险的准确识别和理解。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4. 风险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情况进行监控和追踪,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变化的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PPT课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PPT课件
中的主要法律风险,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以飨读者。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主要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主要 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有关 风险防范措施
一、合同签订不完善、不专业存在法律风险
1、《合同法》 第二百六十九条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
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第二百七十五条 施工合同的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 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 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 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 2、《建筑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履行中的主要法律风险与防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和有关风险防范一直是
承发包双方关注的主要法律问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 本)》(GF-2013-0201)(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结合实
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
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合同签订不完善、不专业存在法律风险
3、今年7月1日,住建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将正式施行2013版《建设工程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13版施工合同根据市场的需求,创设的八项 合同管理新制度。 (1)通用条款第2.5、3.7款确定承发包双方的双方互为担保制度; (2)通用条款第11.1款确定价格市场波动的情势变更调价制度; (3)通用条款第14.4确定逾期付款的违约双倍赔偿制度;
或发包人代表出具的确认、不予确认或部分确认的书面意见。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会出现多种签证。当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摘要:通常在建筑合同立法中的风险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主要表现在购销合同、担保合同和劳动合同等多种不同的建筑合同种类中,并表现在合同签订、执行和解除的种种不同阶段。

而建筑合同立法风险形成的因素也较为复杂,不仅有因为外部法规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影响,也有因为受公司内部合同管理体系紊乱、主体意识淡漠等因素影响产生的综合作用。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在这一时期中还会有许多风险的因素。

这特别反映了在某些规模比较庞大的建筑工程中,如果其质量由于一些突发原因而出现了问题,不但会给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延误施工期限,从而使得施工工作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内正常进行。

正因如此,施工单位为了要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的时效性,就应当从施工前期的合同履行阶段就进行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

正是基于此,本章剖析了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并通过分析法律风险有针对性地给出了防范的措施,为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建筑单位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工程双方主体对于工程合同签订也非常关注。

建筑工程合同是工程在开始施工建设之前必须要签订的重要凭证,它能够约束双方的利益行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部分工程双方主体本身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其中存在的合同内容也不能详尽审核,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

1合同管理的含义建筑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承包企业与施工企业依据相关合同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开展。

建筑工程合同具有约束双方的功能,基于条例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控,依托于法律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消耗,稳定建筑工程造价稳定,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合同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应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应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应对摘要:我国我国建设工程中合同是主要工作之一,建设工程合同是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

但是,随着建设工程的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合同出现了瑕疵,在合同的拟定和签订实施上出现了比较大的纠纷,最常见的有工期纠纷、造价纠纷和质量纠纷,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所以,对于建设工程合同需要加强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和潜在风险进行防范。

本文就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合同法律纠纷的防范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保障建设工程合同的合理性,推进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纠纷;防范措施引言在实际的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对于整个施工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划分合同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保证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害,并且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针对此种情况,施工方应当重视合同管理与成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优化措施的设计,从而为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提供保证,降低工程成本风险。

1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合同管理对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科学的合同是开展工程项目的必要前提,更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工程投资、质量监管、进度管理、安全保障、合同工管理等多个方面。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工程的开始,能够有效地对工程项目进行指导。

首先,合同可以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的目标;其次,合同可以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最后,合同能够为整个工程项目提供良好的保障,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企业一定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2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2.1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人对合同的签订过程、执行过程及监管机制,有时候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合同即使签署生效了也很难高效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工程施工类政策风险(3篇)

工程施工类政策风险(3篇)

第1篇一、政策法规变动风险1. 税收政策变动: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税负增加,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

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工程施工类企业造成影响。

2. 环保政策变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政策日益严格。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若不满足环保要求,可能面临高额罚款、责令停工甚至项目取消的风险。

3. 土地政策变动:土地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工程项目的选址、用地面积和土地成本。

如土地征收政策调整、土地供应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

二、政策执行不确定性风险1. 行政审批流程:工程项目在审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政策执行不统一、审批流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项目审批时间延长、成本增加。

2. 政策执行力度:政策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干扰,如政策执行部门对项目进行不合理的检查、罚款等。

三、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1. 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执行偏差,如政策解读错误、执行标准不一致等,导致工程项目不符合政策要求。

2. 政策执行力度过大:政策执行力度过大可能导致工程项目过度受限,如对施工企业进行不必要的罚款、责令停工等,影响项目进度。

为应对工程施工类政策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政策研究:密切关注政策法规变动,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政策要求。

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政策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在政策变化时能够迅速应对。

3. 提高合规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政策法规,降低政策风险。

4.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争取政策支持。

总之,工程施工类政策风险是工程项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因素。

企业应充分认识政策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2篇一、政策法规变动风险1. 税收政策变动:税收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影响项目盈利。

建设工程施工的合规性和风险点梳理

建设工程施工的合规性和风险点梳理

建设工程施工的合规性和风险点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的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合规性和降低施工中的风险,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合规性要求和主要风险点进行梳理,并探讨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建设工程施工的合规性要求1.1 设计文件合规性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设计文件的不合规性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1.2 施工许可证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前,必须获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

未经审批擅自施工将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工程被叫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施工单位资质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否则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工艺不达标、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影响工程实施。

1.4 环保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环保要求的不符合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二、建设工程施工的风险点梳理2.1 地质风险建设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质灾害,如地基沉降、滑坡等,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合理选择地盘和防范措施,以避免地质风险隐患。

2.2 安全风险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一直是关注焦点。

施工现场存在高空作业、危险化学品、施工机械等诸多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及工程设备的安全。

2.3 质量风险建设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保障。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4 法律风险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工程受罚、担责等后果。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标准,杜绝违法行为发生。

三、建设工程施工的应对措施3.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施工过程监督和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本身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合同管理复杂、可变因素多、风险高等行业属性,内部风险的管控及外部风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故本律师团队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从合同管理、施工队管理、印章管理、财务管理、变更及索赔管理、工期管理、保险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部分内容建议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完成。

一、合同管理1、正式合同签订前的合作意向书。

若合同双方有合作意向,但不确定最终的合作方式,需要签订合作意向书的,应在意向书中明确意向书的性质、效力,例如“该意向书只为确定双方合作意向,具体的合作条款以双方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相关实质性条款是否附条件、保密、违约、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视情况而定。

2、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签订主体应与主合同一致,若存在第三方,应核实第三方的主体性质及权限内容,并将相关委托、授权等手续作为合同附件。

3、与分公司的合同签订。

应尽量避免与分公司签订合同,否则应采取风险防控措施,防止履约风险,例如:由总公司出具授权委托书,或者要求对方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

4、合同签订前,应审查合同对方主体资质、涉诉情况、资产状况等征信情况,防止后期履约风险。

5、施工方与发包方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时,应明确发包方提供施工条件、时间、责任的约定。

如:办理土地征用、拆迁等,施工许可证等手续的办理。

6、招标人指定分包。

若发包人在投标范围内指定分包,可以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及责任,防止因分包人的原因导致总承包方向发包方承担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延误等连带责任。

7、中标通知发出后,若招标人迟迟未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应发函给招标人,要求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及时签订书面合同。

若合同涉及倒签,则应将合同签订日期定为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内。

8、合同中支付条款。

明确约定发包方支付工程款的前提条件,可在合同中举例说明支付条件。

若涉及两栋以上房建项目,应避免笼统约定“达到五层,支付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等内容。

分包合同中支付条款,可以设定“当发包方支付工程款到总包单位后,在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款给分包方”等类似的支付条件,防止资金压力风险。

9、施工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量偏差、变更、调价、综合单价、措施费等造价相关条款,明确调整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内容。

10、机械租赁合同和材料购买合同,应建立合同模板,对履约方式、支付、送达、违约、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形成固定模板,便于风险防控,提高合同审核效率。

11、结算及利息条款。

合同中应明确结算条款的依据及方式,可在合同中举例说明,增加可操作性,避免纠纷,如:非固定价合同中,约定形象进度阶段,与形象进度相对的工程价款做出明确约定,验收通过后10日内付款,最终结算后多退少补。

关于合同中涉及的费用退还或延期支付等情况,可根据情况明确是否计息,如分包合同中,对分包方的保证金的退还应明确“无息退还”。

12、争议解决方式。

综合法律风险及财务压力考虑,工程合同争议点较多,且风险较大,建议首选仲裁。

买卖和租赁合同争议点及风险相对偏低,建议首选法院,可以达到急收缓支的效果。

13、合同台账。

合同台账建立应遵从“集中管理、方便查阅、易于统计、分类保存”的原则,建立电子版合同台账,台账内容应包含“类别、主体、金额、保证金、是否办理结算、已支付金额、未支付金额、签订时间、备注”,可根据情况添加。

14、合同修正。

已盖章合同中,涉及手工修改的地方应加盖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避免使用名章,若修改内容较多,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多页合同应盖骑缝章。

15、合同中涉及自然人主体,应明确主体身份、住址、联系方式、送达等信息。

若合同中涉及货物接受人或签字确认人等主体,应明确其身份、住址、联系方式、送达等信息。

二、施工队管理1、劳务合同相对方为有劳务资质的劳务公司。

要求所有个人施工队挂靠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与总承包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所有合同履约涉及的结算、支付等法律关系与劳务公司建立。

2、施工队负责人在劳务分包合同中以担保人的身份对合同的履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提供相应的抵押、质押、保证金等担保。

3、施工队负责人在项目上实际参与管理的,由劳务公司出具授权委托书给总包方,授权其在该项目范围内具有办理结算、支付、签认、转委托等权限,若实际管理人为施工队负责人另行委托的人员,应由该施工队负责人出具授权委托书。

4、若劳务公司为总包方关联公司,则该施工队在该项目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应有挂靠施工队负责人或其委托人的签字,包括但不限于签认、结算、代垫、代付、劳务费支付等。

5、办理支付时应控制所有施工队的支付进度,避免超支付情况的发生。

6、民工工资发放。

合同签订时要求施工队缴纳民工权益保证金,同时,严格监督施工队对其所属的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可以委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监督发放过程并通过视频记录。

要求施工队提交民工工资发放到位承诺书,防止年底民工上访事件发生。

7、2020年5月1日后,应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执行。

8、若合同中涉及管理费,建议由施工队以承诺书的方式自愿缴纳,避免合同认定无效后被法院调减。

9、劳务分包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建议约定为仲裁。

三、印章管理1、制定项目用章制度及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制定专用的用印审批表。

2、建立用印使用台账,详细登记用印责任人、用印事由、时间等内容。

3、印章管理人应严格审查用印审批表上各相关职能部门签批意见后用印,同时每份用印资料留复印件备案。

4、用印事项由职能部门发起,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最后经项目经理审批后用印。

5、印章管理由专人负责,负责印章的安全性,防止丢失或被盗。

若印章丢失或被盗,应及时报案,并登报公告,防止丢失后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6、避免开具空白授权委托书或者介绍信,同时,各科室或职能部门避免刻制部门章或科室章,防止表见代理。

若为了管理需要,各科室章、技术章、实验章等,应明确该印章的使用范围。

7、印章应在项目部使用,尽量减少印章外带外借,以免发生不可控风险。

8、合同中盖章处代表人签字,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个人签字,若合同方明确需要,则由备案项目经理代表签字。

四、财务管理1、涉及费用支付类的合同,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先票后款,发票应及时归集,及时清理。

若收款方以其他单位名义开票,必须要求对方出具书面意见,说明开票事实,以备将来证明相应款项给付事实。

2、发票移交应制作发票移交表,记明移交时间、金额、编号。

3、财务凭证管理。

涉及施工队代垫代付费用的,应要求其负责人签字确认,避免直接列支,并将相关授权委托书等手续复印件作为财务凭证附件,原件与合同单独保存。

4、费用支付建议转账,避免现金支付,若存在现金支付,应完善收支签认手续,特别是大额现金,应特别注意法律风险。

5、给他人开具发票的,应避免先开票后收款。

若对方要求先开票,则做好交接手续并注明付款时间为交票后、付款方式为转账。

如“今收到某单位交来金额X元的专/普票一张,该笔发票金额在X年X月X日以后转账支付”。

6、财务管理过程中应保证三流一致。

五、变更及索赔管理1、招标图纸与实际施工图纸不一致。

若引起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应及时发函发包方按照合同约定、招标文件或者相关计价规范对增减的部分工程量进行调价或者提出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补偿。

2、停窝工损失。

每次在发生停窝工之日起28日内(若合同另有约定以合同为准),以书面形式将停工时间、原因、损失、解决措施等内容及相关材料发函给监理和发包方,提出索赔要求。

3、停窝工材料收集。

材料收集工作应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开展,以书面为准,附带视频、照片等资料,若有特殊重大索赔项目,可以采取公证方式进行证据保存。

每次发函应有监理和发包方的签收,或者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邮寄和网上送达。

4、索赔事项分类保管。

每次索赔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将索赔相关的原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保存,以备最终索赔使用。

5、现场签证。

现场签证应以“时间及时性、过程合规性、结果有效性”为指导原则。

当发生某些特殊情况对工程计量计价有影响时,应第一时间以签证单的书面形式(一式两份,一份送达一份做回执)通知发包方和监理并签认(注意签认的人是否有相应的权限),内容应包含发生时间、原因、解决方案、明确费用、回复期限等(视情况而定,建议在律师指导下拟定)。

6、若发包方或监理派驻现场的人员有变动,应及时要求发包方和监理方提供人员变动通知单。

六、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索赔事项1、监理、业主书面指令,口头命令应及时书面确认,不确认的通过发函确认。

2、做好施工日志、技术资料等施工记录。

3、根据情况及时拍照、录像(包括会议、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事故等)。

4、记录停水、停电及甲供材停供或质量等可索赔信息。

5、关注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工程量增减等信息资料。

6、及时收集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等书面资料,与监理搭建良好沟通关系,提前梳理会议纪要的内容。

7、合同约定的索赔时限。

七、工期管理1、注意施工进度把控,避免出现因自身问题导致工期延误。

2、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逾期竣工违约金的最高限额,如不超过工程总价款的千分之几。

3、若出现发包方延迟交付场地、图纸、技术资料、预付款、进度款的情况,承包人可以拒绝开工,或者开工后以此为理由停工,但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发包方提出。

4、签订合同前,应核实发包方是否取得四证,若没有,则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5、开工前应收集书面的开工通知书或者开工令,确定工期的起点。

6、施工过程中因发包方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应及时收集书面材料,如会议纪要等,若因征拆问题导致工期延误,应及时录像拍照,同时向发包方发函。

7、发函应采取的方法。

签订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发包方接收函件的方式、地址及签收人,若合同中未约定明确,则应采取邮寄方式或者当面送达并要求对方负责人签字“收到+姓名”,并有回执联。

对于重要函件,可以采取公证送达。

8、发函内容。

发函应以书面为准,内容应写明事件、原因、解决方法、期限、后果等。

9、发包方压缩工期。

若发包方无理由压缩工期,应收集发包方提出压缩工期指令的书面材料,如会议纪要等,施工方可以拟定赶工方案附上赶工费用,书面发函给发包方签收,并限期回复。

10、遭遇不利物质条件。

及时通知发包人与监理,说明不利物质条件信息、能否遇见等内容,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全面收集整理有关证据资料,遵照监理及发包方工程师指示采取合理措施继续施工,根据有无变更等情况,适时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11、发包方拖欠进度款。

书面形式发函发包方,明确拖欠进度款导致工期延误,并要求发包方及时支付工程款,若发包方逾期不答复,视为确认,在催告无效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停工。

12、工期违约抗辩资料收集。

三通一平等各项合同义务完成时间资料,发包人交付施工图纸的时间资料,发包人下达开工令的时间资料,发包人原因引起工期延误的各类签证、协议等资料,承包人进度款申报时间、发包人审查支付时间及支付数额资料,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能够引起工期顺延的天气状况及政府行为等资料,停水、停电、停气等导致停工或增加费用的资料,承包方申请中间验收、竣工验收时间和发包方进行验收的时间资料,其他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