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三章儿童保健教学教材
第三章 儿童保健-儿科护理学

40
生后24小时内 乙肝1
生后2-3天
卡介苗
1个月
乙肝2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8个月
糖丸 糖丸、百白破 糖丸、百白破 百白破 乙肝3 麻疹
(三)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1
(一)接种前准备 1、环境准备 2、心理准备
(二)接种时护理
1、严格查对 2、生物制剂的准备 3、严格无菌操作 4、局部消毒 5、健康教育 6、严格掌握禁忌症
21
(一)合理营养 (二)日常护理
1.自理能力:鼓励小儿独立完成 2.睡眠:多陪伴 (三)早期教育:品德、智力 (四)预防疾病和意外 (五)预防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学龄期护理
22
(一)合理营养 (二)日常活动与锻炼 (三)预防疾病(近视、驼背、龋齿) (四)防止意外事故 (五)培养良好习惯 (六)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幼儿期
1岁~3岁
学龄期
7-12岁
7
一、新生儿期护理
8
访视
三低 日护
低体温:保暖 低体重:合理喂养 低免疫:预防感染、预防接种
早教
(一)做好新生儿访视护理
9
初访
周访
半月访
满月访
(一)做好新生儿访视护理
了解出生时情况
• 体重 • 身长 • 哺乳 • 睡眠
新生儿一般情况
• 面色 • 呼吸 • 吸吮力
第三章 健康小儿的一般护理
01
不同年龄阶段小儿 的护理
目录
CATALOG
03
02
预防接种
小儿体格锻炼与游戏
学习目标
Study goals
1 掌握小儿计划免疫程序及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2 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护理 3 熟悉小儿体格锻炼常见的方式 4 熟悉小儿获得性免疫 5 了解各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儿童保健内容》课件

《儿童保健内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儿童保健内容》这一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以及第四章“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营养素的需求与食物来源、均衡膳食的构建方法、儿童常见疾病的识别、预防和家庭护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能够科学搭配儿童饮食。
2. 培养学生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能力,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能够关注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重点: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儿童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黑板。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计算器(用于计算儿童营养摄入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儿童保健的关注。
2. 知识讲解:a. 介绍儿童营养素的需求与食物来源。
b. 讲解如何构建均衡膳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c. 分析儿童常见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家庭护理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与健康a. 营养素需求与食物来源b. 均衡膳食构建方法2.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a. 疾病原因、症状b. 预防与家庭护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家里的儿童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b. 请简述如何预防儿童感冒,并列举三种家庭护理方法。
2. 答案:a. 营养均衡午餐示例: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奶类等。
b. 预防儿童感冒: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等。
家庭护理方法:多喝水、保持休息、使用退热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童保健》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以及如何预防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营养素的需求。
2. 培养学生构建平衡膳食的能力,使其能够为儿童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
3. 提高学生对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
难点:如何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儿童营养知识挂图、膳食宝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等理论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教授如何为儿童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儿童一日食谱。
5.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设计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2. 平衡膳食构建膳食宝塔食物多样化、适量摄入3. 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营养监测合理调整饮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班级的一位同学(510岁)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饮食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两顿加餐,确保营养均衡,食物种类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儿童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儿童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 膳食宝塔的构成及其在儿童饮食中的应用3. 预防儿童常见营养问题的措施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 学生能够列出至少三种儿童必需营养素,并说明其食物来源和作用。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保健》教材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儿童膳食指南”及第二节“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膳食指南,掌握儿童饮食的基本原则。
2. 理解儿童营养需求,识别常见的营养失衡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的识别及处理。
重点: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儿童膳食宝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饮食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饮食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膳食指南,分析其原则与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儿童膳食宝塔模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儿童设计一日三餐。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份儿童食谱,判断其是否符合膳食指南要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膳食指南的食谱。
6. 营养需求与失衡:讲解儿童常见营养素的需求,分析营养失衡的症状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膳食指南:均衡摄取五类食物控制盐、糖、油的摄入每天喝足量的水食用适量的动物性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2. 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常见营养素需求营养失衡的症状及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膳食指南的食谱。
2. 答案:示例食谱及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开展家庭饮食调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实践情景引入的适用性5. 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合理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儿童的实际需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节课围绕儿童膳食指南和营养需求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儿童饮食的基本原则,识别营养失衡问题。
石大儿科护理学讲义03儿童保健

第三章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使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一、儿童保健的内容: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具体情况,制订儿童保健的重点内容,一般而言,营养、教养和预防传染病及意外是最重要的。
第一节各年龄期保健围产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死亡率高。
最多的死亡原因是窒息缺氧、宫内生长障碍、早产、产伤和感染。
主要是通过孕妇的产前保健达到保护胎儿健康成长的目的;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产科实行母婴同室,早喂奶以促进乳母的乳汁分泌等。
新生儿期的保健: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新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健康发展。
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继续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必须加强新生儿保健工作。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早产、窒息、出血和感染等最常见,故新生儿期保健应与围生期护理紧密衔接,建立孕期和新生儿期家庭访视制度。
儿童保健护士应与产科护士紧密合作,掌握每一个孕妇的预产期。
在孕妇妊娠末期。
应至少做一次家庭访视,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发育和家庭生活环境等情况。
了解家庭成员构成,以及他们为即将出生的婴儿所做的思想与物质准备工作。
同时,评估家庭对小儿发育和育儿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孕妇进行关于新生儿喂养、护理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新生儿在出生后就能获得适当的照顾。
新生儿自医院回家后,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家庭访视。
并建立新生儿健康管理卡和预防接种卡。
由于新生儿7天内死亡率最高,一般应在新生儿出院后24小时内访视,不得超过72小时。
人卫九版医学儿科课件-第三章 儿童保健

第三章儿童保健目录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第二节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儿童保健门诊的主要任务;我国0~6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儿童保健三级预防体系儿童保健门诊的预见性指导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儿童保健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或基础预防:疾病发生前的干预二级预防:未出现疾病症状前的干预措施,及早发现偏离或异常,包括定期体格检查、生长监测、疾病早期筛查(如新生儿筛查等)、产前检查三级预防:彻底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二、新生儿期三、婴儿期四、幼儿期五、学龄前期六、学龄期七、青春期胎儿期特点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胎儿早期(3~8周)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2.保证充足营养3.预防感染TORCH感染4.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5.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的发生6.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胎儿致畸敏感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药物胎儿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腭裂、无脑儿安定唇裂、畸形、核黄疸苯妥英钠唇裂、腭裂、先心病链霉素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维生素A畸形四环素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131I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维生素D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甲苯磺丁脲(D860)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药物胎儿的影响他巴唑甲状腺肿胰岛素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黄体酮男性化环磷酰胺畸形、死亡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新生儿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格发育迅速二、新生儿期保健1.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生后1周是新生儿保健的关键2.护理清理口腔内黏膜,保证呼吸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3.保暖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4.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尽早吸吮母乳5.新生儿疾病筛查包括苯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新生儿听力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6.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期一般2次访视出生时的护理居家保健保暖合理喂养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谨慎用药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药物有害作用异烟肼肝损害氯霉素骨髓抑制磺胺类高胆红素血症放射性同位素骨髓抑制抗代谢药物抗DNA活性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药物有害作用氯霉素灰婴综合征红霉素肝损害新生霉素高胆红素血症维生素K高胆红素血症苯巴比妥新生儿出血、呼吸抑制阿司匹林新生儿出血婴儿期特点体格生长第一高峰营养需要量多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三、婴儿期保健1.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的重点2.合理喂养:WHO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天400IU维生素D的补充3.定期体检:6个月以下婴儿:每月一次;6个月以后2~3个月一次;生后6个月检查血红蛋白4.定期预防接种预防感染5.培养生活技能、促进各项技能发育:良好的进餐、睡眠幼儿期特点神经心理发育迅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四、幼儿期保健1.合理膳食搭配、安排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促进语言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定期体检,预防疾病坚持使用生长发育监测图,及监测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等;每3~6个月体检一次,筛查缺铁性贫血、进行眼保健和口腔保健。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童保健》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饮食保健”以及第四章“儿童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
具体内容包括儿童营养需求与平衡膳食的构建、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预防、生活习惯的养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营养需求,掌握平衡膳食的构建方法,提高学生饮食保健意识。
3. 使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会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衡膳食的构建、儿童心理问题预防。
教学重点:儿童营养需求、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儿童饮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饮食保健的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讲解儿童营养需求,引导学生关注平衡膳食的构建。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
(3)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心理问题预防。
(4)分享生活习惯的养成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如何为儿童设计一份营养丰富的午餐?(2)学生分享:我的饮食行为习惯改进计划。
4. 例题讲解:(1)计算儿童每日所需能量及营养素。
(2)分析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份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2)分析一个儿童心理案例,给出预防心理问题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需求2. 饮食行为习惯培养3.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预防4. 生活习惯养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学知识,为家里的儿童设计一份营养丰富的晚餐。
(2)分析身边一个儿童的心理问题,给出预防措施。
2. 答案:(1)晚餐设计要求: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符合儿童生长发育需求。
(2)心理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结合实例,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儿童保健》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和第四章“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详细内容将涵盖儿童营养需求、饮食搭配原则、心理健康标准、情绪管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基本的饮食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学会基本情绪管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营养搭配原则、情绪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儿童营养需求、心理健康标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儿童营养和心理健康的社会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营养需求,引导学生了解饮食搭配原则。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饮食搭配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练习题。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改善自己家庭的饮食搭配。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需求2. 饮食搭配原则3. 心理健康标准4. 情绪管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在家庭的饮食搭配,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要点:(1)列出家庭日常饮食中的优点和不足;(2)根据儿童营养需求,提出饮食搭配改进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成员心理需求,提出心理关爱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儿童保健领域的最新研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讲座等资源,提高自身心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效果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儿童保健的核心知识,突出实用性。
第三章 儿童保健

定期健康检查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保健要点
本章考点
第三章 儿童保健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1个月:乙肝疫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 6个月:乙肝疫苗 8个月:麻疹疫苗
谢谢观看
第三章儿Βιβλιοθήκη 保健作者 : 黄华单位 :湖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目录
第一节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第三章 知识导览
第三章 儿童保健
儿童 保健 的具 体措 施 儿 童 保 健
各年 龄期 儿童 保健 重点
生活护理与喂养 计划免疫: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体格锻炼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卫版儿科护理学第三章儿童保健课件

三、计划免疫
免疫程序
❖ 1岁内儿童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 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 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或家长意愿可接种的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病疫苗、风疹疫 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三、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百白破, 八月麻疹和乙脑, 六月九月打流脑。
➢ 访视内容:出生情况、一般情况等
一、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 合理喂养: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及时添加辅食 ❖ 日常护理:衣着、睡眠、沐浴、皮肤及口腔护理 ❖ 早期教育:3个月后培养排尿,8~9个月坐便盆排便 ❖ 预防疾病及意外:计划基础免疫,三浴和婴儿被动操,定期体检,及
早发现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并及时干预和治疗
二、儿童体格锻炼与游戏
体格锻炼
❖ 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 形式
➢ 户外活动:开始1~2次/日,10~15分钟/次,逐渐延长到 1~2小时
➢ 皮肤锻炼:抚触、水浴、空气浴 ➢ 体育运动:体操、游戏、田径及球类
二、儿童体格锻炼与游戏
游戏
❖ 是儿童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 功能
三、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 环境准备:光线明亮,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接种及急救物品 ❖ 心理准备:解释,沟通,消除儿童紧张、恐惧,饭后进行 ❖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剂量、次数、间隔时间等。一般接种活疫苗后
需间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间隔2周,再接种其他疫苗。记录并交代 接种后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 特点:需经一定期限才产生抗体(起效慢),持续时间久(1~5年)
《儿科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儿童保健

4)游泳
有条件者可从小训练 地点:游泳池或天然浴场(平坦、活水、水底 为沙质、水质清洁、附近无污染) 气温于24~26℃;水温不低于22℃ 时间:1~2min,逐渐延长至10~15min 空腹或刚进食后不可游泳 出汗时应擦干全身,先浸湿头部和胸部,再全身 入水 有心肾疾病的小儿不应游泳。
4. 婴儿抚触
灭活疫苗 疫苗
类毒素
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游戏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小儿智力 及动作的协调性;有利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如何制定针对性的锻炼计划? 2.检索儿童锻炼方法新进展。 3.请为12个月大的小儿设计语言游戏
第三节 预防接种
一、 计划免疫 (planned immunization)
概念
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 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 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 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地抵抗疾病地能力 ,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 至消灭相应传染病地目的。 预防接种是核心
三、婴儿期的保健
3. 防止意外 异物吸入、窒息、中毒、跌伤等
4. 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预防接种 预防常见病:佝偻病、贫血、腹泻等 定期体检
四、幼儿期的保健
(一)特点: 能独立行走,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 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四、幼儿期的保健
(二)保健内容: 1. 营养
1. 婴儿期游戏发展特点
多为单独性游戏
自己的身体是游戏的主要内容,如3~6个月 婴儿喜欢注视和玩弄自己的小手 喜欢颜色鲜艳、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如2个月 内婴儿可以看见颜色鲜明可移动的物体
2. 幼儿期游戏发展特点
多为平行性游戏
儿童保健—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儿科护理学课件)

(五)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 此期保健重点是培养良 好的学习习惯、想象与 思维能力
– 日常护理:营养、睡眠 – 早期教育:品德教育及
促进智力发展,自理能 力的培养 – 预防疾病及意外
9
(六)学龄期保健重点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 素质教育
– 日常护理:营养、睡眠、口腔 卫生
– 体格锻炼:每天进行户外活动 和体格锻炼
第3章 儿童保健
1
儿童保健的定义
儿童保健(child health care) • 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
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及社会能力发展的一门学科
2
第3章 儿童保健
第1节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3与先天 性畸形
– 日常护理:清洁卫生、睡眠、牙齿保健及户外活动 – 早期教育:大小便、视听能力、动作及语言的训练 – 预防疾病及意外
7
(四)幼儿期保健重点
• 保健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 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情 况的发生。
– 日常护理:膳食安排、睡眠、 口腔护理等
– 早期教育:大小便、动作、 语言、卫生习惯的训练
– 预防疾病及意外
– 预防疾病及意外:龋齿近视、 脊柱侧弯等
10
(七)青春期保健重点
• 加强健康教育
– 保证充足营养 – 健康教育
• 良好的卫生习惯 • 健康的生活方式 • 正确的性教育 • 系统的法制教育
– 预防疾病及意外
11
谢谢观看!
• 保暖:温湿度适宜 • 合理喂养:尽早吸吮母乳 • 皮肤护理 • 预防感染 • 促进神经心理发育
– 新生儿疾病筛查
• 听力筛查 • 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筛查
6
(三)婴儿期保健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婴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
– 生长发育最迅速 – 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紊乱 –易感染
• 保健
– 家庭护理指导 • 喂养、保暖、清洁卫生、睡眠、牙齿保健及户外活动
– 预防疾病和意外 –早期教育
• 大小便、视听能力、动作及语言的训练
–在农村房前屋后的水缸、粪缸均应加盖 –儿童不可去无安全措施的池塘、江河玩水或游泳 –绝不可将婴幼儿单独留在澡盆中 –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学龄前儿童接送工作 –儿童骑车时佩戴摩托车头盔或自行车头盔 –坐汽车时,系上安全带,不坐第一排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 思考题
– 除胎儿期外,其他各期儿童保健主要从哪几个方 面考虑?
–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查阅资料,为儿童制定合适 的保健要点
–正确指导家长选择适合其孩子的玩具、游戏或体格 锻炼方法
–指导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
儿童保健的定义
• 属预防医学范畴,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 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和促进 儿童正常发育。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 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应有预见性 • 婴儿与母亲分床睡,婴儿床上无杂物 • 儿童在进餐时成人切勿惊吓、逗乐、责骂儿童 • 培养儿童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 不给婴幼儿过小、锐利、有毒的硬物或食品
四、意外伤害预防
• 中毒的预防措施
–保证儿童食物的清洁和新鲜 –教育儿童勿随便采集植物及野果,避免食用有毒的植物 –口服药物及日常使用的剧毒物品应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
二、儿童游戏
• 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婴儿期多为单独性游戏 –幼儿期多为平行性游戏 –学龄前期多为联合性或合作性游戏 –学龄期多为竞赛性游戏 –青春期
• 女孩:一般对社交性活动感兴趣 • 男孩:一般喜欢运动中的竞争及胜利感,
对机械和电器装置感兴趣
三、意外伤害预防
• 窒息与异物进入机体
–窒息的原因 –异物进入机体的可能 –预防措施
• 合理营养、体格锻炼、防治心理行为问题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青春期少年特点及保健
• 特点
– 体格及性器官发育迅速 – 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对缓慢 – 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
• 保健
– 营养 – 健康教育
• 个人卫生、睡眠、体格锻炼及性教育 – 法制和品德教育 – 预防疾病和意外 – 防治心理行为问题
– 易患免疫性疾病 – 易发生各种意外
• 保健
– 营养 – 早期教育
• 品德教育及促进智力发展 • 自理能力的培养 – 预防疾病和意外 – 防治心理行为问题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学龄儿童特点及保健
• 特点
–智力发育更成熟 –同伴、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
• 保健
–预防脊柱畸形及近视 –培养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 –防止意外事故 –其他
四、意外伤害预防
• 外伤的预防措施
–妥善存放易燃、易爆、易损品 –教育年长儿不可随意玩火柴、打火机、煤气等危险物品 –室内电器、电源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装置 –定期检查大型玩具,及时维修 –儿童玩耍时,应有成人在旁照顾 –户外活动场地最好有草坪 –室内地面宜用地板或铺有地毯
四、意外伤害预防
• 溺水与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儿童保健 Child Health Care
学习目标
• 识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说出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 –识别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 理解
–举例说明儿童游戏的功能 –举例说明常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并列出
相应的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
• 运用
二、体格锻炼
• 户外活动 • 皮肤锻炼
–婴儿抚触 –水浴:温水浴、擦浴、淋浴、游泳 –空气浴 –日光浴
• 体育运动
–体操:婴儿主或被动操、幼儿或儿童体操 –游戏 –田径及球类
三、儿童游戏
• 游戏的功能
–促进儿童感觉运动功能的发展 –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及自我认同 –促进儿童的创造性 –治疗性价值
地方 –家长喂药前要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及服法 –注意室内通风,定期清扫煤炉或烤火炉管道 –经常检查煤气是否漏气
四、意外伤害预防
• 外伤的预防措施
–婴幼儿居室的窗户、楼梯、阳台、睡床等都应设有栏杆 –家具边缘以圆角为宜 –儿童最好远离厨房 –热水瓶、热锅应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给儿童洗漱时,先倒冷水后加热水 –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热水袋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 青春期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胎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
–完全依赖孕母生存
• 保健
–加强孕妇保健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保健
–家庭访视(home visit) –家庭护理指导
• 参考答案
– 营养、日常护理、预防疾病及意外、教育、心理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 思考题
– 适合幼儿的体格锻炼方法有哪些?
• 参考答案
– 户外活动 – 水浴:擦浴、淋浴、游泳 – 空气浴 – 日光浴 – 幼儿体操 – 游戏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幼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
– 感染机会增加 – 意外伤害增加
• 保健
– 家庭护理指导 • 膳食安排、睡眠、口腔护理等
– 预防疾病和意外 – 早期教育
• 大小便、动作、语言、卫生习惯的训练 • 品德教育 – 防治心理行为问题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学龄前儿童特点及保健
•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