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2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2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课文中描述事件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

2. 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3. 课文中描述事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情感的表达。

2. 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江保卫战。

(2)简介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分享学习心得。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

3. 学生对课文情感的表达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英雄人民的敬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场景的想象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生字词。

(2)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江保卫战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过程。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造句或写段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中所描述场景的理解和想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大江保卫战的短文,表达对英雄人民的敬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大江保卫战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大江保卫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相关的大江保卫战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5. 学生作业本。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主动探究的精神。

(2)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2)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节。

2. 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1. 对文中深刻含义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炼人生哲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朗读等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大江保卫战》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学生用书、练习册等教辅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学生用书、练习册等教辅材料。

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大江保卫战教案5下[五篇范例]

大江保卫战教案5下[五篇范例]

大江保卫战教案5下[五篇范例]第一篇:大江保卫战教案5下《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个,会写8个;理解“一道人墙、鏖战、铮铮铁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3、引导学生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大无畏精神,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大无畏精神,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个什么字?对,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字的写法。

2、板书:战。

我们看,战是戈子旁。

知道戈在古代是做什么的?(戈是古代打仗时使用的一种兵器。

)3、出示图片。

作战时使用的兵器。

那么,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4、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一场战斗。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5、预习了课文,知道,这场战斗的交战双方各是谁?(人民子弟兵和洪水)。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走进这场战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你对这场战斗有哪些了解2、课文读完了。

同学们读书很投入。

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是否掌握了?请你来读一读。

3、出示:A: 暴怒、撕咬、撕扯、肆虐(nue)注意,最后一个词容易读错,请你读一读,你再读,全班一起读!(读错纠正)请你读第二组:B:全然不顾、劈波斩浪、铮铮铁汉、日夜兼程日夜兼程:读的不仅准确,而且声音响亮。

兼是本课的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老师:同学们,在这里还要注意关键笔画的位置,长横写在横中线,两条竖分别写在竖中线的两边。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教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大江保卫战》,了解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文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2. 学会通过朗读和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大江保卫战》,理解文本内容。

2. 学生根据阅读理解,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后练习题目。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朗读展示(10分钟)1. 教师选取文本中的精彩片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展示。

2.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本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提高朗读水平。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巩固知识点。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奉献等品质。

七、感悟英雄(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对英雄人物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大江保卫战》,了解我国抗洪抢险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抗洪抢险的过程。

(2)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抗洪抢险英雄们的伟大事迹,激发学生尊敬英雄、学习英雄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然灾害,勇敢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阅读与理解。

2. 抗洪抢险英雄事迹的讨论与交流。

3. 抗洪抢险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角色扮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阅读《大江保卫战》,了解抗洪抢险的过程和英雄事迹。

2. 难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抗洪抢险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抗洪抢险的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抗洪抢险英雄事迹,交流心得体会。

3. 观看视频:播放抗洪抢险实况,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直观感受。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抗洪抢险现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抗洪抢险的过程和英雄事迹。

3. 英雄事迹讨论:分组讨论抗洪抢险英雄的事迹,交流心得体会。

4. 观看视频:播放抗洪抢险实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过程。

5. 团队合作与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抗洪抢险现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江保卫战》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抗洪抢险英雄事迹的认同感和学习意愿。

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大江保卫战》课文文本。

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教案
补充和说明:教师需要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学教案以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为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拓展、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教学设计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定,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重点关注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与表达三个环节。教学评价全面客观,教学反思和教学拓展活动丰富多样,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教学反思
补充和说明: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拓展
补充和说明:教学拓展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
补充和说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
九、教学进度安排
四、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生字词学习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环节,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体验与表达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去体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
补充和说明:教学评价需要全面、客观,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2. 大江保卫战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十、教学进度安排
本节课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2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2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大江保卫战》。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命运,增强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大江保卫战》讲述了一场特大洪水来袭,村民们奋起保卫家园的故事。

文本通过描绘洪水来临时人们的恐慌、团结抗洪的英勇以及最终战胜洪水的喜悦,展现了我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顽强拼搏、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2. 人物形象:文本中有力的塑造了以韩老七、赵永贵、李翠花等为代表的英勇无畏的抗洪英雄形象。

3. 主题思想:作品主题是歌颂我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一心、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人与自然抗争的艰难历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大江保卫战》文本,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2)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文本,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合作探讨法:课堂上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本内容,深入解读作品。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角色扮演法: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文本内容。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描写人物、环境的写作手法。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点。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3)培养阅读兴趣,学会主动寻找并阅读类似优秀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2)领悟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大江保卫战》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人物、环境的方法。

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悟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3.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江保卫战》的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人物的看法。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总结课文写作手法。

4. 品味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品味课文的精彩片段。

(2)学生分享品味感悟,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精神。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所学知识和技能。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7.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大江保卫战》是一部以我国长江流域抗洪救灾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们在洪水来临时,英勇奋斗、保卫家园的故事。

主要人物:主人公李向东,一位有着丰富抗洪经验的共产党员;女青年小芳,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工作的志愿者。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特点和作品主题。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图等。

纸质教材:分发《大江保卫战》原著节选篇章。

网络资源:分享与作品相关的视频、新闻报道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新课播放长江抗洪救灾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大江保卫战》的兴趣。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3.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节选篇章,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填写人物关系表格,巩固对主要人物的认识。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作品的阅读感受,讨论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2 小组评价各小组互相评价,给出对本组成员在讨论中的表现评分。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4.3 课后作业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观看电影《大江保卫战》安排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江保卫战》,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抗洪救灾纪念馆,了解真实的抗洪救灾历程,增强爱国情怀。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大江保卫战》,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解读《大江保卫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所表现的英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大江保卫战》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大江保卫战》,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所表现的英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英勇拼搏、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心得体会质量。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大江保卫战》主题的兴趣。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重要性。

2.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于大江保卫战的了解和期待。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提问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江保卫战的了解和期待。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梗概。

2.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角色和事件。

2. 关键情节:强调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

教学活动:1. 故事梗概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角色和事件。

2. 关键情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中的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的角色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主要角色: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角色关系: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教学活动:1. 角色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角色关系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的主题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主题:介绍《大江保卫战》的主题,包括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信息。

2.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故事主题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活动:1. 主题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主题,包括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信息。

2. 主题探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故事主题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优质课《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2篇

优质课《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2篇

优质课《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优质课《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优质课《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2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展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平安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歌曲《为了谁》的录音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教学过程一、揭题(上课前播放《为了谁》,声音渐低)1、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为了谁》,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许多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4、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

大家一起看!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播放(大江滚滚)的录象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精炼、深入的成语如颗颗珍珠熠熠闪光。

学生多读、多记、多说,对他们的语言开展大有好处。

我们应鼓励学生多积累。

]书上怎么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激发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大江保卫战》原文阅读与解析。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大江保卫战》原文,理解故事情节。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分享心得体会。

总结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2 教学方法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目标学生对《大江保卫战》故事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程度。

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2 评价方法问答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组评价: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大江保卫战》原文。

4.2 辅助材料:相关图片、视频等。

4.3 教学设施:投影仪、计算机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与课时5.1 教学时间:本章节共需4个课时。

5.2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课堂导入、自主阅读。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总结讲解。

第三课时:问答评价、心得体会评价。

第四课时:小组评价、总结。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3 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

6.4 鼓励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保卫战”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背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文中人物的英勇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保卫战”造句。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展示洪水灾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2)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保卫战”造句。

4. 感悟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2)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2.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大江保卫战》的封面和插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教学内容:1. 学生阅读故事第一至第五章,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故事第一至第五章,做好笔记。

2. 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学生回答题目。

第三章:故事讨论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或角色展开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情节或角色进行讨论。

2.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内容:1.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续写故事或改编故事。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教学活动:1.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续写故事或改编故事。

2.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2. 教师推荐与《大江保卫战》类似的作品,供学生拓展阅读。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洪水肆虐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洪水的凶猛和危害。

2、提问:当洪水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大江保卫战》,就是讲述在一场特大洪水中,人民子弟兵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交流讨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 1998 年夏天,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灾,人民解放军奋勇抗洪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感受“险情”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洪水凶猛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交流重点语句,如“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通过“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等词语,感受洪水的凶猛。

3、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和可怕。

(四)研读课文,感悟“壮举”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人民子弟兵做出了哪些壮举?2、交流讨论:保大堤(1)指名朗读描写保大堤的段落,找出最能体现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语句。

(2)如“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体会战士们的坚定信念和奋不顾身。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特点。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背景介绍。

人物分析和特点总结。

重要情节和主题探讨。

1.3 教学方法引导式阅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问题并思考。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促进互动。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背景介绍2.1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事件和冲突。

强调故事中的高潮和结局。

2.2 背景介绍讲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

分析故事背景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第三章:人物分析和特点总结3.1 主要人物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和角色。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2 人物关系探讨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和矛盾。

第四章:重要情节和主题探讨4.1 重要情节分析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转折点和意义。

4.2 主题探讨提出故事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团结、奋斗等。

引导学生从情节和人物中寻找主题的体现和支持。

第五章:教学安排和评价方式5.1 教学安排安排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

制定教学时间表和进度计划。

5.2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的评估。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第六章:教学资源和材料准备6.1 教学资源指定《大江保卫战》原著或其改编版本作为主要教学材料。

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收集故事情节图、人物关系图等辅助教学材料。

6.2 材料准备准备教案中所需的PPT、卡片、写作纸张等。

安排图书馆或在线资源,以便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准备小组讨论的座位安排和活动所需物品。

第七章:课堂教学活动设计7.1 阅读引导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重要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

7.2 小组活动设计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看法。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词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3)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大江保卫战》发生在我国某地,讲述了在洪水来临之时,村民们团结一心,英勇抗击洪水,保卫家园的故事。

2. 故事情节概括:洪水来临之前,村民们安享平静的生活;洪水来临,村庄陷入危机;村民们勇敢抗击洪水,互相帮助;最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成功保卫家园。

3. 主要人物介绍:(1)村长:有责任心,英勇果断,善于带领村民抗击洪水。

(2)小明:聪明勇敢,积极参与抗洪救灾,与同学们互相帮助。

(3)奶奶:关爱他人,为了照顾邻居家的孩子,舍己救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内心世界。

(2)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了解情节发展,体会人物情感。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3. 写作、绘画:让学生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课堂教学设计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圣芳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齐读)2、这将是一场怎样()的大江保卫战呢?(加问号)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刻骨铭心。

二、学习最后一段出示句子: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指读。

2、铭记就是……3、大江为何要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这年夏天发生了什么?朗读第一节(投影出示: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告急!告急!……)①指名读。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读出紧的语气。

)(讨论理解: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③集体感情朗读。

(读出万分危急的气氛)过渡:荆江告急!告急!告急!万一这些地方失守,将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

出示课件:大江决口图4、(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①齐读,你读懂了什么?②你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③再读,读出“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5、教师小结:此时此刻,时间就能挽回生命,就能节省财富,换来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师指课题6、这篇通讯稿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及时、真实地向我们报导了发生在抗洪一线上三个典型的事例。

谁能说说你知道了文中讲了哪几个事例?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勇救群众过渡:让我们跟着课文随记者一起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吧。

三、学习“大堤抢险”1、朗读第二节,想一想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群()的人民子弟兵。

出示课件文字2、学生汇报,教师随时指导朗读。

随机出示课件“大堤抢险”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为什么说他们神速,你从那儿看出来?能读一读吗?子弟兵行动敏捷,救援神速,支队一声令下“上”……)奋不顾身☆“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还可能受到了怎样的伤痛?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为什么说他们奋不顾身?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引读:可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个……)课件“伤痕累累”图乐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课件出现师评价引导:这是在狂风暴雨之中啊,在滚滚怒涛之中啊,这样的声音早就被怒涛吞没了,又怎么能鼓舞人心呢?再有力一些!战士们的喊声铿锵有力,而且同学们都说战士们是在用血肉之躯在筑起了一道人墙,我们想象一下,这洪水连卡车都抵挡不了,更别说人的身体了,这仅仅是一堵人墙吗?这应该是一道——生命之墙!再读!师介绍:战士们不仅喊出了这样乐观的口号,他们还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动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文字):(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课件音乐《爱的奉献》------抢险图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激烈而艰苦,这句对联就是对这场鏖战最好的概括。

课件出现谈谈你的理解再读!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个英勇子弟兵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恍若就在眼前。

再次朗读这一节中让你感动的地方。

四、学习事迹之二:铮铮铁汉1.过渡:解放官兵战洪魔、斗恶浪、保大堤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一个。

老师先来问一下在你眼中铮铮铁汉应该是怎样的人?为什么称黄晓文是一个铮铮铁汉呢?2 、(黄晓文大声喊道:“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1)画出这一小段文字中的动词。

(学生说,课件随机变红)黄晓文连长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黄晓文连长为什么要这么做?(2)生活中同学们被刺或者针扎伤时是什么感受?(3)把“扯”换成“拉”、“捆”换成“包”,好吗?为什么?(4)黄晓文是被一根铁钉扎进去的,而且扎的很深,可想疼痛程度是多么的令人难以忍受,闭上眼睛能想象黄晓文拔除铁钉后,坚持肩上扛着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艰难穿行的情景。

(师: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忘记了疼痛,可我们的心在疼啊,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读了黄晓文的事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过渡: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无论是久经考验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像黄晓文一样,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同学们,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想介绍谁?4、学生介绍抗洪英雄的事迹。

学生板书英雄的名字。

(高建成出示画像)5、老师也搜集一段英雄的故事,它是抗洪英雄向群牺牲的艺术再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哀乐和课件画面98年夏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抢险中英雄战士向群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尽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就在向群牺牲的第二天,他的父亲就穿上了儿子穿过的军装,冲向了抗洪前线。

同学们,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板书……)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学生大声读英雄的名字)他们一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听了你们的介绍,他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闪烁,你觉得这是一群()的人民子弟兵。

再次出现课件文字6、拿起书,学生深情朗读第三小节。

五、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过渡:战士们除要保护大堤外,他们还要做什么?(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1、投影出示句子: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牌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①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练习读出“十万火急”的感觉。

)能将这三个“飞向”字改成“驶向”吗?课件展示“飞向”(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出示小江珊获救图)观察这一幅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文字“小江珊获救”②战士们的冲锋舟仅仅是飞过漂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晃晃的电杆吗?他们救出的又仅仅是周运兰、小江珊吗?(不)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你想象一下将它补充完整。

(生:看,他们正把年迈的老人背出即将倒塌的房屋,正把救生衣让给了在洪水中拼命挣扎的人民群众)2、所以,在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引读最后一句)(1)子弟兵如此的舍生忘死,到底是为了什么?书上的文字描写极其简单,但事实上子弟兵每救一个人,付出的也许就是生命的代价。

现在,你被他们的英雄壮举打动了吗?(2)我想,我们应该尽情地读好这段话,把这些英雄们永远地记在心里。

下面,就让我们的感情在读书中表现吧!3、学生扩展练习:哪里有哪里就有。

4、这里没有泪水,只有汗水;这里没有柔躯,只有铁骨;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一双双眼睛都关注着98年的那个夏天,不仅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我们再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大江永远铭记……”5、同学们,经历了1998年夏天那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呢?----------(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总结本课,听歌曲,升华情感1.是呀!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军民亲如一家,鱼水深情,让我们把这首诗歌献给我们最可爱的人。

2.播放《为了谁》4.同学们,在抗洪抢险最前线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冲进火海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歹徒面前,第一个挺身而出与歹徒做殊死搏斗的还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就像文中所说:“哪里……..”他们不愧为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永远的致敬!课件出示:为整体,为胜利而勇于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垂不朽!(以歌曲《为了谁》为音乐背景,教师动情地说)七、作业:真情小练笔:请大家写一封信给我们的抗洪英雄,把你们想说的话写给他们。

板书:大提抢险大江保卫战?铮铮铁汉军民鱼水情勇救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