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张晓风读后感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范文读敬畏生命有感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范文读敬畏生命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25444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1.png)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范文读敬畏生命有感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范文【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花时背无辜烧死。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的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惨叫着冲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背烫伤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的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精选10篇)整理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精选10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05eb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c.png)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精选10篇)整理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精选10篇)当读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读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篇1我不禁被这深厚的书香味吸引了。
没错,这就是《张晓风散文精选》。
这本书以一篇篇有意义的散文的形式使人懂得一个个人生哲理,并令人从她细腻的文章中备受感动、启发以及深思,还从她不华丽而朴实真诚的话语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还要属《人生的什么和什么》了。
这篇文章是以其次人称的形式为大家叙述的,写了一个人正在开车,收音机转到一个不知什么台的台上,正播着宁静讨好的小提琴。
在她立刻要进入隧道时,广播里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
话还没说完,声音就断了,她很想知道答案,可过完了四十秒,车出隧道时,这已经讲完了。
她想去追问那一段来,可以觉得并没有必要,自己都四十岁了,还不知道“人生的什么和什么”吗?这篇文章最终并没有告知读者们答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非常耐人寻味,觉得仅在我的思索力量范围内,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坎坷和经受了很多次坎坷后的胜利。
在每个人哇哇落地时,就注定了坎坷的来临。
坎坷虽然非常令人畏惧,它可能使你失去信念,可能使你自甘堕落,可能使你哀思欲绝……但是,你千万不能就这样倒下,倒在胜利的面前。
你肯定不甘心走入失败的大门,所以,你务必要英勇地去战胜它,由于坎坷是避开不了的,可假如它把你打倒,你也不能气馁,应更加英勇地去打倒它。
坎坷必定会成为我们走目人生之路的“绊脚石”,但我们不能退缩,只能前进,走向胜利。
然而一个美妙的人生也许就是克服坎坷与困难并走向胜利大门的过程吧,所以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我细细的品尝中,我不禁再次被这书香吸引。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篇2自从阅读《张晓风散文》之后,我对散文有了另一番见解。
以前读散文感觉都是比较肤浅的小故事,只有观察有意思感爱好的才会认真品尝一番,所以不常读散文。
敬畏生命读后感
![敬畏生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ce3d2b0740be1e650e9afd.png)
敬畏生命读后感敬畏生命读后感(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花时背无辜烧死。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的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惨叫着冲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背烫伤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的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二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二](https://img.taocdn.com/s3/m/2f7da1e776c66137ef061973.png)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二今日在闲暇之余我又读了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敬畏生命》,感触颇深。
《敬畏生命》一文是老师推荐我看的,是中学的一篇阅读课文。
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写。
张晓风的散文素来具有诗的典重凝练,而又不失美文的浓郁的品味和洒脱,在平易秀美的文字中浸透着深邃的哲理和高洁的人生境界,在行云流水的抒情中蕴蓄着作者独特而成熟的人生感悟。
《敬畏生命》这篇散文是精品中的精品。
整篇文章谈到了生命延续的不计成本的壮举。
作者起先是对生命不经意,接着到没有十分注意,再到吃惊,到诧异,最后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
在读到树絮送种的景象时,我想到了珊瑚,我在电视中也看到过类似于树絮送种的珊瑚送种。
在海水中,数以千计,不!是万计、亿计的珊瑚被母体送出。
在珊瑚母体旁游着许多小鱼。
它们正在吞噬珊瑚“宝宝”。
在这样的毁灭下,也许只有少数的珊瑚可以成长。
珊瑚同样在展示着生命的豪华、奢侈、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也不得不为此折服,为此感动。
这样的行为究竟为了什么?生活中,父母给了我们答案。
上一辈为我们所作出的一切足可以使我感动得大哭一场,但我并没有这样做。
活着,就该珍惜一切,包括父母,周围的亲人。
作家张晓风在她的散文集《常常,我想起那山》的“自序”里写到:“我是一切的人,一切的人是我,不管身在海峡的哪一边。
我写一切的事,一切的事是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我吐露我的声音,而我的声音其实也就是你的声音啊!──”亲切圆融,以小见大,情系万物,在俗常中发现人生的真谛,这就是张晓风散文的整体风格,它在《敬畏生命》中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生命”是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志士执著地探询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而张晓风在散文《敬畏生命》中,仅仅捕捉住人生一瞬间看到的景致,寥寥数笔就将生命最为动人的魅力展露无遗。
植物凭借风传递种子而得以延续生命、繁殖生命本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了,但作者却从那接连不断飘送的“白色的纤维”中深深洞觉出这些小生命的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韧性和强旺的活力:它们不遗余力地寻求生存的机会和空间,它们对生命的珍视、热爱,震撼着作者当时闲适优雅的心绪,它们的生命形式和生命令作者敬佩不已,也使她感悟到生命的可敬。
最新《敬畏生命》读书感悟范本
![最新《敬畏生命》读书感悟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890254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a.png)
敬畏生命读后感人拥有生命,享用生命,却并不在意生命。
在这个光怪流陆离,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人更注重的是身外之物,金钱,权力,名望等,甚至天气,穿衣,吃饭都让人留意经心。
“偶然间才觉察到生命的存在,作为负载生命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悲的事”。
第一次去关注生命,为生命感到诧异和震撼,而且满心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诧异和震撼”的是生命那种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人世间的投资都要计算成本,一本万利,最好是无本万利。
但柳絮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可以长成树。
在经济学看来,这是无谓的消耗,甚至被视为浪费。
但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在于它是无私繁殖后代,一代一代相传,不求回报,不炫耀自己,没有丝毫功利之心。
而享受生命的人,却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质。
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有死之苦恼,才要乐于生,以好好的生来对待死。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好好的活一回,这样才有意义,才不会为死感到烦恼;只是为了死而等死,就浪费了自然缔造的生命,抛弃了生活的机会,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只有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死亡才不会感到遗憾!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神圣的字眼,谈起它时,总是带着某种宗教式的崇拜。
这很自然。
生命本身就是宇宙的灵魂,其中凝聚着大自然深奥莫测的力量,作为生命中一种的人类试图去诊释生命的内涵,不可避免地会带着那种神秘主义的感情。
于是,也很自然,我们“敬畏生命”。
然而就像哲学中物质的定义一样,生命的概念好像有一些抽象,但这种抽象是基于万物具体的生命存在形式。
生命,它是活生生的,存在活跃于每一个能进行新陈代谢、物质能量交换的个体之中。
生命并不是纸上的一个符号,它是一只在云端飞翔的鸟儿,是一尾欢快游动的小鱼,是一片葱郁的森林,是一丛烂漫的野花,甚至是显微镜下蠕动的那些小东西。
生命是具体的,是鲜活的,它的活力、它的强大,也都毫无差别地体现在各种形式之中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从根本上说不是来自它那抽象的神秘,而足来自每一种具体的生命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活力和伟大。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三)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三)](https://img.taocdn.com/s3/m/12cc9e3a50e2524de4187eb7.png)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三)阿尔贝特·史怀泽是一位义大利学者,更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哲人思想家,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
“其人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心灵。
”假如我们摆脱自己的伪善,舍弃我们对其他永恒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四周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因。
他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去强调世界和平、环保运动的非常重要思想。
《敬畏生命》读后,给人一种震撼,一种对心灵的震撼!世界给予我们无限生机,塑造了生命的高贵、美丽和富饶。
人类自诩为自然之最,更应该思考和尊重生命,感受自然之趣,感受生命之美。
书中写到: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永恒生命的可爱与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体系学说在他的心中蓦然生出,并且成为他此后所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公益事业。
这也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边境边景》中写到的:我与朋友(名字记不得了)在岛上过夜,水漫过了帐篷,我无心睡眠,起身看见海蟹游走,林中蝉鸣不停,偶尔鸟下觅食……只是静静看着,便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想必,村上当年的心境正同于史怀泽吧。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但是,即使相距不同时空,威严可是人对生命的敬畏却是相同的。
也许,感受生命并不需要你有太多在意;也许,那只是瞬间,生命的奇迹便能浸入人心……看花开,看叶落,听蝉鸣,听鸟语,点点滴滴……我庆幸,我也曾有过看鱼而神游的心境,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觉得。
你只是单单看着,就有种与鱼同游的感受,灵动而清晰。
感受生命,是一种心境。
没有谁可以教会你,只能靠自己在生活中去慢慢摸索、探寻。
直到有一天,你能看清楚一花一叶中的情语,能欣赏到虫鱼鸟兽的抚媚。
倾听生命的美好,感受自然的神奇。
《敬畏生命》中小学生读书笔记五篇
![《敬畏生命》中小学生读书笔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6708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b.png)
《敬畏生命》中小学生读书笔记五篇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敬畏生命》中小学生读书笔记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敬畏生命》中小学生读书笔记五篇(一)你可以忽视万事万物的存在,因为他们并非因你的存在而存在。
你可以看不见树在空气中呼吸,看不见鱼儿在水里的喘息,也看不见被沉默覆盖的一切。
但是当你闭上眼睛,却一定看得见人与人之间的浮躁和疏离。
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被神请来的客人,机器的出现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随意。
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物质成就日益显现,望着这满目打上了人的活动烙印的世界,人们似乎产生了能够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的错觉。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什么呢?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也成了取得物质成就的工具与手段,世界变得缺乏温情。
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他们是作为客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忘了他们身上的伟大责任。
《敬畏生命》正是这样一本能唤醒人们内心责任意识,点燃人们日益冷漠的内心的福音之书。
施韦泽在书中是这样描述这种责任的:“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停留在山峰上。
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
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
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拜托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这是他在斯特拉斯堡布道时对敬畏生命进行第一次公开阐述中的一段话。
他认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自然不懂得敬畏生命。
它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着无数生命,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他们。
”所以只有人才能够敬畏生命,将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起来。
他认为只有人能肩负起这种责任的理由是:人是具有德性的理性存在者。
其他动物无法摆脱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因此无法敬畏生命,而人类可以通过提防三大诱惑将“作为自然能力的上帝,与我们所必然想象的作为道德意志的上帝、爱的上帝统一起来。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c03d3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b.png)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读完《敬畏生命》这本书,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书中所描绘的生命的种种奇迹和脆弱,让我想起了曾经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末,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决定去家附近的公园散步,享受一下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一进公园,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草地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树木郁郁葱葱,花朵争奇斗艳。
我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公园的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就在这时,我发现湖边的草丛里有一些动静。
怀着好奇心,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查看。
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鸟。
它的羽毛凌乱,眼神中透露出惊恐和无助。
我轻轻地伸出手,试图靠近它,但它却挣扎着想要飞走,无奈它受伤的翅膀根本无法让它飞起。
我能感觉到它的恐惧,它小小的身体在颤抖。
那一刻,我的心揪了起来。
我决定帮助这只小鸟。
我慢慢地把它捧在手心,带它回了家。
一路上,我能感觉到它的心跳,那么快,那么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它对生命的渴望。
回到家,我找来了一个小盒子,铺上柔软的棉花,给小鸟做了一个临时的窝。
然后,我开始仔细地检查它的伤口。
它的翅膀上有一道深深的划痕,可能是被树枝划伤的。
我拿来了医药箱,用消毒水轻轻地为它擦拭伤口,它疼得直哆嗦,嘴里发出微弱的叫声,我的心里满是心疼。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给小鸟换药、喂食、喂水。
它一开始很抗拒我,但渐渐地,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善意,它开始接受我的照顾。
它会用那小小的眼睛看着我,眼神里不再有恐惧,而是多了一份信任。
看着小鸟一天天好起来,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它开始试着扑腾翅膀,虽然还飞不起来,但我能感觉到它的努力。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我打开盒子的时候,小鸟一下子飞了起来。
它在房间里盘旋了一圈,然后停在了窗台上,回头看了我一眼,仿佛在向我告别,然后展翅飞向了蓝天。
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爱护动物敬畏生命读后感
![爱护动物敬畏生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3bfdb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f.png)
爱护动物敬畏生命读后感那是一个不能再长的夏日午后,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
起初,我坐在那里随便看书,这时我突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漂进了湖里。
当时没怎么注意。
我以为是偶然的风造成的。
然而,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
几个小时后,树木仍在送走那些小云,仿佛它们是一个无限的云银行。
整个下午,整个晚上,天空都是那种东西。
第二天的情况完全一样,我感到惊讶和震惊。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
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
我几乎是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感觉云朵般的种子在心里强烈地碰撞着什么,不禁被生活的奢华、奢侈、不计成本的投入所感动。
也许只有一粒种子足够在日夜流浪后长成一棵树,但造物主却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还在想那个可爱的湖。
不知道湖边的哪颗种子变成了小树。
至少,我知道有一个成长了。
那颗种子曾经遇到一片土地,在一个路人的心谷中变得阴云密布,教会了她如何敬畏生命。
张晓风在散文《敬畏生命》中,仅仅捕捉住人生一瞬间看到的景致,寥寥数笔就将生命最为动人的魅力展露无遗。
植物凭借风传递种子而得以延续生命、繁殖生命本是一件再自然、普通不过的事了,但作者却从那接连不断飘送的“白色的纤维”中深深洞觉出这些小生命的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韧性和强旺的活力:它们不遗余力地寻求生存的机会和空间,它们对生命的珍视、热爱,震撼着作者当时闲适优雅的心绪,它们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内涵令作者敬佩不已,也使她感悟到生命的可敬。
行文中,作者以平等或者说尊敬的情感赞美着那些看似弱小的自然界的生命,在感叹和赞颂之余,她又联想到人类自身,“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作者巧妙地借自然界的生物婉转地表达了她的思绪,其心灵的波动所产生的强大的感染力引领着我们一同进入她的情感和思维空间,共同品味、思悟生命的伟大和内涵。
敬畏生命读后感(4篇)
![敬畏生命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58d9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9.png)
敬畏生命读后感(4篇)第一篇: 敬畏生命读后感寒假里翻阅书籍时,有幸看到了散文名家张晓风写的《敬畏生命》一文,令我有许多感慨。
文中张晓风用她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诠释了敬畏生命的含义,那是爱,那是平等,那是包容,那是奉献。
确实,我们应该对每一个生命持有那最基本的、敬畏的态度,我们应该善待那每一个生命,善待一棵树、一只鸟,甚至是一棵小草、-粒种子。
懂得敬畏自己的生命,才不会浪费光阴,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顽强的斗志克服困难。
懂得敬畏他人的生命,才不会伤害他人,才能与他人友好的相处,与他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并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然,除了人,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我们都要学会敬畏。
同时处在大自然之中,我们应该懂得互相敬畏生命。
我想任何生命都会有他自己存在的价值,存在的权利和存在所必要的责任,任何生命都不能剥夺其他生命体存在的权利。
虽然每天都有动物被宰杀;虽然每天都有树木被砍伐;虽然每天都有庄稼被收割那是我们生存的需求,我们或许也是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也要敬畏生命,我们或许可以在幸杀动物前默默为动物祷告,祝愿这些无辜的灵魂能在天堂快乐生活;我们可以少砍伐一点树木;我们可以把植物的种子撒向大地,来日又是新生命的诞生。
想起上次看中国达人秀时,那获得冠军的刘伟,尽管他没有双手,但他仍坚持不懈,那用双脚弹出的钢琴曲感动他人,使他人钦佩,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证明了他敬畏他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敬畏生命吧!第二篇: 敬畏生命读后感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神圣的字眼,谈起它时,总是带着某种宗教式的崇拜。
这很自然。
生命本身就是宇宙的灵魂,其中凝聚着大自然深奥莫测的力量,作为生命中一种的人类试图去诊释生命的内涵,不可避免地会带着那种神秘主义的感情。
于是,也很自然,我们“敬畏生命”。
然而就像哲学中物质的定义一样,生命的概念好像有一些抽象,但这种抽象是基于万物具体的生命存在形式。
生命,它是活生生的,存在活跃于每一个能进行新陈代谢、物质能量交换的个体之中。
【最新】敬畏生命读后感(三)
![【最新】敬畏生命读后感(三)](https://img.taocdn.com/s3/m/56875c37aeaad1f347933f28.png)
【最新】敬畏生命读后感(三)
>一文是我侄女推荐我看的,是中学的一篇阅读课文.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写.整篇文章谈到了生命延续的不计成本的壮举.作者起先是对生命不经意,接着到没有十分注意,再到吃惊,到诧异,最后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
在读到树絮送种的景象时,我想到了珊瑚,我在电视中也看到过类似于树絮送种的珊瑚送种.在海水中,数以千计,不!是万计.亿计的珊瑚被母体送出.在珊瑚母体旁游着许多小鱼.它们正在吞噬珊瑚宝宝 .在这样的毁灭下,也许只有少数的珊瑚可以成长.珊瑚同样在展示着生命的豪华.奢侈.惊心动魄的壮举.我也不得不为此折服,为此感动.这样的行为究竟为了什么?
生活中,父母给了我们答案.上一辈为我们所作出的一切足可以使我感动得大哭一场,但我并没有这样做.活着,就该珍惜一切,包括父母,周围的亲人.。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459d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7.png)
敬畏生命的读后感
《敬畏生命》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敬畏生命的态度,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
无论是面对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的纷争,他都能以一颗敬畏生命的心态去面对,从而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走向了成功。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强大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
生命是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敬畏的。
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敬畏生命的心态,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只有敬畏生命,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同时,这部小说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坚强和顽强。
生命是顽强的,无论是在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生命都会顽强地生存下去。
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他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
战,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深信,只要我们敬畏生命,顽强地生存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通过阅读《敬畏生命》,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强大的力量。
生命是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应该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同时,生命是顽强的,只要我们敬畏生命,坚强地生存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顽强地生存下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取得成功。
敬畏生命读后感张晓风
![敬畏生命读后感张晓风](https://img.taocdn.com/s3/m/d9f61b3e59eef8c75fbfb3b2.png)
敬畏生命读后感张晓风
【篇一:敬畏生命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经常带我去图书馆借点书回来看,其中有一篇法国作家阿尔贝特。
史怀泽写的《敬畏生命》,让我尤其感到心灵的颤动。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小时侯尚未就学的时候就常对祈祷感到迷惑不解,觉得我们不该只为人类自己祈祷,同时也有必要为动物们祈祷。
所以,经常用他自己遍的祷告词为所有的动物们祈祷。
七八岁的时候,同学邀请他去打山上的小鸟,当时他害怕被同学嘲笑,虽然心理不愿意,还是去了。
就在他准备故意射偏弹弓保护小鸟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救了小鸟。
他紧绷的心终于慢慢松弛下来。
仿佛种声向他下达了“不可杀生”的神圣命令。
后来邻居的一条恶犬对着他的马狂叫,这时他想有权利鞭打它。
可是他抽到了狗的眼睛。
他接连几个星期,都无法摆脱这哀嚎声。
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保持善的信念,也就是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给其他生命带来痛苦和死亡。
我们必须认识到,漫不经心极有可能给其他生命造成可怕的痛苦,甚至死亡。
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这份善良和同情,绝不害怕别人的嘲笑和谴责。
【篇二:读《敬畏生命》有感】
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敬畏生命》。
读后感触很多。
文章条理很清晰,主要是通过事例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
【最新】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一)
![【最新】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一)](https://img.taocdn.com/s3/m/d398fff5ed630b1c58eeb549.png)
【最新】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花时背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的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惨叫着冲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背烫伤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的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 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敬畏生命读后感精选
![敬畏生命读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ae2c23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7.png)
敬畏生命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敬畏生命?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神性光芒的也不仅仅只有人类,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方勤劳的蚂蚁,自由自在的小鸟,高原精灵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员鲸等,甚至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及参天的古树,都无不丰富地蕴涵着生命世界的底蕴。
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于人类的生物我们姑且不管,即使是一只害虫,它虽然在人们的厌恶、唾弃和捕杀中生存,但它无意中也为自己的天敌〔益虫〕提供了食物,从而能保证益虫更好的生存,维系着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确实,我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延续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记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残,蝴蝶在惊恐、怯懦和无奈中瑟瑟发抖,小男孩玩儿够了,就任意撕毁那衬托蝴蝶美丽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还是晚了一步,他已经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拣起来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丽翅膀自由自在飞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约束着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人类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学,热爱大自然,都怀着一颗慈祥的心,那么我们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才将会变的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
就让我们共同呼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次小小的经历所引起的联想。
日常生活中阅读对《敬畏生命》的心得(最新)
![日常生活中阅读对《敬畏生命》的心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4acbdd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日常生活中阅读对《敬畏生命》的心得人拥有生命,享用生命,却并不在意生命。
在这个光怪流陆离,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人更注重的是身外之物,金钱,权力,名望等,甚至天气,穿衣,吃饭都让人留意经心。
“偶然间才觉察到生命的存在,作为负载生命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悲的事”。
第一次去关注生命,为生命感到诧异和震撼,而且满心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诧异和震撼”的是生命那种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人世间的投资都要计算成本,一本万利,最好是无本万利。
但柳絮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可以长成树。
在经济学看来,这是无谓的消耗,甚至被视为浪费。
但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在于它是无私繁殖后代,一代一代相传,不求回报,不炫耀自己,没有丝毫功利之心。
而享受生命的人,却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质。
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有死之苦恼,才要乐于生,以好好的生来对待死。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好好的活一回,这样才有意义,才不会为死感到烦恼;只是为了死而等死,就浪费了自然缔造的生命,抛弃了生活的机会,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只有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死亡才不会感到遗憾!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
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
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
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2021年敬畏生命读后感
![2021年敬畏生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ca389e5b7360b4c2f3f6455.png)
2021年敬畏生命读后感2021年敬畏生命读后感1“真了不起!”我不禁大声感叹道。
今天,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一篇名叫《敬畏生命》的短文。
它主要讲的是通过对不断播撒云状种子这一生命壮举的描述,歌颂了生命的伟大,告诉人们怎么样去敬畏生命。
读了这篇短文,我不禁想起洪爷爷。
洪爷爷是一位老红军,就住在我家楼下,他很和蔼,他也常常教育我们,人要爱惜生命,不能拿生命来开玩笑。
我们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我和洪爷爷一起到市场去买菜,洪爷爷捉到一个小偷。
洪爷爷见他还小,就问:“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呢?要做这种事?为什么要拿生命开玩笑呢?”他毫不在意的说:“我拿生命开玩笑管你什么事呀?多管闲事,我都快得手了。
”洪爷爷一本正经地说:“你拿生命开玩笑,是不管我的事。
但是生命来之不易,既然我们来到世上,就要对社会有用。
所以,我们自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你到底知不知道?”小偷听后,十分惭愧。
即向洪爷爷道歉了,又保证以后好好学习,不再干这种事。
读了《敬畏生命》这篇短文,我掩卷沉思:如果人人都能爱惜生命,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悲剧了;如果人人都能够爱惜生命,我们生存的大家园就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朋友们,请您爱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仅此一次啊!2021年敬畏生命读后感2生命是什么?这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
难道它是每天健康地活着?难道它又是每天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接触的生活?还是有更深的意义?读了《敬畏生命》这篇__,我懂了什么是生命。
下面不如跟着我一起来看看,相信你也会懂得什么是生命的。
__讲述“我”在一个下午正在湖边看书,忽然发现树在不断传送纤维,随着风儿大团的纤维在空中飘散。
这是树儿生命的延续啊,“我”当即被这种不计成本投资的生命所打动。
读了这篇__,我很震撼。
那些树所传送的所有纤维中,可能只会有极少一部分会落地生根,但它为了哪怕再渺茫的希望,也会尽全力去拼搏,只是为了完成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使命、真正的意义。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eb5f4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0.png)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生命伟大,所以值得我们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的文章看完,大家有何心得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敬畏生命读书笔记,希望你有所收获。
敬畏生命读书笔记篇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花时背无辜烧死。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的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惨叫着冲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背烫伤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的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生命张晓风读后感
【篇一:《敬畏生命》读后感】
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次小小的经历所引起的联想。
一个夏日的午后,作者在湖边看书时,偶然发现湖边的树正在飘散着大团大团的、棉花似的白色纤维。
沉浸在书本中的作者以为这只是一时被风吹散开来的,并未在意。
可是,渐渐地,这漫天漫地、无止无休地飘送着的、云朵般的种子,完全转移了作者的注意力。
它们自顾自地壮观地飘散着,本是来看书的人,却静静地坐在湖畔,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那整个的“长得不能再长”的夏日午后与整个的晚上。
是的,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纤维播送的”。
在我们所习见的植物中,比如柳树,便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播种子的。
那么,在杨柳吐絮的时节,那如雪的杨花,曾在你的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也许是杨万里那样的“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或者是像黛玉“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一样的伤感?亦或是烟惹风迎的热燠燠的烦扰?要不就是四处飞附的轻薄缭乱?有时,那铺天搅地的茫茫漫漫,是否又会不期然地使你觉得摇摇无主?——当然,它也可能在你心中引起美好的遐想,比如像韩愈的“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但是杨花,这漫天飞舞的云絮样的种子,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