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doc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循环非常复杂和广泛。
下面是关于地球上的水的一些知识点:1.地球上的水分布:地球上约有97%的水是咸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只有约2.5%的水是淡水。
其中,99%的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湿地和地下水中,仅有约0.3%的淡水储存在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2.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的过程不断流动和转化。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下渗、河流和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
太阳能驱动了水的蒸发和凝结,形成了云和降水。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3.水的用途:水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人类用水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如饮用水、洗涤、浇灌植物等。
水也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发电等方面。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4.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对水资源的压力。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和国际合作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5.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6.水的稀缺性:尽管地球上的水表面看起来很丰富,但实际上可用于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类需要意识到水的稀缺性,并采取措施来减少浪费和保护水资源。
7.水与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会影响水循环的速度和模式,导致降水分布的改变和干旱或洪涝等灾害的发生。
同时,海洋中的温度和盐度变化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并意识到水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doc
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小结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0%) 海洋水(96.5%) 水圈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3.5% 地下水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其中人类活动对蒸发蒸腾(植树种草)、降水(人工增雨)、下渗(渗水砖、路面硬化)和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施加影响。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2)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3)陆地内循环 (3) 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
(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 (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
(4)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又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2、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 成的主要动力。
3、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地表径流下渗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2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⑴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源蒸发出来形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云层会变得越来越重,最终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冰雹等形式,将水带回地球表面。
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它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2.大洋和海洋:地球表面的大洋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这些洋被广阔的水面所覆盖,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冰川和冰盖:地球上的水也以冰的形式存在,包括冰川和冰盖。
冰川是在山脉上形成的大量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而形成的。
冰盖是一种巨大的冰层,覆盖在地球表面一定面积以上的地区。
北极洲和南极洲都有巨大的冰盖覆盖,其中南极洲的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
5.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地下岩石内的水分。
地下水通常通过地下水脉系统与地表水体相连,它们供应人类和动植物日常生活的淡水需求。
6.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利用水资源进行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生产等各个方面。
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维护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水的环境问题:地球上的水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之一是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球上的水体和生物造成了威胁。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水的稀缺性,许多地区面临缺水的挑战,特别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支持生态系统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描述了水如何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渗透、径流等。
2. 淡水:淡水是地球上稀缺的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然而,大部分淡水被冻结在极地的冰川和冰盖中,可用淡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
3.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大量的化学品、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被排入水中,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4. 水资源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水资源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和水危机管理等。
5. 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湿地等。
这些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6. 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水循环产生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洪涝等灾害。
以上是对地球上的水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在地理学、环境科学或水资源管理等学科的教材或专业文献中找到。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水运动一、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1、海风影响水汽输送2、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减缓地表水的流速,增加下渗,增加地下水,减少地表水。
使河流水位上涨不明显,减少洪涝次数。
二、洋流1、按性质划分为:暖流(高温流向低温、低纬流向高纬寒流(低温流向高温、高纬流向低纬北半球暖流结论: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2、按成因划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⑴风海流:风的吹拂造成的①信风造成: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②西风造成:北太平洋暖流、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③垂直方向的暖流大多是风海流的延伸,由风力和陆地阻挡形成:比如东澳大利亚暖流、日本暖流、巴西暖流、墨西哥湾暖流⑵密度流:不同水域盐度的差异造成的①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下层反之②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表层地中海流入红海;下层反之③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之间:表层波罗的海流入大西洋例1、波罗的海盐度小的原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大量河流水注入;构造闭塞,与外界海域沟通少。
例2、红海盐度较小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水注入的少;构造闭塞,与外界海域沟通少。
⑶补偿流:水平补偿流,比如赤道逆流。
上升补偿流,如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
垂直方向的寒流大多属于补偿流,比如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洋流的分布4、洋流的影响:⑴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⑵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扩大污染范围。
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①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③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④秘鲁渔场:受离岸风影响,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提供大量饵料,吸引大量鱼群,形成渔场⑷对航海的影响:航行速度;沿海气候,海洋结冰期;海雾三、水资源合理利用影响某地水多水少的因素:降水、蒸发、下渗、注入补给、流出或者用水1、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生活用水多,工农业生产用水多;湖泊较少,土质疏松下渗严重2、里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影响: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全球变暖,气候干燥,注入量减少;河两岸取水多。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推荐下载
2、水资源的分布
(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减
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分布不均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_________________即为(径流量=
量)
(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① 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
源贫乏。
② 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_____最多,______次之,______最少;按国家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大气水 海洋水(96.5%) 水圈
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
陆地水 地下水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水源相互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
G:
关系。
F:
,水循环的外因是
B: I: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水资源分布及利用
1、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________________(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
狭义: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以_______为中 _____时针方 心的大洋环流 向
中高纬度大陆_______岸为寒流,_______岸为暖流。
南半球西风带影响
季风环流
分别写出下图字母表示的洋流名称:
_________海区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1.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土壤和植被中通过蒸发升华到大气中,然后形成云层,最后以降水(包括雨水、雪和冰雹)的形式返回地面。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水平衡非常重要。
2.水的分布:地球上大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
其中97%的水存在于海洋中,只有3%的水是淡水。
淡水主要分布在冰川、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大气中。
3.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的存在。
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产食物、饮用、卫生、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的关键要素。
没有水,没有生命。
4.水资源短缺: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量却非常有限。
全球大约40%的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地区。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水污染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都导致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5.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非常重要。
水污染是指水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可以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和非法排放等。
水污染会导致水资源无法使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6.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模式的变化,一些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会变得更加潮湿。
这将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7.水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水平衡非常重要。
这包括减少水的浪费、合理管理农业用水和工业排放、提高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水资源等。
8.水与生态系统: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要素。
水支持着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为众多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总之,地球上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水资源面临诸多挑战。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都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对于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归纳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等。
一、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和地方,通过水的循环,水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转移和循环。
1. 蒸发:太阳的热量使水从地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变成蒸汽,升入大气层。
2. 凝结:在大气层中,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时,会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或霜。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会聚集起来,足够大时会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如雨、雪和冰雹。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为地下水埋藏的水资源。
5. 冰川和冰雪:一部分降水在极地和高山上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形成冰川、冰盖和冰山。
二、水的重要性水对于地球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 生命必需:水是生命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生态平衡: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要素,它为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 农业和食品安全:水是农业的基础,提供灌溉和养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水还是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关键环节。
4. 工业和能源生产:水是工业生产和能源生产的必要资源,如电力、制造业、冶金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水。
三、 water资源管理由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全球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1. 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的珍贵性,改变使用水的习惯,减少浪费,节约用水。
2. 水污染防控: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3.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禁止非法破坏,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4.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结论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是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
完整word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1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水体的类型、1河流的补给关系2、2河流的水文特征3、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1)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一般来说,方式。
: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2)汛期水位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3)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0(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
冬季气温在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流域面积、(多少、形状)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等。
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宽窄、深浅、曲直)河道特征(。
(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洪峰(2)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提示:(1) (3)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河流含沙量增大。
水循环的类型、4.35、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的意义、6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1)改变地表径流——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4)影响蒸发,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沼泽地的形成(1)(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1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减小,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修建水库后,提示:4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中。
其中,海洋占地球水量的97%,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
海水含盐度约为3.5%,是淡水的大约25倍。
淡水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冰川中,占地球水量的3%,其中约70%储存在冰川和冰盖中,仅有1%的淡水可供人类利用。
地下水是另一部分重要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地下水脉中,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
二、地球上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蒸腾和地下水流。
太阳能是地球水循环的动力源,它使得水不断从地面和海洋蒸发,形成水蒸气,随后最终形成云和降水。
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再次循环。
水的循环过程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地球上水资源的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被广泛利用于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能源生产。
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约占全球用水量的70%,用于灌溉和养殖。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次之,用于生产、冷却和生活用水。
能源生产也需要大量水,用于冷却和发电。
四、地球上水资源的挑战地球上的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包括缺水、水污染和气候变化。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使用。
此外,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排水。
气候变化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降水模式的变化、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五、地球上水资源的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再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合作和管理,跨国界的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最后,需要加强公众的意识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总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完整)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1、水的组成2、水循环的分类与环节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向利用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増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増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増多,减少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实施人工増雨,加大降水量(2)负向利用。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弱蒸腾作用,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量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4、水循环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促进水资源更新。
二、陆地水体转化与河流的补给1、陆地水体转化(1)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原因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上,水存在于各种形式,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等。
下面将对地球上的水知识点进行归纳。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它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和蒸发等环节。
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当水蒸气冷却时,就会形成云。
云中的水颗粒聚集起来,就会形成降水形式,例如雨、雪、冰雹等。
这一过程不断地发生,使得水资源得以重新分配和利用,维持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球表面的水地球表面的水主要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中的水不仅提供了食物资源,还对全球的气候和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们是许多生物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水源。
同时,河流还承担着水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
3. 冰川和冻土冰川是积雪在长时间的压力下形成的冰体,它们通常存在于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区。
冰川是地球上的重要水库,其融化和流动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这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冻土则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主要存在于寒冷地区的土壤中,起到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 地下水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的水体,它主要由降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形成。
地下水不仅是人类饮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还供应给许多湿地和河流,维持了它们的生态系统。
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
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支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还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
(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雨水水劇IK水地下水lHk»jk-般养辣中,河水.有殊也水负魏犬伸欝均匀「有调节作用补给坷匀,粗定而可韋无卅无用厲降审隹而变化事节变归月际变化'随佣吻化随气温帀变低季节变代尢而年际变化小億住下臥水■与河水互补,水也删补M 旗的用流犧定cm $tn1nwny-K\ 'H一胭Xt•«t1■—. _ 0f" W冷1 71 -------------- R盘 ----------------主我国1我国1我国普亂绥中卜游地区翹tflo折南小青河上亂稲部輔带地形区3、河流的补给来源: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 •水圈组成:陆地威水< (3W/水圈的水陆地水冰」II(68.7%)陆地淡水曲洛滦水土城水<大气水沼泽水河水I生物水糊泊画番I 补鉛方扁品卜面何沆空位地下水仿林汕水期-■■*— ________________ J ■考试分析:(1) 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一一雨水补给:降水季节一一有汛径流特点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2) 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一一冰雪融水补给一一有汛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川融水补给一一夏季气温最高一一夏汛(冬季气温在0C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一一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 河流流量稳定一一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一一无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一一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一一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1.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 流量的大小。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五)地下水1.地下水的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时间集中不连续 氷童發it 丸(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t9时间性 潼续性 水里稳走本阳需肘 气谧震化职雪冰川諸星气温高祗识雪显多少地晩锐较稳定—股与河氓有互朴作用 时间性明显箜苛妙XI 多少 眸水率节分鲨 陽加年歸吏化邸决于湘汨与河流的狛对位逼和水检湖右水里丸小 IQjW 75IKJ补誥区弾秋里地下水位弓河凉水位关峯晉医、尢以 东部率凤区 巖與型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上空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空中,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又降到海面意义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知识拓展】(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百川入海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3)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4.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修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地球上的水》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球上的水》系统知识点汇总[知识要点]一、水圈水圈的特点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由呈固态、液态、气态,颁于海洋、陆地、大气中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质量只占地球总质量的万分之四。
水体的储量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总储量的96.53%;陆地水占总储量的3.467%;大气水只占总储量的0.001%。
淡水只占水体总储量的2.53%,而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水圈的重要性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中活跃的要素,对其它圈层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水循环和水平衡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循环运动,其具体过程是:广阔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循环运动,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内陆循环是指大陆与大陆上空之间的水循环,其具体过程是: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
这种循环运动供给陆地上的水量为数很少。
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具体过程是:海洋水蒸发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通过水循环运动,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水平衡原理:从长期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幺变化。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水量收和支出差额,等于某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 知识点归纳 ](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
数量最大。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往往是
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
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河流补给水源径流变化(及汛期)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汛期在雨季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东北地区
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补夏汛,气温高,冰川融化冰川的消融量随温度升高而西北内陆地区(内
给量大。
冬季封冻断流增加流河)
对河流起调蓄作用,与河与湖泊相通的河
湖泊水补给看湖泊的水位高低
水互补。
流
地下水补给径流量稳定,与河水互补。
依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分布普遍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
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
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
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 图 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
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 水
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8、★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
纬。
9、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
10、★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为:⑴中低纬海区(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
⑵ 中高纬海区(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有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无环流。
⑶南纬 40 度海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环绕全球。
⑷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
动;夏季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结合 P57 图 3.5)
1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⑴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
全球热量;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
温减湿作用。
例: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北极圈内有著名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原因都为
是受北大西洋暖流(洋流)的影响;南美洲大陆两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最长、最靠近赤道的荒漠,主要是受秘鲁寒流(洋流)的影响。
⑵ 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的影响。
①寒暖流
交汇处,饵料丰富,往往形成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形成是由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
汇,北海道渔场(属于日本)形成是由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形成是由于北大
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一支洋流交汇;②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① 顺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② 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于
航行;③北极洋流携带冰山南下,影响航运(如:泰坦尼克号)。
⑷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12、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秘鲁沿海水域)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
涝灾害,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
13、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来说,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从狭义来讲(通常所说)是指陆地
上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4、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 蒸发量)。
受气候影
响,水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为: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造成全球水资源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中,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
的是南美洲,最少是大洋洲;按国家来看,最多的是巴西,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
1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不均衡。
具体特点为:从地区分布来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从时间分配来看,我国夏秋多,冬春少。
16、★人类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修建水库,缓
解了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17、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理解)
18、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①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
供水量增长速度,导致水资源数量的减少;②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质得不到处理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
资源质量下降。
19、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的
重要性,为此,人们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0、★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⑴ 开源方面:①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蓄积河水
③跨流域调水④ 海水淡化⑤ 人工增雨等⑵ 节流方面: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 重
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滴灌、喷灌)③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 书本重点图表 ] (关键在于理解相关内容)
①P55 水循环示意图
②P57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③ P58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
④ P59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