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 第一讲 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1-地球上的水教学课件

分自布然在 界地中球,各哪处里的可水以通找过到蒸水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A分、布海在洋地与球海各洋处上的空水之通间过的蒸循发环、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你人能类用 在生各活种中活观动察中到,常的常现通象过说对明地在表我的们改周造围,影的响空地气球中上含水有循水环吗的?过程。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水体我们可以利用?
A、陆地水都是淡水 1 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水体我们可以利用?
占淡水总水源的比例(%)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
海洋水
大气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A、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循环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1 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5、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循环 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毁林开荒、过度伐木等
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__.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水的总量约达14亿立方千米 D 冰川水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B、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 4、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水循环是:( )
海陆间大循环
凝结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发
凝结
植
物
蒸 腾
降 蒸发 水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凝结
蒸发 降 水
归纳:水循环的类型
A.陆上内循环: 陆地水 B.海上内循环: 海洋水 C.海陆间大循环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水的散布
海
冰
洋
川
杭州长来自西江湖
•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可分为三类: 液态、固态、气态。
•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类: 淡水、咸水。
• 根据水的散布空间可分为四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地球上水的散布图
想一想: 1.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海洋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植树造林、 毁林开荒等。
读下表,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3.水资源的散布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 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 下径流的水。 它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1.水的散布 海洋水占主体,淡水中冰川水占主体。 2.水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水资源的散布 空间、时间上散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缺水 4.水与生命 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②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输送、代谢产物的排出等 都离不开水。
生物体内的含水量
名称
一般动物 水母
草本植物 黄瓜
干种子
含水量
70%—80% 98%
70%—85% 95%
10%—40%
想一想:
骆驼几天不喝水可以在沙漠中行进, 是不是骆驼的生 命活动中不需要水?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为
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 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
4.水与生命
想一想: 水与生命有什么关系?
(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②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取,并承 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③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 阳光灼伤。
八年级科学上册1.1地球上的水(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

——地球(dìqiú) 上的水
第一页,共23页。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shuǐqiú),水的总量约达14亿立方千 米
海洋的表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分布在海洋(hǎiyáng)的水称为海洋(hǎiyáng)
第二页,共23页。
除了海洋(hǎiyáng)哪里还存在 水?
海洋
陆地
大气
第十六页,共23页。
环节:蒸发(蒸腾(zhēngténg))、水汽输送、 降水、
水循环 的过程 (guòché ng)
途径:海下陆渗间、循地环表(径海流洋、(h地ǎi下yá径ng流)—等大气—
陆地)
(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海洋(hǎiyáng)—(大小循气环))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成因:水的三态变化(物理性质)(内因);
水气(shuǐ qì)输送
第十二页,共23页。
蒸发(zhēngfā) (蒸腾)
陆地(lù dì) 返回 水
海上内循环
凝结降蒸发水源自凝结水气(shuǐ
蒸发
(níng
qì)输送
jié )
降水
海洋
返回
(jià ngsh
第十三页,共23页。
海陆间循环
凝结
降 水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凝结
降水
水汽(shuǐ qì) 输送
3 地球上淡水总储量最多的水体是( )。D
A 河流水
B 大气水
C 海洋水
D 冰川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4、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水 循环是:( )
A、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循环 B、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 C、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循环 D、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循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课件

污染 浪费 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类所利用呢?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 缺水地区。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 缺水地区。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 缺水地区。 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 很多地区因干旱而缺少生活用水
地球上的水
海洋
冰川
地下暗河
河流 湖泊
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 类所利用呢?
地
球
上
水
的 总
海洋和咸水湖中 的水占97%
量
水蒸气等占0.66% 河流、湖泊占0.34%
浅层地下水占12%
深层地下水占11%
淡水占3% • 当于
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 相当于
请珍惜每一滴水,如果不珍惜水,最 很多地区因干旱而缺少生活用水
干旱使庄稼无收,使湖泊枯竭! 干旱使庄稼无收,使湖泊枯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
后一滴是将是人类的眼泪。 很多地区因干旱而缺少生活用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 缺水地区。
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 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 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缺水地 区。
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

(一)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 植物体中含水,这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 吃水果时口中感觉到水,说明果实中有水; ▪ 炒青菜时,锅中会出现水,说明叶中含有
水; ▪ 吃甘蔗时,口中会感觉有水,说明茎中也
含有水。 ▪ 干燥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水呢?
人们曾发现埋藏地下1000多年的莲子始 终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后来人们把这 种子播在有水的泥土里,沉睡了1000多年 的莲子竟然发了芽,这是为什么?
答:(1)种子实在太干燥。 (2)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 1、不同植物的含水量有很大不同
▪ 例如: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而在干 旱环境中生长的苔藓植物中水分只占6%左右。
2、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器官)的含水量 差异也很大 例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树干为40%-50%,风干的种子为10%40%。
请你再举出例子,或者设计一个实验,来证 实大气中存在着水。
1、天空中的云和 雾是水组成的。
2、秋冬比较寒冷的清 晨,可以在庄稼、田野 和屋顶上看到白色的霜。
▪ 3、清晨当太阳还未 升起的时候,植物 的花卉和叶片上有 露水。
4、晾衣服的过程中, 湿衣服的水分被蒸发 到空气中。
▪ 5、家中烧开水时,水汽消失在空气中。
三、大气水
▪ 大气水数量不多,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0.037%,而且多以气态的情势存在。大气中 的水分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着三态的变化 和能量的转化,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大气中的水分除了降水(雨、雪、冰雹) 能被人们感受到以外,其他都需要提出证据 才能证实,你还可以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 中存在着水呢?
▪ 2、反渗透淡化法:这种技术的关键是需要一层 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盐分子不能通过的半透 膜。如果在海水的一侧加压,就会使海水中的水 分子通过半透膜,产生淡水。
初二科学第一讲地球上的水

课题第一讲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难点 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地球上的水;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没有理解水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区别;2、误以为淡水参与了水循环,所以淡水资源是充足的;知识点一水的分布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
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例题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冰川水和地下水知识点二水的循环1.阅读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和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和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
可以表示如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上的水》PPT优质课件

冰川水不是人们常用的淡水资源冰川水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虽然储量很大,但是其主要分布在两极和极高山地区,目前人们无法直接利用。
冰川是水量最大的淡水水体
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各大洲淡水水体分布不均衡。以冰川为例,冰川是水量最大的淡水水体,对淡水的补给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布在极高山地区和南、北两极的极地附近,而在非洲等地分布较少,所以非洲缺水的地方很多。
(2)水循环的类型和活跃程度不同也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中纬内陆地区和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第1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并能描述各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3.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4.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知识点1 水的分布
水的基本概况
储量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米
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为人类提供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约占淡水总量的
存在形式
液态
地球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分的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
固态
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
气态
在空气中,水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千岛湖(淡水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为国家一级水体,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分布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
图示
构成
咸水
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1.1地球上的水(1)PPT课件(初中科学)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夏季丰富,冬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三、水资源的散布
1、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2、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3、世界水资源的散布特点 4、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2)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散布上很不均匀。 (3)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散布上也很不均衡。
(a)联系各水体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b)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 系。
(c)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 2、水循环的组成环节: 3、水循环的途径: 4、导致水循环的原因: 5、水循环的重要性: 6、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之一。 2、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一般动物体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2)一些动物也有自己特殊的结构适应缺水 的环境。
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一次可以喝 大量的水并贮存在胃(里面有可以贮水的水脬) 中,之后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
人类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 循环的过程。常常采用什么措施?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引水灌溉、跨区域 调水(如:南水北调)毁林开荒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三、水资源的散布
1、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第1课地球上的水八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第1课地球上的水【学与练】一、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2.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在陆地上的淡水水体中,冰川水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气水所占比例极小。
3.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二、水的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不断地循环。
水循环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2)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水循环:<1>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水循环的重要性: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土地,哺育生命。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三点:①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地更新;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③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水资源的分布1.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2.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3.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时间分布不均衡,夏多冬少。
四、水与生命1.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如食物的消化需要水,输送营养物质的血液离不开水,代谢产物的排出要通过尿液也离不开水。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2.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第1节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

6.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___海_水__蒸_发________ ③ ___水_汽_输__送______ ④___大__气_降__水______ ⑦ ___地_下_径__流_____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_阳__辐射和_重_力_ (3)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 者使水资源遭到____破_坏_或__污_染_____, 就会造成 水资源的枯竭。 (4)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_水_循__环______的各途 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立方米/人·年)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o 10o 15o 20o 25o 30o 35o 40o 45o 50o(纬度)
图表数据表明:
从赤道到北纬30o,人均水
资源拥有量较大,北纬30o以北则
急剧减少,在北纬40o到达最小值,
再以北则又有所增加。 (为什么?)
国家节水标志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XXX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勤俭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
四、水与生命
1、水是生命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重量的 2/3是水分!
水母 98%
黄瓜 95%
5、概念:在 太阳 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 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 蒸发 和 植物蒸腾进入大
气。
6、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是受温度影响水的 状态 变化;外因是 太阳 的辐射和受到地球重力 。 7、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 或植 物蒸腾 、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 径流 或地下径流。
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1 地球上的水【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
教材通过分析地球上水的存在,围绕水为中心,介绍了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分布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水的互相转化和循环,以及揭示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情分析】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八年级的学生已熟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通过七年级的学习训练,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十五岁左右的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责任感意识有所增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积极思考,主动寻找答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他们学会利用图、表等数量关系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认识分类这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分布和名称,并能描述水体间联系的途径。
2、概述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学会利用图表来获得信息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水体的分类,认识到分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2、通过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二、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2分钟)【提问】小溪中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打一物体。
【学生活动】猜出谜底是——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地球上的水。
(板书标题)二、新课教学(35分钟)1、水的分布(10分钟)【提问】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应当叫水球,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那大家想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到底是怎样的吗?请看大屏幕。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

新知导入
1、什么是水循环?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运动到地 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地下)径流等
3、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你觉得这 样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改变地表径流,从而使南方的水能进入北方加以 利用;
些高山地区,不便直接利用。 (2)与水循环的特征有关: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不同,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差异也很大。 (3)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的差异很大,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差异
也很大。
新知讲解
3、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现况: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 ①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在早晨起床后可以喝一杯温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出 体内的宿便。
3)饭后不要马上喝水,如果喝较多的水会中 和体内的胃酸,进而可影响消化功能。
4)睡前要少喝水,如果睡前大量喝水会加速 排尿,影响夜间休息。
5)分多次小口喝水,每次喝水量可以在50~ 80毫升左右。
6)不要用饮料替代饮水。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例④骆驼:
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 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 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 需要。
骆驼一次可以喝大量的水并储存在 胃里,所以骆驼极能忍饥耐渴。
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三 周,没有食物可生存1月之久。
课堂练习
1、下列能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方法是( D ) A.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 B.增加人工降雨的次数 C.把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止水污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课件 38张ppt)

咸水
水资源9很7.4少7%!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更少! 其中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不淡易水利总用储的量淡水的909..37%%。
淡水 2.53%
地球不缺水,但缺的是淡水!是可利用的淡水 !
宝贵的地下水
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成为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有些地方可凿井取水,有的地方会从地下或山体的岩缝里流出泉水, 这些都是人们可以利用的浅层地下水。在地下还有更多的深层地下水, 需要钻几百到几千米深才可以取到这部分淡水。 由于淡水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钻探深井以获取深层地下水。但是, 这部分水资源一旦被大量抽取使用,会造成地面的下沉。这种情况在我 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用水量很大的城市里都有所发生。 城市的地面下沉,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恶果。所以,我国很多城市 都制定了法规,严格控制大量抽取深层地下水,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储量最多的是( D )
A、大气水
B、江河水
C、陆地水
D、海洋水
3、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B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4、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资源丰富的海洋
广阔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食物。海洋中大约有3万种鱼类, 此外,海洋中有些藻类植物,经过加工也可以成为营养丰富的食物。
海洋还是矿产资源的聚宝盆,人类食用的盐大部分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海水中还可以提取许多化工原料。
大洋海底还有多种多样的矿藏,现在许多石油和天然气都从距海岸不 远的大陆架海底开采。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1第一节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给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三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局部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 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 G 排液=ρ液gV 排液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 V排取m?)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 浮<g p="" 浮)②F 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 浮)③F 浮=G 悬浮此时V 排=V 物④F 浮=G 漂浮此时 V 排< V 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
1.1地球上的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三、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 一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 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 地下径流的水量。
某个地区的水循环十分活跃,该地区 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 水比食物更重要。
二、水的循环
读图:1.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起来的?
2.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1.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水循环类型
发生空间(领域) 循环过程及环节
大循环
海陆间循 环
海洋-陆地-大气
①蒸发②水汽输 送③降水④地表 径流⑤下渗⑥地 下径流
海上内循 环
小循环
陆上内循 环
海洋-大气
①蒸发②降水
动物也离不开水,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一般动物 体的含水量高于植物,约为70-80%。水母的含水量高达 98%。 【讨论】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
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 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 在数千米之外“闻到”水 源.驼峰可以“蓄水”。
4.水和人的关系
(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的各大器官中都含有水,但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 草本植物的含水量(质量分数)为70-85%。黄瓜含水量达95%。
(2)思考与讨论 干旱地区植物如何适应环境。
茎、叶的形态都发生 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 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 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3.水和动物的关系
2、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不均匀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 地球上的水 (共9张PPT)

(1)水循环的环节: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 、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 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 (2)水循环的意义:通过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 、岩 石和 生物 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 境。
4.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 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 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2. 水资源的分布
【典例 2】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水循环十分活跃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B.赤道附近地区和距海比较近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C .干旱的沙漠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D.全球大约有 30% 的地区面临着缺水的煎熬
求解本题需了解一些常识,知道水资源的形成条件。
5.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四分之一。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大量的淡水资 源集中在南方;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夏季丰富、 冬 季欠缺。
6. 科学研究表明, 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正是因为有水, 生物才得以产生、生存和繁衍,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 基本的物质之一。
课前预练
1.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1.386×1018 米 3, 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 分布在 海洋、陆地、 大气和生物体 中,其中海洋水是咸水,约 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3% , 剩余的 0.94% 是陆地咸水 。
2.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 山上,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的 形式存在。 3. 水的循环。
)
【点拨】
【解析】 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水循环较活跃的 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从全球范围来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 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据 统计,全球约有 60% 的地区正经受着缺水的煎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地球上的水;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没有理解水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区别;2、误以为淡水参与了水循环,所以淡水资源是充足的;知识点一水的分布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
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例题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冰川水和地下水知识点二水的循环1.阅读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和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和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
可以表示如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2)内陆循环。
(3)海上内循环。
【例题2】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填图中数码)_________。
(4)简要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
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显然,它和某个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十分活跃,该地区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经受着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来越困难。
3.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1)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我国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2.7×1012米3,局世界第六位。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米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从地区分布上看:分布很不均匀,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
(3)从时间分布上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例题3】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因此我国不存在缺水的问题B、从时间上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C、从空间分布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D、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力举措知识点四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以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其中水母占,草本植物中约占。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活动也离不开水。
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讨论】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例题4】(1)水是地球上生物体的组成部分之一。
人体中的含水量占人体总质量的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总质量的,其中水母占,草本植物约占。
(2)水参与地球上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即生物的活动离不开水。
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
(3)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巩固练习】1.在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江湖水 D.大气水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3.地球上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在下列物质中,含水最多的是()A.鱼类 B.黄瓜 C.水母 D.人体4.下列物质都是组成我们人体的重要物质。
那么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5.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旱的沙漠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B.赤道附近和距海较近的地区,水资源丰富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循环比较活跃 D.全球大约有30%的地区面临着缺水危机6.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7.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布在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上的资源。
8.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没有水,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据测定,人体质量的以上是水分,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大约升的淡水。
9.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③④⑥(2)图中环节使陆地上水得到不断的补充。
(3)图中⑥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4)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三种。
10.地下径流将水补给给了、、和。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能力点】认识水循环的原因、作用和地理意义【典例1】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少的一个环节是______.(2)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填字母),名称是______有密切关系,原因是______.(3)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和重力能.(5)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和______问题.(6)在图中的河流东西两岸,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是:西岸______,东岸______.【易误点1】没有理解水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区别【例1】下列对长江、黄河水的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只参与陆上内循环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上内循环【易误点2】误以为淡水参与了水循环,所以淡水资源是充足的【例2】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生物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B、淡水参与了水循环,所以人类拥有充足的淡水资源C、目前人类可以改变水循环的各个环节D、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河流水家庭作业训练时间:家长签名:训练成绩:1 .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下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②③④⑦(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来自,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资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
(3)如果人类用水量_水循环更新的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2.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即水的三态会随而变化。
3 . (天门)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 . 53 %。
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
可见()A .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D .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4 . (杭州)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改变水循环的哪一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5 . (天津)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
1 .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A .水的空间分布B .水的化学性质C .水的物理性质D .水汽含量的多少2 .在海陆水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 .大气的水气运输B .地表、地下径流C 大气降水D .海洋水的蒸发3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A .海上内循环B .海陆间循环C .陆上内循环D .大洋循环4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
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
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是()A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5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 53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6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 .蒸发B .径流C 水汽输送D .太阳辐射7 .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 . 3 % ,它主要包括()A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B .大气水、江河水、湖泊水C .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 .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8 .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是浙江实现“西水东调”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衙州的乌溪江之水,解决金华、衢州两地干旱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