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课件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测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广谱抗生素 交叉感染 乳汁吸入 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 住院时间因素 其它
7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 2、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新生儿血清免
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自身合成的很 少基本测不出。 3.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第三十六条:新生儿病室每日清洁拖地不少于2次,拖布专室专用,如
疑似污染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内窗台、床头桌、床单元、仪器 表面、洗手池等物表每日清水擦拭2次。一桌一布,使用后清洗消毒 晾干。 第三十七条: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 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 新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十七条: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药菌等)或传 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 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 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第三十九条: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儿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体液 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经调查: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 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新生儿科建 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 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 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 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 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 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病房设置要求:
• 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以及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和二 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可设置独立的新生儿病房
• 新生儿每张床位面积不少于3㎡,床间距不少于1 ㎡.新生儿监护室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的2倍。
• 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 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 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整理课件
2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008年9月,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严重新生 儿医院感染事件9例,8例死亡
事故原因:
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视不够,内部管理 松懈,诊疗规范、感染控制等工作制度执行不力,医 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反应迟缓。事故发生 后,也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报告,迟报,瞒报, 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整理课件
3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清洁用品的消毒:
• 清洗方法: 手工:清洗、消毒、冲洗、干燥备用。 机械:按照使用说明。
• 注意事项: 清洗消毒后应当干燥保存。 应区分使用。
整理课件
3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器械、器具要求:
•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 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 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无叠加床。
•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 换清洗消毒。
整理课件
35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呼吸机:
• 常见的感染源有吸引器、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 管、喉镜、加湿气器等。
• 应注意每周1~2次更换呼吸机管道并消毒,尽量 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消毒后的管道有效期7d。
• 每天更换加湿器内蒸馏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
物品管理
.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环境管理
❖ 新生儿科(室)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 关规定,洁污区域分离,功能流程合理;
❖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 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 、设备。室内温度足月儿室24-26℃, 早产儿室26-28℃,相对湿度55%-65% 为宜; ❖ 设立普通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早 产儿室、隔离病室、更衣室、配奶室 、沐浴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区域, 病人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垃圾通 道分离;
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 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 用药疗程不合理; ❖ 给药途径或给药时间间隔不当; ❖ 使用抗菌药物作预防用药和过度使用高档或广谱抗菌
药物; ❖ 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必须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
.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环境管理
人员管理
规范的诊疗 护理操作
国内的概念
❖ 对于新生儿的某些感染,难以明确感染部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感 染
具有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中的2项及以上:
1、体温不升或发热,氧合指数下降;
2、精神反应欠佳,面色苍白或灰暗;
3、进奶量减少,胃潴留、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四
肢肌张力下降;
4、频繁呼吸暂停;
5、体重不增;
6、环境因素
❖ 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密度大; ❖ 流动人员较多,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 科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是造成交叉感染的
途径之一; ❖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PPT课件精选全文
五、医院感染控制
控制措施
组织落实、网络报告 感染病例监测 教育培训——3h/6h 消毒、灭菌 隔离预防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
1.组织—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三级网络)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剌激而产生的炎症 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类型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个人方式同传
染病 ——交叉感染:从其它住院病人、工作人员或陪护 家属获得的感染
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一)医院感染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三)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 (四)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
(一)医院感染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口不断增长与拥挤 免疫力不断下降(年龄、疾病、治疗) 新微生物的出现 不断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
三、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八 十年代。为在全国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卫生部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并研究制订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 标准。
目的:旨在从管理层面进一步明确医院在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面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当遵循的原 则,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以维护人民群 众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出微生物。
*3、易感者
A.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 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E.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时间长者;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国内的概念
❖ 对于新生儿的某些感染,难以明确感染部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感 染
具有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中的2项及以上:
1、体温不升或发热,氧合指数下降;
2、精神反应欠佳,面色苍白或灰暗;
3、进奶量减少,胃潴留、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四
肢肌张力下降;
4、频繁呼吸暂停;
5、体重不增;
6、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精选
20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A、暖箱消毒(强调)
❖ 暖箱污染原因: 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度有关; 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暖箱常见菌: 物体表面:除枯草杆菌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克 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暖箱湿化液:以嗜麦芽假单胞菌、类白喉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
❖ 暖箱的消毒:日常消毒 终末消毒
精选
21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暖箱消毒(日常消毒)
❖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有污染随时擦拭; ❖ 医务人员每在一个暖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 减少暖箱内物品,进入暖箱内物品必须消毒; ❖ 储水槽每日消毒,24h更换无菌蒸馏水。
精选
22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完整版课件38监测对象住进新生儿科的所有新生儿住进新生儿科的所有新生儿入新生儿科超过48小时发生的感染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入新生儿科超过48小时发生的感染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完整版课件39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物体表面的监测医护人员手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消毒及灭菌物品的监测完整版课件40消毒方法与监测每月对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学监测有登记细菌数4cfu15min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培训课件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如针头处 理、医疗废物处理等,防止医护人员 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感染。
健康监测与报告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发现 疑似感染症状及时报告,并接受相应 诊断和治疗。
05
儿科院内感染培训与 教育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手卫生
详细解释手卫生的重要性,包括在接触患者前后、穿戴防护装备前 以及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的正确洗手、使用酒精擦手液等方法。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培训课件 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儿科院内感染概述 •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 儿科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 • 儿科院内感染的应急处理 • 儿科院内感染培训与教育
01
儿科院内感染概述
儿科院内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院内感染是指患儿在儿科医疗机构住院期间,由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 护人员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详细介绍适用于不同器械的消毒与 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化 学消毒剂等。
操作规范
强调医疗器械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的操作规范,如正确佩戴手套、确 保设备完整无损等。
环境清洁与消毒
环境清洁重要性:阐述环境清洁对于预防院内感 染的作用,包括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 播。
消毒方法:说明在特定情况下需要采取的消毒措 施,如使用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剂等。
病例报告
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和 控制措施。
数据分析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找出感染发生的规律 和趋势,为儿科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 支持。
04
儿科院内感染的应急 处理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2023-11-10CATALOGUE 目录•儿科医院感染现状及问题•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评估•总结与展望01儿科医院感染现状及问题感染现状感染类型多样由于儿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为婴幼儿和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感染率较高。
感染率较高传播途径复杂感染问题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患儿及家长防护意识不强防控措施不完善02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加强人员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岗前培训,包括医生、护士、技术员等。
对在职员工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再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和流程,包括清洁卫生、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隔离病房设置等。
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和医疗用品的安全。
对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护理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对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
03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表面清洁消毒监测对医院内部各类表面,如病床、治疗台、医疗器械等进行清洁消毒的监测,确保清洁消毒过程的有效性。
空气质量监测定期对医院内部各区域的空气进行监测,包括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污水和废弃物监测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和废弃物进行监测,包括排放的污水、医疗垃圾等,以确保医院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环境卫生学监测1细菌耐药性监测23定期对医院内部出现的耐药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情况。
耐药菌流行病学调查对医院内部各区域进行耐药菌监测,包括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以及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耐药菌检测。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侵入性操作
01
气管插管、吸痰、留置胃管、动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破坏
了皮肤黏膜屏障,增加了感染机会。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
02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温箱、监护仪等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
叉感染。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
03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手卫生不规范可
能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环境因素及消毒隔离问题
0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患儿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未成熟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营养不良或基础疾病
部分新生儿存在营养不良或基础疾病 ,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增加了感 染的风险。
新生儿皮肤薄嫩,黏膜屏障功能不完 善,易受损伤和感染。
诊疗操作相关因素
宣传资料编制和发放
编制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
结合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特点,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 传资料。
在医院内醒目位置张贴海报
将宣传海报张贴在医院走廊、候诊区等醒目位置,方便患者和家属 了解相关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宣传手册
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他们对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度。
提高家长参与度和认知度
1 2
开展家长课堂或座谈会
定期组织家长课堂或座谈会,向家长讲解新生儿 科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鼓励家长参与清洁消毒工作
指导家长正确进行手卫生和新生儿用品的清洁消 毒,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防控工作。
3
建立家长沟通渠道
建立有效的家长沟通渠道,及时解答家长疑问, 增强家长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05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督和指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策略推广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新生儿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 南。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和家长普及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重要性。
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监控
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小组,定期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 估和监督。
05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 管理
消毒灭菌
医疗设备和用品应严格进行消毒灭菌 处理,如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化学 消毒剂等方法。同时应监测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达到标准要求。
垃圾处理
新生儿科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 区域,并按照医疗垃圾分类标准进行 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设施配置及使用方法培训
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如洗手池、手消毒剂等,并确保
。
开展了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工 作,及时发现了感染趋势和潜
在风险。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医务人 员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
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和目标
进一步完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 力度。
加强与其他科室和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共同推进医院感 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推广使用先进的感染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毒方法。
灭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01
灭菌设备需专人负责, 定期进行操作培训,确 保正确使用。
02
设备使用前需检查其性 能状况,如有问题及时 维修或更换。
03
设备使用后需进行清洁 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 命。
04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保 养档案,记录设备使用 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14
1 2 3
配奶室的建筑要求 工作人员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4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5 隔离新生儿奶具的消毒灭菌
15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1.奶具一用一消毒: 2.喂奶用具,奶瓶, 喂奶用具配奶用奶 3.夹取奶具之持物 配奶容器应洗净后高 勺、容器等,用后 4.严禁用手直接 钳,应为高压灭菌 压灭菌后保存备用。 应立即在洗涤剂中 拿取喂奶用具, 用过的应重新做消 奶嘴煮沸消毒 30分钟 7.奶刷应煮沸消毒, 充分刷洗、冲净。 5.喂奶时保证 以防止因手污 毒处理。 放入方盘备用。 6.恒温水浴箱: 或者用碱性水去 每人、每餐 染奶具而使无 每日清洗换水1 污后酸化离子水 一巾。 菌操作失败。 次,每周除垢, 浸泡消毒5分钟 消毒。 或臭氧消毒柜消 毒后干燥保存备 用。
患儿 管理
10
4.新生儿被服,衣物保持清洁,每 日更换。
5.眼药水(膏)及臀护用品等固定患儿使用, 并标明床号,姓名,病案号及开瓶日期。
6.尿管一周更换一次、引流袋/瓶每日更换, 抗反流引流袋1周更换一次,并有标识,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尿路感染。
患儿 管理
11
7.静脉导管置管、护理符合无菌原则,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引发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CRBSI),一旦出现感染立即 拔管,并做尖端培养。
工作尤为重要
人员 管理
严格遵守工作 流程 严格着装凡是进入新
生儿病房的人员一律要洗手、 更衣、换鞋,非本室工作人 员不得随意进入。
N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洗手的依从性: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 媒介,由手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
精选ppt2021最新
15
NICU环境
病房空间:病房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病人密度 大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
医护/患儿比例:NICU中收治病人数与医院感染发生 率的关系。
精选ppt2021最新
16
有无院感问题?
床间距 密闭暖箱
一个暖箱 双胞胎
某医院新生儿室
精选ppt2021最新
17
NICU环境
精选ppt2021最新
18
精选ppt2021最新
19
精选ppt2021最新
20
精选ppt2021最新
21
精选ppt2021最新
22
细菌定植与周围环境的相关性
医护人员:手及指甲、手表、戒指、手镯(链)、 呼吸道、衣物等。
NICU的仪器设备:呼吸机管路、温湿化器、雾化 吸入器、暖箱水槽、监护仪导线、水龙头、肥皂、 洗手池、门把手、玩具、奶瓶、表格等
49
感染人数 感染次数
30
43
感染率 (%)
61.2
感染例次率 (%)
87.8
1500-- 76
17
18
22.4
23.7
2000-- 102
7
7
6.9
6.9
≥2500 411
20
20
4.9
4.9
总计
638
医院感染的卫生监督管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危害与影响 • 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与重要性 • 卫生监督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 卫生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案例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数量的增加,医院感染问题 日益突出,给患者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卫生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有效的卫生监督管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操作水 平,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卫生监督管理,确保患者就医环境的安全,降低患者感染的风 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维护患者权益
卫生监督管理能够保障患者的就医环 境安全,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从而
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疗服务质量。
成功案例二
某儿童专科医院注重手卫生和环境 清洁,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显著 减少了儿科病房的感染病例。
成功案例三
某传染病医院采用先进的消毒技术 和设备,严格控制病原体传播,保 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二
手卫生执行不力,医护人员手 卫生意识薄弱,增加了交叉感 染的风险。
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对医院感染进行卫生监督 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 原体引起的感染,而外源性感染则是由其他患者或医务人员携带的病原体传播所致。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医院感染岗前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 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十五条 新生儿病室护士要相对固定,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并考 核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 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第二十一条 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 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 第二十二条 新生儿病室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查 对制度,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院感科 *****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儿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举例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 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发病,23名死 亡;
—— 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儿柯萨 奇B型病毒感染,10名死亡;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1992年10月北京某妇产医院发生一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流 行。全月发病35例,占同期新生儿的12.2%;10月中旬呼吸道感染、 心肌损害为主。死亡2例。尸检证实为急性弥散性非化脓性心肌 炎。部分病例经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确定为柯萨奇病毒 B3。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上海市儿童医院五名新生儿离奇死亡
• 2004年11月1日新闻晚报消息 上海市儿童医院新 生儿室的5名儿童突然相继离奇死亡。市、区卫生 局、医政处的有关人员对此事件进行紧锣密鼓的 调查,死亡原因怀疑与院内感染有关。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2007年,陕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 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第十一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 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 第十三条 新生儿病室医师应当有1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经过新生儿专业 培训6个月以上,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 染控制技术,具备独立处置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能力。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医政发〔2009〕123号
• 第八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 第九条 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
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 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 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 传播途径以产后感染可能性最大,多发生在产后1周内发病,临 床表现似败血症,病情变化快,进展迅猛,患儿同时或相继出现 心、肝、肾多脏器受损,尸检3例,证实为主要脏器的急性弥散 性非化脓性损害。部分病例进病毒血清学检测,确定病原体为柯 萨奇病毒B3。
• 2008年9月23日电 土耳其西部城市伊兹密尔一 间国营医院的新生婴儿部24小时内有13名新生婴 儿死亡,当地检察官展开调查,认为事件可能由 院内感染引起。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警钟长鸣 • 保持警惕性,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医院感染暴
发的前提 •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 做好手卫生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最重要的:
• (4)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能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相关措施吗? • 物品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严格落实? • 医生查房、护理人员操作不同患儿,可能造成病原体传播,特别
是手卫生仍重视不够。 • 从肠炎、肺炎病房处置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了吗? • 到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床前,有进行手卫生吗?。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5)病区卫生员缺乏必要的消毒意识,各病房拖地板、擦桌子 时同用一个拖把、抹布。肠道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人、隔离病人、 感染病人之间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消毒和灭菌
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实施
•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 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 水平; (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 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2008年9月“西安事件”
• 今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 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 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 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土耳其国营医院疑遭感染 13名新生儿一日内死亡
• 第二十三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 禁入室。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儿科病区感染因素
• (1)目前我院为改建病房,布局不合理。人流物流未分开。 • (2)同一病房病种混杂,不同系统疾病及疾病不同时期的患儿
同住一室。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3)病房人员流动频繁,住院期间家属及多,难免有携带致病 菌感染患儿的可能。有的家长还喜欢窜病房,互换玩具,部分家 长卫生意识淡薄,患儿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保洁工作不及时, 极大地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间,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共接生了 244名婴儿,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现发烧、拒乳、黄疸 及心、肝、肾多脏器受损症状,并有15名重患儿死于DIC及多器 官功能衰竭。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
• 1994年秋,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轮状病毒感染爆发,44名新生儿 发病,15名儿童死亡。院长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副市长撤职。为 了挽救这次事件的后果,医院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而且声誉严重受损,医院经营状况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