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防范此类风险的对策是:对于经常发生贷款的客户,要求其法定代表人签署一份“委托授权书”给企业经办人,信贷员须注意这份“委托授权书”法定代表人签字的真实有效(须当面验证);对于不常发生贷款的客户,特别是个人客户,确保每笔合同都有签字(不会签字的客户,盖私章并加按指纹)。
2.关于抵押物财产共有人的签字及共有人与抵押人关系证明问题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面对激烈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服务上下功夫,因此,基于营销需要,信贷人员往往在经办业务中不自觉地对客户(特别是老客户、优质客户)作出某些迁就。但是随着借款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存在着借款人及保证人的“道德风险”,容易产生法律纠纷。本文围绕具体信贷业务中容易疏忽的几个细节问题来探讨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应注意的潜在法律风险。
3.关于公司“董事会同意抵押或保证决议书”真实合法性问题
对于公司制企业提供的抵押或保证,银行要求企业出具“董事会同意抵押或保证决议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必须确保其真实性,在信贷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注意董事会人数问题。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人数是3-13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人数是5-19人,这要审查公司的章程及企业的相关资料,确定该公司董事会人数,及规定的表决比例(如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为有效),如果全体股东都有签字则更好;另一方面,须注意董事签字的真实性。这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些难度,这就要求信贷人员掌握必要的办事艺术,即如何做到既不引起客户反感又能有效防范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4.关于企业出具抵押承诺书的有效性问题
信贷实践中,由于企业产权证书不齐或其他原因无法办理抵押登记,企业仅签订了抵押合同或抵押承诺书。众所周知,银行要求企业办理抵押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对抗第三人的优先权,而根据《担保法》第41条关于“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的规定,这说明仅出具抵押承诺书或抵押合同而没有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的,抵押行为无效,也就是对于抵押财产,银行无法获得对抗第三人的优先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全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全文)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 GJ 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资产风险浮现了新特点、新动向。

梳理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方面:1、关联企业集团融资黑洞,有的明星企业存在泡沫破裂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关联性企业授信风险认识不足,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造成银行授信超过集团客户的承债能力;另一方面,一些集团性客户在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利用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通过不正常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产权变动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形成巨额的资金黑洞。

这几年,如银广夏、达尔曼、德隆、周正毅等企业集团或者家族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相继浮现,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惨重,充分暴露了商业银行对这些集团客户的授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一个怪圈,越是规模大的明星企业、越是资金宽裕的企业、越是众多的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不能提供财务报表,不少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其他银行的抢“贷”行为而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盲目跟进状态,如现在普遍存在的崇拜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现象,一些商业银行往往就是凭借有些企业上市和名牌的光环,不惜降低授信门坎,对这些企业存在的风险考虑较少,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破裂。

如达尔曼等一批上市公司摘牌退市,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黯然倒闭,给众多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企业资金链轰然断裂,产能过剩突发行业信用风险。

不少企业在追求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尽管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依旧有竞争力,但由于超负债经营,财务基础脆弱问题突出,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就会像“达尔曼”、“德隆”、“托普”、“三九”等多家上市企业相继陷入到正常经营难以维继的困境,并突发债务危机,商业银行资产为此遭到严峻损失的实例不少。

特别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的暗地里,是大量的银行信贷。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作者:傅文菁来源:《管理学家》2023年第24期[摘要]信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核心。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金融领域强监管的新形势下,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对其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在识别、评估、监测和缓释信贷风险的过程中,需持续完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以从容应对信贷业务中的各种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阐述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类型及管控的必要性,并针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24-0067-03信贷风险管理工作质效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对于银行、金融市场乃至社会经济秩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银行需将信贷风险管理嵌入业务全流程,结合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难点及痛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推进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有效落地,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信贷风险类型银行常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等。

一是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贷客户未能按期足额归还贷款,造成违约,形成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财务积累较少,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弱,同时缺乏能够提供担保的抵质押品,且由于中小企业违约成本较低,易引发企业主的道德风险。

二是市场风险。

银行信贷业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行情变化而引发的金融资产对应的价格波动,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相应的风险事项会导致银行资产损失,主要表现为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及外汇风险敞口越大,市场风险越高。

三是操作风险。

其主要表现为银行信贷业务人员合规意识不足,未能充分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存在实际执行与规章制度有缺位等情况。

四是法律风险。

银行信贷业务的法律风险渗透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信贷业务构建于合同关系、担保关系之上。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法律风险也日益增高。

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大量的法律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法律风险,确保其正常运营。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法律风险的认识。

银行应建立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定期组织法律风险研修会议,加强对法律的了解和掌握,明确法规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法律事务部门,加强对法律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并建立健全与律师协会的合作机制,及时获取法律方面的权威意见,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法规和政策动向。

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对客户信息进行实名制管理,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

银行应对客户进行恰当的尽职调查,以了解其背景以及涉及的交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银行还应制定适当的客户身份验证和客户脸谱管理制度,保证金融安全和交易透明。

除此之外,对于信贷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和财务状况,并做出恰当的风险评估。

对审查不合格或存在风险的借款申请,商业银行应采取拒绝或调整借款条件等处理措施,保证信贷质量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最后,商业银行也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排查并消除存在的风险隐患。

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法律业务合作时,应秉承合法、诚信、公平、透明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作的合法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法律风险。

总之,商业银行在控制法律风险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内部治理,加强对客户的反洗钱操作和内部合规管理,健全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留存和转移,从而更好地保障银行的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防控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防控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防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该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为了加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防控,商业银行必须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员工法律意识等。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商业银行法》、《民法典》、《合同法》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和意识。

同时,应当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和理解,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和风险防控技巧,确保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应当设置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信贷审批、风险评估、合同签订、担保抵押等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前风险管控和事后监管,确保信贷的合法性和风险可控性。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信贷业务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隐患。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风险评估的质量把控,建立风险报告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和监察机制等。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对客户信用评级的管理,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合理的信贷风险定价,并接受外部评级的监管和审核。

四、提升员工法律意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以便在业务操作中避免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员工法律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规范业务操作规程,确保业务的规范和合法性。

总体来说,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需要加强法律风险的防控和管理,优化信贷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建设一个合法、规范、风险可控的信贷业务体系。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支持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信贷风险及其管控

新形势下企业信贷风险及其管控

新形势下企业信贷风险及其管控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而导致的银行资产损失,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信贷风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本文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风险、信贷产品创新、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管理工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银行和企业在管理信贷风险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信贷风险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增长趋缓和结构调整,导致一些传统行业和地区面临较大压力,企业经营环境变差,信贷风险上升。

其次是金融环境的变化,市场流动性紧张和利率波动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难以按时偿还债务。

政策调控对企业经营和融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一些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和管控,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大。

银行在进行企业信贷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加强风险监测和防范,确保信贷业务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二、行业风险的把握不同行业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银行在进行企业信贷业务时需要充分了解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风险特点,科学把握风险。

一些传统行业受到市场萎缩和竞争加剧的影响,信贷风险较大,而一些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则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创新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一些特定行业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银行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风险管理,灵活调整信贷策略和资产配置,减少信贷损失。

三、信贷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壮大,信贷产品不断创新,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一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P2P网络借贷平台使得风险传导更加迅速和隐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新渠道进行欺诈和非法集资,给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银行在进行信贷产品创新和设计时,需要充分评估各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监控机制,从而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规避,将对银行的经营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保护客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主要来源1.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是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法律法规的调整和改革,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金融法规、法律条例的修订等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增加。

2. 客户因素:商业银行的客户往往涉及众多的法律事务,例如贷款、担保、担保物处置等等,客户的法律行为和风险传导也会成为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重要来源。

3. 内部管理因素: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职工管理、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力等原因可能产生违法违规行为,也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的增加。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主要来源,针对这些来源,商业银行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法律风险。

1. 金融债务危机:商业银行的债务方往往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当债务方出现违约情况时,商业银行将面临不良资产增加、损失扩大的风险。

2. 金融诉讼风险:商业银行在与客户、合作方、监管机构等相关方进行业务往来中,可能出现法律诉讼纠纷的情况,对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 合规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如存在合规风险,将会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

1. 加强法律意识: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风险的意识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证金融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各项风险规避、检测和处理措施,完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金融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险机制不 完善 。
( )缺乏必要 的风险管理 工具 五
我国商 业银行 的风 险 管理 往 往兼 顾不 同种类 的风
险 ,这有碍 于更加精 确地识别和 管理风 险。为了应对新
形势下 的各种风 险 ,我国商业银行 应该细化 风险管理部
众所 周 知 , 由于我 国市 场经 济 改革 较迟 ,金 融 市 场起 步较 晚 ,诸如 期货 、期权 、互换等 可供 银行对 冲风 险的金 融工具极 度缺乏 ,使得 商业银行 在面临风 险时不 能及 时有效地转移 ,风险会在银行 体系 内部积压 。尚未 建 立有效 的风 险对冲平 台 ,这放缓 了商 业银行风 险管理 向现 代化迈进 的脚 步 。
( )合 理 发 展 金 融衍 生 品 市 场 三
衍生品是把双刃剑 。对其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后
果 ,所 以我 国应 在合理 的范围 内发展 衍生 品市场 为商业 银 行提供风 险对冲 的工具 ,降低其所 面临 的风 险 ,提高
这些 年来 不 良贷款 和 不 良贷 款率 虽然 出现 了下 降 但其存量依 然 巨大 ,不 容忽视 。2 1 年 中国银行 业不 良 00 贷款余 额缩 减为利 润 的5 %。2 1 年末商 业银行不 良贷 0 00 款 率从2 0 年 末 的2 .% 下降  ̄ 2 l 年 末 的11 %。 不 02 36 JOO J . 4 良贷款余 额为4 9 亿 元人 民币 。观 其余额 ,商业银行不 23 良贷款 的绝对量数 额仍然 巨大 。之所 以有颇 高的不 良贷 款余额 与银行 过分追 求高额利 益 ,违反流动性和 安全性
的经 营原 则是分不 开的 ,同时也反 映 出银行 防范信贷风
其 资产质量 。 ( )进一步 降低不 良贷款和不 良贷款 率 四 当前业 银 行实 施 贷款 总量 的扩 大 等方 法来稀 释 不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银行信贷业务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信贷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

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和稳定运营。

因此,深入探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风险1、合同风险信贷合同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如果合同条款存在漏洞、不明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例如,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条款等重要内容约定不清,就容易引发纠纷。

2、担保风险担保是银行降低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担保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常见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如果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担保物存在权利瑕疵或者担保手续不完备,银行在实现担保权利时就可能遇到障碍。

3、合规风险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

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如违规放贷、利率过高、贷前审查不严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4、债权实现风险即使信贷合同合法有效,担保措施完备,如果借款人经营不善、恶意逃废债务或者出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银行在实现债权时也可能遇到困难。

例如,借款人破产清算时,银行的债权可能无法得到足额清偿。

二、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1、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繁多且不断更新,银行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和准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就容易在业务操作中出现失误。

2、信息不对称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包括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经营风险等。

借款人可能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资料,导致银行做出错误的决策。

3、内部管理不善部分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信贷审批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这些都可能增加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

论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论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论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摘要: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仍就是非市场风险。

因此,防范信贷风险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继续改革,回归商业银行本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信贷风险治理结构安全原则全面风险管理核心风险理论认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表现在风险管控能力。

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可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大类。

这其中,国有控股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

其他银行对整个市场影响甚微。

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在于考察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四大国有银行贷款行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在惜袋和滥贷的周期中来回游走。

而形成这样有规律的波动,并不是市场环境所决定,而是由政治意志或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这样的行为,往往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经济周期决定贷款多少,而贷款的超额供给或需求又反过来对经济周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使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大起大落,均衡持续的发展局面始终无法达成。

由此,笔者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主要是宏观风险防范,微观风险到处于次要位置。

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西方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

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首先是四大国有银行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尤其要在业务决策上要根据各银行的情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进行判断,监管机构要尊重专业意见,使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

其次,把防范风险或者安全性原则放在信贷风险防范的首位,把提高风险管控的能力放在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核心位置。

第三、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原则、技术等,确实做到风险自我防范、盈亏自我负责、调节经济均衡、发挥社会责任。

1 继续改革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大多都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但是治理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还没有根本解决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

监事会难以对董事、高管层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董事会难以对高管等经营者进行有效监控,高管层难以对分支机构的经营进行有效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1.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在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很多机构只注重信贷的扩张和利润追求,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和管理。

这导致了信贷风险的积累和爆发。

2. 信贷审批流程不规范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不够规范,缺乏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导致借款人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得以通过审批,增加了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

3. 风险防控措施不完善在信贷风险防控方面,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同时,对于已存在的不良贷款,一些商业银行的处置手段和方法也相对滞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二、应对策略1. 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认识,将信贷风险管理置于重要位置。

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信贷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内部风控体系,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2. 规范信贷审批流程商业银行应对信贷审批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所有贷款申请都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建立起科学的信贷审批模型,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合理控制信贷风险。

3.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起全面、及时的风险防控机制。

可以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4. 加强不良贷款处置对于已存在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转让、拍卖等,尽快变现不良资产,减少资产损失。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信贷风险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策略。

一、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类型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无法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银行资产价值受损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信贷风险可分为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集中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几种类型。

违约风险是最常见的信贷风险,指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因无法及时变现资产而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

集中风险是指银行在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或某一客户上集中了大量贷款,一旦出现问题会带来巨大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信贷风险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信贷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

其次,信贷风险的暴露程度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通过有效管理信贷风险,银行可以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还款率,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再次,信贷风险管理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为了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建立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是关键。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政策和流程,明确信贷风险的界定和评估标准。

其次,合理的风险定价和定价策略有助于减少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担保物品和借款期限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定价,以确保借贷活动的可持续性。

此外,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银行可以利用风险管理系统和模型来监测贷款组合的质量和风险暴露情况,及时调整风险暴露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结合商业银行信用评估、审批流程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信用评估机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担保要求等解决方案,旨在促进商业银行有效防范信贷业务风险,提升信贷业务诉讼清收案件回款效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信用评估,风险管理,担保要求,诉讼清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作为金融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信贷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限制了其后续诉讼清收执行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信用评估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首要环节之一,往往受到信息不对称和数据不完整等问题的制约。

这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或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增加了贷款违约的风险。

其次,审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之一。

信贷业务审批流程繁琐、审核时间长,但仍无法完全规避借款人或借款企业弄虚作假、通过虚假手段骗贷的情况发生,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信贷安全,限制了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快速响应能力。

此外,风险管理不到位也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执行中的难题。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贷款风险,增加了贷款违约的潜在风险。

另外,担保要求不足也是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后续清收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借款人难以提供足够的担保物或抵押品,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执行过程中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此外,不准确的风险评估也会影响贷款执行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真实信用状况,增加了贷款潜在风险,后续执行过程中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业务信用评估机制,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同时,商业银行应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摘要】信贷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尤为重要的内容,而信贷风险则是商业银行非常突出的经营风险。

在新形势下的经济转轨阶段,商业银行业务处在转型升级当中,由于受到内部控制及宏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便使得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信贷风险问题。

文章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旨在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一、前言近些年以来,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风险形式也随之出现了诸多变化。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对其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商业银行却普遍存在着越来越突出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比如风险管理技术滞后、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束缚及制约,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尽快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积极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来解决信贷风险问题,从而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及组织有待完善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及环节无法得到有机的梳理和衔接,信贷风险管理流程额框架不健全,导致商业银行从整体上无法确切的把握及测量信贷风险状况,并且在制度方面没有真正的把操作、计量、分析信贷风险切实纳入日常管理中。

该方面的表现具体包括,独立的信贷风险报告缺乏,使得经营管理层无法及时、全面、准确的把握信贷业务风险,在分析信贷风险的手段和方法上依然停滞于以往的比例参数分析层面,不能准确及时的处理大量的信贷风险数据,无法适应信贷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二)银行信贷投放领域及行业较为集中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投放存在着相对较强的政策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制造业、房地产以及通讯等方面的投资得以迅猛增长,并且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加以吸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并未在宏观调控下切实回归至正常水平。

信贷法律风险管理与检查

信贷法律风险管理与检查

信贷法律风险管理与检查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信贷业务已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信贷活动的频繁开展,信贷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信贷业务的稳健运行,加强信贷法律风险管理与检查显得至关重要。

信贷法律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在信贷业务中由于法律因素导致的可能损失。

这可能包括合同条款的不完善、法律程序的不规范、抵押物的法律瑕疵等等。

一旦这些风险爆发,不仅会给金融机构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其声誉和市场地位。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贷法律风险的来源。

一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金融领域的法律规定时常更新调整,如果信贷机构未能及时跟上这些变化,就可能在业务操作中陷入法律困境。

另一方面,信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引发风险。

借款人可能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资料,导致信贷决策基于错误的前提,从而产生法律纠纷。

此外,信贷合同的拟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疏漏也是常见的风险点。

合同条款不清晰、权利义务约定不明,都可能在日后的债务追讨中引发争议。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信贷法律风险管理呢?第一步,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是基础。

这包括明确各部门在法律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员工是信贷业务的直接执行者,只有他们具备足够的法律素养,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防范风险。

在信贷业务开展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对抵押物、担保物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不存在法律纠纷和权利瑕疵。

信贷合同的拟定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合同条款要严谨、清晰,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

对于可能出现的争议和风险,要有前瞻性的约定和解决机制。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确保程序合法合规,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我们谈谈信贷法律风险的检查。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担保服务。
积极 措 施 构 建 银 企 沟 通 交 流 平 台 , 行 企 业 自荐 、 府 推 荐 、 实 政
银 行 自选 , 银 行 业 真 正 找 准 信 贷 投 入 的 突 破 V 。 保 企 业 使 I确
的信 贷 投 入 真 正 落 到 实 处 。
参考 文献 : 1 范 才 成 、 再 新. 融 服 务 西 部 少 数 民 族地 区经 济 发 展 的 、 沈 金
制 制 度 、 强 内部 审计 在 信 贷 风 险控 制 中的作 用 以及 加 强 对 加 贷款企业的情况审查等。 关 键词 :新形 势
研 究
后金 融危 机
银 行信 贷
风 险 管 理
等 。 但从 我 国银 行 金 融 市 场 体 制 改 革 的 方 向 和 趋 势 来 看 , 越
来 越 开 发 的市 场 态 势 必 将 给 银 行 的 信 贷 业 务 经 营 带 来 越 来
越 大 的 冲击 和影 响 , 以其 信 贷 风 险管 理 能 力 将 关 系 到 其 效 所
1、 引言
益 和损 失 情 况 的变 化 。 2 新 形 势 下 银 行 信 贷 风 险 管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
20 0 8年 下 半 年 源 于美 国次 贷 危 机 引 发 的全 球 金 融 危 机
产 业 、 品 结 构 的 调 整 . 地 制 宜 , 准 优 势 资 源 和 特 色 产 业 产 因 找
极争 取 国家 有 关 行 业 支 持 和 扶 持 政 策 . 银 行 业 进 一 步 支 持 为 地方 产业 提 供 宽 松 的政 策 条 件 和 有 力 的 政 策依 据 。 是 采 取 三
银 行 、 村 合 作 银 行 等 涉 农 银 行 要 秉 承 为 “ 农 ” 务 的 宗 农 三 服 旨 , 足 延 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大 局 , 极 探 索 新 形 势 下 支 农 服 立 积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摘要】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是指由法律法规、合同条款等法律因素导致的可能损失或风险。

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法律法规的变化、合同履行风险等。

常见的法律风险类型有合规风险、合同法律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

为了控制法律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法律合规制度,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并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合作。

法律风险管理也面临挑战,如法律环境复杂、监管要求繁琐等。

商业银行应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合作,以确保稳健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控制措施、管理意识、风险来源、风险类型、风险影响、挑战、监管机构、沟通合作、法律风险管理体系1. 引言1.1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定义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与法律有关的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纠纷、诉讼风险、合规风险等。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涉及到大量的金融法律法规,一旦违反相关法规,就会面临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可能因为员工操作不当、内控不完善、市场变动等原因而触发法律风险,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声誉受损的风险。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定义需要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不能忽视与法律有关的风险,要加强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控制。

只有做好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确保稳健经营。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定义对于银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是银行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涉及到大量的法律事务,如贷款、信用卡、保险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展开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否则就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如果商业银行对法律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触犯法律,承担起意想不到的法律责任。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71-01摘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但经济复苏进程十分曲折。

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风险分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对策商业银行能否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不仅决定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信贷投放行业比较集中、信贷控制不健全等问题。

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建设敲响了警钟,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更好地迎接市场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种类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迅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商业银行要警惕信贷资产潜伏的风险。

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八类。

1.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融资风险目前全国地方政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总负债规模急剧扩大,地方政府信用风险不断积聚,可能存在阶段性偿债不足,对于多平台融资总量失控、政府保障有效性缺乏等问题。

2.项目贷款借机扩张风险由于信贷政策宽松,一些企业借助银行贷款上马一批项目,其中不乏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或者高风险的项目。

经营盲目的扩张会导致企业实际产能或者计划产能超出市场承受范围和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最终影响银行贷款按期的回收。

3.房地产贷款行业波动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过热局面,市场操作不规范,价格也偏离了实际价值。

一方面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将极大的震动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国家也陆续出台调控措施,银行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4.个人贷款风险从分散走向集中由于假按揭和以套取银行贷款为目的现象增多,使得银行业分散的零售风险转化为同质的批发性风险。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存款、贷款、外汇、国际结算等多种业务,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法律风险可能来自于法律及监管法规的不确定性、合同履行的风险、债权与债务纠纷等多个方面。

为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法律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避、防范和应对,以保障自身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一、法律风险及其特点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及监管法规的不确定性、合同履行的风险、债权与债务纠纷等原因,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利益产生损害的一种风险。

其特点主要包括:1. 不确定性。

法律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解释空间和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过程,一些法律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带来不确定性。

2. 多样性。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涉及的法律风险也多种多样,如信贷融资、证券、保险、国际业务等。

3. 边界模糊性。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法律风险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风险相互作用,边界模糊不清。

4. 高度复杂性。

法律风险的产生和解决过程通常十分复杂,需要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比如理论法律知识、交易结构、合同设计等。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法律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不仅包括财务损失,还有声誉损失、经营风险、经营持续性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来源1. 法律及监管法规的不确定性。

由于法律本身存在解释空间和变化,商业银行在交易过程中无法完全预测法律的变化,可能导致存在法律风险。

2. 合同履行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签订合存在一定的履行风险。

贷款合同中的还款义务、担保合同中的履约义务等。

3. 债权与债务纠纷。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贷款业务,借款人可能存在违约风险,导致债权与债务产生纠纷,给银行带来损失。

4. 涉及金融刑事责任的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可能发生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行为,导致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甚至涉及刑事责任。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业务运作中面临各种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或者不合理,导致出现的非合法行为或者纠纷,给银行业务及声誉带来的潜在风险。

下面将重点分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主要类型,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类型(一)合同风险:商业银行与客户签订各类合同是日常运营的一项重要活动,包括贷款合同、储蓄存款合同、外汇合同等。

合同风险主要指当两方签订合同后,若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合同条款存在歧义导致争议,会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业务往往涉及信用关系,如发放贷款和担保等。

信用风险主要指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或者担保人无力履行担保责任,给银行带来损失。

(三)合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否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经济赔偿或声誉损失等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包括反洗钱风险、反恐怖融资风险等。

(四)法律监管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按照监管机构的规定操作,否则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监管风险主要包括违反银行监管规定、泄露客户隐私信息等。

(五)诉讼风险:商业银行可能因为合同纠纷、金融诈骗、公司治理等因素,面临各类法律诉讼。

诉讼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被诉讼或诉讼涉及的损失及后续影响。

为了控制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客户利益,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一)合同管理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审查、签订、履行和纠纷解决等流程和权限,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以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二)风险评估和审查: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不同业务类型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点。

(三)合规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建立内部合规控制机制,确保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合规风险。

(四)法律监管合规体系:商业银行需要严格按照监管规定操作,制定合规操作流程和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及法律风险管理,并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贷后管理阶段的信贷法律知识和技能
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容易引发信贷法律风险的关键环节。贷后客户资信能力变化跟踪预警,贷后催收,贷后抵(质)押品的跟踪调查、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规制性要求。这些规制的应用必须做到精准恰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银行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
2.微观层面的问题成为银行信贷风险案件发生的内在因素
传统风控不能适应现代金融需要。我国金融机构传统风控管控模式粗放简单,这种形成于计划经济、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风控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金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存在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评估能力欠缺、风险管控能力差强人意等诸多问题。银行中高层管理者,网点负责人、信贷部、内控合规部、风险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的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自身能力与职业要求不匹配,专职不专业现象在银行当中普遍存在。就信贷法律风险而言,信贷从业人员法律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是导致信贷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很多银行对系统学习信贷法律风险知识,全面提升受训学员法律风险意识,提高学员识别信贷法律风险、分析信贷法律风险和管理信贷法律风险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并没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措施。
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管理
一、信贷法律风险案件的背景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在召开,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下一步金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
风险内控存在缺陷。许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度建设尚存在很多不足,内控体系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形同虚设,这是银行风险案件高发的制度因素,也是银行风险案件高发的必然因素,完善与落实银行风险内控落地执行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三、建立全流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信贷法律风险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1.贷前调查阶段的信贷法律风险能力培养
提高借款人主体资格法律风险的辨识能力。夫妻共债、借名贷款、分公司借款、政府负债、医院学校等借款人主体资格问题,是严肃的法律风险问题,从业人员必须弄清楚、搞明白具体法律规定才行。提升关于担保的法律规制有关知识和技能。民办学校民营医院作为担保人是否适格,抵(质)押权效力如何认定,抵(质)押登记有哪些法律规定,预登记是否有优先受偿权,最高额抵押期间抵押物被查封如何维权,动产质押、权利质押后又被恶意转让等系列法律风险,如何识别如何防范,从业人员如能做到了如指掌,操作起来便可得心应手。
总理报告解读,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扩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偏重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二是强化监管防范风险,强调银企共生共荣。这个报告无疑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近几年不良率持续上升的商业银行来讲,不良压减无疑又增加了新的难度。
我国已经进入依法治国的快车道,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担保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都对其信贷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新旧法律的衔接与冲突,给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的信贷业务造成非常大的困扰,日益上升的信贷法律风险给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造成损失已经显现。认真学习信贷法律风险知识,充分认识法律风险规律,对于减少法律风险损失,有效防范信贷业务法律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贷中审查阶段主要信贷法律知识和技能
“三性”审查能力是信贷审查的基本能力要求,合法合规性审查是审查的重中之重。要求审核审批人员必须必须十分了解相关的法律和规制,确保能够从法律层面、行业规制层面以及银行自身制度层面等方面对信贷业务进行全方位尽职审查。信贷业务的效益性和安全性的具体要求也需要全面了解,避免因能力缺陷导致审查未尽职的责任事故发生。材料审查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规制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客户提交的资质材料真实性审查、财务报表真实性审查,其它纸质材料审查等都离不开对规制的熟悉和了解。合同审查是信贷风险审查的重要内容,合同外观是否符规制要求,合同介质和印章的真实性确认,合同条款瑕疵等方面审查,也都离不开法律规制性的重要内容。
二、银行信贷风险案件暴增的因素剖析
1.宏观方面的短板成为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的外在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与金融转型的关键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严峻挑战。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摆在所有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对于已经熟悉并习惯了几十年的传统金融模式的金融业者来说谈何容易。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面对利益多元化和财富分配两极化的强烈物质刺激,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利益诱惑的机会大大增加,每一次诱惑对金融业者来说,都是一次重要考验。金融风险案件的几何倍数增长,足以说明不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都能交上满意答卷的。金融领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律风险重灾区。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案件年增长速度惊人,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刑事案件”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关键词检索结果发现,2010年案件2起,2019年案件为406起,我国金融行业违法发放贷款的刑事案件10年增长了203倍;再以“民事案件”和“贷款”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10年案件238起,2019年案件为48557起,十年间信贷法律民事案件增长了20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