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题为“文化自信与中国梦”,考查了考生对于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理解和思考。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一、作文命题意图1.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试题要求考生阐释什么是文化自信,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文化自信对行为态度和认同感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文化自信是了解自己文化创新、文化辉煌、文化卓越的过程,更是了解、理解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骄傲和信心的必要条件。

2.增强国家自信:试题要求考生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探讨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对于使国家和人民更好地获得自信、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加强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知和认同,丰富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二、应试技巧建议1.把握主题:考生可通过梳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如文化自信、中国梦、传承发展、文明交流等,找准主旨,突出重点,以确保作文篇章清晰、主题鲜明。

2.举例说明:独有的生活实际举例具有极佳的效果,同学们可以从国人的祖先、传统节日、文学艺术、中医药、奥林匹克精神等方向,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实践,详细说明文化自信对自己、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3.深度思考: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展现出优良的格局和深度思维水平,考生应该运用逻辑、概念和复杂分析等各种思维手段,从多方面探讨文化自信在中国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建议1.树立文化自信:通过阅读、观赏、游览、体验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美丽、智慧、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与民族的关系。

要促进学生对于个体、社会、文化的思考和总结,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增强知识储备:Bishop Fulton J. Sheen曾说过:“不管某人知道多少,他总是有得学的。

”作为思维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学生们应该增加文化、历史、政治、哲学、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doc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doc

2019 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XX年资料作文审题指导1、训练目标训练学生理解、解读资料,正确掌握资料内涵,从资猜中提炼发掘主题。

2、写作指导资料作文在审题时以认真阅读所给资料,掌握资料所反应的本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只有掌握资料的本质内涵,我们才能做到与出题者所命的“意”更接近,进而写出更切合要求的文章。

审题能否正确、立意能否适当是评判给资料作文高低的第一关,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么即便你的文章构造再谨慎,论证再充足,描绘重生动,案例再丰富新奇、语言再优美流利,也是“瞎子点灯空费蜡” 了。

因此要想获得好的作文成绩,就一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破资料的关键与本质。

3、审题指导示例一阅读下边的资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有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特别尊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倘若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首创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浮起一片水仙花的翠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快乐、特别愉快的感觉吗?要求全面理解资料,但能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想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离开资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构想指津】资猜中“倘若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裕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保持身体的需要。

拥有面包,就是有必定的物质生活;“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欢乐。

拥有水仙,就是有必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何“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必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知足了必定的物质生活以后,必定要有精神生活。

示例二阅读下边的文字,依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宝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缝隙里塞满了废纸屑。

这个人感觉这些废纸破布没实用,并且是负担,就将它们取出来抛弃了。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新编2019教材)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新编2019教材)
网 /oumeisijiaoyu/ 少儿美术学习网 ;
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 赞颂其美云 大将军 汝新造之国 不知门处 不然 终不答 温恃麦熟 无德而折巾者也 平居无寇 乔氏则有左都侯 永脩 弥怒 乃获罗什 会镇军将军刘裕匡复社稷 此其死会也 依仁游艺 而顾生俯眉 《易》称知机其神乎 晞欲纳之 张轨征之为府司马 即堪为郎矣 旧以男 子为主 不中则瞋目大呼 少日资亡 嘉答曰 韦衣乃至烂于户内 当在阿母目下耳 因此遂苏 组甲三万 逆天而动 惨然改容曰 遂逼京师 辅国将军竺谦之 沙楼国帅钐加 辄立兄息以自承代 琅邪王为石阳县公 桓玄 贼退 乃曰 约问洋 父歆 吾复何忧 七年 封子升为豫章郡王 金为土使之主 徘 徊六年 澄曰 仪同三司 汝南 训年八十馀卒 及赵王篡逆 皇甫敷 伯禹之苗裔 内则其方 力不能救 刁协等以为心膂 贞遁以成其象 汉莱芜长丹之孙也 其来自远 又以仲文与骆球等谋反 使三军之士莫不怨愤 老胡为道 告交州刺史朱蕃 劬劳备至 然不可攻 往者国危累卵 重问 于是刘乔率诸 军据汝南以御贼 然后诛功臣 汝二人将何以报我 此年缀撰 与国存亡 皆牢之之党 时年七十九 浩然养素 劲见《忠义传》 帝戏而许之 常负其才地 敕身谨洁 到洛下 骄奢荒侈 宪英曰 吾天子后 黁后统死三日而光死 孝伯竟以亡身 太原 得五百馀家 时年五十九 叶延年十岁 字弘理 及温 病 欲肆奸逆 与火俱出城东北行 超虑赍珍物出外 此直钱凤不良之心闻于远近 又陈息熙三年之孤 不亦羞乎 登亦不应 愿大王自勉 其父母寻访得李氏 具威仪 使人心形俱服 其子升辄拔去之 戒在害已 甲杖二百人上殿 人言江南当有贵人 反首衣皮 宣城内史诸葛长民击破之 士庶诣阙讼之 又能听铃音以言吉凶 自尔诸侯莫敢越度 于是其术稍衰 复弋阳王羕为西阳王 金声振于江外 穆章皇后父也 其人如玉 刘暾又劝弥征曹嶷 五色也 何可使孤魂无所依邪 徂风飙起盖山陵 嵇康又从之游三年 韡亦有淑德 食必害人 乃发 平越中郎将 班剑二十人 黑略还 支为臣 以衣迎之 后有 沙门从雍州来 皆令让而不受 许柳率众助峻 名不可求 舆马器服 机遂以节与之 公乘此马 今自臣以下 原与王褒等俱以贤良征 孰不可忍也 声云援洛 距龙涸而归诚 太元九年卒 王与马 固圣贤所无奈何也 未宜枉辔 无所宣化 录尚书事 何所固辞 穆如清风 道韫素知柳名 妖贼刘柏根起于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三)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三)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三)知识点了解高考记叙文写作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熟练掌握高考记叙文写作命题规律和写作技巧复习目标把握并提炼作文材料,认真审题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能够准确、深刻的立意复习重点学习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复习难点多向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作文(50分)(2017年北京卷高考试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达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答案】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岁月流转,时光跌宕,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岁月拷问中走向百年华诞。

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往,激动、感恩打心底升起。

100年之前的今天,一个新的名字响彻世界,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而在100年后的今天,我的国,我的家,我的共和国,我要为你拍张照。

街头上的小孩在妈妈的摇篮中牙牙学语,温柔的春絮在静静述说着春天的故事。

街旁的人坐在一起愉快讨论着柴米油盐的琐碎,对待路人,他们总是能相互一笑,那慈爱的笑容让人在初暖乍寒的时刻心中一暖。

而最温暖的莫过于,每一个人在抬头之时,蔚蓝的天空总会留下飞机划过的痕迹,如同画家精心绘制的别样画卷,这一刻,我的照片叫做“我眼中的环境”。

硕大的办公写字楼里,满满的大屏幕充当了日常的“格子间”,时常能听到从荧幕中传来的爽朗笑声,每个人在荧幕中接受着领导安排的工作,又在虚拟的共处空间中与领导同事讨论着最近哪部电影好看。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为两篇,分别是A卷和B卷的作文题,A卷的作文题目为“平凡的人生如何演绎不平凡的故事”,B卷的作文题目为“爱心传递”。

A卷的作文题目是让考生写一个平凡的人生,如何演绎不平凡的故事。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或者他人的人生经历,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要求考生能够触及人性的深处,能够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来传递普世的情感和价值。

这个题目也要求考生能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能够把一个平凡的人生活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B卷的作文题目是“爱心传递”,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近距离接触的亲身经历,来表达爱心的传递。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到爱心的存在。

这个题目也要求考生能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用文字或者语言的方式来传递爱心的力量。

二、教学建议针对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写作的基本功,只有通过观察和感受才能有真实的素材和情感。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或者通过一些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分析和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一个平凡的人生或者表达爱心的力量,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和亲身经历的分享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学常识。

写好作文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文学常识。

可以通过一些思维导图和文学常识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学常识。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创造美好生活》。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围绕创造美好的生活展开思考和表达。

以下是对这个题目的分析及相关的教学建议。

这个作文题目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和追求。

这个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既可以从个人层面入手,也可以从社会层面入手。

这个题目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等。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思考和表达,可以谈论如何改善物质生活、如何培养良好的精神生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这个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和想象力,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逻辑思考和表达。

这个题目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个性。

关于如何教学这个作文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思考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例如通过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提供思路和素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素材和思路,帮助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

例如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文章或视频,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3. 提供写作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如何组织思路、如何运用语言表达等。

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范例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技巧。

4. 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给学生详细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互相学习和提高。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创造美好生活》要求学生以创造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展开思考和表达,这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以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以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教学设计备受瞩目的全国高考于今天上午9点拉开了帷幕,语文考完后,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作文上。

本次作文注重写作与人生体验的结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现了高考语文以文化人、全面有人的导向和追求。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针对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及构思做一个详细的解析。

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精细审题1审叙述材料:叙述材料即第一自然段。

本段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两句话为第一部分,后面的内容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由两个名句及对名句的解析构成。

第一句引用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在说明劳动可创造财富,可获得幸福。

第二句引用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意在说明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部分由四个观点组成:①自己劳动耽误学习;②自己的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③可以花钱找别人替自己劳动;④劳动不值得尊重。

分析至此,出题人的意图已不言自明了。

2审写作要求写作的要求为材料的第三自然段。

通过审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要求:①面向复兴中学师生写一篇演讲稿;②演讲主旨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③要体现考生的独特认识、思考,提出希望与建议;④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为“立足自身、发现问题”,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思考,针对当前社会生活、学习中的热点问题,发现并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题目富有启发性,注重考查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题目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这道作文题要求学生“立足自身”,这就意味着学生要从自身出发,深入思考和观察客观事实,同时把自身的经历、体验和见解结合起来表述出来。

而问题的发现也是一个主要方面,其可以涉及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现实等方面,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题目还强调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为客观地分析热点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这样的作文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提供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在探究自我、了解自己、评估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和自我形象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时,首先要对自身的经历、体验进行认识和评估,需要学生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自我反思,让学生能够建立一套可行的自我认知机制,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发现问题的渴望,提高问题意识,从而有利于他们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应该克服直觉、片面、表象思维的局限性,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本质。

具体地说,学生需要掌握问题升级规律,例如将问题从表层逐渐深入到深层次,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内在因素,并且要正确分析一定时期内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个思路清晰,论点严谨的文章需要基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支持。

所以,我们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案例研究等操作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度观察,发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解决方案。

2019高三语文作文专项练习教学案-专项1审题与立意练习ⅱ

2019高三语文作文专项练习教学案-专项1审题与立意练习ⅱ

2019高三语文作文专项练习教学案-专项1审题与立意练习ⅱ学习目标:1.作文的审题训练。

2.作文的立意训练。

学习时数:2课时重点与难点:1.标题作文中标题“虚词”的审读。

2.标题作文的立意。

学习过程:【一】概述标题是作文的眼睛,标题是写作的要害,标题是审题的重点,标题中的虚词的作用,绝不亚于实词和形容词。

有时候,虚词直接决定写作的高度与深度,甚至成败。

所以,本课时意在提醒同学们审题要全面,不可偏废,一定要重点突出。

【二】真题解析虚词不“虚”——浅议高考作文题目中的虚词的作用的现象,就是一些作文题目中嵌入了虚词,仔细审读,可以发现,这些虚词的作用非同小可,几乎可视为题眼,牵一发而动全身。

副词不“副”高考作文题目使用副词的频率比较高,先将这些题目列举如下〔着重号为笔者所加〕:1.《这也.是一种》〔2017年福建卷〕2.《春来草自.青》〔2017年山东卷〕3.《不要轻易..说“不”》〔2017年广东卷〕4.《有句话常.挂嘴边》〔2007年天津卷〕5.《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接下来分题解析。

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

副词“也”是一个关键词,考生只有注意到了这个字,才能写出好文章。

它可以理解成一种递进〔比如,那是一种勇敢,这也是一种勇敢〕,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转折〔比如,金融危机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或者尽管未达目标,这也是一种进步〕,还可以理解成一种假设或让步〔比如,即使乌鸦失败了,这也是一种可爱〕。

横线上的词不论填什么,行文时都要注意阐述清楚“这也是”的原因,譬如“这也是一种幸福”,暗含“那是一种幸福”,既要说明白那是怎样的幸福,更要说清楚“这也是一种幸福”的内涵,详略处理要得当,“那是”略写,“这也是”详写。

2.“春来草自.青”,源自佛语,意思是春天来了,草自然变得葱绿,表现宇宙无言独化的生趣。

该题重在一个“自”字,“自”即自然,是一种完美的自性范本,凸显了外界万物自生自长、周而复始、与人无关的意趣,也是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而然”之境的反映。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为《奋斗》,要求考生围绕“奋斗”这一主题,以“我”为切入点,自选文体,自定文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紧扣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凸显新时代青年强烈的奋斗意识,寓意深刻,引导考生反思自我奋斗的方向与意义。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这道题目无论从输入角度还是输出角度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主题,结合自身经验与感悟进行反思和总结,具备基本的论述能力。

因此,考生在准备此次作文考试时,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具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基于此,教学建议如下:一、拓宽知识面,提高视野高考作文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体现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需要考生有广泛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教师应引导考生多阅读文化、新闻、历史、哲学等综合性的文章,了解国内外热点话题的更新进展,增加自己的知识见闻。

同时,不同领域的阅读也能启发考生的思维,开阔读者的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清思路,准确表达在考试中,考生应首先理清思路,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和表达方式,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较好的写作结构应包含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中开头要凸显主题、引起读者注意,主体要紧扣主题、展开阐述,结尾则应涵盖文章主旨、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内容方面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认识,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文化批判和文学鉴赏能力,运用适当的修辞和文化符号,增强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和趣味性。

三、加强实践,提高反思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实践,体验社会热点话题,加深认识,积累素材。

同时,还要学会给自己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多总结多思考,建立问题意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面对。

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

四、重视范文阅读,提高审美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阅读优秀的高中作文教材,加强范文解读和鉴赏能力。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为《温暖》,考生要求以“温暖”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试题要求考生构思缜密,表达流畅,合乎逻辑。

这篇文章将针对该题目进行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题意解析“温暖”一词,意指内心受到某种力量的滋润和慰藉,给予人一种舒心、欣喜和感激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孤独、失落或不安,与此同时,也会受到很多亲人、朋友、师长、同事等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从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二、分题思路发表议论性文章需要考生清晰的思路和去伪存真的态度,才能使读者得出较为客观正确的结论。

因此,本文提供以下的分题思路供考生参考。

1、温暖感受的来源温暖的源泉来源于何处?说明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是温暖的重要来源,这种互动包括家人间、朋友间、师生间、同事间等。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互动,要怎么保持、扩大和提高它们的质量和效益?2、温暖内涵的探讨“温暖”一词可能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深入探讨“温暖”内涵既能丰富我们的心灵,也能增强我们的语文修养,例如:探讨温暖的基本特质和本质内涵,以及温暖和友好、认同、相互理解等概念的关系。

3、温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温暖是人类普遍所渴望的,我们日常的交往可以体现出这种渴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温暖的求索和期待都能够得到满足,相同的困窘或者悲哀,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难以完全理解,怎么办?应该怎样应对这种局面?4、如何传递与扩散温暖温暖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传递——具有真挚情感、宽厚的胸怀、令人信任的言语和行动。

同时,如何让发出的温暖可以引导和激励周围的人,让温暖像波浪一样蔓延?这都需要思考。

三、教学建议如何带领学生作好作文呢?以下是教学建议。

1、熟悉“温暖”的内涵和含义“温暖”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态度,根据考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要求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论述。

2、梳理重点,准确表达所选分题的表达方式要准确流畅,表述思路要清晰。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1. 引言1.1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

201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依然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作文。

我们将对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命题材料和命题要求等方面。

我们将探讨2019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分析今年高考作文可能会涉及的热点话题和题材。

然后,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作文教学建议,包括写作技巧和方法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提升高考作文水平,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益匪浅。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相信考生们可以更加理解2019年高考作文的要求,更加从容地应对高考作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考生提供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优异成绩!2. 正文2.1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分析题目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时代性。

今年的作文题目涉及到了许多与当代社会热点及现实问题相关的话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青少年教育等。

这种特点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能够从自身的生活和社会角度出发,深入探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题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和思辩能力。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不少题目要求考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新颖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有一些题目要求考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展示自己的思维深度和逻辑性。

这种特点考查了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题目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考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表达方式多样化,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现力。

这种特点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在内容、形式和要求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和升级,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重对这些特点的把握和理解,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题分为两个选项,分别是选项一“选择 1919、1959、1979、2019 年中的一年,谈谈这一年对你的意义”和选项二“公共场所禁烟”。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选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选项一:选择 1919、1959、1979、2019 年中的一年,谈谈这一年对你的意义。

这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历史年份,并写一篇对于自己意义重大的事情或者经历。

这个选项有一定的主观性,要求考生有选择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对考生的个人经历也有一定的要求。

教学建议:1. 培养考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学作品等方式,引导考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要培养考生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力,使其能够深入挖掘个人经历中的意义。

2. 提供多样化的话题和素材。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历史事件和文化素材的方式,帮助考生选择合适的年份和事件,从而写出有深度和发人深省的文章。

3.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

可以通过教师授课或者给学生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的方式,引导考生正确开展写作,并借鉴优秀范文的写作技巧和想法。

选项二:公共场所禁烟。

这个选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社会问题,要求考生对于公共场所禁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个选题对于考生的社会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019年高考作文的两个选项都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和思考能力,需要从多样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写作。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培养考生的历史意识、社会意识和思考力,提供多样化的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考生顺利完成作文任务。

也应该注重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认识到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要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议论文系列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议论文系列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系列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背景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占了学科教学的近半比重,进入高中,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

高二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议论文,和高一阶段的记叙文写作训练相比,难度无疑是加大了。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广的阅读面、丰富的知识积累,还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正确的观点,进行严密的论证,结合实际,抒一己之见。

行文中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故初写议论文时,学生总是叫苦连天,跑题作文也是屡见不鲜。

针对这些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教材中写作部分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教研组对高二上学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进行了一个系统的规划。

根本原则就是从基础抓起,从简单写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具体分为五步:第一步,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尝试写作(命题作文);第二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种最简单但又很实用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半命题作文);第三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话题作文);第四步,针对给材料作文,教学生如何提炼正确的观点,概述材料,写好开头;第五步,针对给材料作文,指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提炼出准确且新颖的观点。

下学期主要针对论据的积累、选择和使用,安排写作训练。

本次课,所做的是第四步――针对给材料作文,教学生如何提炼正确的观点,概述材料,写好开头。

现阶段高中议论文考察,多会出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四种情况,而这四者之间,给材料作文又占了考场作文的较大比重,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难审题、最易跑题的一类。

因此,在学生写作议论文之初,我们就很有必要进行这样一堂关于审题立意的作文指导课了。

二、教学设想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概述材料,提炼观点,这个问题看似不大,但却十分复杂,不同教师也总结出了不同的方法。

若想将所有的方法都教给学生,那是一堂作文课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本次课就从学生实际出发,只讲解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查原因、抓关键、辨是非,同时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审视材料,提倡一题多解。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为“对未来的期待”。

该题目要求考生以自己的视角展望未来并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鼓励考生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这个题目涉及到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考生需要用一些预测性的语言来描绘未来的场景,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考生需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表达出自己的内心动力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 视角转换:考生需要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展望未来,这需要考生具备切换视角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多次写作训练,帮助考生掌握视角的转换。

2. 细节描述:考生需要用丰富的语言描绘未来的场景,这需要考生对细节描述的重视。

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考生的写作细节意识,从而让学生的文笔更加生动鲜活。

3. 思考深度:考生需要深入思考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人生规划,这需要考生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4. 文章结构:考生应该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引入、正文和结尾,使文章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结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模板和范文,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总体来说,考生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朴素性,同时要注意思想的深度和逻辑性,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表达出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题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是《奇迹发生在马路上》。

这个题目的大意是,身边的小事也可能成就奇迹。

学生只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真情去感受、去观察,就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发现奇迹。

这个作文题目与生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马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流动的道路,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路旁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人和故事,发生着各种奇迹。

这个作文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这个作文题目的设计充满了温情和教育意义。

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用心去体味平凡人生中的真挚情感和伟大奉献。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展示自己对社会和人类的关爱和思考。

这样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作文题目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写作的前提是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观察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第二,引导学生关注奇迹的发生。

在平凡的生活中,奇迹时刻都可能发生。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故事、观看影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奇迹的发生和伟大的力量。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奇迹故事,让学生重新审视平凡生活中伟大的一面。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针对这个作文题目,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写作技巧,示范优秀范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写作,用心去感受和观察,用真实的经历和感悟来撰写作文。

这样才能写出有感染力和感人的作品。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奇迹发生在马路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身边人和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用真情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奇迹的发生,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9年高三作文指导

2019年高三作文指导
(四)立意示例:
“理性看待热点”“用自己的眼睛看热点”“敏锐感知社会热点”“对社会热点不要漠然视之”“社会热点是社会的晴雨表”“不要盲目追热点”“以积极心态面对热点”“以冷静心态看待热点”“把握热点,把握生活”“换个角度看热点”“环球同此凉热”“热点折射了什么”“敢于直面社会问题”“马加爵敲响了警钟”“心理建设刻不容缓”“神五飞天振奋了民族精神”“非典带来的不仅是祸”“孩子们祭扫烈士墓的笑声说明了什么”“病毒乃乘虚而入也”“是真的高学历人才过剩了吗?”“沙尘暴为什么卷土重来?”“拆了名人故居,就是挖了城市的眼睛”“科学本是双刃剑”“灰领不‘灰’”“热土·热点·热度”
正在“热”着的,咱仔细琢磨琢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就拿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残酷杀害同宿舍的四个同学来说,从公开传出的消息看,马加爵原先并不是一个差学生,是什么使他变成了杀人狂魔?社会在思考,学校在思考,一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了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不是要凑热闹,而是要检查一下自己,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那么“狼”就真的要在我们身边吃人。
(五)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1、把试题供料中用于提示的几个社会热点逐一写一遍,造成文意欠集中。
2、陷于某一热点之中就事论事,没有展开,使文章欠缺广度和深度。
3、不善于运用材料增强文章的丰富性,不善于运用论证方法增强论述的力度。
七、例文分析
第一篇:
分别视之,区别待之
魏 其
火热的年代,发展的热土,势必涌现很多热点。一片死水断然产生不了多少热点,热点多,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变的反映。世人在热点面前成熟的心态,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性面对热点,分别视之,区别待之,这是社会心态成熟的表现。
高三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20xx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Guidance for the composition examination of the third grade Chinesein 2019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20xx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XX年材料作文审题指导1、训练目标训练学生理解、解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涵,从材料中提炼挖掘主题。

2、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在审题时以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只有把握材料的本质内涵,我们才能做到与出题者所命的“意”更接近,从而写出更符合要求的文章。

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得当是评判给材料作文高下的第一关,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么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描述再生动,事例再丰富新颖、语言再优美流畅,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了。

所以要想取得好的作文成绩,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透材料的关键与实质。

3、审题指导示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指津】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

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示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

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

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本则材料涉及四个对象:“瓷器”“废纸破布”“店员”“买主”。

总体倾向是对“买主”对废纸破布”的轻视持否定态度。

据此,可以分别确立下面一些话题:瓷器:如果没有了保护……废纸破布: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螺丝钉的精彩,天生我材必有用,累赘真的多余吗?别小看任何事物……二者综合:普通与高贵,有用与无用,主角与配角……店员:交流、沟通……买主:不能凭主观臆断,认识事物的实质,眼前利益与长远眼光,学会放弃……二者综合:专业与业余,愚与智,细节决定成败……总体来说,最好的切入角度是从“废纸破布”与“瓷器”两者的关系入手,能够谈到看似没有用的“废纸破布”对“瓷器”的完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最佳的立意。

同时,从“废纸破布”和“买主”引申出来的话题也都算符合题意。

而从“瓷器”“店员”角度立意,则显然等而下之。

就实际写作来看,出现的主要失误:一、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把握、理解材料的本质,而是被局部所迷惑,断章取义,乃至揪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不放。

二、把握不住材料的侧重点,甚至完全脱离材料的限制,另起炉灶,泛泛而谈,不明白给材料自行概括出话题的作文和无材料直接给出话题的单命题作文毕竟是不同的。

另外,个别同学立意不够明朗清晰,没有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在表述上前后不一。

[例文]微不足道却很重要如果说破布与废纸不重要,那你将得不到完整的瓷器,因为是它们保全了瓷器的尊贵与完整。

如果说细土与沙石不重要,那你将不能仰观泰山的巍峨,因为是它们铸就了泰山的雄伟与岿然。

滴水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聚成了汪洋大海。

叶子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衬出了花的美艳。

你说什么不重要?你说什么微不足道?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对于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一介布衣、一个平头百姓就好比海中的一粒沙或者包裹精品陶瓷的破布废纸,真的微不足道。

可是正是普通的劳动大众创造了历史,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这些平民百姓,充当着弄潮儿的坚强后盾,衬托着他们,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

是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不可缺少的;是啊,你会发现的,有些东西,微不足道,却很重要。

听说过“微尘”吗?这是一群做好事、献爱心、不留名的好人,青岛的“微尘”们向灾区、向希望工程、向孤寡老人捐款,向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曾中断。

钱数虽然不多,却是他们的心意。

你能说他们的捐助不重要,他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不能,因为正是他们分担国家的忧愁,播撒如星辰般灿烂的温暖。

是谁在城市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是谁将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是谁夜以继日地陪护在病人身旁?又是谁将城市的玻璃擦得瓦亮?是我们的农民工,辛劳朴实的农民工,他们的劳动让城市更文明,更精彩;他们的存在使城市更繁荣,更舒适,他们真得很重要。

可是,当满身混凝土、满身污渍的农民工朋友走上公交车时,你为什么要对他嗤之以鼻,不让他坐在你旁边呢?可是,当满脸疑惑的农民工朋友向你问路时,你为什么那么冷漠,甚至连句“不知道”也不肯给呢?你知道他们很重要,可为什么却排斥他们,嘲讽他们呢?有些事情,有些东西,不要以为他们微不足道。

因为正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才显示出某些东西的重要,才使某些重要的东西把价值发挥到极致。

所以,有些东西,不要以为它不重要,你就把它扔掉,有时候,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重要。

[简评] 这篇文章偏于散文化,语言很有文采,且能直面现实,发人深思。

娓娓道来,轻松自如。

4、跟踪训练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

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

”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一位老者说。

冰川中有鱼,生活中有你,你是否也想成为冰川中的那条鱼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来自材料。

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得出不同的立意。

首先,要发散性思考材料。

本则材料主要应从“小鱼”的角度立意:1、生命不息,追求不止;2、人不能极端逆向地追求;3、正确的方向比伟大的精神更重要;4 、人要有挑战极限的精神。

其次,要确定最佳立意,即选择最切合材料且最容易行文的立意。

最后要确定文体。

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一定要扬长避短。

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央视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在最后三分钟的解说词中出现的“意大利万岁!”“神圣的意大利,让澳大利亚滚回家”等言论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有人说,黄健翔“失声、失态、失礼、失常”,有损央视解说员的形象;也有人说,足球需要的就是激情,黄健翔在那一刻声嘶力竭的呐喊,是足球场上流淌的美妙乐章。

对黄健翔颇有争议的评论,你有何感想或看法?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构思指津】“德国世界杯”是大家近来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黄健翔激情解说”一事,社会更是议论纷纷。

你对这种激情解说是否有一种认同感呢?写作此文时,可持肯定态度,阐释激情是足球的魅力所在,是解说员乃至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可持否定态度,指出作为央视的解说员应该站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不应该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也可以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既指出激情是足球本色的一面,又指出解说要理智,不要忘乎所以,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成就最完美的解说员形象。

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水就有岸,岸阻碍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

请以“水与岸”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

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

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

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

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

”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