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精编

合集下载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

•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 系密切相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
二、劳动法中的行为——“劳动”的含义
• 劳动法所涉及的“劳动”在字义上具有很 普通的含义,但在劳动法的范畴内是有其 特定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含义 •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在“劳动”的一 般意义上具有其新的内涵,正是由于法律 设定在“劳动”上的条件,使“劳动”在 劳动法中具有了不同于其在一般意义上的 含义
劳动者
• 劳动者是为用人 单位提供劳动力 的自然人——职 工、工人、雇员 劳动者
年龄条件 能力条件
• 年龄条件: 最低就业年龄16周岁。对于可能危害 劳动者健康、安全的工作,不得低于 18周岁。 • 能力条件: A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B该能力满足行业特殊要求 C 具有行为自由 D无国籍限制
用人单位
(四)解决劳动争议,维护正常的 劳动秩序
• 劳动关系依法建立后,如果一方或双方当 事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都 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也会在不同 程度上给社会造成损失 • 劳动法律在解决劳动纠纷中,通常都体现 为以调解为主的原则,这是由劳动关系二 重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劳动关系在具有 经济属性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 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合同 的严肃性是劳动法律体系的首要任务。 • 政府干预是劳务市场本身的必然要求。
四 体现实行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 国家通过确立最低工资标准、税收等宏观 调控手段间接保证按劳分配原则 • 并通过同工同酬原则来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以加强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
五 保护公平 竞争与保护弱者权益相结合
问题与思考
• 1.试述你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认识。 • 2.完整的劳动立法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 3.阐述劳动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与作用。 •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5.如何界定雇工与雇主的法定含义?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件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件

• (2)从主体是否具有团体性的角度,可以 分为个别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 系。
• (3)从劳动法律关系个数的角度,可分为 单一和多重劳动法律关系。 • (4)还可分为国内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 • 此外,还可分为正规用工和非正规用工, 还可以按职业划分等。
上编 •劳动法
第一章 劳动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 一、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 1802年,英国通过了《学徒健康和道德 法》,标志着劳动法的产生。 •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社会背景:
• (一)圈地运动促成了雇主和雇员的分化 • (二)签订契约过程中对实质平等的要求 • (三)新兴的工厂需要大批劳动力,形成 新的劳动关系 • (四)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引发了很多社 会问题
• (2)结社自由与团体自治; • 劳动者的结社权表现为组建和参加、退出 工会组织的自由。 • 而团体自治表现为: • 一是工会团体的人格独立;——独立于政 府和用人单位。(判决黄狗契约为非法) • 二是工会团体的行动自治; • 包括和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工资谈判、 罢工等不受政府和外来力量的干涉。
• 三、外国劳动立法的成熟阶段(20世纪后 半期至今) • (1)各国宪法对公民劳动权作出明确规定; • (2)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出现,平等权等宪 法基本权利得到保护; • (3)就业促进立法的出现和发展; • (4)劳动法的体系日益完备,适用范围更 加扩大。
美国有世界上最严厉的反就业歧视立法
美国雇主在招聘时 被禁止询问求职者的问题
• • • •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前提条件不同; (2)内容不同; (3)性质不同。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 • (1)从用人单位外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 劳动法律关系划分为: • 企业的劳动法律关系 •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 • 国家机关的劳动法律关系 • 事业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 • 社会团体的劳动法律关系

(整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整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立法简史篇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一、劳动法产生的前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别属于不同主体劳动关系的产生劳动法产生二、劳动法产生的过程劳工法规——英国的《学徒法》工厂法——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纺织童工的最低年龄为9岁,纺织厂不得雇佣9岁以下的学徒;童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而且限于清晨6时至晚间9时之间,禁止童工做夜工。

)民法——1804年《法国民法典》工厂法是劳动法的起源,《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民法中规定的劳动法内容和工厂法内容的融合标志劳动法作为独立法律部分的产生。

三、劳动法产生的原因(一)劳动法的产生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二)劳动法的产生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三)劳动法的产生是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立法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1、工厂法(1)进一步缩短了劳动时间并扩大了适用范围;(2)增加了改善劳动条件的一些规定;(3)出现了工资保障法规(新西兰1894年的最低工资法是世界上最低工资立法的开端)2、工会法(有了承认工会组织合法地位的法律)英国1871年的《工会法》是世界第一部现代工会法。

3、劳动争议1890年,第一个开始对劳资纠纷实行强制仲裁的国家是新西兰。

4、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成为劳动法的内容是从德国率先开始的。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一)20世纪前半期特点:1、普及绝大多数国家2、法规体系趋向完整(二)20世纪后半期特点:1、体系完整2、宪法保障3、劳动标准等立法突出4、适用范围扩大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劳动法典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

首先开始于前苏联。

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1、中国产业工人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其劳动条件之恶劣和生活境遇之悲惨,在世界各国的工人中是罕见的,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权利,中国工人阶级自发地开展了反对资本家剥削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884年,在香港的广东工人反对法国侵略者挑起的中法战争,继而发展为反对一切外国侵略的斗争,被英国报纸称为:“香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暴动”。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十一讲社会保险法概论精课件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十一讲社会保险法概论精课件

法 系的必要条件,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和 1.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
社 会 保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被保险人。
障 (3)被保险人以外的其他保险对象。
法 (4)社会保险辅助机构。
(5)投保人。
Page 13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 动 法 和 社 会
是指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 对象。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主 要是社会保险费用征缴行为和社会保险待遇给 付行为。 3.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
社 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会 保
狭义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则仅指社会保险基
障 础法律关系,即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与保险人
法 之间依法形成收取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和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Page 12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劳 (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要素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关
社 更或者消灭的各个事实。

社会保险法律事实以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

障 为转移为标准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

Page 15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劳 (四)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性质

社会保险法作为社会法,公私兼容是其重
法 要特性,因此,从整体而言,社会保险法律关
和 系也呈现出公私兼容的属性。
社 会
立法者乃是将其定位为公法关系。
保 1.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内容
障 征缴监督;支出监督;结余监督。
法 2.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方式
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
Page 26
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劳动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劳动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工厂立法到 现代的劳动法体系,其历史演变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政 治的变化。
详细描述
劳动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厂立法,如英国的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等。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工人阶级逐渐壮大,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发展促使政府 更加重视劳动法的制定。在此过程中,国际劳工组织 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各国制定和完善劳动法。现代 劳动法体系逐渐形成,涵盖了劳动合同、工资、工时 、安全卫生等方面,成为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需支付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需 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需承担违约金等 责任。
03
工资法与工时法
工资法概述
工资法定义
工资法是调整工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旨在保 障劳动者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
加班制度
加班是指在标准工作时间之外 ,劳动者继续工作的时间。加 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 加班费。
04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权益。
特点
社会保障法具有社会性、公平性、普遍性、福利性和国家干预性等特点。
社会保险制度
02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的种类与内容
01
02
03
04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 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5年 )结束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 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5年 )结束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 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5年 )结束合同。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讲义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讲义张

行政处罚的种类 和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的程序 和救济途径
违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讲义
违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 责任概述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法律责任的形式和承担方式
YOபைடு நூலகம்R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2
最低工资制度及其标准
工资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工资法与其他劳动法律的关 系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讲义
添加标题
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
添加标题
加班: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应当按照300%支付加班费
添加标题
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工作时间
目的: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救助对象: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包括但不限于失业、疾病、残疾、孤儿等。
救助方式:包括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多种形式。
社会福利法讲义
社会保障法的概 念和特点
社会福利法的定 义和分类
社会福利法的原 则和目标
社会福利法的主 要内容
慈善法讲义
慈善法的定义 和目的
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 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PART 03
劳动法讲义
8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期限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监督
工资法讲义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制定相关法律、完善法律体系、扩大保障范围等。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课件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课件
(4)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要求不 断改善劳动条件,从而使劳动者在生产力系 统的运行中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5)劳动法要求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巩固劳动 纪律,从而为提高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创 造组织条件。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劳动法的地位得到进 一步的加强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
第三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
3.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和其他激励制度,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通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并要求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通过要求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巩固劳动纪律。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 障体系
1.确认劳动者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明 确劳动关系供求双方及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 地位。
(3)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非合同劳动关 系(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的劳动关系),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家庭保姆、 自然人用工等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
5.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1)劳动关系的运行更加市场化。 (2)劳动关系的范围逐步趋于国际化。 (3)劳动关系的主体呈现单极化。 (4)劳动关系的冲突表现社会化。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 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 系(狭义的劳动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优秀
2.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 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
(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 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过程是人与物、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作用的过程。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讲义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讲义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讲义1. 前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指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

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于雇主和雇员都十分重要,这样可以避免违法行为、维护自身权益,以及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本讲义将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解读,以帮助员工和雇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 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有义务向雇员支付工资,提供适当的劳动条件;雇员则有义务按照雇主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1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雇主和雇员在劳动关系中应该平等对待对方,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不公平对待。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雇主不能因为雇员的性别、种族、宗教等原因而歧视他们,在招聘、用工、晋升等方面应该公平对待所有员工。

2.2 自由原则自由原则是指雇佣劳动应该基于自愿原则,即雇员有权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和雇主,雇主也有权决定是否雇佣某个人。

双方应通过自愿的合同来约定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事项,并保障合同的履行和相互信任。

2.3 保护原则保护原则是指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中的较弱一方——雇员进行保护,以避免被雇主侵犯权益。

法律法规规定了雇主应提供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职业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保护措施,并明确了雇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签订的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

它明确了雇佣关系的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对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合同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雇主和雇员。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确保双方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和能力。

3.2 合同期限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雇佣关系应在合同期限内维持,当合同期满时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续签或解除。

3.3 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合同中应明确雇员的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讲座讲解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讲座讲解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讲座•精华•第一章•劳动法历史专题•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过程•劳动法产生的前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归属不同主体。

•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劳动法•劳动力的使用者劳动条件•可分为强迫劳动时期、雇佣契约时期和工厂立法时期三个阶段。

•一、强迫劳动时期•特点:基于公法之支配关系,并无私法上意义;劳动者之地位等于法律上的物。

•具体包括两个阶段:•1、奴隶阶段•2、封建阶段•二、雇用契约时代•基本特征:•(1)劳动关系视为平等主体间的劳务与报酬的交换关系,系一种纯债权债务关系。

•(2)劳动成为买卖关系中的商品。

•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劳工法规阶段(资本原始积累)•雇佣法律制度萌芽:14至16世纪•标志:1349年英国爱德华三世颁布的“劳工法规”•特点:•1、以国家强制手段迫使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到资本家的工厂做工,即强迫劳动者同资本家建立雇佣劳动关系。

•英国亨利八世时期曾明文规定,对流浪者给予鞭打;如再度流浪,则被捕,除了鞭打,还要割去半只耳朵;三度流浪就要当作重犯罪人或社会敌人处死。

•2、规定最低工时和最高工资,强化雇佣剥削。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学徒法》规定,在法定限额以上支付工资的要受到处罚,其中取得工资这笔支付工资者要受处罚更为严厉,对前者判处监禁22日,而对后者判处监禁10日。

•公法劳工法规的本质强制建立劳动关系——“乞食证”反劳工法规,不认为是劳动法的起源。

•(二)民法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背景:资本原始积累结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稳定。

•经济政策:古典自由主义•立法:强调私法自治,主张劳动关系由雇佣契约调整。

•1804年《法国民法典》将雇佣关系称为“劳动力租赁” ,该法典第1710条称“劳动力租赁者,谓当事人约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付报酬的契约”。

•回到私法的轨道。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劳动力租赁•房屋租赁:房东-所有权房客-使用权租赁:契约自由•三、工厂立法时代•标志: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和道德法》。

3-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3-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五)辞退职工权 辞退职工权是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有 机组成部分。它与招收录用职工权相配合, 解决职工能进能出的问题。用人单位有权按 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 和程序,通过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辞 退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章
促进就业制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每一位劳动者生存的 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是每一位劳动者融 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 件。 我国《就业促进法》以实现充分就业和公 平就业为追求目标,就业促进制度是劳动 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用人单位用人权 (一)招收录用职工权 用人单位有权依照国家规定和本单位需 要择优录用职工,并有权自主决定招工方式、 招工数量、招工条件和招工时间。 (二)合理组织调配权 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生 产特点,自行决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活 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地位具有平等 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特点。 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 的双重意志,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 4.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 实现的. 5.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力的使用和劳动 者的保护展开的。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4.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单位劳动卫生条 件极为恶劣,以致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 劳动者有权拒绝投入生产劳动,直到劳动条 件得到改善; 5.因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致劳动者伤、残 或患职业病的,单位有义务负责给予治疗, 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 6.单位有责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 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保护标准。 此外,休息权也属于广义的劳动保护权范畴。

【劳动法课件】劳动社会保障与法律

【劳动法课件】劳动社会保障与法律
• 1、在试用期内的; •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 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 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和无效
•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 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 后果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 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 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 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 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 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 长期住房储金。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 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 报人保密Leabharlann 九、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制度
• 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以 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 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 劳动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 制定的有关法律规范。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补偿和赔偿
• 违反劳动合同的补偿 • 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执行 劳动法律或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 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 可以协商解决。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 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
• • • • • • 一、社会保险法概述 二、养老保险制度 三、失业保险制度 四、医疗保险制度 五、生育保险制度 六、工伤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和劳动法》课件

《社会保障和劳动法》课件

3 促进社会和谐
4 推动经济发展
缓解社会压力,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社会 认同感。
为劳动力提供稳定收入和医疗保障,从而 促进经济发展。
劳动法的定义和作用
保障劳工权益
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基本 权利,如工资、休假和工作保 护。
管理用工关系
规范和优化员工和雇主之间的 合作关系,保证劳动力的充分 利用和发展。
维护企业利益
为企业提供法律保护和法律咨 询,使企业更加规范、稳定、 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与劳动法的关系
保护劳动者
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法落实的具体手段,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用工环境
劳动法规范并保护用工关系,确保公平的薪资体系、公平的职业晋升和公正的解雇程序。
推进经济稳定发展
为劳动者提供一定 范围内的工伤医疗、 伤残赔偿等保障。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规定
1
工作时间规定
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法定假期。
2
劳动报酬规定
规定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保障工人的权益。
3
劳动合同规定
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程序,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用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和劳动法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保障和劳动法的有效执行有助于维护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健康的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制度
医疗保险
为参保者提供基本 医疗保障,支付医 疗费用和补偿。
养老保险
为参保者提供退休 金或其他形式的养 老金,保障老年人 的生活。
失业保险
为劳动者提供一定 期限内的失业救济 金,保护劳动者的 使用权益。
工伤保险
数字化社保政策
性别平等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 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与推动人力资源市 场建设。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进而催生了彻底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1994年《劳动法》巩固了这一改革成果。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我国就业政策面临“后改革”困境
三个焦点问题:一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 与市场就业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二是我国 在处理有效促进就业(包括保障就业权益 )与兼顾效率关系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 论支撑和制度支撑;三是面对日益严峻的 就业压力和多样化的用工就业形式,我国 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就业制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 义
2020/11/11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第三讲 劳动就业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
1.就业的涵义
▲就业的一般理解。“就”有从事职业的 意思,所谓“就业”,就是“得到职业, 参加工作”。 ▲马克思有关就业的基本思想。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实际上,就业概念是人们对就业问题的 理性认识。如何定义就业,需要综合考虑 其本身就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并需要在三者之间求得最佳均衡。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二、中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转型 ●按照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中国就业政 策必然需要满足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从 该意义上讲,就业政策作为整个国家治理 战略的一部分,需要支撑国家改革总体战 略并与其他改革相互协调。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中国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计划型就业制度 自新中国建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该时期就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计划型 就业制度,国家对劳动者力采取计划管理 ,统包统配。 / 计划型就业制度下“劳动义务”认识。 / 计划型就业制度的利弊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私法的公法化 私 法 公法
公法的私法化
私法 公法
诸 私法
民法
法 社会法 合
劳动 法
体 公法 行政法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概述 二、私法的公法化 三、公法的私法化
劳动法产生的前提: 劳动力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分离
• 劳动力的所有者 同
• • 劳动力的使用者

劳动合
劳动关系 劳动法 劳动条
奴隶主 奴隶
⑤ 工厂法规:规定工时上限 工资下限
最高工时 最低工资
劳 动 与 社 会 保 障 法
(二)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 适应了自由竞争的需要 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争论
如何理解 马克思?
如何理解 马克思?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 适应了自由竞争的需要 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劳动监察 象
劳动法的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调整原则
劳动法的具体原则
劳动法的调整原则 (P86)
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原则 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原则 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原则 劳动执法的规范化原则
劳动法的原则是从劳动
法的调整对象中概括出来 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指导思 想,它是把劳动法的调整 对象和内容、形式联系起 来的重要环节。
劳动法的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调整原则 劳动法的具体原则
(P78)
劳动 平等 财产

关系 隶属 人身


劳动 实现:促进就业 的
行政
调 整
关系 保护:社会保险 对
市场经济需要 平等的起跑线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第一讲劳动法和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概述
(一)概述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劳动关系: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是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狭义的劳动法:指由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
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劳动法:包括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行政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
和规章,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关于劳动法的司法解释等。

我们学习
和运用劳动法时,不仅应以《劳动法》为核心,而且要了解其他的劳动法律规范。

(二)劳动法的发展历史
1、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并没有专门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的出现是19世纪初期开始的,它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日益壮大分不开的。

随着资
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不断变化,政府为了协调劳动关系,颁布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