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8 木兰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家国情怀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作者浓墨重彩去表现的恰恰不在她的“奇”和“英雄”,而是要表现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对家乡的热爱,对父亲的眷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因此应该说,作者是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来表现北朝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才是本文要体现的最重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互文的修辞手法。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品赏插图,当堂写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揣摩分析课本插图的细节,用富有文采的语句描摹插图。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课前的《朗读者》活动,由莫沁梓同学主持,大家掌声欢迎!感谢莫沁梓同学为我们倾情朗诵《老天要我休息一下》,这篇文章讲述了国家射击队运动员杜丽凭借沉稳的心态,迎来了运动生涯的一次又一次辉煌。
今有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和世界杯总决赛大满贯射击运动员杜丽,古有替父从军、骁勇善战的花木兰,她们都是让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巾帼英雄,今天我们就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一起走进木兰的世界。
(二)学生利用智慧课堂上网搜索“乐府诗”及“乐府”《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
今天在教授《木兰诗》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仍存在一定难度。在解释文学特点和文言文句式时,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通过举例来帮助他们理解。看到他们在案例分析环节能够逐渐领会诗中的韵律、对仗等技巧,我感到很鼓舞。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我也意识到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例如,在解析难点时,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等,以及木兰形象的深刻含义。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表达和深层文化内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主题,如“现代社会的木兰精神”。
2.实验操作: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每组选择一段诗中的情节进行表演,以此感受诗中的情感和语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分享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悟。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中的孝道和爱国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木兰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木兰诗》选自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木兰诗教学反思
《⽊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篇⽂⾔⽂,这个单元的课⽂主题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学作品,现在很多学⽣刚接触⽂⾔⽂,对⽂⾔⽂的学习还把握不好,还有他们⼼中都普遍缺乏⼀种爱国热情,所以很有必要对学⽣传授⼀些⽂⾔⽂的重要知识,还要顺便对他们进⾏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中,祖国不是⼀个普通的名词。
她意味着⼤地江河语⾔⽂化民族等等。
⽊兰诗教学反思_第1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订、颁布及新课程改⾰的实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了⽤武之地,特别是在多媒体⽀撑条件下的课堂,越来越呈现出⽣机,焕发出活⼒。
我们只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努⼒去挖掘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边得丰富多彩;我们也只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做,才能在教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上课过程中,我⾮常注重朗读教学。
这⾸诗读起来朗朗上⼝,我让学⽣反复朗读,把作品中的⽆声⽂字变为有声的语⾔,让学⽣通过朗读把⾃⼰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接受作品的感染,展⽰出作品的美、⼈物的美。
注意朗读时间的把握,我⽤了近20分钟时间让每个⼩组赛读整⾸诗,导致完成⼈物形象分析这个教学任务时时间⽐较紧迫,因此我认识到在赛读时可以分段进⾏,那么在时间的把握⽅⾯也就⽐较宽裕了。
其次是对于朗读的语调分析⽅⾯,我做了较细致的分析,其实这⾥只要对感情基调做⼀次整体的把握就⾜够了,学⽣在读中体会情感,也许会更真切⼀些。
再次是在如何能让学体学⽣的思维都“动”起来⽅⾯,我做得还不够。
其实,让每位同学都能提笔来写⼀写,是⼀个很好的⽅法,因此我意识到,在分析⽊兰形象这个环节中,我可以让学⽣在课⽂上做⼀些旁批──你从哪些情节了解到⽊兰是⼀个怎样的⼈?请在旁边标注出来,这样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诗歌的语⾔精湛,并留下许多情节空⽩,有许多⾔已尽⽽意⽆穷的情节或场⾯,我让学⽣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补充或描述诗中的情节空⽩或场⾯,这对⽊兰形象分析便更加深⼊了。
如:描写⽊兰的外貌,描写禁闭归乡与家⼈团聚的场⾯,描写⽊兰英勇杀敌的情形……学⽣当众读出了⾃⼰的佳作,⼼中很有成就感和⾃豪感。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木兰诗》的内容,分析木兰形象的特点,以及她所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和孝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主旨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内外主动探究、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朗读演练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或者是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话题,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他们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联系实际生活,提出有深度的见解。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一些口头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诗意、文学特色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木兰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知识与技能:
a.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木兰诗》,理解诗意。
b.学生能够分析《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等。
c.学生能够掌握诗中重点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木兰的情感变化。
b.古代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对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感到陌生,难以辨识和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现代文中的类似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c.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了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后,仍然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读写活动中。
d.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3)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木兰的勇敢、坚定、忧虑等。
难点突破: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同理心。
(4)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创作与木兰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木兰诗,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内容、韵律和木兰形象所传达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听众,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示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够紧密。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联系更加自然和深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举例: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古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词句和内涵具有一定难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担当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
4.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在本次课程中,诗歌朗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学生显得拘谨。今后,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更多趣味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兰诗》的文化背景和词语释义掌握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6.课后反馈和总结至关重要。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但感觉自己在总结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总结,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4.提高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愿。
5.发展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修辞手法以及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木兰诗》。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木兰诗》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乐府民歌。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精神。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勤劳善良、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语言生动质朴,情节曲折动人,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受到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但是,他们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可能体会不够深刻。
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段,对于花木兰的故事可能会有浓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缺乏耐心和主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背诵全诗,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花木兰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1.老师板书题目:木兰诗(“诗”字加着重号)
2.出示任务:
(1)题目“诗”的含义是什么?(乐府诗)
(2)交流资料,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3.反馈指导:
(1)学生交流:理解题目含义,全班齐读课题,在“诗”字上重读;讲花木兰的故事,了解 花木兰奇人奇事。
(2)教师补充: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 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 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红、加粗字的读音(PPT显示):
(3)补充课堂笔记,全班齐读字词。 (4)全班齐读诗歌。
(四)、个人朗读,读出节奏
1.导语:大家诗歌朗读时,字词读音已经比较准确了,但是缺少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 处理? 出示任务: (1)请大家听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注意他在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的优点。 (2)在书本上用单斜线标出节奏,理解体会,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2.反馈指导(PPT显示): (1)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2)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节奏,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 面。
(五)、概括诗歌,体会详略安排
1.出示任务(PPT显示): (1)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成四字小标题,批注在每段诗的空白处。(个人发言)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好在哪里?(小组讨论) 2.反馈指导: (1)学生归纳:停机叹息、从军缘由、征途思亲、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团聚改装、设喻回答 (2)小组讨论:停机叹息——略写;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准备——略写;征途思亲——详写,详 写女儿情态;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团聚改装——详写;设喻回 答——略写。 (3)归纳好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 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3.总结: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突出中心——详写;有关中心——略写;无关中心—— 不写。本文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热爱家园、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第8课李明哲《木兰诗》教案评析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所传递的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文学背景、诗歌结构、韵律特点以及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木兰诗》的学习充满了热情。通过导入环节的问题,我成功引起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掌握得相对顺利,但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讲解诗歌结构时,我采用了图示和示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起承转合的构成。同时,通过朗读和对比,他们也逐渐感受到了《木兰诗》的韵律美。然而,在关键词句解析环节,我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情境教学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词句背后的意义。
c.主题思想的内化:将诗歌的主题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情境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悟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木兰诗》教学反思3篇
《木兰诗》教学反思《木兰诗》教学反思3篇篇一:《木兰诗》教学反思我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按照“朗读诗歌——了解情节——疏通文意——揣摩语言——体会主题——背诵积累”的步骤来欣赏这首乐府民歌,课前的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实际课堂组织教学当中,效果却不够理想。
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也许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关系,在这堂课的组织教学上我仍然使用了传统的串讲法进行教学,过分注重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通过这堂公开课,我的这个缺点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今后我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木兰诗》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中计划用二个课时来完成,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字词语句翻译以及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上。
第二课时的教学,这就要求我在第一课时完成对全文的正音、字词翻译、音节停顿,进而将课文熟读成诵的教学任务,以便第二课时展开对花木兰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思想的解析。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第一课时并未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影响到了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课文,二是也影响到完成自己备课时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而我也没有根据第一课时的授课情况对第二课时内容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这一点暴露了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是我在教学准备上存在不足。
篇二:《木兰诗》教学反思《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
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导入新课我就用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片段,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拉近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
另外我设计了多组竞赛题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加强他们的诵读能力。
一、抓住情节,了解课文文言文语言精练,让学生觉得没有现代文的容易理解,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所以上课之初,我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
《木兰诗》教学反思(通用15篇)
《木兰诗》教学反思《木兰诗》教学反思(通用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诗》教学反思1我在问题的设置上,也不够明晰,指向性不强,问题也显得有些“苍白”。
例如我在解释“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了木兰积极投身到战争的准备当中,想尽快奔赴前线时,所设置的问题时,我直接的问了学生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不太明白老师设置问题的意图,如果我具体的问“为什么木兰要积极地四处奔波,准备道具”,学生应该更能体会到木兰奔赴战场的决心和战场的紧张气氛。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我却没有很好地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
教学中应该在“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等方面还要下一番工夫,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却没有很好突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尤其是“学生翻译”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互文修辞讲得也过于匆忙,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深入,这种情况下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总的来说,这节课堂教学,内容虽然详实,教法却不尽得当;准备充分,实际教学过程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见习教师,在整个上课的准备过程中我都得到我们组其他老师的指导,使我感悟颇深,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我十分希望在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内修外炼,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木兰诗》教学反思2《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诗歌鉴赏课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琢磨的。
关键在于怎样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升古典文学的修养,而不是上成简简单单的一节课。
一、探索诗歌教学,与课堂思路相结合。
这节课我主要就是考虑以朗读和分析木兰形象作为主线,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
《木兰诗》教案及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案及教学反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充满传奇色彩。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木兰诗》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恩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见A式“解题”②③④⑤条)。
见A式。
步骤是:(1)老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有什么不同?(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应擅长因势利导,将学生点滴认识加以集中,必要时也可作补充。
下面是讨论后小结的要点(加点的字可板书),仅供参考。
①诗中大局部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集体创作。
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木兰诗教后反思
木兰诗教后反思在进行木兰诗的教学之后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木兰诗教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上好这一堂课,不能只停留于文言讲授,关键在于怎样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升古典文学的修养。
一、突破传统讲授,创新课堂。
这堂课的教学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强调师生互动,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愿望。
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内容,通过借助辅导资料自学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词语的解译,重视学法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如在“百度”搜寻译文的关键字的指导,查找资料后的汇总,归结。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学生之间互讲互练互评互补。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二、抓住朗读教学,落实语言训练。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文中大量运用连锁、问答、重叠等形式,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姿致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句数比较参差,共换了七个韵。
根据诗歌的'特点,我特别重视朗读,让学生读准、读上口,读上心,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在朗读中感悟形象,木兰这样一位千百年来备受喜爱的形象。
采用自读,对读,小组读,讲读中所悟。
然后听专业的朗读,模仿读。
个别指导片断朗读。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前三句要读出木兰急切地想脱下厚重的戎装换上轻盈的红装之情,语速快,语气急;而后三句则要读出木兰换上红装之后的女儿之态,害羞之状,动作都是慢慢的,在回味往昔做女儿的日子,在欣赏自己的女儿之颜呀。
梳理云鬓是多么细致呀,粘贴装饰品是多么精心呀!读时语速就要缓慢,语调微微下放、语流悠长一些,语气则是激动中有几分羞涩。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及原文《木兰诗》课文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木兰形象,探讨孝道精神,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讲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但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今后,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问题,如:木兰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事迹。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教授《木兰诗》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精神。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木兰诗》时,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木兰精神的认识。
1.2 强化学生爱国情怀通过教学《木兰诗》,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1.3 培养学生勇敢精神通过木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勇敢精神,鼓励他们在面对难点时勇敢向前。
二、教学方法选择2.1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木兰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木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预讨论、表演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理解力。
2.3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参观展览等方式,拓展对木兰故事的认识,加深理解。
三、教学内容设计3.1 着重诗歌解读在教学《木兰诗》时,要注重对诗歌的解读,分析诗歌结构、意境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2 引导讨论思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量,促进他们对木兰故事的思量和理解。
3.3 联系现实生活将木兰的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量如何在当今社会中体现木兰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四、教学评价方法4.1 多元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笔试、口头表达、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鼓励学生表现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表现,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3 及时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5.1 总结经验在教学《木兰诗》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5.2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总结的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被誉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深入挖掘这首诗歌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情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木兰诗》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设定:1.1 确定学生的认知目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木兰诗》时应该达到的认知目标,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
1.2 设定情感目标:除了认知目标,教师还应该设定学生在学习《木兰诗》时应该培养的情感目标,如尊重、勇气、责任感等。
1.3 确定行为目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木兰诗》时应该表现出的具体行为目标,如诵读、理解、分析、讨论等。
二、教学内容设计:2.1 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木兰诗》的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结构、意义等。
2.2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诵读比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3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时间,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木兰诗》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选择:3.1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索《木兰诗》的内涵和意义。
3.2 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分析、讨论和解读《木兰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3 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呈现《木兰诗》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教学评价方法:4.1 定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了解学生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2 定量评价: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测验和考试,对学生的诗歌诵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木兰诗教学反思简短
木兰诗教学反思简短嘿,同学们!咱们刚刚学完了《木兰诗》,这一路下来,我心里那是有好多想法呀!先来说说这教学过程。
我觉得吧,一开始给大家介绍背景知识的时候,可能讲得有点太枯燥了,是不是?我在那巴拉巴拉说一堆,你们是不是都快听睡着了?也许我应该多整点有趣的小故事,让大家更能明白那个时代的情况。
教大家理解诗意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一脸懵,是不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呀?还是说这古诗的词句太难懂啦?我就在想,是不是该多举些例子,像什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就该多说说类似这样场景的事儿,让你们能一下子想到那个画面。
再说说课堂互动,我叫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那叫一个紧张,声音都发抖啦!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太严肃了,把你们给吓着啦?可能我得更亲切点,让大家别那么害怕,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还有啊,让大家背诵的时候,好多同学都愁眉苦脸的,我能理解,这古诗背起来确实不容易。
可我又在琢磨,是不是我没给大家找到好的背诵方法呢?不过呢,也有让我觉得还不错的地方。
比如说咱们一起讨论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大家那是七嘴八舌,说得可热闹啦!有的说木兰勇敢,有的说木兰孝顺,这让我觉得你们还是真的有认真思考,有自己的理解,这点很棒哟!我觉得这《木兰诗》教下来,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
那以后我该咋办呢?也许我得好好改进教学方法,多从你们的角度出发,想想怎么能让你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我就问你们,要是下次再学古诗,你们希望老师怎么教呀?是不是多搞点好玩的活动,或者多放些有趣的视频?你们可得跟老师说实话哟!反正这次的教学反思让我明白了,教你们可真是一门大学问,我还得继续努力,不断进步,争取让咱们的课堂变得超级有趣,让你们都爱上语文课!你们说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教学反思
漂市一中钱少锋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
为了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进入情境,感受木兰的形象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把课堂活动分成三个版块──我能读准、我能读好、我能读懂。
意图从三个层次出发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读准字音、知道词语释义,其次是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最后是读懂木兰的形象,提高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在帮助学生认识这节课我们需要达到怎样的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能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并最终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朗读的时间把握方面,我用了近20分钟时间让每个小组赛读整首诗,导致完成人物形象分析这个教学任务时时间比较紧迫,因此我认识到在赛读时可以分段进行,那么在时间的把握方面也就比较宽裕了。
其次是对于朗读的语调分析方面,我做了较细致的分析,其实这里只要对感情基调做一次整体的把握就足够了,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也许会更真切一些。
再次是在如何能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其实,让每位同学都能提笔来写一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我意识到,在分析木兰形象这个环节中,我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上做一些旁批──你从哪些情节了解到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旁边标注出来,这样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是在生字词的训练方面,某些同学回答错误,我却没有意识到,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
总之,诗歌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训练,但这些在这堂课上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没有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彻底领会木兰这一爱国女英雄的形象。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
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