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代烃
氯代烃
17.为了鉴定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试分析①~⑥的各步实验,其中操作顺序合理的是①加入AgNO 3溶液 ②加入NaOH 溶液 ③加热 ④用HNO 3酸化溶液⑤加入NaOH 溶液醇溶液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①C . ④③⑤①D .④②⑤③1.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C 4H 10OC 4H 8C 4H 8Br 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5.下列一卤代烷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 .CH 3CH 2Cl B. (CH 3)2CHCl C. (CH 3)3CCl D. (CH 3)3CCH 2Cl30.已知一个碳原子连两个—OH 的结构不稳定,会很快脱去一分子水,其变化如下:COH OH→ C O + H 2O 下图中B 和CH CH 3Cl 、CH CH 2Cl 等都是A 和Cl 2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E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透光性能好,常用作一些灯饰外壳。
过程中一些小分子都已经略去。
⑴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为:⑵与反应②条件相同的反应为 (选择序号),与反应⑤类型相同的反应为 (选择序号)。
⑶写出反应④和⑦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反应⑦: 21.(10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下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
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氯代烃
二、卤代烃的分类 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的不同,分为氟代烃、氯 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2.按照烃基结构的不同,可将卤代烃分为饱和卤代 烃、不饱和卤代烃、芳香卤代烃等。 3.按照取代卤原子的多少,可将卤代烃分为一卤代烃 和多卤代烃。 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都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2.卤代烃的沸点和密度都大于同碳原子的烃。 3.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却随碳 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4.所含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5.室温下,少数卤代烃(如CH3Cl)为气体,其余为液 体,碳原子数较多的卤代烃为固体。
水
①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 CH 2 Br+
NaOH ― → CH2=CH2↑+NaBr+H2O,该反应的反应条件 ―
△ 醇
是与强碱(如NaOH、KOH)的醇溶液共热。
②消去反应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
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醇和强碱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在水和强碱存在条件
下发生水解反应。
(3)多卤代烃的消去
BrCH2CH2Br+2NaOH ― → CH≡CH+2NaBr+2H2O ―
△
醇
五、卤代烃的应用
有些卤代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
的烷烃的衍生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具有不燃
烧、易挥发、易液化等特性,曾被广泛用做制冷剂、灭火
剂、溶剂等。
二、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
卤代烃不溶于水,也不能电离出X-,分子中卤族元素的 检验步骤如下: 1.将卤代烃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充分振荡。 2.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以中和过量的 NaOH。 3.最后,向混合液中加入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生成,则证明卤代烃中含氯原子;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元素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卤代烃包括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代烃氯代烃是指含有氯素的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合成中,氯代烃往往作为重要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
1. 氯代烃的命名氯代烃的命名通常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氯原子数量来进行。
例如,当一个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氯原子时,它被称为单氯代烃;含有两个氯原子的则称为二氯代烃,依此类推。
2. 氯代烃的制备方法氯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有机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醇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得氯乙烷。
(2) 消除反应法:将双键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乙烷。
(3) 反应溶液制备法:将溴代烃与氯化亚铜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氯代烃。
3. 氯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氯代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氯代烃是一类良好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被使用。
此外,氯代烃还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等领域。
二、溴代烃溴代烃是指含有溴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与卤代烃具有类似的性质和用途。
1. 溴代烃的命名溴代烃的命名与氯代烃类似,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溴原子数量来进行。
2. 溴代烃的制备方法溴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2) 置换反应法:将氢气和溴气传导至饱和烃溶液中,可以进行溴代烃的置换反应。
(3) 溴化反应法:将醚溶液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3. 溴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溴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作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有机溶剂。
此外,溴代烃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疗和农业领域。
三、碘代烃碘代烃是指含有碘素的有机化合物。
与氯代烃和溴代烃类似,碘代烃也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1. 碘代烃的命名碘代烃的命名方法与氯代烃和溴代烃一样,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碘原子数量进行命名。
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第八章 卤代烃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简称卤代烃。
卤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通常为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本章主要介绍这三类卤代烃。
卤代烃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
这些卤代烃被广泛用作农药、麻醉剂、灭火剂、溶剂等。
由于碳卤键(C-X )是极性的,卤代烃的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医药、农药、农膜、防腐剂等,因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作为杀虫剂的卤代烃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或转化,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平衡构成危害,因此必须限制使用。
按照分子中卤原子的种类,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按照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按照分子中烃基的类型,卤代烃可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卤代芳烃。
8.1 卤代烷8.1.1卤代烷烃的命名根据分子中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卤代烷可分为伯卤代烷(一级卤代烷,RCH 2X )、仲卤代烷(二级卤代烷,R 2CHX )和叔卤代烷(三级卤代烷,R 3CX )。
例如:伯卤代烷(一级卤代烷) 仲卤代烷(二级卤代烷) 叔卤代烷(三级卤代烷)简单的卤代烷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即根据卤原子连接的烷基,称为“某基卤”或“卤(代)某烷”。
例如:CH 3Cl CH 3CH 2Br C(CH 3)3ClBr甲基氯 乙基溴 叔丁基氯 环已基溴 (氯甲烷) (溴乙烷) (氯代叔丁烷) (溴代环已烷)复杂的卤代烷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原则和烷烃的命名相似,即选择连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烷”,从靠近支链(烃基或卤原子)的一端给主链编号,把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排列在后。
例如:CH 3CH 2CH CH 2CH 3CH 2ClCH 3CHCH 2CHCH 3CH 3 Cl2-乙基-1-氯丁烷 2-甲基-4-氯戊烷某些多卤代烷常用俗名或商品名。
第六章 卤代烃-新(4)
2.试剂的影响 亲核试剂都具有孤电子对,表现为碱性。碱 性是指试剂与质子结合的能力;而亲核性则 是指试剂与碳原子结合的能力。在大多数情 况下试剂的碱性越强,亲核性也越强。常见 的亲核性和碱性一致的试剂有: RO— > HO— >C6H5O—>RCOO—>ROH>H2O 亲核性和碱性不一致的试剂有以下几种: 亲核性: I—>Br—>C1—>F— 碱 性: F—>C1—>Br—>I—
亲核性强的试剂对 SN2反应有利;碱性强的试 剂有利于E2消除反应。 体积大的试剂有利于E2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产物的比例按伯、仲、叔卤代烷的 次序增加,而取代反应则相反。
E2增加 RX= 1° 2° 3° SN2增加
3.溶剂的影响
溶剂极性对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都有影 响。极性溶剂对SNl和E1反应均有利, 对SN2和E2反应都不利。极性较小的溶 剂有利于E2反应。因此,常在碱的稀溶 液中进行水解反应;而在碱的醇溶液中 进行消除反应。
底物 亲核试剂 产物 离去基团
离去基团碱性越弱,越易离去 .
(1)被羟基取代 卤代烷与氢氧化钠(钾) 水溶液共热生成醇。 R-X + NaOH ROH+NaCl (2)被氰基取代 卤代烷与氰化钠 ( 钾 ) 在醇溶液中反应生成 腈。 R-X + NaCN/醇 RCN+ NaCl 通过此反应,在产物中增加了 1 个碳原子, 在有机合成上常作为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R—CN + H2O / H+ RCOOH
腈 羧酸
(3)被氨基取代 :卤代烷与氨作用生成胺。
R-X + NH2-H RNH2 + HX
(4)被ONO2—取代 :卤代烷与硝酸银的乙 醇溶液共热生成硝酸酯。 R-X + AgNO3 RONO2 + AgX
第九章卤代烃
5,5-二甲基-4-(1-甲基丙基)-2-氯庚烷 仲丁基
7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33-CH2-CH-CH2-CH-CH22-CH3 CH -CH2-CH-CH2 -CH-CH -CH3 Cl CH33 Cl CH CH33-CH-CH2-CH-CH22-CH3 CH -CH-CH2 -CH-CH -CH3 Cl Cl CH33 CH
• 官能团: 卤素 • 卤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 C-X键是极性共价键。与C-C键 或C-H键比较,C-X键在化学过 程中具有更大的可极化度。
• C-X键的键能也比较小: C-I 217.6 kJ/mol; C-Br 284.5 kJ/mol ; C-Cl 338.9 kJ/mol • 因此,卤烷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反应都发生在C-X键上。 所以,卤素是卤烃分子中的官能团。 17
26
CH3CH2CHCH3 Br
¼ KOH/ ´
CH3CH=CHCH3
+ CH3CH2CH=CH2
81%
CH3CH=C(CH3)2
+
19%
CH3CCH2C=CH2 CH3
CH3 ¼ KOH/ ´ CH3CH2C Br CH3
71%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比较
29%
(1)二者互为竞争反应,反应底物相同。哪种产物占优 则与反应物结构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2)反应条件不同:消除反应的条件氢氧化钠醇溶液;取代 反应的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
9.1.4.1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在卤烷的取代反应中,卤素易被负离子(如HO-,RO-,NO3等)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如NH3、H2O)取代,这些 试剂叫亲核试剂,常用Nu-表示。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取 代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用SN表示。
氯代烃沸点
氯代烃沸点引言氯代烃是一类具有氯原子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了解氯代烃的沸点对于安全操作以及理解其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氯代烃的沸点及其影响因素。
什么是沸点?沸点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温度。
对于纯物质而言,沸点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
沸点受压力的影响,通常在常压下测定。
氯代烃的沸点氯代烃的沸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子结构、分子量、氯原子数目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氯代烃及其沸点。
1. 氯甲烷(CH3Cl)•分子结构:氯原子与一个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取代。
•分子量:50.49 g/mol。
•沸点:-23.8 °C。
2. 1,2-二氯乙烷(C2H4Cl2)•分子结构:氯原子分别与乙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取代。
•分子量:98.96 g/mol。
•沸点:83.5 °C。
3. 三氯甲烷(CHCl3)•分子结构:三个氯原子分别与一个甲烷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取代。
•分子量:119.38 g/mol。
•沸点:61.2 °C。
4. 四氯化碳(CCl4)•分子结构:四个氯原子分别与一个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取代。
•分子量:153.82 g/mol。
•沸点:76.7 °C。
影响氯代烃沸点的因素氯代烃的沸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的介绍。
1. 分子结构氯代烃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强度,从而影响沸点。
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等。
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分子间距离等因素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度,进而影响沸点。
2. 分子量分子量是影响沸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强,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克服这种吸引力,使液体转变为气体。
3. 氯原子数目氯代烃中氯原子的数目也是影响沸点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氯原子数目越多,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强,沸点也会相应提高。
卤代烃的化学方程式总结
卤代烃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卤代烃是一类含有卤素(氟、氯、溴、碘)取代烷烃中的氢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许多化学和工业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卤代烃及其化学方程式:氯代烃氯代烃是通过将氯原子取代烷烃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氯代烃及其化学方程式:•氯甲烷(CH3Cl)的化学方程式:CH4 + Cl2→ CH3Cl + HCl•1,2-二氯乙烷(C2H4Cl2)的化学方程式:C2H4 + Cl2→ C2H4Cl2•三氯甲烷(CHCl3)的化学方程式:CH4 + 3Cl2→ CHCl3 + 3HCl溴代烃溴代烃是通过将溴原子取代烷烃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溴代烃及其化学方程式:•溴乙烷(C2H5Br)的化学方程式:C2H4 + Br2→ C2H5Br•1,2-二溴乙烷(C2H4Br2)的化学方程式:C2H4 + Br2→ C2H4Br2•2-溴丁烷(C4H9Br)的化学方程式:C4H10 + Br2→ C4H9Br + HBr碘代烃碘代烃是通过将碘原子取代烷烃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碘代烃及其化学方程式:•碘甲烷(CH3I)的化学方程式:CH4 + I2→ CH3I + HI•1,2-二碘乙烷(C2H4I2)的化学方程式:C2H4 + I2→ C2H4I2•三碘甲烷(CHI3)的化学方程式:CH4 + 3I2→ CHI3 + 3HI氟代烃氟代烃是通过将氟原子取代烷烃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氟代烃及其化学方程式:•氟甲烷(CH3F)的化学方程式:CH4 + F2→ CH3F + HF•1,2-二氟乙烷(C2H4F2)的化学方程式:C2H4 + F2→ C2H4F2•三氟甲烷(CHF3)的化学方程式:CH4 + 3F2→ CHF3 + 3HF希望上述内容对您了解卤代烃的化学方程式有所帮助!。
氯代烃的化学性质(1)
《第2课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本质特征,掌握两种反应能的条件2.认识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三、卤代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卤代烃中除CH3Cl、CH3CH2Cl、CH2=CHCl等少数为气态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高于相应的烃。
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而。
(3)密度:大于相应的烃。
一氯代烃相对密度均小于1,溴代烃、碘代烃的相对密度均大于1。
卤代烃的密度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而,随分子中卤素原子数的增多而。
(4)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环己烷等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等。
2化学性质与强碱(KOH、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卤代烃的)(1)水解反应:一般情况下,若烃基为苯环,则该水解反应较难进行。
例.反应本质: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HBr + KOH =H2O + KBr (中和反应)(1)反应本质:R-X +H-OH →R-OH +H-X (水解反应)+)HX +KOH =H2O +KBr (中和反应)R-X +KOH R-OH +KBr(2)反应条件:(3)所有的卤代烃都可以发生水解,但产物不一定是醇。
例1.写出下列卤代烃与NaOH水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1)CH3Cl(2)(3)(4)3.强碱醇溶液中的反应例.反应本质:→ CH 2=CH 2 + HBr(消去反应)+) HBr + KOH = H 2O + KBr(中和反应)(1)消去反应:P 63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化合物(含 键或 键)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2)反应本质:卤素原子与“卤素原子所连碳相邻碳上的氢,即β-H ”以HX 的形式脱去。
(3)反应条件:,卤代烃有β-H 。
【阅读教材】P 66 “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P 651.恰当的方法是: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氯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2)1-溴丙烷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共热:4.分别写出下列卤代烃消去卤化氢所得各种产物的结构简式。
第1讲 烃和氯代烃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掌握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II 2.从官能团的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II3.根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II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I5.认识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I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III一、烷烃1、烷烃的物理性质①烷烃为分子晶体,熔沸点一般较低。
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熔沸点越高;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时随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递增,相对密度也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②分子碳原子数n≤4的烷烃,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为液体或固体。
特殊的为新戊烷CCH3H3C3CH3,常温常压下仍为气体。
③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相对密度。
④烷烃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液态烷烃本身就是有机溶剂。
2、烷烃的化学性质①一般条件下,烷烃性质稳定,通常状况下,跟酸、碱及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
②取代反应:光照下,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C n H2n+2+X2C n H2n+1X+H X例如:实验现象:瓶内的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出现油状液滴,瓶口有白雾,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氧化反应:在空气中或是氧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水:C n H2n+2+(3n+1)/2 O2nCO2+(n+1)H2O④分解反应:长链烷烃可以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或是烯烃。
考纲要求基础梳理二、烯烃1.烯烃的结构与通式(1)链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
(2)结构:①乙烯C CHH HH ,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都约为120°。
②分子中碳原子大于3的烯烃存在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和顺反异构等多种类型的异构体。
卤代烃
(1)傅-克反应; 傅 克反应 克反应; (2)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3)三“乙”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三 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 格利雅试剂的结构 至今还不完全清楚 一般写成 格利雅试剂的结构: 至今还不完全清楚, 一般写成: RMgX.有人认为溶剂乙醚的作用是与格利雅试剂生成 有人认为溶剂乙醚的作用是与格利雅试剂生成 稳定的溶剂化合物: 稳定的溶剂化合物
与金属镁作用 —一卤代烷与金属镁在绝对乙醚(无水、无醇的乙醚) 一卤代烷与金属镁在绝对乙醚 无水、无醇的乙醚) 一卤代烷与金属镁在绝对乙醚( 中作用生成有机镁化合物—— 格利雅 中作用生成有机镁化合物 格利雅(Grignard)试剂 试剂 RX + Mg 绝对乙醚 R-Mg-X
有机化学三大著名的反应: 有机化学三大著名的反应
(2)系统命名法 ) (1) 选择含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把支链和卤素 选择含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把支链和卤素 看作取代基,按照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作 某烷” 按照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作“ 看作取代基 按照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 主链上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 主链上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 (3) 主链上的支链和卤原子根据立体化学次序规则的顺序 主链上的支链和卤原子根据立体化学次序规则的顺序, 次序规则的顺序 较优”基团列在后的原则排列. 以“较优”基团列在后的原则排列
例2: :
2-甲基 丁烯 71% 甲基-2-丁烯 甲基
2-甲基 丁烯 29% 甲基-1-丁烯 甲基
• 查依采夫规则—— 卤烷脱卤化氢时,氢原子往往是从 卤烷脱卤化氢时, 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的。 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 卤烷的 消除反应 和 取代反应 同时进行 在大多数情况下,卤烷的消除反应 取代反应同时进行 消除反应和 在大多数情况下 而且相互竞争 竞争, 的 , 而且相互 竞争 , 哪种反应占优势则与分子的结构和 反应条件有关。 反应条件有关。
氯代烃的反应
氯代烃的反应卤代烃的亲核取代与消除,是卤代烃最重要的两类反应。
而这两类反应又各自存在单分子、双分子两种可能的历程,这四类反应互相之间存在SN1/SN2/E1/E2这四种历程竞争。
有机基础亲电试剂与反应和亲核试剂与反应——详解反应机理:从上面SN1与E1这两对单分子历程的反应,很容易发现,这两种历程有很大的相似性。
比如都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都是速控步,这两种历程的第一步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卤素离去,形成相同的碳正离子。
有差别的只是第二步,主要是进攻试剂(亲核试剂或碱)进攻方向不同:进攻碳正中心,发生的就是SN1;反过来进攻β-H,发生的就是E1。
那进攻试剂究竟主要进攻哪个位点,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趋势,这两条路线间存在明显的竞争。
比较SN2与E2,会发现这两者也相似,都是一步完成,同样也只是进攻试剂进攻方向有差异:直接进攻与卤素相连的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发生SN2;反过来进攻β-H,发生的就是E2。
这两种双分子历程,同样也存在竞争。
亲核取代/消除的单分子/双分子历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四对竞争路线,具体反应时究竟主要按照哪条历程进行,与一系列因素有关,甚至很多时候会同时发生数条路线的反应。
这种竞争关系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也是我们卤代烃最困难的一个知识点。
影响反应历程的因素:1:卤代烃烃基结构SN1与E1反应涉及碳正离子,不同结构卤代烃的活性与碳正离子稳定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活性次序为叔>仲>伯。
SN2,如下图所示,由于亲核试剂必须穿过三个基团才能从卤素原子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因烃基位阻对其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活性规律刚好相反,伯>仲>叔。
E2历程里碱进攻的不是中心碳原子,而是旁侧的β-H。
而即便是叔卤代烃,这个氢原子通常也是比较靠外的,碱进攻时不会受到太明显的烃基位阻影响,不论是哪种卤代烃,其实都差不多。
SN2与E2之间存在竞争。
随着位阻增大,SN2越来越受到抑制,它的竞争路线E2会逐渐升高。
氯代烃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 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固体
pH值(指明浓度):
无资料
气味:
无资料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35
熔点/凝固点(℃):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不适用
气味临界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不适用
相对密度(水=1):
环境危害:
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详见第十二部分。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氯代烃化合物
氯代烃化合物以氯代烃化合物为标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氯代烃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氯代烃化合物是指含有氯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
氯代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中,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溶剂等领域。
一、氯代烃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氯代烃化合物的命名一般遵循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根据取代氢原子的位置和数量来命名。
常见的命名方法有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根据氯原子的取代位置,氯代烃化合物可分为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指的是氯原子取代在同一侧的异构体,而反式异构体则是氯原子取代在对侧的异构体。
氯代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氯代法和间接氯代法两种。
直接氯代法是将有机物与氯气直接反应得到氯代烃化合物,常用于制备一氯代烷烃、二氯代烷烃等。
间接氯代法则是先将有机物转化为亲电试剂,再与氯离子反应得到氯代烃化合物,常用于制备烯烃的氯代产物。
三、氯代烃化合物的性质氯代烃化合物的性质受到氯原子的影响。
氯代烃化合物一般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随着氯原子数量的增加,熔点和沸点也会相应增加。
氯代烃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通常是有机溶剂的溶剂,而不溶于水。
由于氯原子的电负性较高,氯代烃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常常表现出亲电性。
四、氯代烃化合物的应用氯代烃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二氯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在药物提取和制备中广泛应用。
氯仿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用于手术麻醉和镇痛。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此外,氯代烃化合物还用于制备农药、染料、橡胶加工等领域。
总结起来,氯代烃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氯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命名和分类遵循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
氯代烃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直接氯代法和间接氯代法制备。
在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和研究氯代烃化合物,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提高其合成方法和性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烷烃的卤代反应方程式总结
烷烃的卤代反应方程式总结烷烃是一类碳原子间仅存在单键的化合物。
它们通过卤代反应可以引入卤素原子到分子结构中,形成卤代烷烃。
卤代烷烃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烷烃的卤代反应方程式,并探讨其中一些典型的反应类型。
一、氯代反应(氯代烷烃的合成)1. 氯化反应(氯化亲电取代反应):烷烃可以与氯气(Cl2)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代烷烃。
例如:CH4 + Cl2 → CH3Cl + HCl2. 自由基氯化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烷烃可以通过自由基机制与氯原子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代烷烃。
例如:CH4 + Cl2 → CH3Cl + HCl(自由基链反应)二、溴代反应(溴代烷烃的合成)1. 溴化反应(溴化亲电取代反应):烷烃可以与溴发生溴化反应,生成溴代烷烃。
例如:CH4 + Br2 → CH3Br + HBr2. 自由基溴化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烷烃可以通过自由基机制与溴原子发生溴化反应,生成溴代烷烃。
例如:CH4 + Br2 → CH3Br + HBr(自由基链反应)三、碘代反应(碘代烷烃的合成)1. 碘化反应:烷烃可以与碘发生碘化反应,生成碘代烷烃。
例如:CH4 + I2 → CH3I + HI四、总结通过以上总结,在卤代反应中,无论是氯代、溴代还是碘代反应,均可采用亲电取代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的机制。
亲电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顺电子推动的条件下,而自由基反应则需要较高的温度或紫外光的激发。
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碳原子与卤素原子之间形成了新的化学键,产物中的氢被丢失。
而在自由基反应中,以氯化反应为例,其中氯原子通过断裂C-H键并替代氢原子,形成了氯代烷烃。
虽然本文仅讨论了烷烃的卤代反应,但实际上,其他有机化合物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反应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引入卤素原子。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可以用于合成药物、染料等有机化合物。
总之,在有机化学领域,烷烃的卤代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卤代烷烃,而这些卤代烷烃在化学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氯代烃沸点
氯代烃沸点氯代烃是指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它们的沸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氯代烃的沸点和化合物的分子量有关。
通常来说,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因为它们的分子内部交互作用力较强。
氯代烃中,氯原子较重,加入氯原子后的分子量也增大了,因此沸点普遍较高。
例如,氯甲烷的分子量为50,其沸点为-24℃;而三氯甲烷的分子量则为119,其沸点为61.2℃,高于氯甲烷很多。
其次,氯代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有关。
对于相同分子量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互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沸点的不同。
例如,氯甲烷和二氯甲烷都是由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的,但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氯甲烷是立体结构,分子中只有一个氯原子,但二氯甲烷是平面结构,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
由于二氯甲烷分子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因此它的沸点也高于氯甲烷。
再次,氯代烃的沸点也和碳氢框架的性质有关。
理论上,如果分子中碳氢框架的饱和度越高,沸点也会越高。
例如,一氯丙烷和一氯异丙烷是两种结构不同的氯代烃,它们的分子量相同,但由于一氯丙烷是饱和的,而一氯异丙烷中含有一个不饱和的双键,因此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最后,氯代烃的沸点还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和压力等。
在高温或低压下,化合物中分子间作用力变弱,其沸点也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总之,氯代烃的沸点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物理性质,它不仅和分子量、结构、碳氢框架的性质等因素有关,还和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对氯代烃的沸点了解,可以为其在进一步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卤代烷亲核反应机理_第六章卤代烃_9921
第六章卤代烃6.1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卤代烃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其中卤原子就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R-X, X=Cl.、Br、I 、F。
卤代烃的性质比烃活泼得多,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
所以,引入卤原子,往往是改造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加工,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自然界极少含有卤素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
一、一、分类按烃基类型的不同,卤代烃分为饱和、不饱和与芳香卤代烃三类;按卤素种类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按卤素数目,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在饱和卤代烃中,按直接与卤素相连的碳原子的种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卤代烃。
一级卤代烃:RCH2X;二级卤代烃:R2CHX;三级卤代烃:R3CXR:饱和、不饱和、芳香卤代烃C类型:一级、二级、三级卤代烃R—X X种类: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X数目:一卤代、二卤代、多卤代二.命名1.普通命名法简单的一卤代烷以相应的烷为母体,称卤某烷,或看作烷基的卤化物,称烃基卤,某些卤代烷则用俗名。
如:CH3CH2CH2CH3Br (CH3)3C—Cl C6H5CH2Cl CHCl3CHI3正丁基溴、溴代正丁烷氯代三级丁烷、三级丁基氯苄基氯、氯化苄氯仿(chlroform)碘仿(iodoform)英文名称是在基团名称之后,加上氟化物(fluoride)、氯化物(chloride)、溴化物(bromide)、碘化物(iodide)。
(CH3)2CHBr,溴代异丙烷(异丙基溴);C6H5CH2Cl,氯代苄(苄基氯)2.系统命名法命名较复杂的卤代烃按系统命名法命名:①.卤代烷,以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将卤原子或其他支链作为取代基。
命名时,取代基按顺序规则"较优基团在后列出。
[烷烃为母体]3—甲基—4—溴己烷3—氯—1—溴丁烷反—1—氯甲基—4 —氯环己烷②.卤代烯烃命名,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以双键的位次最小为原则进行编号。
氯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
1.碱条件:氯代烃消去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碳酸钠等。
碱的作用是夺取氯代烃上的氢原子,使碳碳键断裂,形成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是强碱,可以与质子结合,生成烯烃。
2.加热条件:氯代烃消去反应通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可以加速反
应的进行。
加热的作用是使氯代烃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从而更容易发生反应。
3.溶剂条件:氯代烃消去反应通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常用的溶剂有乙醇、
乙醚、二氯甲烷等。
溶剂的作用是溶解氯代烃和碱,使反应物能够充分接触。
4.催化剂条件:氯代烃消去反应有时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常用的催
化剂有碱金属碘化物、四级铵盐等。
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卤仿反应方程式举例
卤仿反应方程式举例
卤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其中卤代烃与亲电试剂(如卤素、亚硝酰胺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卤仿反应方程式的示例:
1. 氯代烃与氢氧化钠反应:
R-Cl + NaOH →R-OH + NaCl
在这个反应中,氯代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化合物和氯化钠。
2. 溴代烃与氰化钠反应:
R-Br + NaCN →R-CN + NaBr
在这个反应中,溴代烃与氰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腈化合物和溴化钠。
3. 碘代烃与氨水反应:
R-I + NH3 →R-NH2 + HI
在这个反应中,碘代烃与氨水反应生成相应的胺化合物和碘化氢。
这些方程式只是卤仿反应的一小部分示例,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反应
可以用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每个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反应条件和机理,但总体上,卤仿反应是通过卤素原子的取代来改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为了鉴定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试分析①~⑥的各步实验,其中操作顺序合理的是①加入AgNO 3溶液 ②加入NaOH 溶液 ③加热 ④用HNO 3酸化溶液⑤加入NaOH 溶液醇溶液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①C . ④③⑤①D .④②⑤③1.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C 4H 10OC 4H 8C 4H 8Br 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5.下列一卤代烷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 .CH 3CH 2Cl B. (CH 3)2CHCl C. (CH 3)3CCl D. (CH 3)3CCH 2Cl30.已知一个碳原子连两个—OH 的结构不稳定,会很快脱去一分子水,其变化如下:COH OH→ C O + H 2O 下图中B 和CH CH 3Cl 、CH CH 2Cl 等都是A 和Cl 2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E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透光性能好,常用作一些灯饰外壳。
过程中一些小分子都已经略去。
⑴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为:⑵与反应②条件相同的反应为 (选择序号),与反应⑤类型相同的反应为 (选择序号)。
⑶写出反应④和⑦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反应⑦: 21.(10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下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
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C 6H 6+Br 2――→FeBr 3C 6H 5Br +HBr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的HBr 和挥发出来的溴蒸气进入②中,②中出现浅黄色浑浊,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g ++Br -===AgBr ↓。
烧瓶①中生成的溴苯中混有溴单质而呈红褐色,用NaOH 溶液除去溴,反应方程式为:Br 2+2NaOH===NaBr +NaBrO +H 2O ,溴苯不溶于水溶液,故可用分液漏斗分离,得纯净的溴苯。
溴易挥发,溴化氢中的溴蒸气对溴化氢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检验溴化氢前必须除去溴蒸气,故b 中盛放CCl 4或C 6H 6。
答案 (1)①②Ag ++Br -===AgBr ↓(2)冷凝回流、导气(3) 与Br 2 分液漏斗(4)反应放热,液溴挥发,Br 2+H 2O HBr +HBrO HBr +AgNO 3===AgBr +HNO 3(5)防止倒吸 CCl 4或 ①防止倒吸 ②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程度 ③避免杂质干扰 ④防止污染空气1.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有机产物有两种的是( )A.CH 3—ClB.CH 3CHBrCH 3C.CH 3CH 2CBr 2CH 3D.答案:C 6.已知CH 3CH 2Br+2Na+CH 3CH 2Br −→−CH 3CH 2CH 2CH 3+2NaBr 。
下列有机物发生这种反应可生成X ,若X 与环丙烷互为同系物,则能生成X 的是( )A.CH 3CH 2CH 2ClB.CH 3CHBrCH (CH 3)CH 2BrC.CH3CHBrCH2CH2BrD.CH3CH2Br答案:BC3.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⑤⑥CH3ClA.①③⑥B.②③⑤C.全部D.②④答案:A7.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答案:B10.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是()A.(CH3)2CHCH2CH2CH3B.(CH3)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答案:D9.联三苯的结构是,其一氯代物(C18H13Cl)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13.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
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
(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
(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我们的观察能力,接受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题目要求通过两步反应进行转变。
,要将Br原子从1 位转移到2-位。
从题给信息可看到,将前者消去成丁烯,再与HBr 加成,控制反应条件即可使溴原子加到2-位上。
(2),可考虑烯先加成获得,然后再水解即可。
答案:(1)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H 2+HBr CH 3CH 2CH==CH 2+HBrCH 3CH 2CHBrCH 3 (2)(CH 3)2CHCH==CH 2+HBr(CH 3)2CHCH 2CH 2Br (CH 3)2CHCH 2CH 2Br+H 2O −−→−NaOH (CH 3)2CHCH 2CH 2OH+HBr1.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①CH 3Cl ④CH 3—CH 2—CH 2Br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2.化合物X 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用碱液处理X ,可得到分子式为C 5H 10的两种产物Y 、Z ;Y 、Z 经催化加氢都可得到2-甲基丁烷。
则X 的结构简式为( )A.CH 3CH 2CH 2CH 2CH 2ClB.答案:B3.在卤代烃R —CH 2—CH 2—X 中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C.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答案:C4.下列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CH 2==CH 2+Br 2−→−CH 2BrCH 2BrB.C 2H 5OH+HBr −→−∆C 2H 5Br+H 2O C.C 2H 5OH+HOCH 2CH 3CH 3CH 2OCH 2CH 3+H 2O D.CH 3CH 2CH 2Br+NaOH CH 3CH==CH 2+NaBr+H 2O 答案:D5.A 、B 、C 、D 是四种有机物,它们的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其中A 和B 是烃。
在标准状况下,A 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3,B 与HCl 反应生成C ,C 与D 混合后加入NaOH 并加热,可生成B 。
(1)判断A 、B 、C 、D 各是哪种有机物,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2)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解析:M r (A )=26,则A 为C 2H 2;B 为烃,与HCl 反应生成C ,则C 为卤代烃,D 为乙醇,B 为乙烯,C 为氯乙烷。
答案:(1)A :CH ≡CH ;B :CH 2==CH 2;C :CH 3CH 2Cl ;D :C 2H 5OH(2)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CH 3CH 2Cl+NaOH CH 2==CH 2+NaCl+H 2O6.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以CH 3CHClCH 3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制取CH 3CHOHCH 2OH (1,2-丙二醇)。
(2)由碘乙烷合成溴乙烷。
解析:(1)由CH 2==CHCH 3−→−2X CH 2XCHXCH 3−−→−水解CH 2OHCHOHCH 3; (2)C 2H 5I −−→−消去CH 2==CH 2CH 3CH 2Br 。
答案:(1)CH 3CHClCH 3+NaOH CH 2==CHCH 3+NaCl+H 2O ,消去反应;CH 2==CHCH 3+Cl 2−→−CH 2ClCHClCH 3,加成反应;CH 2ClCHClCH 3+2H 2O −−→−NaOH CH 2OHCHOHCH 3+2HCl ,取代反应。
(2)CH 3CH 2I+NaOHCH 2CH 2+NaI+H 2O ,消去反应; CH 2==CH 2+HBr −−→−催化剂CH 3CH 2Br ,加成反应。
7.在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的消去反应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有人设计了实验方案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乙烯,如右图所示。
(1)Ⅰ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要用到Ⅰ________________。
(2)Ⅱ中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物质,是否可去掉Ⅰ试管,为什么?解析:若用KMnO4溶液检验CH2==CH2,应先除去C2H5OH,且C2H5OH也可使KMnO4溶液褪色,而不与溴水反应。
答案:(1)除去CH2==CH2中混有的乙醇蒸气若不除乙醇,乙醇也可使KMnO4溶液褪色,无法检验乙烯(2)溴水可以去掉Ⅰ,乙醇不与溴水反应。
8.已知卤代烃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烯烃,如:CH3CH2Cl+NaOH CH2==CH2+NaCl+H2O现通过以下步骤由制取,其合成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左向右依次填写每步所属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__________(只填写字母)。
−B所需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2)写出A−→(3)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采用逆向推断法可知上述合成的最终产物可由与Cl2加成得到,而是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Cl2加成而得,是经消去反应得到,与H2加成可得。
答案:(1)b、c、b、c、b(2)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