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港口经济发展的思考
发展台州港口经济的思考
![发展台州港口经济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fd244250066f5335a812111.png)
6 5 4 3 2 1 O
城 市。 据 2 0 根 0 7年 2月浙 江省 政 府 批 复 的《 州港 口总体 规 口相 比 , 州港 的 发展 相 对 呈 下滑 趋 势。 台 台
划》 台州港 为 1 6 , , 港 区 自南而北 , 设置健跳、 临海( 门 )黄 头 、
战略 ” , 口建 设 是 海 上 台州 建 设 的主 要 内容 : 最 近 提 出 中 港 在
的“ 四大 战 略”“ 攻 沿海 、 型 升级 、 市 群构 建 、 主 转 城 民生优 先”
要 成 立 高 规 格 的港 口开 发 领 导 小 组 ;每 届 党 委 政 府 至 少应 该在 任 期 内 召 开 2 ~ 3次 会 议 系 统 研 究 港 口 问题 ,解
30 7万 吨 , 2 整整 用 了 7年 时间 , 0 5年和 2 0 20 0 6年增 长 率 甚 市 空 间布 局 、 临港 产业 布 局 、 土地 利 用 规划 及 水 利 、 海洋 等 市 至 降低 至个 位数 , 台州市 国内生 产 总值 、 与 外贸 进 出 口总额 持 级 规划 的衔 接 : 二是 与县 、 、 市 区上述 规划 的衔 接 : 三是 与全 市 续两 位 数 的 高增 长 率极 不相 称 , 说 明 港 口的发 展 明显 滞 后 综 合 交通 集 疏运 体 系 的衔 接 。 路、 路 、 这 铁 公 城市 公 交到 各 个港
另外, 政府 对 港 口的投 资 比较 少 。 统 计 , 据 整个 “ 十五 ” 期
岩 、 门 、 岭、大 麦 屿等 6个 港 区。 现 有建 港 岸 线 9 .3公 间 台州 港 口总 投 资 仅 3亿 元 。 近年 来 港 口投 资 有增 加 的趋 海 温 62 里 , 有 占全 省 1 拥 / 3的海 岸线 , 生产 性 泊 位 1 7个 , 头 泊 势 , 0 9年 全 市水 运 总投 资 46亿 元 。 是 , 有 6 码 20 . 但 长期 以来 台 州交 位 长 度 95 4米 。 随着 浙江 省 温 台 沿 海产 业 带 战 略 的 实施 , 通 集 疏运 条 件 无 法满 足 港 口经 济 发展 的需 要 , 是 台 州港 口 2 这 不断 向外扩 张 的 海岸线 , 台州市 的港 口资 源 , 别是 深水 资 经 济 始 终在 低位 徘 徊 、 以 有长 足 发展 的最 直接 最 现 实 的原 使 特 难 源不 断 凸显 。 台州 市 每 年 20 0多 亿 元 的 GDP, 有 一个 便 因。 近 年来 , 着 甬 台温 高速 公 路 、 路 , ( ) 州 ) 速 0 如 随 铁 金 华 台( 高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00356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7.png)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内河港口在新时期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长,内河运输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扮演着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产业与市场、连接资源与需求的关键角色。
内河港口是内河运输的重要枢纽,对于促进内河经济发展、提高内河运输效率、改善物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内河港口是国家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内河港口可以弥补陆地交通不便和运输成本高的弊端,提高国家交通运输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内河港口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内河港口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资源、人员、货物的流动,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内河港口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发展内河港口可以提升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内河运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各级政府和港口管理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内河港口转型发展步伐,共同推动内河港口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内河港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内河港口作为连接内陆和海域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货物流通、信息传递、产业集聚等多重功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内河港口面临着一些挑战。
内河港口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港口设施老化,无法适应现代化物流需求。
缺乏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支持,导致港口运营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内河港口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部分内河港口因为长期的开采和运输活动,导致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市场竞争激烈,内河港口面临着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压力。
随着铁路、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内河港口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内河港口现状并不乐观,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亟需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内河港口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49665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2.png)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地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交通通道,其建成将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影响分析1. 促进西江内河港口贸易增长西部陆海新通道可以将中国西部地区的货物快速便捷地运往海外,同时也可以将国外货物快速运往内陆地区。
这无疑将刺激西江内河港口的贸易增长,特别是有利于推动西江内河港口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加速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的增长。
2. 促进西江内河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贸易增长,西江内河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需要加大投资,扩建港口码头和堆场,更新和升级装卸设备,以提高吞吐效率,同时建设更加完善的物流设施,以满足更大规模的贸易和物流需求。
3. 加剧港口竞争随着新通道的开通,西江内河港口将面临新的市场竞争。
不仅面临来自其他内河港口的竞争,还需与海港进行激烈的竞争。
这将促使西江内河港口加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货物和船舶运营商选择其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
4. 对中小型港口的挑战随着新通道的开通,许多中小型港口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由于大型港口在货物吞吐量和服务水平上拥有明显优势,中小型港口需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西江内河港口应加强与国际航运公司的合作,通过与国际航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争取更多的航线资源和运输优惠,以增加港口的吞吐量和市场份额。
2. 提升物流水平西江内河港口应大力提升物流水平,加强货物集散中心、仓储设施、公路和铁路接驳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务。
3. 多元化经营西江内河港口应积极开发多元化经营业务,包括港口经济园区开发、货物仓储、物流配送、港口客运等,以降低对某一行业的依赖,并拓宽盈利渠道。
关于汕头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汕头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e0e1b6bf46527d3250ce005.png)
关于汕头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港口科技?港口探索关于汕头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汕头市港口管理局张创新摘要:阐述了大港口是个大战略的内涵,分析了汕头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搞活汕头港经济的几点建议.关键词:汕头港发展战略''大港口是个大战略,港口兴旺了,港口城市自然也会逐步兴旺起来.我们要着眼全局,未雨绸缪,以海港为支撑,做强做大港口经济,从而进一步促进汕头经济的发展.1大港口是个大战略的内涵现代化港口不仅仅是装卸,中转,仓储,而是信息开发,临港工业,临港商贸,港口物流园区,仓储保税区等港口产业链的综合体.这里大港口是个大战略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汕头是百年老港,是交通部确定的主枢纽港之一,一定要通过进一步建设,保住主枢纽港地位,不然哪一天变成喂给港,支线港,是说不过去的.第二,为什么港口功能十分重要.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好的,都是港口发展好的.港口和经济发展互相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了,港口建设也兴旺了,港口建设好了,整个经济也带旺了,这是互相联动,互相制约,互相支持.如果汕头没有工业,不可能建设经济强市.而经济强市里面一定有功能发达的港口,没有功能发达的港口,汕头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市;第三要依托我们的岸线和港口功能,引进大的工业项目.没有港口功能, 很难引进真正大的工业项目.电厂,要依托港口; 船舶制造,要依托港口,所以,现在港口功能已经是工业,商贸,城市就业等等的集合体.另外,把港口建设好,也是完善我们城市功能的需要.汕头扩大以后怎么办?第一要东西扩延,第二是南北对称,一市两城,都有相对强的功能.这边有支柱产业,南区也有支柱产业;这边内湾有港口,那边外海有港口;这边有个高新区,那边有个保税区,中心经济块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潮阳,南澳,澄海.大战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手段,才有可能.引资建设问题,完善规划问题,投资环境问题,协调关系问题,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个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2汕头港的基本情况为适应国际海运向着深水,大型,专业,集装箱化的发展,汕头市加紧港口建设步伐,汕头港航道及外拦门整治二期工程和广澳港一期工程项目,列人汕头市2004年59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汕头港航道及外拦门整治二期工程,在加固外导流拦沙堤的同时,航道宽度将从现有的120米拓宽至150米,航道水深将从现有的一9.5 米浚深至一11米.今年动工建设的汕头广澳港一期工程,建设5万吨级2个泊位,这是汕头港和粤东地区吃水最深,吨级最大的公用码头泊位,建成后将满足第四代集装箱船舶到港要求,极大地改善汕头港的综合功能.去年汕头市珠池港区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该港区是目前粤东地区港口设施最完善,最先进的港区,其深水岸线2千米,陆域近2平方千米,拥有万吨级泊位9个.百载商埠汕头,是中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目前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l6个,五百吨级以上泊位85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为2621万吨.去年,汕头港全港吞吐量1470万吨,比上年增长6.4%,创历史新高.广澳港区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堤内港区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l6个,2020年前汕头港可建设深水泊位50个,吞吐能力可达5400万吨/年.3存在问题3.1区域性经济连续多年低速徘徊,本地物流需求没有大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内地?9?港口科技?港口探索扩大开放,特区优势弱化,货流显着减少,尤其是外贸货物急剧下降,1996年是546.8万吨,下降到2003年的178.8万吨,仅占当年总量的15%. 去年整个粤东四市年出口只有57亿美元,造成外贸集装箱生产量的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很难开辟干线班轮.这几年汕头港得到了发展,但是跟其它港口相比,差距仍很明显.从全国各主枢纽港吞吐量包括集装箱量看,汕头港提高了,但其他港口增长更快,包括深圳,厦门,泉州等港.1990年泉州港吞吐量相当于汕头港的36%,但前两年就超越了汕头港.跟深圳比,差距更大,后面还有湛江港,珠海港,茂名港,惠州港,都在追上来.3.2港口基础设施结构不够合理.汕头港虽有大小泊位85个,其中万吨级以下泊位就有69个,占总数的81.2%,有万吨级以上泊位l6个,只占总数的18.8%.加上航道浚深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及时跟进,这样就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发展的要求.3.3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港口相关服务是一个外向型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 涉及到海关,海事,边检等多个口岸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尽管做了很大努力,有了较大改善,但同周边港口相比有差距,很多本地货主宁可增加运输成本,选择其它港口进出货物.4搞活港口经济的几点想法4.1要增强搞好港口经济的认识和沟通一是应增强共同搞好港口经济的认识.所谓港口经济,就是以港口为窗口,以临近区域为中心,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通过积极有效的开发, 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而地区各种服务设施和交通,通信条件是港口经济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二是应建立稳定的交流机制.在市政,规划,用地,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要建立稳定的协调机制.通过完善交流机制,使城区了解港口的生产,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以便调整产业,搞好配套建设.同时,港口了解城区的发展,动态变化和产业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港口的自身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更好地为城市服务.三要积极争取有关查验单位的大力支持,扶持和保护商家客户合法经营,在政策把握,简化手续等方面给商家客户实实在在的感受,让商家客.1O.,户能够在汕头港安家落户.4.2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研究制定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临港工业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依靠港口深水条件并服务于航运业的工业,以及与其配套的仪表,化工,橡胶,塑料等工业.这些工业是港口建设和航运产业发展的支柱和后盾.另一种是依靠海运低成本大量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工业,如炼油,钢铁,化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汽车装配等.要充分考虑物流业及临港工业对港口的依赖性,合理安排物流园区与临港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港口后方有限的土地资源,并对港口后方临港用地进行充分论证,使物流园区与临港工业园区相互配套,优势互补,形成以物流促进临港工业,以临港工业带动物流的良性循环.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标志.在综合运输时代,现代港口更加强调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集成,使港口成为连接不断的运输链中的物流中心,是国际物流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港口布局,建设合理化,充分重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并从港口实际出发, 把完善服务和信息功能放在优先地位.另外,要重点突出港口物流地位,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特别要以建设临港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群.因此,现代物流业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4.3积极探索码头经营,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争取航运企业和港口合作开发经营码头,重点引进国际上知名的大航运集团,吸引中远,中海等国内航运公司参股,这样就能增加稳定航线和货源,形成港口的规模化经营积聚效应,通过资源共享与协调,提高资源利用率.4.4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港口竞争力目前,汕头港港口企业的收费远远低于周边港口,但进出港货物综合费用与周边港口相比却未能形成优势.主要原因是过海大桥收费增加了公路运输成本,征收地方港口建设附加费增加了港口使用费,广梅汕铁路是地方铁路,其运费比国家铁路高一倍,疏港铁路每节车厢增加252元运费,这使汕头港与周边腹地的距离优势未能形成运输成本优势,建议取消或降低上述几项费用.。
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港口建设市场发展规划——以江苏为例
![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港口建设市场发展规划——以江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848963a98271fe910ef99f.png)
公司与产业 Company and industry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各个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把开放的重点由沿河开发转向沿海开发。
目前,已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沿海发展战略部署。
2010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从地理上看,这四个地区恰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相间排布,通过这一轮布局,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四小”的开发格局基本形成,沿海经济版图渐趋完整,这标志着中国沿海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作为其中的“四小”之一的江苏沿海如何抓住机遇,把该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已是新时期摆在江苏沿海人民面前新的挑战,但如果能把时代背景、区域背景和经济发展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会发现科学合理地发展好港口物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概况1.1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关系分析21世纪以来,江苏沿海先后提出了苏北大发展战略、“沿江开发战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战略”和“沿海开发战略”,伴随着不同战略的实施,江苏沿海经济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而出现波动,但从总体上看该区一直保持着较高而稳定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该区港口物流能力(为统计方便此处用港口吞吐量代替港口物流能力的发展速度却出现了倒U型)趋势,其中2004年发展速度最快,此后其发展速度一路下滑,尽管2005年江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沿海开发这一重要发展战略,但港口物流能力发展速度依然缓慢。
这一迹象表明传统的粗放型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从该区经济增长对港口物流的弹性看,2003—2006年该区GDP对港口物流能力弹性0<E<1,表明这段时期两者具有弱弹性,但物流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从2007—2009年该区GDP对港口物流能力弹性E>1,表明这段时期两者具有强弹性,甚至到2009年港口物流能力每增加1%,GDP就能增加2.5369%,表明该区港口物流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_趋势及思路_汪鸣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_趋势及思路_汪鸣](https://img.taocdn.com/s3/m/f0f25b12c281e53a5802ffb6.png)
SILK ROAD HORIZON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及思路文│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鸣港口发展大背景在我国上一轮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沿海港口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以港口服务于产业布局和国际贸易,港口吞吐量获得了快速增长,陆续出现了一批亿吨大港。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演变,尤其是国际经济可能出现新的分工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港口吞吐量增长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单纯靠吞吐量增长维系的增长模式可能会终结,对于大型港口而言,需要二次创业:以港口既有的吞吐量为基础,寻求延伸服务,创造增值价值,并带动城市服务业的提升与发展。
我国港口及航运发展格局1.港口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中国沿海已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基本相适应,布局合理、分工和功能较为明确、沿海20个主枢纽港和一般港口的港口体系,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五大区域港口群:即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围绕五大港口群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圈或带:环渤海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以重化和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圈和中国主要的出口加工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来料加工为主的进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台湾海峡西岸经济产业带等。
五大港口群体,特别是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港群的发展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产生了集聚、扩散效应,对优化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港口运输系统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港口作为区域性的运输组织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已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等运输系统。
如以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7港为主的煤炭装船港和华东、华南沿海公用和企业专用煤炭卸船码头为主构成的“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舟山、泉州、惠州、茂名、湛江等港口5~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沿海原油运输系统;由大连、营口、青岛、上海、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10~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8港为干线港,相应的支线及喂给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d4c9c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8.png)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安全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港口面临的安全挑战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实需求。
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势在必行。
要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往往成为各种非法活动的重要交通枢纽,如走私贩毒、恐怖活动等,这些都给港口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港口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掌握港口安全风险的动态变化,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对港口周边环境、船舶货物、人员等方面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的安全风险。
要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
当前,港口安全工作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众多,存在信息壁垒和工作分散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信息共享不畅、应对不力的问题。
要建立健全的港口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港口安全风险信息的共享,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港口管理单位、船舶公司等相关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港口安全风险。
要加强港口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其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保障港口安全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港口航道、港口码头、港口仓库等重点设施的安全管理,增加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投入,提高港口安全的保障能力。
要加强对港口周边环境的治理和管理,确保港口安全防范措施的全面落实。
要加强港口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港口安全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而当前港口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整体存在人才短缺、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要加大对港口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引进国际先进的港口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港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港口安全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港口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已经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加强港口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港口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提高港口安全风险管控的能力,确保港口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港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思考
![对港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8e841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8.png)
对港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思考港口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港口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口企业需要精细化财务管理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港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一、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港口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竞争和政策法规的制约,利润空间有限。
港口企业的资金运作困难,面临着融资成本高、资金周转慢等问题。
港口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造成了管理成本的浪费和损失。
港口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管理和控制缺乏有效手段。
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并不乐观,亟需进行改革和提升。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港口企业的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和最大利润。
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细化预算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资金管理和精细化风险管理。
精细化预算管理是指根据港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和控制措施,进行预算的监督和调整,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精细化成本管理是指对港口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精细化资金管理是指对港口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运作进行精细化监控和管理,以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精细化风险管理是指对港口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精细化识别和分析,通过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保障企业的安全和稳定。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港口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可以改善港口企业的资金状况,通过精细化资金管理,可以加强资金监控,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港口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改革新思路
![港口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改革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3085f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2.png)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管理科港口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改革新思路◎郑晓丹港口生产经营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对生产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环节十分重要,如何做好港口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值得港口企业深度研究和思考。
一、港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很多港口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中存在很大的资金压力,港口企业在分类时,归属于重资产型企业,结合相关调查显示,港口行业拥有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在部分企业中,其净资产收益率比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要低。
港口企业近几年的利润增长缓慢,同时针对很多大型港口企业来看,其装卸堆存收入所占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给港口企业的主业经营带来很多困难和挑战。
虽然在此种背景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将经营模式多元化或者利用银行授信资质的优势使面临的风险得到一定降低,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业务结构过于单一化,甚至在银行信贷授信方面受到限制,导致其没有很强的实力去面对风险,企业的经营压力及资金压力就会逐渐增加,甚至还容易面临债务危机。
2.资源配置不均衡。
很多港口工程的规模在逐渐扩大,也有很多企业将信息化职能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虽然顺利完成了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并收获到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部分信息化技术相对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使港口的在实际的发展中偏离了重心,导致频繁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不平衡的状态使信息化建设受到约束,无法更加全面及系统地开展,使港口工程中的航道工程建设的动力不足,且缺乏对市场情况的了解,很难进行拓展和延伸。
3.与政府的沟通渠道狭窄。
很多港口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缺乏与政府的有效沟通,所以在对政策进行贯彻和落实中无法精确掌握最新方向,且对市场准入规则的理解存在不足。
沟通的不及时和不畅通使政府部门也无法对港口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对其工程项目建设很难实现全面管控,同时很多新闻媒体对有关事件进行虚化及扩大报道,使政府部门及港口企业之间的误解更深,从而负面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
关于蓬莱市港口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蓬莱市港口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a6d1166bd97f192279e9b8.png)
港 口经济 的兴 起 , 有力 地 带 动 了港 区其 他 相 关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5
不 回淤 、 防浪堤造价少 、 工期短等 自然优势 , 但 这一
作者 简介 : 程
洁( 1 9 7 9一) , 女, 山西阳泉人 , 学士 , 现工作于 中共蓬 莱市委 党校 , 讲师 , 研 究方向 : 经济管理 。
性 的指 导意见 , 这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我 市港 口经
济 的发展 。
2 . 2 权 属 问题 没 有得 到很好 的解决 蓬莱 新港 港 口的建 设 和 发 展 过 程 中几 经 兴 衰 , 已经 错过 了二 次最 佳发 展 时机 。面对 新一 轮 的发展 机遇 , 如权 属 问题解 决 不好 , 必将 再次 错过 新 的发展
势产业 , 目前 已拥 有 京 鲁 造 船 、 渤海造船 、 浩 通 造 船
我 市提 出 “ 港 口立 市 ” 战 略 以来 , 至今 没有 一 个 完 整 的相 关 规划 , 没 有 出 台一 个 完 整 的相关 文 件 和
一
套 完 整 的发展政 策 , 我 市港 口经 济 发 展 缺乏 总体
“ 十二 五 ” 以来 , 我市确立了“ 港 口立 市 ” 战略 ,
产 业 和地方 经 济 的发 展 。一是 依托 港 口引进 大型 物
几 年来 在 市委 、 市政 府 以及 各级 部 门 的努力 下 , 我 市
流企业 。目前已有 中首物流、 港峰物流等大型综合
类 物 流企业 进驻 港 区发展 。二 是依 托港 口发展 对外 贸易 。依托 港 口, 我 市农产 品 、 水产 品能 够迅 速远 销 日本 、 韩国、 欧洲 、 中东 等 各 国及 国 内 的大 城 市食 品 市 场 。三是 依托 港 口旅游业 实 现新 突破 。临港 旅游 业 是新 兴产 业 , 发展 前 景 良好 。 目前 全 市 共有 运输 船舶 5 0艘 , 其 中客 船 6艘 、 旅 游船 4 4艘 , 已开 通长 岛、 蓬旅 2条 航线 , 游 客吞 吐量 在 2 0 0万人 次 以上 。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0a18d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2.png)
内河港口在新时期应该放眼未来,不仅要固守传统的货物装卸和船舶停靠功能,更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的业务,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内河港口可以发展项目货物装卸业务,拓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的业务范围,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运输效率。可以发展港口仓储和配送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物流服务。还可以发展港口加工业务,提高货物的附加值,扩大港口的经济效益。内河港口要发展多元化业务,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实现港口的转型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
新时期内河港口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的智能化水平。内河港口应该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货物的全程跟踪和监控,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率。可以发展港口智能设备,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和船舶的快速停靠,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还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优化港口的运营流程,提高港口的管理水平。内河港口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港口的转型发展。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内河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物流枢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内河港口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期,内河港口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内河港口在新时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内河港口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港口周边的生态环境。可以开展生态恢复工程,修复港口周边的生态系统,提升环境质量。还可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港口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内河港口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港口的转型发展。
打造现代化泉州港的思考与建议【原创完整版】
![打造现代化泉州港的思考与建议【原创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26d8e8e009581b6bd9eb61.png)
打造现代化泉州港的思考与建议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颜福仁泉州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五”期间,我市港口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仍不相适应。
认清泉州港口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切实加快泉州港口发展、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乃至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泉州港口发展概况及基本特点泉州港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数量较多的优良港口,海岸线427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等4个港区,有沙格、福炼油码头、后渚、石湖、围头等16个作业区,96.4公里航道,其中,万吨以上泊位13个,最大泊位达10万吨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港口建设取得新发展。
1、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攀升。
“十五”期间,泉州港口从2102万吨增加到4046万吨,平均增速达18.8%。
2006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135万吨,增长26.9%,在全国排名第16位,比2005年上升两位,与第15位的湛江港相差不到300万吨。
2007上半年,从全省扣除河砂后港口吞吐量排名来看,泉州港仅次于厦门港排名第二,比福州港高出990万吨。
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
2001年全市集装箱吞吐量仅为22.6万TEU,2006年则将近83.9万TEU。
从增速来看,“十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速31.8%,2001-2006年6年平均增速为32%。
可见,泉州港集装箱业务健康发展,增长迅猛。
3、外贸吞吐量比重偏低、发展步履维艰。
2006年全市外贸货物吞吐量660.6万吨,占吞吐总量的12.9%;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3.3万TEU,仅占4.0%。
从发展动态看,2002-2006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长2%,外贸集装箱则起伏不定、增势不明显,这与同期港口整体发展态势极不相称。
这反映出泉州港外贸航线起步晚,国际航线少,发展困难重重。
4、港口对全市GDP贡献有限。
泉州港口及其关联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不足4%,与其他港口城市,如厦门占GDP的比重高于10%,香港占GDP的比重高于35%,相比差距较大。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8e11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6.png)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一、优化港口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内河港口作为物流分拨中心的地位愈发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内河港口作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需求日渐增加。
内河港口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优化港口布局,提升服务能力。
内河港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港口布局,通过提高吞吐效率、加大产能建设、优化港口航道、改善港口设施等方式,加强港口服务功能的提升。
还应该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港口智能化管理,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内河港口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枢纽的联接,推动内河港口的融合发展。
利用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内河港口与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推进港口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内河港口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背景下,内河港口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内河港口可以积极引进新型物流业态,发展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代理、国际供应链等新兴领域,拓展港口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加大对现代装卸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投入,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和运输效率。
内河港口可以积极发展港口经济产业园区,引进现代物流、仓储、加工制造等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港口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加大力度,内河港口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河港口需要加强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保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港口设施设备的环保升级改造,提高港口的环保水平。
内河港口需要积极推广绿色物流理念,推动节能减排,推进绿色物流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应用。
加强港口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内河港口发展空间内河港口可以加大对外国贸易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港口联盟、国际港口合作等国际组织,扩大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75ef6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1.png)
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学习考察心得体
会
作为一个关注经济发展的人士,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学习考察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对港口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实地考察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和经验。
这次学习考察让我更加体会到,一个港口城市的发展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人文因素的支撑。
只有在建立了高效的港口、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强有力的产业链条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文化建设和人才引进。
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推进港口经济的发展。
在学习考察中,我也看到了很多让我深思的问题。
例如,港口的发展是否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实现?还是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港口是否应该更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利用?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题,需要我们通过思考、实践和总结不断寻找答案。
另外,在这次学习考察中,我也更加认识到了我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我深感,经济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营造团队协作精神。
我也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港口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总体来说,这次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学习考察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港口经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
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推动港口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
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进步,为推进港口经济发展做出我的贡献。
对做大茂名港口经济的思考
![对做大茂名港口经济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95c5f0de87101f69e319521.png)
级 码头 等设施 建 成和 完善 ,不 仅
合作 ;同时 要发挥 良好 的沿 海 港
口条件 ,打造 能源基 地 ,建设 茂
高州 、化州 、信 宜等经 济 腹 地原
先流 向其 他港 口的货源将 会 回流 茂 名港 ,而且 还 能争取 广西 部分 地 区的货源 ,尤 其是 洛湛 铁路 建 成后 ,还可 争取 四川 I、云南 、贵 州等省原经湛 江 中转 的部分货源 。 四是茂 名热 电厂 的大 型水 煤浆 加
实现相互联 系 、有机结合 、共 同发 展 的
水海港区, 即水东港、 博贺港和北山岭
港 。按 照规 划 ,将 3个 港 口整茂名市未来 经济 的发展 后劲 ,也 是茂名市经济新 的增长点 。 目前 ,茂 名
港 已初具现代 化大港 口雏形 ,成为茂 名
开放 型经济模式 。它 的基本 内容是 ,以
港 口各 种优势为依托 ,以发展外 向型经 济 为主导 。将 国际国 内两个 市场 、两 种 资源有机结合起 来 ,形成外 向化 、服务 化 的经 济结构 ,是一种直 接或 间接依 托 港 口而存 在 和发展 的跨 行业 、跨 地 域 、
地 区综合 物流 中心 和国家一类对外 开放
博 贺港 区是 国家 二类 口岸 ,全 国
十大渔 港之一 ,广东省 三大 渔港
之一 ,全 国最大 的海 蛰 、南 风螺
生 产基地 。博 贺新港 区将 建设 成 华 南深水 工业 大港 ,预计 总 投 资 约 5 亿元人 民币。 0 发 展茂 名港 口经济 还具有 极 其优 越 的货源 条件 。一 是依 托茂
口岸 。今 年上半年 ,茂 名港完成港 口吞 吐量 7 2 1. 吨 ,其 中外 贸吞 吐量 5 2 6万 6 万 吨 ,集装 箱 19 3 E 0 0T U,分别 比去年 同期 增长 45 .%、4 %和 5 %;水 路 运 . 9 . 5 力增长 10 5 重吨 。据调 查预测 , 14 载
浅析我国港口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浅析我国港口发展的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3854cd7df46527d3240ce0c4.png)
科技信 息.
一
、
作 的一个 重要前提是要结合企业 自身实际对战略环境进行认 真的考察 分析 、 究和预测 , 研 它是企业 制定战 略的基础 , 制定战 略的重要依 也是
基础 理论 研 讨
浅 析 驰 国港 口 发 展 硇 t l 与 未 来 l ̄ l
淮南பைடு நூலகம்地方海事局 李颂厨
【 摘 要] 文是在考虑 国民经济和水运发展 趋势的基 础上, 口发展 现状进行 分析后做 的探 讨。当 本 对港 今世界 经济技术 贸易不断 变化 发展 , 口的功 能、 用与布局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 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应 该及 时调 整发展 步伐 , 港 作 紧跟 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 , 适应其发展要 求, 争取行之有效 的战略措 施, 高 自身的竞争 力, 提 确保长期稳定的可持 续发展 , 学地规 划建设 港口, 科 正确地分析港 口 所处的环境, 口的发展 战略 做 出正确的 判断, 对港 并在各种 方案 中做 出明智的抉择 , 这样 才能 够富强国家, 提升整个 国民经济的竞争
力。
2 世纪是一个 充满机遇和挑战 的世 纪 。在 国际范 围内 , 1 和平与发 展仍是 当今时代 的主题 。在经济 全球 化趋势增强 、 技革命迅猛发展 、 科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 经济合作 与竞争 共存 、 国际贸 易进一 步扩大 的新形 势下 , 口已成为一个地区通往世界 各地的桥梁 , 港 为城市 的发展和繁荣 创造 了得天独厚 的有利条件 ,港 为城 用 , 以港兴 ” “ 开放 , “ 城 、要 先建港 ” 是人们给港 口对 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 的总结 。 当今 的港 口, 已不再是简 单的运输概念 , 而是一个区域走 向繁荣最大 的基础 和推动力 。 我国港 口发展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建 国 5 年来, 国的港 口事业 得到 了迅速发展, O 我 无论是 港 口码头 的 规划建设 , 还是生产 经营和管 理都 发生 了历史 巨变 , 了令世人 瞩 目 取得 的成就, 不仅基本扭 转了过去长期与 国际经济发展 不相适应 的被 动局 面, 了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 , 缩短 而且进一 步增强 了港 1在我 国国民经济 2 1 中的地位 、 作用和在 国际上 的竞争 力。 自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 0 0 世界经 济 的全球化趋势一直在随着 国际经济 和政治框架 、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 展和跨国投资的增长中得到不断体现 。 因此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和 贸易活动产生 了对航运的新需求 。虽 然服务业在西方 国家获得了快速 发展 , 但是它们的传统制造工业却在 向海 外转移 。另一方 面 , 发展 中国 家 , 其是大多数亚洲 国家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当 中。2 多年前 , 尤 O 亚洲 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只是一个出 口原材料 的地区 , 但是今 天 , 已经成 亚洲 为一个从世界各地进 口庞大数量原材 料 ,然后 向其它地 区出 口产成品 的世界制造工厂了。 亚洲国家在全球贸易 中的份额正在快速增加。 中国 在 这一变化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7 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对外开放 O 政策为中 国吸引 了数千亿美元 的外 资。中国正在成 为世界 上一个主要 的产品制造地区。 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制成品的 出口, 同时急 而 剧 增加的国 内市场需求刺激了原材料和能源 的进 口。 近十几年来是我国港 口投入最多 、 基础设施建设最快 、 技含量和 科 管理水平迅速提升 、 吞吐量增长迅猛 的时期 。 2 0 年底 , 国共拥有 到 06 我 生产性码头泊位 3 万个 , 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1 0 多个。上海 、 . 5 其 20 深圳 两港的集 装箱吞吐量已在世界上排名第 三位和第 四位 。全 国港 口货物 吞吐量 , 1 7 年的 3 从 99 亿吨增长为 2 1 年的 8 .亿 吨 , 00 0 2 集装箱 吞吐量 从 18 9 6年的 4 0万 T U增长为 2 1 E 0 0年的 10 0万 T U 36 E 。我 国港 口吞 吐量 已经连续 6 年保持 世界第 一 , 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港 走向现代化 的中国港 口业 , 正在迅猛发展 。 然而 , 从发展需要看 , 国港 口还存在如下 问题 : 我 第一 、 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 。 港 一是港 V通过能力总体上不 I 足 0 1年沿海主要港 口通过能力与实际通过量之 比为 1 1 7 二是现 , 0 2 :. ; 0 有港 口的中小泊位 占 8 % , 吨级以上泊位 仅 占 1% , 其缺乏 大型 5 万 5 尤 专业化集装箱 、 矿石 、 原油等深水泊位 ; 三是许多港 口航道水 深不足 , 难 以适应船 舶大型化发 展的需要 ; 四是铁路 、 公路 、 水路 等集疏运 系统不 畅, 限制 了港 口功能的扩展 。 形成这些问题的基本原 因在于港 口基础设 施建设投资来源 , 是一个很大 的问题 。 目前主要是通过 向货主征收行政 性规费来解决 , 各级政府的财政 中没有 确定固定 的资金渠道 , 这必将制 约港 口的长远发展 。 第二 、 市场机制不健全 , 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 国港 口直到 2 0 年 我 02 才真正着手进行政企分开 的工作 , 方关 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各 现代企业 制度刚刚建立 , 走向市场参与 国际竞 争尚需时 日; 口口岸 环境 有待改 港 善。 第三 、 口建设投资巨大 , 港 建设周期 长 , 一旦建成便难 以改变 , 因此 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尤其经 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之 间的矛盾 日益凸 显 。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 险, 解决 发展与生态 的矛盾 , 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 已经成为我 国港 口经济发展 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 二、 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港 港 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 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 这项工
对港口设施维护与管理对策的思考
![对港口设施维护与管理对策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080892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a.png)
对港口设施维护与管理对策的思考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港口吞吐量逐年递增,港口工程建设逐渐向大型化、专业化的泊位建设转变。
受岸线、土地等资源限制,港口资源越来越稀缺,如何维护管理好现有的港口设施,成为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
标签: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对策引言近年来,经济的较快增长,给我国港口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同时港口设施作为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其设施机械化程度与维护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经济效益的建设发展。
本文就现阶段港口设施维护与管理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并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仅供参考。
一、港口设施维护管理的作用与功能港口工程需要占用岸线、土地、能源等资源。
要实现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及循环使用,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行业,为了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对港口建设的要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快速发展并重。
分析表明,导致港口结构过早劣化退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相关技术标准的落后和施工质量。
技术标准方面,在海洋侵蚀环境中重视结构力学荷载,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重视不够。
无论是以破损阶段为概念特征的定值极限状态设计法还是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所形成的建筑物都对设施维护有很高的要求。
还有,国际通用的《结构可靠性总原则》,我国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和现行的《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包括结构可靠度概念和定义中对设计使用年限的实现,以及正在研究以后可能付诸实施的结构全寿命理论都对设施维护具有高度的依赖。
所以,维护对港口设施来讲既是一个重要前提又是一个使用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这些都未被广泛地接受和认知。
二、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维护资金筹措渠道不明确,额度不足目前,港口设施维护资金基本是单纯靠收取船舶港务费,由运营企业自筹,费用支出一般会根据收入情况决定,没有形成稳定投入的要求和机制。
港口经济及山东港口经济发展之我见
![港口经济及山东港口经济发展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b8a19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f.png)
港口经济及山东港口经济发展之我见引言:港口作为实现陆海联运的重要节点,不仅是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港口经济的发展尤为关键。
作为沿海大省,山东在港口经济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将阐述港口经济的意义和特点,并探讨山东港口经济的发展潜力及我对其发展的看法。
一、港口经济的意义和特点港口经济是指通过发展港口、利用港口设施和资源,实现物流运输、加工制造、商贸服务等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港口经济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
港口作为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
经过港口的货物和资金流动,推动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其次,港口经济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
货物的运输通常需要经过陆上和海上多种交通方式,而港口作为陆海联运的重要节点,实现了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再次,港口经济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支撑。
现代港口不仅仅是货物的装卸地,更是集中了各类加工制造和商贸服务企业的聚集地。
港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提高了就业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二、山东港口经济的发展潜力山东是中国沿海大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山东港口经济具备以下发展潜力:首先,山东港口拥有良好的天然条件。
山东半岛东临渤海,南濒黄海,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深水良港,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港湾条件,为港口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其次,山东港口连接着中国内陆经济大腹地。
山东位于北方经济区域和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区域之间,连接着中国内陆的经济大腹地。
发展山东港口经济,可以实现沿海和内陆之间的紧密衔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区域协调发展。
再次,山东港口可与航运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结合发展。
山东港口具备发展航运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条件,可以通过发展航运物流、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推动港口经济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烟台蓬莱港口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烟台蓬莱港口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4fcd1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4.png)
烟台蓬莱港口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发布时间:2023-02-01T01:58:17.97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李敬含[导读] “十二五”以来,蓬莱区确立了“港口立市”战略,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蓬莱区港口建设成效明显,港区功能逐步完善李敬含蓬莱区委党校“十二五”以来,蓬莱区确立了“港口立市”战略,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蓬莱区港口建设成效明显,港区功能逐步完善,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对蓬莱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正日益显现。
本文对近年来蓬莱区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就未来发展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当前蓬莱区港口经济存在的问题2.1规划不完善、政策不配套。
蓬莱区提出“港口立市”战略以来,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相关规划,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相关文件和一套完整的发展政策,蓬莱区港口经济发展缺乏总体性的指导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蓬莱区港口经济的发展。
2.2权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蓬莱新港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几经兴衰,已经错过了二次最佳发展时机。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权属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再次错过新的发展机遇。
2.3港口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蓬莱区栾家口港,特别是蓬莱新港港区,是省内发展深水码头的最佳港口,相比其它港口具备航道深,不回淤、防浪堤造价少、工期短等自然优势,但这一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
2.4物流业不够发达。
蓬莱区的绝大部分物流企业注册资本在0.5-5万元左右,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单一,属于非典型性物流企业。
物流设备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运输业户“散、杂、多、乱”和仓库“旧、小、陋、差”上。
信息化水平低,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及互补欠缺,合作明显不足。
2.发展优势2.1具有不可替找的水运优势。
一是运价低。
铁道部和交通部统计资料表明,铁路每吨公里运价0.09元,公路每吨公里运价0.95元,水路每吨公里运价0.039元,水路运输的运价仅为公路的三十分之一、铁路的三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港口经济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港口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 港口经济关联性强, 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 作用大。 首先,港口经济的发展将直接推动 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经济的发展 直接导致对港口、 码头等公共设施需求的 增加,可以吸引国外投资者,推动有关基础 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这将进一步促 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 港口经济可以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 港口 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加工、贸易、金 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 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再次,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 作为制 造原产地的中国,其产品形象的核心依然 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对于产品质量的 提高, 我们通过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以及对劳动者的严格要求和教育就可以 达到一定的效果;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需 要不断地借鉴学习和发展创新才能够实 现。 因此,归根结底还应在教育劳动者的 过程中培养和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新意 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中国制造业由劳动 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
在危机面前, 我们要全面把握形势, 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 有变化,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 国经济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兴经济 体的发展仍充满希望。世界贸易离不开海 洋运输,离不开港口。 从国际航运市场来
看,周期性的波动是国际航运市场固有的 特征,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面临一定的困 难,正在步入一个重大调整期,重大机遇 与严峻挑战并存。 从我国的物流市场来 看,总体增长仍在持续,我国进口的需求 仍 相 对 旺 盛 ,但 受 各 种 冲 击 ,波 动 加 激 。 在 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中, 应有坚定必胜信 心,坚信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树立攻坚克 难的勇气,抓住危机中的机遇,通力合作, 加快转型升级,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 重民生,努力保持港口经济科学发展的良 好势头。
港口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全局
性的效应。 沿海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基 础设施的改善,货物运输能力的提高有力 地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港口经 济的发展与我国城市的发展正在结合为 一个整体, 不仅加强城市的交通枢纽功 能,而且日益成为城市最为开放和创新功 能最强的元素,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 核心动力。 尤其重要的是,我国港口功能 的增强和港口经济的壮大,有效地带动了 腹地的经济发展,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 地带性格局。
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来了规模经济效 益。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群、围成 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定的 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 些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 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 业的制度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 交换成 本 ),提 高 规 模 经 济 效 益 和 范 围 经 济 效 益 ,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集体经济·经济观察
新
形
势
下
对
港
■
口
刘
经
济
丽
发
展
的
思
考
摘要: 港口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 户,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中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外,港口作为资源 运输集散的枢纽,提高了港口腹地区域资 源的流动性,使腹地资源流动成本降低,生 产要素资源优势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 利用,港口对促进腹地的经济发展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港口经济对地 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形 势下如何坚定信心,促进港口经济的平稳 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传统观念认为,原产地观念的有关研 究结果,只适用于企业在外国进行生产的
情况,而忽视了这一理论对于制造国营销 策略的借鉴作用。本文在总结原产地观念 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将其与中国 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制造企业利用 和借鉴原产地观念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 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LEE , A . Y . ANDAAKER , J . L . ISeek Ple asureandWeAvoidPains:TheRole ofself RegulatoryGoalsinInformationProcessing andPersuasion [J]. JournalofConsumerRese arch,2001(9). 2、SCHOOLER,R.D.ProductBiasinthe CentralAmericanCommonMarket[J].Journal ofMarketingResearch,1965(11). 3、CATTINP,A.JOLIBERTANDC.LOHNESS.Cross— — —CulturalStudyof‘madein’ Concepts[J]. 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 Studies,1982(13). 4、PAPADOPOULOS,NICOLAS&HESLOP,LOUISA.CountryEquityandCountry Branding:ProblemsandProspects[J].Journalof BrandManagement,2002(9). 5、黄 秉 一 等 .商 标 原 产 地 与 制 造 原 产 地 一 致 性 对 产 品 选 好 度 的 影 响[J].韩 国 产 学 经 营 研 究 ,2002(15). (作者单位:耿禧则,泰山学院经济管 理系;孔令明,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三、坚定信心努力促进港口经济的平 稳健康发展
从我国港口发展来看,在未来一个时 期仍将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我国港口 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 重点建设集装 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运输系 统,提升港口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中心的 能力和水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态 势良好,国际贸易的格局、结构和流向随 市场动 荡调整,变 化加速,但 2010 年进出 口总额年增幅仍将保持在两位数,与此相 应,港口国际物流总量的年增幅也将保持 在 10%以上。 更 应充分看 到,我国内 需市 场巨大。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有着巨 大的市场开拓空间。在我国扩大内需政策 措施的实施和今后的发展中,港口物流发 展面临巨大的新机遇。港口经济是一种开 放型经济,为使港口经济得到持续、健康 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了解和掌握国际准则 和有关规则的基础上,根据经济一体化的 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建 立和完善既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我国港 口经济发展的涉外法规体系。
!!!!!!!!!!!!!!!!!!!!!!!!!!!!!!!!!!!!!!!!!!!!!!!!
(上接第 31 页) 强 有 力 的 政 策 措 施 , 传 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 和 信 心 。 2009 年 国 务 院 出 台 了 进 一 步 扩 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 施。 这不仅将极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增长、 保民生,造福我国人民,同时也是对维护 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 重要贡献。 此外,应该建立和完善港口建 设融资体制,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和鼓励 投资政策,吸纳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内 的社会资本来建设港口设施及参与港口 运营,使港口建设投资与港口经营的主体 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机制的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现代港口的临港产业看,大都呈现 产业集聚态势。 在国外,比利时的安特为 普港,在进口原油的基础上,形成了炼油、 石化、钢铁、金属加工汽车装配、船舶修理 的 工 业 体 系 , 其 产 量 占 到 全 国 的 1/4;日 本的阪神工业带, 在港口沿海附近 1 公 里-3 公里 的狭长区 域 内 ,分 布 着 7000 多 家工厂,神户制钢、川崎重工、三菱电子等
都在这里设有大厂。 而在我国国内,凡是 临港工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地方,都呈现或 采取产业集聚态势。上海市已以电子信息 商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及 精细制造业、精品刚才制造业、成套设备 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为重点的六大临 港工业群;在大连港、深圳港、天津港等港 区,一批以培育石化、机械、国际贸易仓储 物流加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 的港口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
第二, 在国内市场上树立原产地观 念,将各地名优特产的形象深植入消费者
的 内 心 。 在 中 国 ,原 产 地 观 念 由 来 已 久 ,如 景德镇的瓷器、北京的烤鸭、上海的服装 糕点等,都在不同的范围内凭借良好的原 产地形象,占有了一定的市场。 但反观这 些产品,大多是当地的土特产,他们的原 产地形象完全是依靠先天优势和长期传 统文化的沿袭塑造出来的,没有经过精心 的品牌营销策划,因此,产品范围狭窄,技 术革新能力差,很难在偌大的中国消费品 市场上取得强势地位。 其实,中国早已形 成了各式工业品, 消费品的制造集散地。 如 广 东 惠 州 现 有 男 装 生 产 企 业 3000 多 家 ,年 生 产 男 装 5 亿 套 ,产 值 达 125 亿 人 民币,即将成为中国男装最大的生产集散 地。但惠州生产的大部分男装没有自主品 牌,以为真维斯,圣马龙,南旋等品牌代工 为主;建筑材料瓷砖的主要生产地包括河 南唐山、湖南醴陵、山东淄博和广东泉州, 各地在生产上有自己的特色,但没有形成 集团优势。 因此,各企业应注重在国内市 场上就某一类或某一特定产品塑造和建 立起当地良好的原产地形象,各企业间通 过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促使中国市场 形成内部的原产地效果,提高国产品牌的 影响力,从而创造出规模效益之外。
港口经济成为配置资源、调整本地产 业结构的主导力量。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按照经济学规 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 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是不平 衡的。 在一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往往集中 在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地区,这些产业 或地区就是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我国沿 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由于资源不均衡 性,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就需要靠运 输来进行调节。港口城市作为海上货物运 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集结点,拥有更为广 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 地区经济的优势地位。 同时,现代化港口 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 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 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降低,同时还 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 良好的发展环境, 增强本区域的竞争优 势。 因而,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 周边地区集中。 这就促使更多的相关公 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相 关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