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档(2)教学文档
湘教小学美术二上《1神奇的小画册 》word教案 (2)
《神奇小画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小画册为内容题材,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开展学习。
所制作的小画册是由几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对折后,再巧妙地剪为上下活页,适当地添画而成,可以随意翻动上页和下页,而画面的内容随着翻动的活页出现有趣的变化。
正如教材中图例所示:当下页小动物的躯干不翻动时,翻动上页可变换各种小动物的头,反之当上页小动物的头不翻动时,下页可有许多变化,而头与躯干的连接处永远是固定的,且十分巧妙。
学习活动的开展体现制作与玩乐的结合,让学生在巧妙地折剪、绘制活动中探究制作小画册的方法、秘密,而学生之间开展的对画册的评述交流活动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本课制作较简单,而绘画却留给了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对于这种非常实用又好玩的学习题材,学生将倾注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折、剪、画等制作方法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愿望,制作画册四、教学课前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画册、剪刀等2、学具:剪刀、彩笔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七、教学意图这是一节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的课。
制作比较简单,把几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对折后,再巧妙地剪为上、下活页,然后在上面进行适当绘画,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房屋、生活用品等,注意每幅图中合页处要衔接巧妙,绘画完毕,可以随意翻动上页,画面内容将会随翻动的活页而产生有趣的变化。
本课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与感受小画册的“神奇”,体验与领略它的魅力。
为了使学生能制作出更神奇的小画册,本节课安排了一个巧妙的添画比赛,不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想像力更加丰富,而且热情饱满地把教学推向了高潮!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为小画册添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小画册的制作,学会制作小画册难点:正确制作小画册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小画册范本、课件学具:白纸、剪刀四、教学过程(一) 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那只松鼠2_教科版-教学文档
那只松鼠教材简介《那只松鼠》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那只松鼠》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了“我”与一只松鼠的故事。
我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在一次偶然中逮到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
可是,当我发现被逮的松鼠变得绝望、抗拒、恐惧时,我改变了初衷,放掉了那只松鼠,而且还时常惦念它。
叙述中,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流露出“我”和女儿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善良之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2、经历与伙伴探索交流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文中“我”和女儿对小松鼠的怜爱和他们善良的性格。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流露的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真善于观察!但是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嗯,真聪明!见了老师是不是该问声好呢?同学们好,真是懂事的孩子!仅仅和老师问好还不够,我们今天来了好几位客人,挥挥手,说声“客人好!”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语文我感到很开心,我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我最喜欢有自信的孩子。
一、谈话引入,揭示文题。
1、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小动物?2、看来大家各有所好。
(课件出示松鼠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这是什么动物呢?板书:“松鼠”。
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书写,注意鼠的写法。
3、继续播放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松鼠?同学们的词语可真丰富。
今天有一只小松鼠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它就是那只松鼠,板书:“那只”。
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你们想知道那只松鼠的故事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吧。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重点词语。
基础篇B2-Unit1 教案上课讲义
基础篇B2-U n i t1教案教案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教案Unit 1 College CultureUnit overviewCampus traditions form college memories. They unite the students of past and present. They also create a strong connection to the campus for everyone who spent time there. Each college has its beloved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hat students kept alive through the years, or even through centuries. However, some are forbidde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you will get to know your college from a new perspective.Lesson 1Agenda:1.Lead in (课程导入)2.Audio Studio (语音材料听力练习)3.Speaking Workshop (口语工作坊)4.Home Assignments (课下作业)Part I Lead-inTry to list as many motto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s you can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art II Audio StudioListening PassageWord bank:undergraduate n. (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生participate v. 参加;参与Task 1 Multiple Choices1. A. Sydney, Madrid, Prague.B. Prague, Sydney, Madrid.C. Prague, Madrid, Sydney.D. Madrid, Sydney, Prague.2. A. She quite liked the study environment.B. She didn’t e njoy the study environment.C. She wanted a more independent study environment.D. She felt the study environment was not serious enough.3. A. Too serious.B. Too advanced.C. More teacher-centered.D. More student-centered.Task 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what you hear.• 1 Prague had a very ___________ study environment, a lot of my classmates were a bit older and the study there was more like ____________ learning.• 2 I would have __________ a bit more help. But Sydney was __________, because there were so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3 I guess it depends. Some were more __________ . You know, they wanted to experience studying abroad and expand their ____________.• 4 You might think that Spanish people are really __________ and open. However, it was quite difficult to get into the __________.Tape Script of audio task:Peter: So, Tina, you told me that you'd 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countries.Tina: Yeah, that's right. I did my undergraduate in Prague and as part of that I joined an exchange program in Madrid for one semester and after that I moved to Sydney for my master’s degree. Peter: Wow, that sounds really interesting. I'm interested in the student life in these different countrie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Tina: Yeah, they are quite different. Prague had a very serious study environment, a lot of my classmates were a bit older and the study there was more like independent learning.Peter: Right.Tina: So, at that time I didn't really enjoy that environment. I felt it was too advanced. I would have preferred a bit more help. But Sydney was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were so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s.Peter: How about Madrid?Tina: I felt in Madrid it was more teacher-centered style of teaching so students took notes and perhaps didn’t participate so much.Peter: I see. OK. Were students in Sydney more active than those in Madrid?Tina: I guess it depends. Some were more active. You know, they wanted to experience studying abroad and expand their world view.Peter: You said students in Prague were really serious. How about the students in Madrid?Tina: Right. Well, in Madrid I actually found it difficult to become friends with local students. You might think that Spanish people are really friendly and open. However, it was quite difficult to get into the local life. So, to be honest, most of my friends were othe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assageWord Bankcarnation n. 康乃馨compulsory a. 强制的;强迫的Task 1 True or False1 The speaker likes the tradition of wearing examination carnations.2 Students prefer carnations to other flowers.3 Students wear carnations to show their preparedness for exams.4 Students must be given the flowers by someone else.Task 2 Filling blanks• 1 White carnations are worn for the first exam, ___________ carnations for the last and ___________ carnations for all the exams in between.• 2 They leave the exam halls through a special ___________, running into the arms of their friends. Their friends are quick to cover them in Prosecco and various other items to___________.• 3 It is so nice to see people all around town buying each other flowers, wishing ___________ luck and congratulating those wearing ___________.ScriptTraditions, traditions, Oxford is full of them, but the examination carnations are definitely one of my favorites. Carnations are worn during exam time to show how far along each student is with their exams. White carnations are worn for the first exam, red carnations for the last and pink carnations for all the exams in between. One suggested reason for this tradition is that students used to place a white carnation in their red ink-pots when taking exams, so by the last exam it was completely red.You can easily tell which students have finished their exams by the red carnations. They leave the exam halls through a special back door, running into the arms of their friends. The friends are quick to cover them in Prosecco and various other items to celebrate.Carnations are not compulsory, but tradition also states that students must be given the flowers by someone else. Whatever the reason, I hope that this is one tradition that is here to stay. It is so nice to see people all around town buying each other flowers, wishing strangers luck and congratulating those wearing red.News report 1Multiple Choices1. A. Chance to advertise the college’s arts festival brand.B. Chance to revive the long lost art tradition of the college.C. Chance to introduce up-to-date works of art out of campus.D. Chance to highlight those who work to enrich the college community.2. A. Once a month.B. Once a quarter.C. Once a semester.D. Once a year.3. A. For 5 days.B. For 8 days.C. For 10 days.D. For 12 days.ScriptStudents and teachers worked as partners across all areas of art at Amherst College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Arts Festival on campus.“We have a lively arts community that touches almost every corner of our campus,” say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usic. Another profess or agrees: “The Spring Arts Festival is a chance to highlight some of the students, faculty and guests who work to enrich our community through their works of art, performances and discussion of the arts all year long.”Now an annual event, the 10-day Spring Arts Festival kicks off with an opening get-together and live jazz performance in the Arms Music Center. Each day there will be at least one event.News report 2Multiple Choices1. A. To promote tourism.B. To promote cooperation in trade.C. To enhance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D. To propose new programs to study abroad.2. A. Chinese art.B. Chinese music.C. Chinese history.D. Chinese medicine.3. A. About 40.B. About 80.C. About 120.D. About 160.ScriptRecently, China and Denmark have entered into a range of agreements to partner in areas including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more Chinese and Danish higher institutions are setting up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change programs.As a result of this, about 40 third-year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ournalism, and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ISU) will study cross-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UCPH) next year. At the same time, about 40 Danish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studies will come to BISU to learn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language.The numbers of exchange students will double, year-on-year, going forward. Because of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BISU and UCPH, it will be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look into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lifestyles between Chinese and Danish university students.Part III Speaking workshop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eer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1 Do you know any other interesting traditions relating to exams? Share them with the class.• 2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lege tradition? And why do you like it?Part IV Home Assignment1.Try to understand what is taught in class;2.Explain your university motto orally;3.Prepare for the new activities;5. Preview next lesson.教案Lesson 2Part I Lead-inTask 1 Explore campus life in different countriesTask II questions and answers✧What special classes or courses does your university have?✧Which aspects of your university’s PE class interest you the most? And which aspects do youthink need to be improved?Part II Videl StudioWord Bankinstructor n. 教练unique a. 独特的;独一无二的spiritual a. 精神(上)的;心灵的technical a. (尤指在音乐、艺术、体育运动等方面)技艺突出的Background InformationCornell University:Cornell is a privately endowed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a partner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s the federal land-grant institution in New York State,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unique within the Ivy League—to make contributions in all fields of knowledge in a manner that prioritizes public engagement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ur state, the nation, the world. Task 1 Viewing and understanding: Multiple Choices1 Why did Emily initially choose to attend Cornell University?A. Cornell University has high standard faculty.B. Cornell University has a tree climbing PE class.C. Cornell University is an Ivy League research university.D. Cornell University has a good reput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2 According to Justin, how are the instructors like in the tree climbing class?A. Strict.B. Skillful.C. Helpful.D. Friendly.3 What do you really need before attending a Cornell Tree Climbing class?A. Tree climbing equipment.B. Tree climbing techniques.C. Physical and spiritual readiness.D. Clothing appropriate for the weather.Task 2 Viewing and understanding: MatchingTask 3 Thinking and Speaking✧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ttend college/university?✧What are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club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ScriptWelcome to Cornell University and the Cornell Tree Climbing (CTC). CTC supports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ree climbing techniques for pleasur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e offer tree climbing courses for all ages and experience levels both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We believe that people love being in trees. We have never offered a class which did not fill. Let’s hear from the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Brian: We've had a group of six students and we've been teaching them how to climb these trees. Ibrahim: I didn’t notice how tall these trees are. It’s the tallest tree I probably see.Emily: One of the reasons I initially came to Cornell was cuz I saw they had a tree climbing PE class and I thought that was really pretty unique.Diana: It's hard, you know, it's hard like I was in a photograph.Justin: It works so hard you like to take a day and a half to get to the top and just … yeah we made it. We made it and the view is fantastic.Tammy: This is my third year and every year is just as exciting as the year before.Diana: It's, it's a gift to be able to make something fun and educational.Justin: All the instructors were really friendly. It's been fantastic and it's eye-opening because these are the largest trees in the world by mass. When you get to the top still you can't put your arms around them.精品文档Tammy: It's kind of like a spiritual thing for me when you get up in the tree like that. I, I don't know how to describe it but it's, it’s very peaceful and it's contentness.Jed: You need to have the technical skills and you need to be sure of yourself because when you look down it's a long way down.Emily: I went in pretty unsure about the different tree climbing techniques and pretty nervous but by the end of it I feel really, really confident in all the techniques which is awesome.Brian: This group of people there … they just loved tree climbing so much.Lessons are offered at any time, weekday or weekend, all year round, by arrangement. Find a time that works for you. Call us up and we’ll let you know if it is available. You need only bring clothing appropriate for the weather. Tough outside clothes and strong gloves are a good idea. We’ll provide all the climbing equipment. Don’t wait, join us.Home Assignment1.Try to understand what is taught in class;2. Practice I-enhance through U-campus;3. Prepare for the next unit;4. Finish the unit test.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设计】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爱唱歌的大叶杨教学设计1
【关键字】设计《爱唱歌的大叶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好词。
2、教学重点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课件。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爱唱歌吗?爱唱歌的同学请起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能。
你们唱歌的时候什么心情?说一说。
爱唱歌的不仅有你们,听听还有谁也爱唱歌。
(放录音,有小鸟、蝈蝈等的叫声和树叶的声音)画外音:哈哈,听出来了吧,我是大叶杨啊。
我和你们一样也爱唱歌。
(课件出示:大杨树和标题《爱唱歌的大叶杨》)(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探究:大叶杨没有嘴巴怎么唱歌?它给谁唱歌了?打开书,快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思考。
3.反馈交流。
4.自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把字音读准,尽量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5.检查生字读音:(1)出示卡片(生字带拼音),指名认读,小组读、齐读,抽卡抢读。
刮风悄悄地捉迷藏学步缝衣裳享受凉爽使提示:“悄悄地”的“地”要读轻声。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悄迷缝衣裳享受爽提问:去掉拼音,你还能叫准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吗?(指名读,小组齐读,男女生比赛读)6.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三)读中感悟大叶杨的歌声。
1.你们就是大叶杨,读一读第一节,用朗读告诉老师你们的歌声怎么样。
2.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要读出欢快的语调,响亮的声音,有时还要“悄悄地歌唱”。
(四)感悟大叶杨与人们的深情厚谊,有感情地朗读。
1.提问:大叶杨把这动听的歌儿唱给了谁?(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出示:树阴下学步的宝宝捉迷藏,老奶奶缝衣裳,老爷爷在乘凉。
)2.想象:大叶杨会为他们唱些什么?静心思考——小组交流。
jiaoan(2)教学文档
课题名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
学习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70人,男生32人,女生38人,课堂纪律较好,能有效控制。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愿意动脑筋,成绩较好,比较喜欢数学课,但有少数学生基础非常差。总体来说学生上课活跃,积极性高。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体会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行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发展合情推理,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发现和应用及性质的几何书写格式.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教学资源
每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小黑板,学案。
《等腰三角形》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7,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周长=;
3.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80°,则另两个角为;
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10°,则另两个角为。
教学活动2
1.用长方形纸片折叠成等腰三角形,再对折等腰三角形;
2.性质1 简单证明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Word”软件的⽤途; 初步了解“Word”的窗⼝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掌握Word的启动⽅法; 基本掌握Word⽂档的保存⽅法。
2.过程与⽅法:通过“任务驱动法”,放⼿让学⽣“⾃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利⽤计算机处理⽂字的意识和能⼒。
4.创新与⾏为:让学⽣积极尝试⽤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启动和保存Word⽂档的⽅法。
2.难点:认识Word窗⼝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Word编辑的⽇记、作⽂、电⼦⼩报等样例;WEB学习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导⼊ (屏幕:样例滚动播放)初步感受“Word”魅⼒。
师: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名⽚,贺卡,电⼦⼩报,图形,课程表,⽇记……) 师:同学们,如果你想在电脑上写⽇记,你会使⽤哪些⽂字处理软件呢?(记事本、写字板) (屏幕展⽰精美“Word⽇记”)如果要求⼤家制作这样的⽂档,你们觉得“记事本”和“写字板”能胜任吗?(可继续展⽰精美电⼦⼩报,激发学⽣学习兴趣。
) 师:下⾯,⽼师隆重推出⼀位新朋友给⼤家认识,它是⽂字处理的专家。
(屏幕:打开学习平台) 刚才给⼤家欣赏的作品,全是Word的杰作。
(指名嗓门亮些的学⽣朗读“Word简介”) 我们可以⽤Word来写作⽂、记⽇记,还可以制作漂亮的电⼦⼩报,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新授 (1)任务驱动,⾃主探究。
(屏幕:打开“⾃学向导”,分组朗读。
) 学⽣⾃主探究学习,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师指导。
(2)学习交流。
(屏幕:“⾃学向导”)各⼩组推荐⼀名学⽣上台介绍,要求边操作,边说出操作过程。
word教案教学文档
第三章:word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第一节WORD基本操作教学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汉字的输入方法;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1、WORD的启动与关闭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2、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4、文本的基本制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方法一: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汉字输入法方法二: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的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完整汉语拼音;例如新世纪:xinshiji输入声母。
例如计算机:jsj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例如信息:xinx。
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 -”键翻页。
拼音中ǔ用v代替;如女同学:nvtongxue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 数字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
4)标点符号的输入:中西文标点选择:, . 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顿号、—书名号《》—<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7)打开文件:文件→打开→查找范围、文件名→打开。
5、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
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
三角形的内角和-经典教学教辅文档[1]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让先生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目标:1.让先生动手,经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践成绩。
2.让先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先生的创新认识、探求精神和理论能力。
3. 使先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先生自动学习数学的兴味。
教学重点:让先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构成、发展和运用的全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且能运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求和验证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1、说话引入:如今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我给你一个三角形,你能很快的说出它是哪一种吗?如果你知道,就站起来说,好不好?那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给点难度的,画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的角里必然藏有奥秘在里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内角和”,并在三角形上标出标记(设计意图:经过回顾三角形的分类,为后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中三角形的选择奠定基础,并让先生画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设置矛盾,使先生在矛盾中去发现成绩、探求成绩,激发先生学习的愿望。
)二、自主探求,合作交流1、那同学们有无好的办法探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小组讨论,合作探求3、班内交流,预设有:(1)量算法(2)撕拼法(3)折拼法4、介绍数学家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就验证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他就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他当时才12岁。
当他把本人的发现:“任何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的结果告诉父亲时,父亲惊喜交集地流出了激动的眼泪。
5、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意图:经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先生经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并让先生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方式领会方法的精确及简便程度。
现代教育技术 (2)【精选文档】
1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以专职教师的出现为标志2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研究范畴基本相同3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步阶段的萌芽思想是()教学设计4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5教育技术是以视听教育为基础,下面属于视听教育媒体的是()有声电影6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 A.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B.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探究动机C。
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D。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7根据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学习资源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B.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D.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9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环境变革的是()A。
多媒体网络教室B。
电子书包、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C.录播教室的使用10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1一个孩子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B。
操作性条件反射2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
C.贝尔洛3“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个体能正确构建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内省智能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动物怎样生宝宝》教案(精选(1)
《动物怎样生宝宝》教案(精选完整的教学文档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五册第七章第一节“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详细内容围绕不同动物类群的生殖方式、生殖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特点进行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类群的生殖方式及其适应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物生殖过程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选择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的生殖方式及其适应特点。
难点:理解不同生殖方式与动物生活环境的关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学具:学习笔记、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物宝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生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a. 演示PPT,讲解不同动物类群的生殖方式。
b. 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生殖方式的适应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生殖过程。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殖方式的理解程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生殖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生殖方式a. 有性生殖b. 无性生殖2. 不同动物类群的生殖特点3. 生殖方式与动物生活环境的适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两种不同的动物生殖方式。
b. 分析一种动物生殖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
2. 答案:a. 两种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b. 适应关系:如鱼类的卵生可以增加后代数量,提高生存率;哺乳动物的胎生有利于后代发育和保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生殖方式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殖过程的认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生殖方式,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精选教学文档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的过程、皇帝制度的确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形成、郡县两级制的内容;(2)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社会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的历史概念;(3)运用: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2)综合归纳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的内容;(3)联系比较法:比较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掌握郡县制的历史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前提: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统一的条件:诸侯争霸(1)东周建立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诸侯争霸①春秋时期:A.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B.目的: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
②战国时期:A.措施: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或变法。
B.目的: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3)争霸结果:通过长期的诸侯争霸,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的统一提供了重要条件。
1-1-2Word文档的页面设置
2)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分别为 2.7厘米、厘米、3.3厘米、3.3厘米,方向为横向。
4)设置【分栏】
把插入点放在要进行分栏的文本中,或选定要进行分栏的文本。
打开【格式】︱【分栏】命令,打开【分栏】对话框。
A.在【预设】中选择需要的分栏格式。
也可在【栏数】框中选择或输入所需的栏数。
B.如果需要设置不等的栏宽,可清除【栏宽相等】复选框,
5)设置【页眉和页脚】
页眉、页脚是分别写在每一页文档的顶部和底部的内容,可以写入日期、页码和图形等。
页眉打印在顶部,页脚打印在底部。
在文档中自始至终使用同一个页眉和页脚。
6)【边框和底纹】设置
为了突出文档的某些内容。
单击【格式】选择【边框和底纹】
1)【边框】在设置选项选择:“方框”
【线型】选择“双线”
【边框颜色】为“红色”,宽度1.5磅
【样式】选择图案为10%,颜色“红色”
2)利用格式刷对最后一段文字设置与第一段相同的边框和底纹。
2、设置文字或段落的底纹
A、文字。
选择文本。
单击【格式】选择【边框和底纹】︱【底纹】将“应用于”改为“文字”。
B、将光标放在要设置的段落中。
单击【格式】选择【边框和底纹】︱【底纹】将“应用于”改为“段落”。
教案范本文档
教案范本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 理解概念:学生能够理解特定主题或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 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特定主题或概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思考。
- 增强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和实践培养兴趣和动力,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概念。
- 教学资源:使用教材、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 学习活动: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 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彼此之间的学习效果。
- 思考和反思: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反思所学的内容。
3.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导入•创设情境: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
•提问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问题或例子,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概念。
步骤二:概念讲解•用适当的语言和示例,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和相关概念。
•通过举例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步骤三:学习活动•设计并组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的形式可以包括小组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步骤四:总结和小结•通过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步骤五: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和巩固练习。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源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任务。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 定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态度、兴趣和学习动力。
- 定量评估: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为此,我选择了这次国培的主题研修: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在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一、对照问题,认识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中列举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头,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我在课堂提问中也有自己的不足:1.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
2.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3.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
4.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
5.提问没有精心设计。
6.一直追问得到所要答案为止,错误使用非言语信号。
通过学习,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解决“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的问题。
方法:明确教材编排意图,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符号等数学信息,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
2.解决“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的问题。
方法: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
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老师提问不能搞一刀切,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应抽中差生来回答,对于一般的问题让中上生来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
3. 解决“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
方法:如果教师一时反应不过来,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会问善问,正确把握问题反馈,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快乐起来。
4.解决“.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的问题。
方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静静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老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环顾全班,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一些非语言的暗示,就可知道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停顿期间,就可根据这些表现,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握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
5.解决“提问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
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相递,要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若老师设计好一定的坡度,将难度降低,由浅入深,同样的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6. 解决“一直追问得到所要答案为止,错误使用非言语信号”的问题。
方法: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老师提问应该放下架子,语气平缓,态度和蔼,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要讽刺打击,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或答不完整,老师要给予鼓励或给他搭一点“梯子”。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说一说你的想法,好吗?”“这道题你打算怎样算呢?能告诉大家吗?”等等。
老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美妙的答案。
二、学习收获: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明白了要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1.有效提问的着眼点。
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
2.有效提问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发问时机,问题尽量只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为不能回答或者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思路。
追问:当学生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补充另外的信息;或者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叫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十戒问如林,答如流,面上开花。
4.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
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恰当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
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
三、进行教学尝试:教学《认识时分》。
执教者:曾益源。
教学班级:广西梧州市龙平小学二年级2班。
学情分析:本班有38个学生,其中24个男生,14个女生,都是农村小孩。
由于男多女少,有的女生也受到男生的影响,也男生化了,所以学生活泼好动,班级纪律的调控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上课时老师经常要提醒:“请坐好!”“请安静!”“请看黑板!”。
这给上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老师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调控课堂纪律。
《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会看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据了解,不少学生会看钟表,能按照本地习惯读出钟面显示的时间,但读法不规范,初步知道时间的长短,不过没有精确的时间观念。
也有部分学生不会看钟表。
上课时间:2010年12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
课堂实录:一、导入,出示课题师:(出示实物钟)同学们,这是什么?生:钟。
师:钟能帮我们显示几时几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时、分。
(板书课题:认识时、分)二、新授:(一)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师:(出示实物钟,指着钟面)从12到哪是1大格?生:从12到1是1大格。
师:像这样的大格在钟面上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师生:1、2、3……12。
师:钟面上有几个大格?生:12个大格。
(板书:12个大格)2.观察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还有小格,谁来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生:1、2、3、4、5。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生:5个。
3.观察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师: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如果一个一个数太费劲,怎样数简便呢?生:5个5个地数。
师:我们一起5个5个地数吧?师生: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师: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生:60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5、10、15、20……55、60。
4.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
1.认识分。
(1)师(师演示实物钟):大家注意看,分针走了几小格?生: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生:1分钟。
师:对。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2)感受1分钟有多长。
师:1分钟时间究竟有多长?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我们做一次1分钟跳绳和拍皮球的测试好吗?生:好。
师:我要找一个同学跳绳,另一个同学拍皮球,再找两个同学给他们数一数。
生跃跃欲试,都举手喊道:“我来!我来!”师(挑选好4个学生,把跳绳和皮球分别交给2个学生,吩咐2个学生数数)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各人准备,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生(跳绳和拍皮球,由于跳绳太长,跳绳的学生时不时调整绳子的长度,影响了跳绳的次数)师:停!1分钟时间到。
刚才1分钟跳绳多少次?生:56次。
师:1分钟拍皮球多少次?生:89次。
生:老师,绳子太长了。
不然不止56次。
师:我们再做一次好吗?生重新调整绳子长度。
师: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生(跳绳和拍皮球)师:停!1分钟时间到。
这次1分钟跳绳多少次?生:97次。
师:1分钟拍皮球多少次?生:92次。
师:你们能在1分钟内把乘法口诀表背出来吗?生:能。
师:试试看。
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全班学生齐背乘法口诀。
师:停!1分钟时间到。
都背出来了吗?生:没有。
师:你们是整齐的背,有点慢,所以没有在1分钟内背出来。
如果单个背,也许可以1分钟内背出来。
有时间我们再测试。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9页,看“想想做做”第2题,这9道口算题你能在1分钟内完成吗?生:能。
师:好。
我记时,你们做。
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1分钟的时间真的很短,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2.认识几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2):分针从12走到1,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生:5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1):分针从12走到2,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生:10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3):分针从12走到3,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生:15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6):分针从12走到6,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生:30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11):分针从12走到1,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生:55分。
3.认识时和时分进率(1)认识时和时分进率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按顺时针方向走一圈到12):分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生:分针走了60个小格,时针走了1个大格。
师:我再拨2次,你们再看看,分针走完60个小格,时针就走1大格。
(演示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分针每次走完60个小格,时针就走1大格。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分针走60个小格表示多少分?时针就走1大格表示多少时?生:分针走60个小格表示60分。
时针就走1大格表示1时。
师:对。
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
板书: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
师:那么,1时等于多少分呢?板书:1时=()分。
生:1时等于60分。
板书:1时=(60 )分。
(2)感受1时:师:大家看课本第89页“想想做做第3题。
想一想一节课是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少分钟?再加上多少分钟是1小时?再填空。
出示: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生独立填空后,抽一学生到黑板上填空。
师:大家填的结果和他一样的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时有多长了。
下面我让大家拨出1时。
谁上来拨?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好!同学们真踊跃。
你来吧?随即抽一学生拨实物钟。
师:他拨对了吗?生:拨对了。
师:好!请你说说现在钟面上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分针指向哪个数字?表示几时?生: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表示1时。
师:真能干。
请回到座位上去。
谁上来拨出3时。
(用同样方法让学生拨一拨3时、9时、11时)……(3)应用巩固师: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时针从12走到1走了几大格?表示多长时间?生: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表示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