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3 认识水和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27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3 认识水和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7
《水和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争取理解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体现对事物的理解;熟练使用各种感官对物质实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实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实行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相关水的已有理解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体现对水的理解,熟练地使用各种感观对物质实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实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实行分类。
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相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一、我们知道的水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实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实行板书,协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有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实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
(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感观实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能够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5、生实践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和空气》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和空气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验和实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水和空气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水和空气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水和空气的深层次特性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和空气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水的天然循环过程、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和空气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水和空气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空气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水的天然循环过程、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等方法,探究水和空气的特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和空气的特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水和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水和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新课导入:介绍水的天然循环过程、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究水和空气的特性。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总结水和空气的特性。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和技能。
6.作业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水和空气》、水的天然循环过程、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等内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水和空气的特性。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2 离不开的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4
空气在哪里
活动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随处可见的特点。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观察水平和提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水平。
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表达水平。
每组一盆肥皂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包括纸巾、塑料袋、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我的身体》韵律操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出示空箱子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问并引出课题。
(1)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
(2)空气在哪儿?
(3)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科学实验
实验一:装空气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气?
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那些东西有空气?
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的。
实验二:纸巾的变化
幼儿拿出准备好的杯子和纸巾,跟老师一起做实验,观察两次实验的变化。
讨论:1第一次纸巾为什么没有湿?
2第二次纸巾为什么湿了?
思考:1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延伸
纸筒吹泡泡、气球、吸管等小游戏。
小学科学人教三年级上册四水和空气很重要水和水蒸气教案
水和水蒸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1.出示课件,观察玻璃水缸中的水静置15天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小组(每组4人):盘子一个、长柄小勺2个、酒精灯一只、小杯子1只、半杯清水。
【教学过程】一、水到哪里去了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
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2.学生推测。
(预设:可能到泥土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也许学生会说水蒸发了,那教师也可以问一句:如何验证你的说法呢?)3.学生观察玻璃水缸中的水静置15天后的变化。
(预设: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学习蒸发的概念,板书:蒸发思考:怎样让水蒸发的快些?(温度升高、空气干燥、风吹等)师:现在你能解释水洼里的水是怎么样干掉的吗?二、小组合作实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1.师:我们今天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可以怎么研究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2.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注意用火安全,眼睛不要靠得太近,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拿勺柄时,那缠有白纸的部分。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预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水里过一会儿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过几分钟后,勺子中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勺子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并探究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水和空气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和空气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探究水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水和空气的用途;–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探究水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2.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3.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水、空气等;3.教学卡片:包括水和空气的用途等相关知识;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节课的内容,如水和空气的特性;–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反馈和引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水和空气的用途,如生活中的用水和呼吸空气等;–学生观察和思考,教师引导和提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和空气的压缩等;–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教师给予指导和支持。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水和空气很重要1水与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教版⼩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和空⽓很重要1⽔与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3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命之⽔参考教案⼀、课前准备三、教学⽬标科学知识⽬标1、通过记录喝⽔量,体会、理解⼈离不开⽔,学习⽤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泛存有于⾃然界及⽣物体内。
3、理解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平培养⽬标1、学会⽤量筒或量杯测量⽔量。
2、学会搜集并整理资料,能够在⽹上与他⼈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命离不开⽔,懂得没有⽔就没有⽣命。
2、培养学⽣“要珍惜⽔,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记录喝⽔量,体会、理解⼈离不开⽔,学习⽤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知道⽔⼴泛存有于⾃然界及⽣物体内。
培养学⽣珍惜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六、教具学具三、教学过程2 / 142、⾸先通过⼀个短⽚来了解⼀下地球上的⽔重点:让学⽣理解⽔是在⼈类⽣活圈中的循环。
1、⽔与⽣活⽔是在⽣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与我们的⽣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先来理解我们⾝边的⽔。
2、我们的⽔从哪⾥来,⼜到哪⾥去呢⽣活中,⽔⽆处不在。
那么,它们是从哪⾥来,⼜到哪⾥去呢?了解⼀下⾝边的⽔。
3、江门市的⽔源我们江门市的⽔源主要是西江⽔系。
4、⾃来⽔的处理过程从⾝边的⽔源,到达我们⽣活使⽤的⽔。
经历了怎样⼀个过程呢?让我们来了解⼀下⾃来⽔的处理过程。
⾸先,从⽔源取⽔,经过沉沙、混凝、过滤和使⽤氯杀毒的作⽤得到清洁的⽔,经过城市管⽹输送然后送达千家万户。
5、⽣活污⽔的产⽣洁净的⾃来⽔,维系着我们⽇常的⾐⾷住⾏。
同样的,⽣活的各个⽅⾯也会产⽣⽣活污⽔。
6、⽣活污⽔的回收处理过程⽣活污⽔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外,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准确的做法是先把⽣活污⽔经过污⽔处理⼚处理达标再排放,其中包括污⽔管道输送到污⽔处理⼚、格栅过滤、沉沙、⽣化处理、消毒等步骤处理后,才重新排放回河道内。
7、⽣活⽔循环我们来看,我们⽇常使⽤和饮⽤的⽔都是由河流取⽔到⾃来⽔⼚处理⽔,再输送到千家万户⼿中供⽣产⽣活使⽤和饮⽤,变成各类污⽔,最后再经过污⽔处理⼚处理达标排放回河流中。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黄冈赛”一等奖
三年级上册《水》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中学常红843000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一课:水。
开展有关水的知识的交流,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水的原有知识,学生也将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质疑。
学生运用网状图进行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将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水在哪个袋中的活动,将调动学生运用感官和已有经验来识别水和别的物质,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丰富关于水的感性认识。
分类活动是在学生识别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
学生分类的标准可能有多种,他们可能会根据识别活动中不同感官的感知结果来进行分类,比如根据手摸的结果,分为软的物体和硬的物体,这在学生初次分类中是十分正常的。
教科书中将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分类直接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期望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反思,关注这三类物质的主要区别。
二、学情分析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刮风是空气快速地流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如何将学生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呢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什么是液体的基本特征,什么又是气体的基本特征呢这些是我们期待学生们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不断地对比观察和从实验中获取证据。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其他介质观察与探究空气的过程,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科学知识: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二、教学准备:塑料袋,气球,烧杯,扇子,粉笔,报纸,水槽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水。
同样还有一种东西是人们无法离开的,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猜一猜下面的谜语: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它是什么?(空气)关于空气,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发言)师:是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
那现在就请你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空气,认识空气。
(板书课题)(二)活动1师:我们都知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但由于我们对空气的需求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往往视而不见,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呢?或者说你怎样能找到空气呢?(学生自由发言说找空气的方法)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方法想证明空气的存在,那就利用你手中的材料来试一试吧!注意实验时,要求每人都体验一次,别人体验时,你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找空气,教师巡视。
2、(出示记录表)怎么才能知道哪个组的方法多呢?(指图)每个组都有这样的一个表格,大家每有一种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就记下你们用到的材料、做法、发现以及用到的感官。
(学生认真听要求)学生汇报找空气的过程及发现。
教师演示实验:我也有方法:有吸力的气球。
(通过大气压力实验证明空气是存在的。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师:的确,空气就像是无处不在的小精灵,他能藏到我们的食物里,能钻进我们的衣服里,还可以从我们的身体里溜出来、溜进去。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4.4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 精品优质公开课课件
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 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单独一类,称为气体
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无色
无味
透明
冰雪 水
水是什么样的
洗衣
大气
江、河
海洋水 (咸水)
存在
用途
灌溉
水和生物的关系
植物离 不开水
动物离不 开水
发电
微生物 离不开水
水在哪里?
湖泊
海洋
常见的动物
双手抓不起,万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找找水在哪个气球中?
在几个彩色的气球中,有石头、 牛奶、水、醋、空气等。
你能将气球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 一分辨出来吗
你会想到哪些办法来分辨气球中的 物体?
(石头、牛奶、水、醋、空气)
不打开袋子:手—摸、鼻—闻
感 觉
打开袋子: 眼—看、 嘴—尝
冰川
空气
瀑布
雪
地下
植物离不开水
动物都离不开水
人每天必需补充 一定量的水
微生物离不开水
• 河水干枯、草木枯死、 • 田地荒芜……“彩云之 • 南”到处是死气沉沉的景
象。西南地区陆续 • 遭遇罕见旱灾,其中 • 云南涉及面积最广。
第 小组
物体 石头
水
牛奶
醋 空气
几号 袋
判断 方法
判断 理由
1
2
摸、掂
看、闻
有固定 的形状、 又硬、 又重
没有固定 的形状、 透明、无、闻
没有固定的 形状、会流 动白色不透 明透明
没有固定的 形状、会流 动、有刺激 性气味
5
摸
没有固 定形状, 轻,看 不见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水和空气PPT教学课件
5
水在哪个袋中
在这些物体中,哪些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的? 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原因是什么?
硬、重 硬、轻 软、轻
2020/11/08
6
水在哪个袋中
Hale Waihona Puke 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我们能 找出水在哪个袋中吗?
无气味、无味道
刺鼻气味、酸
香甜
2020/11/08
7
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水
2020/11/08
1
我们知道的水 水在哪个袋中 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2020/11/08
2
我们知道的水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水都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水,我们知道些什么?
2020/11/08
3
我们知道的水
把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表示在网状图上。
冰 淡水 海水 水蒸气
2020/11/08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9
无色
无气味 无味道
洗衣
水是什么样的
存在
水
和生物的关系
生活 用途
生产
洗澡 饮用
发电
植物离不 开水
动物离不 开水
微生物离 不开水
灌溉
4
水在哪个袋中
有几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 水、醋、牛奶、空气等。
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我 们能不能将袋中的水和其他的物 体一一分辨出来呢?
2020/11/08
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它们分类。如 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石头 木块 树叶 水
醋
牛奶
空气
2020/11/08
最新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优质(优秀3篇)
最新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优质(优秀3篇)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一《水》这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水可以喝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关,学生对于水也比较感兴趣。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
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爱玩、爱动,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整节课我以“找水”来贯穿,这样就比较贴近玩中学。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对科学感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
因为水是学生平时很常见的物质,《水》这课也是第一课,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根据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1、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2、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件,认识水。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通过让学生回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三)探究活动,找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认识水和其他物质。
这个环节我是通过“找水”来贯穿整个过程。
让学生在石头、木头、树叶、空气、醋这几种物质里,借助于身体器官来辨认几种物质并找出水。
(四)分类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分成固体、液体、气体。
(五)倡议节水,进行思想教育(六)课堂小结,谈收获(七)布置课外作业总的来说,我的设想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改进。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和空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空气的基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水的循环和空气污染等知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基本知识。
2.难点:水的循环和空气污染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和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和空气的污染。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实验器材(如水、杯子、气球等)。
2.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水的循环和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它们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水的溶解实验、空气的压缩实验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和空气的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水的循环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感受空气》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感受空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空气》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科学领域,指向“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这一科学概念。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在本课活动中,学生要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关于空气特征的充分的感性认知,从而为本单元后续的内容做好概念、认知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3、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4、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
难点: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用来画气泡图的白纸、透明的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气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1.利用空气特性的有趣演示实验。
让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的现象说出这是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点,并说说自己的已有经验。
2.谈话:空气还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3.绘制气泡图。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
设计意图:在汇报环节,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描述记录到这张气泡图上。
“气泡”最好采用磁贴卡片的形式贴在黑板上,便于移动、修改。
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规范科学用词。
探索活动:感受空气1.让学生用很大的透明塑料袋装起空气,感受空气能占据空间,具有质量。
2.学生通过吹气球、颠球、吹哨子等游戏发现空气更多更有趣的特点。
3. 学生修正和补充之前关于空气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在游戏中了解、验证空气的特征。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课《认识水和空气》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课《认识水和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水和空气》这一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水和空气。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成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水和空气有了初步的认知,但缺乏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和空气的特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成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成分。
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和空气各成分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探究学习-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水和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1)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态变化,如加热蒸发、冷却凝固等,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2)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如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从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
3.总结提高: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成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这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水和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成分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水和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观察、讨论,但对于水和空气的深层次作用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水和空气的更多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成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原理、空气成分的验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蒸发等,引发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讨论水的三态变化的原理。
3.学习空气的成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空气的成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4.生活中的水和空气:学生举例说明水和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燃烧等。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现水和空气的更多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2.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3.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4.水和空气的作用:日常生活、生物呼吸、环境保护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实验操作等,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水和空气教学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水和空气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章节中的“水和空气”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2. 了解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认识到水与空气的密切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热水、冰块等)。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水与空气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结、融化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三态变化。
4. 讲解:通过PPT课件,讲解水的循环过程,使学生了解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5.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如湿度、云雾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3. 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水蒸气、云、雾、露、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水与空气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示例:夏天,冰块融化成水;冬天,水结成冰。
原因:温度变化导致水的三态变化。
(3)水与空气关系:水蒸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水与空气中的气体相互转化,影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3 认识水和空气》优质课_7
理解空气教学目标:能通过多种角度来理解问题,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有。
建立气体的初步概念,理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实验水平、分析综合的逻辑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有,对实验结果实行分析得出结论,理解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大玻璃杯里能放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吗?学生自由发言,师否定。
家?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看玻璃杯里面的物体。
生:“空气”。
教师缓缓去掉玻璃杯外面的纸,展示给全体学生。
师:对,是空气,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理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空气吧!(教师板书:理解空气)二、探究学习1、活动一:找空气师:大家能看到玻璃杯里面的东西吗?生:不能。
师: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呢?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把“躲藏”在我们身边的空气找出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哪个组是我们班的冠军组。
课件展示,教师宣布活动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
(2)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器官(眼、耳、鼻、舌、手等)等感受。
(3)填写好记录表。
用到的材料做法看到的现象用到的器官眼耳鼻舌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实行必要的协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
小组活动结束。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
(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用吸管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
(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粉笔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
教师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空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空气》是学生探究空气的入门课。
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出“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探究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的存有并占据空间,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水平,受到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理解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准确性。
2、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会使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能够观察到不可见物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这能够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难点: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头、气球、吸管、报纸
教师:食品盒、新铅笔、新铅笔盒、一大一小两个玻璃杯、两根蜡烛、火柴、报纸、6个盛满水的水槽、5张实验报告卡。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同学们对上好今天的课很有信心,对吗?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几件很重要的礼物,就装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谁愿意上前来摸摸看。
2、分别请两位学生台前摸物品。
前两位学生分别会摸到新铅笔盒或是新铅笔。
对于学生摸出的不同物品教师适时实行评价。
3、再请两位同学台前摸物品。
第一位同学会什么也摸不到。
第二位同学也会什么都摸不到。
4、真的没有了吗?大家想不想仔细瞧瞧?老师慢慢打开盒子,将盒子内部朝全班同学倾斜,让大家看清楚。
然后加重语气追问: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老师说有!老师认为这盒子里还有一种被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它就在谜语里面藏着呢!???
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万物生存离不了。
5、学生猜:结果是空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空气的乐园,和它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全面了解它,好吗?(板书课题“理解空气”)。
(二)、小组合作找空气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刚才这样,对空气视而不见,这对空气是非常的不公平呀!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找一找空气吧!
2、个人找空气(教师指导)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展示
(1)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2)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鼓起来,里面有空气。
(3)用吸管往装着半杯水的杯里吹气,会有气泡冒出,证明水里有空气进入。
(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5)把粉笔头放进水里,会有气泡冒出,说明粉笔里有空气。
除了课堂上我们找到的空气,生活中什么地方也有空气?
5、教师展示
展示老师搜索到的图片和在生活中拍的照片,更好地理解空气无处不在。
总结:既然空气存有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它视而不见呢?这说明:空气是有一定特征的。
空气到底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三)、探究空气的特征
首先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代表汇报,其他组实行补充。
】
板书:
理解空气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没有形状透明流动
3、(1)刚才盒子里明明有空气,为什么大家却说没有呢?就是因为空气本身无色无味的特点。
【前后呼应】
(2)同学们非常聪明,总结了空气的很多特征。
老师也很聪明,很想给同学们露一手,好不好。
然后教师实验展示空气的特征
1、教师做实验——展示空气的助燃性
(1)把两只点燃的蜡烛粘在平板上,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同时扣在两只蜡烛上,猜猜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然后带着疑问观看老师做实验。
(2)教师小结:空气能协助燃烧,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
板书:助燃
普普通通的空气,同学们竟然有这么多的发现,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
老师在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却不知什么原因,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导入第二个实验“报纸的奇遇”】
2、表演实验——空气占据空间
(1)老师用装满水的水槽、水杯、报纸来表演这个有趣的现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
先把报纸团成一团,塞到杯子的底部压紧,使它掉不下来,然后杯口朝下,竖直、缓慢地把整个杯子压到水中,最后竖直向上取出。
(2)同学们猜现在报纸是干的还是湿的?(干的、湿的……)
大家先不要争论,亲手做一做这个实验,然后告诉老师结果。
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3)学生分组做实验。
(4)汇报结果:
A、有的同学的报纸是干的。
为什么?
杯口向下的时候,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进不去,所以报纸不会湿。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B、有的同学的报纸是湿的。
为什么?
有气泡冒出,是空气出来了,水趁虚而入,进入了杯子,所以报纸是湿的。
(5)展示模拟图片
大家看这两种操作方法,哪种方法报纸是干的?哪种办法报纸是湿的?
(6)让学生课下按要求根据刚才的实验把课前发的实验报告卡填完整
现在我们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是实实在在存有的。
咱们前面做过的小实验中,有很多也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想想看:塑料袋兜气,吹气球,给自行车、排球、篮球打气等都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到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空气的8个特征,非常的了不起!
(四)、空气和人、植物、动物的关系
上课开始我们摸礼物的时候,老师说空气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
1、闭嘴、捏鼻子的游戏
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先捏住鼻子,再闭上嘴巴,体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提醒:当你实在坚持不住,一定要即时把手放开,把嘴张开)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
(难受、憋闷、喘不过气等等)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少空气窒息而死。
】
2、出示耕牛犁地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说出犁地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小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
3、出示往鱼缸中输送空气的视频
小结:【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说明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五)、知识巩固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空气的8个特征,还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
现在,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空气,谁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六)、总结
万物生存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新鲜、清洁的空气,大家知道怎样能够保持空气清洁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发现它!
六、板书设计:
七、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设计:
让学生根据“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把实验报告单按要求填完整。
实验报告
看到的现象:。